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给一个人期望却又 人又少了一个

话题作文 zuowen 3浏览

【话题作文】

第一篇:《中道管理—絜矩之道篇+试题答案》

学习课程:中道管理—絜矩之道篇

单选题

1.人最喜欢的是自动,而不是 回答:正确

1. A 变动

2. B 不动

3. C 自动

4. D 被动

2.中国人一生只做四件事,即 回答:正确

1. A 修、齐、养、平

2. B 理、齐、治、平

3. C 修、齐、治、平

4. D 修、齐、治、责

3.人生只做一件事,就是 回答:正确

1. A 在职场中修炼自己

2. B 在商场中修炼自己

3. C 在情场中修炼自己

4. D 在战场中修炼自己

4.管理的第一目标是 回答:正确

1. A 理人之道

2. B 絜矩之道

3. C 安人之道

4. D 经权之道

5.中国人强调 回答:正确

1. A 以人为本

2. B

3. C

4. D 以事为本 以物为本 以神为本

6.任何事情都要守规矩却又不能死守规矩,这就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安人之道 成功之道 中庸之道 经权之道

7.M理论主张要让员工安心,就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要让员工获得最小的自由 要让员工获得最大的自由 要让员工获得最大的快乐 要让员工获得最小的快乐

8.中国人一生中四件事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齐家→修身→治国→平天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齐家→平天下→治国 平天下→齐家→治国→修身

9.经权的实质就是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要有所变 要有所变有所不变 要有所不变 经济和权力

10.絜矩之道总是在提醒领导者,从事科技的人更需要有 回答:正确

1. A 恩心

2. B 坏心

3. C 仁心

4. D 良心

11.自动才会 回答:错误

1. A 勤劳工作

2. B 推托工作

3. C 敷衍工作

4. D 不工作

12.很多主管到最后会被下属架空,主要的原因就是{给一个人期望却又}.

1. A 主管没有抓住下属的情

2. B 主管没有抓住下属的神

3. C 主管没有抓住下属的人

4. D 主管没有抓住下属的心

13.西方人强调 回答:错误

1. A 以人为本

2. B 以神为本

3. C 以物为本

4. D 以事为本

14.絜矩之道的起点是 回答:错误

1. A 规范化

2. B 制度化

回答:正确

3. C

4. D 成本化 流程化

15.人和物不同,物是在人的无意识中自动,而人却应该 回答:正确

1. A

2. B

3. C

4. D 在自己的无意识中自动 在自己的有意识中自动 在自己的有意识中不动 在自己的无意识中不动

中道管理—絜矩之道篇

第一讲 中道管理概述

【本讲重点】自己的意识产生自动行为 要用感应的力量让他自动 有感有应大家都乐于自动

不施加任何压力才算自动 用心来感应是有效的途径 最好由上级先做好榜样

喜欢自主害怕自动

员工不可能完全听从命令,一切依组织的需要而行动,因为人都有自觉,人都需要自主。中国人特别喜欢自作主张,擅自做主,但是,每次自作主张的结果常常是挨骂、受罚,因而形成了被动服从、偷偷自主的不正常现象。表面服从,暗地里自作主张,会造成企业管理中的很多困扰。

中国人总是希望每个人都守制度,而自己却可以为所欲为,享受特权。如果别人享受特权,他就觉得特权应该打倒。人常常是很可怜的,对自己与对别人总是双重标准,看别人没有一件事情是好的,看自己统统是很完美的,这是典型的偏道思想。就是因为人类有偏道的倾向,所以才需要常常规律自己走向正道,走向中道,这就是自律。

【案例】人从哪里来,西方人是偏道思想,人是上帝造的,人是自然进化的。而中国人的答案很简单,人是天地生的,我是父母生的。我从来都说我从父母来,最早的人从哪里来,自然生成的。中国人永远是人本位,神本位的人比较少。人是自然所造,所以要谢天谢地。人是父母所生,所以要有孝心,要讲究孝道,这就是中华文化。

