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以想念一位老人 身边的一位老人

话题作文 zuowen 2浏览

【话题作文】

第一篇:《澳大利亚这样一个无尘的国土老人们都想去》

夏日风和日丽,秋季天朗云清,每天吸入体内的是清新的空气,晒在身上的是温和的阳光……

澳大利亚是地球上最大的海岛和单一国家的大陆。走进澳洲,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空气清新,心旷神怡。 澳洲的空气透明度特别高,蓝天、白云、苍穹,极目远望

,无遮无挡。澳洲空气质量好的另一特征是无尘。走街串巷逛公园,从早到晚,皮鞋一尘不染。当地人骄傲地说,他们的皮鞋可一个月不擦,衬衣领子也不会一天就发黑。

无尘是因为建筑工地没有扬尘,荒漠地区无人为破坏,还有许多降尘措施。在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黄金海岸等地,无论是公共绿地,还是住宅小区、道路两旁,都可以看到用木屑覆盖树根。澳大利亚的公共场所健身设施下,也有木屑铺盖。当地朋友说,木屑覆盖表土,既可防止扬尘,又可涵养水分,为微生物创造生存条件,把木屑变成有机质,为树木提供养分。

澳大利亚对绿化有一系列强制性规定,如单位和个人必须负责门前及周边绿化。如你不做,政府有关部门会帮你去做,然后把账单寄给你。绿化以自然为主,没有哪一条道路,哪一条街道,是清一色的树种,大量绿化确保了环境质量。

澳大利亚的夏季为十二月至二月,三月至五月为秋季,六月至八月为冬季,九月至十一月为春季,大部分的澳大利亚人居住在海边城市中。由海上吹来的习习凉风,即使最热的夏季也不酷热。

这样的澳洲,让任何老人一听就会产生来此居住的念头。养老最重要的就是环境,这样无尘的国土是最佳的选择。

第二篇:《一位哲学家想把一头牛赶进牛栏》

一位哲学家想把一头牛赶进牛栏,无论是他在前面使劲地拉,还是在后面狠狠地鞭打,牛就是死活不进栏。一位路过的农夫见了,笑着从地上扯了一把青草,放在牛的嘴前。想不到,牛跟着农夫乖乖地走进了牛栏。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800字左右。

【立意方向】1,方法的重要性2,学会变通3,转换思维、换位思考、换一个角度 5,将欲取之,必先予之6,利益可以左右人7,智慧

【佳作展示】 蛮干不如巧行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说明我们做事情要学会运用技巧,而不是一味地蛮干,否则,只能是费力不讨好,事半功倍。(引用名句入题)

材料中的哲学家只是一心想靠蛮力把牛赶进牛栏,而不知道用一把青草引牛进入栏中,最终,尽管他耗费大把力气,但也没成功,却是农夫的巧妙运用青草,不费吹灰之力就把牛引进了栅栏。(引材料)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隔着千年的光阴,这易水边的悲歌萦绕耳际,清晰可辨,千年的时光或许吹干了易水,凋零了古木,却风化不了世人对荆轲的记忆,这个走在刺秦路上的英雄已将他的忠肝义胆刻进了华夏儿女的记忆。与此同时,荆轲刺秦失败,而被杀的惨痛教训也给我们以深深的警示,假如当初太子丹不催促荆轲行动,而让他做好充分准备,方法得当,或许荆轲不会死于秦殿之上;假如当初荆轲能够静心思考,想到一个万全之策,而不是鲁莽上殿刺秦王,那么历史可能从此改写。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面对滔滔江水,面对彼岸的乡亲父老,一代霸王也不由得泪湿衣襟,江水已随他人姓,美人自刎在己怀,他最终也自刎乌江。假如霸王不总是自以为是,做事多动脑子,少靠些蛮力,或许他能够坐拥天下,怀抱美人,一生优哉游哉,但是他并没有那样做。(反面事例证明观点,详写)

