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
第一篇:《我是一片酸雨云》
我是一片酸雨云
我就是酸雨云,一片伤心的酸雨云。在此,一定会有人问我:“你这个大魔头,有什么好伤心!”“哼,你们还有脸问,要不是你们人类,我现在肯定还是一朵无忧无虑的乌云。要说我怎么变成了一朵酸雨云,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那是一个恐怖的日子,我这个“实习生”奉乌云大哥的命令,去一个干涸的池塘做第一次下雨实践。我在清晨出发了,还好一路顺风。就在我快到池塘的时候,一个怪物挡住了我的去路。可惜,见多识广的乌云大哥没来这,不然他一定会教我怎么对付这个怪物的。这个怪物真是十分奇怪,浑身参差不齐,投诉长着一个冒着黑烟的烟囱。出于绅士风度,我友好的请他走开,而不是蛮横的闯过去。过了好一会儿,我等得不耐烦了,就决定直接闯过去,池塘那边需要雨啊!就在我飞奔过去的时候,浓浓的黑烟又从我下方生气,之后我就不省人事了。
等我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偏西了。我猛地想起我的使命,虽然我身上还有些酸痛,但我还是坚持来到了池塘。
我开始降雨工作了,事情却没我想的那么好,我的雨下下来,人们并不是欢呼,而是让大家变得奄奄一息。是十分不解,便问大家“这是怎么回事啊,怎么会这样?”“你这恶魔,装什么蒜,你能不知道吗?臭酸雨!”一只乌龟骂道:“酸雨?酸雨是什么东西?”我焦急地
询问“乌龟大叔,是我呀!我是乌云小弟呀!你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吗?”“你编吧!”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我伤心地走了。
后来,我知道了一起。那个怪物叫做化工厂,吐出的黑烟是有毒的,那是人类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出的有毒黑烟,所以我就成了酸雨。我现在要报复你们,让庄稼长不出来,河水变成污水""不过,我可以给你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赶紧把那些有毒的物体处理掉,爱护好大自然。否则,我们的今天就是你们的明天。
第二篇:《关于酸雨的影响》
关于酸雨的影响
一、 酸雨的概念
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大气中含有一定的二氧化碳,降雨时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形成酸性很弱的碳酸,因此正常的雨水呈微酸性,PH值约为5.6~5.7。在 1982年6月的国际环境会议上,国际上第一次统一将PH值小于5.6的降水(包括雨、雪、霜、雾、雹、霰等)正式定为酸雨。酸雨中的酸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和民用生活中燃烧煤炭排放的硫氧化物、燃烧石油及汽车尾气释放的氮氧化物等酸性物质。(界定酸雨的概念)
二、 酸雨的成因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美国测定的酸雨成分中,硫酸占60%,硝酸占32%,盐酸占6%,其余是碳酸和少量有机酸。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氧化氮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天然气的燃烧,它们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分别形成硫酸和硝酸。
我国主要是硫酸型酸雨,从酸雨取样分析来看,硝酸的含量只有硫酸的1/10。这是因为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来源于燃煤。 通过查阅一些数据可以得出结论:酸雨主要是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造成的。 据统计,全球每年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约为1亿吨,二氧化氮约5000万吨。
三、酸雨的分布
目前, 全球有三大块酸雨地区:西欧, 北美和东南亚。我国长江以南也存在连片的酸雨区域。
我国的酸雨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其中心区域酸雨年均pH值低于4.0,酸雨频率在80%以上。西南地区以南充、宜宾、重庆和遵义等城市为中心的酸雨区,近年来有所缓解,但仅次于华中地区,其中心地区年均pH值低于5.0 ,酸雨频率高于80%。华东沿海地区的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地区以南至厦门的沿海地区,该区域酸雨污染强度较华中、西南地区弱,但区域分布范围较广,覆盖苏南、皖南、浙江大部及福建沿海地区。华南地区的酸雨主要分布于珠江三角洲及广西的东部地区,重污染城市降水年均 pH值在4.5~5.0之间,中心区域酸雨频率在60~90%范围。广西地区的酸雨污染较普遍,除南部滨海地区,大部分地区酸雨频率在 30%以上,酸雨区沿湘桂走廊向东西扩展,东与珠江三角洲相连。北方城市降水年均 pH值低于
5.6的有青岛、图们、太原和石家庄。
近二十年监测结果:1982年中国酸雨分布图,1987年中国酸雨分布图和1993年中国酸雨分布图较准确勾划出中国大陆有相对稳定的一大块酸雨区域—— 长江以南,包括江苏,上海,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四川,重庆,云南等省市大部分地区;及两小块酸雨区域——胶东半岛和图门江地区,后两者“酸雨”孤岛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附近有较大城市(青岛、长春、吉林),有酸性物质强排放源,另一方面它们濒临海洋,海洋性潮湿气候提供了产生酸雨的温床。
四、酸雨的危害
由于酸雨对河湖、植物、土壤等均有影响,破坏了自然生态,势必危及野生动物的生存,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1.直接危害植物
植物对酸雨反应最敏感的器官是叶片,叶片受损后光合作用降低,抗病虫害能力减弱,林木生长缓慢或死亡,农作物减产。
1982年6月18日重庆因一场酸雨,市郊的1300公顷水稻叶片突然枯黄,好像火烤过一样,几天后局部枯死。
2.破坏水环境{关于酸雨的作文}.
