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请以我评秦始皇为题, 请评价秦始皇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请以我评秦始皇为题,(一)

秦始皇评价试题

3.(江苏省南通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25题)(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功战日作,流血于野;""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首(百姓)康定,利则长久。

——《金石萃编·秦峄山刻石》

材料二 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

──《新唐书》

材料三 遣侍郎苏拜至福建,与督抚及琅议善后事。有言宜迁其(台湾)人、弃其地者,施琅疏言:“若弃其地、迁其人""此地原为红毛(荷兰人)所有,乘隙复踞,必窃窥内地,鼓惑人心""沿海诸省,断难安然无虞。""台湾虽在外岛,关四省要害,断不可弃。并绘图以进。”""上召询廷臣,大学士李奏应如琅请。寻苏拜等疏亦用琅议,并设县三、府一、巡道一,上命允行。

──《清史稿》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秦始皇的什么主要功绩?(1分)

(2)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时期在突厥地区实行怎样的制度?试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做法作简要评价。(3分)

(3)据材料三指出康熙帝在听取大臣们的建议后,对台湾地区实行的措施及原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三位古代政治家共同的历史贡献。(2分)

【答案】

(1)结束分裂局面,建立统一国家。(1分)

(2)设置羁縻府州。(1分)这是一种开明的民族团结政策,促成了“贞观之治”

局面的形成。(2分)

(3)措施:决定在台湾设立统治机构,使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①

原因:台湾国防地理位置重要,关系到东南沿海的安全与稳定。(4分)

(4)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出贡献。(2分)

【点拨】第一问,秦始皇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结束了以往封建割据的局面;第二问,考查唐朝实行边疆政策;清朝统治者鉴于台湾的重要地理位置,设台湾府,实施有效统治;不管何种措施,三位古代政治家本身就是属于统治阶层,当然其目的都是为维护统治加强对边疆的控制,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结束】

4.(2010年龙岩市高三第一次质检41题C)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秦始皇千秋功过历代都有评说。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朝时有人称赞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不及”。晋朝有人指责他“无道”“视杀人如狗彘”。

(1)从材料一中,你能够得出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4分)你认为三幅图片中不完全可信的是哪一幅?请说明理由。(3分)

(2)材料二中的秦朝人、晋朝人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4分)你认为我们今天应该怎样评价秦始皇?(4分)

【答案】

(1)秦统一中国;采取了巩固统一的措施。(4分,若只答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得2分)

阿房宫地砖图反映的信息不完全可信。理由是:秦统一之初,经过长期战争后的社会经济凋敝亟待恢复,(除关中外)不可能出现“岁登成熟,道毋饥人”的现象。(3分)

(2)秦朝人肯定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和巩固统一的历史功绩;晋朝人指责了秦始皇的暴政。(4分)评价秦始皇,应结合时代背景,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一方面,他统一了中国,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杈制度,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另一方面,他推行暴政,激化了杜会矛盾,导致了秦朝灭亡。(4分)

【点拨】

【结束】

5.[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统一中国的第一人,他的千秋功过历代都有评说。当朝有人称赞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谷以来未尝有,五帝不及。”晋朝有人指责他“无道”“视杀人如狗彘”。

(1)从秦朝人对秦始皇的称赞中,你能得到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

(2) 你怎样看待晋朝之人对秦始皇的评价?我们应该怎样评价秦始皇?

【答案】

(1) 表面信息: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推行了郡县制,颁布了统一的秦律,为中国历史发 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 其评价有偏颇之处。主要看到了秦始皇的暴政,而没有强调秦始皇的功

绩。一方面,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创立了封建专制中央集 权制度,并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他推行暴政,导 致了阶级矛盾的迅速激化,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点拨】

(1)强调的是他的功绩。回忆一下教材就可以。

(2)晋朝之人仅仅是从一个方面,并没有认识到其功绩。我们要全面地评价秦始皇,采用一分为二的观点。

【结束】

6.有人说,秦始皇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人:康熙帝则是中国版图的初步奠基

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史实分析上述观点的正确性。

(2)有历史学家说:“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你认为这套“制度”包括那些内容?

