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
第一篇:《孤灯一盏夜读抄》
孤灯一盏夜读抄
中文0802 王荣鑫
一点台灯,在夜空里茫茫如豆,逐渐息去的万家灯火,几声渺远的犬吠,一种孤独的温馨。这时的心才能与作者共鸣,这时的人才能与天籁合一。
少时读书,没有包袱,喜欢便细加玩味,不喜欢便弃置一旁。白日里忙于与狐朋狗友同游,不得安宁,夜里才拿起书一页接一页,一章接一章地读将下去。终有一章完结,打一个哈欠,抬头看表,每每在子夜时分。有时读到会心处也不惜通宵达旦。如果哪天不在夜里读点什么或者写点什么,便觉得这一天过得不完整。
“先父在日,住故乡老屋中,隔窗望邻家竹园,常为言其志,欲得一小楼,清闲幽寂,可以读书。但先父侘傺不得意,如卜所云,‘性高于天,命薄如纸’,才过本寿,遽以痼疾卒,病室乃更湫隘,窗外天井才及三尺,所云理想的书室仅留其影像于我的胸中矣。”周作人在《夜读抄·小引》中的这段话,与我的经历颇为相似。我当年家贫,父亲用一块旧木板接上四条木棍为我做了一个小书桌,我就坐在马扎上伏此小几夜读数年。父亲生命最后几年郁郁不得志,终日以酒与书为伴,想必也曾向往过一间独立的书屋。
六年前读到知堂先生的《夜读抄》时,我的夜读生活恰恰受阻,校园里机械的作息时间剥夺了我夜读的权力。偶有冲动拿手电筒在被窝里做贼般读书,一经被发现,便要遭受楼管大叔的猛烈喝斥。何况蜷缩铺盖之中的境况,又怎能读出什么心得?
到了大学作息时间终于有了极大地弹性,夜读却不见得有恢复的迹象。先是尘虑萦心,忙于俗事,每夜工作到凌晨,疲惫之极;如今开始潜心于学,一则每日清晨都要早起,精力实在有限,二则室友都逐渐开始早睡早起,夜里亮灯定将扰其安眠,夜读的恢复故而一拖再拖,成了心里一个解不开的结。
读书本无所谓何时何地,夜读之于我成为一种情结是因为它凝结着我儿时的心境和梦想。我喜欢《夜读抄》,不在乎它本身的内容与形式,只是因为那种夜读的情趣和意境,只是因为它叫“夜读抄”。
第二篇:《廿本规范六个月,一盏孤灯半夜寒》
[考试信息]廿本规范六个月,一盏孤灯半夜寒–记录2012年注岩考试点滴(3月部分更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下一主
离线
谭方19
81
高级工程师
关闭
个人中心可
以申请新版
勋章哦
立即
申请
知道
了
发帖
742
土币
4728
威望
501
原创币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楼主 发表于: 2013-01-06 — 本帖被 nhq198 执行加亮操作(2013-01-11) —
关于注册岩土考试的些许看法 山外有山楼外楼,高手在民间。我本没啥底气来写啥经验,但是大家热情之高远超出我的想象,盛情难却,必须写点什么,权当叫做看法吧:
2012年的注册岩土考试堪称十年来一个新的里程碑,随着以高老为代表的学院派的退休,武威总工为代表的实践工程派掌控了今年的命题全局。正如论坛里陆渐先生所介绍的一样,今年的案例命题风格“三从一大— 即从严从难从实际出发,计算量大”,完全向注册结构考试的风格和难度靠拢,同时第一天的知识题的难度比往年降低,这让熟悉了过去十年高老的风格,而且以往年真题为假想敌的考生措手不及,包括我自己在内。这样的风格转变,实际上有利于年轻、有较多时间复习做题,特别是已有注册结构在手的考生和高校师生;而对年纪偏大,毕业已久,实际从事勘查、施工、检测等行业,实践经验丰富但做题不够的考生不利。这种转变,是否更符合注册考试的宗旨我不敢妄言,命题组的用心是好的,希望案例命题更全面:覆盖建筑水利铁路公路,希望更接近工程实践;只是参加考试的考生从事行业五花八门,如果对从事勘查和施工的考生,设置计算难度过大,他们通过的概率就偏小了,其实从综合平衡来说,案例命题接近工程实践的方向是对的,但是步子迈的过大,也许适当提高第一天的难度,适当降低第二天案例的难度,更有利于选拔综合人才。 我自己的学习和从事的工作面较宽,和多行业都有交叉,但我自己觉得还是最喜欢岩土,我也忘不了自己是怎么被领进岩土这个领域的大门的,我98-2002年本科在天津大学学习水利水电建筑工程,2002年跨校考华南理工大学的结构专业研究生,考完之后成绩刚出来,考的还算凑合,一个偶然机会,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练继建教授知道我没有报考本校研究生,于是关心问我成绩如何,得知我是因为想离家乡更近的原因才离开天大,在审查过我的本科学业成绩之后,亲自打电话给有“广东地基王”之称的莫海鸿教授推荐,由于莫老师已招够了人,便把我安排给了同样从天津大学过来的,在岭南享有盛誉的杨位洸先生的高徒–杨小平老师,学习岩土工程,我是这样,进入了
