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茅台的短文 贵州茅台

话题作文 zuowen 1浏览

【话题作文】

第一篇:《茅台酒的介绍》

茅台酒的介绍

茅台酒出产于贵州仁怀市赤水河畔茅台镇,群山环峙,形势险要,是川黔水陆交通的咽喉要地。赤水河水质纯洁清甜,含有少量矿物质,正好酿酒。

茅台酒因产于黔北赤水河畔的茅台镇而得名。由于茅台镇地处河谷,风速小,十分有利于酿造茅台酒微生物的栖息和繁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有关专家曾用茅台酒工艺及原料、窖泥,乃至工人、技术人员进行异地生产,所出产品均不能达到异曲同工之妙。也充分证明了茅台酒是与产地密不可分的关系和茅台酒不可克隆,为此茅台酒2001年成为我国白酒首个被国家纳入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茅台酒素以色清透明、醇香馥郁、入口柔绵、清冽甘爽、回香持久等特点而名闻天下,被称为中国的“国酒”。它以优质高粱为料,上等小麦制曲,每年重阳之际投料,利用茅台镇特有的气候,优良的水质和适宜的土壤,采用与众不同的高温制曲、堆积、蒸酒,轻水分入池等工艺,再经过两次投料、九次蒸馏、八次发酵、七次取酒、长期陈酿而成。酒精度多在52~54度之间,是中国酱香型白酒的典范。

茅台酒【荣誉】

1915 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

1985 法国巴黎国际美食及旅游委员会金桂叶奖

1986 法国巴黎第十二届国际食品博览会金牌奖

1986 第十三届亚洲包装评比会亚洲之星包装奖

1987 第三届广告大会出口广告一等奖

1989 北京首届国际博览会金奖

1991 北京第二届国际博览会金奖

1992 92日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1992 美国国际名酒博览会金奖

1992 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最高金奖

1993 法国波尔多国际酒展53度、43度、38度茅台酒被授予特别荣誉奖

1994 在纪念巴拿马万国博览会80周年国际名酒品评会上,茅台酒荣获纪特别金奖第一名

第二篇:《茅台酒的渊源》

茅台酒的渊源

茅台酒的渊源:贵州茅台酒独产于中国贵州仁怀。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35年,汉武帝令唐蒙出使南越,唐蒙在南越吃到了古夜郎国(今茅台镇所在的仁怀县一带)所产的构酱酒。后此酒受到汉武帝的称赞,并留了“唐蒙饮构酱而使夜郎”的传说。据清代《旧遵义府志》所载,道光年间,“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1843年,清代诗人郑珍咏 赞茅台“酒冠黔人国”。1949年前,茅台酒生产凋敝,仅有三家酒坊,即:华性出资开办的“成义酒坊”、称之“华茅”;王性出资建立的“荣和酒房”,称之“王茅”;赖性出资办的“恒兴酒坊”,称“赖茅”。“华茅”就是现在的茅台 酒的前身。茅台酒的工艺: 贵州茅台酒是以优质高梁为料,优质小麦制曲,每年重阳之际投料,巧妙地利用茅台镇特有的气候,优良的水质,适宜的土壤,采用了一系列与一般白酒截然不同的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酒,轻水分入池等工艺条件,经过二次投料、九次蒸馏、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分型入库、长期陈酿、精心匀兑而成。 贵州茅台酒素以低而不淡、香而不艳著称,被尊为国酒,是世界三大名酒(另外两种是英国英国苏格兰威士忌、法国柯涅克白兰地)之一。茅台酒具有“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独特风格。侨胞称赞茅台酒为“祖国之光”。 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商品赛会上,茅台酒(花茅)荣获金质奖章、奖状。从此贵州茅台酒闻名中外,誉满全球。在中国第一、二、三、四全国评酒会上被评为家名酒,并荣获金盾 奖章。

