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兰溪小练笔 小练笔大全

小学作文 zuowen 3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引学生之思》

引学生之思,解文本之意,创心灵之作

——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小练笔

兰溪市横溪镇中心小学 潘小青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课堂小练笔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新型的语言训练方式,能否把握“练机”,找准“练点”,是课堂小练笔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语文教学中恰当的练笔不但可以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为语言素养的综合提升“奠基”。

如何寻找小练笔的最佳时机呢?

一、 将课文内容向课外延伸

在阅读教学中,我有时就课文内容方面设计练笔,或抒发情感,或写出感想,或续写,或想象,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语境中学习课文,以笔归纳了自己的思维,情感等,而且对课文语言的理解更加透彻,因而能比较迅捷地加以表达。他们的练笔常常会使我惊喜不已。如教学五年级下册《桥》一文时,我先引导学生找到文中感动人的地方,通过品词析句,了解到党支部书记是一个临危不惧、舍己为人、不徇私情的老汉,接着设计练笔:假如你就是被救的村民,你是怎样来祭奠的?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学生怀者对老支书的敬佩之情写出了这样一段话:爷爷,我们想您!您用生命证明了一位党员的价值,用身躯筑起一座不朽的桥。您的精神是共产党的精神所在,您凭借着一颗舍己为人、尽职尽责的心和一切为村民着想的不变的情怀救了所有

村民。洪水带走的是您和您儿子的生命,留下的是你们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精神,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您是我们全村孩子的好爷爷! 真是催人泪下。这种情感交融的小练笔,学生激情澎湃,既使他们受到了教育,又使老支书的形象得到升华。

有时在文本空白处设练,也可起到丰满形象的作用。如教学六年级上册《唯一的听众》一文,第十一自然段只有省略号,这是作者在从妹妹的惊叫中得知,自己唯一的听众不是聋子,而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时出现的。我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为作者补写一段话,学生听说给书加段话兴趣很浓。他们写到:听完妹妹的话,我惊呆了,原来,那位老人为维护我的自尊心,才谎称自己是聋子。她一定听出了我的不足,而她却一直鼓励我,欣赏我……第二天,我照例来到练琴的地方,看到教授一如既往地坐在那里,慈祥地望着我,我顿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手中的琴也抖得厉害,我索性放下了琴,教授不解地望着我,我径直走到教授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对教授说:……学生的补白使那位“耳聋”老人无私助人的形象更加高大,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大放异彩。大家对老人的敬佩之情更加深刻。

这种人文性浓郁的文章,小练笔设在课堂情感的高潮喷发处,也就是作者文本、情感和学生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的时候。此时“趁热打铁”最好。

二、借鉴课文中的写法仿写、扩写,以提高习作水平

很多略读课文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好词好句,这些好词好句往往也都可以成为小练笔的挖掘点,所以教学中可用文中的丰富词汇另写一

个片段,或可借鉴课文中的构段方式,过渡句式等仿写短文。另外,文本中典型的句式、段式、结构等承载了丰富的语言训练信息,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典范语言进行揣摩、赏析、借鉴,巧设即时练笔,引导学生学会迁移应用。

如教学五年级下册《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文时,文中描写环境的词语很丰富。于是,我设计了请用“有时候……有时候……有时候……”的句式,用上文中的四字词语,描写天气的变化。学生写出的片段内容具体,词汇丰富,为以后的环境描写打下基础。

再如,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一文第四自然段:“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这段句子描写了作者和山中的“朋友”打招呼,内容相似,结构一致,构成了一段排比句,同时运用拟人手法把“我”和山中“朋友”的深情厚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此时,我把这个情感场巧妙地迁移到果园、田野、公园等地方,启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写法,仿写一段话,学生的作品令人惊喜。有的写到:你好,红彤彤的苹果!你向我绽开了最美丽的笑脸,是让我与你一起分享快乐吗?你好,紫莹莹的葡萄!你转着淡紫色的裙摆,是邀我与你一起翩翩起舞吗?有的写到:你好,清爽的春风!你轻柔地呼吸着,是邀我同你合唱吗?你好,金黄的麦穗!你摇晃着丰硕的身躯,是在邀我与你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吗?

