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我最喜欢的诗人,李白 作文我最喜欢诗人李白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第一篇:《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李白》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李白

阳泉市平定县阳胜中学七年级 魏文斌

指导教师 王莉萍

人生有许多古人值得我们称赞,但我唯一称赞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

袅袅檀香,一杯清苦,一轮婵娟,一捧盛菊,手边是虚掩的书卷。读完李白的诗。我不禁为他扼腕叹息,本有天生之才却无奈坎坷。我也为他遗憾。为他不平,我像他一定是不快乐的吧。

恍惚中,他向我走来。一路高歌,一路幕饮。这就是你,唐诗上不朽的传奇,诗仙李白。

你不是“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少不更事,不是没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积极乐观,不是没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昂扬自信。然而最后,你却发出了“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感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黯然。“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的沧桑和“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坎坷。

你我伴灯而坐,相对无言。你么么饮酒。我在旁静静思索。我敬佩你的才华,也为你最后的离开而惋惜。你是这样一个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人,却难踏任途,平步青云,你是这样一个才华横溢得人,却难入官场。最后抽身而退。你心中的苦涩想必如同那难以斩断的流水。滔滔不绝……、

然而你却笑着摇头,缓缓道出你先为人知的内心世界。原来我一直都错了。

你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卫士。你用笔诗写自己的伤春悲秋。你用字捍卫自己的高尚尊严也许你在离开时心里会有苦涩和酸楚,然而在你的眼中,官位名利让你拥有了最高的自我,再别人看来追名逐利似乎已是社会大流。你却为牺牲为代价,宁可相至于江湖,忘情于山水。也不与你不喜欢的官僚同流合污。原来以为你是无奈的。没想到你却是快乐的。你为坚守自我而快乐。你为纵情山水而快乐。你为远离官场而快乐。你为心里的那一片净土而快乐。

我终于明白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真正内涵。在你看来,苦味和悲伤不过是高洁的副作品,坚守自我的你其实很快乐,愿你来生还是一个不与同流和污、逍遥自在的诗人。

第二篇:《最喜欢的诗人》

我最喜欢的诗人-李白

纵眼古今,能诗善赋的文人墨客众多,然我最欣赏诗仙李白。他的诗清新飘逸,他的人豪放、豁达、重诺。他的品格也同样令人赞扬。观李白,诗如人,人同诗。心之所想,诗之所发。以豁达之心面对天下,活得痛快、自在、逍遥;他的为人正直不阿,不染于世俗之中,保持本心,令人称赞。我眼中的李白,真君子,大才者,有抱负,真豁达、重承诺、最自信。

李白之所以能成为我最喜欢的诗人, 是因为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

李白的生平,在我看来是不尽人意的,却也是潇洒快意的。李白二十五岁出蜀, 漫游全国,走过湖北,江西,河南,山东等地。后因道士吴筠推荐入朝为官,官衔曾至翰林学士,这一时刻可以说是他最为辉煌的时刻,但我觉得这也是他最为郁闷的一个时刻。古往今来,朝堂就是一个勾心斗角的场所,臣下之间你打我压,尔虞我诈。而李白为人是正直、豁达的,不畏权势的。在京城为官的几年间得罪了不少大臣与王公贵族。最后也只能回归山野,做一个游山玩水的庶人。但我正是喜欢他不畏权势、正直、豁达的性格。他能够在朝为官而不与他人同流合污,不为世俗的利欲所动,坚守本心,即使罢官流放也不移本心。俱往矣,看今朝,又有几个人能抵得住利欲的诱惑,坚守本心;又有几个人能在逆境中如此洒脱飘逸。回归山野后的李白,寄情于山水之间,游遍湖泽山河,看遍名山大川。将心之所想有感而发

成一首首绝句名诗。把酒问天,对酒当歌,活得痛快、洒脱,心之所向,身之所向,不拘泥于万物的束缚,一生如此畅然。我喜欢李白,因为他活出了自己的风采,活得痛快自在,潇洒飘逸。人的一生本当如此,随心之所向,即身之所向。不被万物所扰,坚守本心。

喜欢诗人李白,因为他心系天下,“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又因为他狂放不羁,狂出自己的特色,“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他曾让高力士脱靴、杨国忠研墨,这真的是何其的狂;还因为他作为一个游侠的纵酒狂歌,仗剑复仇,重承诺,存交重义。“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这是多么的豪迈,洒脱。李白是怀有大志的,虽然入朝为官时间很短,但也能看得出积极入世,欲为国尽一份绵薄之力。李白的狂,与其说是狂妄,不如说是一种自信,一种满满的自信。我赞扬他的狂,他的自信。因为做人就是要有自信,唯有如此,方能成事,有所成就。一个唯唯诺诺的人,胆小怕事的人,是没有出息的。做人当重诺,君子更应该重诺言,守诚信,游侠李白是对这一点最好的诠释。李白,一个有大志,自信,重承诺的君子,值得我的敬仰与喜欢。