历史一次次证明,蛮干最终只能是失败,巧行方可赢得成功。(总结,扣题、点题)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李密是多么真诚呀。他是一个十分孝顺的人,但碍于朝廷的逼迫,他不得不离家任职,留下孤苦无依的祖母,但他不能舍下祖母,于是上奏《陈情表》:“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国君叹服。(正面事例,详写)

李密成功了,他用技巧赢得了成功。同样,邹忌能让齐王采纳自己纳谏的主张,触龙能让赵太后甘心把自己的儿子送去当人质,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就击退秦军,他们的成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正面事例,略写)

可见,蛮干就如荆轲、项羽,最后以失败而告终。而善用技巧的李密、邹忌、触龙却画出了完美的弧线,走向了成功。(总结点题)

因此,蛮干不如巧行。(照应题目)(847字)

乘“好方法”破万里浪

为了越过辽阔的大洋,海燕选择借用海面的上升气流节省体力;为了逃离草原火灾,狮子会选择勇敢地冲向烈火,逆风而行;为了渡过面前的河流,白蚁群选择合抱在一起,漂浮过河是的,动物们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我们传达一个道理——好方法帮助你迈向成功。(排比,引出观点)

孟子云:“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成功的人并非都是天才,善借于外物,就是你成为天才的重要方法。(引用名言,强调观点)

好方法可使你保存实力,减少损耗,蓄势待发。管仲神武“退避三舍”,楚地金甲,终

为黄土;邹忌英明,巧言讽谏,齐鲁之地,遂霸诸戎;可惜亚父,学富五车。缺失良方,刚愎自用,若刚柔并济,多情霸王,岂能不明?唉!亚父纵有经天纬地之长,也只能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可见,正确的方法真能起到“退避三舍”之效,既保全了实力,也能使目标如愿达到。(正反对比,扣住观点)

好的方法也是通往成功的捷径。赤壁上的一把大火,烧去的不只是那边塞江河的百万雄师,也不仅仅是曹孟德的一世英名,它更烧出了公瑾以巧取胜的聪明才智,雄姿英发!多少年潮起潮落,赤壁战场早已被湮没在浩瀚的一江春水中,但长江的波涛永远也淘不尽公瑾的雄长大略,一剑封喉。可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你就扼住了成功的咽喉,放眼望去,“风景”一路都好!(详例)

当然,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王阳明固守“格物致知”,苦革竹子七天,终无半点心得;诸葛亮坚持“不求甚解”,纵观古今名作,终成旷世奇才;程门立雪,毅力可敬,悬梁刺股,终需所改。学无捷径,勤为伴侣,劳逸结合,岂无所得?是啊!在学习中,只要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方法,坚持下去,定能将自己的潜力开发到最大,无论困难再大,你都会在风和日丽中咀嚼悠然,暴风骤雨中笑傲黑暗,你会感觉,生活如此美妙。(联系实际,略写)

因此,好方法是通往理想殿堂的桥梁;好方法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好方法是助你乘风破浪的船桨。农夫能轻松的让牛乖乖的走进牛栏,哲学家用尽全力又拉又打牛死活不进,何哉?方法不对呀!(比喻、排比,引材料)

明明如月,可掇有时!相信自己,只要我们都做生活的有心人,既认真总结,又不时反省自己,那得到好的方法,又有何难呢?让我们带着自己的好方法,摧毁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生得如夏花般绚烂!(总结点题)(896字)

蛮干不如巧干

如果有一天你走在街上,看到有一个人在试图用大铁棒打开门上巨大的锁,你一定会想,这个人不是强盗就是个傻子。的确,用一身蛮劲的铁棒开锁只会把锁砸坏,而轻巧的钥匙因为懂得锁的心思,所以开锁不费吹灰之力。我们做事情也是这样,空有一身力气地蛮干,往往不如巧干的效果好。(生活现象,引出观点)

{以想念一位老人}.

