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夕阳下的二胡 二胡下木托

话题作文 zuowen 3浏览

【话题作文】

第一篇:《夕阳下的老二胡》

夕阳下的老二胡

夕阳下的老二胡

琴,有多种,钢琴、古琴、胡琴、口琴""演奏者也有多种,乐厅、伏案、居家、街头""

——题记

“喧闹的街头,庸俗的广播,尘土飞扬的小路,鸡飞狗跳的广场,绵绵虫语的夏夜""”仿若回到了上世纪。睁开眼,带给我一种沧桑感觉的,是一位老人,一位拉二胡的老人——爷爷。

“破败的房屋,尖叫的野猫,轰鸣的雷电,落地的钢铁""”仿若来到了地狱。闭上眼,不敢相信那“销魂曲”出自吾辈之手。

“爷爷,教我嘛!胡琴那么好玩。”我拽着爷爷的胳膊,不住地推搡道。 “傻闺女,这琴哪是用来玩的?”“好好好!爷爷就教你了,争取当咱家第二个胡琴演奏者""”在爷爷的絮叨中,我挺直了脊梁,握住了琴身,用琴弦擦出了几个难听的音符。

“哎呦!胡琴哪是这样弄几个音就好的呀?你们钢琴上不是有‘嘟来咪’吗?先拉这个,再拉曲子的!”爷爷放下报纸,老花镜后是一双眯着的眼,像在打量着一件合格不合格的乐器般。

的确,我就是那件乐器,好好练吧!

余晖下,昏鸦沙哑的嗓子回荡在村庄上空""还是那几个不成气候,不成方圆的“嘟来咪”。不止一次,熟人走进家门说:“我还以为呢!原来不是你爷爷啊!”

我抱着胡琴发呆,手指拨动着那两根仅有的琴弦,“噔噔”别有一番韵味,爸爸上楼看见,说:“咋?还改学琵琶啦?”

“D/R/M/F/""”还是钢琴顺手嘛,不像胡琴那么难控制。我正忘己得陶醉在钢琴旋律中,一阵胡琴声悠然飘入耳内,随之而来的是奏者沉重的,无法叙述的心声""压得我轻快的手指再也欢快不起来。沉重复沉重""音乐的高境界""

转身,是爷爷,那一霎那爷爷仿若是那个饱经人世间风霜的“阿炳”般,《二泉映月》是他的心声""

胡琴声戛然而止,伴随着沉重的叹息。夕阳的余晖下,老人的身边有一层金黄的光晕,压在所有人心头的还有那把伴随他已久的如墨玉般的胡琴""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任何艺人在爷爷面前,在爷爷的“沧海桑田”面前,都只是一个“孩子”,一个不懂得情感的孩子""

初一:殇孽殿主

第二篇:《二胡的发展历程》

浅谈二胡的发展历程

【摘 要】二胡始于唐,形成于宋,历经千余年,至二十世纪以前没留下有记载的作品和人物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现在演奏的《阳关三叠》、《汉宫秋月》是由琴曲和琵琶曲改编移植而来,不能归类于二胡原创音乐。在二胡史上有记载的人物和乐曲是近一百年的事,所以说,实际意义上的二胡传统是从刘天华、阿炳时期开始的;而一件乐器得以流传的根本原因在作品,刘天华的十首名曲与阿炳的三首名曲当之无愧地成为二胡传统曲目的代表之作。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二胡才真正进入创作、演奏快速发展的高峰。

【关键词】二胡;二胡演奏;民族乐器;发展历程

一、二胡发展的起步时期

上个世纪是二胡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一百年。在上个世纪的初期,二胡演奏仅仅处在发展的起步时期,主要生存于民间和戏曲乐队之中。它的演奏形式主要是自娱自乐和伴奏、合奏。没有多少人能从发展的角度去研究和注意它的存在。而真正意义上的二胡专业化教学是在杰出的民族音乐家、二胡专业音乐教育的创始人刘天华先生的直接推动下而发展起来的。{夕阳下的二胡}.

