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我们的歌谣的意境 我们的歌谣简谱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第一篇:《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意境》

高三年级语文专题复习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意境

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它包括“意”与“境”两个因素,“意”就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就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例如我们学过的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描绘出一种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

劳动生活场景,作者那种淡泊宁静的心情就蕴含在这种生活的场景中。这种包含着作者感情的场景就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

一、常见的诗歌意境:

(1)雄奇阔大,如曹操的《观沧海》,写景雄奇壮美,抒情奔腾震荡;

(2)苍凉悲壮,如李白的《关山月》,写景峻拔萧疏,抒情慷慨悲凉;

(3)深邃沉郁,如杜甫的《登高》,沉郁顿挫,曲回郁结;

(4)闲适淡泊,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寂幽趣,远尘避世;

(5)凄婉幽伤,如柳永的《雨霖铃》,哀伤凄冷,如泣如诉;

(6)清新飘逸,如杨万里的《小池》,生动活泼,细致素雅。

二、意境的鉴赏常用的词语:

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恢弘高远,浩瀚辽阔,博大新奇,深邃奇崛,朦胧渺远,空灵高远,空蒙迷茫,苍凉悲壮;优美迷人,清新明丽,清净幽远,宁静恬淡,清净悠闲;冷森幽僻,凄清冷落等。

三、解题技巧

1.提问方式:

(1)简要分析诗人在某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2)这首诗(诗的某个词、某两句)营造(渲染)了怎样的意境(氛围)?

(3)分析某两句(某几个意象)情景交融的意境。

(4)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6)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这里有两个要点:①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②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四、例题分析

(一)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日 暮①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注释】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问题】诗中第一、第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

【答案】描绘了一幅牛羊归来、柴门深闭,寂静、清冷的山村日暮图景。(点出景物,说明特点)杜甫在诗中表达了自己怀念故园、思乡恋亲之情,以及人至迟暮,济世渺茫的悲凉之感。(点出“思乡”,点出“迟暮”,意合即可。)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倦 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问题】此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首先思考“诗歌写了什么”,此诗描写了深秋月夜的景象。夜深了,凉气阵阵袭人卧室,月光把庭院的角落都洒满了。夜越来越凉,露水凝聚成许多小水珠儿滴下来,此时月照中天,映衬得小星星黯然失色。萤火虫闪着点点微光,竹林外水边栖宿的鸟儿互相呼唤着。什么事都被战乱葬送了,清冷的秋夜就这样在我徒然的悲哀中过去了。(第1步完成)

【答案】这是一幅幽清冷寂的深秋月夜图,(第2步完成)寄寓了诗人忧国忧时的感情,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感慨和忧愤。(第3步完成)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烟笼,柳枝茂密,如烟雾笼罩大地。

【问题】1“江雨霏霏江草齐”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氛围和意境?2“六朝如梦鸟空啼”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解析】1“江雨霏霏江草齐”:江南的春雨密密麻麻细如牛毛,细雨笼罩着大地,天地间一片迷蒙。而因雨水充足,气候温暖,所以春草疯长,江南大地碧草如茵,这样的景色轻柔婉丽而又给人以梦幻的感觉,使人感到迷惘惆怅。营造出感伤、哀婉的意境

2“六朝如梦鸟空啼”写在霏霏细雨中、如茵碧草间隐藏着一座已经荒凉破败的台城。这里百鸟啼鸣,春草碧绿,是动植物的乐园,可是曾经在台城追欢逐乐的六朝统治者却早已成为历史上的过客了。当年豪华壮丽的台城现在已经成为历史遗迹,荒凉颓败,只有不解人世沧桑的鸟儿在发出欢乐的啼鸣。作者在这里抒发了忧国之情,担心唐王朝会重演六朝悲剧,所以这句诗在缥缈的意境中流露出浓重的伤感情绪。

(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问题】1、简要分析一下这首诗的意境。2、这首诗中的哪一句与苏轼的“春 江水暖鸭先知”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案】1、这首诗意境清新明丽:夜深人静,朦胧的月光斜照着村落里的人家,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笼罩在夜的暗影里。这明暗的对比更衬托出月夜的静谧。辽阔的天空中,一轮斜月和横斜的北斗星和南斗星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然而,就在这寒气袭人、万籁俱寂的夜晚,小虫首先感受到了夜空中散发着的春的信息,因此情不自禁地鸣叫起来,而诗人也在虫鸣声的启发下感受到春的来临,发现透过窗纱能够隐约看出一丝新绿。此诗以静谧的月夜为背景,采用了静中有动,以动衬静的写法,表现了对春天来临的无比喜悦之情。

2、这首诗中的“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与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有异曲同工之妙。

(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人东归 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

【注释】汉阳渡:长江渡口,郢门山: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汉阳渡一起 指荆楚大地。

【问题】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这首诗和一般的送别诗在意 境上有什么不同?

