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关于喜欢银饰的散文 我喜欢散文

话题作文 zuowen 2浏览

【话题作文】

第一篇:《关于梦想的散文》

关于梦想的散文

关于梦想的散文

我曾为它欢笑,也为它哭泣,我曾为它拼搏,也为它失落。梦想这个词总牵带着遥不可及,对多少人来说,梦想就只能是梦想,它曾经冒出脑海,却又消散的像泡沫。

我从未算过我的梦想存活了多少时日,偶然起了心思,才惊觉已有七年之久,我不知道自己的一生有多少个七年,但明明昨日才下笔写了处女作的第一个段落,原来今日已再无法找到那半本未完成的手稿了。

我的第一个故事其实是可笑的,笔下的每一句话都饱含我的激情,怀揣着自以为能够惊才绝艳的幻想,全情投入于每一次遣词造句,结果却不过换来彼时的自我厌弃,但这并不妨碍我在其中得到的一切。这些文字的组合拼接,带给我胜负欲,带给我鲜活的生命感,在我人生中相当灰暗的一段时光里,它仿佛散发着热烈的光芒,浓艳的色彩让我生动。

它缘起于百无聊赖又极负压迫的高中生活,它诞生在某一日极端的阴暗情绪里,既拯救了当时,亦延伸了此刻。

因此,我盲目的爱上了它。像是坠入了张爱玲笔下的爱情,我愿为它低到尘埃中去,却久久未能从尘埃里开出花儿来……我认命的想,要坚持一个我并非独具天赋的梦,该要多少勇气,这不知不觉流逝的七年里,我始终纵容自己,告诉自己——我至少还坚持着。{关于喜欢银饰的散文}.{关于喜欢银饰的散文}.

但我虽秉承着信念,却在行动上早早放弃了。那些偶然间又冒出的冲动,总是在经受小小挫折后偃旗息鼓,执起笔来,只来得及留下几点游移不定的墨迹,就又无奈的放下。埋怨没得到那百分之一的灵感,就拥有了不肯努力的借口,说到底,不过是怕最后只是一场空,于是总安慰自己,以后还有时间。谁知眨眼间已庸庸碌碌的消磨了许多年,已错失了最有力量的时机。可就算时常对这种自欺欺人的不安感到后怕,却仍旧像是患上了重度拖延症一般,成功的将自己遗留在许多年前,被时间远远甩开。

或许我们都该问问自己,对于所谓梦想,又或者不谈梦想,对于我们曾经想到达成的,想要成为的,想要创造的,我们自以为的苦苦坚持,是否只不过是一个为自己的软弱而建造的盔甲……

{关于喜欢银饰的散文}.

曾有很长的一段日子,写作成为了我的一种隐疾,一旦被人触碰,就是心头窒闷绵密的痛,为着遥遥无期的再次下笔,为着已辜负的曾经激荡,为着一步步远去,却不敢承认的勇气。是的,我在害怕,越是长久的拖延,就越发的不安与恐慌。一年可以骗自己不心疼,两年也可以骗自己不可惜,那么七年呢?要怎样曲折的谎才能掩藏心头无尽

的煎熬?

我们总是习惯了纵容自己,给自己催眠,企图让自己沉醉在舒适的假象里,久而久之,连自己也以为能这样无所作为。仿佛只要还拥有信念,就不能算作抛弃,但在假象里,我们就真的快乐吗?大脑可以被迷惑,心却无法收买。它知道你所谓的坚持有多可笑,他知道你的信念有多么不堪一击,它知道你因怯懦而与本心背道而驰,它更清楚你的不甘与愤恨。所以它才嘲笑,嘲笑你的心口不一,嘲笑你的逃兵行为,嘲笑你费尽心机,也抵不过脑海里呐喊的声音,它说——你其实没做过任何努力!那些苦苦支撑苦苦挣扎全都是你自己的臆想!

那么,我还能停滞不前,任由自己活在一片浑浑噩噩的颓丧里,眼睁睁看着曾带给我鲜活与生动的梦想烟消云散,化为一滩泡影吗?

