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孔子如来道德修养读后感 思想道德修养读后感

话题作文 zuowen 1浏览

【话题作文】

第一篇:《孔子,黑暗世界里的残烛原创读后感》

孔子,黑暗世界里的残烛

我读了之后,孔子的形象在我心目中被刻画的更深刻了。

用鲍鹏山的话说,孔子情深而痴。他一生都想用他的仁政来改变那个刀光剑影,流血漂橹,杀人盈野的时代。想为混乱的历史注入理想与方向。他就像那在冰冷的环境中傲然闪耀的残烛,竭力的挥发着自己所有的光和热。 孔子周游列国,却未能得仕。他为的是大业,是国家,而并非他自己。不像他驾车在溪边遇到的隐士,他们是不同于孔子避人的避世,对时代不抱希望,告别政治,回归田园与世无争,去享受那一时的宁静。而孔子却“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的坚持学而优则仕,避开那些昏庸的人去寻找能让自己为之效力的志同道合的明君。也正如他所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而孔子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又是为他的形象添上了一笔重彩。这种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品格像一缕光一样划破黑暗。在孔子眼里,政者正也。政治,就是对暴政的矫正,就是正义。他一意孤行的来改变暴政,这是一种挑战,一种精神又像是上天赋予他的一种使命,让他来拯救混沌的时代。

孔子的弟子曾参说过:书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更突出了孔子恕己仁政的哲学核心。孔子一生倡导仁,实践仁,修自身为仁,又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改造社会政治为仁政。虽然他失败了,被各国外交所拒绝。但是他却用自己的经历和实践来教导了他的学生和跨越千年之后的我们。他留给了我们大到能“一部论语治天下”的治国方略。小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做人观念。

他那不朽的思想穿越了两千五百多年之后闻名遐迩,永立东方 。

第二篇:《孔子中庸思想读后感》

孔子中庸思想读后感

中庸是孔子学说中最基本的范畴,是贯穿孔子思想体系的“一贯之道”,也是孔子思想精华之所在。中庸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其核心是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时要把握好“度”,做到无过无不及。同时中庸思想还贯穿于孔子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之中,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庸思想作为历史的产物,今天还有无现实意义?这几乎是不言而喻就可以肯定下来的,虽然中庸思想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总而言之功大于弊。对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具有不可轻视的调节、指导、训示的作用。

(一)中庸思想有助于培养人的德行

“所谓‘仁者静’即在和谐中求发展,在变中求不变,中庸之道正是这样一种乱世中谋求正道的处世原则。如此便把这种意义上的中庸提为人类最高的生存之“德”,即生存的智慧。”①

1.中庸思想为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中庸》把人如何加强道德修养作为首要,这是人的立世之本,也是《中庸》的立世之本。同时,《中庸》还为我们加强个人修养提出有效的方法;“内省”、“自律”“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朱熹认为这里的“中和”即“中庸”:“以性格言之,则日中和,以德性言之,则日中庸是也。” “喜怒哀乐”是每一个正常人都有的情感,这是自己的主观感情。有人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是说所有没有表现出来的感情都统称为中。但是未发并不是没有发出来。依据儒家对中庸的认识不可能所有的“未发的喜怒哀乐”都“谓之中”未发应该是“不发’,也就是说对喜怒哀乐进行有意的控制,当发则发,不当发则不发,如此才“谓之中”。那到底什么当发,什么不当发呢?则有节来决定“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节”原指事物的关键,这里指“理”。“中节”指合乎日常生活的理。“中和”就是要求控制自己的情感,使自己的内在情感合乎于日常生活的理。“中节”,而且要“时中”—-即时时都要合乎日常生活的“理”,这是非常困难的。必须要以良好的道德品质谓依据,并且要有极大的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

对待自己的欲望,应该“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如果对自己的无休无止的欲望不加以节制的话,人就会变得越发贪婪、越发的肆无忌惮。就会谓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不择手段。所以作为君子,应该安心于

现在的地位,做本分的事,不存分外之想。无论贫富贵贱,都应平和安详的活着,强调的是对自己现有状况的认识和把握以及自我心态的调整。

只有做到对“我情”“不发”“发而皆中节”对待“我欲”“素其位而行,不愿争其外”。这是从思想上对君子的要求。那要做一个真正有道德修养的人又该有怎样的躬身实践呢?

