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写观音望海散文 澳门望海观音

话题作文 zuowen 2浏览

【话题作文】

第一篇:《美丽的大理(散文、游记)》

美丽的大理

风:下关风,下关一年四季都有大风,有时风力达八级以上。关于下关的风,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苍山斜阳峰上住着一只白狐狸,她爱上了下关一位白族书生,于是化作人形和书生交往,他们相爱的事被洱海罗荃寺的法师罗荃发现了,他不容他们在一起,便施法将书生打入洱海。狐女为救书生,去南海求救于观音,观音给她六瓶风,让她用瓶中的风将洱海水吹干以救出书生。当狐女带着六瓶风回到下关天生桥时,遭到了罗荃法师的暗算,跌倒在地,打碎了五瓶风,于是大风全聚集在天生桥上,故下关风特别大。按科学的解释,是因为苍山十九峰太高,挡住了东西两面的空气对流,而苍山斜阳峰和哀劳山脉的者摩山之间的下关天生桥峡谷仅为下关空气对流的出口,所以下关的风特别大,尤其是在冬春季节,行走在天生桥峡谷对着的街道上,大风吹的人站立不住。

花:上关花,上关位于大理苍山云弄峰之麓,是自唐代以来形成的拱卫大理的要塞。在关外花树村有棵名“十里香”的花树,传说为仙人吕洞宾所种,花大如莲,每年开12瓣,润年开13瓣,花色黄白相间,美丽诱人。花后之果壳黑硬,可做朝珠,因而又叫朝珠花。到清代晚期,由于游观的人太多,特别是官府的达官贵人到此赏花,都要当地白族群众招待,人民忍受不了这种白吃负担,于是把上关花坎了。据考证,上关花就是木莲花,此花在大理境内到处都可以见到。

雪:苍山雪,苍山上的积雪为何千年不化,在大理民间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古代,有一批瘟神在大理坝子中横行霸道,使人民“十人得病九人亡”。有白族两兄妹为拯救受苦人民,在观音的指引下学法归来,将瘟神都撵到了苍山顶上,让大雪冻死。为了让瘟神永不复生,妹妹还变作雪神,永远镇住苍山上的瘟神,于是苍山雪人峰就有了千年不化的白雪。而实际上是因为苍山海拔太高,山顶气温低的缘故。

月:洱海月,每到农历八月十五日的中秋节晚上,居住在大理洱海边的白族人家都要将木船划到洱海中,欣赏相映在海中的金月亮,天光、云彩、月亮和海水相应在一起,形成一幅优美的图画。关于洱海月,流传最广的是天宫公主下凡的故事。传说天宫中有一位公主羡慕人间的美满幸福生活,下凡到洱海边上的一个渔村,与一渔民成婚。公主为了帮渔民们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就把自己的宝镜沉入海底,把鱼群照得一清二楚,好让渔民们能打到更多的鱼。从此,宝镜就在海底变成了金月亮,放着光芒,照着世世代代的捕鱼人,于是成了“洱海月”,供人观赏。

崇圣寺三塔是大理的象征,是云南古代历史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南方最古老最雄伟的建筑物之一。1961年国务院第一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塔映于水中崇圣寺原在三塔之西,靠苍山一面,其山门距三塔主塔约120米;是南诏国第10代王劝丰右时(公元824—859年)所建,时为南诏国后期。南诏国中期崇佛之风兴起,到劝丰右时已达极胜,佛寺遍于云南内,有小寺3千,大寺8百。经南诏之后的大理国,佛教较南诏更为发展。因此,大理国就有“佛国”、“妙香国”之称。崇圣寺建成之后即为南诏国、大理

