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新化大熊山风景简介 湖南新化大熊山风景

话题作文 zuowen 3浏览

【话题作文】

第一篇:《1 娄底新化大熊山原始森林公园、紫鹊界(三天)》

全国百强国际旅行社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组团社 湖南省五星级旅行社 长沙市旅行社协会会长单位

全国百强国际旅行社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组团社 湖南省五星级旅行社 长沙市旅行社协会会长单位

第二篇:《新化简介》

目录

1基本概况2自然地理3行政区划4新化旅游5新化特产6相关新闻 基本概况

新化县地处湖南中部,资水中游,雪峰山东南麓,地处北纬

27°31'-28°14,东经110°45′-111°41,辖区总面积3642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2个国营林场、1个经济开发区,人口128万,其中农业人口116万。境内多为山丘盆地,气候温和,环境宜人,素有“湘中宝地”之称。

县人民政府驻上梅镇,邮编:417600。代码:431322。区号:0738。拼音:Xinhua Xian。

新化建县于宋神宗熙宁

五年(公元1072年)。千年来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新化人民,艰苦创业,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永葆了古县青春。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化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特产甚多。新化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明显,年平均气温16.8℃,降水量1453.5毫米,日照时数1488小时,无霜期281天,良好的自然条件孕育了新化农业的发展。新化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农作物种子基地县和粮食储备基地县,是全省氨化秸秆 养牛基地、模式化稻田养鱼基地、玉米生产基地、速生丰产林基地和双季稻田成建制亩产过吨粮县。又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水土保持项目县。粮油、畜牧、水果、水产等,形成了产业化规模;作为特色产品的茶叶、烤烟、苡米、玉兰片、银花、厚朴、杜仲、天麻等,已建成了“基地十农户”的生产格局;新化是湖南省10大林区县之一,主产杉、松、楠竹、栗树等,并有华南虎、金钱豹、娃娃鱼、红腹锦雉、银杏、金钱松、红豆、天狮粟等珍贵动植物资源。

工业已初步形成机械、电子、陶瓷、建材、冶金、煤炭、化工、食品、造纸、竹木加工等10大工业支柱产业;新化被列为全国“星火技术开发密集区”和电子陶瓷、艺术瓷出口基地。

城镇建设迅速发展,县城面貌焕然一新。城东梅苑经济开发区与城西建设开发带由资江大桥连成一体,比翼齐飞;全县19个建制镇小城镇建设突飞猛进,初具规模;铁路、公路、水路互联成网,交通十分便捷;通信手段实现现代化;电力能源充足,大小电网遍布城乡,实现了村村通电。

新化人文荟萃,英才辈出。近代民主革命先驱陈天华、谭人凤,著名抗日将领黄浦军校代校长方鼎英、战功卓著的中华名将陈正湘,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成仿吾,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桥牌皇后”杨小燕等名人生于新化;梅山文化源远流长,文化事业空前发展,文艺团体驰骋海内外,花卉根雕久负盛名,书法美术饮誉中华,梅山武术名扬天下。新化县是湖南省文化工作先进县、全国“武术之乡”。

新化钟灵毓秀,山川秀美,名胜古迹甚多。国家级森林公园大熊山,是被乾隆皇帝喻为“独标清胜”的绿色明珠,极具旅游开发前景;还有别具洞天的梅山龙宫,气势磅礴的资水镇江宝塔,雅称小南岳的桃林庙,艺术瑰宝文昌阁,俊美奇秀的美女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二军团司令部旧址、罗盛教纪念馆、抗日英烈陵园等。

新化县是革命老区县、柘溪库区县、《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和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自 1987 年开始实施扶贫开发以来,在中央、省、市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坚持“开发式”扶贫,集中各类扶贫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项目开发,改善了贫困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了解决温饱、脱贫致富的步伐。全县农民人平纯收入由1986 年的329元增加到2002年的1273元,贫困人口由198年的 72.4万人下降到2002年的12.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70.53%下降到10.6%,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全省杉木林基地县、竹林面积2.2万公顷以上的省重点毛竹基地县、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县,丰富的森林资源享誉三湘。

据勘查,全县现有林业

用地19.2万公顷,有林地16.2万公顷,活立木蓄积55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0%。在大熊山林场,保存着1200公顷原始次生阔叶林,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物种资源,被誉为中南地区物种基因宝库。