茅台酒的生产过程:贵州茅台酒由于具有酱香突出,酒体幽雅、细腻、醇厚、协调、丰满、回味悠长、空杯留香长而舒适、酒度低而不淡、酒香而不艳、饮后不上头等特点,且具有不添加任何香气香味物质和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和疗效功能而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贵州茅台酒之所以在风格上独树一帜,如此完美,是由于当地的劳动人民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包括水质、土壤、植物群、温度、湿度、风力、风向等)和酿酒的基本原理.经过的反复实践,设计出了一套顺应这里的自然条件而又有利于其他名优酒生产工艺的生产工艺,创造了一个离开了茅台镇就生产不了茅台酒的这一特殊产品。 首先一条是季节性生产。茅台酒的传统工艺是端午踩曲.重阳投料,一年一个生产周期再经三年陈酿,加上原料进厂勾兑存放的时间五年才能出产品。 二是茅台酒全年分二次投料: 三是茅台酒有三种香型体

组成,即酱香型酒、窖底香型酒、醇甜型酒,不像其他酒由单一的香型酒构成。 四是茅台酒同一批原料要经九次蒸煮(烤酒)、加曲、堆积发酵、人池发酵、七次取酒,历时整整一年。 五是采用了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入池、高温接酒、低糖化本曲、低水份水池、低出酒率、低酒精浓度,用曲量大,粮耗高等工艺与其他名优白酒的工艺反其道而行之。

茅台酒的香型:由于工艺上的不同,致使酒体风格独树一帜。 一是由于茅台酒也是采用开放式固态发酵,生产发酵历时一年,且使用适宜温度范围宽,因此在茅台酒生产发酵过程中参与的微生物就比其他的多,因此其他的香气成分多,酒体显得丰满醇厚,香而不艳,低而不淡。 二是由于茅台酒由三种香型组成,酱香是具主体香型酒,要将不同香型的洒、不同酒龄的酒、不同轮次的酒、不同浓度的酒进行精心勾兑.勾兑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使酒体酱香突出,幽雅细腻、协调.空杯留香持久舒适。 三是由于茅台酒需要经过三年的长期贮存,部分酒贮存时间更长,接酒温度高且摘酒浓度,产品浓度低,很多高沸点香味物质得于保存,很多低沸点的物质比较容易在贮存过程中挥发,酒精的水分子得于充分综合,使酒低而不淡,饮后不上头等特点。 四是由于茅台酒摘酒浓度低,是以酒调度而不是以水调度,故酸度比较高,高沸点香味物质较多.因此酒体后味长,空杯留香长。 五是由于茅台酒不准外加任何物质,包括香味物质和水,这在任何酒中包括洋酒都是独一无二的,纯属天然发酵产品。

茅台酒不但好喝顺口,有的人终身选用,更重要的原因是茅台酒还有有保健和疗效作用。 特别提示:贵州茅台酒有飞天和五星两个商标? 事实上,“五星”商标与“飞天”商标的两种茅台酒均没有任何差别。在包装车间,通常是将同一批次酒进行不同的包装,上午包装五星,下午接着包装飞天,或者是在同一时间,这个班组包装五星,另一个班组包装飞天,消费者完全可以一视同仁,放心地购买“五星”茅台酒。茅台酒有“五星”和“飞天”两种商标,是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结果。 1951年地方国营茅台酒厂成立以后,最初的注册商标为“贵州茅苔”牌,上端正中为工农携手图案,左右两边有波浪形线条,其下有“贵州茅苔酒”五个红色大字和“地方国营茅台酒厂出品”十个白色小字,1956年3月将“苔”字恢复为“台”字。 1953年,茅台酒开始向国外销售,商标图案改由金色麦穗齿轮和红色五星组成。麦穗在外,五星居中,注册商标为“车轮”牌,即今天“五星”商标的前身,暗{茅台的短文}.{茅台的短文}.

示茅台酒是新中国工农联盟的结晶。1956年,此商标曾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注册,成为茅台酒商标在境外注册的开始。增加外销商标后,内销商标依旧为“贵州茅台牌”,字体一律用规范化简化汉字。 但是,在当时的时代条件下,由于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处于国际反华势力的重重包围之中,“五星”商标图案因被海外一些人视为“政治商标”,而受到不应有的歧视。1958年,为更有利于外销,经国家轻工业部批准,借用在西方社会影响很大的敦煌“飞天”形象,茅台酒外销商标改为“飞天”牌,图案为两个飘飞云天的仙女合捧一盏金杯,所有字样均为繁体字书写,兼有英汉对照,寓意茅台酒是外交友谊的使者。 随着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日渐强大,以及前些年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开始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特别是中国加入WTO{茅台的短文}.