2.中庸思想为君子的行事之道提供了借鉴

“中庸”培养目标是“君子”。何谓君子?“君子”在古代有固定的内涵。“西周春秋时期对贵族的通称""春秋末年以后,‘君子’与‘小人’逐渐成为‘有德者’、‘无德者’的称为。”[5]《礼记、区里上》云:“博学强记而让,敦善行而不殆,谓之君子。”

“君子”的风度首先在于能把握好度,既无过又无不及。不语大话,不说假话;言行一致,忠诚待人“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噪糟尔”君子要谨言慎行,但谨言慎行绝不等于少言寡语,行动缓慢。它是在于交往时能控制自己的情感有所考虑,是自己的行为和语言符合常理的要求,做到“博学久,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等行之”

一个人幸福的标准不能用荣华富贵来衡量“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得。”知足者常乐。作为君子总能从平凡艰苦的生活中来寻找生活的乐趣,平等的对待他人,不因别人强大而谄媚,也不因别人弱小而欺凌,摆正自己的心态。“正己而不求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求人。心态平和,与他人友好相处,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

作为君子还要至诚至性“唯天下至诚,未能尽其恬。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进物至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与”只有坚持至诚原则,才能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也就能感化他人,发挥他人的善良的天性。以至万物者发挥其良性。达到一种至仁至善的境界,也就是君子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二)中庸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启迪意义。

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知道什么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个大多数人都能够享受发展成果的社会。而要构建一个这样的社会,就必须协调好各种关系;中庸思想对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

1. 中庸思想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天人合一”是儒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最基本信念。自然界的万物是一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属于大自然中的一部分。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既不能做它的奴隶无所作为,又不能以主人自居,对大自然随心所欲的发号施令,如果人类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孔教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即把人类放在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中加以考虑,主张人与大自然息息相通,和谐一致,天地人一体化。孔子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人,唯尧则之。”《论语泰伯》孔子肯定了天之可则,即肯定了自然的可则,人与自然具有统一性。《中庸》也提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把人与自然的发展变化看成是相辅相成的和谐平和的运动。大自然的运行有其固有的规律。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 阳货》就是说“天”是具有独立不奇的运行规律的。因此人类在为自身的生存而对自然进行改造和利用的过程中,必须认识与遵循自然规律,即“制天命”须以“应天时”为前提,否则就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基础。

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儒家提出了“正德,利用厚生”,“正德”指的是天地生养万物之道,这种天地之道与人的善良的“仁”性是相通的。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即是“仁爱”,孔子一生以实现“仁”为己任。主张将人的仁爱本心、本性推及宇宙万物,当一个人有了“仁爱”之心,就会爱护他人。如果用这种仁爱之心去对待万物,就会促进万物的生长,这是儒家“仁道”的真实体现。 儒家讲的“利用”是在正德基础上的“利用”,即要从仁爱之心出发,对万物的“利用”要符合道德原则,既有利于人的生命,也有利于自然万物的生命,因此就必须“取之有时,用之有节”,儒家思想从爱人到爱物,天不违人,人不违天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主张,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珍惜,上升到人们道德要求的最高层次,有助于改善人和自然的关系。

2.中庸思想有助于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的主体。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就是人,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最基本的和谐。由于社会是由千差万别的人组成的,每个人又有着不同的思想,不同的