另外,学到写人的文章,总要学习作者写人物外貌、神态、心理或动作等写法仿写片段,学到《开国大典》及时练写场面描写。有写田径运动会的,有写拔河比赛的,还有写联欢会的,都很成功。在练

习中学生真正领悟并掌握了好的场面描写方法。不过,练写时一定要做到有点有面,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写出气氛。

三、抓住课堂生成点或学生兴趣点设计练笔

有些课文的内容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学生学了以后或启发不少,或思绪万千,或情感共鸣。这时,课堂练笔就为他们提供了发表感想的平台。如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学生在阅读感悟中义愤填膺,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英法联军太可恨了,我们应该找他们算账,要他们赔我们圆明园。

这就是一个课堂意外生成的问题,此时,学生对圆明园的毁灭认识、情感已被升华到一定高度,耻辱、痛恨之情喷薄欲出,表达成了一种迫切需要。紧接着我顺势抛出问题:圆明园能还给我们吗?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我们应该怎样做才是真正的报仇雪恨?请把你的想法用简短的语言写下来。如:一位学生写道:可恨的英法联军呀,你们贪婪无耻、野蛮霸道。你们破坏的不仅仅是一个圆明园,更是一个巨型的博物馆啊!你们知道吗?那是世界的无价之宝!你们是世界的罪人!现在,我们中国强大了,我们绝不会让历史重演了!另一位学生写道:我愤怒,我惋惜,我悲痛。因为值得我们骄傲的、独一无二的博物馆被一群“野兽”给毁了。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我们这些祖国的未来要努力学习,将来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将科技事业推向高潮,让我们的祖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他们写出的话语富有激情,既表达了他们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又增强了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达到了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最佳结

合。

总之,文本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我们不仅需要认真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文本中读写结合的练点,而且要不拘形式地进行练笔实践,课堂也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我们应该在课堂上尊重学生,及时捕捉信息,设计小练笔点,使其如同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既给教材注入了源泉,也使课堂更显丰盈,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篇二:《1—3单元》

一、看拼音写汉字

jia ru zu gou ta sui bao zang shi yi tao zui quan shi

zhong shi wei ju qu fu xian zai sha bu chen shan cheng xian

二、选择恰当的字填进( )里

忠 衷 ( )实 由( ) ( )心

曲 屈 ( )服 弯( ) 委( )

乞 企 ( )讨 ( )图 ( )求

愁 仇 ( )恨 ( )容 发( )

三、巧填成语

1、 写出含有“言”字的成语(4个)

2、 写出含有“词”字的成语(4个)

3、( )生( )死 衣衫( )( ) 无动( )( ) ( )飞( )舞 良( )美( ) ( )( )是非 头发( )( ) ( )( )而去

四、课文内容我熟悉(按原文填空)

1、啊、大地是( ),( )是大地。一起有生命的( ),都是我的( );一切( ),都在我的( )。

2、听君一席话,( )。

3、( )利于病,( )利于行。

4、良言一句( ),恶语伤心( )。

五、小练笔:

1、写一段话,含有连续的动词。

3、 仿写《大地的话》一段:

五、课文内容我会答:

1、 阅读《语言的魅力》6段:“春天到了,可是”省略号表达了怎样的意思?为什

么诗人不写出来?

2、《秉笔直书》中的几位史官为什么不肯改写竹简上的内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史官们的精神品质是怎样的?

一、看拼音写汉字

jin gong che tui wei li er yu ying zhao hui xuan qing rou jie zou ying he qian xi cui cu chen zui shuai ruo shu qin

二、近、反义词:

进攻———— 衰弱———— 黎明———— 不可抗拒————

三、巧填成语

1、 写出表示春天的成语(4个)

2、写出描写水的成语(4个)

3、寒气( )( ) 山( )地( ) 如( )如( ) ( )( )炊烟

四、课文内容我熟悉(按原文填空)

1、春水在阳光下( ),在清风中( ),仿佛在(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2、啊,( ),( )。( ),( )。啊!掬一捧,品一口,让这三月的桃花水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

3、默写《兰溪棹歌》 默写《桃花溪》

五、课文内容我会答:

1、《春潮》一课为什么说“春潮”是不可抗拒的?

2、《三月桃花水》一课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桃花水?桃花水的特点是什么?

3、阅读《三月桃花水》3、4自然段:找出这段话的中心句;为什么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六、课外积累:写出你搜集到的农谚(至少两句)

二、看拼音写汉字

jin gong che tui wei li er yu ying zhao hui xuan qing rou jie zou ying he qian xi cui cu chen zui shuai ruo shu qin

四、近、反义词:

进攻———— 衰弱———— 黎明———— 不可抗拒————

五、巧填成语

1、 写出表示春天的成语(4个)

2、写出描写水的成语(4个)

3、寒气( )( ) 山( )地( ) 如( )如( ) ( )( )炊烟

四、课文内容我熟悉(按原文填空)

1、春水在阳光下( ),在清风中( ),仿佛在(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2、啊,( ),( )。( ),( )。啊!掬一捧,品一口,让这三月的桃花水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

3、默写《兰溪棹歌》 默写《桃花溪》

五、课文内容我会答:

1、《春潮》一课为什么说“春潮”是不可抗拒的?

