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写一篇《安妮日记》读后感300字 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

话题作文 zuowen 1浏览

【话题作文】

第一篇:《《安妮日记》读后感》

《安妮日记》读后感

一本日记承载了一段悲痛的历史;一本日记记录了一位少女成长的心路历程;一本日记目击报道了二战期间在德军占领下,人们的苦难生活。这就是《安妮日记》。

作者安妮〃弗兰克是一名犹太少女,1929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纳粹兴起后随家人避难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1942年,13岁的安妮收到了一个作为生日礼物的笔记本,从此便开始写日记,同年7月6日,由于迫害犹太人的风声紧急,安妮一家在朋友的帮助下藏到了他父亲公司的密室,从此开始了25个月的暗无天日的生活。1944年8月有人告密,隐匿的八个人被捕并被关进了臭名昭著的集中营。这个花季少女由于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死于纳粹集中营。 读完本书,我最大的感触便是‘战争'。安妮所写的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自由、和平的渴望与追求。‘我们经常满怀绝望地问:‘战争有什么意义?人为什么不能和平相处?这一切破坏到底为了什么?’'由于黑暗独裁统治,由于种族歧视,一场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开始了。这让我想起了日军侵华,想起了南京大屠杀,30多万同胞遇难,这惨绝人寰的杀戮似乎和纳粹杀害犹太人有着相似之处,难道这些侵略者和这些无辜的百姓有着深仇大恨吗?为何要疯狂地屠杀,这手段之残忍,行为之野蛮,真是丧心病狂、令人发指。 我想,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应鄙弃战争,向往和平。‘战争',一个多么可怕而又熟悉的字眼啊。是战争,毁掉了人们美好的生存家园;

是战争,带给了人们深痛的灾难;是战争,带来了鲜血,带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和平'应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现在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该保护和平、维护和平。

还有令我很震动的是安妮的坚强乐观精神。在密室25个月里,他们生活的艰苦常人难以想象。密室与外界是封闭的。白天他们拉上窗帘,不见天日,晚上不能开灯,每天只能慢步低声,轻言细语。食品和生活用品只能让安妮父亲的同事帮忙供给。密室的生活是无聊的,他们每天的娱乐活动仅仅是听收音机、聊天、阅读。密室的生活也是恐惧、紧张的,人们整日担惊受怕,上空一架架飞机掠过,炮声不断,人们随时会被德军发现。在这种压抑、恶劣的环境下,我想如果换做是我,我的精神一定会崩溃的。可是安妮却仍然能笑着面对生活,她虽然有时会心情沮丧,但从不绝望。她在日记中吐露自己的心声:‘我年轻,有许多尚未发掘出来的能力。我年轻而且强壮,正活在一场大探险之中,所以我不能整天唉声叹气。我有许多优点:快乐的性格和坚强的内心。每天我都感到自己的心智在成长,感觉到日益临近的解放,感觉到大自然的美和周围人的善良。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要绝望呢?'是啊,为什么要绝望呢,青春才刚刚开始,美好的未来还在后面。安妮坚定信念、积极学习。‘我必须努力学习,以免变得愚钝,我要坚持上进。'她也有着自己的愿望,希望能成为一名记者或作家,她也在为着自己的愿望努力着,在这样的环境下,她依然对生活充满信心,对自己和未来充满信心,不断与命运和困境作斗争,

真是令人敬佩啊!在密室生活中,安妮也经常和母亲发生冲突,但她也积极调整,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努力纠正错误,终于和母亲‘和平相处'。可是真正的‘和平'何时才能到来呢?安妮是多么地希望自由,渴望和平啊!可是就是这样一支含苞待放的花朵还没有展现她的美丽与芬芳时便在纳粹集中营默默地凋零了。

比起他们,我们实在是幸运得多,活在一个幸福、和平的年代,不用整日提心吊胆、担惊受怕,我们的生活很快乐。可是一些同学却整日埋怨,认为学习太累,不珍惜时间和机会,浪费了,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然而在那个年代,尽管人们想上学,对学习充满热情,可是没有人给他们机会,实在是不公平。所以现在的我们应该学会珍惜,学会努力,不要让将来的自己回首往事时感到后悔。

最后我还要借用安妮的一句话‘我希望死后还能继续活下去。' 是啊,她做到了,她的精神永远地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第二篇:《《安妮日记》读后感》

