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亲近阅读(一)
亲近阅读(二)
《亲近阅读》研修总结
这次参加程琼老师的小语工作坊《亲近阅读》,我受益匪浅。尤其在阅读教学方面,感触更深。 语文阅读教学是具有艺术性的。语文阅读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教学内容的情感性、阅读思维的情境性、知识技能的实践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教学语言的示范性。阅读教学必须达到以下五个要求:
突出情感因素,语言是一种工具,这是人们的共识。要使语文阅读教学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愿望,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必须在阅读教学中突出情感因素,以情动人,教出情味。
引入情境,激励思维,阅读教学过程中思维训练的规律与其他学科有根本的不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则是直接通过语言训练来实现的。用语言教语言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表现形式。学生接受、理解课文语言所传达的情感信息,首先需要通过感知、体验、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方式,进入情境,才能真正领会和理解。阅读教学的这一特殊规律要求阅读教学,必须贯彻情境熏陶,激励思维的原则,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励学生思维,使其产生思维乐趣。 联系生活,激励学习,作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的语文,是听说读写的工具,以语言文字为表现形式的课文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因此,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与人们交际的需要密切地联系着。所以,阅读教学艺术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也应该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使其产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
阅读教学不能为教课文而教课文,为教知识而教知识,必须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实践,把课文中蕴含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活化为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一盘盘美食甘味,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属所需”、“学有所用”,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主动自觉地去获取知识,并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发展自己的语文能力。
讲究口语艺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十二倍”。苏霍姆林斯基也曾强调:教学语言“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是教师以自己活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即使在现代化教学手段普遍应用的时代,语文教学这一基本方式和特点也是不会改变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永远都是语言运用的艺术。 阅读内容的情感性和阅读思维的情境性要求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又具有清晰严密的逻辑性,能够再现作品中的形象和画面,成为作品中的语言文字所叙述、描写的形象、画面的艺术再创造,从而能够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帮助学生理解作品。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论是讲解还是描述,还是复述,其语言都应当活泼新颖,富有情感和魅力。总而言之,都应当对学生是一种新异的刺激,易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引起学生的模仿和学习。
语文阅读教学艺术化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有独特的风格。法国雕塑家罗丹说:“在艺术中,有风格的作品才是真的。”据此,我们可以说:“在阅读教学中,有风格的教学语言才是真正的艺术。”所以,欲实现阅读教学艺术化,教师必须着意学习和训练教学语言,讲究口语艺术,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本身就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
总之,情感、思维、需要、方法、语言是构成阅读教学艺术的五个基本要素,它们互相联系,相互作用,交叉渗透,缺一不可。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由语言感知课文传达的情和意,引起大脑神经系统的思维活动,理解知识和获取知识,并不断产生学习新知的需要,进而推动其更加自觉积极地学习。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是贯穿始终的。教师
运用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围绕教学目的要求组织指导读写听说训练,使学生又将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这个过程既符合由感性到理性再到实践这个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又体现了阅读教学中学生认识过程的特殊规律。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在观念上做重大改变,真正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才能在教学中取得成效。
亲近阅读(三)
为什么要读书?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o 书籍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普希金
o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o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凯勒
o 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会沉没在这片泥塘里,就会被愚蠢和下流淹死。——高尔基
o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o 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罗曼·罗兰 o 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o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o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o 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o 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培根)
o 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普希金)
o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o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o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伊萨克·巴罗) 积极推广阅读的意义:
孩子读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欢读;越喜欢读,就读得越多;读得越多,就知道得越多;知道的越多,就越聪明。
让孩子爱上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阅读当成每日生活的必修,视阅读为自己生命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最终成为有内涵的人。
提升学生品德素质,树立远大志向。在活动中找到一条促进学生健康快速成长的好法子——“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营造“书香家庭” 氛围,丰厚家庭文化底蕴,为进一步影响孩子、发展孩子奠定坚实的基础 。
积极推广怎样的阅读:
首推古今中外优秀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
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充满了真善美,并且它最接近孩子的情感世界,最富有想象力
阅读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不仅可以给孩子语言的底子,也可以给孩子精神的底子。
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特质:
故事性强,文字或浅显或优美,平白如话,可读性强;
在表达上,形式不拘一格,语言或活泼风趣,或幽默诙谐,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多悬念,时不时便给人留有思考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间,具有相当的可再创作性;
内容与儿童或青少年生活紧密关联,能够于不经意间便折射出他们的影子,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甚至可操作性;
就主题而言,又多指向人性中最纯最真最善最美的一面,尽管也时有假丑恶的穿插,却不是以揭露为目的,而旨在表明一种状态,一种人性渐变的状态,而最终仍旧指向希望,指向日臻完善。
推荐给家长的阅读书目:
1《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
2《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
3《童年的秘密》
4《发现孩子》
5《有吸引力的心灵》
6《享受成长》
7《我的事业是父亲》
8《爸爸是座山》
9《给教师的建议》
10《朗读手册》
11《阅读儿童文学》
12《儿童阅读的心灵地图》 13《中国儿童文学5人谈》 14《爱的教育》
15《会阅读的孩子更成功》 16《告诉孩子,你真棒》 17《写给年轻妈妈》
18《告诉世界,你真行》 19《做人与做事》
20《写给世纪父母》
低年段:
1《毛毛、丢丢和小小》 2《赶雪节铃铛》
3《毛鲁斯去旅行》
4《再见了,艾玛奶奶》 5《安徒生童话》
6《格林童话》
7《活了100万次的猫》 8《秘密花园》
9《晚安,睡前故事》
10《亲爱的汉修先生》
11《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12《小猪唏哩呼噜》
13《第十二只枯叶蝶》
14《一百条裙子》
15《我和小姐姐克拉拉》 16《装在口袋里的爸爸》 17《小鼹鼠的土豆》
18《卡夫卡变虫记》
19《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 20《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 中年段:
1《獾的礼物》
2《爱心树》
3《妹妹的红雨鞋》
4《乌丢丢的奇遇》
5《夏洛的网》
6《我的故事讲给你听》 7《妈妈走了》
8《时代广场的蟋蟀》
9《桥下一家人》
10《彩虹的尽头》
11《笨狼的故事》
12《兰心的秘密》
亲近阅读(四)
亲近阅读(五)
亲 近 阅 读 探 索
台州市椒江区第二实验小学 杨海琳
摘 要:一个不热爱读书的民族,肯定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而一个崇尚读书的民族,则肯定蕴含着巨大的潜力。阅读从倾听开始,孩子最初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源于倾听。亲近阅读,使孩子终身受益。
关键词:阅读 净化 享受 分享 熏陶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的阅读水平。”一个不热爱读书的民族,肯定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而一个崇尚读书的民族,则肯定蕴含着巨大的潜力。
国内外许多实践表明:阅读从倾听开始,孩子最初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源于倾听。苏霍姆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孩子的阅读开始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阅读时对智力发展就越有益。七岁前就学会阅读,就会练就很重要的一种技能,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