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
第一篇:《雨散文》
雨
雨,是大自然的使者,轻轻地洒落在大地,柔和地拂过我的脸颊。雨——悄悄地来了! 雨,就像是一为美丽的少女,披上轻轻的白纱,飘着,飘在花园里。那小小的花朵,被雨滋润着。哇!露珠晶莹剔透,片片花瓣像那片片泛舟,轻盈地在水中漂浮。啊!雨,轻轻地落在花园里。
雨,轻快地打在芭蕉叶上,嘀嘀嘀嗒嗒嗒!那轻轻的声响,打在翠绿的芭蕉叶上,是多么爽朗!雨,轻快地打在我的心坎里!
雨,落在花园里,那苍老的榕树,被风雨打在身上,那软长的胡须,被风轻轻地摇摆着,那曲折的树干,被雨淋湿了。啊!老榕树,多么青翠!雨,轻轻地打在树木上。
雨,落在花园里,我撑着伞,慢慢地雨中漫步,那嫣红的凤凰叶,在雨中,轻轻地飘落下来,似乎有一段离别哀愁的情感啊!
雨,拂过花园,那古老的池塘,淅沥哗啦地响着。在椰子树不断地发出“沙!沙!”的响声,那洁净的雨滴,从叶片上滑了下来!雨,多么可爱啊!
雨,嘀嘀地打在花棚上,那上面的花木,被雨轻轻地打过!多美妙的旋律!
雨,打在凉亭上,那圆屋顶把雨从天上的滑梯送了下来,轻盈的雨滴落在圆柱上!多么有趣的游戏啊!
雨,在滑梯上,我小心地爬了上去,滑溜溜的,真是乐在其中!
雨,洒落在花园里,轻轻地为花园蒙上一片白纱,那苍翠的老榕树,美丽的花朵,高大的椰子树,被
雨轻打过后都是那么翠绿可爱,啊,雨!是大自然轻快的节奏,轻轻地洒落在花园里!
第二篇:《有关雨的散文》
有关雨的散文
> 《雨的随想》> 汪国真
有时,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又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世界上许多东西在对比中让你品味。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不过,无论怎么样的故事,一逢上下雨便难忘。雨有一种神奇;它能弥漫成一种情调,浸润成一种氛围,镌刻成一种记忆。当然,有时也能瓢泼成一种灾难。
春天的风沙,夏天的溽闷,秋天的干燥,都使人们祈盼着下雨。一场雨还能使空气清新许多,街道明亮许多,“春雨贵如油”,对雨的渴盼不独农人有。
有雨的时候既没有太阳也没有月亮,人们却多不以为然。或许因为有雨的季节气候不太冷,让太阳一边凉快会儿也好。有雨的夜晚则另有一番月夜所没有韵味。有时不由让人想起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名句。
在小雨中漫步,更有一番难得的惬意。听着雨水轻轻叩击大叶杨或梧桐树那阔大的叶片时沙沙的声响,那种滋润到心底的美妙,即便是理查德.克莱德漫钢琴下流淌出来的《秋日私语》般雅致的旋律也难以比拟。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化,真是无与伦比。
一对恋人走在小巷里,那情景再寻常不过。但下雨天手中魔术般多了一把淡蓝色的小伞,身上多了件米黄色的风衣,那效果便又截然不同。一眼望去,雨中的年轻是一幅耐读的图画。
在北方,一年365天中,有雨的日子并不很多。于是若逢上一天,有雨如诗或者有诗如雨,便觉得奇好。> 《四月的雨》{车窗外的雨散文}.