新化林种结构以用材林为主。用材林总蓄积量512万立方米,其中杉木蓄积270万立方米,松木蓄积215万立方米。经济林以柑桔、板栗、油茶、杜仲、茶叶为主,总面积1.2万公顷。楠竹是新化第三大森林资源,总面积达2.2万公顷,蓄积4800万株。目前,全县正对低产竹林进行高标准改造。

丰富的森林资源,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据专家估计,全县仅楠竹资源一项,每年即可加工竹地板30万平方米。

新化地域辽阔、相对高差大,降水充沛,溪河众多。蕴藏着丰富的水电资源。据测定,新化总水量为158.9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8万千瓦,其中可开发量达6.54万千瓦,目前仅开发近4万千瓦,开发潜力十分巨大。

新化是部属柘溪水库的主要蓄水区,境内资江干流长达92公里,大小支流90余条,库周岸线630公里。解放以来,全县兴建中小型水库271座,山平塘15.8万处,中小型河坝1810处,全县水域面积40 余万亩,其中宜渔水面近20万亩,是娄底市水面资源最丰富的县,目前全县养殖水面4.6万亩,占宜渔水面的五分之一。县委、县政府正着力实施“养殖兴农”、“养殖富民”工程,大力开发网箱养鱼、围堤拦网养鱼,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新化大熊山风景简介}.

新化是中药材资源的宝库。广阔的地域、复杂的地形、优良的土质、温和的气候,给珍稀药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形成了集多样与珍稀、天然与人工栽种于一体的药材资源特色。据考察鉴定,境内有中药材894种,其中植物类160科786种,动物类72科101种,矿物类7种。符合药典标准的有135种。在这种类繁多的药材资源中,有天麻、玉竹、杜仲、厚朴、黄柏等大量珍贵药材,主要分布于县域北部、西部、西南部的山地之中。在大熊山区海拔900米以上的草

坡、丛林之中,平均每平方米有药用植物3.18种之多。

新化素有“江南煤海”和“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在广阔的地域内,已发现矿产36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14种,开发利用的26种,矿产地115处,其中煤、锑、金、铜、钨、砷、石灰岩、石膏等优势矿产,储量丰富、相对集中,易采易选,配套程度高。

新化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煤炭储量3.05亿吨,铁矿贮量2千万吨,锑矿55万吨,石墨矿200万吨,硅石9.8亿吨,高岭土矿750万吨,花岗岩7.8亿立方米,大理石175万立方米。

莽莽大熊山屹立于北,巍巍维峰耸立于南,滔滔资水,由南往北蜿蜒过境。造化的神功,孕育了这里集青山、秀水、古林、奇洞与古老神奇的人文文化于一体的旅游风光特色。

有层峦叠嶂,水秀山青的大熊山,海拔1622米,40余座海拔上千米的山峰、数十条大小溪流之中,广布着1200公顷原始次生林,点缀着数十处落差 近100米的瀑布,数百处跌水和无数奇花异草、珍禽猛兽。有引人入胜的资江风光。资江蜿蜒北去,两岸有十里沙洲、十里梅堤;有悬崖怪石、奇峰名洞;还有风情古镇,名人故居;日夜江流,来往帆影,声声汽笛,曲曲渔歌""将百公里资水干流,绘织成一幅幅水上画廊。有景色宜人的狮子山、西云山。城郊狮子山花木葱茏,环境优美,闲游度假,赏心悦目;西云山云缭雾绕、水笑溪欢,林间鸟语,寺庙钟鸣,相映成趣。有魅力独特的梅山文化。有繁荣古朴,久历沧桑的上梅古镇;誉满三湘、名扬四海的梅山武功;风格独特、回味无穷的梅山饮食;令人神往的北塔、文昌阁、草堂书屋、抗日英烈陵园等历史文物。 自然地理

地貌属山丘盆地,西

部、北部雪峰山主脉耸峙;东部低山或深丘连绵;南部为天龙山、桐凤山环绕;中部为资水及其支流河谷,有江河平原、溪谷平原、溶蚀平原三种,系河流冲积、洪积而成,大多在海拨300米以下。

南北最长直线69公里,东西最宽直线83公里,总面积3567平方公里,折合535.05万亩.新化县总面积占全省1.693%,占娄底市面积43.94%。境内多为山丘盆地。{新化大熊山风景简介}.

