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站在2015年年末作文(一)
月悬高空,朗照千年,照关山万里,照庭院篱墙;照书中古人,照眼前你我。
请以“月亮离我有多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
(1)围绕题目,你可以叙事,可以发表看法,也可以抒情。
(2)你可以围绕题目有自己的发挥,也可以借助下列图片打开思路。
点评:本题系一道颇有创意的命题作文题,不仅延续了温州市作文命题的传统——关注诗意、人文、思维,而且题目配图、图文相辅,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出题者用心良苦可见一斑。当然审清题目中各个要素尤为关键,“月亮”一词,可以泛指一切美好的事物、情愫,“月亮”是诗性情怀的载体;“离""有多远?”则是对于距离的一种理性思考,“远与近”其实不仅是地域上的,更应当是心灵上的认知;“我”则关注写作者个体生命意识,强化作为“人”的存在觉醒。通篇行文时宜采用虚实相生的写法。(温州市绣山中学钱胜武)
【杭州】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著名学者金克木,年轻时曾是大学图书管理员。一次,他偶然看到某位大学者的一份借书单,心想,大学者都要阅读的书,一定很有价值。于是,他一有时间就找来书单上的书阅读。渐渐地,他读的书越来越多,眼界越来越广阔。学问越来越深厚。只有小学学历的他,最后成为在文学、历史、翻译等诸多方面卓有成就的学者。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点评: 1、从题目材料暗示的角度的来看,主要是关于阅读的力量。阅读改变人生,这样一个引导。低学历的人通过阅读,让自己知识和能力提升,获得很好的人生成就,而我们在生活中只要重视阅读,也能获得一种巨大的让人生进步的力量,这是很多学生的角度。
而另一种角度是,我们关注的不是金克木做了什么事情,而是用什么方式做事情,他是用大学教授学习阅读的方式来自己进行阅读。他做事的方式是向别人学习!我们身处网络社会,通过学习改变自己有很多方式,如通过书本学习,通过网络学习,还有不耻上问——向那些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比如像材料中的大学教授那样有知识、有视野的人学习。
很多同学只会注意到阅读让自己优秀,但我认为真正立意较高的作文是第二种,关注到学习的方式,向身边的人学习,而不是传统地只向书本学。这是一种很独到的心智模式。(杭州市语文学科大组专家、杭师大东城中学副校长陈金兵)
【丽水】
当一阵风吹散了你的头发时,当一团雾挡住了你的视线时,当一场雨打乱了你的步伐时""不管天气怎样,给自己的世界一片晴朗。
请以“给自己的世界一片晴朗”为题写一篇文章。
真切的人生体验是写作永恒的话题和不竭的动力,富有诗意的情境导语触发了学生的生活回忆并引发他们积极的生活感悟,打开了考生的写作空间,可记叙,可描写,也可议论,考题显得亲切而丰富。—-毛然馨(丽水黎明初级中学)
【宁波】
一个小男孩种下一颗胡萝卜种子。他的妈妈说:“这颗种子恐怕不会发芽。”他的爸爸也说:“它恐怕不会发芽。”他的哥哥也说:“它恐怕不会发芽。”每天小男孩都把种子周围的杂草拔掉,然后浇上水。可是什么都没长出来。一天天过去,还是什么都没长出来。大家都不断地说:这颗种子不会发芽的。但是,每天小男孩仍然坚持拔掉种子周围的杂草,然后浇上水。终于,有一天,一棵胡萝卜长出来了,如同小男孩早就知道的那样。(选自路斯﹒克劳斯《胡萝卜种子》)
根据上述材料,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我就是一颗会发芽的种子
题目二:种子发芽以后
题目三:由《胡萝卜种子》想到的
点评:
2015宁波中考语文作文题目,放得开、打得开,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与表达愿望。无论是细腻如水的描绘,质朴无华的讲述,还是天马行空的想象,精辟深刻的阐述,都适合这个作文题目要求,无文体上的偏向,无主题上的限定,使得考生都如那胡萝卜种子,有了都能发芽的空间,但至于能长得多大,考生的作文多精彩,就取决于学生的情感体验、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了。(宁波市顾国和外国语学校李欣)
【金华】
请以“ ▲ ,有我!”为题写一篇记叙性的文章。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不得抄袭现代文阅读材料《中国不亡,有我!》;
(3)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点评:
读写一体,强调担当是今年金华中考作文题的亮点。考生在做阅读时已感受到张伯苓铿锵有力的“有我”所传递的勇于担当的精神,而作文以“ ,有我!”为题,则进一步唤醒了考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齐家治国平天下,小事大事都“有我”!如果仅仅把“有我”理解成“我”在场,则显浅薄。(金华四中教育集团陈晓英)
【湖州】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是远方/在召唤我们前行/还是我们的心/已准备好出发(奔驰汽车广告语)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汪国真)
“路”是由“足”和“各”组成的,“足”表示路是由脚走出来的,“各”表示各人有各人不同的路。(三毛)
请以“挥挥手,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
