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入世还是出世 出世与入世的意思

话题作文 zuowen 4浏览

【话题作文】

第一篇:《入世和出世》

所谓入世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把修行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因为只有在日常生活中,行者才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境界。贪、嗔、痴虽然是苦,但却是培养觉性的很好的资粮,就如同大粪一样,是将幼苗培育成参天大树不可缺少的肥料。因此这些境界的出现恰恰是培养觉性的好时机,古人讲的“烦恼即菩提”就是这个道理。

修行不一定要将自己与世隔绝,把自己关在一间黑屋里闭目打坐。这种形式所培养的觉性,如同在温室里培育的花朵一样,一旦把它栽培到大自然中,经不起风吹雨打,很快就凋谢了。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不满意的事或者不满意的人,而生起嗔恨心,那说明觉性还不够强,还没有看到自己的念头。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境界,也是检验修行成果的试金石。

隆波田的女继承人安嘉利.泰雅侬得老师(《动中禅修行指南》P11)见到名色以后,隆波田并没有把她留在寺院里修行,而是要她回到日常家庭生活中练习动中禅以培养觉性。

阿姜诺特见到名色以后,有一段时间在森林中独自一个人行脚,后来隆波甘恬派人把他叫回了寺院,要他担任苏卡多寺的副主持也是出于同样考虑。寺院里的繁杂事务,恰恰是培养觉性的好时机。

如此把修行与生活相结合,这就是入世。

所谓出世,是指修行者的心远离了贪、嗔、痴。虽然他(她)的身在世间,但是他(她)的心却超越了这世间,就像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

这就是出世。

出世与入世在佛家、道家、儒家和现代人的人生观中均有相关相近的地方,但也有区别。

1。现代人如果常说:用出世的态度或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业。这主要是态度方面的,或者说是世界观与人生观。就是人生在世,确实要很好地处理出世和入出的关系,要用辨证的观点看待这一问题,才能有正确的答案。入世,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恩怨、情欲、得失、利害、关系、成败、对错等做为行事待人的基本准则。一个人入世太深,久而久之,当局者迷,陷入繁琐的生活末节之中,把实际利益看得过重,注重现实,囿于成见,难以超脱出来冷静全面的看问题,也就难有什么大的作为。这时就需要有点出世的精神。出世,就是尊重生命、尊重客观规律、既要全力以赴,又要顺其自然,以平和的心态对人,以不苛求完美的心态对事。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对有些东西看得淡一些。这样才能排除私心杂念,以这种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业,就会事半功倍。

从另一方面看,一个人生在世上,只是一味地出世,一味地冷眼旁观,一味地看不惯,一味地高高在上,一味地不食人间烟火,而不想去做一点实际的,入世的事情,到头来也是“闲白了少年头”。这正像自己揪着自己的头发要脱离地球一样。 都说儒家主张入世,佛家,道家主张出世,其实也不尽然。就拿道家的庄子的思想来说吧,又何尝不是入世呢?唯有能否定,才有大肯定,只有丢掉那些微不足

道的小事,才能集中精力于真正有价值的大事。他的心是冰冷的,因为他的心已是白热化了。他为了深入这个世界,必须先走出这个世界,这就是道家的本色。(本段借鉴过去的一篇笔记,原作者忘了)

2。佛家谈出世入世:“出世”——遁入空门、清心寡欲、万世皆空;“入世”——步入烦世、宣扬佛法、弘扬文化。小乘佛法讲求出世,出世追求的是脱离凡世间的困扰和诱惑,寻找寂静清幽之所,静心修行而达到高超的境界,出世要求修行者去除一切杂念,舍弃身外之物,物我两忘,身外无我,我亦非我,无我无常,出世的终极目标在于渡己,即追求自身的解脱。与小乘佛法相反,大乘佛法讲求入世,通过入世修行,教化大众以求正果。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这主要是由于二者在人性是善是恶这个问题上的分歧所导致的,小乘佛法认为,人性本恶,只有很少的人能够“悟”,通过离开罪恶的尘世进行修行才可以祛除恶根,成就善果,这是一种悲观消极的态度。大乘佛法认为,人性本善,只是世间充满苦难,迷失了众生的本性,可以通过渡化,劝人行善,让众生摆脱苦难,苦海无边,回头是岸,陧磐成正果。所谓一切众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代表了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可以说,出世在渡己,入世在渡人。

