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关注留守儿童的手抄报 关爱留守儿童手抄报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关爱特殊学生手抄报方案》

“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手抄报比赛方案

为更好开展好“关爱留守儿童、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关爱残疾少年儿童、关爱特困家庭子女、关爱离异单亲子女”的工作,让特殊家庭子女健康快乐的成长,结合我校实际开展“关爱特殊学生”手抄报评比活动

一、活动主题 关爱留守儿童

二、参赛对象:五至八年级学生

三、参赛作品:每班上交3份优秀作品参加学校展评。

四、比赛细则:

1、每份手抄报可由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制作。

2、每份手抄报,请用A3纸(长42厘米,宽29厘米)制作, 每份报纸上下页边距2厘米,左右页边距1.5厘米,版面布局合理。

3、手抄报必须包含报头、插图和文字等三部分。

4、文稿紧扣主题,内容精炼,有创造性,选材巧妙;报头新颖、贴切、有创意。

5、各班班主任负责指导。

6、各班于5月4日之前上交优秀作品于孙洪燕老师

7、评出优秀作品(一等奖1份,二等奖3份,三等奖5份),并为优秀个人颁发奖品。

8、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评。

五、评分标准

1、版面设计新颖、合理、插图美观。

2、书写工整、字迹清析、美观、规范。

3、内容充实、可读性强。

4、整体效果好。

5、图文一律为学生手笔。

附评委名单:孙洪燕、滕春子、姜海龙、滕春伟、夏丽华

兴华学校

2013-4-28

篇二:《邢塘小学开展留守儿童手抄报评比活动》

邢塘小学开展留守儿童手抄报评比活动

为丰富留守儿童课余生活,展示留守儿童的艺术才能,表现留守儿童的心声,创建和谐的校园,邢塘小学开展了留守儿童手抄报评比活动。全体留守儿童参加了活动。

孩子们对手抄报编写兴趣极浓,他们各显神通。手抄报的版面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有交通安全常识主题;有保护环境主题;有爱读书主题;有开心一刻……一张张设计精美、图文并茂,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手抄报吸引了老师和同学们驻足欣赏,彰显了孩子们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活动评出一、二、三等奖,并给予表彰。

篇三:《关爱特殊学生手抄报总结》

“关爱特殊学生”手抄报比赛总结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落实市局《关于切实加强特殊家庭子女教育工作意见》,开展好“关爱留守儿童、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关爱残疾少年儿童、关爱特困家庭子女、关爱离异单亲子女”的工作,让特殊家庭子女健康快乐的成长,结合我校实际开展“关爱特殊学生”手抄报评比活动

活动的主题 是 “关爱留守儿童”,五至八年级学生参加,每班上交3份优秀作品参加学校展评。按比赛细则:

文稿紧扣主题,内容精炼,有创造性,选材巧妙;报头新颖、贴切、有创意。版面设计新颖、合理、插图美观,书写工整、字迹清析、美观、规范,内容充实、可读性强,整体效果好,图文一律为学生手笔。 评出田晓曼等6人作品并为优秀作品,颁发奖品。

5月6日至9日在一楼大厅进行优秀作品进行展评。

此次活动使学生形象,直观的关爱特殊学生教育,提高关爱弱势群体的意识.

{关注留守儿童的手抄报}.

兴华学校

2013-5-13

篇四:《关注留守儿童论文》

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同时,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成为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近几年来,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据统计,中国有2亿左右的农民工,每年递增人数10%,留守儿童已达5800万之多。这些留守儿童正值生长发育、接受义务教育、思想启蒙和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常年缺乏父母和家庭的关爱和教育,对他们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留守儿童的教育已成为现在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应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重视。

[关键词]农村 小学 留守儿童 问题 教育

{关注留守儿童的手抄报}.