《安妮日记》读后感

我非常喜欢看课外书,特别是青少版的美绘本《安妮日记》。内容是德国人杀犹太人,一提到这里,我觉得奇怪了,德国人为什么要杀犹太人?我一查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德国纳粹觉得日耳曼人是高贵的种族却没有应得的财富,犹太人的血统低劣却掌更多

我非常喜欢看课外书,特别是青少版的美绘本《安妮日记》。内容是德国人杀犹太人,一提到这里,我觉得奇怪了,德国人为什么要杀犹太人?我一查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德国纳粹觉得日耳曼人是高贵的种族却没有应得的财富,犹太人的血统低劣却掌握了太多的财富。我认为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世界应该是和平的,没有战争的,请不要伤害自己的同类。

日记中的小女孩是一个心地善良,活泼可爱,个性率直,同时又多愁善感。她有主见,爱思考,不会轻易受别人影响;她坚强,有毅力,在受到责备和委屈后,仍以微笑面对生活。她是我学习的好榜样,我应该向她学习。 前山小学五年级:郑伟涛

第三篇:《安妮日记读后感》

《安妮日记》读后感

《安妮日记》是一个叫做安妮的小女孩写出的真实的日记。这听起来有点好笑,一个比我们小得多的小女孩竟然能够写出如此旷世之作,本该是世界的幸运。然而安妮的这部书,却记录了人类最悲惨的历史。

这本日记本是安妮的一个生日礼物,安妮非常喜欢,她写道:“我对谁都不曾做到推心置腹,无所不言,但我希望在这里能对你如此,我也希望你能够成为我获得慰籍与支持的一个泉源。”安妮甚至为它取名基蒂。就是基蒂,成为了安妮两年的精神伴侣,并且将安妮的一切永恒的留下。

安妮的出身其实还是非常可以的。安妮于1929年6月12日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一犹太富裕家庭,其父为一公司总经理,母亲也是富家闺秀。安妮自幼备受父母的溺爱,上学后又得宠于老师,也算是养尊处优了。正常来说,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都不会太早熟,然而,纳粹改变了这一切。纳粹党兴起后,犹太人遭到了严重的迫害,不仅仅是被杀害,更是被严重歧视。日记里这样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一个接一个的专制法律出台,对犹太人尤为不利。犹太人必须佩戴有一颗星星的标志,必须交出自行车,不许再使用电动交通工具,汽车就更不用说了。犹太人只许在三点到五点之间——而且在犹太商店——买东西。晚上八点后不许再在街上行走,在这以后也不许出现在花园里或阳台上。犹太人既不许进戏院也不许进电影院,其他的娱乐场所也不许涉足。也不被允许游泳、打网球和曲棍球,一概不许再做体育运动犹太人不许在进入基督教,犹太孩子必须上犹太学校。如今我们就是在这么一大堆的禁令下生活。约皮总是说:‘我干什么都没有信心了,因为我总是害怕,那是被禁止的""’” 为了逃避纳粹的残忍迫害,小安妮最终和家人一起躲进了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间密室里。 安妮本来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记者和作家,因此她在那里有了一个伟大的想法,她要在二战结束后出一本书,名字就叫《密室日记》。而基蒂,这本作为生日礼物的日记本,便成了她记录的工具,并且安妮更多的,是把它当成朋友。1942年7月8日安妮对基蒂说:“从星期日到今天短短的几天之间就好像过了好几年。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仿佛天塌地陷了!但是基蒂,我还活着,父亲说,这是最重要的。”一句“我还活着,这是最重要的。”我们在安妮的年纪时,恐怕更多的,是抱怨学校的作业太多,学业太重吧,我们却没想到对于犹太人来说,活着,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很大的幸福了。

事实上,安妮的生活条件很大一部分成就了这部《安妮日记》。如果安妮的父亲不是一个富商,那么安妮根本就没有机会去躲在仓库里,更不用说完成这部《安妮日记》了。这也暗含了文化教育的基础是能够吃饱肚子,也就是活命。有些地区连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不行,就更不用说什么出人才了。

回到原作。安妮在密室里呆了无数的日夜,自己的精神境界竟得到了质的飞跃。她已将自己的反省提高到了社会层次,开始思考男女平等等问题了!这可是只有15岁的小女孩自己琢磨出来的。可见战争可以将一个人的心灵打磨成什么样的地步。“现代妇女要争取完全独立的权利了!”“但独立也不够,妇女还应该获得尊重!”“我谴责的是我们的价值系统,和不承认女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多伟大、多困难,同时也多美的男人!”十五岁的安妮对着基蒂就是这么说的,基蒂也真实地将安妮的想法记录了下来。战争能摧毁一切,唯独不能侵占一颗坚强、勇敢、自由的心!