害怕自动也是自主

人们自己的意识常常使自己不敢自动,可见害怕自动、不敢自动、或者不愿意自动,都受到自己的意志力所控制。自己使自己被动,自己使自己不敢自动,自己使自己不愿意自动,事实上都是自己的一种自主行为。一个人如果自己决定要被动,那么他人就很难逼使他自动,顶多推一步动一步,但还是被动的。自己决定不自动,他人就毫无办法。如果自己决定要自动,那么他马上就会自动起来,从被动变成真正的自动。

一个人要自动,而且要自动到合理的地步,才是大家所欢迎的。如果自动到不合理的地步,那是所有人都讨厌的,所以一个人要自律,就是要求自己时时刻刻要动脑筋,困而后知。中国式管理是生长在一个很穷困、很艰难的环境中的,而美国式管理则是产生在相对富裕、资源很充足,而且不需要动脑筋的地方。因此中国企业的主管要努力让部属能够自动,部属也同样要努力使主管自动。被动是很辛苦、代价很高的,而自动却是很轻松、很愉快,没有后遗症的,絜矩之道真正的用途就在于让人们能够产生自动自主的心态。

【案例】中国的黄河,专门跟人类开玩笑,黄河百害只有一利,可是西方的河却都是对人类很配合的。中国的湄公河即澜沧江,需要水的时候它充满了水,要晒谷子的时候,它水干干的。而黄河是专门跟人类捣乱的。所以,中国人天生就会动脑筋,当遇到一个脑筋特别发达的人,要用很单调、很刻板的事情去规定他限定他时,是行不通的。

老板的话永远是对的,因为就算他一百个不对,下属也不能当场说出来,否则就叫顶撞。而事后说,他很容易接受,当场说,他下不了台,就会恼羞成怒。所以,下属在平时要养成习惯,上级所有的指示都说是是是,虽然明知道不是,但也不能讲,要等回去以后,把自己的困难再倒出来,告诉老板说我碰到这样的困难。老板就会说既然碰到困难,就这样改好了,他就会随时改变。

不施加任何压力才算自动

人对于外来的压力,总希望加以抗拒,以免自己承受不了,危及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不施加任何压力,人就无从抗拒,从而形成自动的行为。这就说明在企业的管理中,上司要让下属自己产生压力,而不是对他施加压力,只有这样,下属对自己内心所产生的压力,就会无从抗拒。自己的内心所产生的压力,有所反应,便是自动的行为。要让下属自动自发,上司就必须从自己做起,不施加任何压力给对方。

絜矩之道就是将心比心,就是知己知彼,只有这样才有办法去控制。管理与工程是截然不同的,工程定了就不能改,而管理定了随时可以改;工程是有答案,而且是有一定的答案的,而管理虽然也有答案,但是不可能有一定的答案,否则就不能称之为管理。

【案例】控制有两种,一种叫无形的,一种叫有形的,西方人是讲究有形的控制,而中国人讲究无形的控制,而且要加上全面,无形全面控制。西方人会用仪表来控制,会用流程来控制,会用标准差来控制,这都是有形的。如果一个经理戴了一只名贵的手表,西方人就无法去控制,而中国人是会控制的。总经理会在某一天问人事部门经理,那个生产部王经理,怎么突然间戴一只名表,是从哪里来的?这就是中国人最聪明的地方。中国人会从那种好像不重要的东西中来发现重要的弊端。

第二讲 人普遍不喜欢被动

愈逼愈没有效果

当发现部属愈推愈推不动,愈逼愈没有起色的时候,领导者必须提高警觉,因为这已经是物极必反,失去效果了。部属时时期待推、催、逼、压,来时勉强承受一下,而去时马上变成耳边风,不当一回事,这时候又期待下一次的推、催、逼、压,然后再一次把它当作耳边风。到不逼不行,逼也不行的时候,管理就失灵了。俗话说“人不畏死,奈何以死逼之?”此路不通的时候,最好反过来想一想,人未必真的喜欢被动,也未必真的需要推、催、逼、压。

