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则其善者而从之下一句,敏而好学,下一句 则其善者而从之下一句

小学作文 zuowen 1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2014年-2015学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语文》

2014年-2015学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语文

(温馨提示:本试卷共三大题。总分:120分 考试时量:120分钟)

1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悬念(xuán ) 索然无味(suǒ) 宽恕(shù) 消遣(qiǎn) ....B.戏谑(nü ) 猝不及防(cù ) 溺死(nì) 山岚(lán) ....C.镌刻(juān) 销声匿迹(nì) 陶冶(yě) 抽噎(yē) ....D.酝酿 (yùn) 苦心孤诣(yì ) 迁徙(xǐ) 浩翰(hàn)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司空见贯 心有余季 兴致勃勃 虔诚 B.孔武有力 棱角分明 力倦神疲 哀悼 C.喜不自胜 笑容可拘 名负其实 峰拥 D.旁若无人 汉马功劳 消声匿迹 濒危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经过大家一番苦心孤诣的开导,他终于明白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

B.十年不见了,老李激动地对我说:“我俩真是有缘啊,这是我们第三次萍水相逢了!” .... C.经过严谨的论证和长期的测试,董事长心血来潮地决定:新产品于下个月投放市场。 .... D.读完《地震自救手册》后,大家恍然大悟:原来学会自救可以躲过许多灾难。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花坛的那朵美丽的玫瑰花昨晚被人摘走了。

B.在这个全新的时代,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国梦”。 C.秋天的龙山风景如画,是个休闲的好季节。 D. 何芹姣这个名字对全县人民都很熟悉。 5..选出修辞方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A.天上的云像一片白色的羽毛。

B.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C. 南广河迈着轻盈的步子,向长江走来。 D.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6. 下列各句中对人物描写的方式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程老师是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头发剪得短短的,眉毛粗粗黑黑的。(外貌描写) B.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动作描写)

C.要是老师准许他读一段课文,他一定能读好,一定的。(神态描写) D.“你们愿意把我藏起来吗?”美国伞兵问。(语言描写) 7.下面说法得体的一项是( )

A、对残疾人同学说:“你虽然残废了,但并不影响你努力成才。” B、探望病人时说:“不要紧,得病不一定就会死,好好养病吧!” C、对一位戴眼镜的新同学说:“戴眼镜的,把那本书给我递过来。”

D、对一位因学习好而获奖的同学说:“祝贺你!有什么经验给我们介绍介绍,好吗?” 8.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大规模进攻开始的前一天,(进攻法国前二十四小时)盟军向诺曼底空投了伞兵,这个年轻人就是其中之一。

B. 爷爷“噗”一声把火吹燃,然后“咕噜噜,咕噜噜”抽上几口,深深吸进一口气,又长长地吐出来,好像美得不行。

C.“好吧。”他在心里想,“谁爱怎么读就怎么读,我不管了。”

9、按要求填写古代诗文:(8分)

(1)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_。 (2) ____,杨花愁杀渡江人。

(3)《夜雨寄北》一诗中以问答形式流露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的颈联是 _______, _______。 10、综合性学习(共8分)

(1)张军同学到学校图书室去还书,管理员接过书翻了一下说:“呀!张军同学看书可真

认真,书上划了那么多杠杠,有的还作了旁批呢?张军听了,怪不好意思。(4分) a.管理员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b.如果你是张军,应该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最近,学校正在组织“爱心助学”活动,主要内容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学生建一个“爱

心图书馆”。作为为本次活动的志愿者,请你完成下面任务。(4分) a.请你选写一句名言警句或一副对联,用作“爱心图书馆”的环境布置。(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请你向全班同学作一次捐书动员。要求:中心明确,语言简洁,富有鼓动性。(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完成11-15题,共13分)

一个美丽的故事

有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

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其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感人,请放心,妈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老师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大家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美丽的大信封里,信封上画着一个塌鼻子的男孩儿咧着嘴笑得正甜。他静静地看着妈妈,等着妈妈醒来。妈妈刚睁开眼醒来,他就甜甜地喊了声“妈妈”,然后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给您一件礼物。”

妈妈笑了:“什么?” 他笑笑:“我的作文。”说着双手递过来那个大信封。接过信封,妈妈的心在砰砰地跳!

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间飞了。

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它朝气勃勃,永远垂着绿荫,开着明媚的花,结着芳香的果。

11、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个美丽的故事。(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体会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2分)

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然后一把搂住小男孩儿,搂得很紧很紧,仿佛他会突然.....

间飞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体会下面这个比喻句的表达作用。(3分)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的小男孩虽然“智力受损”,其实也还乖巧,试从文中找出一个细节描写的句子,

写在下边的横线上。(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仔细阅读小男孩的作文《愿望》,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是一个怎样的愿望。(2分)

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

这是一个 ______的愿望。 (二)阅读(完成16-20题,13分)

沉默的父爱

我4岁时生了一场大病,抱着我掉眼泪的是妈妈,爸爸只是一言不发的把我背到医院。

我6岁上幼儿园时,给我买新书包的是妈妈,爸爸只是送我到学校,还要求老师要对我严格一点。每当我拿着满分的试卷跑回家时,露出笑容的是妈妈,在一旁干活的爸爸只

淡淡地说一句,你真棒,继续努力!