蛮干意味着不顾方法,不顾实际地办事,好比用铁棒开锁,不但开不了锁,反而会将锁弄坏,所谓“赔了夫人,又折兵”。芬兰有句谚语:“宁可花一天好好思考,也不要用一周时间蛮干徒劳。”历史上有名的楚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骁勇善战,更是用以一敌十之勇。可就是这样一个勇猛的项羽,竟落得孤身一人自刎于乌江边的下场,可悲可叹。项羽空有一身好力气,但不肯好好研究兵法,又不听谋臣劝阻,只知道一味拼杀。他的悲剧,绝大部分是因为只会蛮干,才输给了老奸巨猾的刘邦。中国民间也有句谚语,是老百姓根据生活实际总结出来的道理:“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正因如此,做事不应该只顾蛮干,而应学会巧干。(反面事例[详例]+引用谚语)

巧干说明能够摸清形势,慎重下手,巧用策略,即: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正如钥匙开锁,摸清了锁的内部,用恰当的方法,轻易打开锁。在历史上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正是如此。如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火烧赤壁”一战。曹操明显是仗势欺人,气势汹汹,而诸葛亮和周瑜在分析了曹操不善水战的情况后,妙“送”“连环计”“苦肉计”,最后巧借东风,赢得了这对三国鼎立奠定基础的至关重要的一战。倘若东吴与蜀硬与曹操正面交锋,只怕到时真是“铜雀春深锁二乔”了。这也是为什么人们说会下棋的人,是“棋不看三步不捏子”的。巧干要求人们多思多想,对不了解的情况决不轻易下结论,方是智者所为。

回顾历史,鲜见有伟人早起晚归,不顾效率地蛮干。能成大事者,大多是处变不惊,

{以想念一位老人}.

有策略有计划达到自己目标的人。这些人通常能够把握规律,抓住关键,集中力量到一点去突破,使事情事倍功半,此乃巧干之实质也。人们常说:“三岁孩子做了再想,六十岁的老人想了再做。”是的,“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需要有闯劲的人,但并不是仅凭匹夫之勇蛮干硬闯。好力气也要有好头脑,勇气结合巧干,才能问鼎辉煌。

苏联有句谚语“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什么钥匙开什么锁,摸清形势再下手,办事情一般就这么个简单的理儿——蛮干不如巧干。(938字)

有个人买了一件珍贵的瓷器,店员用破布、破棉絮将瓷器缠了起来,把它装在一个大纸箱里,并在大纸箱的空隙里塞满了纸屑,这个人觉得这些废纸破布没有用,而且是累赘,就将它们拿出来扔掉了。结果,在路上箱子掉在地上,瓷器摔碎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一、审题

瓷器:精致、细腻、光洁、古朴、端庄、恬静、美丽、高贵、典雅

破布废纸:看似一文不值,累赘无用,低贱、卑微

从两个要素具有鲜明对比的特点入手:

1、高贵与低贱(卑微)高贵离不开低贱(卑微)

从要素的表象与本质入手:

1、无用与有用2、看似无用实则有用3、看似累赘与至关重要(身价不菲与一文不值) 切合题意

1、红花还要绿叶扶2、莲花与淤泥3、参天大树与默默土地4、主角与配角5、凡人与伟人

6、将军与士兵7、人民与君主8、农民工与中国奇迹9、刘翔与孙海平

10、科比与队友11、卑微与高贵12、大事与小事13、一颗钉子与整个国家14、奥巴马与智囊团

封底 之美

瓷器古朴高雅,如书的封面,破纸破烂不堪,似书的封底,就那么卑微地紧贴桌面。但哪一本书能少了它呢?没有封底的书,早晚会残破。封底,不显山不露水,却是生命中最深沉的美丽。

封底,却一直被人们忽视甚至鄙弃。如莲花脚下的污泥,滋养

莲的美丽,却被视为污浊之物;似英雄雕像下的底座,托起英雄的高大,却被看作无用之物。如果将它们纷纷撤离,鲜花萎顿,雕像支离,所有美好的也化为虚无,这时,我们才意识到,噢,它们是怎样绚丽,甚至以我们的审美标准都在这种光彩下汗颜。它是沉默的,无私的,卑微着,却也高贵着。