淅淅沥沥的小雨,宛如四月来临的前奏。稀稀落落,纷纷绕绕。窗朦胧了,人也朦胧了。四月的雨下地那么安静,仿佛正洗涤着你的心灵。冲上一杯咖啡,倚靠到窗前。细细地聆听。那久违的滴答声,似声声流淌到人们的心灵深处。
向窗外看去,感觉,似乎,仿佛,好像没看见窗外的景色,却又模糊的在玻璃窗中呈现出了很多幅画面,就像幻灯片一样,看那司机加速从身边经过,行人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走在马路上的动作。惟妙惟肖的画面,让我忍不住去寻找那份久违的悸动。
我仿佛看到了,四月的江南,下着朦胧的细雨,在寂寥雨巷的屋檐下,一位身穿旗袍的姑娘撑着淡蓝色的油纸伞,独自彷徨,独自漫步在小巷。濛濛细雨似要挡住姑娘行走的脚步,雨滴溅在伞沿上,发出滴哒滴哒的声响,在这寂寥的雨巷中别是一番滋味。
小城实在是很小,而雨巷却是那般寂寥又悠长。有了美丽的姑娘,小城才就有了几许亮色,城外的竹林吹着习习凉风,曲径通幽,相思一曲竹枝词,潇潇初雨听天籁。
张爱玲写到:忆昔繁华与耀眼,那其中夹着的几分落寞与沧桑。最后,让一切的留言、传奇,化成“沉香屑”,转身离去。假使过去的生活没有太多的无奈,就不会有太多的无奈、感慨与抉择吧?《雨巷》中的愁怨姑娘,丁香般的惆怅。终究,雨的记忆如此深沉。
可我又是佩服雨的,它总能轻而易举地走入我们的视线,临近我们的心,甚至迷醉了岁月。在雨的淋浴中,不管曾经多么胆怯,也要拼命去跑,并告诉自己还有前进的动力。
小城在雨中沉默,沉默的雨巷走来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她静默地走近,像梦一样地飘过,只留下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第三篇:《雨的遐想散文》
雨的遐想散文
嘀嗒、嘀嗒的春雨下了一夜,清晨起来,推开窗户,一股沁人心脾的空气扑面而来,远瞧群山,碧野晴空,景色宜人。忽然想到,昨日与朋友闲聊,今年雨水多,草木茂盛,山里都长疯了,到处青翠欲滴,风光无限。
正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时候,春雨、春风,桃红柳绿,芳草青青,踏青的好季节。
古人对春雨的描写多有诗句,“绿树含春雨,青山护晓烟。”;“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春雨的温柔可见一斑。
“春雨贵如油,下得满地流,跌倒穷书生,笑死一群牛。”的俗句,则是雨后的乡间小河旁,洗衣少妇的嬉戏笑声,引得过路书生吟诗嗔怪。
伴随夏日的蛙鸣,轰隆隆的电闪雷击,狂风骤起,酣畅淋漓的雷阵雨降临了,它带给人的是雨的震撼,荡气回肠。刹那间,倾盆大雨如注而下,使人躲避不及,天空一片白色,乡间有“白雨”下三场的说法,像一出戏,经过鸣锣开场、鼓乐震天、戛然而止。雨后的彩虹挂在天空,醉了多少摄影爱好者。
蝉声阵阵,秋雨绵绵。淅淅沥沥的秋淋,持续不停,使人普遍情绪低落,心情凄凉,秋雨秋风愁煞人。然而唐代诗人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诗句,咏出秋天别样的风情。秋雨中,我们得到丰收和收获,欣赏到秋色美景。
冬日的暖阳融化了雪和冰,雪水浸漫大地,晶莹剔透的雾松冰挂滴水回到地上,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这正是“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雨夹雪的季节,我们内心又萌发了新的冲动。 传说曾有教书先生抱怨说,“天上下雪不下雨,下到地上变成雨,变成雨来多麻烦,不如当初就下雨。”他的学生回复的四句诗想必大家都知道,这里不便叙述也罢。
然而,正因为缺少雨水,干旱的沙漠,人畜渴饮,庄稼枯死,城镇高楼水压不足,我想到乡村滴灌和收集雨水的土窖,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地面泉水叮咚,地下的暗河奔腾,千年的溶洞滴水奏乐。甜醇可口的地下水,解决了多少城市、村庄的饮水。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不甘心大自然现象左右,出现了局部人工天气控制工程研究,但又一想,如果人类真的有一天全面控制了雨水,大自然色彩斑斓的生活还能有五光十色。
雨水与阳光、空气一样,对人类弥足珍贵。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点点滴滴的雨水从天空飘落而下,生成涓涓溪流,储蓄水库、形成湖泊、汇入江河,最终流入大海。波浪翻滚的江河,波涛汹涌的大海,在防洪、发电、灌溉、航海运输中举足轻重,雨水发挥了极致作用。
春夏秋冬,四季如歌,春雨、夏雷、秋淋、冰雪循环交替,最终还是雨水在中间独占鳌头。因为雨量大小、形态发生变化,人类感受四季,才如此分明。雨水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为宝贵的财富,谁说我们日常生活能离开它?谁说我们欣赏自然美景,感悟真情生活,能没有它?