喜欢李白,也因为李白的诗。李白的诗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来观察世界,而且将客观世界蒙上一层主观色彩,情感不是内转,而是外射,抒发了他那丰富的感情,创造出属于他自己的个人形象。首先,读李白之诗,可以读出李白欲建功立业、奋发向上的雄心和怀才不遇、备受压抑的苦闷,这在《将进酒》、《行路难》中便可以看出。在我看来,

他的诗在社会意义上整个知识分子的正义感、事业心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他自信自负的话语是讴歌一种坚定不移的自信力。这正是盛唐人所具有的气魄与自信力。与其说他歌颂自己的才能,不如说是歌颂一种少年锐气,一种青春的生机与活力。

{我最喜欢的诗人,李白}.

读李白的诗,能感悟到他那对理想生活的憧憬、追求与歌颂。从《山中问答》、《夏日山中》、《山中与幽人对酌》等多部作品中,我读出了他的理想生活美好、充实、欢乐、放纵、浪漫。读出了他在纵欲狂歌的背后歌颂人的生命与生活,代表了人们在朝气蓬勃的社会中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我喜欢他对生活的追求,因为现在的我们需要追求,需要目标,有了目标我们才能奋斗前行,就如中国梦,我们中华民族为之奋斗的目标,正因为有梦,我们国家才能更好地向前发展。

读李白之诗,我能感受到他那种对崇高人性的向往、奋争与赞美;感受到他那不屈的人格意志,傲岸不屈的气节与藐视权贵的气节。正是因为他的这种人格意志,深深地感染着我。我们活在者繁闹的人世之中,自当该有如李白这样的人格意志,傲岸不屈的做人,对人性的向往,以及做人做事一律平等的原则,平等的看待世界。

喜欢诗人李白,正是因为他的文采,清新飘逸的诗风,狂放浪漫的诗风,华丽完美的辞藻,大势气魄的语言。这一切,都令我崇拜。杜甫曾评价李白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种豪迈奔放的情调无论写什么都没有阴暗的情调,即使是写愁也让人振奋,大气省人。我喜欢他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喜欢他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

暮成雪。”喜欢他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喜欢他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当之无愧的诗中仙者,“诗仙”的称号受之无愧。

我喜欢诗仙李白,喜欢他的为人正直,喜欢他的豁达奔放,喜欢他的重诺守义,喜欢他的才华横溢,喜欢他乃正人君子,喜欢他的心系天下,喜欢他的满满自信,喜欢他的狂放不羁。

李白,我最崇敬、最仰视、最喜欢的诗人。

第三篇:《李清照,我最喜欢的诗人》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说起我最崇拜的历史人物,无非就是伟大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了,我喜欢过伟大的诗仙 “李白”,他曾咏出“天神我才必有用”这句豪言壮语,也曾喜欢过诗圣“杜甫” 他也曾写下“两行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千古名句。在这些文人墨客中我唯一崇拜的女诗人就是你“李清照”,.她的一生是极富有传奇色彩的

她,生于书香门第,生活无忧无虑,自小天资卓越,经父亲的影响,豆蔻之年便对吟诗作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从而走向文学之路,。

在她少年时,因为家人的宠爱,虽是出身在封建制度社会,但思想却并未受到禁锢,有时还可以划着小船,在藕花深处嬉戏,“常记西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这首如梦令曾让多少文人雅士为之倾倒啊!

她18岁这年,与她的丈夫赵诚明结婚,在她丈夫常年在外做官,思念丈夫的她,只能将无限相思寄予诗中。她在《醉花阴》中这样写道 “莫道不销魂,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由此可见,思念丈夫的心是多么的急切,即便是这样两地分隔得生活也在朝廷的新旧党争中,破灭了。那时金兵肆虐的在南宋横行,南宋王朝的腐败,国家的兴亡,激起了李清照强烈的爱国情感,她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可

是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李清照虽身是女儿身,但却有一颗男子般坚韧的心和抱负。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清照,写下了《《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项羽的宁死不屈,却被李清照写的这么痛快淋漓。

李清照的晚年,比任何人过的凄惨,靖康之乱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国家灭亡使无奈的你唯有仓皇南渡,丈夫的死使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戚戚惨惨凄凄”过了多少年?但你还是用你的笔编撰《金石录》,她的一生,颠沛流离,她的经历,跌宕起伏。她一介女流,何来的这等勇气,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像她这样贞烈不屈、满心家国天下的女诗人,又有几人呢?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她得诗,她的词,她的人生,是传奇的,亦是不朽的。她的文字诉说的不只是自己人生的悲欢离合,也写尽了那个时代下的荒凉,是她告诉了后人,女子可以比花木兰更精彩,可以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壮。甚至,比那还勇敢。

第四篇:《我喜欢的历史人物李白》

{我最喜欢的诗人,李白}.