我12岁那年考上重点中学的时候,给我买漂亮裙子的是妈妈,爸爸只是忙着招呼客人。

第一次离家寄宿的时候,叮嘱我天冷了要多穿衣服的是妈妈,爸爸只是把钱打到我的农行卡里。

每次打电话,接电话的总是妈妈,我已经习惯了妈妈的声音,即使是爸爸接的,我也总是找妈妈,每当我开心和失意时,我想到的都是妈妈,然而我却忽略了爸爸的存在,或许是爸爸的沉默让我感到他难以接近,也很少和他讲话,或许他所为我做的一切都让我习以为常了,我感觉不到爸爸的爱,甚至可以说他已经在我的生活中好像没有什么影响。

高中时,我住校,一个月只是回家两天,记得有一次我到家,家里没有人,桌上放了一个纸条,是爸爸写的;“我和你妈下午才能回来,饭在锅里,自己热着吃吧!”那一刻突然有一种酸酸的感觉涌上我的心头,不由自主地让我想起了朱自清《父亲的背影》。 父亲老了,他每次送我去车站时,那蹒跚的脚步和两鬓的白发都会在我的心底层层的起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像看电影一样,在我的眼前历历在目。

还记得有一次我曾不经意地提起我房间里的灯太暗,没想到爸爸第二天就给我换了一个新的日光灯,每当在书桌前读书时,明亮的灯光照着那些清晰的字迹,心里总是暖暖的。

每次出来工作时,在门口抹眼泪的总是妈妈,送我去车站的永远是爸爸。

父爱没有母爱细腻,却在平凡中蕴藏真实,在朴实中包含真诚,在沉默中寓于伟大! 16.文中选取哪些事例表现父亲?概括出四件即可。(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六段当我看到父亲的纸条时,为什么“有一种酸酸的感觉涌上我的心头”?(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是用来表现父爱的,为什么处处都要提到母亲?(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文中的话概括出父爱的特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你喜欢父爱的方式还是母爱的方式,说说理由。(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 (完成21-24题,12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⑤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1、给下列加点词注音,并解释其含义。(4分)

⑴不亦说乎( )_________________ ⑵人不知而不愠( )_____________ ..⑶学而不思则罔 ( )_____________ ⑷默而识之( ) _____________ ..22、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列语句中表示使学习方法的有( )。(多项选择)(2分)

A、学而时习之 B、温故而知新 C、学而不思则罔 D、思而不学则殆 E、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F、择其善者而从之 24、选文里有些词句已作为成语流传下来,请把它们写下来(最少写两个)。(2分)

两道题任选一题

(1)学习可以使人增长知识,增长才干,也可以让你在学习中发现乐趣。请说说你在

学习中的乐趣,以《学习的乐趣》为题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2)那一次,我很 (快乐、内疚、受启发)

要求:①任选一题,写一篇文体规范的记叙文,字数600字左右,不得出现真实的人

名,班级。

篇二:《《论语》六则习题训练》

《论语》六则习题训练

5分钟训练

1、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粗字注音并作解释。

(1)人不知而不愠( )____________ (2)不亦说乎( ) (3)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______ (4)思而不学则殆( ) (5)默而识之( )________________ (6)敏而好学( ) 2、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1)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 。 (2)阐述个人道德修养的句子:? (3)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 。 (4)表明要有正确的教学态度的句子: 。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

) ) 殆:

) )

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 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

{则其善者而从之下一句,敏而好学,下一句}.

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 ⑸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

⑹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识: ⑺择其善者而从之(从: 4、填空:

《论语》是记录_________的一部书。是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____,字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_. 10分钟训练

1、“而”的用法,有的表顺接,有的表转接,请区别下列句中“而”的不同用法。 学而时习之( ) 人不知而不愠( 罔(

)温故而知新(

) 学而不思则

)敏而好学( ) 学而不厌( )择其善者而从之(

2、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则其善者而从之下一句,敏而好学,下一句}.

3、“温故”和“知新”是不是两件并列的事?该如何理解?

4、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课文中哪句话说可以有它对应?

5、《论语》六则主要记录孔子关于教育思想的谈话。他在学习态度和方法上有哪些主张?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一下。

6、读《论语》六则,仿佛在聆听一个渊博的长者对我们的谆谆教诲。你能结合文中有关语句谈谈你读后的体会吗?

30分钟训练

1、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温故而知新。译:温习旧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B、不耻下问。译:对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差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C、学而不厌。译:学习却感觉不到讨厌。 D、诲人不倦。译:指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2、对各章内容概括有错的一项是( )

A、“学而”章:对学习要认真,要按时复习;对人要热忱,要大度。 B、“温故”章:既要温习旧知识,又要有新的体会。 C、“学而不思”章:读书和思考二者不可偏废。

D、“子贡问”章:要善于向别人学习,特别是水平比自己高的人,而对不如自己的人就没有必要去学了。

3、下列说法错误的有一项是( )

A、“温故而知新”中的“故”“ 新”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旧知识和新知识。 B、“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属宾语前置句。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高兴,愉快。 D、“默而识之”中的“识”,古义是“认识、了解”,今义是“记住”。 (二)阅读全文,完成各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语。

(1)学而时习之( ) (2)温故而知新( )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4)学而不厌( ) (5)是以谓之“文”也( )

(6)有朋自远方来( )

(7)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下边一句话的意思与课文中的哪句话意思相近?请将课文中的那句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谈谈你从中受到的启示。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患:担心)。

课文中的句子:_ 。 启示:_

。 4、写出课文中的成语(至少三个)。

5、第一则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二)阅读《论语》八则,回答文后习题。

(一)子曰:“由,诲女(女,同“汝”,你)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二)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斯,这)夫,不舍昼夜。” (四)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 (六)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七)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八)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语。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2)逝者如斯夫( ) (3)见不贤而内自省焉( )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2、这八则《论语》中,有些思想课文里也谈过。由第四则你联想到了课文中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则其善者而从之下一句,敏而好学,下一句 则其善者而从之下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