一、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现存在的问题

一是留守儿童生活问题。由于没有父母很好的生活照顾,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

二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父母在外打工,大部分由其爷爷奶奶或其他亲人带,一些留守儿童农活、家务活增多,学习成绩下降,有些还由于厌学等原因逃学辍学。

三是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四是留守儿童道德行为问题。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给将来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很大的影响。

五是留守儿童安全问题。据全国妇联对12省市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显示,部分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强奸留守女童的恶性案件。

二、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

家庭中缺乏父爱和母爱,思想品德问题较多,在家无人管束,学习成绩落后,是这些儿童的突出表现。他们之中,有不少人由爷爷奶奶带,因太溺爱孩子,导致这些学生养成很多不良习惯,对学生将来的健康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生活中留守儿童的60%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学校也因此成了教育这些孩子的主阵地。学校一方面要发挥自身优势,关注孩子的身心变化,另一方面,不断改进教育方法,采取下列措施,使这些孩子能在一个健康、和谐、友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一)开展相关法制安全讲座,减少儿童安全隐患

留守儿童是一个弱势群体,年龄普遍较小,好奇心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自制力较弱,对危险缺少预见性,易受到广播电视及犯罪团伙的影响而产生一些不良行为。长期以来,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能面面俱到,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导致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事故频频发生。学校开展一定层面的法制教育,可使儿童知道自己享有哪些合法权益,自己的那些行为是法律所禁止的,从而大大减少各种事故的发生。

(二)开设适当的心理教育课程

据公安部的一项统计显示,我国30.3%的留守儿童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问题,儿童专家提醒: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引导和帮助,这些孩子的性格发展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对其人格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通常是半个月或一个月给家中打一次电话, 有的外出父母甚至一年回家一次,造成了家庭教育的中断,致使这部分孩子性格多内向、孤僻、多疑、自卑、不合群、不善与人交流,人际关系薄弱或自私、任性、冷漠、脾气暴躁,冲动,叛逆、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懒惰等。适时对这类儿童进行心理辅导,使之充满自信,学会理解,关心别人,与周围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相适应,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校可充分利用阅览室,图书室,兴趣小组等阵地,{关注留守儿童的手抄报}.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进行心理矫正,给予这些孩子特殊的关照,消除因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引导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这些儿童健康和谐地发展。

(三)教师由单纯的施教者转变为“临时父母”

留守儿童常年缺乏父母关爱,在情感发展上缺少了支持,常表现为内向不合群,孤僻自卑,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教师要及时进行角色转换,不能只关心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是由单纯学习上的指导者转换为关注和疏导他们学习、生活、情感、心理等问题的临时父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时时留心这些孩子思想的变化,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给予相应的关注,经常与其交流,给他们以精神上和知识上的解答。{关注留守儿童的手抄报}.

(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常常只关注学生的物质生活,对子女的伦理和道德教育关注较少,致使这些孩子逐渐养成了好逸恶劳,摆阔气,产生拜金主义等思想。在这些家长及监护人的眼中,孩子只要不犯大错,一般不会过问生活上及学习上的问题,因而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制,导致部分儿童纪律散漫,不遵守规章制度。

(五)建立学生监护人,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

为了改善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谋生,而把孩子留给了爷爷奶奶或亲朋好友监护,有的甚至让孩子自己照顾自己。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工作,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关注很少。而长辈亲属忙于操持家务,对孩子的教育仅限于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所以家长在外出之前应给孩子讲清家庭的经济状况及孩子在生活上的注意事项。到达工地后,应及时与学校取得联系,以便及时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同时也使孩子能感到“千山万水割不断父母的爱”,孩子也可体会出父母外出打工的良苦用心。同时学校要定期把孩子在校的表现告之监护人,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另外,学校与当地的村委会、派出所等单位联系,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学校一方面要加强社会舆论宣传,使村中尽可能多的人关心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另一方面可与当地派出所联手清理整顿校园周边的不良环境,共同营造一个使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浅谈如何关心农村小学留守儿童