夜郎自大:误读的历史

梁太鹤

——反观夜郎文明的几点思考

一、夜郎自大误读

“夜郎自大”属汉语圈认知率最高的一类成语。汉语工具书都把它释为对妄自尊大者的讽喻,很多人正是通过这个成语知道古代西南曾经有一个夜郎国。但这成语其实是一段误读的历史。

夜郎故事首见于司马迁的《史记》。汉武帝开发西南夷后,为寻找通往身毒(今印度)的通道,于公元前122年派遣使者到达今云南的滇国,再无法西进。逗留期间,滇王问汉使:“汉敦与我大?”后来汉使返长安时经过夜郎,夜郎国君也提出了同样问题。这段很平常的故事后来便演变成家喻户晓的成语。

夜郎自大成语至迟清代已广为流行。清前期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绛妃》中写道:“驾炮车之狂云,遂以夜郎自大。恃贪狼之逆气,漫以河伯为尊。”成书于光绪后期

的晚清小说代表作《孽海花》第二十四回写道:“饿虎思斗,夜郎自大,我国若不大张挞伐,一奋神威,靠着各国的空文劝阻,他哪里肯甘心就范呢?”{茅台的短文}.

其实夜郎国君并非妄自尊大向汉王朝叫板。夜郎是僻处大山的方国,即便现在交通也多受限制,两千多年前更是山隔水阻,偶有山外客来,急于打听山外世界,实为人之常情。不过,一个有偏误的成语,不经意间广泛宣扬了一个古国的历史,至少,在最广大民众中恒久延续了一个古代的记忆,这又是成语作者不曾想到的。

二、夜郎文明释读

{茅台的短文}.

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称:“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大约战国时代,夜郎已是雄踞西南的一个少数民族君长国。汉武帝时,唐蒙奉命于公元前135年出使南越国,了解到夜郎位于巴蜀通往南越的要道上,有便捷的水路可通抵南越的都邑,便向朝廷建议开发西南夷,依靠巴蜀的富裕、夜郎的水路和精兵,有效控制南越的分裂变乱。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在夜郎地区设置郡县,将夜郎划入版图。公元前111年,夜郎派兵协同征伐南越反叛,遣使入朝,汉王朝授予夜郎王金印。

夜郎国的具体位置,史籍记载都很简略,只说:“临牂牁江”,其西是滇国。牂牁江是汉代以前的水名,今人根据其向西南通抵南越国都邑番禺(今广州)的记载,考订为贵州的北盘江和南盘江。多数人认为,夜郎国的地域,主要在今贵州的西部,可能还包括云南东北、四川南部及广西西北部的一些地区。在考古发掘未提供出可靠证据前,这样的争论必然还将继续下去。

夜郎灭国于西汉末期,汉成帝河平年时(公元前28—25年),夜郎与南方小国发生争斗,不服从朝廷调解。汉廷新上任的牂牁郡守陈立深入夜郎腹地,果断地斩杀了名叫兴的夜郎末代国王,并机智地平定了其臣属及附属部落的叛乱。从此后,夜郎不再见于史籍。

夜郎国存在了约300多年,其文明发展在西南地区具有较大影响。汉开发西南夷后,在巩固国家统一的大战略中,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历史上还有过的夜郎

进入21世纪后,贵州数县市及湖南有关县市曾争相更名为夜郎。似乎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同的夜郎。事实还真如此。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多次在诗作中提到过夜郎:

“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还。”(《流夜郎赠辛判官》)

“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江夏赠韦南陵冰》)

李白所说夜郎,为唐玄宗天宝年时在今贵州桐梓一带所设的夜郎郡,时间上距夜郎灭国已700多年。此前晋朝也曾在贵州设置过夜郎郡,地点大约在今贵州北盘江上游,距夜郎灭国也已300多年。

历史上用夜郎作县名更出现过多次,上述前后两夜郎郡的首邑都叫夜郎县。此外,唐初在今贵州石阡一带曾设置过夜郎县。不久在今湖南新晃一带又设置过夜郎县。宋代也短时间在湖南新晃设置过夜郎县,这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叫夜郎的县名。

这些夜郎地名存在时间都不长,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往复变换。它们与古代夜郎文明已无直接联系,更多只是后人附庸古称的地名符号罢了。不过作为历史时间上的连缀点,这些符号仍是大有意义的,试想,如果没有这些连缀符号,没有李白的诗句,夜郎还能保持广泛的知名度吗?