国时期佛教活动的中心。崇圣寺所崇之“圣”为观音。当时,大理地区对观音崇拜极为胜行。 据有关文献记载,当时崇圣寺与主塔建造时,寺基方7里,房屋800多间,佛1万多,耗铜4万多斤,费工70多万人。现存主塔高69.13米,16层,为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是中国现存座塔最高者之一。三塔中的小塔在主塔之西,与主塔等距70米;南北对峙,相距97米。它们是五代时期大理国所建造的。两塔形制一样,都为10层,高42.4米,为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 崇圣寺及三塔建成后,历经千年沧桑和风雨剥蚀,崇圣寺毁于清咸丰年间,西三塔却巍然屹立。建国后政府对三塔保护十分重视,1978年,对其进行大规模维修。这次维修中在千寻塔基座中发现了佛教文物600余件,其中有大量的佛像和写本佛经,其中有一尊金质观音像,重1135克,高24厘米,极为珍贵。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文物中最为丰富的一批,价值极高,为中外所瞩目。这此发现,揭开了古代大理这个“佛国”的一道神秘面纱。 关于三塔的建筑风格,一般都说类似西安小雁塔,是典型的唐塔风格,表现了唐宋时期云南与内地的密切联系,这是毫无疑义的。 城

古城大理(现大理城)简称榆城,是1982年2月国务院批准的我国第一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全国44个重点风景区之一,位于南诏和大理国都城遗址的东部,始建于明朝洪武15年(公元1382年),历代屡经修建。 大理古城南城门大理素有“文献名邦”之称。悠久的历史留下了许多重要文物古迹。大理风景区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个,归纳起来可称为“三古”即古城、古塔、古碑。大理市的古城有太和城、羊苴咩城,大厘城(今喜洲镇)、龙尾城(今下关)、大理城;古塔有崇圣寺三塔、弘圣寺一塔、蛇骨塔、鱼骨塔;古碑有南诏德化碑,元世祖平云南碑,五华楼碑群,山花碑等。悠久的历史还孕育出许多杰出的人物。突出的有南诏国第四、五、六代王皮逻阁、阁罗凤、异牟寻;清平官(宰相)郑回,大理国开国之主段思平、著名画工张胜温;明代诗人、文学家杨黼、杨士云、李元阳;近代民主革命志士李燮羲、张耀曾,杰出的军事理论家杨杰,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周保中等。 大理城方圆12里,城墙高2丈5尺,厚2丈;东西南北各有一城门,上有城楼,分别称做:通海、苍山、承恩、安远;城的四角还有角楼,也各有名称:颍川、西平、孔明、长卿。城墙的外墙为砖,上列矩堞,下环城沟。城内市井俨然,布局呈棋盘状,从南到北有5条街,从东到西8条巷。如今保存下来的还有南北城的部分城墙、南城楼(1982年重建)。 如果说,州府大

理市给人以繁盛喧闹的感觉,,那么大理城则是古朴而幽静,城 内流淌着清澈的叮咚溪水,

家家户户养花植树,花果并茂。那隐没在街巷深处的花园茶社是游人憩息佳所,改革开放后私人开设的法国等风味小吃餐馆也是外宾喜爱光临之处。传统的大理石工艺品,摆满街道两侧,任其观赏选购。 交通:从下关乘4路、8路公交车,约20分钟即可到达古城,车费1.5元刷公交车卡则1.2(无人售票车)。另外,游客也可乘位于建设路和文化路上的小巴前往,约30分钟可到达古城。游客在大理古城内游览,主要靠步行。

苍山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是古今旅游者所向往的地方。明代著名文人杨升庵描绘它“山则苍茏垒翠,海则半月掩蓝”,“一望点苍,不觉神爽飞越”。 美丽的苍山洱海苍山,又名点苍山,共有十九座山峰,每座山峰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最高峰海拔4000多米。苍山景色向来以雪、云、泉著称。经夏不消的苍山雪,是素负盛名的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最。在风和日丽的阳春三月,点苍山顶显得晶莹娴静,不愧是一个冰清玉洁的水晶世界。点苍山的云变幻多姿,时而淡如青烟,时而浓似泼墨。在夏秋之交,不时出现玉带似的白云横束在苍翠的山腰,长亘百里,竟日不消,妩媚动人。 在苍山顶上,有着不少高山冰碛湖泊,湖泊四周是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还有18条溪水,泻于19峰之间,滋润着山麓坝子里的土地,也点缀了苍山的风光。苍山还是一个花团锦簇的世界。不仅有几十种杜鹃,而且有珍稀的茈碧花和绣球似的马缨花等。 洱海是一个风光明媚的高原湖泊,呈狭长形,南北长40公里,面积约240平方公里。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泛舟洱海,那干净透明的海面宛如碧澄澄的蓝天,给人以宁静而悠远的感受。在洱海最南端的团山,有一座洱海公园,是观赏苍山洱海景色的好处所。 在苍山脚下、洱海之滨,还有一处遐迩闻名的游览胜地--蝴蝶泉。蝴蝶泉的出名与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的描述有关。他写道:“泉上大树,当4月初即发花如蛱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还有真蝶千万,连须钩足,自树颠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确也有这样的时候,来此聚会的彩蝶多得难以数计,色泽绚丽,如霞如锦。前些年,蝴蝶数目减少,据有关方面考察,主要原因一是当地气候转向干燥,导致蝴蝶迁徙,二是农村大量使用杀虫药物,误伤不少蝴蝶幼虫。不过,最近两三年来,随着生态平衡的逐渐恢复,加之人们有意识地对蝴蝶采取保护措施,每年聚会的蝴蝶已与日俱增。