不,我不能。

错过的七年已不可追,我幡然醒悟的或许早或许晚,未来仍不知有几许。我应要做的,是握紧手中坚定却又飘散的勇气,我应要做的,是深埋心头上秉持却又重小的信念,不欺瞒自己,不假装坚持,变成巨人,不停歇的迈出稳健步伐,踏着力气踩着梦。

第二篇:《关于青春的散文》

关于青春的散文

关于青春的散文

青春是道明媚的忧伤,在愿与不愿之间我们都已慢慢长大。

逝去的时光如同远走的潮水,带着回忆的泡沫消失在远方。是否我们年轻的心也就这样,被岁月的潮水来回侵袭,最后连心也随潮水一起隐没。时光如同出征的壮士,带着荆轲刺秦的悲壮,高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我们感受到时光流逝时我们心中的悲凉,但我们的思维却虚伪着,一边在念叨“时光如流水”,要珍惜时光,一边却在茫然度日。是我们没有自己的目标?还是我们不敢正视自己的目标?或许都有吧!作为护士的我们,工作中需要处理的琐事可能会很多,因此也许会因为精力的不足而忘记继续追求自己曾经的梦想,只求每天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上好每一个班次,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来形容或许很形象。却没有意识到现在的我们拥有着最宝贵的青春时光,真的不应该在奋斗的时候选择安逸,希望每一个正值青春的你不会有回首今昔追悔莫及的某一天。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未来的路,不畏惧,不停留,不悲伤,不堕落,更从容,更坚定,且行且努力。不忧虑潦倒的现在,不畏惧未知的未来,坦然前行,努力奋斗,去迎接那一场春暖花开的盛宴,待那时,即使青春不再,容颜已逝,而你会依然美丽。

第三篇:《关于旗袍的散文》

父亲与我的旗袍情结

喜欢旗袍源于父亲对邓丽君狂热的爱恋,父亲被邓丽君穿着旗袍站在舞台上唱歌的样子倾倒,所以他极希望有个女儿,女儿长大了也穿着旗袍给他唱歌,也能像邓一般优雅。还好,上天对他的女儿很垂眷,给了她一个能穿旗袍的身材,满足了一个男人多情而美丽的梦想。 记得那年我18,一个大雨倾盆的午后,父亲在跑遍了全城后,拿回一件白底蓝碎花的旗袍和一双浅碎花蓝圆头平跟鞋,把正在午睡的我拉起来,非让我穿上。

我迷迷糊糊地换上,又磨磨蹭蹭地低着头走出去给他看,说不出的别扭。他只看了一眼就摇摇头然后想起什么似地从上衣的口袋里拿出一支簪,拉我坐在梳妆台前。父亲宽厚的手和带着檀木香的梳在我头上游走,不大一会儿镜中便有了一个云髻高挽,耳畔坠珠的我的形象。母亲走过来笑盈盈道:“她还没到穿旗袍的年龄,你就别在那里忙了。”父亲道:“她已经过了十八岁,应该有个大人的样子了。”然后就自顾地陶醉在他的旗袍情结里,找来伴奏,让我站在那里给他唱《南海姑娘》。

说实话,那个时候的我不太喜欢旗袍,虽然可以凸显身段,但太合身了,反而觉得是一种束缚。习惯了大手大脚做事,现在一言一行都得注意。而且每天睡觉前都要给父亲唱邓丽君的歌,冗长的歌词我是怎么都记不住。因为整个夏天都穿着旗袍,一言一行都得和身上的旗袍配套,所以夏季之后再也看不到那个大步走路,大声说话不分场合的毛丫头形象的我了。还在父亲的“逼迫”下,学了古筝和笛子。

至到多年以后,仍旧在炎炎的夏季里穿着旗袍在大街上走,感觉到路边的行人纷纷侧目,这才明白父亲的用心良苦,父亲用一件旗袍让我长大,就我性格上的很多优点都是得益于父亲在那个夏天给对我的影响。