投眼城市边缘,多少封底似的人物以其血汗构筑美丽。脏兮兮的清洁工,是他们束起漫天起舞的塑料袋,是他们扫起恃风横行的落叶,保持了城市的清洁。土里土气的民工,也许他们在我们眼中一直是不良人士的代名词,是他们一砖一瓦拔起大厦,是他们为我们营造了实现梦想的条件,但是很可悲,社会就这样因为他们的出身和样貌否决了他们的贡献。但我要在这里为他们颂歌!没有他们,何来和谐?谈何美丽?

封底,不饰雕琢,但如果将流光溢彩的封面转过身去,你会看见封底在努力维持着他们的美丽。人民是帝王的封底,商纣、隋炀帝,就是狭隘地认为这些是毫无用处的东西,不顾民生疾苦、天下苍生,终被人民推翻。而刘玄德

携民撤离,不丢不弃,珍惜百姓,爱民如子,才博得仁厚美名。历史老人以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警诫我们,珍惜封底,呵护卑微。明智的人,听懂了这一劝告,让这些人或物化作一腔柔水,稳稳地将他载向彼岸。而亦有多少人,轻视他们,终被惊涛骇浪淹灭了踪迹。

现代的都市人,追随时尚,总认为这些卑微的东西早已沉尸历史长河,远不及时代的脚步。朴素无华却重如千钧的诚信,谦和的低调被人们弃之如敝屣,但后果怎样呢?假冒商家在3.15晚会上无地自容,田亮跻身娱乐圈却狼狈而回

朋友,呵护封底吧。不要被它的外表所迷惑,其实它才最美。听历史老人在呼喊,得封底者行天下。

以“生命的化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且文体特征鲜明。

①什么是“生命的化妆”呢?

我们阅读了林清玄先生的《生命的化妆》一文,文中说:“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②怎样进行“生命的化妆”呢?

林清玄先生在《生命的化妆》一文中说:“深一层的化妆是改变气质,多读书、多欣赏艺术、多思考、对生活乐观、对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关怀别人、自爱而尊严,这样的人就不化妆也丑也不到哪里去,脸上的化妆只是化妆最后的一件小事”

(2)关于选材①感恩、诚信、宽容、自信、奉献、乐观、坚强等优秀品质可以让生命光彩照人。②亲情、友情、师生情等美好情感使生命更加充实丰富。③文学艺术,哲学美学等优秀著作使生命更加内秀。 一切基本围绕化怎样的生命的妆进行。{以想念一位老人}.

生命的化妆

著名作家林清玄先生曾经说过:“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所谓“生命的化妆”,就是多读书,用诗书来充盈自己,用文字来装饰自己。

苏轼,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装饰了自己;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装饰了自己;用“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装饰了自己。他才是真正会化妆之人,他用文字化妆的生命令古今中外多少人为之入迷。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用它化妆的生命必定是光彩照人的。

汪国真的青春迷茫,让我在青春世界不知所措。泰戈尔的“假如你因错过了太阳而哭泣,那你也会错过月亮”,让我从彷徨路回到现实世界;他的“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让我在叶落的季节里惆怅独悲。用文字化妆出来的生命竟是如此高贵、美丽。

席慕容的《莲的心事》,让我在孤单的雨季对“深锁重门”的心莲百般哀怜;文字的力量是巨大的,而读书就是化妆生命的过程。

读书,可以读出智慧。

读书,可以读懂自我。

读书,可以让你获得知识。

{以想念一位老人}.

读书,可以陶冶你的情操。

读书,可以化妆你的生命,使之善良、优雅、美丽。

我爱文字,正如我爱这样的生活。

尽管,我不能像苏轼、朱自清、林清玄那样用文字将生命化妆得如此完美。但是,我的生活,什么都可以缺少,唯独不能没有文字。在枕边一直静静躺着的不仅仅只是那些翻了无数次的书籍,真正让我难以割舍的是古人那穿越时空的手指在明月流水间弹奏的温柔,在大漠、长城间扶摇直上的才思,在古道、落英间徘徊的幽情,在笔尖驰骋旷野的豪气,以及在书页上轻点而留下的那种淡淡的、悠长的、醉人的书香

用粉黛化出的妆,永远都是表面的;而用文字化出来生命的妆,才是长久的,将会陪伴我们一生。让我们用文字去化妆生命吧!