点评:
2015年中考湖州卷作文题形式上气象一新,内容上颇具情怀,似与去年的中考作文遥相呼应,“归来”之后再“出发”!题目关注学生生命个体的成长,注重挖掘学生内在的生活体验,能激发考生进行深度思考,表达真实情感。三则导语充实了题目的内涵,拓宽了文章的视角:心中有梦,脚下有路,展现自我,大胆出发。仔细想来,“挥手”是“出发”的理由,“出发”是“挥手”的目的;“挥手”是对过去生活的一种姿态,再“出发”开启对美好未来的期许:从过去的生活中汲取生命的养分,让前行更加从容,让出发更加坚定;作别不甚完美的自己,实现旧我向新我的改变,努力追求自我的不断超越,迈向更美好的将来""只要出发,就有无限可能! (湖州市长兴县教育研究中心 付少来)
【台州】
我们有时候会站在分叉路口,面对选择。
《散步》中,儿子选择有意思的小路,而我为了母亲选择平顺的大路;
《未选择的路》中,我选择了一条荒草萋萋、人迹更少的路,虽然一直怀恋着那条未选择的路;
《故乡》中,鲁迅写道: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告诉我们也可以选择一条从未被开辟的道路,自己去创造。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还可以""
要求: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不少于600字。不要出现含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点评:
熟悉的材料,开放的思维
2015年台州市中考语文作文题采用的是材料作文的形式。在题目中,命题者给出了三则材料,这些材料均来自课文,分别是莫怀戚的《散步》、美国作家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和鲁迅的《故乡》,只是结合课文内容对材料作了适当的概括、提炼和加工。对考生来说,这些材料都非常熟悉,在学习课文时对材料的含义也有一定的理解,另外命题者还在材料的开头加了一句“我们有时候会站在分叉路口,面对选择”的提示语,这样,考生在审题时就不会有太大的心理障碍,降低了审题的难度,使每一位考生都有话可说。
同时,这个作文题也能考查学生不同层次的思维水平,拉开作文的档次。它要求考生围绕三则材料展开联想与思考,来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考生不能停留在某一则材料上,也不能简单地停留在这些材料的表面,而是要深入地、综合地理解三则材料内在的联系和区别。比如同样是“站在分叉路口,面对选择”,《散步》是为了母亲而选择平顺的大路,放弃了儿子选择的“有意思的小路”;《未选择的路》是“虽然怀恋着那条未选择的路”,但仍然“选择了一条荒草凄凄、人迹更少的路”;《故乡》则是选择自己去创造一条“从未被开辟的道路”,可以说不同的原因,造成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选择带来不同的结果,不同的结果彰显人生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等等,这些都是考生可以深入思考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思考程度的深浅,对这些问题看法的差异,就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这篇作文立意的高下,自然也会
影响到作文的好差。因此,这个作文题的思维又是开放的,多元的,它给了考生一个能够展示自己作文水平的创造空间。(台州市教研室叶军彪)
【衢州】
1、育英中学广播站的读书栏目“开卷五分钟”开播了,现在向你约稿。本期的主题是“挫折的苦味暗含成长的滋味”。广播站提供了以下资料,请你选择其中一项,从人物经历和自己感悟两方面写一篇不少于150字的稿子。
A.《草房子》中的细马 B.《童年》中的阿廖沙 C.《简·爱》中的简·爱
2、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猎豹是非洲草原上跑得最快的动物,它的声名响彻整个草原。一天,猎鹰很不以为然地对它说:“你尽管跑得很快,但无法像我一样站在高耸的山顶上俯瞰世界。”猎豹一惊,除了上树,它几乎从未攀上高山。它决定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
第二天,猎豹宣布,它将去征服草原上的最高峰。动物们在惊疑之余,也对它挑战极限的壮举给予最大的褒扬。不幸的是,这只勇敢的猎豹再也没有从雪山上下来。其后,整个草原为它举行了最隆重的追悼会,将它称为史上最勇敢的猎豹。这时,那只猎鹰又出现了,它高声笑道:“我看它是史上最愚蠢的猎豹!”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阐述观点,也可以编写童话,还可以""
要求:不少于600字,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点评:
作文材料具有极强的思辨性,内容富含张力,既能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张扬自己的个性,又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发人生哲思。总之,这个材料简约而不简单,角度丰富,立意多元,表达空间广阔,真正做到写出不难,写好不易。(衢州市柯城区巨化中学金丽华)
站在2015年年末作文(二)
站在2015年年末作文(三)
2015年优秀作文题目及立意角度
站在孩子的角度:
1.探求事物真理;追求创新。
保持好奇,探求真理