1922年刘天华先生在江阴、常熟等地任教时向周少梅先生学习二胡和琵琶。其后在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女子文理学院教授琵琶和二胡,第一次将二胡这件民间乐器带入了高等院校教育的课堂。作为近代二胡演奏的一代宗师,面对当时音乐界全盘西化和保守两种势

第三篇:《二胡初学者存在的十个问题》

二胡初学者存在的十个问题

1.持弓方法问题。

初学者持弓不大重视大姆指、食指与无名指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如果在持弓中这三指的要求、要领都模糊不清,对自己要求又不严,那么就很难起到力点、支点、重点的杠杆作用的协调。由于食指端不平(指弓杆)而造成手腕部下塌,运弓手腕无力,力点不清,往往对弓杆失去控制而造成了弓杆的2咪在食指上打滑、转圈或手腕僵硬等毛病。教师一旦发现学生有这些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给予纠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食指有种往上抬起的感觉,大姆指有种往下压的作用,中指拉外弦时有种往里勾的作用。因此手指持弓一般就用“抬、压、顶、勾”四个字来概括。因为持弓的好坏直接影响二胡音色、音质及二胡演奏乐曲的成败的大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反复检查,反复纠正,直到真正符合要求为止。

2.运弓常见毛病。

初学者运弓往往存在弓速不稳、弓向不直或忽快忽慢、忽上忽下、忽左忽右的不规范动作或者是拉弓快、推弓慢、出弓强、进弓弱、弓根重、弓尖轻的常见毛病。这些常见毛病都是要及时提醒,讲清发生这些问题的根源,让孩子把弓子先稳下来,并按拍子合理分配弓段,同时还要启发学生把弓子拉直并向右前方伸展,琴弓与琴弦成直角,在运弓中要信弓根部,弓根部越离开琴筒则用力也越大,相反越靠近琴筒力量要逐渐减弱,使运弓的力度达到均匀、圆润。

3.左手持琴问题。

左手持琴往往是由于左手虎口持琴的方法不当,造成了虎口紧夹琴杆,大姆指过于上翘,发生了左手紧张,以使琴杆太直或者由于大臂的舒展松驰不够,把琴杆推向右侧,遮住了脸部,严重影响了演奏的形象。对这一毛病,教师要注意学生虎口平伸、松开\,大姆指很自然的平放在琴杆的内侧,使琴杆自然的倒向,演奏时虎口要尽可能松动自如,减少磨擦,这对将来学习换把也是极有利的。{夕阳下的二胡}.

4.左手切弦的手形问题。

切弦的手形要求要规范,有些学生就不太注意自己的按弦手形,也不按教师的要求去做,很随意的横侧在琴弦上手心向里几乎形成横握琴杆,以致影响切弦的力度、力点和操法,或者左手指伸得太直或分得太开,影响按弦音准和换把,正确的切弦手形是,左手很自然以半握拳式平靠在琴杆的千斤下方,四个手指顺着音位方向排列,指关节弯曲,指尖应顺排在各音的上方要求自然放松的持在琴杆上,这种切弦手形既美观大方,又方便操作,对将来技术的发挥是大有好处的。

5.指力与音质问题。

一般认为只要手指能触及到琴弦上就行了,其切弦的指力与力点怎样?音质如何?不去分析。切弦时常常出现音质松垮、皮塌,手指无力,音型模糊不清等现象,或者手指过分紧张,手指关节不灵,起落迟钝、呆板。正确的切弦方法是在左手持琴规范的基础上,手指的{夕阳下的二胡}.

起落要干净利索,颗粒般清晰,手指的各关节都富有弹性,使其力量全部输送到指尖上。反之,指力不到位,切弦的音质显得苍白无力。总之,二胡的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顾此失彼,在注意右手运弓的同时,还要注意左手的各种技能的发挥。

6.音准的问题。

二胡的音准是初学者遇到的一个较难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只要学生听力没有问题,在练琴时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音准问题是不难解决的。就怕在练琴当中不严格,又不用耳去辩听,养成了些不该出现的音准毛病。如常见的指距不准确,一指容易偏高,小指习惯性偏低,半音关系模糊,换把时忽高忽低等问题。在课堂上,教师纠正一下好一点,一回家又回生了,这种反复不能及时纠正音准问题,对深化二胡学习是很有害的。对于音准教学,我一般是采用一听、二看、三纠正的方法。即要求学生重视听觉,音准与否主要依靠耳朵来辨认,这是主要的方法。其二是看,是借助目测来鉴别音准(则利用目测指距、把位的方法)。三是经常纠正,凡碰音不准就要及时纠正,决不轻易放过每一个不准的音,开始纠正速度上可慢一点,到听觉灵敏度提高了,纠正的速度就快了。

7.节奏问题。

节奏问题也是初学者学琴又一个容易出现的毛病。往往是由于识谱上的障碍而造成的。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一方面要耐心地纠正节奏上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安排时间教学生的乐理和识谱,教师在上新课