岩土这一学科的大门。不能不说,三年的研究生生涯,对自己的基本功帮助很大,但我毕业后主要从事结构设计,以岩土设计为辅,但毕竟结构岩土,都很难分得清吧,工作后还是有很多机会从事地基基础、桩基、边坡、基坑、地基处理等工程。
2012年结构专业成绩出来后不久,大概3月份,我开始准备注册岩土专业的复习,去年考过的师弟萧先生,借给我一些书,主要有于海峰的习题集,刘兴禄案例,规范合订本,铁路合订本还有公路规范,其它的9本重要规范我自己都有,后来又陆续补充了一些重要规范以及规范合编上没有的单行本,以及李向阳先生的案例精讲,对于规范,我个人认为,一定要按考试大纲买齐全,特别是对于当年更新的规范,以及新增加的规范,更是重中之重,可以说是必考,比如2012年的安全生产法,以及桥梁抗震,钻探规程等。重要规范必须要上单行本,这是因为规范空白处较多,便于做笔记,另外考试的时候使用比较方便。 准备考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有周密的计划,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可各用两个月
第一阶段,一般两个月左右,把案例的东西都过一遍,用书可以选用李向阳的案例精讲或者于海峰的习题集,可以分章节的做题为主,做题时,一定先不要看答案,而且要把对应规范(单行本)翻到对应公式处,做完之后,边看答案边总结,对有些容易漏掉的参数或者条件,可以加五角星或者用荧光笔标出,这个工作非常之重要,要知道在考试的电光火石之间,一般人精神高度紧张,很难发现规范的一些小字,特别是隔页的修正条款,比如今年桩基抗震承载力修正系数1.25,桥梁施工阶段桩基放大系数,公路地基承载力跟深度的放大关系,这些修正,往往就是你能不能得分最关键的一步,基本都只能靠平时积累,所谓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这一阶段不需要把自己搞的太紧张,每天有那么两个小时足够了,忙里抽闲即可,周末可以多搞几个小时,我一般周末两天一天5个小时一天3个小时,贵在持之以恒,如果确有事情需要耽搁,也不能超过3~5天都不摸书本,这样会造成生疏感,需要时间恢复状态。有些考友开始的非常早,寒假就开始准备,其实个人认为大可不必(当然特殊情况的需自己把
握),时间拖的太长,到后期疲惫不堪,所谓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或许这也是成绩要拖到过年时才出的原因吧!毕竟这个考试这是我们的副业,大家都有自己的主业要做,不能因小失大本末倒置。这一过程也是收集资料的过程,有一些书,比如铁路公路港口规范,并不好买,可以要去一些淘宝的小店里买,有个别偏门规范李向阳有组织买过,他好像有一个淘宝店也帮忙卖这些规范,这个坛子里有相应的帖子,我就不再重点介绍了,整理规范,可以先打一个目录,像我贴的图片一样。另外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的教材一定要有一本,很有用,我用的是建工出版社的四校合编地基与基础第三版,师祖爷杨位洸主编的,虽然书有点老,但我是爱不释手,02年刚来华工的时候买的,陪伴了我好些年,用起来有亲切感。另外也有别的教材很好,我还有一本高大钊老先生的《土质学与土力学》交通版,华工研究生的教材,这本书在渗流固结以及土工试验方面讲的比较好,可以与四校版相互配合使用,我一般四校版放在家里,高老的放在单位;陈仲颐的书也不错,不过要比四校版难一些,个人认为其实四校版已可以满足考试要求。收集资料的过程,还包括上论坛,论坛和QQ群能给我们很多东西,上过论坛的考友,今年至少不会再-4分了,-4分才是最委屈的。QQ群的有李向阳群(172956357应前面考友要求公布),本论坛大神zhangwei12他们那个群,还有江苏杨奎他们那个群,后面这两个群我都不知道群号,大家可以咨询他们。我在向阳群里呆了一年多了,那里气氛还是很好的,可以畅所欲言,有些李的书的问题,也可以找他解释,高手也很多,如湘-老冀,是个40多岁的兄长,研究学问非常认真。至于于先生的群,我加过两次,都被踢出来了,因为我在里面话比较多,那个群永远都是于先生是主角。经常有考友有这样的疑惑,规范有41本,怎么看,是不是都要熟悉?其实我个人觉得,一定要分清楚规范的层次,核心规范,一般规范,次要规范。核心规范,就是那9本,这个论坛里很多人总结过了,于先生也有区分,核心规范,是重中之重,把核心规范掌握好了,把基本题都做好了,就有机会能及格,因为次要规范太多,人的精力总是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考试的时候,也不能见到次要规范的就跑,先做熟