俯身钻研,格物致知
点亮探究思维的火花
追根究底,成功的蛩音
勇于探索,躬行为先
以探索之灯照亮漫漫长路
规律诚可贵,探究价更高
勇于探索是辉煌的前奏
像孩子一样去探索
让探究为生活摆渡
探索中锻造荣耀
不要让求知的心消失
用智慧扬探究之帆
探究入微析其理
2.质疑权威,挑战前辈(经验)
别让孩子平庸
向真理撑蒿漫溯
且行且琢磨
3.追求新鲜事物和创新比追求结果更重要。
实用主义与求知精神
4.好奇心。
浇灌好奇
为那颗好奇童心疗伤
常怀一颗童心
坚守你的执着之心
保持好奇,成就自我
致我未来的孩子
求知之心,远胜一切
实用主义可休矣
站在父亲的角度:
1.抓住本质,分清主次,明确目标。
分清主次,轻装前行
返璞归真,抓住本质
抓住关键点,不做无用功
明晰目标
认识的源泉从注重本质开始
明确目的,方能成功
心中只有目标
莫辨纷繁,只抓重点
专注于目标
认清目标,心自芬芳
认清自己的目标
莫被藤须纠缠
2.顺从自然规律,抓大放小。
3.结果比行为方式更重要。
站在人物关系的角度:
1.寻求孩子和父亲都能满足的做法。
2.沟通方式,或者教育方式。长辈如何引导孩子,让孩子更好成长。
3.求同存异。
站在人与事件的关系的角度:
1.值不值得分辨以及如何分辨。
放弃分辨悟人生
不辨纷繁外物,只守澄澈心境
只待他日好,无须苦分辨
不需分辨
辨得清明,花自盛开
勿分辨,求安然
何苦费心无用功
顺其自然
2.主要的和次要的。
舍茎求果
顺其自然,只取其“果”
莫为“小节”误终生
砂锅不破,方有佳肴
不必纠结,只需向前
抓住生命的主线
错综人生,看清你的梦想
但求果实,莫问藤须
品瓜尝豆,何须分辨?
3.有用与无用;有意义与无意义——价值问题。
本用为先,弃掷分辨
无须分辨,成长为先
放弃功利之心,珍惜“无用”之行
莫分辨,理更乱
何必强分泾渭
4.相伴成长——人生的界定。
生命莫分辨,需静享
只要一个完美的结局
站在2015年年末作文(四)
2015年期末作文最热门话题2种
看看各类考试作文题目就会发现,作文题目往往出现在社会热点和日常话题的交叉点上。比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这两年的.......................
社会热点,而对学生做人做事的训导,是家长和老师的日常话题,这些话题往往就是价值观的教育,那么,在两者的交叉点上,出现作文题目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话题猜想】暂别手机,温暖相聚莫冷落亲情
一、作文素材
(一)近年来在网络上流传着以下两句名言:
(1)百年前躺着吸鸦片,百年后躺着玩手机,姿态有着惊人的相似。
(2)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这两句名言,正是当下许多人生活的最形象写照。
(二)2012年10月,“摔碗爷爷“成为被手机所伤的亲情的代名词。一次家庭聚餐上,年迈的祖父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孙辈人人手中一部手机,聊天、玩游戏、刷微博。不堪被冷落的老人扔下一句“你们就和手机过吧“,摔碗离席。
二、构思点拨
作文素材一由两句名言组成,第一句主要描述当今社会人们玩手机的姿态与100年前人们吸鸦片的姿态惊人相似。第二句主要描述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两个人坐在一起,对方却在玩手机。两句名言,描绘的是两个生活场景,共同揭示这样一个事实:当今社会,手机关闭了人们的心灵之窗,让人们的交流越来越少、关系越来越疏远、隔阂越来越大。面对这样的事实,你是怎样想的,有怎样的感悟?审题时,可以抓住其中一句,进行透彻分析。如第一句,百年前躺着吸鸦片,曾经对整个国家和民族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百年后躺着玩手机,是否也会如此呢?可以做出自己的分析。也可以采用综合分析法,将两则材料的内涵加以分析、综合和概括,然后归纳出一个比较全面的观点。比如可以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谈高科技产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谈生活里的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谈学习与娱乐的关系等,只要是从材料生发而出的,都应该是恰当的角度。
就作文素材二而言,恰当的话题应有两个核心元素:“手机”与“亲情”。这两者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仔细阅读材料,我们不难发现,手机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让亲情淡漠了。从“手机”这一元素,我们可以抽象出“科技”“工具”“现代化”“现代文明”等信息,而“亲情”这个元素,则涉及“爱”“孝”等信息。因此,作文立意就可以围绕这两个元素的相关信息展开,但也可各有侧重。如侧重“手机”,就可以谈科技对人情感的“异化”、现代文明对传统亲孝的负面影响,以及人们认物为己,终究为物所役等话题。如侧重“亲情”,就可谈亲情的价值、亲情的呵护等话题。
需要提醒的是,在写作过程中要谨防出现“二次立意“导致偏题甚至跑题的情况。如有同学可能从亲情演绎出“孝”,又由“孝”演绎出“传统文化”,那就跑偏了。也有同学可能从孩子玩手机入迷演绎出孩子们缺失奋斗精神,那就是抓住局部而不顾材料整体信息的审题错误了。事实上,这样一些演绎错误是考生们常犯的,究其原因,缺乏有效思维方式是根本。
【话题猜想】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