第三篇:《俄媒老人感慨中国的生活在俄罗斯想都不敢》

俄媒老人感慨中国的生活在俄罗斯想都不敢

居住在中国边境城市珲春的一位俄罗斯老人称在这里完全置身于另外一种生活中,能过上在俄罗斯想都不敢想的生活。到中国吉林省珲春市生活的俄罗斯远东退休老人都把自己称为Ruschina,源自英文单词Russia(俄罗斯)和China(中国)。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来自俄罗斯远东地区斯拉维扬卡镇的退休老人斯克沃尔佐夫夫妇从未想过,自己会在中国安度晚年。{以想念一位老人}.

中国边境城市珲春已经可以称为俄罗斯远东地区退休老人的疗养院,近期居住在此的叶夫根尼·斯克沃尔佐夫说:“只要坐两三个小时的汽车穿过中俄边境,就可以完全置身于另外一种生活中。在这里即使靠我们微薄的退休金,也能过上在俄罗斯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图片信息:俄罗斯美女

叶夫根尼说:“我们第一次来珲春是为了看望女儿,她在这里学中文,平时住宿舍。我们一到这里就感到非常吃惊,就连我们这种并不富裕的退休老人都能买得起珲春的房子。我们买了一套很棒的80平方米的三居室,只花了76万卢布,约合15万元人民币。

现在随着人民币升值,珲春的房价也上涨了。没钱买房子也可以租,每月6000卢布、约合1200元人民币就能在市中心租一套很不错的三居室。

自从离开船舶修理厂,我跟老伴在俄罗斯种了13年的地。农活占据了一切,我们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就连生日也已经很久没有庆祝过了。直到我们来到珲春看望女儿,才知道中国的生活是怎样

的。”

图片信息:俄罗斯美女

珲春从中文翻译过来是“春天”的意思,这个名字的确名副其实:城市虽然不大,但很舒适,设施完善,适合休憩,可以给俄罗斯老人带来“第二春”。

桑拿、按摩房、医疗服务等一应俱全,珲春实际上就是一个大型疗养院,就连并不富裕的俄罗斯人也能消费得起。

叶夫根尼继续说:“我们喜欢周末去洗桑拿。全套保健按摩只需要人民币250元。我发现,上了年纪的女人来这里以后,都会比原来漂亮很多。”

据相关数据显示,约有200个俄罗斯家庭移居珲春——主要都是退休老人。但大部分人都喜欢往返于两国之间,以便能享受两国的所有优势。

去中国的费用很低,四五千卢布就能待一周,包括交通费、含早餐的住宿费在内。所以很多人会来中国疗养或休息。在小餐馆吃一顿饭只需100卢布,出租车起步价25卢布,一瓶伏特加大约30卢布。中国的口腔医疗也要比俄罗斯便宜得多,至于品质如何,就仁者见仁了。

珲春在中国边境城市中也算独树一帜——隶属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这座“春城”更干净、更安静也更热情好客。

城市里所有的招牌都用汉语、朝语和俄语书写,就连市区最有名的饭店也是用俄文命名:“音乐”、“桦树”。

在中国的俄罗斯人既算做客,也算回家。外国人无法获得中国户口和国籍(除非与中国公民结婚),所以多数来华的俄罗斯人不得不因为签证原因定期往返。这或许可以算是唯一的不便。

叶夫根尼认为,在中国供一套房子并不困难——取暖费、水电费与俄罗斯相比更不值一提,还没有财产税。在苏联社会主义时期长大的那些人,都很喜欢中国的社会主义。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以想念一位老人 身边的一位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