蝴蝶泉,在大理城北40公里的苍山云弄峰下。由于长期的山水冲刷,砂石成片,山坡上树木稀少。但当你缓步上坡,行约半里,却见一片绿荫耀眼。走过古朴的石坊,迎面有一块高约3米的大理石碑挺立,碑呈棱形,正面右侧有郭沫若手书“蝴蝶泉”三个大字.左例刻郭老咏蝴蝶泉诗的手迹;碑的背面,书徐霞客游大理蝴蝶泉的一段日记。沿林荫小道曲折前行约三四十米,只见古树林立,浓荫蔽天,一方清泉嵌于其间,底铺青石,泉水明澈,常有人掷金属钱币于池中,观其缓缓旋落,阳光从树顶筛下,池底银光闪烁,倍感泉水清例。 泉池周围有大理石栏板,泉边一株高大古树横跨泉上,此树因花形似蝶,因此人们称为“蝴蝶树”。每当夏季来临,“蝴蝶树”开花,苍洱之间的蝴蝶成群来此聚汇,翻飞起舞,热闹非常。最奇的是万千彩蝶交尾相衔,倒挂横于泉止的蝴蝶树上,形成无数蝶串,垂至水面,五彩缤纷,蔚为壮观。最盛之期在农历四月十五日前后,所以农历

四月十五日被定为“蝴蝶会”。 为什么万千蝴蝶会聚汇于此,形成如此奇观?专家和学者对此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共同的认识是: 一、农历四月中旬及此前一段时间,雨尚未到来,蝴蝶泉周围及远近数十里农村,夏收将尽,田园半空,气候炎热。相比之下,蝴蝶泉旁,清凉湿润,草茂花繁,适于蝴蝶生长。 二、蝴蝶泉边“蝴蝶树”此时正值花期,花开满树,花形似蝶,且树叶能分泌密汁粘液,蝶喜食用,因此这种树颇能招引蝴蝶前来。

三、这时,适值蝴蝶交尾产卵季节。上述三条因素就使得万千彩蝶汇聚于蝴蝶泉边,首尾相衔,形成千百倒挂于树的蝶串,人来不惊,投石散而复聚的奇特景观。 过泉后的圆形门,沿石阶攀登而上,就到新建的六角翘“望诲亭”。登亭远望:鸡足山飞峙,山顶楞严塔隐约可见;山脚挖、双朗等村庄房屋田野依稀可辨;洱水如镜;北面上关,南面喜洲,烟树弥漫;右前江尾村,似一支利剑,插入洱海。这望海亭,确是观“海”的好地方。

洋人街

热闹的洋人街在古城,大理洋人街原名“护国路”,意为民国初云南人民反对袁世凯称帝,起兵护国而得名。护国路东西走向,长1000米,宽7米,青石板铺面,西起滇藏公路,交博爱,复兴等主要街道。 之后,为了适应开放旅游的需要,把大理古城定为开放旅游的主要景点,红山茶宾馆定为涉外宾馆,红山茶宾馆在古城护国路西段,由此,护国路便成为外国游客在大理的集散地。中西风味店,珠宝店,古董店,扎染店,画廊各行各业随之兴起,铺面林立两侧,琳琅满目,目不暇接,成为中外有名的“大理洋人街”。 如今大理古城护国路的名字在外国有些图纸上,早已真称为“洋人街”了。可见大理洋人街已驰名世界,成为外国友人向往的地方和他们旅居大理的温馨家园。