第四篇:《关于秋雨的散文——这深秋的雨》
凌晨五点就醒了,便再无睡意。打开内层窗扇,外头仍是漆黑一团,不见一星亮光。唯有这初冬的风,裹挟着这深秋的雨,淋淅沥沥地、淋淅沥沥地敲击着大地万物。
是啊,冬天的确是来了!连这风也料峭冷嗖,连这雨滴也沾满了寒气。
这些时候很少雨水了,空气干燥得令人窒息。然冬的气息又那么地浓,再加上这人群中互相感染的悲观情绪,人们普遍地预感到:这将是一个极其可怕的严冬!{车窗外的雨散文}.
然,冬天,却并不总是特别令人讨厌的季节:冬天有冬天的妙处。
我不是特别热衷于闹哄哄的夏天,但我却十分钟情于仲夏之夜的清凉与深邃;我不是不喜欢明媚的春天,但如今的春,是一个充满了压抑的季节。不信,请看看那双眼充满血丝、小脸挂着倦意的孩童,请看那些小小年级便奔波于都市间的童男童女!这个季节里,我含着眼泪,不禁想起了我那无忧又无邪的童年……我更不喜欢熟透了的秋,汗水徒流无所收,累累果实被谁摘?我都快成了晚唐杜甫了,怎么有心情欣喜?这个季节里,人,大都成了玩世不恭的猴子,让人莫名地愁怅。
是的,我喜欢这深秋的雨,我喜欢这初冬的风。这晚秋的雨,她清凉透心、寒气逼人,让人触摸到生的尊严,死得庄重。这初冬的风,她凛冽刺骨、冷酷无情,但她催人惊醒:一切弱不禁风的俏枝柔花都必将随风而去,一切虚荣浮华都会归于空洞。而人,也就只是这大千世界的微粒,一尘土,一滴水,一丝气息,一抹光线,自然地来,自然地活,又自自然然、平平静静地复归于大自然中去。
是的,冬天有冬天的妙处。万物的装扮到此就地打住,全都露了原形:丑的就是丑的,无须遮羞;美的就是美,不用文饰。更重要的是,它让美表现出极度的深刻:内在的美,品质的美!当一切热闹的制造者,譬如苍蝇,譬如蜜蜂、譬如粉蝶,譬如蛆虫,都消失殆尽时,这个世界又将复归平静、纯洁,幽美。
冬的使者不是深秋的风,而是深秋那最后的一场雨。无情的秋风,扫落了人世间一切冗余的枯枝黄叶、残花败絮,将它们葬于冬的脚下。然这深秋的雨,却更深思熟虑,不仅用寒气,更用如冰的水,将其彻底埋葬,从而让这个世界更洁净、更宁静、更幽雅可人。
冬天,让我痴迷的还有那洁白的雪,还有那浑然天成的泥土的气息,还有那顿失滔滔的冰河。
最喜欢的老歌:《我爱你,塞北的雪》和《故乡的云》。当然,雪,那是北方的专利;那云,想必也未必不是北方的。北方的云,苍茫而淡远,要不怎么有“高耸入云”的说辞呢?然,静美的冬雪之后,那白皑皑的山,顶着那湛蓝湛蓝的天;那湛蓝的苍穹上,飘浮着几朵故乡的云彩……那意境,当是如何地美不胜收啊!
冬雪之美自不必说,然“雪是雨的精灵,是雨的魂”。这是谁说的?噢,我想起来了,鲁迅先生曾深情写道:雪,是雨的精灵!是的,先生对冬雪的钟情,源于其灵魂的深邃。雪,自然是雨的灵魂了。{车窗外的雨散文}.