第三篇:《茅台的独特环境酿就了茅台的独一无二》

茅台酒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起于秦汉、熟于唐宋,兴于清明、精于当代,历经二千多年成为满脑子精品。

茅台美酒能够独步天下,与茅台地域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水质、植被、微生物种群密不可分。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茅台美酒。

茅台酒厂位于黔北赤水河畔茅台镇,东经106度22分、北纬27度51分,平均海拔423米,面积约8平方公里,四面崇山峻岭环绕,是茅台镇形成盆地低谷,起地理环境有三大特点:

1. 特殊的紫色砂页岩的地理结构

茅台镇的地质地貌结构主要是侏罗、白垩系紫色砂页岩、砾岩,形成时间在7000万年以上。土壤受海拔高度和岩石风化的影响,广泛发育着紫色土,土层较厚,一般在50厘米左右。酸碱适度,特别是土壤中砂石和砾石含量高,土质松软,孔隙度打,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十分有利于水源的渗透过滤盒溶解红层中队人体有益的成分。地面水和地下水通过河两岸红层流入赤水河,形成了酿造茅台酒的宝贵水源。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有关专家考察后确认茅台镇的地理环境对茅台酒的主要生产原料之一水的品质保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冬暖夏热雨水少

茅台镇坐落在赤水河边的峡谷地带,两山对峙,一水中流,形成了气候湿润、冬暖夏热的特色小气候,年均气温达到17.4oC(1月平均温度6.0 oC,7月平均温度27.9 oC),夏季最高温度达40 oC,炎热季节可达半年以上。冬季气候温和,温差小,霜期短,平均无霜期达326天。年雨量仅800-1000毫米。日照丰富,年日照可达1400小时。这样的气候环境非常适合酿酒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同时,再加上这里的酿酒活动千百年来经久不息,使微生物的活动愈发活跃、种类愈发繁多,在茅台镇的小环境内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独特的微生物群。以致在茅台镇之外的任何地方都没有合适这类微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

3. 优质的酿造水源

酿造茅台酒的赤水河水源,水质特别好。经检测:赤水河水质无色透明、无嗅、无异味、微甜爽口,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酸碱适度(PH值7.2-7.8),硬度8.4-7.8.赤水河至今未受到污染,是酿酒的好资源。赤水河之所以能保持优良的水质不被污染,既有赤水河两岸红土层的渗透作用,更重要的是周恩来总理生前对茅台酒的关心,1972年周总理在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特别指示,为了确保茅台酒的质量,赤水河上游100公里内不能因工矿建设影响酿酒用水,特别是不能建化工厂。因此赤水河上游才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赤水河成为当今世界上少有未被污染的河流之一。

赤水河是大自然情有独钟的恩赐,是茅台酒神奇品质的物质基础。

4. 独特的微生物群

茅台镇四面环山,地势低洼,气候炎热,加之几千年来独特的高温生产工艺长期驯化,使之具有独特的微生物群,因与外界的空气对流循环较缓慢,故微生物种群较稳定,且不同于相距50km的郎酒厂更不同于相距120km的珍酒厂。

从两期试点开始们很多白酒专家对茅台酒的微生物进行了研究。以周恒刚为代表的专家组在茅台科技试点时,分离并宝藏了70多种微生物菌株,建立了微生物档案,并开展了“中草药对酒精酵母的影响“等研究,初步确定了乙酸乙酯等香气香味成分与微生物种群的对应关系。