生活方式,所以要做到彼此的和谐相处,就应当弘扬“中庸”思想体系中诚信与和而不同的思想。

首先,在人际交往中和们要遵循诚信的原则,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一些人在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言而无信。就使得人与人之间缺乏对彼此的信任,关系淡薄,破坏了人际关系的和谐,造成诚信危机。诚信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要求以“无信不立”,人与人之间最初的交流和沟通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之上的,很难想像,一个说话不算数的人怎样会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中庸》第二十五章说“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也就是说,真诚就是自己成全自己,而道则是自己引导自己。真诚是贯穿万物的始终的。没有真诚就没有万物。因此君子把真诚看得很贵重。“诚”是中庸思想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有诚信,人与人之间将多一份信任与宽容,社会将充满温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必将更加和谐。

其次,和谐的人际关系应是“和而不同”的,在前面我们已经说了“和”与“同”是一对矛盾的关系。“人们把保持矛盾对立面的和谐叫做‘和’,把取的矛盾对立面的差异叫做‘同’,而‘和’是调和不同以达到和谐统一。”[6]在人际交往中,对立和相同是两个极端,应当遵循中庸思想中的适度原则,在两个极端中找到一个点,这一点便是“和”即是“和谐”,孔子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也就是说真正有德行的君子善于协调,能够与人和谐相处,但并不是一味的刻求与其相同;而无德的小人则只知苟且求同,而不顾主客之间的差别,从而难以达到真正的和谐。“和而不同”是一种智慧,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重要法则对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3.中庸思想有助于促进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始终是矛盾的统一体,过分强调社会群体性,可能会压抑个体生命的自由,而过分强调个体性又必然会对社会群体秩序规范构成威胁。“中庸”则力求将群体的秩序,规范与个体生命价值和谐地统一起来,既尊重和关怀人的个性发展,又体现重群体,重天下的社会意识。儒家认为,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各种社会关系之间都有一个适中之点,一切人的欲望,渴求的满足也有一个恰当的限度。只要达到这一适中的点,才能实现平衡,同时,儒家谈论的人道,是以自然为基础的人道,人的主体意识的最后归宿。儒家观念中的人格升华,并不表现为人化自然程度的大小,而表现出为人向自然的回归,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孔子如来道德修养读后感}.

程度如何。所以做为社会充分的尊重个人,而人也要正确的处理好利与义的关系,个人利益应该服从于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促进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孔子如来道德修养读后感}.

(三)中庸思想在科学管理中的价值

1.中庸思想具有管理协调功能

“和”的意思应该是不同事物之间相互协调、补充来达到事物的最佳状态,在孔子看来“和”是管理活动的最高境界,儒家有云“礼之用,和为贵”。管理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一个组织成功与否关键要看人的因素,因此,“和”的思维方法能协调人际关系次,是社会组织呈现和谐状态。

孔子的“和“在管理活动中的应用应该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整个社会层面上来协调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二是在一个组织的内部来协调最高管理者和各级管理者的关系。就前一个层面来说,孔子认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关键要取得和谐。这就要靠正确的管理方法,因此孔子说”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现在看来,作为管理者就要关心被管理者的工作生活,主动密切与他们的关系,经常与他们联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使被管理者的智慧一点一点的被激发出来,培养其才,爱惜其才。同时提倡互补和谐的精神,处理好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组织才能上下融洽,亲如一家。关于管理者与各级管理者的协调,孔子提倡的是“和而不同”。和与同是根本对立的,孔子明白,只有“和”才是产生万物的法则。君与臣应该是“和而不同”还是“同而不和”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们曾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达到了顶峰,甚至在其去世搞两个凡是,把一个人推向了神坛。但是在文化大革命后的一段时期否定毛泽东一生的思潮又开始泛滥,对此邓小平给予了严重的批评,提倡新的时代“和而不同”的人文精神。今天处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因此作为一个独立体,我们要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责任,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别人服务。

2.中庸思想为企提供了“经权合一”的权变管理方法

经权合一观是中庸思想中十分重要的实践方法论,它要求管理者一方面要把握永恒不变的基本原则,更重要的是又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在这里,“经”指的是管理的基本原则,“权”指管理的技巧和艺术。取其中之意就是说管理者要根据时间、地点、条件的不同来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时光在不断的前进,人也要学会与时俱进、灵活应对。真正做到中庸,就必须和时宜,必

