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
第一篇:《想别人没想到的》
《想别人没想到的》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新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很有意思的一个小故事,可是却让我懂得了一个大道理。
文中讲了一位画师要考考三个徒弟,给他们每人发了同样大小的纸,让他们画骆驼,看谁画的骆驼最多。
大徒弟拿起笔不加思索地在纸上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二徒弟在稍稍思考了一下,在纸上画了许许多多的骆驼头,他画的果然比大徒弟多;
小徒弟经过反复琢磨就只画了两只骆驼,一只骆驼从连绵不断的山中走出来,另一只骆驼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
画师看了三个徒弟的画,对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没感觉,当看到小徒弟的画时,他禁不住点头称赞。原来小徒弟画的虽然只有两只骆驼,但它们在连绵起伏的群山里走着,若隐若现,让人有无尽的遐想,感觉有数不尽的骆驼从山谷里走出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想别人没想到的,要敢于创新,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超出常人的思维方式。要想做到想别人没想到的,就要平时多读书、勤动脑、善于思考。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动脑思考,要向文中的小徒弟一样,不但画的与众不同,而且达到了老师的要求,表达的自己的想法。真是太有思想了!
想别人没想到的,这幅画如果让我来画?我会画许多骆驼的脚印,一只骆驼在走,在纸的尽头画骆驼的一条尾巴,表明有许许多多的骆驼在路上行走。 想别人没想到的!我们要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多动脑、勤思考、勇于创新,就向我们学校的精品文化所提倡的——惟创新者才有未来,只有想别人没想到的,才能永远走在别人的前面。
第二篇:《三年级下册12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2
3
4
5
第三篇:《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11、 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2、结合实际情况,说说自己“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事情或者想法”。
学习过程:
一、 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2课《想别人没有想到的》,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一遍。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2、结合实际情况,说说自己“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事情或者想法”。)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 读课文,要求准确)
师:首先,我们来比谁课文中的字音读的准确。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结合注音多读几遍,2分钟后开始检测。
1、自由读。
师:现在我们来比赛朗读,(要求:读的同学声音响亮,字音准确。听的同学认真听,发现问题及时举手纠正。)
2、指名读,请其他同学更正。
3、集体认读所板书内容。
zhāo qià
召 集 恰 好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流利地朗读,理解课文)
师: “会认字”读得这么准确。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看谁课文读得最流利。
1、自由读(2分钟)
2、指名读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理解课文内容)
(一)先学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下面请看老师出示的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自由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作文: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2)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
(5分钟后,我们来比赛谁回答得最好)
生自由看书,思考。
(二)后教
师:现在谁来回答。(指名回答,其他人补充。)
师提示:(1)因为他用有限的骆驼代表了无限的可能性,谁也说不清楚究竟会有多少只骆驼,
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
(2)要想别人没有想到的。(意思对即可)
师:那么,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做过别人想不到的事? 生自由思考、回答。
师提示:
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爱迪生救妈妈―――
1、 作业
做《学习与巩固》
板书设计
12 想别人没想到的事{作文: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大徒弟 许多小骆驼
画师 二徒弟 许多骆驼头
小徒弟 两只在山谷中走
以少代多(妙)
第四篇:《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12 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基本理念:提倡个性化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阐述教学过程时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地、有个性的学习。”
一、个性化学习是一种自主性学习
我所教学的《想别人没想到的》一课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了画师收了三个徒弟,他考查三个徒弟,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的骆驼多,三个徒弟画了不同的画,只有小徒弟得到了师傅的称赞。这篇课文故事性强,文字浅显,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阅读和理解。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围绕着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这一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学生将精读课文中所学习的分段、理解课文等语文基本功,用于了本课的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了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
二、个性化学习要重视学生体验
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语文,必须加强体验性学习。然而,由于学生个体认知水平的不同,体验和感悟也就不一样,学生的理解就显示出多样化的特点。学生如何交流和展示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感悟?如何深化对教材的理解与认识?在本节教学中我采用了生生对话、生本
对话的形式。
首先,利用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小徒弟的画。然后采用对话形式理解师傅为什么会称赞
小徒弟。我设计了三个问题:
1、看了小徒弟的画,你有问题问他吗?谁愿当小徒弟,你们有什么要问他的吗?
2、你想夸夸小徒弟吗?
3、谁能用画师的话来夸夸小徒弟。{作文: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通过对话,学生感受并学习了小徒弟“想别人没想到”的思维方法。
三、个性化学习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见解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根据自己的语言积累、生活积累和情感积累去体验,大胆发表自己富有个性的见解,让学生的学习闪现创造的火花。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重视对学生的评价,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当学生分段出现分歧时,我引导学生学会找依据理清结构。在结尾的拓展部分,我设计了这
一教学环节:
过了不久画师又想考考三个徒弟了,于是他出了这样一道题──深山藏古寺。
1、出示一个徒弟的画,请学生评价这个徒弟画的画怎么样?