2、《三月桃花水》一课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桃花水?桃花水的特点是什么?

3、阅读《三月桃花水》3、4自然段:找出这段话的中心句;为什么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六、课外积累:写出你搜集到的农谚(至少两句)

篇三:《兰溪育才八年级下科学周末练习104》

八年级科学104

1、(09浙宁)甘氨酸(C:H,O:N)是人体所需的一种氨基酸,能溶于水。

(1)该分子中C、H、O、N各原子的个数比为 ;(2)要配制5%的甘氨酸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和 等。

2、(09浙台)痛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原因是人体血液中的尿酸(C5H4N4O3)含量过

高。医生建议,多饮水有利于尿酸的及时排泄。据上述信息回答:

(1)尿酸(C5H4N4O3)由 种元素组成,C、H、N、O的原子个数比是 。

3、(09浙绍)今年4月,在某国外知名品牌婴儿爽身粉中发现了一级致癌物石棉。石棉的化学式为Mg6(Si4O10)(OH)8,Mg的化合价为+2价,下列关于石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五种元素组成 B.Si的化合价为+4价

C.各原子个数比Mg∶Si∶O∶H=3∶2∶5∶4

D.各元素的质量比Mg∶Si∶O∶H=9∶14∶36∶1

4、(09浙丽)2008年9月,我国发生了“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部分婴幼儿食用了含有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N6H6)的奶粉,得了肾结石。下列关于三聚氰胺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三聚氰胺是由C、N、H三种元素组成的 B.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

C.三聚氰胺中碳、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兰溪小练笔}.

D.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6.7%

5、(09浙宁)2008年9月曝光的“结石宝宝”事件,与婴幼儿服用含有三聚氰胺(C3H6N6)

的奶粉有关。下列关于三聚氰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是混合物 B.三聚氰胺是一种无机物

C.三聚氰胺由C、H、N三种元素组成 D.三聚氰胺的式量是126

6、(2011湖州卷)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稀有气体 C.氮气 D.氧气

7、(2011湖州卷)某同学看到装有薯片的包装袋总是鼓鼓的,里面充有气体。他进行了如下探究:

(1)他提出的问题是 。

(2)其他同学一致认为该实验方案是不合理的,正确的实验方案是:将收集的该气

体 ,观察现象。

8、(2011嘉舟卷)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

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A.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

B.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

C.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D.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

9、(2010.浙江湖州)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Mg3N2,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证。

步骤l{兰溪小练笔}.

: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所

示的装置。另准备一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

步骤2: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却,观察到

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瓶内水面原上方空间的1/5左右。

步骤3: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更换橡

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待冷却后广口

瓶内水位继续上升。

(1)步骤2的目的是 。

(2)在步骤3“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是由于瓶内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气压。

10、(2010.浙江台州)18世纪中期,为了解释燃烧现象,有人提出了{兰溪小练笔}.

“燃素说”,其主要观点有:

①燃素是一种构成火的元素,火焰是自由的燃素,燃素能透过一切物体。

②一般条件下燃素被禁锢在可燃物中,是物体的一个成分。

③燃烧是可燃物中物体同燃素分解的过程。

(1)将汞装入密封容器中,置于火炉上加热,容器内形成丁质量增加的红色物质。请以上述燃素说的主要观点来解释质量增加的原因 。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也做了加热汞的实验(装置如图),他在实验前后称量了容器及其中物质的总质量。结果发现: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且汞变成红色物质(后知是氧化汞)增加的质量等于容器中空气减少的质量。之后,拉瓦锡还将反应形成的氧化汞加强热,使之重新释放出气体,并将该气体与原来容器中剩余的气体混合,发现混合气体的

性质与最初的空气相同。根据上述资料,回答:

①拉瓦锡实验是否支持燃素说,并说明理由

③拉瓦锡在实验中,均对反应前后的容器及其中物质的质量进行了称

量,体现了他对 规律的重要认识。

11、(09浙嘉)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有水的是 ( )

A.打开热水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B.白色硫酸铜粉末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变蓝

C.人对着镜子哈气,镜子表面起雾

D.蜡烛火焰上罩一干冷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兰溪小练笔 小练笔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