3。其他如道家、儒家等等的出世入世也和上面两项差不多。如儒家讲气节。不以财富、权力、声望为追求目标,而讲修身、养德、济世。这是出世观和入世观的统一。

胡茵梦在她的自传《生命的不可思议》中写道:人最难的一件事还是出入世之间的均衡发展。过于入世的人往往脑满肠肥、感觉粗钝,对于生命深处的问题从未静虑过,但他们在俗事中的谋生本能、人际周旋和操控物质的能力确实游刃有余。过于出世的人则往往敏感得近乎神经质,宁愿耗尽所有的精力思考宇宙人生的大问题,费劲千辛万苦觅得一点精神上的神迹,也不愿把放在屋外的那把上锈的刀拿进来磨一磨。

这段话着实点出了为人之道中“度”的问题。胡茵梦所说的入世与出世,虽是指灵修中的不同境界,其实也通感于生活中为人处世的平衡。一个只执着于某一技能领域,却在生活上茫然无措的人往往容易陷入所谓“出世”太深的误区。将俗事看得过于平淡,不屑于将物化的生活过得从容踏实,有滋有味,也就容易沦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偏狭。而一个过于追求名利,却不关注智识修养,不对物化生活进行思考和提炼的人则容易跳进“入世”太深的酱缸,

成为了无情趣的一介莽夫或烙上了媚俗官印的江湖人士。因此,一个人身上入世与出世的比例大小,往往决定着他心智成长的健康与完善的程度。太过超脱饮食男女的人未必是真君子,真正的性情之人一定不会离开柴米油盐的感性生活,也不会将男女之事过于神话。而过于沉溺俗事欲乐的人也很难打造出真正的阳春白雪,一颗心早已被尘世的各种欲求分解得支离破碎,哪里还有空间容纳生命高度的思考?

不知道入世与出世的均衡比例该如何划分才是我们所期待的“黄金分割点”,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度很难把握,胡茵梦才会将之归入一个人生难题。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入世还是出世,都离不开一个“世”字。这个世,我想就是生活。要过生活,度世,才能懂得出入。入了世,对生活有了充分的理解,才有可能明白出世的重要。而出了世,灵魂有所修炼,才会豁然于生活中的得失与成败。女子如我,还是脱不了这个“世”的。于是,我会依然当个凡夫俗子,在入世的道路上摸爬滚打,同时也会不遗余力地清扫心灵垃圾,让生命中的那些灵化带着我在这出入世之间快乐奔走。

却因锻炼通灵后,便向人间觅是非。 ——第25回癞头和尚口诵{入世还是出世}.

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 ——鲁迅 《华盖集·青年必读书》

幻形入世的贾宝玉“灵性”已通,应该是一个“知识者”的形象。

《红楼梦》故事以贾府为活动中心依次展开,小说开头却由甄士隐、贾雨村两个看似跟全篇故事关联不大的人物引出,此项设计耐人寻味,“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虚写贾宝玉降生,而透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读者则可以一窥贾府的全貌。这一部分最具有文化意义的文字是贾雨村纵论“天地生人”,从上古到近世,几十个历史人物各归其类,论及贾府子弟,饱读诗书的贾雨村说他们“都只怕是那正邪两赋而来一路之人”,“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