时,首先要让学生唱谱,讲解乐曲中的节奏和应注意的问题。初学者学琴一般在节奏上容易出毛病的是在换小节时拖节奏或抢节奏,切分音、休止符的节奏不稳定,强弱拍节奏不清。有些问题的解决是有一定的时间,对二胡的初学者来说,边上专业课,边上乐理课边上识谱课是件非常有效的方法。往往能起到潜移默化和事半功倍的效果。

8.关于放松问题。

放松是二胡演奏中一个最普遍、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有些孩子一拉琴,浑身紧张,从头部到两肩及整个身体都处于僵硬状态,僵硬的动作是没有弹性的,音质呆板,音色晦涩,其原因主要是不注意练习方法。二胡的放松,首先是要在思想上放松,演奏时两肩、两臂及手部(包括整个身体)都要松弛,运弓时,手腕不能僵硬,弓毛压弦的力量不宜过大、过重,推拉弓要有程序(注意手腕灵活),演奏中还要注意呼吸均匀自如。放松是要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才能达到。总而言之,要想获得最佳的音色效果,放松是本。放松并非不用力,而是用力恰到好处,要在放松的基础上来用力,这样发出的音色才优美动听,音质结实饱满,旋律流畅而圆润。

9.换把问题。

在二胡演奏技术中,换把非常重要,是扩展二胡表现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学习二胡的重要一课。刚开始学习换把,学生在心理上容易产生紧张状态,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放松不够,虎口紧夹琴杆,造成换把时堵塞、不流畅,同时由于学生换把时不注意持琴角度。换把

时,音不准或者动作又沉重又笨拙。教师要给学生多做换把示范,讲清换把的要领和注意的问题,换把是从一个把位移到另一个把位的演奏动作。初学换把时,要严格遵守以手带指的方法,也就是上行换把时,手腕要领先下去;下行换把时,手腕要先带上来,这种手先行的动作,虽然在快速换把时不感明显,但仍然存在,因为换把是由上臂、小臂、手及手指的联合动作来完成的,学习换把时可采取分阶段进行,在第一把位音阶熟练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把位的练习,然后再继续一、

{夕阳下的二胡}.

二、三把的换把练习,换把练习要特别注意音的准确和减少虎口对琴杆的磨擦力,这不但使上下换把灵便,而且还可使琴身保持稳定,同时在练习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一步一步地深入,从慢练起,待熟练后再逐步加快。

10.揉弦的问题。

二胡的揉弦是为了美化音色,是为乐曲服务的。在初学者学习二胡一个阶段后,为配合乐曲教学,即可进行揉弦技术练习,对初学者来说,初学揉弦应该掌握腕揉法。对其它的揉弦(压揉、滑揉)可暂不接触,因为腕揉法是二胡揉弦技法中较常用的方法,必须首先学会,初学者手形小,软度好,接受快,提前开始学习揉弦是较有利的。只要教师示范动作做得清楚,要领讲得透彻,学好揉弦是不会有困难的。关键是以手腕(上下揉动)来带动手指的各关节上下波动,使手指均匀的揉幅振动琴弦发出圆润、柔美的音波,增加音乐的感染力。在学习揉弦过程中,对初学者的常见毛病要及时纠正。如由于左手的放松

第四篇:《精益求精的二胡制作大师 强金波》

精益求精的二胡制作大师 强金波

强金波老先生1946年出生,60、70年代为木匠师傅,于80年代开始学习制作二胡,师从其堂叔苏州民族乐器厂强汝康及其手下的老师傅,从事二胡制作研究15余年,自身爱好拉二胡,90年代开办金波民族乐器厂。强金波老先生潜心于二胡制作的研究,精益求精,博采众长。所制作的二胡选料精细、制作精良,关键部位制作均为强金波老先生亲自操刀制作。故生产的二胡工艺精湛、质量上乘、发音宏亮,浑厚,音色丰满甜美,上下把位通畅,既具有江南水乡的那种婉约与甜美,又具有北方音色上的那种厚度与亮度,得到了北京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广州音乐学院等全国各知名音乐学院教授的一致好评。

金波老先生同时对制作锡胡、高胡、中胡、越胡等花色二胡有非常高的造诣,花色二胡相比二胡工艺复杂、制作难度较高,但金波老先生制作出来的花色二胡音色完美,锡胡为锡剧主胡,制作工艺在当地及周边城市享有很高的声誉,高胡获得广州音乐学院高胡专家林教授的高度赞扬,各类花色二胡并远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