书中其实最多的是面对死亡的恐惧,八名逃难者的种种表现。八个人藏身阁楼密室25个月。白天他们不能说话不能穿鞋不能有任何动静包括严禁上厕所,只有到晚上才能打破禁忌,他们只能依靠安妮父亲公司的同仁帮助供给食品生活用品,和获知外界的一切。因为突然处于狭小的空间,突然面对每天被发现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八个个性不一的人,对于继续生存的希望都有形形色色的表现,人在最困境下的真实的表现——这种真实本身所传达

出的信息与意义就能让所有人感受到一种使人窒息的深刻。在密室度过了两三年的艰苦生活,她终于在16岁那年离开了,因为,盖世太保终于叩开了密室的门。

1944年8月他们因被检举而遭到逮捕。安妮和其他七个人被送进集中营,经历不断恶化的苦难:艰苦的工作、严寒、饥饿、疾病以及随时面临的被送进焚尸炉的威胁。巨大的焚尸炉的烟囱总冒着浓浓的黑烟,安妮们不但要小心自己不被送进去,还要时刻关注着那里面是否会飘出自己挚爱的人的灰烬。八人中除她父亲外均遭不幸,安妮和姐姐玛各最终被转移到伯根-伯森集中营,在1945年3月初(被解放的几周前)因伤寒而死。安妮年仅16岁,尸骨难觅。据统计,超过一百万的十六岁以下的孩子死于大屠杀,安妮弗兰克是其中之一。 解放的几周前才被屠杀,令人唏嘘不已。

安妮说:“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当我抬头凝望天空,我总会感到事情会越变越好,残酷终将结束,和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也许有朝一日我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并最终成为享誉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坚信,人们的内心是善良而美好的。”

尽管安妮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但安妮从没有放弃希望,安妮总是期待着那一抹阳光,她坚信,阳光一定会照进来的。阅读《安妮日记》时,我就被安妮那性格给感动了。尽管战争是如此残酷,迫害是如此非人,安妮始终把阳光带给大家,安妮始终在带给大家温暖。

安妮在日记中如实记录了两年间隐秘、艰苦的生活状况,自己的寂寞、苦闷,对现实的恐惧、憎恶,对生的追求和期盼,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对战争、人性的深入思考。她多次写到阿姆斯特丹的被轰炸所造成的恐惧,也不断谴责种族歧视,而藏匿又充满了恐怖的日常生活,在平凡中深深地打动着人心。

安妮虽然死了,但是她的父亲将其日记整理出来并发表,使得安妮的灵魂永远地留在了这世上。这正是鲁迅先生说过的: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安妮,还活着。

第四篇:《《安妮日记》读后感》

《安妮日记》读后感

周日爸爸回来时,给我带回来一本书。名叫《安妮日记》。刚拿回来,我就迫不及待的读起来。

{写一篇《安妮日记》读后感300字}.

这本书的作者是德国的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写的。这是一本她在二战期间遗留下来的一本个人日记。它真实地记录了安妮一家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安妮一家和另外两家在“密室”中度过的长达两年的艰苦生活。这本书表达了安妮对战争的深思。安妮是个多么坚强乐观的人呀!她是我们多少孩子的榜样!可惜,安妮并没有亲眼看见战争的胜利,不然,她一定会很开心吧!

虽然,安妮并没有看见战争的胜利,但她留下的日记却成为了人们深刻反思那场人类悲剧的珍贵教材。

《安妮日记》这个故事人人皆知。因为它饱含着永不泯灭的人性,蕴涵着不朽的精神传奇,奏响着真与美的旋律。安妮,你是我的榜样!{写一篇《安妮日记》读后感300字}.

长春市第一实验银河小学四年级:薛雨坤

第五篇:《安妮日记读后感》

安妮日记读后感

“只要我还活着,能从布满灰尘的旧窗帘缝里看到这阳光,这无云的天空,我就不可能不幸福!”

