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第一篇:《七年级信息技术课上学期听课记录》
信息技术课听课记录表
信息技术课听课记录表
信息技术课听课记录表
信息技术课听课记录表
信息技术课听课记录表
第二篇:《分享课总结》听课教师评价,着重信息技术使用的效果。
第三篇:《分享课设计》听课教师评价,着重信息技术使用的效果。
第四篇:《技术支持”分享课“成果集作业模板》
第五篇:《中学信息技术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表(一)听课教师评价,着重信息技术使用的效果。
说明:评价及建议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达成情况、教学内容的选择、教与学的方式、教具及多媒体课件运用、课堂中评价方式与方法,体育学科的场地器材的布置和运用的合理性等。
听课记录表(二)听课教师评价,着重信息技术使用的效果。
说明:评价及建议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达成情况、教学内容的选择、教与学的方式、教具及多媒体课件运用、课堂中评价方式与方法,体育学科的场地器材的布置和运用的合理性等。
听课记录表(三)
第六篇:《信息技术优质课比赛听课有感》
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比赛听课有感
4月7至9日,我市开展了为期三天的第一届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笔者有幸被邀作评委,参与了评比的全过程。这次活动让人欣喜地看到了信息技术教师的精彩表现。参赛的教师们有鲜明的教学特点,良好的信息素养,善于控制学生情绪和教学节奏,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注重倾听学生的发言,积极与学生交流,注重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渗透,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当然,通过这次活动中也使笔者认识到目前我市小学信息技术课有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参赛的教师们对教材的理解大都比较深刻,但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目标的落实上,似乎考虑欠周。例如比赛第一天选取了第四册第十课“让展示随心所欲”。它是幻灯片模块的最后一课内容。学习的目标是学会调整幻灯片编排顺序;学会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学会幻灯片前进、后退等简单的播放方法。根据经验,笔者认为这一内容需要二课时来完成。但在八位参赛的教师多数在一课时内解决了全部学习目标。赛后笔者在学生中做了简单的了解,从学生的回答来看,实际掌握程度并不完全到位。特别是既然设置了每张幻灯片的动画,为什么还要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幻灯片播放时为什么要前进,后退,它的意义又是什么?使用幻灯片的目的是什么?这些疑问在学生心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答案。笔者认为课堂不管如何精彩,落实教材的学习目标是最基础的要求。
再比如比赛第二天选取了新版宁波市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美丽的校园”。它是第二单元画图模块的第二课。学生在前一课学会启动画图软件,了解画图窗口的组成部分;了解了各类画图工具的名称和用法,学会矩形、椭圆、直线工具的用法;学会撤消和清除图像的操作方法;初步学会文件夹的保存方法。第二课的学习目标是学会橡皮工具的使用;初步学会曲线、放大镜工具的用法;初步学会按指定位置保存文件、打开文件。从教材的内容来看,既安排了前一课知识的巩固部分,又制定了本课的新知识。编者安排承前继后,相当合理。教学的对象是三年级的小朋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笔者认为这一内容同样需要二课时来完成。从八位参赛的教师的比赛情况来看,基本上是选取了第二课时的内容。在知识点的引入方面参赛的教师们设计的任务大都贴近学生的心理特征,但在问题的渗透和层递性方面做得不够,要么任务没有难度,要么任务重复单调,忽略了学生自身的知识构建能力。
还有比赛第三天选取了第三册第十五课“科普小报”。它是以Word为载体的综合课。学生基本掌握了Word文档的编辑技能,学会了从因特网上获取和整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本课的学习。学习目标是熟练Word的综合运用。教材安排了三个任务,一、报头的设计;二、加入文本框;三、编辑页面。从技能传授的角度,针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不大,但从小报的编辑规范,资料的获取,Word的综合运用,小报整体效果处理等等内容的完成,笔者认为至少需要二课时。从授课的六位参赛的教师课堂情况来看对课时的把握有些欠妥。多数参赛的教师在一课时内就草草完成了所有的学习任务。听课教师评价,着重信息技术使用的效果。
课堂上教师合理的创新,创造是必要,但脱离教材的创新往往在某个知识点上似乎能够达到更好作用,但从整个知识体系来说却并不理想。我们说学习不是单一的掌握某个知识技能,而是了解整个知识体系及学习方法。笔者认为,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对教材处理需要更多的理性。任何一堂课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都是局部的,都有它特定的作用与价值,不可能也不应该是全面的。新课标提出了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要明确这三个维度,但也要考虑教材的实际,学生的实际。并不是每课时都能从三个维度制定目标,但我们却可以从每个单元,每个模块,甚至整个小学段的信息技术制定出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并使制定的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始终贯穿我们的教学。