新化地貌属山丘盆地,西部、北部雪峰山主脉耸峙;东部低山或深丘连绵;南部为天龙山、桐凤山环绕。

雪峰山

雪峰山总面积18平方公里,主峰临陆水湖拔地而起。山上林木茂盛,有杉木、楠竹一万四千三百多亩。亚热带植物种类繁多,春有樱桃、映山红,秋有柑桔、野生猕猴桃等。盛夏时,山上气温低于市区5℃-10℃左右,是著名的避暑休闲胜地。

桐凤山{新化大熊山风景简介}.

属雪峰山,又名龙凤山。在湖南省中部,新化、隆回两县交界处。曾多梧桐,取“高梧栖凤”之义命名。东西走向。属新华夏第三隆起带雪赂山褶断带。山体由震旦系、寒武系砂岩、页岩、板岩构成。长8公里,面积32平方公里。主峰在新化县槎溪乡南部,海拔1205米。为洋溪、汝溪分水岭。松、杉、楠竹、杂木茂密,有成熟林800余亩。 境内水系发达,资江自东向西蜿蜒流过。

资江

{新化大熊山风景简介}.

资江又称资水,湖南四水之一,长江的主要支流。

资江分南源与西源,主源为南源即大夷水,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资源县,流经资源、湖南新宁、邵阳等县市。西源为赫水,源于城步苗族自治县青界山黄马界,流经武冈、隆回等县市。两水在邵阳县双江口汇合后称为“资江”。流经邵阳、新邵、冷水江、新化、安化和桃江等县,至益阳市甘溪港注入洞庭湖。干流长度653公里,流域面积282142平方公里,其中在湖南2673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217亿立方米。

新化县地处湖南中部,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但春温多变,寒潮频繁,4月份极端最低气温2℃ , 3、4两月历年平均有6。9次冷空气影响。历年5月中、下旬出现低温天气,影响早稻分蘖繁育。气温35t以上天数,平均每年23.4天,最多的1963年有49 天。“倒秋”阴雨天多,气温低,9月份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20℃,平均出现于9月26日。地面温度年平均19.0℃,比气温高

2.2℃,其变化趋势与气温基本相似。一年最低月在1月为5.8℃,最高月在7月为32.8℃,温度越高与气温差值越大。

境内常年降水颇丰,县内各地年最大值2,008。9毫米,最小值09.5毫米。但时空分布不均,雨量多集中于春末夏初。县内年降雨量大于或等于1,300毫米的保证率。境内全年日照925.3-1,892.5小时,平均1.488.0小时,日照率34%。以7、8月最多,分别为227.9和221.9小时。11月—3月均少于100小时,最少的2月仅61.2 小时,各月均在100—160小时之间。无霜期280天。

旅游资源

第三篇:《我的家乡湖南新化的环境及风景》

我的家乡—湖南新化

新化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西、娄底市西部,盘依雪峰山东南麓,资水中游。地处北纬27°31′-28°14′,东经110°45′—111°41′。东北至东南与涟源、冷水江市交界,南至西南与新邵、隆回为邻,西至西北与溆浦县接壤,北与安化毗连。总面积3567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69%,占娄底市面积的43.94%。土地总面积535.07万亩,其中:耕地面积72.68万亩,林地面积286.08万亩,可垦面积25.46万亩,宜林面积11.48万亩,河流面积35.63万亩,茶果面积6.05万亩,其他面积97.69万亩。地貌属山丘盆地,西部、北部雪峰山主脉耸峙;东部低山或深丘连绵;南部为天龙山、桐凤山环绕;中部为资水及其支流河谷,有江河平原、溪谷平原、溶蚀平原三种,系河流冲积、洪积而成,大多在海拨300米以下。整个新化位于亚热带中部,

典型的地带性土壤为红壤。总人口130万。

(一)文化灿烂。{新化大熊山风景简介}.