当PH值降至5.0以下,鱼卵多不能正常孵化,即使孵化,骨骼也常是畸形的;加之河底淤泥中的有毒金属遇酸溶解,更加速了水生生物的死亡。如在瑞典的9万个湖泊中,已有2万多个遭到酸雨危害,4000多个成为无鱼湖。美国和加拿大许多湖泊成为死水,鱼类、浮游生物、甚至水草和藻类均一扫而光。
3.使土壤酸化
影响和破坏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群落结构,抑制了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使土壤贫瘠化,导致生长在这里的植物逐步退化。{关于酸雨的作文}.
对文物古迹、建筑物、工业设备和通讯电缆等
酸雨主要成分硫酸对金属(钢铁等)大理石的腐蚀:
H2SO4+Fe→FeSO4+H2↑
H2SO4+CaCO3→CaSO4+CO2↑+H20
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雅典古城的大理石建筑和雕塑已千疮百孔,层层剥落。重庆嘉陵江大桥,其腐蚀速度为每年0.16毫米,用于钢结构的维护费每年达20万元以上。北京的汉白玉石雕近30年来其受侵蚀的厚度已超过1厘米,比在自然状态下快几十倍。
4.危及人体健康
酸雨中含有的甲醛、丙烯酸等对人的眼睛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硫酸雾和硫酸盐雾的毒性比SO2要高10倍,其微粒可侵入人体的深部组织,引起肺水肿和肺硬化等疾病而导致死亡。
当空气中含0.8mg/L硫酸雾时,就会使人难受而致病。或者是人们饮用酸化的地面水和由土壤渗入金属含量较高的地下水,食用酸化湖泊和河流的鱼类等,一些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逐渐积累进入人体,最终对人体造成危害。
五、 “两控区”控制目标
到2000年,排放二氧化硫的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并实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有关直辖市、省会城市、经济特区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及重点旅游城市环境空气二氧化硫浓度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酸雨控制区酸雨恶化的趋势得到缓解。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2000年排放水平以内;城市环境空气二氧化硫浓度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酸雨控制区降水PH值小于4.5的面积比2000年有明显减少。
六、政策和措施
1、制定“两控区”综合防治规划
2、限制高硫煤的开采和使用
3、重点治理火电厂污染,削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关于酸雨的作文}.