笔者一直在思考,语文、数学等课很强调教法、学法,而信息技术课作为新兴课程,却没有给出较完善的教法。虽说教法可以借鉴和引用,但终究并不完全适合信息技术课程。因此我们有必要进行吸收与改进。 从新课标的角度,我们通常采取的教法有:任务驱动式教法、辅助教学法、探索式教学法、同步教学法、示范教学法、讲授教学法、比喻教学法等等。参赛的教师采用任务驱动式教法,同步教学法,示范教学法的居多。特别是任务驱动法的使用,每课都采用了。有的以余姚农特产为任务,有的以余姚塑博会的介绍为任务,有的以漫画处理为任务等等,设计的任务都比较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符合任务驱动的规律。在示范教学法的作用过程中,参赛教师们不是用自己的操作来示范而是请举手的学生来操作或尝试着操作,教师一旁协助,例如上画图模块时,曲线的操作,学生尝试操作演示,教师随时点拔。把有关知识点渗透得较好,体现了从学生出发的示范教学。但参赛的教师对讲授教学法多数弃而不用,笔者认为这有失偏颇。因为讲授教学法是教师对知识系统的讲授,是对课堂及学生的讨论作探究总结和归类的过程。这种任务驱动,探索式教学无法做到的。适当的讲授教学恰恰能让学生在最佳方向上进行任务的探究。新课标体现的课堂是教师主
导,学生主体。怎样主导好课堂?笔者的看法是设计贴近学生的任务是必要的,教师的系统讲授也是必需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谈起学法,有很多,如自主探究法、协作学习法、提问法、尝试法、归纳小结法,等等。学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法。所以,选择恰当的教法,是引导学生正确学法的前提。比赛中的教师不但重视教法,也重视学法。这是比赛中的一个亮点。如在科普小报的制作时,学生间在材料收集,筛选,处理时的协作学习,解说作品时的表达能力培养。也存在有待完善的地方,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结合还不够。笔者认为,教法是教师为预设的课堂采用的手段,而学法恰恰是课堂生成的途径,预设是重要的,而生成是课堂的本质。有生成的课才是以学生为本的课,所以应该根据教材内容、课堂需要、学生的发展三个方面加以权衡。教法的合理运用体现的仅是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而学法的综合运用不但体现了学生,也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对课堂的掌控,两者的有机结合是一堂优质课的标准之一。
笔者在此讨论教学与学法,目的是想与同行一起研究: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如何合理的使用教法和学法。"教无定法,但教定要有法",这是各科教学必须遵守的一个通用原则。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不要也不应该定位于技术的传授,有必要从培养孩子们信息技术素养,多元智力开发的多角度、多层面进行教法和学法的探究。
最后笔者想讨论一下“评价”。评价在当前是一个比较突出的课题。它的形式多样,既有师对生的评价,师对课堂的评价;也有生对生的评价,生对自已的评价,生对师的评价;还有评委对课堂、对老师、对学生的评价等等。评价内容既可以是对技术操作的评价,也可以是对个人能力的评价,还可以是对效果的评价等。操作和实现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如口头表达,表格填写,网络评价等等。有关评价方法方面的论文信息都很丰富,笔者在这里就不讨论评价的方法,只是想表达一点,那就是要明确评价的目的,不同的评价有不同的目的,其中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帮助被评价者认识自己的长处、找出改进的方向、提升自信心和体验个体的成就感。这个目的不但对学生,对教师同等重要。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欣赏、帮助、肯定的眼光去评价学生。针对这次比赛中师对生的评价和生对生的评价,笔者认为在评价的出发点上是否可以更加明确些,特别是引导我们的孩子要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学会欣赏自己和他人,学会客观公正看问题。而不是随人摆布,毫无主见。
第七篇:《我的信息技术分享课》
第八篇:《技术支持”分享课“成果集作业模板》
第九篇:《”分享课“成果集作业》听课教师评价,着重信息技术使用的效果。
第十篇:《信息技术听课体会》
信息技术听课体会
郑州二中 弓梦杰
教学内容:初中信息技术(下册)第8章第二节 初识Flash。教学对象:初二学生。我有幸参加了此次的观摩课,每一堂课带给我的震撼都是巨大的,通过这次听课,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很多不足之处。通过一天的听课,让我受到许多启发,下面就谈谈我的听课感受:
1、 课堂情境创设和课程导入
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目标就是能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运用和表示。做为一名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一开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你的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