2、再请学生发表见解,你怎么画这幅画?
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各抒己见,积极思考答案。他们的答案恰恰就是课文中小徒弟“想{作文: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别人没想到”的思维方法。
第五篇:《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教学反思
《想别人没想到的》 是一片故事性强,文字浅显,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的略读课文。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在教学中,我始终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读文之前,我引入《踏花归来马蹄香》的图画和故事,让他们思考为什么应考者没有画一花一草,却能赢得考官的赞赏。孩子们说因为他的画与众不同,富有创意。学生回答后,自然导入到新课,并以浓厚的兴趣投入到课堂中来。
在讲授课文时我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我组织学生围绕一定的学习任务进行合作学习,并围绕着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这一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主要是想让学生把前面精读课文中所学习的分段、理解课文等语文基本功,用于本课的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在拓展环节,我把教学创新点放在以教材为基点,向生活、向课外延伸,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内容,开拓学生的朗读视野。
同时,我也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品味语言,加强语感,加深体验。在教学时注重学生的朗读指导,主要指导学生读好三位徒弟的画和画师的称赞。当学生读完一篇文章或一个故事,注意引导学生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通过学习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学生明白了在学习、生活中要多动脑筋,勤于思考,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别人没做到的。而我讲完了《想别人没想到的》,则更加明白教学中更要有所创新,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别人没做到的。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设计
良河西学校 陈海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内容。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会用“虽然""但是""”“不但""而且""”说话。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过程与方法:①以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②通过文本对话,感悟课文内容;
③巧设空白,通过对比探究,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作文: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常想别人没想到的事能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并树立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悟小徒弟以少代多的画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难点:用“虽然""但是""”来评价三位徒弟的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作文: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12课《想别人没想到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按学习要求自学课文。
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画初生字词,同桌合作,识记字形,理解词意。
(3)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与同桌讨论。
2、学生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检查字词学习情况。指名读,齐读。(课件出示词语)
(2)交流词义,掌握字形。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件出示下列句式,帮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
画师让三个徒弟画骆驼,看谁画的骆驼多。大徒弟——————,二徒弟———————-,而三徒弟———————,却得到画师的高度称赞。
让学生按照句式的提示自由发言,教师进行指导,让学生讲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品读课文,感悟妙处
1、默读课文,找出三个徒弟的画的不同表现意图,并圈出重点词语进行说明。
2、交流阅读感受,重点感知三位徒弟的画面。
(1)大徒弟画了什么?他想怎样表现骆驼多?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指名读(板书:密密麻麻 画满)
猜想:大徒弟可能画了多少只骆驼?
(2)二徒弟画了什么?他想怎样表现骆驼的多?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板书:许许多多 果然)
猜想:二徒弟可能画了多少只骆驼?
(3)三徒弟怎么画的?画了几只骆驼?读一读相关的句子。(板书:两只)
指名读后问:小徒弟画的多吗?从哪里看出很少?(几条、一只、另一只)
3、比较三幅画,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
(1)引导学生讨论:三个徒弟的画,哪一个表现的骆驼更多?
(学生讨论,并用关联词语“虽然—-但是—-”“因为—–所以—-”进行评价交流)
(2)重点理解画师的画,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
学生读一读画师的话,理解“若隐若现”
思考:小徒弟的画中,哪只骆驼是若隐若现的?那只若隐若现的骆驼有什么作用?(课件出示小徒弟的画)
再读画师的话,通过读,让学生领会其中的含义。
4、从大徒弟与二徒弟的反应中,体会小徒弟画的妙处。
听了画师的话,大家一定明白画师为什么称赞小徒弟的画了。那么大徒弟与二徒弟明白了没有?从哪个词看出来?(恍然大悟)他们悟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虽然大徒弟和二徒弟画的骆驼比较多,但是他们画出的数目毕竟是有限的,小徒弟的办法之所以最好,是因为他用有限的两只骆驼代表了无限的可能,谁也说不清有多少只骆驼,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因此,他的画最好。
四、课外延伸,丰富知识
1、联系实际说说在生活中,你听说过或见到过哪些“别人没想到的”事情?
2、学生广泛思考交流;教师相机提示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聪明的华佗,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等,让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说出他们的创新之处。
3、总结:创新的头脑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起来的,要想拥有创新的头脑,平时要多动脑筋,“想别人没想到的”。
板书设计:
12 想别人没想到的
大徒弟——用细笔画满 密密麻麻
二徒弟——许许多多
小徒弟——只画山、两只骆驼——画师满意
(动脑、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