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生死树讲解 梅州生死树

话题作文 zuowen 2浏览

【话题作文】

第一篇:《观阴那山灵光寺生死树有感》

作者:邓向阳

单位:梅州市五华县周江镇中心小学 观阴那山灵光寺生死树有感 灵光寺前两棵树, 一树枯枝一繁荣。 直至如今三百载, 试问世人谁与同?

第二篇:《证道歌讲解》

永嘉真覺大師證道歌

君不見。絕學無爲閑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法身覺了無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五陰浮雲空去來。三毒水泡虛出沒。證實相。無人法。刹那滅卻阿鼻業。若將妄語誑衆生。自招拔舌塵沙劫。頓覺了。如來禪。六度萬行體中圓。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無罪福。無損益。寂滅性中莫問覓。比來塵境未曾磨。今日分明须剖析。誰無念。誰無生。若實無生無不生。喚取機關木人問。求佛施功早晚成。放四大。莫把捉。寂滅性中隨飲啄。諸行無常一切空。即是如來大圓覺。決定說。表真僧。有人不肯任情徵。直截根源佛所印。摘葉尋枝我不能。摩尼珠。人不識。如來藏裏親收得。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顆圓光色非色。淨五眼。得五力。唯證乃知難可測。鏡裏看形見不難。水中捉月爭拈得。

常獨行。常独步。达者同遊涅槃路。 調古神清風自高。貌瘁骨剛人不顧。 窮釋子。口稱貧。實是身貧道不貧。 貧則身常披縷褐。道則心藏無價珍。 無價珍。用無盡。利物應機終不吝。 三身四智體中圓。八解六通心地印。

上士一決一切了。中士多聞多不信。

但自懷中解垢衣。誰能向外誇精進。

從他謗。任他非。把火燒天徒自疲。

我聞恰似飲甘露。銷融頓入不思議。

觀惡言。是功德。此即成吾善知識。

不因訕謗起冤親。何表無生慈忍力。

宗亦通。說亦通。定慧圓明不滯空。

非但我今獨達了。恒沙諸佛體皆同。

师子吼。無畏說。百獸聞之皆腦裂。

香象奔波失卻威。天龍寂聽生欣悅。

遊江海。涉山川。尋師訪道爲參禪。

自從認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關。{生死树讲解}.

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

縱遇鋒刀常坦坦。假饒毒藥也閑閑。

我師得見然燈佛。多劫曾爲忍辱仙。

幾迴生。幾迴死。生死悠悠無定止。

自從頓悟了無生。于諸榮辱何憂喜。 入深山。住蘭若。岑崟幽邃長松下。 優游靜坐野僧家。闃寂安居實瀟灑。 覺即了。不施功。一切有爲法不同。 住相佈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 勢力盡。箭還坠。招得來生不如意。

爭似無爲實相門。一超直入如來地。

但得本。莫愁末。如淨琉璃含寶月。

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終不竭。

江月照。松風吹。永夜清宵何所爲。

佛性戒珠心地印。霧露雲霞體上衣。

降龍缽。解虎錫。兩鈷金環鳴歷歷。

不是標形虛事持。如來寶杖親踪迹。

不求真。不斷妄。了知二法空無相。{生死树讲解}.

無相無空無不空。即是如來真實相。

心镜明。鑒無礙。廓然瑩徹周沙界。

萬象森羅影現中。一顆圓光非內外。

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招殃禍。

棄有著空病亦然。還如避溺而投火。

拾妄心。取真理。取捨之心成巧僞。

學人不了用修行。深成認賊將爲子。

損法財。滅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識。

是以禪門了卻心。頓入無生知見力。 大丈夫。秉慧劍。般若鋒兮金剛燄。 非但空摧外道心。早曾落卻天魔膽。 震法雷。擊法鼓。布慈雲兮灑甘露。 龍象蹴踏潤無邊。三乘五性皆醒悟。 雪山肥膩更無雜。純出醍醐我常納。 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 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 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來合。 一地具足一切地。非色非心非行業。 彈指圓成八萬門。刹那滅卻三祗劫。 一切數句非數句。與吾靈覺何交涉。 不可毀。不可言讚。體若虛空勿涯岸。 不離當處常湛然。覓即知君不可見。 取不得。捨不得。不可得中只麽得。 默時說。說時默。大施門開無擁塞。 有人問我解何宗。報道摩訶般若力。 或是或非人不識。逆行順行天莫測。 吾早曾經多劫修。不是等閒相誑惑。 建法幢。立宗旨。明明佛敕曹溪是。 第一迦葉首傳燈。二十八代西天記。 法東流。入此土。菩提達磨爲初祖。