第四篇:《品牌的故事之贵州茅台》

品牌的故事之贵州茅台

[摘要:]贵州茅台作为国酒,再国内甚至是国外都占有一定的地位,它的成功在于它发挥了自己的品牌优势,使得业务不断提升。但各品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在高档酒行业,利润率十分高,各企业向高档酒行业拓展,我国白酒行业的发展已进入成熟期。茅台想在高档酒行业继续占有高份额,必须加强发挥其品牌优势,并且弥补自己的不足,吸引更多的人才,进一步发现市场的商机,加强内部管理,只有这样茅台才能永远作为国酒成为中国高档白酒的标杆。

[关键词:]茅台、文化、品牌、环境、财务

一、茅台简介

1.1贵州茅台的历史 茅台酒之所以称之为“国酒”,是由其悠久的酿造历史、独特的酿造工艺、上乘的内在质量、深厚的酿造文化,以及历史上在我国政治、外交、经济生活中发挥的无可比拟的作用、在中国酒业中的传统特殊地位等综合因素决定的,是三代伟人的厚爱和长期市场风雨考验、培育的结果。亦得到人民群众在实际的生活品味和体验中的赞誉之声,因而当之无愧。

史载:枸酱酒之始也。早在 2000 多年前,今茅台镇一带盛产枸酱酒就受到了汉武帝 “ 甘美之 ” 的赞誉,此后,一直作为朝廷贡品享盛名于世。茅台酒历史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35年,汉武帝令唐蒙出使南越,唐蒙饮到南越国(今茅台镇所在的仁怀县一带)所产的构酱酒后,将此酒带回长安,受到汉武帝的称赞,并留了“唐蒙饮构酱而使夜郎”的传说。据清代《旧遵义府志》所载,道光年间,“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1843年,清代诗人郑珍咏赞茅台“酒冠黔人国”。1949年前,茅台酒生产凋敝,仅有三家酒坊,即:华姓出资开办的“成义酒坊”、称之“华茅”;王姓出资建立的“荣和酒房”,称之“王茅”;赖姓出资办的“恒兴酒坊”,称“赖茅”。“赖茅”就是现在的茅台酒的前身。

茅台酒,被尊称为“国酒”。它具有色清透明、醇香馥郁、入口柔绵、清冽甘爽、回香持久的特点,人们把茅台酒独有的香味称为“茅香”,是我国酱香型风格最完美的典型。

贵州茅台成名于的1915年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与白兰地、威士忌并成为世界三大蒸馏名酒。茅台酒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公元前135年汉武帝“甘美之”的褒奖到1704年后清代大儒郑珍“酒冠黔人国”的赞誉,从1915年“巴拿马万过博览会”金奖到1996年荣获纪念“巴拿马万国博览会”80周年“国际名酒品评会”特别金奖第一名,可谓“流香自含唐,异彩到今朝”开民族品牌或国际金奖之先河。蝉联历次国家名酒评比之冠,先后14次荣获国际金奖。

1.2贵州茅台的业务

以茅台酒为龙头的酒类系列产品的生产与销售;饮料、食品、饲料、包装材料的生产与销售;防伪技术开发、生物工程、信息产业相关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资本运营及相关投资业务。

贵州茅台作为著名的业绩“白马”公司,2009年交上了一份傲人成绩单, 09年实现营业收入96.7亿元,净利润43.12亿元,每股收益4.57元。同时向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1.85元。且公司手握百亿存款也让其他公司甚是垂涎。并形成了多品开发、全方位发展的格局。有43度、38度、33度茅台酒;也有茅台王子酒、茅台应宾酒、茅台醇、茅台不老酒等家族品牌。领有15年、30年、50年、80年陈娘极品。

{茅台的短文}.

1.3、企业文化

(1)、使命:弘扬国酒文化、追求创新卓越

(2)、愿景:享誉全球

(3)、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以质求存、恪守诚信、继承创新

(4)、经营理念:理性扩张、统筹发展

(5)、决策理念:谋则科学民主、定则果断执行

(6)、人才理念:以才兴企、人企共进

(7)、领导理念:务本兴业、正德树人

(8)、企业精神:爱我茅台、为国争光

1

二、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2.1 政治和法律环境

{茅台的短文}.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己基本确立,法律制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茅台的短文 贵州茅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