我喜欢的历史人物——李白

唐代诗人李白,无疑是中国诗坛上的一颗巨星,他的作品主要以追求美好理想和歌颂美好事物的积极向上精神为主题,他的诗脍炙人口,流传千古,成为不朽佳作,他不少作品描写和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还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关心人民,痛恨黑暗势力的思想,他是中国历史上继屈原之后的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关于他的名诗数不胜数,都流传至今〃〃〃〃〃〃

一、《蜀道难》

《蜀道难》是李白诗作中的杰出代表,淋漓尽致的描绘了祖国雄伟奇异的山河,赞叹大自然的奇异。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我最喜欢的诗人,李白}.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我最喜欢的诗人,李白}.

问君西游何(几)时还?畏途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二、赛下曲

《赛下曲》是描写边塞战争题材的诗歌,洋溢着爱国的激情以及英雄气概。

五月天山雪,天衣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乐未曾春。晓战随金鼓,宵眼抱玉鞭,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三、子夜吴歌

《子夜吴歌》是以妇女的身份来描写对远佂丈夫的怀念以及对亲人早日胜利归来的渴望。

长安一片月,万户掏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佂。

第五篇:《诗人李白读后感》

唐韵风骨—读《诗人李白》

娄丽

《诗人李白》是李白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因为系里举办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经典导读”活动,所以使我有幸阅读了这本薄薄的小书。这本书虽然薄但是它蕴藏着浓厚的文学知识与时代精神。初读《诗人李白》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两个词:一个是“时代”;另一个是“布衣”,在盛唐的繁荣而浪漫的环境下产生了富有想象力的李白,而李白作为一个布衣也代表广大平民向时代发出了呐喊。

站在时代的顶峰上

唐代是中国古代最繁盛的一个时代之一,是一个令中国民族向往的时代。这个时代产生了许多诗歌方面的人才。据统计,唐代有名有姓的共有2536名诗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我最喜欢的诗人,李白}.

初唐“四杰”:王勃、洛宾王、卢照邻、杨炯

盛唐有著名诗人: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高适﹑岑参

中唐:柳宗元孟郊韩愈白居易卢纶李贺

李益刘禹锡贾岛张继韦应物李坤

元稹张祜杜秋娘张籍戴叔伦顾况

晚唐:李商隐杜牧

李白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站在时代的顶峰上,一望四面辽阔,不禁扬眉吐气,简直是“欲上青天揽明月”了。1盛唐带给他豪情壮志,带给他解放的精神,带给他富于浪漫主义的思想,但是他同样也给盛唐带来了礼物,有人说读到李白的诗句就仿佛回到了盛唐,回到了那个气壮山河的年代,他自由的丰富的想象需要尽情的歌唱。站在时代的顶峰上,俯瞰我们的现实生活,总是能发现不如意的地方,“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他尽情的歌唱不仅是为了抒发自己“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迈情感,更是为了人民提出自由民主的要求。他的浪漫精神也是人民的骄傲,他的诗歌不仅给了人民获得民主的自信,而且他还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向时代提出更高的要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这是对于现状不满足的有力的浪漫的呼声,这些都1林庚:《诗人李白》,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我最喜欢的诗人,李白}.

是对于封建统治者的抗议,对于时代更高的要求,把人生的矛盾激成惊涛怒浪的壮观;它永远鼓舞着人们,让人们的脉搏跳得更急,人们的血液流得更快、更有力、更兴奋。2这样有力的呼声,这样奇特的比喻,这样强烈渴望追求自由民主,属于人民的歌唱,怎么可能不被世人传诵,不被世人称赞。盛唐给了他丰富的想象力,他用着想象力又为盛唐增添了一抹鲜艳的色彩,使盛唐的光辉更加广阔的洒向大地,洒向时代。