还有冬天的泥泞,目下这纯属稀缺资源、少有奇观了。
冬日的泥泞,让人联想到了遥远的西伯利亚,联想到了俄罗斯,联想到了罗蒙诺索夫、柴可夫斯基、托尔斯泰、普希金和高尔基,联想到了高贵、博大、阴郁、不屈不挠的精神气息。我们曾经也饱含激情地赞美,崇拜,甚至追求这些纯美至极的境界,然我们却放弃了最不应舍弃的珍宝。我们急功近利,我们竭泽而渔,我们变浪漫主义的泥泞,想当然地固化为冰冷的水泥地。
而今,端午的粽子不甜了,中秋的月亮不圆了,春节的锣鼓不欢了,连秋日的风冬日的雪也不常留连了。
还有冬日冰封的河,那却早已是童真的梦了。
那时,我们缺衣少食,那时我们却欢乐无比。我们薄衫敞怀,迎风河冰,一如自由欲翔的小鸟,无拘无束,思绪飞扬,无限畅想。而如今,当年的河,徒有其名,不消说水,更莫提冰了。
冬天的迷人还不仅如此,冬日美景还在于:她是以诺大的人间大地为宣纸的水墨,清俊淡雅,不着一色粉彩;她,天然自雕,一气哈成,绝无半丝做作的痕迹。她的美,是本真,是单纯,是朴素,是自然,是幽静,是一览无余,是客观再现。
­
是啊,窗外渐渐亮将起来了。而这深秋的雨仍未消停,这初冬的风仍在劲吹。
我索性推开外窗,一任朔风细雨扑入。
望着窗外寂然的一切,想到即将来临的严冬,我情不自禁地笑了。­
第五篇:《此夜雨中思(散文)》
此夜雨中思
入夜了,天儿就有些凉了。
凉气在潮湿的氛围里渐渐积聚,逼得你想喝些热茶暖暖身。可刚端起那杯香茗,还没来得及从缭绕的茶雾中品出茶香,雨就下了。它就这么来了。先是无声无息地,它把脚步藏在那一抹一抹的茶香里,待得你察觉了,它便沉入杯底的茶叶中,开始顽皮且毫无顾忌地舒展着。
初夜的雨是刚拉开序幕的黄梅戏。韵律委婉,步履轻盈,气息游兰,体态婀娜。这又活脱脱是一位含羞妙女了。不肯轻易吐露心事,却又眉目含情,凌波微步,回眸巧笑;忽而低首,忽而举头,连连叹息,万千愁绪。这雨是静的,恍若丹青,恍若它凝眸注视着你。你只有讶异:安有如此灵性?
有的,夜雨当然是有灵性的。你可不记得老杜的那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那可不就是活生生的证明吗?你可能又要与我辩争:那老杜讲的是成都的雨,放诸四海怕是不成吧?是啊,且不论四海,便是那方养育了我一十八年的故土,就滋润不出这么灵秀的夜雨来。
茶叶还在杯底继续沉淀,我却已从茶雾中飘回了故乡。
我在故乡的雨中泡着最美好的回忆,那最稚嫩的骨骼是在它的浇灌下成长的,那最温馨的感情是在它的发酵中酝酿的。我热爱故土,那故乡的云,那故乡的草,更爱那故乡的雨。是啊,经过了它的滋润,谁还能说不爱它呢?离开了它的滋润,谁又能说不想它呢?刚到川蓉的时候,我讨厌这儿的破天儿,我讨厌这儿的破话儿,我讨厌这个破地儿。不是矫情,只因想家。可我却始终不敢讨厌这儿的夜雨,怕她发小脾气,怕她伤心落泪。我不知多少次在她悄悄来临的时候,放下手中的那杯茶,静静地吸着她的气息。去吧,去闻闻嗅嗅那夜雨,去摸摸那夜雨,去舔舔那夜雨
夜,深了。茶,越喝越苦了。雨,活泼地耍起了。
在人多的地方,夜便无法沉入静谧中去。这个时候,夜雨便是个洒脱的大姑娘了。她东突西蹦,她左舞右蹈,她絮絮叨叨,她欢声笑语无所忌惮。但我是不喜她如此动作的,我每每讨厌她这不近人情的泼辣!当一个思乡情切的游子躺在床铺上听着窗外的雨声,他听不出“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雨打窗台湿绫绡”的美景,他也感不到“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诗意。我不知在多少个夜雨凄凉的深夜一遍一遍地吟着“蓉城卧听风吹雨,含泪思乡不得去”,不敢入梦;我不知曾在多少个夜雨淅沥的深夜梦回家园,不敢醒来。当年曾笑《登楼赋》,不期今朝异乡人
可是,这雨,这夜雨她听出了我的心声。她似个心事缜密的姑娘——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姑娘一样。你听,她在劝慰我,她给我异乡人的关怀,她用如火的热情让我从悲伤中解脱出来。她在窗台上敲出节拍,用韵律抚慰我的情感;她在凉风中翘起舞步,用轻灵关怀我的心灵。那淅淅沥沥的夜雨呵,你是那么得可人呢,你是那么得善解人意呢
茶只在品到最苦时,才能荡起最香的茶雾。雨只在下到最静时,才能罩住最美的风景。人只在睡到最醒时,才能触到最深的心情。