旗袍让我知道一个女人应该具备的优雅,旗袍的语言是水质的,流泻着孤傲,柔质、任性、缠绵和包容。袍身上的花饰图案胜过其他任何叮当的配饰,即使没有金银相衬,珠玉点缀,一领一叉一窈窕,古典优雅、内修外敛的表达,也能把女人的妩媚、温柔与性感演绎到极致。精致的滚边、繁复的盘扣,立领半掩着优雅的颈项,开衩处隐约着的温柔蚀骨,回眸一笑里的万种风情,那种春光乍泄镜花水月般的朦胧,那种烟水凄迷欲言又止的惘然,那种骨子里透出冷寂飘逸的高贵无不让你怦然心动"";而数首邓丽君的歌则让我在单位大大小小的晚会上都有很精彩的表演,让一个女人小小的虚荣心得到满足;古筝和笛子让我学会沉静,闲暇之余,轻拂一曲,于人于已都是一种享受,就是不弹,就那么静静地坐在筝旁,焚一炉檀香,泡一杯清茶,放一张CD,随着古老的音乐,在醇厚中透出淡然、忧郁中透着浓郁的音符里沉醉"" 有人说:女人衣柜里永远都少一件衣服。呵呵,我说:女人衣柜里的空缺是留给旗袍的。给自己一身旗袍吧,一定要去找个好裁缝量身定做,要做得烫贴如同你的第二层肌肤,在时光弹指而过青春脚步逐渐远离之后,让旗袍包裹所有你对岁月的眷恋、感怀和那些抑止于内心的浪漫,我愿全天下女人的心底都有一个旗袍情结,世界会因此变得妩媚很多。当双鬓斑白儿孙绕膝的某个午后,我戴着老花镜坐在阳台上看书,阳光透过玻璃照在新开的茉莉花上,脑海中晃过当年那一件又一件使人眼花缭乱的旗袍,回忆着我青涩懵懂的青春、甜蜜芬芳的爱情和如今这午后的快乐心情,终是父亲转赠予我的旗袍情结给我带来的幸福,感谢父亲。

我的旗袍年代{关于喜欢银饰的散文}.

从小喜欢看古装戏,那些丝质的、纱质的飘飘罗裳,那宽袍广袖里,低低的领,艳色锦绣,掩不尽一片雪肤,随着风摆、款动处若隐若现,风情无限。那才是我梦中的衣裳。

旗袍一向不是我的最爱,对旗袍的兴趣还是自盘扣和锦缎起的,因这两样似只可一统于此处。我曾下过番功夫收集盘扣,甚至专请人订制,从简单的八卦形、螺丝形、葫芦形、叶形、双钱形、云形、葫芦须形、8字形、横S形、琵琶形、盘香扣、角子扣、葡萄扣、麻花形、蜻蜓形,海棠菊梅荷各式花形到复杂些的铜丝双色多色各型空心花式扣林林总总一大盒,可以放肆的说我见过的盘扣还真是不能说少。而锦缎,绫、罗、绸、缎、绉、绢、绒偏偏最喜缎,织锦缎、古香缎、金玉缎、素软缎、花软缎,旗袍的妖艳妩媚舍它其谁,葱绿金黄艳红绛紫的轰轰烈烈、素净的滚边、繁华的盘扣,这番逼人的奢华本不是人人能消受的。天上云霞,地上鲜花,缎是丝绸制品种技术最为复杂的,亦是最为华彩的,它挺而不硬,软而不疲,只是它的亮丽雍容摭不住张扬少了含蓄体贴,不够出挑的人一不小心便成了人衬衣装。

旗袍,总让我想起一个冷艳端凝的女子,迈着袅袅婷婷的步态,摆着圆润玉白的双臂,艳丽清冷的神情压得那片华贵顿成端凝。或者是它的料子已过于浓烈光艳,传统式样多半是简单的。

我的旗袍几乎皆是少具实用多具观赏性的。与其说穿真不如说做来看的。一件宝蓝底夜月行舟古香缎双圆大襟旗袍,双圆襟,中长喇叭袖,袖子小开叉,缀二只蓝色实心叶子扣,领子前胸配铜丝蓝金双色菊花空心扣,看看就亮得人眼直发酸,至今还不曾敢上过身。一件金底素花织锦缎镶夜色七彩双鱼织锦缎对襟短袖旗袍,一排素色直脚葡萄扣,只穿过一回,那是在我和娃娃夜夜笙歌的年岁,某夜朋友相唤说有场精采绝伦的票友联谊,二人星夜打的赶往,端的是人物风流华衣鬓香,会中有人客气的说我这配色险,我亦自觉挂衣架比裹我身上要漂亮,此后就未动过。