以前在中学读李白的诗的时候,先了解诗歌背景,再翻译句子,最后才讲诗歌抒发的感情,我们往往更加注意的是诗歌的背景,印象中总是送友人的诗更多一些,但是林庚先生的这本书中先介绍了李白诗歌的现实性,让我们从以前的思维定式中走出来,来体会李白这个伟大诗人的感情。将李白放在时代背景下,思考时代带给他的东西以及他回赠给时代的礼物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楚的了解充满浪漫色彩的李白的诗歌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他的诗歌正如大家所说是浪漫的,但它不是虚幻的。虽然我们从他的诗歌中不能还原历史事实,但是从他的诗歌中我们能看到盛唐时代人民充满自信、要求解放、渴望自由的现实精神,这表现在他“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言壮语中。

布衣李白

布衣的原意是平民,李白布衣的身份是封建社会中一个政治斗争具体的表现。布衣不仅仅是简单的平民,他们是指中下层有政治抱负的知识分子,正因为有知识所以他们懂得用诗歌抒发自己的感情,正因为有政治抱负,所以他们的诗歌中充满了豪言壮语。布衣出身寒微,但是李白却从来没有避讳的谈自己布衣的身份,反而以布衣身份为骄傲,他说:“白,野人也。”“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3从李白诗歌“昔君布衣时,与妾同辛苦。一拜五郎官,便索邯郸女。”又能看出在当时有人说自己是布衣但是成功之后却忘本,对于这样的人李白是嗤之以鼻的,这也说明了李白永远不会忘记自己布衣的身份。

布衣,一个为民众说话的阶层,一个反映真实声音的阶层,一个促进社会进步的阶层。只有在布衣与统治阶级的矛盾中,社会才能不断的进步,不然就会止步不前。布衣要求参与政治,但是他们参与政治的方式是“成则卿相,败则草野”,也正是这样才更加突显他们的豪迈与旷达。“怀经济之才,抗巢、由之节。文可以变风俗,学可以究天人。一会不沾,四海称屈”从林庚先生的解释中我们可以2

3林庚:《诗人李白》,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页 林庚:《诗人李白》,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页

看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不向统治者卑躬屈膝的一面,另一方面是迫使统治者使他参与政治。通过读《诗人李白》,我们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布衣的自豪,布衣的思想,布衣存在的意义。他自豪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的思想反映了盛唐时代的政治面貌和国家危亡时期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存在是阶级矛盾的民主要求。

阅读这本书,我们更多体会到的是与平时只学习一首古诗时不一样的李白,是一个全面的李白。有的时候感觉这本书讲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在讲述那个时代的广大人民群众的追求。从李白的布衣身份,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唐朝那个时代的印记,我们也可以看到林庚先生所处的四十年代后期、五十年代建国之初的时代的印记,在那个时期也正是民众渴望民主,追求自由解放的时候。{我最喜欢的诗人,李白}.

通俗与解放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恼忧愁。诗人将时间赋予人的生命,不是人弃我而去,而是昨日弃我而去,这样天真的想象,是李白创造性的解放,使我们百读不厌。类似这样的例子,林庚先生在书中还给我们举出了很多例子。

通俗与解放是李白诗歌的代名词,他的诗句有时简单的如同说话一般,他诗中的事物也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如我们最熟悉的月。他运用天真的想象将我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赋予人的生命,使它们生动具体,这是李白特有的风格,这也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因为布衣的身份所以他有更多的机会贴近大自然,游走于祖国各地。

李白是我国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历来为人称道,但是通过阅读《诗人李白》,我们更多的是通过他的生活去看他的诗歌,从生活出发,可以更加清楚的感受到李白诗歌所蕴含的丰富的强烈的思想感情。阅读诗歌不是简单的逐字逐句地翻译,要将它放到时代背景下,体会它蕴含的内在的思想。在现实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更多地是为了应付考试选择背诗而不去了解这些诗歌背后所反映的时代精神,就好像只喝汤不吃肉一样。

林庚先生用物理学家的眼光思考时间和空间,呼唤人类对空间的突破,正是这种深刻的思考使得《诗人李白》这本书不仅仅是写李白的一生,也通过布衣对唐代的希望折射出现实生活中民众对民主与自由的渴望。通过一本书反映出两个

时代相同的希望,我认为这是这本书的精华所在,以后在生活中不管是看书还是进行创作,我们都不能无病呻吟,都要有所反映,有所思考。在生活中我们也要有自信,承认自己,李白始终保持着自信的精神,所以才会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念,从总序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林庚先生也是一位乐观、自信的人,“他曾告诉我,走路一定要昂起头来。他一辈子都昂着头,而昂着头的人,精神是不老的。”自信、乐观是他们共同的特点,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昂首阔步地向前进,让我们的精神始终保持着青春的活力。

第六篇:《唐朝大诗人李白》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我最喜欢的诗人,李白}.

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

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

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我最喜欢的诗人,李白}.

孙敬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我最喜欢的诗人,李白 作文我最喜欢诗人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