4、防治化工、冶金、有色、建材等行业生产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硫污染
5、大力研究开发二氧化硫污染防治技术和设备
6、做好二氧化硫排污收费工作,运用经济手段促进治理
7、强化“两控区”环境监督管
第三篇:《关于酸雨的调查报告》
关于酸雨的调查报告
成员:
酸雨 是指PH值小于5.65的酸性降水。酸雨正式的名称是为酸性沉降,它可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前者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雪、雾或雹等降水型态而落到地面者,后者则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落尘所带的酸性物质而言。
酸雨的成因 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的现象。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烧煤炭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燃烧石油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经过“云内成雨过程”,即水汽凝结在硫酸根、硝酸根等凝结核上,发生液相氧化反应,形成硫酸雨滴和硝酸雨滴;又经过“云下冲刷过程”,即含酸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合并吸附、冲刷其他含酸雨滴和含酸气体,形成较大雨滴,最后降落在地面上,形成了酸雨。由于我国多燃煤,所以的酸雨是硫酸型酸雨。而多燃石油的国家下硝酸雨。海洋雾沫,它们会夹带一些硫酸到空中;土壤中某些机体,如动物死尸和植物败叶在细菌作用下可分解某些硫化物,继而转化为SOx;火山爆发,也将喷出可观量的SOx气体;雷电和干热引起的森林火灾也是一种天然SOx 排放源,因为树木也含有微量硫。
酸雨的危害 硫和氮是营养元素。弱酸性降水可溶解地面中矿物质,供植物吸收。如酸度过高,pH值降到5.6以下时,就会产生严重危害。它可以直接使大片森林死亡,农作物枯萎;也会抑制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与土壤离子结合的钙、镁、钾等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化;还可使湖泊、河流酸化,并溶解土壤和水体底泥中的重金属进入水中,毒害鱼类;加速建筑物和文物古迹的腐蚀和风化过程;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受到最大危害的是那些缓冲能力很差的湖泊。当有天然碱性缓冲剂存在时,酸雨中的酸性化合物(主要是硫酸、硝酸和少量有机酸)就会被中和。然而,处于花岗岩(酸性)地层上的湖泊
容易受到直接危害,因为雨水中的酸能溶解铝和锰这些金属离子。这能引起植物
和藻类生长量的减少,而且在某些湖泊中,还会引起鱼类种群的衰败或消失。由
这种污染形式引起的对植物的危害范围,包括从对叶片的有害影响直到细根系的
破坏。
酸雨形成的影响因素
1.酸性污染物的排放及转换条件一般说来,某地SO2污染越严重,降水
中硫酸根离子浓度就越高,导致PH值越低。
2. 大气中的氨大气中的氨(NH3)对酸雨形成是非常重要的。氨是大气
中唯一溶于水后显碱性的气体。由于它的水溶性,能与酸性气溶胶或雨水
中的酸反应,起中和作用而降低酸度。大气中氨的来源主要是有机物的分
解和农田施用的氮肥的挥发。土壤的氨的挥发量随着土壤PH值的上升而增
大。京津地区土壤PH值为7~8以上,而重庆、贵阳地区则一般为5~6,这
是大气氨水平北高南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土壤偏酸性的地方,风沙扬尘的
缓冲能力低。这两个因素合在一起,至少在目前可以解释我国酸雨多发生
在南方的分布状况。
3. 颗粒物酸度及其缓冲能力大气中的污染物除酸性气体SO2和NO2外,
还有一个重要成员——颗粒物。颗粒物的来源很复杂。主要有煤尘和风沙
扬尘。后者在北方约占一半,在南方约占三分之一。颗粒物对酸雨的形成
有两方面的作用,
一是所含的催化金
属促使SO2氧化成
酸;二是对酸起中
和作用。但如果
颗粒物本身是酸性
的,就不能起中和
作用,而且还会成
为酸的来源之一。
目前我国大气颗粒物浓度水平普遍很高,为国外的几倍到十几倍,在酸雨
研究中自然是不能忽视的。
4..天气形势的影响如果气象条件和地形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则大气
中污染物浓度降低,酸雨就减弱,反之则加重(如逆温现象)。
台州酸雨状况 台州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良好,同比可吸入颗粒物、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日均浓度有所下降,城市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1.46,同
比下降0.24。7个城市环境空气均达到二级标准,API指数小于100天数比例在
91%以上,其中台州市区、临海市、温岭市、玉环县、三门县5个城市达95%以
上。酸雨污染仍较严重,上半年全市酸雨率为93.9%,同比上升5.9个百分点,
属重酸雨区。
治理措施 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1、原煤脱硫技术,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约40%一60%的无机硫。
2、优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气等。
3、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例如,
液态化燃煤技术是受到各国欢迎的新技术之一。它主要是利用加进石灰石
和白云石,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随灰渣排出。
4、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在排放到大气中之前进行烟气脱硫。目前主要
用石灰法,可以除去烟气中85%一90%的二氧化硫气体。不过,脱硫效果
虽好但十分费钱。例如,在火力发电厂安装烟气脱硫装置的费用,要达电
厂总投资的25%之多。这也是治理酸雨的主要困难之一。
5.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可燃冰等,但是目前技术不够
成熟,如果使用会造成新污染,且消耗费用十分高.