悉规范的题,是对的,但是总有一些次要规范的题目,也是基本题,虽然你平常并不熟悉,好些都是套一个公式就能出来的,这些可以放在后面一些来做,需要临场发挥,丢掉这样的分就可惜了,如今年公路地基就要好几道题,大多可以得分的。第一阶段,主要把握核心规范,案例题中涉及到一般规范的,如公路港口地基基础规范等,也需要熟悉熟悉,太次要的规范,比如公路隧道,垃圾填埋处理等规范,可以暂时先不看。
第二阶段,一般用时两个月左右,仍然集中在案例。按今年考试风格的转变,我个人预计今后几年仍然将延续三大一丛的命题风格,大家需要高度重视案例部分,就今年的考试结果来看,绝大多数的人,都栽倒在了案例上,这就要求大家花更多的时间在第二天,我个人觉得整个复习过程,案例:多选题:单选题的时间,可为7:2:1。这两个月的时间,可以选用刘兴录的习题,刘老的书,大部分题目还是不错的,但有部分题目计算量过大过偏,另外错误非常多,需要自己甄别,由于刘老已经驾鹤仙去了,所以这些错误一直没有再人为修正。李向阳的案例精讲虽然第一版也问题较多,但经过大家提意见和修正后,再版的问题已比较少。要做完刘老的题,还是需要一点毅力,这个阶段是非常辛苦的,不会做的题可以在群上或者论坛里和大家讨论讨论,自己多琢磨。做题过程中可以适当计时,比如自己做3个题30分钟,看够不够,适当制造一点紧迫感,把刘老的书做完,李向阳的书也搞完,基本计算量就已经够了,一般人这时已经完成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下一阶段就是剑指真题了。也许有考友会问,这么长时间过去了,第一天还没开始呢?其实要这样讲,复习案例的同时,也是熟悉规范的过程,第一天也不完全全是知识题,也有一些小计算题,还有一些比如地基处理方式的选择,做好案例题的同时把规范熟练了,其实第一天的大约一半知识已经在这四个月完成了。
第三阶段,第三阶段是整个复习过程中最关键、直接决定成败的阶段,虽然时间上跨度两个月,可这一阶段的复习,最见效果,我在这一阶段也不敢懈怠,基本达到了每天约3个小时,周末尽量达到每天5个小时了。周末的时间一定要利用好,一个
第三篇:《金庸的孤灯》
龙源期刊网 .cn
金庸的孤灯
作者:亦舒
来源:《视野》2011年第10期
想起来,并非那么遥远的事,当年明报馆在湾仔谢菲道,我去见工,完了之后,有人说:“你去看看查先生。”
那真是最奇怪的办公室。简陋到极点,门虚掩着,一盏孤灯。一位中年男子伏案疾书,闻声抬起头来,寒暄几句。
少年的我根本不愿走近,随即下了楼,心里想着:做老板要如此刻苦,真划不来。 其实他那时才40岁左右,可是不知怎的,年轻之际,他已像个中年人。
成功当然有所得,可是付出的代价只有当事人才最明白,创业所费时间精血,不足为外人道。
读者最开心,所费无几,捧住《射雕英雄传》读了又读,每次都兴奋得搔头拍腿,说:都会背了,不知为何激动,没有这几套书,不知如何是好。
后来他的办公室装修得美轮美奂,书房面积也非常宽敞,可是我总是记得那一盏孤灯。 (李云贵摘自《明报周刊》)
第四篇:《2011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11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汇编
一、全国新课标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1.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答: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6分)
答: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 ③写哀景抒哀情。
【诗歌简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首句统摄全篇点明作者的情感极其哀愁,这哀愁是由荒郊中看到的景色引起的:泾水弯弯曲曲靠在遥远的村子旁边;因为过多的放牧牛马,春天的草已经看不到多少了;原野上的田地没有人耕种,只有秦朝时的古碑还在,还能证明这里曾经的兴盛;天色已晚,云彩与积雪一道围绕在苍山上,几缕炊烟伴着残阳,绿树显得格外昏暗,行客之路尽是黄沙。看到这荒凉的景色,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再回想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诗歌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在情景处理上,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颈联采用拟人,写景细致入微。