恶。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一些人或为情痴情种,其中包括贾宝玉。

《红楼梦》故事就此展开。贾宝玉处在故事的中心位置,这一形象的塑造从一开始即带有了先验色彩,他是情种。

“禀气说”属儒家哲学思想的范畴,正邪之辩则儒释道都有论及。中国人讨论人的生存样式以及生命的意义,历来有入世和出世两种套路,入世系儒家提倡的人生态度,出世(或遁世)大抵为佛家和道家所遵从。但究其实质,也不尽然。譬如儒家倡导“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跟佛家的自度度人一脉相承;庄子是主张“天道无为”的,但“无为”不等于一无所用,所以他说,“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几千年来,中国人尤其中国的读书人,探寻人生的价值或生命意义,都在这两个命题上打转转。此类著述汗牛充栋,诗词歌赋乃至话本传奇,以这两个命题为主轴的,多得是。《红楼梦》开篇从两个人物引出,甄士隐和贾雨村,一个是出世的,一个是入世的,他们恰是读书人生存样态的两个标本,勾画出了两种人生的大体路径,也给贾宝玉的幻形入世提供了参照系。

入世与出世关涉人的信仰,《红楼梦》展示的人生画卷直扑主题,开篇就把人生百态和信仰联系在了一起。“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贾雨村是深谙“时尚之学”的,儒家学说把“兼善天下”与“独善其身”作为人生目标的两极,给读书人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沿着这条道路,“君子自强不息”,既可以报效朝廷,以天下为己任,又可以归隐田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贾雨村和甄士隐同为读书人,他们境遇不同,骨子里的东西是一样的。贾雨村寒窗苦读,一心“求取功名,再整基业”;甄士隐每日“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听见贾雨村高吟“玉在椟中求善价”,仍不免羡慕他“抱负不浅”。

正如葫芦庙所在位置“十里街”、“仁清巷”的谐音所隐喻的那样,打破世态人情的“闷葫芦”只在“势利”两个字。在这样的背景下,甄士隐梦中的贾宝玉一出场便不同凡响,他是“蠢物”,又是“通灵宝玉”,对所谓人生选择,他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贾宝玉衔玉而生是一件“新鲜奇事”。 作为贾氏一门众星拱月般的人物,老祖宗爱如珍宝,父亲贾政当他周岁时便摆出世上各种物件,一试他将来的志向。家族的期待借神鬼之口表达得最清楚,警幻仙子说,她“偶遇宁荣二公之灵,嘱吾云:‘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故遗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业。其中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生性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正。幸仙姑偶来,万望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亦吾兄弟之幸矣。’""”在这里,小说《红楼梦》揭示了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家是社会的细胞,生命存在并得以延续的基本单位。自文明社会以来,家也是人类精神最重要的栖息地。在古代中国,由家而家族乃至家国,这种以血缘为纽带的人的结合形式,呈现着远非西方和现代所能比拟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贾宝玉是贾家未来命运的承载者。贾雨村说:“可惜你们不知道这人来历。大约政老前辈也错以淫魔色鬼看待了,若

非多读书识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参玄之力,不能知也。”扩而充之,生而神奇的贾宝玉不单是家族的后继者,或者还可能是国家的希望之星。

文化的原始意义即人文化成,就中国文化而言,由象形字发展起来的汉字早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贾府是封建时代颇具代表性的大家族。祖宗贾源、贾演是跟着开国皇帝一起打天下的,由源而流,展开一轮演化的过程;下一代贾代化、贾代善兄弟二人,取名寄托着善行天下、代代相传的美好愿望。这一辈人以后,宁国府贾敷贾敬之“敷敬”二字典出《书·舜典》:“汝为司徒,敬敷五教”,五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共(通恭)、子孝,“敬敷”是敬谨传播施行教化的意思。荣国府这边,赦、政之类字眼也各有出处。唯“赦”字不好解,本义“免除和减轻刑罚”;贾赦是家里的长子,给儿子起这么一个名字,是替上辈子赎罪还是以儆效尤,警示后辈,暂且搁置不论。《礼记》上说,“人道敏政,地道敏树”,意即治人的方法是努力行政,如同治理土地的方法是努力种植一样。贾政是贾宝玉的父亲,林黛玉之母叫贾敏,刚好,“敏政”两个字都有了。再者,传统的中国家庭承载着中国古老的文化,先秦以降,儒家文化渐渐占据正统和主流的地位。贾政字存周;孔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以表他毕生致力于维护周礼的人生追求。“存周”与“从周”意义相通,人如其名,难怪书上写贾政“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之流”。