第三篇:《孔子交友之道读后感》

读《孔子的交友之道》有感

《新杏坛》栏目中的《孔子九讲》通过讲述孔子的一生让学习者了解孔子的为官之道、为师之道、孝亲之道、交友之道、修养之道以及贫富观,从中汲取宝贵的智慧。我学习的第一讲是《孔子的交友之道》,听过傅佩荣先生的讲解,对孔子的交友之道有了一番新的认识。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中,如果一个人没有朋友将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无论酒肉朋友还是生死之交,都为我们的生活和人生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孔子如来道德修养读后感}.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茫茫人海中相识相知是缘分使然也是道义的必然,孔子认为交友有两个原则,第一个是道义,第二个是礼仪。道义也可以理解为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看一个人怎么样有时候可以通过他所结识的的朋友的品味来判断,因为志趣不相似的人根本不能经常来往更何况成为朋友。有了相同的“臭味”,如果有意要成为朋友,那在我们今后的交往中就要以诚相待,对朋友不应表里不一,对朋友的付出要心存感激,不应认为这是他该做的。当朋友遇到困难时,要尽自己的全力去帮助朋友,患难之时才见真情,《论语·乡党》中讲“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病”,对于孔子来说能够找到和自己目标相近或相似的人相处,会感到充实,充满无尽的能量,因此孔子对于朋友雪中送炭。

我也有很多朋友,有的友谊已经有十年之久,回想这些年来我们有欢笑有悲伤,有过矛盾也有过误解,这些现在看来都成为我们永恒的回忆,没有矛盾和误解我们就不能更深入的了解对方。我的朋友对我是非常好的,有时候我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能够遇上这些真诚相待于我的朋友。记忆深刻的其中一件事情是我手术的时候,当时在济南做手术,家里没有去人陪我,我当时感到有些无助,之前也没有告诉其他人,正在筹划如何一个人度过手术期时,我的大学朋友资源留下来照顾我,他们每天轮流来看我,晚上总会留下一个人陪床,这让我感到意外的同时,暖暖的情意在我心头,至今想起来还是很感动。

孔子讲友直,友谅,友多闻是为益者三友,我们在寻找这样的益友的同时也要检讨自己是不是这样的益友,努力成为别人的益友我们将得到我们期望的益友。好朋友不是纵容你,你做了错事他是肯为你指正的老师,而不是为你遮遮掩掩或者幸灾乐祸的。益友也是守信用,能够体谅人的,朋友之间的信用尤为重要,如果一个人连朋友都能欺骗这样的人可以视为叛徒,是不可交的。管鲍之交的故事让多少人羡慕管仲能结识鲍叔牙这样的益友,再细想之,管仲了解鲍叔牙又如何不如鲍叔牙了解管仲,朋友是平等的也是相互的,如果你不甚至一个人的品性又如何能成为他的朋友,人总是喜欢和了解自己的人走在一起,这是心灵的沟通,不能用语言来解释的。

益者三乐,和这样的朋友在一起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外在的快乐,更有精神上的充实和愉悦,正如古人说的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纵使他的财富、学历、社会地位不如你,他也会有让你折服的人生感言,这样的朋友会让你的人生活的更潇洒,更能洞悉世间的人情世事。一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是通过一个益友你可以结识更多的对你有帮助的益友,如此一来你也成为有水平的益友。《论语·颜渊》中子夏对司马牛说的话很有哲理同时也为后人所津津乐道,“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只要我们对人秉持敬和恭,从奴隶行善,守规范开始,即可交四海之友。

儒家的思想是重视人的,儒家的观点是通过调节人与人之间的良性关系以此达到社会的良性发展。不管缘深缘浅,每个人从真诚出发,相互尊重,相互欣赏和肯定,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朋友更会有人生的成功!