金波老先生在现有的工艺上不断精益求精,摸索发声原理,力求使二胡的声音越趋完美。

第五篇:《二胡的基本构造》

《二胡的基本构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二胡的基本构造

2、二胡的发生原理

3、怎么保护二胡

教学重难点:

1、二胡的发生原理

2、怎么保护二胡

教学用具:二胡

教学过程:

介绍二胡的基本构造:

二胡由琴筒,振动膜,琴杆,琴头,弦轴(轸子),千斤,琴马,琴弓和琴弦等部件组成。

琴筒,是二胡发音的共鸣筒,起着扩大和渲染琴弦振动的作用。它多用红木,紫檀,黑檀或乌木等硬质木料制作,也有用花梨木,竹筒和硬质色木作成的。传统的琴筒都用块状的木料拼粘制成,前端稍大,后端略小,筒腰略细,筒前端蒙有振动膜,筒后口装置音窗。音窗多用木料制成,上面镂成各种装饰图案,既可美化二胡的造型,还有助于二胡发音。

二胡的琴筒有多种形状,除正六方形的以外,还有八方形和椭圆形的,它们各有其发音特点,但因为它们的形状基本上都是有规则的,所以琴筒和振动膜的共振频率范围也就比较狭窄,要扩大二胡的音量,特别是高音区的音量,就必须改革二胡的琴筒,使之更科学合理。新中国建立后的30年里,仅传统的六方形琴筒直径,就经历了8.4 8.6 8.8cm 等多次规格上的变异。形状不规则的琴筒要比形状规则的琴筒音量要大,因此在这基础上,又研制出扁圆筒二胡,扁六角二胡和扁八角二胡等,这些琴筒的音量有明显的增大,但音色不够优美,我们江南的味道不太浓,其中扁八角二胡的音量大,而且不失二胡特有的音色,此类二胡都为专业演奏。

琴皮(振动膜),是一块薄而坚韧,弹性很好的蟒皮和蛇皮,鞔于琴筒前端,它是二胡发音的振动膜,琴弦的振动经琴马传导给振动膜,振动膜随之作强烈的

振动,强化和过滤琴弦的振动,从而扩大了音量,产生丰富的音色。琴皮的厚薄是很重要的,也是影响声音的主要因素。但琴皮只是二胡的一部分,在音色方面琴筒和琴筒的制膛工艺,以及琴杆角度等都是决定二胡音色和音质的重要原因。作为制琴者来说,强调琴皮美观的同时重要的还是要以琴皮是否会使二胡有好的音色和音质方面来考虑。

蟒皮的结构是网状的,这也是其它动物不能替代的原因,所以有一种放重物的编织袋叫蛇皮袋,不但牢固而且还有非常好的弹性,就是这个道理。蟒皮的格子是蟒皮的花纹,就像布料上的印花,蟒皮并不是靠许多格子组成的,所以花纹对蟒皮的质地自然也不會有影响了更不会影响音准或调音等,是没有依据的。琴皮主要是厚薄、弹性和加工工艺,它起的是传导作用,过厚音色发闷,过薄音色发虚发空,而不厚不薄的就是肛门那段,在琴皮处理时往往会主动避让,让(不规整的花纹)怪纹处于琴马和音垫的位置,这些完全是出于美观方面的考虑。 琴杆,又称担子,通常都用于琴筒相同的木料制作。上部顶端为琴头,装有两个弦轴,下端插入琴筒。琴杆的制作很关键,对整个二胡的振动和音色都很重要,也是二胡制作中往往被忽略的一部分。著名制作师周荣庭在长期的实践中,认为二胡的各部分的定位都非常的科学,在制作中都应精确的把握,不能马虎,对二胡的耐用性,音色,演奏技巧的发挥都是至关重要的。

琴头,琴杆上端的装饰部分。通常有月弯,龙头,逥纹头,平头等或其他形状。月弯形琴头,由下而上逐渐缩小,近顶端面积渐大,顶部嵌以椭圆形骨片为饰,琴头的不同造型丰富了二胡的款式。二胡的琴头款式有很多,下面几款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任何琴头都是根据需要粘合后再加工的,并不是整体的。

弦轴,又称琴轸(枕),多用红木,香红木,黄杨木等硬木制成。外形呈纺锥形。轴顶加饰,用多层骨片于木片胶合,轴身开有纵向沟槽,弦轴有两个,上轴栓内弦,下轴栓外弦。弦轴的细端钻有小孔,用以穿系琴弦。20世纪60年代,张子锐发明了直行式二胡螺丝弦轴(铜轸)。