这一经典的语句,竟出自一位1 3岁的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这句话饱含着“乐观、坚强与辛酸”。我们很难想象,这位女孩在经受这死神的压迫下是怎样度过这艰难的2 5个月的。

在德国纳粹的统治下,对善良的、无辜的犹太人民进行了长达数年的大屠杀,对犹太人民进行了残忍的种族灭绝。

由1 9 4 1年6月2 2日,德国偷袭苏联开始以后,德国盖世太保跟随德军,对住在苏联乡区的犹太人作出大规模的大屠杀。盖世太保最初的杀人方法是用手枪射杀,然后把他们的尸体埋葬在万人坑里面。但是柏林想出了更有“人道”的杀人方法来减低秘密警察的压力。这个方法是用毒气杀人。初时秘密警察只用汽车的废气来杀犹太人。但是在1942年起德国采用了氰化氢气来有效地杀死最多犹太人。 在纳粹的统治下,恐惧、不安、奴役与饥寒交迫。一个十六岁的女孩,最大的愿望是做有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罪恶、反人道的战争,在花季之龄死于那可恨、可憎、可恶纳粹集中营。

阴冷、黑暗的集中营成为她生命的终点,真挚的情感与卑微的希望,贯通整本日记。

安妮是坚强的,她没有因为战争而惶惶不安,自暴自弃,尽管现实是这么残酷。在日记中,安妮说她渴望自由,想哭一场,但她不能{写一篇《安妮日记》读后感300字}.

哭。安妮忍受了多大的痛苦!她也向往碧水蓝天,自由自在,可是,她所面对的是与世隔绝的密室,轰隆隆地炮声。而人总是要成长的,在战火中,安妮锐变成了少女,不再耍脾气,哭啼,她已经不畏惧死亡了,她经历了太多,太多""

《安妮日记》这本书,让我懂得了战争的丑恶,世界的美好与人心的善良""{写一篇《安妮日记》读后感300字}.

第六篇:《《安妮日记》读后感》

战争中的坚强少女

——读《安妮日记》有感

2015年10月12日

《安妮日记》是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记述二战期间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实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战争境况对德国纳粹来说越来越紧迫,同时,他们对犹太人的大肆屠杀也在不断加剧。安妮·弗兰克随着家人躲藏到父亲公司的顶楼上,同时还有父亲的朋友达恩先生一家,随后又来了一位犹太医生杜塞尔。1942年7月,安妮刚刚过完13岁生日,他们就开始了躲藏生活,8个人在密室里生活了整整25个月。白天他们不能说话不能穿鞋不能有任何动静包括严禁上厕所,只有到晚上才能打破禁忌。并且,他们只能依靠父亲公司的同事提供食品和生活用品,以及获知外界的一切。

在漫长的25个月里,安妮用她的笔,用她要做个作家的梦想,支撑她记录下顶楼内每一天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她思考战争、反犹太人主义,思考与父母的关系、自然、上帝、宗教等等,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对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因为突然处于狭小的空间,突然面对每天被发现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8个性格不一的人,对于继续生存的希望有形形色色的表现。人们在困境下的真实的表现,就能让所有人感受到一种使人窒息的感觉。直到最终被发现,被逮捕,

送往纳粹集中营……

在阅读《安妮日记》时,在大战的战争背景下,我们得到更多的是一种温暖人心的东西。有一颗欢快温暖的种子萦绕在每一个角落。是安妮,把温暖带给了周围的每一个人的。

安妮说:“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当我抬头凝望天空,我总会感到事情会越变越好,残酷终将结束,和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也许有朝一日我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并最终成为享誉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坚信,人们的内心是善良而美好的。”

安妮,她活在整个世界整个人类最柔软的那个角落,有她在,人类寒冷的时候会看见篝火,有她在,人类沮丧的时候会看见星光,有她在,人类绝望的时候会看见朝阳。 安妮从13岁生日写起,一直写到1944年8月4日,也就是他们的隐居地被德国党卫军查抄后不久。

少女的日记,本该是纪念日常的奇想。但你见过这样的时刻处在死亡的威胁下的“密室”里的少女的日记吗?《安妮日记》告诉了我们,一个成长期的少女如何面对战争、种族迫害、自我成长,以及男女角色等问题。

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最大的愿望是做有一名记者和作家,却因为希特勒发动的一场邪恶的战争,在花季之龄于纳

粹集中营,阴冷、黑暗的集中营成为她生命的终点。真挚的情感与卑微的希望,贯穿整本日记。《安妮日记》不仅是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心灵世界的独白,更是德军占领下的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

战争就是一种悲剧,它会摧毁我们在生活中早已熟悉和习以为常的美好的东西。就是这么一个名叫安妮的少女,生活在这么一场惨烈战争中,却依旧坚强……

第七篇:《《安妮日记》读书笔记》

《安妮日记》读书笔记

作者:安妮·弗兰克

一、好词

{写一篇《安妮日记》读后感300字}.