第四篇:《孔子世家第十七读后感》

孔子世家第十七读后感

——不容然后见君子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却始终没有被人赏识,终年游走于卫,郑,陈,蔡等国之间,宣扬自己的思想,虽召集了许多得意的门生弟子,但却始终没有君主的认可。他的一生,可谓是一波三折。

孔子自出生起,父亲就不幸离世,他少年时期就“陈俎豆,设礼容”学习礼仪的动作,自小尊崇礼仪。

成年后,他虽有才能,但也不得中用“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游走在鲁,齐,宋,卫之间,奔波,居无定所,无处施展自己的才能。就连孔子最讲究的礼仪,也被景公以过于繁琐随意贬低:“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自这之后,景公也不再向孔子请教礼数方面的问题,虽毕恭毕敬的对待孔子,实则早就否决了孔子和他的思想,最后用“奉子以季氏,吾不能。”委婉的下达逐客令,无奈,孔子只得离开齐国,回到鲁国。

在鲁国的政治,生活也并不一帆风顺,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打拼,孔子终于在五十六岁这一年,当上了大司寇理国相。他过人的领导,安排能力终于能够得到施展,在他治理的范围内贩卖猪、羊的商人就不敢漫天要价了;男女行人都分开走路;掉在路上的东西也没人捡走;各地的旅客来到鲁国的城邑,用不着向官员们求情送礼,都能得到满意的照顾,好像回到了家中一样。树大招风,治理得繁荣昌盛,引来了齐国的担心和暗算“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对于孔子的治理他们都做出了称霸的预言,为了防止鲁国称霸后,首先就来吞并齐国,齐国从齐国挑选了八十个美貌女子,都穿上华丽的衣服,教她他学会跳《康乐》的舞蹈,身上有花纹的马一百二十匹,一起送给鲁君。这一招果然奏效,季桓子终于接了齐国送来的女子乐团,一连三天不过问政务,在郊外祭祀束后,又违背常礼,孔子怀着满满的失望,离开了鲁国,前往魏国。

在魏国的生活也很短暂,几日之后,就有人嫁祸于孔子“孔子恐获罪焉,居十月,去卫。”于是他又去往了卫国。在去往陈国的路上,孔子又因“状类阳虎,拘焉五日”被围困了整整五天,直到宁武子那里称臣,然后才得以离开匡地。在这样危机的日子里,孔子仍然在按照礼数,规范自己“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离开匡,孔子又辗转蒲地,卫国,曹,来到了宋国。“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 宋国的司马桓砍到了树,想杀死孔子,孔子虽说着“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但还是无奈离开宋国。然后在郑国和陈国居住了几年,遇上晋国、楚国争霸,得不到卫国的重用,最后迁居到蔡国。三年后,吴国攻打陈国,考虑到孔子,蔡国的大臣谋划说:“孔子是位有才德的贤人,他所指责讽刺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如今长久地停留在我们陈国和蔡国之间,大夫们的施政施、所做所为都不合仲尼的意思。如今的楚国,是个大国,却来聘请孔子。如果孔子在楚国被重用,那么我们陈蔡两国掌权的大夫们就危险了。”“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过人的才能又给他招致不少祸患,”于是他们双方就派了一些服劳役的人把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和他的弟子无法行动,但在这困难的处境中“孔子讲诵弦歌不衰。”仍然学习礼仪。后因

有楚王的帮助,孔子才得以逃离这场灾难。楚王本想好好重用孔子,又被令尹子西以“今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劝下了。在楚国没有机会的孔子又返回了卫国。这一年,他已经六十三岁了。后来他又离开卫国,去往鲁国,这时的他,已经无心做官,施展自己的抱负了。

孔子的这一生,虽才华外露,才能被世人公认,但却总是处于被栽脏陷害的无奈之中,始终奔波游走于各个国家之间,没有办法真正实现自己的抱负。但是,即使这样,孔子先生也始终没有放弃自己一直坚持的礼数,多少次,在围困中,还带领弟子,温习礼仪。也正是这样的环境,才更能体现出孔子的真正君子本色。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孔子如来道德修养读后感 思想道德修养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