这二件的料子都是和老容刚迷上缎子时四处挑来的,代表了我于此的初级审美情趣,专程到无锡找了一直替祖母做衣的老师傅,然,他对我的眼光很不以为然,认为我全不懂衣料与款式的搭配,选料挑样很没品味。那时年少,任性得很,只管喜欢,恨不得把个世间繁华都一起耀了满目,哪管得不得体,在他的斜眼下,就偏偏要配它们一起。这趟生意因我觉得他的经营很缺少尊顾客为上帝的先进理念,虽然试衣时他的眼神颇见意味,虽然那衣服也确实熨贴无比,之后我还是罢了他的工。

另一件粉色四季花缎无袖圆襟旗袍,铜丝粉绿双色空心凤凰扣,绿色滚边,是三件中我较为喜欢,也是穿的较多的一件。这几件皆是传统样式、花团锦绣,一幅极端富贵的样子,让人想起30年代夜夜笙歌的旧上海。这样的衣,现今固然是少有可穿的场合,实在是也需要些胆气,这般灿烂咄咄,非得极美的人极艳的神才能压得它锦上添花,压不住,便很易被耀得面目模糊。在我这里,虽不能至后,渐褪了临镜自赏的闲情,而今已纯做了心向往之的橱间摆设。

另外几件,一件是真丝纯白缎子的改良旗袍晚礼服,小立领比普通旗袍增高收紧领嘴处缀一粒黑色珍珠,斜肩开刀,自后腰处收下,露出整片背,侧右前开叉,开叉处也缀一溜黑色珍珠,配素绫大披肩,只在左腕带一圈黑珍珠。这套衣物是祖父相赠,他随口说了个数字,让我暗暗饮恨了几年,为甚么当日不直接要置装费得了。只是,这穿衣也真是件不可随便逾越的事,那趟宴会,三姐看不过一直在我耳边提点,一会说,是披肩不是围巾呀小姐,一会说,您已裹得够严,请勿象机械人,一会说尊驾肌肉已硬到脸部。自觉肌肉紧张,遍体生凉,真个露处不胜寒,那后也落个束于高阁的命运。枉它华美,可叹遇人不淑。

一件星河黑底暗嵌金银丝绒两半领的无袖旗袍,不挖大襟,开口也移至背后,全无花样,只是那料子端庄处隐透着妖媚,端端正正坐着只见素静,行动处光彩即现。那剪裁也真是没的说,这个老师傅,他那一掐腰是出名的漂亮,十分娇巧里偏还透着股宽裕的从容,全无图穷匕现的狠劲,对镜自照,自个也觉得盈盈一握。在他手上还做了件月白素绸,襟镶湖绿底银竹缎的斜襟上衫,这个老师傅手艺是好,人也真的是“疙瘩”,当年为这二件衣服,我和娃娃往返苏宁八趟,娃娃说我二人是八下苏州为妖娆,犹胜古人啊。这二件衣服,前者被二姐借去观摹,一观三年至今未还,想是已观进她家衣橱长期居住了,后者送了大姐,也只她才配得了。

那时穿得最多的还是那件香云纱对襟宽衫,娃娃最喜欢我穿这件上衫配黑底红梅散裤管的绸裤,她说在PUB那样的暧昧光线下这样的质地最是诡艳。传统莨纱市场已绝迹,我这件衣料得来的也颇意外,几十遍的手工煮汁洗晒,很见特色,油光闪烁,分明是黑却极顽强的透出些红来,领袖衣襟不起眼的小处间或的以亮丽的红丝线散绣着些小梅花。

娃娃说甚么叫红袖添香,这便是了,谁说中国古式女子不懂狐媚,这便是了。

玉骨哪愁风尘,冰肌自有仙露。

素面常嫌粉饰,洗妆不褪唇红。

明眸喜读诗书,长笛不离素手。

高情已逐远云,不与桃花同梦。

二十岁了,如花的年纪,该给自己留点什么纪念一下呢?我想应该是旗袍,我爱了那么多年,恋了那么多年的旗袍,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有了这样的感觉,像是宿命,亦像一种近乎于宗教的崇拜,萦绕在心间。

{关于喜欢银饰的散文}.