南诏风情岛

南诏风情岛是洱海三岛之一,位于苍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黄金地段——洱源县双廊乡境内。该岛四面环水,东靠著名佛教圣地鸡足山,北接石宝山,南连大理,西对苍山洱海,因占据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素有“大理风光在苍洱 ,苍洱风光在双廊”之美誉。它浓缩了大理数千年的文化底蕴,尽显南诏、大理两朝六百年的皇都风采

王玉玺整理于2011-11-11 北京

第二篇:《《朱自清散文》》

《朱自清散文精选》阅读题

一.选择题

1.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句话出自朱自清的文章( )

A.《春》

B.《背影》

C.《匆匆》

D.《看花》

答案:C

2.《航船中的文明》是朱自清写的一篇 ( )

A.写景散文 B.抒情散文 C.哲理散文 D. 记叙散文 答案:D

3.朱自清在《憎》文中写到自己的辞职,是因为 ( )

A.工资低

B.因为排课表受诬陷

C.被校长辞退

D.不擅长这份工作

答案:B

4.我生平怕看见干笑,听见敷衍的话;更怕冰搁着的脸和冷淡的言词,看了,听了,心里便会发抖。上述语句是朱自清的 中的开篇语。( )

A.《憎》

B.《正义》

C.《飞》

D.《论别人》

答案:B

5.朱自清在《憎》文中写到自己憎恶“遍满世间的漠视”和“遍满世间的 ”以及“遍满世间的敌视” ( )

A.察视

B.冷眼

C.蔑视

D.旁视

答案:C

6.朱自清在《憎》文中写到:“我今年春间,不自量力,去任某校 ”(填 一职务名称) ( )

A.教员

B.校长

C.教务主任

D.后勤主任

答案:C

7.《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的秦淮河在什么地方?( )

A.苏州

B.南京

C.北京

D.泰州

答案:B

8.“我们的梦醒了,我们知道就要上岸了;我们心里充满了幻灭的情思”。这段话选自( )

A.《匆匆》

B.《给亡妇》

C.《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D.《阿河》

答案:C

9.朱自清在《正义》中写到:人间的正义在哪里呢?满藏在我们心里!为什么不取出来呢? ( )

A.被埋起来了

B.人们不愿拿出来

C.不敢拿出来

D.它没有优先权

答案:D

10.《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的秦淮河里经常有几种船?( )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答案:B

11.《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秦淮河里的船被作者拿来和颐和园、西湖以及

里的船作比较。 ( )

A.金鸡湖

B.太湖

C.瘦西湖

D.洪泽湖

答案:C

12.《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提到了两部作品,一是 ,一是《板桥杂记》( )

A.《桃花扇》

B.《西厢记》

C.《莺莺传》

D.《红楼梦》

答案:A

13.《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谁和朱自清一起游秦淮河的?( )

A.顾颉刚

B.闻一多

C.张平伯

D.俞平伯

答案:D

14.《航船中的文明》中写了几个女人? ( )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一个也没有

答案:B

15.《航船中的文明》中作者坐航船是因为 ( )

A.没有其他船了

B.航船便宜

C.领略先代生活的异趣

D.急着赶时间

答案:C

16.《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作者是第几次游秦淮河?( )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写观音望海散文}.

D.第四次

答案:B

17.《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朱自清多次自我深省,是因为什么事?( )

A.虚度光阴

B.浪费钱财

C.不劳而获

D.拒绝点歌姬的歌曲

答案:D

18.《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朱自清几次“受窘”?

A.3次

B.2次

C.1次

D.4次

答案:A

19.《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朱自清坐的船在当地叫 ( )

A.舢板

B.独舟子

C.七板子

D.乌蓬船

答案:C

20.“因为我有子女,所以我爱一切的孩子”,这是谁的诗?( )

A.朱自清

B.平伯

C.周启明

D.闻一多

答案:C

2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大致的轮廓)

B.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指美好的姿态)

C.树色一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远远看去)

D.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情态、样子)

答案:C

22.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修辞方法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写观音望海散文 澳门望海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