梅山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湘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湖南考古发现,约在九千年前,围绕洞

庭湖之湘、资、沅、澧四水流域生活的先民们,已经以原始农业为基础,形成了农耕文化的雏型。春秋战国时期,湖南归入楚国,中原文化融合当地文化,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湘楚文化。至秦,湘楚文化同各地的文化进一步交流,使湘楚文化发展得更加辉煌灿烂。在漫长岁月中,聚居在这里的“梅山峒”人,凭借雪峰山和资水的险阻地势,自为生理,“旧不与中国通”。直到北宋开发梅山臵县之后,汉文化不断注入,徭、苗、汉民族逐渐融合,梅山文化渗透外来的中原文化、湘楚文化,不断形成自己的地方特色,为灿烂的中华文化增添了光

彩。

(二)民风淳朴。

新化历以诚信为处世之本。因其诚,故不为人所戒惧而乐与之交;亦不因贫穷而弃义,不为过失轻易责人,世称新化人“好客”、“朋友多”。每逢客人来访,主必迎于门外。人室后,要泡茶敬烟,谊重者还要留餐留宿。客出主送,道以“招待不周”、 “好走”、“再见”等词。每逢喜庆,必设宴以迎亲朋。入席时,讲究座位,要请长辈或贵客坐“上席”,席间频频敬酒敬菜。新化人平时交往亦诚而有礼,路遇亲朋,必点头或握手,

相互招呼问候。走路要让长辈走前,平时不直呼长辈姓名。亲朋家遇病痛之事,必登门慰问。逢婚嫁、寿辰必登门祝贺;遭丧事,必亲临吊唁。新化人在外亦宽和大度,互助友爱,乐善好施。在经济活动中,重名誉,讲

信用,童叟无欺。梅山人性之美,无处不存。

(三)民族和睦。

宋代以前此地多为瑶族,汉称“长沙蛮”,隋称“莫徭”,建县后此民族大都移民外地,北宋臵县后,境内有主客户之分。主户即地方土著,客户即从外地迁入的汉族。据县内58个姓氏的宗族家谱查证,有54个姓氏的始祖,先后于五代后唐、宋、元明等朝代从江西、安徽、浙江、湖北、河南及湖南其他各县迁至新化,其中从江西迁来的最多。除汉族外,据1990年苷查,全县还有18个少数民族,计35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02%,具体指蒙古族、回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土家族、普米族、苗族、彝族、壮族、傣族、黎族、傈僳族、水族、纳西族、毛难族,少数民族较多的区镇是城关镇、西河镇、燎原区,其次是芦茅江煤矿。汉族与少数民族人民和睦相处,互为婚配,有些家庭属民族混合户,据1989年统计,当时民族混合

户共有0户,653人。

(四)气候温和。

新化县地处湖南中部,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但春温多变,寒潮频繁,4月份极端最低气温2℃,3、4两月历年平均有6.9次冷空气影响。历年5月中、下旬出现低温天气,影响早稻分蘖繁育。气温35t以上天数,平均每年23.4天,最多的1963年有49天。“倒秋”阴雨天多,气温低,9月份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20℃,平均出现于9月26日。地面温度年平均19.0℃,比气温高2.2℃,其变化趋势与气温基本相似。一年最低月在1月为5.8℃,最高月在7月为32.8℃,温度越高与气温差值越大。境内常年降水颇丰,县内各地年最大值2,008。9毫米,最小值09.5毫米。但时空分布不均,雨量多集中于春末夏初。县内年降雨量大于或等于1,300毫米的保证率。境内全年日照925.3-1,892.5小时,平均1.488.0小时,日照率34%。以7、8月最多,分别为227.9和221.9小时。11月~3月均少于100小时,最少的2月仅61.2小时,其它各月均在100-160小时之间。无霜

期280天。

{新化大熊山风景简介}.

(五)资源丰富。{新化大熊山风景简介}.

1.旅游资源:在新化,旅游资源星罗棋布,丰富多彩,其丰度、晶位及开发条件居于全省前列,主要特征表现为数量多、种类齐、品位高、结合优。全县共有地文景观、水文景观、古迹遗址、宗教历史文化、动植物、民俗风情、休闲等7个类别的近200处旅游景点景区,其中一级资源11处。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梅山龙宫、紫鹊界梯田和以蚩尤为代表的

梅山地方文化资源。

①自然资源丰富。如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新化北部,2002年11月经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园评审委员会正式审批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公园东西长27.5 km.南北宽12.5km,总面积7623公顷。公园境内,有湘中最高峰——九龙峰,诲拔1622米,山体高大雄伟,轮廓分明,云缭雾绕,气势磅礴;有驰名全国的中华银杏王;中国最高的马尾松;有直径1.5米左右、高不到2米的千年株儒树群;有2000公顷原始次生阔叶林,广泛分布着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物种资源,享有“南方动植物博物园”之美誉。境内溪流风光秀丽如画,飞瀑多姿

第四篇:《新化县文化旅游资源简介》{新化大熊山风景简介}.