于是,拍了一张旗袍照.将心情和年华一并珍藏。

提起旗袍,总会让人想起二三十年代的大上海,五六十年代的香港,那是一个淑女的时代,女孩子们衣着华丽,举止优雅,一个个不食人间烟火似的纯良,却有洞穿世事的眼力。那个时代的淑女举手抬足中透着万种风情,是现代人靠穿衣打扮模仿不来的神采。旧时代的淑女是偏爱旗袍的,那样的花花世界,那些玲珑女子,那些风情万种的旗袍,似一幅幅古画飘过脑海,有些沉旧,却依然清丽如诗,夹杂着淡淡的油墨香气,在时间的沙漏中慢慢沉淀出动人的风华。

很小的时候,每当电视中出现穿着旗袍的女子时,我总是目不转睛,欣赏着她们的婀娜风姿,带着一种远古的羡慕。那个时代虽然远去,而留下的却很多很多,回味无穷。依然记得初次看《花样年华》时的惊艳和震撼,影片中苏丽珍一次次变换着旗袍,画面在歌声中渐渐清晰,角色也愈加真实,“让我狠狠想你,让这一刻暂停,都怪这花样年华太刺激,都怪这花样年华太美丽”,再美丽的旗袍,再绝代的风华,终究敌不过现实的残酷。

当然,我心中的旗袍,与大上海的繁华和风月无关,旗袍在我心中一直是神秘、高贵、典雅、绝美、绝艳的,一针一线都透着东方的传统美。总认为那是上苍赐与女子最美的霓裳。似仙子的裳,孔雀的羽,生动而美丽。

在我心里一直存在这一些着旗袍女子的影像,虽然模糊,甚至,不曾谋面,但是那样熟悉清丽的感觉是真真切切的,比如,张爱玲,林徽因,陆小曼""无数内敛而精致,端庄而大气,满腹柔情与才情的女子,她们让我魂牵梦绕,想要仰视,想要靠近。我从不追星,不迷恋超级女生,不会为了看某个明星的演唱会而节衣缩食,我不喜欢所谓的喧哗和疯狂。但是,也许我也是个追星的人,毕竟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我曾经看了那么多遍。

当然,现实中也并不只是优雅的淑女,还有另外一类女子将旗袍的东方美穿得淋漓尽致,她们像水般端庄,贤淑。明媚而质朴。她们食人间烟火,相夫教子,一辈子勤勤恳恳,堂堂正正。她们有自己的人格和事业,但家庭永远是重点。《京华烟云》中的姚木兰是我欣赏的人物之一,她有满腹才学,但是能以大局为重,为父亲做出了极大的牺牲,颇有点花木兰的感觉。而后面经历众多的磨难依旧不气馁,最终挽救了丈夫和家庭。加之以战火硝烟的时代为背景,更凸显了坚强贤德的个性。现在流行的“野蛮女友”,虽然很有个性,但是却少了些什么,也许是如水的温柔吧。消失的正在消失,也许有一天,它们将会被重新找回。

在这样一个浮华的尘世,有太多的变迁,爱上旗袍正是爱上不老的真实,我想留住一些喜欢的东西,一些远去的崇拜和感动。

旗袍,因为它的端庄,所以与女子连在一起,在她们亲密相依时,不经意间就演绎了圣洁,似天山的雪莲,以含而不露的矜持,以如水的温柔,穿越了上百年的历史,各种衣料都在一次次翻新,任时光飞逝,任沧海变成桑田,却没有改变内涵。

每个中国女子的衣柜里都至少应该有一件旗袍,当然,我的衣柜里还有一件民族服装,因为,我还是个真正的少数民族。

{关于喜欢银饰的散文}.