追打 受惊 折腾 秘密 洞穴 勘探 企图 祈祷 烟囱 虔诚 榜样 委屈 抬举 偏袒 回避 谴责 大声嚷嚷 即将来临 狼狈为奸 结结巴巴 哑口无言 穿街走巷 挨家挨户 格外小心 无能为力 不寒而栗

{写一篇《安妮日记》读后感300字}.

二、好句

1、你一定想听听我对躲起来过日子的想法。这个嘛,我只能说我还不是很清楚。我想我在这幢房里永远不会觉得宾至如归,不过这并不表示我讨厌它。我们很像在一幢奇怪的公寓里度假。{写一篇《安妮日记》读后感300字}.

2、我不要像大多数人那样,过了一辈子,结果白活。我要有用,或者带给所有人喜悦,即使是我不认识的人。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所以,我非常感谢上帝给了我这个天赋,我利用这天赋长进,并且表达我内心的一切。

3、在当前这样的时代,的确很难:理想、梦想和宝贵的希望也在我们心中浮现,但只有被残酷的现实压碎。我没有把我的理想全都抛弃,也是奇事,那些理想看起来那么荒谬,那么不切实际。可是我仍然紧抱着它们,因为世界虽然这样,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

4、我并不妒嫉玛格特,从来不曾嫉妒过。我不嫉妒她的美丽、漂亮。我只是渴望着爸爸真正爱我:不只是因为我是他的孩子而爱我,而是因为我是安妮,是我自己而爱我。

5、战争带来的苦难,能说上几个小时,可是说那些事只能使我更加愁闷。我们在这里什么也不能做,只是静静地等待苦难结束。犹太人和基督教徒一同等待着,全世界都在等待着;可是有很多人等待着的是死亡。{写一篇《安妮日记》读后感300字}.

三、好段

1、基蒂,我现在就像是在谈恋爱,只会想自己意中人。而彼得真的是一个很值得喜爱的人。我什么时候才能这么跟他说呢?当然喽,只能等到他也觉得我值得爱的时候。可我的控制能力很强,这一点他很明白。而他又不怎么开口说话,因此我没办法知道他到底有多喜欢我。不管怎么样我们已经彼此了解了许多。真想我们都敢告诉对方更多的事情。谁知道呢,这一刻可能比我想象的来的早!一天中我大概可以两次从他的眼睛里看出明显的暗示,我回应给他的是一样的表情,我们都很开心。说他很开心,我也许是疯了,但我敢肯定他和我是一样的感受。

2、我11点下楼了。就在我11点半回来的时候,彼得已经在楼梯旁等着我了。我们一直说到12点45分。只要一有时间,好比说吃完饭之后,在我走出房间时,在没有别人的时候,他就会说:“一会见,安妮”噢,我太开心了!我不能肯定他究竟有没有爱上我,不论怎么说他都是一个很出色的男孩儿,又有谁会清楚我和他的谈话会多么愉快啊!每逢我去找他的时候,凡·达尔恩太太就很高兴,可今天她却开玩笑地问:“真不清楚你们俩待在上头做什么。”“聊天啊!”我回答到,“您如此不相信我们?”我随时都渴望见到彼得。

四、主要内容{写一篇《安妮日记》读后感300字}.

1939年6月,整个欧洲笼罩在纳粹德国的阴霾之下。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虽然已经被德军占领,但依然沉浸在一片和煦的艳阳之下。天真活泼、美丽可

人的犹太籍姑娘安妮·弗朗克和其他的伙伴们一样,还能在爸爸奥特和妈妈伊蒂斯的身边过着田园般的梦幻少女生活。

从1940年5月开始,安妮那豆蔻青春的年华随着一声刺耳的防空警报,和大街上树起的“犹太人禁止入内”的牌子一起,被涂抹上了战争漆黑的颜色。十三岁生日那天,安妮收到了爸爸奥特精心挑选的一份礼物——一本令安妮爱不释手的日记本。战争来临后,爸爸送的日记本成了安妮形影不离的伙伴,这其中记录了安妮所亲眼目睹的犹太人被纳粹德国集体逮捕,并关押于集中营之后遭受的惨绝人寰的杀戮。

战争结束的几周后,奥特作为曾经藏匿在阁楼的八位犹太人中的唯一幸存者,坚持不懈地寻找着他最疼爱的小女儿安妮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写一篇《安妮日记》读后感300字 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