新化县文化旅游资源简介

新化县位于湖南省环长株潭城市群西边、大湘西东边,是湖南通往本省西部及西南各省的重要门户,盘依雪峰山东南麓,资水中游,人口142万,总面积3642平 方公里。是国家革命老区县、比照西部开发政策县、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县,是湖南省的人口大县、国土资源大县、文化旅游 资源大县。

一、新化山水如画,旅游资源异彩纷呈。王安石的得力助手章惇描绘这里:“梅山千里沁烟萝,路在好山宁厌多”;苏东坡的挚友郭祥正歌颂这里:“山家景物新换 故,世事尘埃暮复朝”。我县共有地文景观、水文景观、古迹遗址等8个类别300余处上等级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类型全、种类多、品位高、特色鲜明、保护良 好,开发前景广阔。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

紫鹊界秦人梯田。紫鹊界梯田位于新化县西南的水车镇,是镶嵌于湘中大地上的一颗旅游明珠。她集自然美、古朴美、形态美、文化美于一体,兼有广西龙胜梯田的 秀美、云南哈尼梯田的大气、菲律宾巴纳韦梯田的险峻、越南沙坝梯田的飘逸,特色鲜明、风格独具,阡陌纵横,线条流畅,气势磅礴,是农耕文化的杰出代表,有 “梯田王国”之美誉。一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据考证,紫鹊界梯田始于秦汉,盛于宋明,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是苗、瑶、侗、汉等多民族历代先民 共同创造的劳动成果,是南方稻作文化与苗瑶山地渔猎文化交融揉合的历史遗存,是人与自然的伟大杰作。二是生态原始,自流灌溉奇特。紫鹊界梯田依靠森林植 被、土壤、田埂综合形成储水保水系统,凭借神奇独特的基岩裂隙孔隙水水源,构成纯天然自流灌溉工程,潺潺流水,四季不绝、久旱不竭、洪涝无忧,堪称人类最 伟大的水田工程。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田就有多高。俗有“天下大乱,此地无忧;天下大旱,此地有收”之说。三是景观丰富,资源品质优良。紫鹊界梯田总面积 26万余亩,核心景区面积8万亩以上。梯田开垦方式独特,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构筑大小各异梯田,梯田大者不到一亩,小则只能插几十蔸禾,有“蓑衣 丘”、“斗笠丘”之称。密密梯田,线条流畅,层次分明,气势雄伟壮观,如级级阶梯、似根根纬线,层层叠叠、依山就势盘旋于群山沟壑之间。梯田景观随四季千 变万化,美不胜收。春来,水满田畴,如面面玉镜五彩斑谰;夏至,佳禾吐翠,似排排绿浪青翠欲滴;金秋,稻穗飘香,像座座金塔遍地澄黄;隆冬,瑞雪漫山,若 条条银蛇起舞群山。而田园阡陌之间,板屋交错,鸡犬之声相闻,梯田、村寨、森林、流水相互融合依存、和谐统一,融梯田四时变幻之美景,辅以原始的手工耕种 方式,便构成了紫鹊界秦人梯田一幅幅流动的农耕画卷。梯田被专家评审定位为5级旅游资源,成功入选为老百姓喜爱的湖南百景,系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 水利风景区、国家4A景区和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并列入了国家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新化县北部,距县城60公里,总面积8100公顷,规划保护、旅游区面积4150公顷。系首批湖南省生态旅游示范区。 大熊山是蚩尤祖山。大熊山是中华民族三大人文始祖之一蚩尤的世居地,

至今留有蚩尤屋场、蚩尤谷和春姬峡(春姬系蚩尤妻)遗址。大熊山还是黄帝临幸地,《史 记》有;黄帝登湘熊”的记载,南宋祝穆名著《方舆胜览》亦称;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新化大熊山风景简介 湖南新化大熊山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