人大多喜欢自动,不喜欢被动,可惜很多领导者往往误以为人喜欢被动,产生了很多不正当的管理行为。

【案例】科学不是万能的,科学可以救国,却无法治国。科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很多。不能解决交通问题,所有的城市都有交通问题,科技再发达也无能为力。科学没有办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科学没有办法解决人类喜欢打小报告的问题。科学不是万能的,人类除了科学以外,一定还有哲学、文学、艺术,而这些东西才是使人生多彩多姿的东西。

人并不喜欢被动

人并不喜欢被动,恰恰相反,人是喜欢自动的。一个人自动的时候,心甘情愿去做事,心情十分愉快;一个人被动的时候,心里不情愿,做起事情来,不是拖拖拉拉,便是敷衍塞责。同样一个人,自动和被动的时候,就可以成为两个完全不相同的人。

{给一个人期望却又}.

【案例】你不妨时常问一问自己:到底自己比较喜欢自动,还是真的喜欢被动?调查访问的结果往往证明人大多喜欢自动,并不喜欢被动。

管理的错误心态

在拖拖拉拉的风气中,最严重的问题,反而是产生一种不正常的管理心态:非严管不可。严格管理,采取紧逼盯人的方式,凡事推、催、逼、压,好像不如此,就没有人做事,惟恐对部属宽恕一些,大家就会更加偷懒。于是把不正常的推、催、逼、压看成正常的做法,并且变本加厉,愈催愈急,愈逼愈紧。管理的错误心态,导致管理的不良态度,产生不良的管理效果。

絜矩之道就是要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将心比心才能获得下属的拥戴和配合。絜矩之道其实要注意言为心声,俗话说“相随心转”。经权之道用现代的话叫做与时俱进,时间、环境、人都在不断的变化,相应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在变,即以不变应万变;絜矩之道用现在的话就叫做和谐社会,人要成长只有靠和谐。科技在进步,永远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叫做风险性,如果一切都是可计量的,那根本就没有风险性可言,任何企业都有相当的风险性。絜矩之道才是根本,领导要安人,如果没有絜矩,就无法安;要改变,没有絜矩,就无法改变。质量管理不是要做出最好的东西,而是做出最合理的东西,质量是要求合理,而不是求好。

【案例】很多西方企业领导者的观念很像中国人。但是,写书的人本身不是这种高端的人,反而要顾虑到更多数的读者,所以他不可能写出太高深的东西。美国的CEO、法国的CEO、德国的CEO,只要当到CEO,他很多观念其实跟中国人是差不多的,因为天下没有什么是绝对的。马马虎虎就是最好的意思,而不是差劲的意思。

一个人镶假牙,如果这个假牙几百年都不会坏,那又有什么用呢?如果人已经死了,那么假牙很好又有什么用?还会导致整个牙周变动,再好也没有用。品质不可以求最好的,因为成本太高了,是一种浪费。

用心来感应是有效的途径

人性化管理,应该是心连心、心交心,用此心感应彼心的过程。心的感应力,看不见,摸不着,却实在有效。部属认真地以上司为表率,模仿上司的言行,这便是有效的感应。上司体贴部属的苦衷,处处为部属着想,也是一种感应。有感才有应,有应才会引起更多合理的感。上下级间彼此都用心,自然会心语相通,不至受到语言、文字的障碍。多用心、少用言语,多以行为来表示,少耍弄嘴皮,就比较容易在上下级间产生感应。

第二篇:《本来说好给答案的,但他却一个人出去散心了》

{给一个人期望却又}.