关于台州的大气环境工程重点项目{关于酸雨的作文}.
脱硫技术的原理
(1) SO2+CaO=CaSO3 2CaSO3+O2=2CaSO4或SO2+Ca(OH)2=CaSO3+H2O SO2+CaCO3=CaSO3+CO2 2CaSO3+O2=2CaSO4
(2)SO2+2CO== S+CO2(在铝矾土作用下)
探究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
1.观察、讨论矿物燃烧过程中硫元素的变化
2.分析SO2水溶液的pH,思考硫酸型酸雨是否只是SO2溶于水而已?
3.讨论SO2水溶液与过氧化氢溶液反应产物的检验方法,并讨论实验结果
4.测定久置SO2水溶液的pH,探讨酸雨样品长久放置pH下降的原因
5.总结归纳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
第四篇:《关于酸雨的调查报告》
关于酸雨的调查报告{关于酸雨的作文}.
成员:李静宜 黄玺 王梦婷
酸雨 是指PH值小于5.65的酸性降水。酸雨正式的名称是为酸性沉降,它可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前者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雪、雾或雹等降水型态而落到地面者,后者则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落尘所带的酸性物质而言。
酸雨的成因 是一种复杂的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的现象。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烧煤炭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燃烧石油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经过“云内成雨过程”,即水汽凝结在硫酸根、硝酸根等凝结核上,发生液相氧化反应,形成硫酸雨滴和硝酸雨滴;又经过“云下冲刷过程”,即含酸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合并吸附、冲刷其他含酸雨滴和含酸气体,形成较大雨滴,最后降落在地面上,形成了酸雨。由于我国多燃煤,所以的酸雨是硫酸型酸雨。而多燃石油的国家下硝酸雨。海洋雾沫,它们会夹带一些硫酸到空中;土壤中某些机体,如动物死尸和植物败叶在细菌作用下可分解某些硫化物,继而转化为SOx;火山爆发,也将喷出可观量的SOx气体;雷电和干热引起的森林火灾也是一种天然SOx 排放源,因为树木也含有微量硫。
酸雨的危害 硫和氮是营养元素。弱酸性降水可溶解地面中矿物质,供植物吸收。如酸度过高,pH值降到5.6以下时,就会产生严重危害。它可以直接使大片森林死亡,农作物枯萎;也会抑制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与土壤离子结合的钙、镁、钾等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化;还可使湖泊、河流酸化,并溶解土壤和水体底泥中的重金属进入水中,毒害鱼类;加速建筑物和文物古迹的腐蚀和风化过程;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受到最大危害的是那些缓冲能力很差的湖泊。当有天然碱性缓冲剂存在时,酸雨中的酸性化合物(主要是硫酸、硝酸和少量有机酸)就会被中和。然而,处于花岗岩(酸性)地层上的湖泊
容易受到直接危害,因为雨水中的酸能溶解铝和锰这些金属离子。这能引起植物
和藻类生长量的减少,而且在某些湖泊中,还会引起鱼类种群的衰败或消失。由
这种污染形式引起的对植物的危害范围,包括从对叶片的有害影响直到细根系的
破坏。
酸雨形成的影响因素
1.酸性污染物的排放及转换条件一般说来,某地SO2污染越严重,降水
中硫酸根离子浓度就越高,导致PH值越低。
2. 大气中的氨大气中的氨(NH3)对酸雨形成是非常重要的。氨是大气
中唯一溶于水后显碱性的气体。由于它的水溶性,能与酸性气溶胶或雨水
中的酸反应,起中和作用而降低酸度。大气中氨的来源主要是有机物的分
解和农田施用的氮肥的挥发。土壤的氨的挥发量随着土壤PH值的上升而增
大。京津地区土壤PH值为7~8以上,而重庆、贵阳地区则一般为5~6,这
是大气氨水平北高南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土壤偏酸性的地方,风沙扬尘的
缓冲能力低。这两个因素合在一起,至少在目前可以解释我国酸雨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