穿旗袍的女人们

推荐和友人闲逛商场时,我们同时被一家旗袍店吸引了。朋友劝我去试穿几套,她说我的气质和身材很适合穿旗袍的。进店后,看到橱窗里形色各异的旗袍,心中更是多了几份欲罢不能。

然而我却只是贪婪地盯了它们一会儿,然后依依不舍地和朋友离开了。

中学的时候,我们学校门口张贴的电影海报上,有一女孩儿穿旗袍的宣传画。旗袍是白色的,上面有若隐若现的淡紫色小素花。女孩儿是哪个电影明星,我记不得了,只知道那时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旗袍能让一个女人如此美丽。于是就暗暗发誓,等我工作了,有钱了,也要买一件同样花色款式的旗袍,也要去拍一张和海报中女孩儿同样的照片。

参加工作后,虽然有了买旗袍的能力,可是却久久未能如愿。我穿衣服都是靠那一眼之缘,如果没有一眼看中的衣服,它们是怎么也不会成为我的橱中物的。那天在步行街,我看到一个穿旗袍的女人,她是那种粗壮形的,腰很粗,赘肉把她的腰分成几截,高突的小腹,圆圆的极富活力的臀部随着她的行走有节奏地晃动着,旗袍下裸露着两条黑粗的腿,略近一些还可以看到黑黑的体毛。我无心去挖苦讽刺她的身材,更无意抨击肥胖女人穿旗袍的信心,只是,那是我第一次真实地看到旗袍穿在人身上,不幸的是,它在我的脑海里永远也无法抹去。

旗袍,不管素雅端庄的,还是雍容华贵的,也不管是滚了金边还是镶了袖口,都还是同一种款式,如果不穿在女人的身上,它们只不过是经过装饰的布匹。穿旗袍的女子最好有纤细的腰身,平坦的小腹,微隆的胸部,细长的脖颈。当细细的高跟鞋上面,白晳修长的双腿在裙衩的摇摆中若隐若现时,旗袍的美才算被展现到了极致。(当然,并不是说没有这身材的女人就不能穿旗袍)

从那儿以后,我再不敢有穿旗袍的念头。因为我个子不高,身材也不匀称,更没有那种高贵优雅的气质。我更没有勇气让自己成为别人眼中另类的风景,让另外一个女人象我一样失去穿旗袍的信心。

最近人们似乎把旗袍和汤唯联系在了一起,不知是《色戒》让人们认识了汤唯,也不知是汤唯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旗袍情结。汤唯身材不错,眼神也迷人,但她不清纯可爱,更让人感觉不出高贵典雅来。对《色戒》中汤唯的演技究竟如何,我不是专业影评,加之欣赏

水平有限,也不敢妄加评论。只是,在影片中,我没有看出张爱玲原著中流露出来的那种畸形的爱情。《色戒》的走红,让没有人看过原著的人错误地以为,王佳芝和易先生之间的爱,只不过是一种需要宣泄的性爱。但李安却通过汤唯身上的二十七套旗袍,燃起了女人们通过旗袍展示自身魅力的欲望,虽然汤唯并没有把旗袍的风情穿到极致。

旗袍穿出魅力来的,我觉得非张曼玉和梅艳芳莫属,但她们两人又各有千秋。张曼玉,身材高挑,皮肤细腻,眼神迷离,柔情无限。她穿上旗袍后,显得雅致,精巧,性感,加上妩媚的笑,怎会不勾起男人们想要征服她的欲望。对于梅艳芳,似乎很难用精确的词汇来形容她,她不是那种美到极致的人,但她凄婉哀怨的神情,她眼中似有似无,深不见底的凄怆,加上“女人似花花似梦”的咏叹,让人感觉她永远是一个迷。穿上旗袍的梅艳芳,就更让人有了探究她的欲望,探究究竟是什么样的质地,什么样的裁剪,什么样的手工,就那么轻易地俘虏了所有人的眼光和心灵。《花样年华》让人们记住了穿旗袍的张曼玉,而梅艳芳也似乎和《胭脂扣》有斩之不断的情缘。若说在两人中非要分出高低来是很难的,我觉得张曼玉俘虏人们的是她风情万种的演技,而梅艳芳则是靠旗袍下那由表及里的、永远无法解开的迷。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关于喜欢银饰的散文 我喜欢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