二、全国大纲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作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②③①②①
【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从上、下两阙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3分)
答案: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写的。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渐向暝”时;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
解析:答出以时间为线索的给1分,能简要说明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2、 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5分)
答案: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
解析:答出心情的,给2分;能简析表现的,给3分。
【赏析】:
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作者意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
词一开篇就推出了一个阴雨连绵,偶尔放晴,却已薄暮昏暝的凄清的秋景,这其实很象是物化了的旅人的心境,难得有片刻的晴朗。这样的环境中,孤独的旅客,默立客舍庭中,承受着一庭凄冷的浸润,思念着亲朋。忽然,一声长鸣隐约地从云际传来,似乎是鸿雁声声;然而,四望苍穹,暮云璧合,并无大雁的踪影。
过片“更深人去寂静”把上下片很自然的衔接起来,而且将词境更推进了一步。“人去”二字突兀而出,正写出身旅途的旅伴聚散无常,也就愈能衬托出远离亲人的凄苦。同时“人去”二字也呼应了下文孤灯、酒醒。临时的聚会酒阑人散了,只有一盏孤灯摇曳的微光把自己的影子投射在粉壁上。此时此刻,人多么希望自己尚在酣醉之中呵。可悲的是,偏偏酒已都醒,清醒的人是最难熬过漫漫长夜的,旅思乡愁一并袭来,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这首词全无作者贯有的艳丽之彩,所有的只是一抹凄冷之色。
这首词本名《清商怨》,源于古乐府,曲调哀婉。欧阳修曾以此曲填写思乡之作,首句是“关河愁思望处满”。周邦彦遂取“关河”二字,命名为《关河令》,隐寓着羁旅思家之意。自此,调名、乐曲跟曲词切合一致了。这首词不仅切合音律,而且精于铸词造句。“秋阴时晴”,一个“时”字表明了天阴了很久,暂晴难得而可贵。“伫听寒声”两句写得特别含蓄生动。寒声者,秋声也。深秋之时,万物在萧瑟寒风中发出的呻吟都可以叫做寒声。此词中孤旅伫立空庭、凝神静听的寒声,原来是云外旅雁的悲鸣。鸣声由隐约到明晰,待到飞临头顶,分辨出是长空雁叫,勾引起无限归思时,雁影却被浓密的阴云遮去了。连南飞的雁都因浓云的阻隔而不能一面,那是何等凄苦的情景。整首词中几乎无一字一句不是经过刻意的琢磨。可以说通篇虽皆平常字眼,但其中蕴含的深挚情思却有千钧之力。这也是周邦彦词的一大妙处。
此词自然浑成主要表现在语言平易无雕琢,而意象鲜明,人与物、情与境,浑然融为一
气。故戈载评曰:“其意淡远,其气浑厚。”(《宋七家词选序》)。
三、北京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
1 示秬秸○
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1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注释:○
1、(1)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一盏孤灯 清酒孤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