2013-10-29 08:38冶父山镇石山小学 徐永春 我要评论0

字号:

众所周知,关爱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重点,我们应毫不犹豫的扛起这份重担。我们工作的任务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因此,我们应该多关心学生,尤其是缺乏父母关爱的学生—留守儿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呢?根据我在小学任教以来的所见、所为、所感,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借此机会呼吁我们广大教师同仁多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从而营造一个和谐而温馨的校园。

一、对留守儿童要有爱心 、耐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我们作为老师要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爱。我们作为教师,要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沟通。用自己的爱去弥补他们所缺少的父母的爱,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就是他们学习、成

长的家。

我有一位学徐远芳,其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年老80的奶奶照顾他,她每天上学都迟到,而且还不交作业。一开始我找他谈话她总是唯唯是诺,转身却我行我素。后来我通过家访才了解到她因家庭情况不好而承受压力过大,导致其患上了“心理疾病”。此后,我主动找她进行交流,谈心,鼓励他;让班干部陪她上下学,适时地表扬她……慢慢的她变了,不再迟到,开始交作业,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俗话说得好:“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我们要有慈母般的爱,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就一定能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二,关心留守儿童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注留守儿童的手抄报}.

留守儿童相对其他学生来说,他们是可怜的,他们没有父母的疼爱。因此,我们关心他们不能停留在表面,要用老师的“爱心”去换取他们的信任,这要求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他们不在感到孤独无助。

有一位学生名叫陈飞,他家生活困难,我为其送去书包、钢笔等必须的学习用品,以勉励其刻苦学习。虽然我们不能给他们很多物质上的帮助,但是我们可以用我们的真诚去感动每个留守儿童那颗幼小的心灵,从而激发他们好好学习,热爱生活。

三、关住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外出务工父母无暇顾及的严重问题,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留守儿童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另一部分学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经常往家里寄钱,经常给孩子钱,加上监护人的娇宠溺爱,导致孩子养成乱花钱、逃学、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学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蛮横。针对这一特点,我利用班会讲节俭的重要性,放一些农民工在外打工的片,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使他们生活更好。并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办有手抄报、音体美兴趣小组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填补了学生心灵的空白,让他们觉得学校生活充实、美好。另外,开展心理疏导活动,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帮他们少走弯路。

三、 加强对留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自制力差,脾气暴躁,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与同学打架,甚至动用刀子等器具,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安全,造成极坏影响。而女生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我利用每周的法制课,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讲如何自我保护。从电视上、网络上、多搜集一些实际例子,对学生进行教育。

四、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质量

留守儿童许多是由他们的奶奶、外婆等隔代亲属来抚养的,而农村这样的老人文盲率超过70%,他们无法对孩子进行辅导,也很难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缺少及时的学业辅导与心理沟通。许多留守儿童因成绩不好而产生厌学情绪,进而走上辍学道路。可以开展一帮一活动,或给他们开小灶,真正体会到了班级的温暖和学习的乐趣。”

总之,作为老师既要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生活的保护者。

因此做到“三多”、“二知”、“一沟通”很重要。“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二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一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

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

父母关爱,营造平等、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情中之最,莫过于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尽管不在孩子身边,但仍可通过多种途径关爱孩子,履行监护职责。沟通是关爱的最好形式和表现。身在异地的父母,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与孩子沟通。一是语言直接沟通,利用现代通信工具,如电话,特别要以书信的方式进行沟通。多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有条件的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沟通。二是间接沟通,建立空中走廊,由学校老师定期向家长汇报留守孩子的成才情况,家长及时向学校反馈信息。家长不要给孩子过多金钱,要对子女的消费支出有计划、有监督。否则,将会给子女赌博、上网、浪费等不良行为留下隐患。选择家中托管孩子的监护人也应慎重,不能把孩子托付给言而无信、游手好闲、迷信愚昧的人监护。家长还应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学校关心,营造温暖、活泼的学校教育环境。{关注留守儿童的手抄报}.