【答案】

(1)秦始皇统一六国,第一次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采取措施巩固了统一。所以说秦始皇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人。 康熙帝平定“三藩”、收复台湾、抗击沙俄入侵。他在位61年间,励精图治,开拓疆土,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的版图。

(2)郡县制度;三公九卿制度;皇帝制度。

【点拨】

(1)评述观点时应结合秦始皇和康熙帝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具体贡献;

(2)本问主要考查的是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回答时要注意被后世所沿用这一信息。

【结束】

7.(2011年5月苏、锡、常、镇二模24题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始皇既并天下,分为三十六郡。郡置材官(地方预备兵兵种),聚天下兵器于成阳,铸为钟镣,罢为角抵(摔跤).是时北筑长城四十余万,南戍五岭五十余万,骊山、阿房之役各七十余万,兵不足用而后发谪矣。其后里门之左,一切发之,而胜、广起。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兵考一》

材料二 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取得了胜利,使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真正成为独立的州,并联合起来建立了一个新国家;取消了英王直辖殖民地和业主殖民地的政府形式,实行了民主的、科学的资产阶级共和制;""但是美国独立战争作为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是不彻底的,革命没有解决土地问题和奴隶制问题;没有根本改变殖民时期的选举权情况。

——张友伦《美国通史》第二卷

材料三 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随后在短短的时间内,孙中山制定了很多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面对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袁世凯故意制造事端,逼迫革命派让步.帝国主义列强为了各自的利益公开出面支持袁世凯,对革命派进行恫吓。在帝国主义的威胁下,多数革命党人屈服了,随后,南北双方达成协议:革命党人同意让出政府,袁世凯则同意宣布赞成“共和”,并且逼迫清帝退位。2

月12日,清帝退位。第二天,袁世凯声明赞同“共和”,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

——朱育和等著《辛亥革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秦始皇的功过。(2分)

(2)材料二中“民主的、科学的”具体含义是什么?(2分)“没有根本改变殖民时期的选举权情况”指的是什么?(1分)

(3)材料三中孙中山“制定了很多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1分)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2分)

(4)上述材料中三位伟大人物对本国历史发展的共同功绩是什么?(1分)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评价历史人物。(1分)

【答案】

(1)功: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1分)

过:实行暴政(兵役、徭役繁重),导致农民起义a(1分)

(2)含义:选举(1分)和分权制衡(或三权分立,1分)原则。

指:实行种族歧视(黑人、印第安人不具有同等选举权)。(1分)

(3)最重要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分)

原因:以袁世凯为核心的封建反动势力的进攻:帝国主义的干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任答2点,每点1分,共2分)

(4)共同功绩:创立一个顺应历史潮流的新政权。(1分)

评价: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1分)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古今中外历史人物。第一问对秦始皇功过的说明要紧扣材料,从同一中国和暴政方面作答。第二问应联系1787宪法中有关民主的主要内容进行回答,没有改变殖民状况实际上是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的表现。第三问应联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失败原因应从主客观两方面归纳。主观方面主要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客观方面应从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方面回答。第四问应从政权的角度阐释,历史人物的评价应遵循和一分为二的原则。

【结束】

8.(2011年4月吉安二模47题)(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请以我评秦始皇为题,(二)

请以我评秦始皇为题,(三)

再评秦始皇

摘要: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饱受争议的帝王之一,其功过尚不能盖棺论定。历代史学家的评论也大相径庭。有人认为秦始皇是独夫暴君,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一帝。通过综合前人观点和秦始皇的生平事迹,我们就会发现秦始皇的作为大秦帝国的统一者,开创了中国历史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请以我评秦始皇为题, 请评价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