千斤,一般是用棉线或丝线绕扎而成,材料的不同会影响到二胡的音色,千斤是琴弦振动发音的起点,从千斤到琴马之间琴弦的长度,也称为有效弦长。南方的千金都用纯棉细线,出来的音色圆润,浑厚,这也是南方二胡的特色。千金的宽度一般是琴杆平面到弦的直线距离1.6cm左右。千金线的作用和调节在二胡的

使用和调试页中有详细的说明。

二胡微调,二胡微调为白铜材料制作,主要起到内外弦定音的微调作用,一般用于外弦,这对音准度要求比较高的演奏者有很大的帮助。但需要说明的是微调顾名思义只是起到微度的调准,定弦还是要靠琴枕的。目前我们在二胡备件包内都配有了微调,方便大家的选用。下图为微调的安装示意,微调安装在千金弦上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内外弦同时安装,两个微调一定要错开位置,并保证在演奏的过程中两个微调不会相碰。

琴马,又称马子,常用木料或竹料制成。二胡马比京胡马大,竹马的发音明亮,适用于演奏轻快活泼的曲调。木马常用松节木或色木制作,音量较大,音色存厚柔美。将色木马处理后,发音更佳。琴马置于二胡振动膜中心略偏上方。琴马除有与千斤相同的截取有效弦长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把发音体琴弦的振动传导给共鸣体振动膜。琴马的调节会使二胡的音色有不同。具体的作用和调节在二胡的使用和调试页中有详细的说明。

琴弓,又称弓子,用弹性好的江苇竹等细竹竿和马尾制作。竹子的细端作弓头,粗端作弓尾,两端系以马尾而成。20世纪60年代初,张子锐设制的螺丝琴弓得到推广,马尾束穿系和钩在弓头及弓尾挂钩之间,通过调节螺丝可根据需要改变马尾的松紧,更换琴弦也极为方便,现全国广泛使用。

琴弦,是二胡的发音体,使用丝线和钢丝弦两种。二胡两条琴弦粗细不同,使用丝弦时,如外弦用子弦,里弦就用中弦;外弦用中弦,里弦就用老弦。丝线发音柔美,含蓄,但音量偏小,可用于独奏或重奏。使用钢丝弦时,外弦用裸弦,里弦用缠弦。钢丝弦音色明亮,刚健,音量较大,可用于齐奏或合奏,现在民族乐队中普遍采用钢丝弦。

琴托,又称托板,红木二胡都采用与琴身相同的木料制成,琴托内有两块垫板托住琴筒,依靠与琴杆的配合以及木螺钉固定。琴托与琴筒之间除两块垫板相连外,其他部位均无接触。琴托除增加演奏时的稳定性外,还有助于琴筒的振动共鸣。六角二胡的琴托有三块木板拼合而成,一块地板,两块侧板,随琴筒形状凹进去的地方有两小木粘盒,又称(耳朵)。

2、二胡的保护

弓弦乐器大多都会有琴皮,制作的材料大多是红木等硬质木料,此类乐器与湿度

有壹定的关系。硬质木料的木质有壹定刚性,密度高,木质也细腻。在壹湿壹干、空调暖气收燥的环境中,会造成木料内外应力不能平衡的情况下,这时候会发生表面烧丝,湿度稳定后又会消失,也可以点上502用砂纸打壹下,上些腊有条件的抛光。因此硬质木料是有可塑性的,白木材料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它木质松很容易达到内外应力的平衡。我们建议在二胡使用结束后,最好要将留在琴身上的松香粉末用软布擦掉,避免日久粘在木料和琴皮上。我们制作的高档二胡在木质表面都使用了天然虫胶打磨,清抛光的工艺,这是壹种有著悠久历史的江南传统做法,对技工都有很高的要求,目的是保护木料,提高木料的光滑性,增强手感的舒适度。所以只要用软布擦琴就可以使琴保持清洁了。有时间的话可以在琴身木质表面上些车腊或家具用腊,但壹定要擦干净,避免粘手。

二胡琴皮的保养是大家最关心的。二胡琴皮如果在保养得体的情况下会有很长的寿命,前提是要经常使用,我们见到的二胡大多都是存放不当,不经常使用而损坏的。经常使用会使琴皮保持弹性,这也是它的生命力,和我们壹样经常锻炼,身体也就好,乐器的音色是不断使用,是拉出来的,不用不拉是不会好的,在平时使用的情况下,本身也是对乐器是壹种维护和保养。正确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夕阳下的二胡 二胡下木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