六代傳衣天下聞。後人得道何窮數。 真不立。妄本空。有無俱遣不空空。 二十空門元不著。一性如來體自同。 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 痕垢鏡除光始現。心法雙忘性即真。 嗟末法。惡時世。衆生薄福難調制。 去聖遠兮邪見深。魔強法弱多怨害。 聞說如來頓教門。恨不滅除令瓦碎。 作在心。殃在身。不須冤訴更尤人。 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來正法輪。 旃檀林。無雜樹。郁密森沈師子住。 境靜林間獨自遊。走獸飛禽皆遠去。 師子兒。衆隨後。三歲便能大哮吼。 若是野犴逐法王。百年妖怪虛開口。 圓頓教。勿人情。有疑不決直須爭。 不是山僧逞人我。修行恐落斷常坑。 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釐失千里。 是則龍女頓成佛。非則善星生陷坠。 吾早年来積學問。亦曾討疏尋經論。 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卻被如來苦诃責。數他珍寶有何益。 從來蹭磴覺虛行。多年枉作風塵客。

第三篇:《《心经》解析》{生死树讲解}.

《心经》解析

波罗密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帝,揭帝,般罗揭帝,般罗僧揭帝,菩提萨婆诃。

《心经》全称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般若的的意思是“智慧”,波罗密多是“到彼岸”。“心”,在这里是指认识自身的“心体”。经,是指的道路、途径。把这部经的名称通俗地解释就是:“以般若智慧认识自心性体,到达彼岸世界的途径”。

据佛教史上的传说,这部经是释迦牟尼当年在灵鹫山讲法时,他的弟子舍利佛问观音菩萨:怎样才能修到佛所讲的深妙法门呢?于是,观音菩萨就讲了这部经。据说,这部经最初是由阿难传诵出来的。阿难是释迦牟尼的堂弟,特别擅长于记忆,被称为“多闻第一”。公元前485年(佛灭后的第一年),印度佛教举行第一次大结集时,由阿难传诵了这部经。

这部《心经》虽然只有260个字,但其内涵的内容却极为丰富,被认为是概括了释迦牟尼全部智慧的思想精华。也可以说,佛教的基本理论,特别是大乘佛教的基本教义都概括进去了。所以,有人说《心经》的“心”字,也可以解释为“核心”、“纲要”、“精华”,这是很有道理的。

全经划分为七段,形成一个逻辑相当严密的整体。

第一段:“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开宗明义表明大乘佛教的根本思想,以及由此由此引申出来的根本宗旨是自利利他,既度己,又度人,从而与小乘佛教区别开来。小乘佛教只讲自利,不讲利他;只讲自己解脱,不求解脱众生。龙树菩萨写的《大智度论》说:“佛法皆是一种一味,所谓苦尽解脱味,此解脱味有二种:一者但为自身;一者兼为一切众生,虽俱一解脱门,而有自利,利人之异。是故有大小乘之别。”这种区别也是大乘佛教自认为比小乘高明的地方。

第二段:“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从这段开始到第五段,是层层深入阐述大乘根本理论——性空之理。{生死树讲解}.

这一段主要讲如何运用般若智慧观照世界及自我,认识到“法空”和“我空”的道理,叫做“观照般若”。

第三段:“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一段主要讲世界包括人生一切现象的本体、本性,也就是佛教讲的“实相”的特点又是什么?叫作“实相般若”。

第四段:“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这一段主要讲“离相明空”,即摆脱世界的现象以了解其本体、本性是“空”,从而获得对世界和人生的正确见解,叫“正见般若”。

第五段:“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一段主要讲观音菩萨修行的实际成效,用以证明上述三种般若智慧的功用。

第六段:“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这一段主要以概括的语言进一步称赞般若法功用的伟大和它的真实性。

第七段:最后以密咒总结。如果把上述七段内容归结起来,就像有的佛学家讲的是:以般若为真性,以涅槃为理境,以自在为证得。而其核心又是两知:一是五蕴皆空;二是心无挂碍。紧紧把握住这两点,也就是把握住《心经》的要旨了。

现在,让我们逐段逐句进行讲解与分析,为了表述的方便,讲解将按照以下次序:1、原文; 2、对难词、难句的注解和发挥; 3、今译; 4、评述。第一段:

(一)原文:

{生死树讲解}.