所有参赛的老师都是以一个Flash动画来导入的,如:井底之蛙、让座、武林外传、美丽的神话等等,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其中,大伦中学的乔老师在播放“美丽的神话”时,一展歌喉,并鼓励会唱的同学一起唱,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顿时消除了师生间的陌生、紧张。
2、新课部分的教学
里华中学的薛老师这一部分的做法尤为吸引、突出。她的整个教学过程以演员演戏为主导线,由一部戏中的舞台、演员、道具等这些必不可少的元素,从而引出FLASH中的舞台、元件、库等概念,并分别作了简单的介绍。首先是“演员上场”,通过制作实例“移动的小球”让学生们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并引起了同学们极欲动手试试的兴趣,这是个很好的开始。小实例同学们完成得都很好,课堂效果不错。其次是“演员化妆”,通过动画“长大的蘑菇”(利用变形工具将小球变成了蘑菇,再设置动画补间,形成了蘑菇由小变大这样一种渐渐长大的效果),老师在演示的时候,同学们啧啧称奇,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样子,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由此可见,学生们的练习效果很是不错。再次,她提出了课堂探究任务:(1)如何为动画加上有“蘑菇房子”的背景;(2)如何在动画中添加更多的蘑菇动画效果。同学们进行了小组团结协作,积极尝试,教师从旁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课堂评价部分
良好的评价是学生学生走向发展、甚至学习兴趣走向转折的一个重要契机。尤其带给被评价者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参加讲课的教师都使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并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都对小组、学生进行了评价。有的教师重点在课堂教学过程的进行评价,有的教师注重在本课结束前进行总的评价。信息技术课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比较高,学生们的操作水平差距比较大,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由至少一名比较好的学生带着三四个差的学生,由好的学生作为小组内的“老师”,帮助本组内其他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或者上台给大家演示操作,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小组间进行对比,比比看哪个小组做的好,给学生一个动力,学生间就能够积极的进行互相间的合作、协助。
4、课堂练习部分
课堂内练习量太低,大面积的学生做完了没事情干,只好玩游戏,影响课堂秩序,影响学生行为习惯;练习量大了,大部分学生完成不了,会给学生带来普遍失败感,影响学生学习心理。这一部分,所有参加讲课的教师都做得不错,对时间控制的都很好,所布置的课堂小任务,学生们基本上都能较好的完成,课堂学习气氛良好。
当然了,人无完人,并非所有的课堂都完美无缺,提出一些个人建议:
1、情境导入时,在Flash动画的选择上,是否可以将情感与价值目标渗透进去,加入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而不仅仅选择那些有趣新奇的动画。
2、教师能更有效地控制课堂,加强对课堂的管理。(如:讲授时,暂时关闭系统中学生举手的功能)
3、我个人认为优美的语言在信息技术课上也很重要,虽然信息技术是属于理科范筹的科目,大多着重学生技能的培养,但优美的教学语言是我们不能忽视的。要着重于平时的积累,提炼自己的教学语言,提升个人素养。
听课的感想不是几句话能表达清楚的,关键是自己内心的想法。通过这次活动,我看到了别人的闪光点,更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就不断地思考,面对这个知识点我将会如何讲授,他在这一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和学习;乔老师的课件做得非常的漂亮,设计很合理,很好的为他的教学服务;薛老师的教态很自然,对课堂的把握很好,始终调动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针对一
点,进行深入挖掘的教学。看到了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缺点,对自己是一个极大的触动,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就会不断地锻炼、提升自己。也许面对一个知识点,很纠结,不知如何去突破,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听了他们的课,也许就会触类旁通,豁然开朗,甚至举一反三。所以,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学习机会,让信息技术老师有更多交流的机会,以便于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上有更大的进步和提高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听课教师评价,着重信息技术使用的效果 信息技术听课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