出门打工的农民工已无法将关爱直接施于孩子,此时学校的老师理所当然要担负起这一播情使命。

第一,教师角色要转变。为适应“留守儿童”的需要,教师要转变角色。教师除了应承担教育、教学工作之外,特别要加强对留守孩子的监护、抚养职责,使教师成为教书育人、监护育人、抚养育人的复合型教师和父母型教师,教师要把“留守儿童”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呵护,在思想道德、生活、行为习惯上对留守孩子像父母一般监护抚养。教师对“留守儿童”给予情感抚养。父母外出打工的学生,其父母长期不在家中,缺少家庭的关爱,教师和同学要适时地多关心他们,以师生之爱和同学之情弥补其爱和母爱的不足,填补其情感空白。如及时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沟通,防止产生逆反心理;帮助他们学会调控情绪,在实践中磨砺意志等,使教师与“留守儿童”之间像亲人一样和谐。

第二,教育理念要更新。显然,传统的一般教育理念和方法,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是

不够的,必须更新教育理念,采取适合留守孩子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的教育方法。一要坚持以“留守孩子”为本的人本思想,处处为“留守儿童”的成才着想。二要对“留守儿童”进行赏识教育。不仅要对“留守儿童”进行表扬,激励,更应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展他们的特长,甚至批评中也应有赏识。三要有服务型教育理念,用热情周到的服务感染他们,在服务中收到教育的效果。四要执行愉快教育法。校园要为“留守儿童”创造愉快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使学校成为他们愉快,温馨的家。五要有和谐的教育理念,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关系要和谐,平等,才能造出和谐的教育环境。

第三,学校功能要增容。与“留守儿童”的教育相适应,农村中学的学校功能要增容,

要有新的学校理念,要建设校中寓家、家校融合的新型寄宿制学校。学校除应加强教学功能外,特别要加强其生活功能、服务功能的建设,使学校成为“留守孩子”学习生活、衣食住行融为一体的新型学校。根据“留守孩子”“失家”的实际情况,学校要为他们“安家”,让他们在学校能找回家的感觉,享受家的温暖。

社会关注,营造安全、健康的社会教育环境

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融合,齐抓共管才能取得明显实效。安全、健康的社会环境对留守经的成才也具有重要作用。“留守儿童”因缺乏父母的有

力监管,极易被社会的不良现象所诱惑,加之他们自制力差,必然会养成许多不良习惯,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农村各级政府应把“留守儿童”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范畴,广泛开展文明家庭、优秀家庭成员和优秀成员等评选活动,通过身边鲜活的好人物、好事例树立典型,从而以点带面,不断辐射,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自律自强,强化自我教育的习惯和能力

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外界的各种影响来塑造和培养“留守儿童”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外界的各种影响是教育的外因,“留守儿童”的自我教育在其成长中有着巨大的作用,是其思想和行为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在因素,它有利于个体角色的内化,也有利于自我心理矛盾的疏解。“留守儿童”的自我教育既是教育的结果,又是进一步教育的内部动机。广大家长、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有目的地培养“留守儿童”的自我教育意识,使其掌握自我教育的方法,培养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从而逐步养成在学习、生活中进行自我教育的习惯。

总之,家庭、学校和社会是“留守儿童”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导,社会教育为补充和延续,三者必须相互配合,和谐发展,方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而自我教育则是解决留守孩子教育问题的内因和最终目标。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最终还得通过“留守儿童”的自我教育才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宿豫区大兴中心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案例

当前,“农村关爱工程”正全面展开,为交流典型经验,现将宿豫区大兴中心小学任路路等教师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手记刊出,供大家参考借鉴。同时,希望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单位及时发现、总结和上报基层实践中的新鲜经验,引导、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关注留守儿童的手抄报 关爱留守儿童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