(二)注解:

观自在菩萨,即指观音菩萨。为什么又称观自在菩萨?这需要解释“自在”两个字。这里的自在是相对于不自在而言的。一个人如果有烦恼,有苦难,就会感到不自在;烦恼越多,苦难越多,就越是不自在,到了有一天,完全没有烦恼,没有任何苦难了,自然也就自在了。据说观音菩萨就是这样一位完全跳出了苦难,断灭了烦恼的菩萨。佛经上说:观音菩萨是西方三圣之一——阿弥陀佛的右肋侍(左肋侍是大势至菩萨),又说他是中国四大菩萨(文殊、普贤、地藏、观音)之一。行,是指修行。深,是指修行达到很高深、穷深极妙的程度。般若,是指的智慧。波罗密多,是指达到彼岸,即到达了却生死、断灭烦恼的极乐世界。时,这里是指修行达到功德圆满之时。照见,这里是指以大智慧的灵光观照到。五蕴,是指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蕴又称阴,包含聚集、类别的意思。五蕴,广义的说,包含宇宙一切物质和精神现象,或者说,宇宙间千差万别的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都可以分别划进五蕴之中。这五蕴,具体的说是:1、色蕴。包括地、水、风、火四大和由地、水、风、火组成的感觉和感觉对象(色,佛家定义为质碍,相当于今天所讲的物质概念,但也包含一部分精神现象)。2、受蕴。受是领受、领纳的意思,受蕴是主体领受客体给予的痛痒苦乐的体验,相当于伦理学上的感受。受蕴包括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3、想蕴。想的意义在这里是取象。摄取表象,形成语言、概念一类的精神活动叫想蕴。4、行蕴。行的意思在这里是指“造作”,实际上是指那些能决定和支配人们行为的目的、动机、筹划、决

断、意志,以及心理趋向等等。5、识蕴。识的意思是“了别”,运用概念判断和分别。识蕴是指一切认识赖以发生的精神主体,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识。佛家又把五蕴归结为名与色两大类,除色蕴外,其他四蕴都归之为“名”,因此,在狭义上,佛家也把名色说成是肉体与精神统一的人。度,是指的救度。苦厄,被逼为苦,被困为厄,苦厄在这里是泛指一切受苦受难的众生。

(三)今译:{生死树讲解}.

阿难说,我们佛教有一位观自在菩萨在修行达到极其深妙,获得了大智慧,进入彼岸世界时,他观照到五蕴的本体都是空幻的,于是便决定在自己修行达到彻底解脱的基础上,又发誓要接引一切众生也摆脱一切苦难,获得彻底解脱。

(四)评述:

大乘佛教认为:大乘主张自利利他,所以比起小乘佛教只讲利己,不讲利他要高明得多。这话对于佛教的发展来说,应该说是有道理的。但这并不等于大乘佛教的所有主张,所有观点都比小乘高明。事实上,小乘佛教主张“自性有”、“法体恒有”,等等,这些认识应该说比大乘佛教的主张更接近真理。至于有人根据大乘主张自利利他的观点,说是佛教的终极目标与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殊途同归,那就很值得研究了。首先,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消灭等级制、剥削制、私有制为前提的。而大乘佛教并不要求消灭等级制和剥削制,更不要求消灭私有制。相反,它反对一切争斗,从而在客观上维护了等级制、剥削制和私有制。所以,大乘佛教在历史上曾屡屡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支持和保护,像梁武帝、武则天乃至清朝统治者都是很支持大乘佛教的。南朝梁武帝肖衍崇信佛教,大建寺院,自己曾三次舍身同泰寺。武则天自封为神圣皇帝,特别看重华严宗,亲自听讲《华严经》。清代统治者从康熙到乾隆都十分重视扶持佛教,在全国各地修复了许多寺庙,据.<<大清会典>>统计,清初各省官建大寺6073处,小寺6409处;私建大寺8458处,小寺58682处,据说颐和园万寿山上的佛塔就是根据慈禧太后的旨意修建的。其次,共产主义提倡人人平等是指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的平等,它是以一系列平等权利为标志的。而大乘佛教所讲的平等原则是指的人人佛性平等,即人人都可以修行成佛的平等,至于人与人之间在经济、政治、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它是不予关注的。相反地,它主张人们容忍这种不平等,以修来世的善的果报。再次,共产主义社会还会存在许多矛盾,因而人们也还会有苦难与烦恼,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所求不得等等,这些苦恼依然存在,只是表现形式与私有社会有所不同罢了。而大乘佛教的理想境界则是人们摆脱了一切苦难与烦恼。这在共产主义者看来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最后,也是最主要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以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物质财富及其丰富为基础的,因此,共产主义者十分重视发展生产,发展经济。大乘佛教(包括一切佛教在内)则不重视发展社会生产,他们大理想境界只是一种心灵的超脱,与发展社会生产力无关,甚至还会给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种种消极影响,这正是历史上一些统治者“毁佛”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历史上一些儒学大师批评佛教的主要根据之一。我国唐代以毁佛著称的唐武宗在他的废佛诏书中曾这样写道:“洎于九州山原,两京城阙,僧徒日增,佛寺日崇。劳人力于土木之功,夺人利于金宝之饰;遗群亲于师资之际,违配偶于戒律之间。坏法害人,无逾此道。且一夫不田,有受其饥者;一妇不蚕,有受其寒者,今天下阿僧尼不可胜数,皆待农而食,待蚕而衣。寺宇招提,莫知纪极,皆云构藻饰,僭拟宫居。晋、宋、梁、齐,物力凋瘵,风俗浇诈,莫不由而致也”(《旧唐书》卷18上《武宗本纪》)。儒家大师韩愈批评佛教,主要