茶,品完了。天儿,更添了一层凉意。且起身披衣,出去走走。毕竟,这雨,她停了呀。
近来心里颇不宁静
第六篇:《铃带雨散文《馄饨里的深情》阅读》
铃带雨散文《馄饨里的深情》阅读
馄饨里的深情
铃带雨
去年秋天,母亲查出胃癌晚期。每天早晨,父亲还会像往常一样,和母亲一起去晨练。我站在窗前,看着父母并肩而行,有说有笑,忍不住想哭
以往,母亲每周都会包上一顿馄饨,给父亲解馋。父亲说,外面哪家餐馆的馄饨和母亲包的都不是一个级别的,母亲包的馄饨皮薄馅嫩,吃起来香而不腻。父亲每当说起母亲包的馄饨,脸上满是神采;而母亲听到父亲夸奖的话时,总是笑个不停,有时候在厨房一边洗碗还一边高兴地哼唱小曲。自从母亲患病后,她就改变了习惯,每周要包上三次馄饨。父亲也变得越来越能吃,吃起馄饨来是狼吞虎咽。母亲在一旁埋怨说:“你看你,好像是八百年没吃过馄饨似的,慢点吃不行呀,没谁跟你抢。”
我心里是明白的,母亲之所以每周多包两次馄饨,是因为她知道自己的时光不多了,能多给父亲包一次馄饨就多包一次。而父亲也明白母亲的心意,每次吃馄饨都吃到发撑。 对于母亲的病,父亲和母亲都显得很坦然,我从来没有听他们谈论过。即使在母亲吃药时,她也是脸上带着笑。而父亲也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仿佛母亲只是患了感冒这样很平常的小病。每天他们还是照常去公园晨练,去剧场看变脸,回家后兴高采烈地谈论。母亲喜欢养花,父亲一盆一盆地往家买,整个阳台上满是花,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花的芳香四处飘溢。
那天是周六,我和姐姐陪母亲一起坐在客厅包馄饨,父亲在楼下和别人下棋。母亲说:“妈的病妈知道,我现在什么都不担心,就担心你爸。你别看他现在整天乐呵呵的,其实,他是怕我伤心,可是,等我真的走了,他一定会很难过、很伤心。”我和姐姐都不说话,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少年夫妻老来伴,你爸老了,却没有伴了,等妈不在了,你们要照顾好他。”“妈,你别说了”我哭出声来。那顿馄饨,父亲和母亲依然吃得很香,只是我和姐姐却觉得难以下咽。
也许人对于死亡真的有预感,在母亲去世的前一天晚上,她把我叫到她的床前,从枕头下摸出一张纸,对我说:“你看看吧,最好保存好,这样才能照顾好你爸。”我展开纸看见上面“一二三四”地写着许多注意事项:“你爸讨厌花椒,做菜时千万别放。”“你爸每天早晨起来喜欢喝杯凉开水,晚上要提前给他倒好。”我的泪水一滴一滴地落下。
母亲走的那天,父亲没有哭,他蹲在母亲床头,就说了一句话:“老婆子,我还想吃你给我包的馄饨”母亲的脸上浮现出微笑,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办完母亲的后事,父亲回到家里,一句话也没说,就钻进了他的书房。不一会儿,我们就听见了父亲的哭声。我和姐姐赶忙跑进去安慰。父亲摆摆手说:“你们让我哭一会儿吧。”我和姐姐相互看了一眼,不约而同地退出了父亲的书房。我终于明白了,父亲和母亲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坚强,以前他们都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只不过是用表面上的笑容来掩饰内心的悲伤,因为他们都怕对方难过。
成绩查询
母亲走后的第一个周日,我们姐妹俩按照母亲生前嘱咐的办法给父亲包了一顿馄饨。开饭的时候,父亲夹起一个馄饨,吃了一口,便放下筷子,叹了口气。我问:“爸,是不是我们包的馄饨没有妈包的好吃?”父亲摇摇头说:“馄饨有什么稀罕的,我稀罕的是包馄饨的人,那个坐在家里给我包馄饨的人再也没有了”
我和姐姐的眼里都噙满泪水。原来父亲并不是多么喜欢吃馄饨,而是在乎那个给他包馄饨的人哪!
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4分){车窗外的雨散文}.
19.父亲真的爱吃馄饨吗?为什么母亲患病后他“变得越来越能吃”了呢?(4分)
20.文章第五段中的画线句子与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