贾宝玉降生时的贾家处于这个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关键期。冷子兴说,“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还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贾家文字辈之后的儿孙是玉字辈和草字辈。局外人的冷眼旁观不无道理,看看书中贾珍贾琏贾蓉一干人的种种表现,这个大家族的未来可想而知。然而,幻形入世后的贾宝玉偏偏不肯担负起承继家业的重任,《红楼梦》第三回有批他的《西江月》词,说他“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由个人品行到处世接物的态度,更批他“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贾宝玉冥顽不化,正如他的前身即那块无才补天的顽石一样,已然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贾宝玉前面有两个榜样,甄士隐和贾雨村。儒家的入世思想具有宗教性质,属传统文化中的世俗信仰。福禄寿是中国人所向往的,它们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就“福”而言,“好了歌”里的功名、金银、娇妻、儿孙即其基本内容。贾雨村的重整基业离不开这些内容;甄士隐不以功名为念,他的“神仙一流人品”却也少不了丰饶的家财做支撑。甄士隐膝下无儿,毕竟还有一女,书上写她“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

跌宕人生,宦海浮沉,人生的变故仿佛在一夕之间。贾雨村满心想巴结着往上走,自信凭他一肚子的“时尚之学”,完全可以成就一番大事业。甄士隐晚年穷愁潦倒,他解得了“好了歌”,说是“好就是了,了就是好”,跟一个疯道人走了。

第二篇:《出世与入世》

出世与入世

文珠法师讲述

一、世间的现象 二、出世的意义 三、入世的精神

研究佛学,了解小乘佛教的理论,付之实践,可以了生死,达到出世之目的。了解大乘佛教理论,付之实践,必能激发入世的精神。出世是独善其身的自利行为,结果只能证得清净无为的涅槃解脱。入世则兼善天下,自利兼他,结果福慧双修,终成佛道。现在,让我们先讨论世间现象界的苦乐,再研究出世的意义,及入世的精神。

一、世间的现象

何为世间?世间指我们现在居住的世界。我们的世界,无论是有情无情,皆念念生灭,三世迂流不停,故名世;人与人,物与物之间,各有各的方所与界限,是名界。楞严经说:‘世为迂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据此可知世约时间言,界就空间论。由于世界,含有时间与空间无限连续的意义,所以又名世间。

世间可分为有情间、器世间、正觉世间三种。有情世间,指凡是有生命的动物世界,包括六道众生。因为六道众生,有情识分别,有思想活动,有欲望占有,故名有情世间,属于众生的正报。器世间,指众生所居住的国土,包括山河大地,及人类依赖生存的生态环境。例如花、草、树、木等,虽有生长能力,而无情识活动,一切靠人培植,供给人使用,故属众生的依报。无论依报或正报,皆有作为,有生灭,无常迅速,不能久住。因此又名有为法。正觉世间,在大乘,是指诸佛菩萨,以根本智所证的实相理;在小乘,指二乘圣人,以真空智证偏空涅槃的境界。

佛言:器世间是诸行无常;有情世间是诸法无我;正觉世间是涅槃寂静。意思是:有情与器世间中的一切动物、植物、矿物、生理或心理,物理,其共同性质,皆是无常。世间无常,故有成住壤空;物质无常,故有生住异灭;人命无常,故有生老病死;好景无常,故乐极生悲;聚散无常,故生离死别;人情无常,故冷暖炎凉,今天是朋友,明天是敌人;世态无常,故沧海桑田,桑田沧海。