根据之一也是佛教影响了社会生产:“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所谓“古之为民者四”,是指古时候为民的只有士、农、工、商四种。“今之为民者六”,则是指增加了佛,道两种人。古之教者处其一,是说古时候只有“士”一种人是管教民的,现在却增加了佛与道,变成三种人了。这样一来,种田的只有一家,却要养活六家人;做工的只有一家,却要供给六家人器用;经商的只有一家,却要供六家人的费用。如此一来,老百姓怎么能不穷困不堪以至于进行偷盗呢?综上所述,可见,大乘佛教虽然也说要解脱一切众生,但这种解脱,不是寄希望于来世,便是要求人们对现实的一切,不论合理的,不合理的都采取容忍的态度。但求心灵的平衡,不求现实的变革,这样的“人世间”,自然是非常消极的,从根本上说,只会对凶险腐败的统治者有利,对巩固剥削制度有利,怎么能说是与共产主义殊途同归呢?那显然是说不过去的。

{生死树讲解}.

第二段:

(一)原文: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二)注释:

舍利子。即舍利佛,也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据说他智慧最高,被称为“智慧第一”。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大乘佛教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理论。在大乘佛教看来,世界上存在的千差万别的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色,其本体、本性都是空幻的,这些现象看起来是“色”,其实是“空”,这叫色不异空。然而,这千差万别,多姿多彩的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却又是同一个本性是“空”的“真如本体”的显现,这便叫作空不异色,或者说是空不离色。离开了色,也就不是大乘佛教的所讲的“空”,那叫偏空,偏执于空。按照常理,“色”与“空”,原本是两回事,怎么可以搅到一起呢?为了说明这个难以理解的命题,有的佛教高僧举了一个镜子的比喻,说是真如本体好比一个能统摄万象的晶莹亮澈的大镜子,当它还虚挂着时,镜子里面时空的,看不到任何影像;而一旦用它来照时,便随成形色,里面显现出各种各样的景象。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变色为空,随空变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与“色”不是两个东西,而是一个东西即“真如本体”,或者叫“圆成实性”的两种表现。尽管这个镜子的比喻听起来仍乎比较通俗,但想起来仍然使人费解。为什么客观事物、现象会随着镜子的显现的呢?它们不过本来就实际存在的吗?硬说它们是依随着镜子才显现出来,想起来直觉得有点荒谬,不过这个镜子得比喻却可以使我们得到一点启发,那就是:大乘佛教讲的“空”,并不是空无,并不是简单地否认客观事物的存在,至少镜子里的影像总是存在的嘛!只是镜子的影像具有两个特点:一是虚幻性。它不是真实的事物,而是影像;二是暂时性。它不是持久的东西,而是转瞬即逝的现象。把握了这两个特点,也就能更深入地了解大乘佛教所讲的“空”的真是含义了。原来,大乘佛教所讲的“空”,并不是指的一无所有,而是指一种幻象。魏晋时期,一个名叫僧肇的高僧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不真空论》。顾名思义,什么叫“空”?不真就是“空”,而不真就是假,也就是说,在大乘佛教看来,世上存在的千差万别的现象,究其本性来说都是一种暂时的,虚幻的假象。其所以如此,则是由于在佛家看来,宇宙一切现

象的出现都是一种因缘和合的结果,因缘到了,现象便出了;因缘散了,现象也就消失了。大乘佛教有一段著名的话:“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是亦为假名,亦是中道义。”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凡是由各种因缘和合而成的现象(法),其实都是空幻的,都是一种假名,一种虚假的幻象,然而尽管它们是幻象、假象,但它们却决不是纯粹的空无,它们的现象是“有”的,只有本性、本体是“空”罢了。因此,我们在观察世界事物时,既要看到它们的现象“有”,又要看透它们的本体“空”,它们是既有又非有,既无又非无,用这种方法看事情才合符“中道”。这些话说起来使人感到有点玄,为什么世界事物既是有,又是非有?既是无,又是非无呢?怎么理解佛家所讲的“空”就是假呢?为了更浅近地说明这个问题,下面举《红楼梦》的两首诗来作解释。

一首是跛足道人唱的《好了歌》:

世人都说神仙好,只有金钱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聚得多时眼闭了;世人都说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说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这首歌是跛足道人唱得,反映了道家对人生的看法:什么富贵功名,金银财宝。夫妻之爱,亲子之情,统统都是虚假的,到头来都只落得一场“空”。跛足道人唱了这首歌以后,甄士隐唱了一首曲子对它作了注解,这便是地道的佛家思想了:“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儿又挂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为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垅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红楼梦》上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生死树讲解 梅州生死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