本来说好给答案的,但他却一个人出去散心了

我和男友10月份分的手,后来我努力挽回,元月底我们和好了,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情人节那天我们才又见了面,当天晚上他就开始给我商量结婚的事情,我觉得我们和好后才第一次见面就说结婚,我很害怕,对他没信心,没答应,说在想想,现在还不是时候。

第二天又见面的时候他态度感觉冷淡了好多,让我更犹豫了,当天晚上,他又跟我说结婚的事情,我就直说了,对他没信心,觉得还不是时候,他就说要改天再说吧,他心情不好,怕有跟我吵架,我说好吧。

后来我们就天天晚上有一句每一句的聊,我问他是不是除了结婚,我们就没什么可聊的了,他笑笑,后来他又消失了两天,我忍不住问他,咋回事,他说有事,我说为啥不给我提前打个招呼,让我担心,他说“恩,知道了”,我就有些生气了,他就又说,你觉得我们合适不,他说他觉得我就喜欢恋爱的过程,不想结婚,但是他老大不小了,弟弟也马上要结婚了,没时间跟我闹着玩。

我说我要是不想结婚为啥花那么多心思挽回你呢,他还是对我没信心,我就把我那天感觉到的给他说了,他说他能理解我的顾虑了,是因为我太计较了,后来我们就约定都在想想。

第二天我就想好了,给他答复,也说了我对结婚的规划,什么时候见家长,什么时候结婚。我说这是给他的定心丸,而且也说了我对他的要求,后来他说他要好好屡屡想法,我说行,不逼他,又过了一天,他给我发短信说周末了找我说,这两天工作忙没时间好好思考,我说行,我等着,结果周六一天没消息,周日上午我上QQ的时候看见他说说,说逃离我们的城市,一个人一个包去外面散散心,找找原来的自己。

直到现在他都没有联系我,给我任何答复,我也没联系他,我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就是不行分手的意思吗?我一直没咋联系他是想让他好好思考,结果现在人直接跑了,我更不知道我该怎么做了,这是几个意思??

情感专家分析:

这说明他还没有想好,也许是对你自己没信心,也许是对你没信心,也可能对你们的未来没信心。男人的思维方式跟女人不同,遇到问题他们需要自己想明白,当他想明白了,就会告诉你的。不过,如果他是那种不敢负责任的人,就另当别论了。

不知道你们当初因为什么分手的?你努力挽回的目的是什么?

第三篇:《42句话看透一切,很调侃却又很真实!》

42句话看透一切,很调侃却又很真实!

引导语:一个人的夜,一个人的生活,一个人在亵渎寂寞,一个人在独自悲伤。我的世界只有我一个,主角是我,配角依然。下面的42句话可以让你看透一切。赶紧随小编一起看下吧。

1. 悲伤才念情,寂寞才说爱

2. 执着,终于还是零乱的溃不成军

3. 一个人的冬天冷的如此彻底

4. 这年代,习惯了放肆,丢失了矜持

5. 找一个理由,否认忧伤,笑容就会灿烂到无所不在

6. 寂寞如此,冷暖自知

7. 一个人的夜,一个人的生活,一个人在亵渎寂寞,一个人在独自悲伤。我的世界只有我一个,主角是我,配角依然。{给一个人期望却又}.

8. 沉默是害怕的借口,傻笑是委屈的理由 9. 沙漏。漏掉的是我们易逝的年华 10. 安静的笑容,带有无尽的忧伤

11. 快乐是悲伤的代名词 12. 这世界假的太逼真 13. 只能说还太年初,悲欢离合,面目全非 14. 短暂的幸福拥有就足够 15. 说太多,不如沉默,想太多,我会难过 16. 关于幸福,很多年前就不属于我 17. 伤过了,幸福还会远吗 18. 我喜欢不劳而获,可不劳而获不喜欢我 19. 关于幸福,到底有多远,有谁知道 20. 生是分离的痛苦,死是永恒的厮守,幻想的充实来弥补现实的空虚

21. 曾经你说:“我们的爱情童话里才有。”后来才发现不是每一部童话都会有完美的结局

22. 孩子们,别拿青春做梦,这个世界连呼吸都在说谎

23. 爱过的人和爱着的人都在做同一件事,犯贱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给一个人期望却又 人又少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