总之,世间一切现象悉皆无常。以无常故无我,因无我故不能久住、久享。古人说:‘人生无常,为欢几何?’又说:‘百年如流矢,生命若昙花’,都是形容生命的短暂。可惜世人被私我所惑,被物欲所蔽,无法理解佛所说的诸行无常,诸法我的真谛。每执假我为真我,只知有我,不知有人,遂形成人与人之间

的恶劣关系,导致物与物间互相冲击,天灾人祸,由是而生,人间苦恼,也就层出无穷。

目前,展现在世界各地的社会现象,无非奸险恶斗,自私残暴,骄奢放纵,妒忌陷害,使人生在三苦八苦之外,还要承受人为的灾害,真是人心惶惶,苦恼无量。是以佛说:诸受皆苦。欲想离苦得乐,当追究苦因,谋求灭苦之道,循道进修,到达涅槃寂静,清净无为的境界,自然可以超越世间无常、苦空,揖别生死烦恼,获得人生永恒而真实的生命,此正是孕育小乘出世思想的主要原因。

二、出世的意义

佛为怜愍众生,愚痴无智,未能直接承受一乘佛法,因而权巧方便,曲就机情,说四谛法,令众生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四谛即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苦谛,指人生的三苦、八苦、以及无量之苦。六道众生,由因感果,有说不尽的忧悲苦恼,有受不尽的打击与折磨。例如:婴儿甫出娘胎,与外界空气接触,有如利刀割体,痛苦难当,唯有哇哇大叫,此即是生苦。及其成长,由幼年而童年,而少年,青年,壮年,老年,所谓:岁月催人老。人老了,生理衰退,行动缓慢,老态聋钟,固然是苦;若然老而无依,或子孙不孝,更感凄苦。

人生血肉之躯,原非铁铸,既生活紧张,饮食无度,又追逐名利,劳碌终日,所谓:‘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焉得不病?虽然当今医学昌明,但终难战胜病魔。特效药固然 多,而不治之症更多。古人言:‘英雄最怕病来磨’。又说:‘病时方知身是苦,健时多为别人忙。’试问疾病之苦有谁能免?

最后,人生自古谁无死?一旦死神降临,百般痛苦,千般无奈,不得不抛弃曾经占有的一切,一双空手赴黄泉。所谓:‘人生最苦是甚么,无非生别与死离。’能不悲哀?{入世还是出世}.

人生于世,力争上游,理所当然。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当你尽力追求名利、财富、健康、学问……求不得时,固然苦恼失望。但求得到了,名成利就、事业成功,正感心满意足,可是寒暑迂流,岁月无情,不觉老之将至,加以疾病缠身,管又管不了,丢又去不掉,而又后继无人,多么苦恼?

何况人是自私又善变的动物,每因个人权益冲突,导致同事互怨,宾主猜忌,夫妻反目,朋友成仇。又碍于环境或限于某种因素,分又分不开,合又合不来,逼得日夕相对,这种怨憎会苦,实难忍受。

谁无父母,谁无子女、兄弟、亲戚朋友,谁不想安享家庭五伦之乐?可是天下无不散的筵席,迫于形势,亲如父子夫妇,不得不分开。特别当今战祸离乱的世纪,人间爱别离苦,与日俱增。

{入世还是出世}.

还有,人生由四大五蕴组合的形躯,无论生理或心理不平衡,都能引生无限的苦恼。特别是受想行识精神界所引生的烦恼与不安,影响健康,导致疾病,固

然是苦。而因贪、嗔、痴、慢、疑、邪见等不良心理,策动三业,作杀盗淫妄等恶业,招至六道生死升沉不已,这就是佛说的五阴炽盛苦。

此外,世间无常,好景不永是坏苦。一切有为法,念念生灭,迂流不息,是行苦。人的生理除八苦交煎外,还要承受来自人事界的打击,来自自然界的灾害,使人苦上加苦,是苦苦。所以佛说:人生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如法华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是名苦谛。

集谛,指人心中积集烦恼,成为招苦之因。所以佛说:‘集是苦因,苦因集有。’人心烦恼虽多,究其主要不外贪、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入世还是出世 出世与入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