【答案】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辽阔深远的意境。落叶萧萧的寒秋,在临近荒 凉冷落的古堡旁,作者送友人远行,当时旭日东升,整个荆楚大地秋高气爽,朝霞绚烂,面对高耸的山峰、浩荡奔流的大江、飒飒吹拂的秋风、灿烂的朝阳,无论是临行的友人还是送别的作者,都觉得胸中荡漾着一股豪气。这里的意境是辽阔雄奇的。接着作者想象一面目送归舟孤零零地消失在天际,一面遥想江东亲友大概正望眼欲穿,而且进一步联想到:归客将遇到哪些故人,受到怎样的接待,这是对友人此后境遇的关切。最后回到现实,写送行之际,开怀畅饮,设想他日重逢,更见惜别之情。

2、一般送别诗多写哀伤与惆怅,但此诗写送别而不伤离别。诗人营造了一个 山高水长、扬帆万里的辽阔深远的意境,于依依惜别的深情中,还闪现出对日后重逢的遐想。

(六)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问题】这首小诗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答案】:“钓罢归来不系船”写渔翁垂钓回来懒得系船,而让渔船任意随风飘荡。“江村月落正堪眠”此时已经是深夜,月亮落下去了,人也已经很疲倦了,所以该回去睡觉了,因此连船也懒得系。“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此两句紧承第二句,且不说夜里不一定起风,即使起风,没有系住的小船也至多被吹到那长满芦

花的浅水边,又有什么关系?这里,诗人并没有刻画幽深美好的环境,然而钓者悠闲的生活情趣和江村宁静优美的景色跃然纸上。

(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问题】这首小诗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王昌龄的这首边塞诗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首句写景,勾勒出一派明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次句叙事,极言距离之远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之深;“秦汉”、“万里”,时空交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和战事的频繁,扩大了诗歌的意境;三、四句抒情,表达了诗人期望朝廷任用良将,早日平息战争,使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但使”、“不教”,含蓄委婉,将厌恶战争、同情百姓、不满朝廷等诸多情绪尽蕴其中,加深了诗歌的蕴藉。“巧妙互文,灵活用典,精妙炼字”是这首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但意境雄浑深远,耐人寻味。

第二篇:《诗歌意境的特点及其分类》

诗歌意境的特点及其分类

意境是诗歌创作与鉴赏理论中的核心问题。所谓“意境”,从创作主体而言,它是诗人的主观之情、理与被表现的客观事物之形、神以及诗人对现实人生的独特感悟所形成的艺术画面。绝大多数的诗歌不以塑造人物,描述故事为 己任,它所要表现的是诗人心灵思绪的片断,借助的常常是与之相对应的山水草木等事物的形貌,赋之以灵性,寄之以情思,它们不同的艺术形态,则是诗人独特匠 心的展示。从接受主体而言,则是凭借诗歌艺术语言的媒介,糅合一己之人生经验,再现诗歌中的艺术情景,并从中体悟、玩索与反观自身,从而产生心灵的回应与 共鸣。正如晚清词家况周颐所云:“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蕙风词 话》卷一)所谓“缔构”者,盖因诗歌之审美形象皆为零碎、片断、跳跃之故,需读者驰骋联想再予补充、丰富、完美之,从这个意义上讲,读者之鉴赏又何尝不是 一种艺术的创造呢。诗歌的创作与鉴赏,实乃艺术审美形象之传递与转换,如此而已。 在中国诗歌史上,任何一首历经岁月、脍炙人口的佳作,都是诗歌意境创造的成功范例。《诗经》 《楚辞》中已不乏其例。例如《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発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九歌·相夫 人》:“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前者表现诗人可望不可即之心绪,含咫尺千里之感伤,风格婉约柔美,意境朦胧悠远。后 者则寓愁思于落叶秋波之中,遂起千古“悲秋”之意象,意境萧瑟而闳约。

与意境创造之实践相比,意境理论的产生与成熟却要晚得多。“意境”一词,盖出于佛经。佛经中的“六根”——眼、耳、鼻、舌、身和意,产生了所谓“六境”。 《门经·卷第九》就有:“眼根色境”、“耳根声境”、“鼻根香境”、“舌根味境”、“身根触境”和“意根法境”等经论。《阿毗达摩俱舍论·卷第一》中又 有:“於六根中。眼等前五唯取现境。是故先说。意境不定。三世无为。”佛经以为人体与外界事物之联系,当以人之感官最为直接,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 触觉对应的便是色、声、香、味、触之“五境”,因为此五者“唯取现境”,具有直觉性。唯有人之“意境”,乃“意念之境”,它既依托于人体及意识的感知经 验,又可以超越自身之“现境”,因而其与道家之“坐驰”和艺术之“想象论”也就最为接近。从哲学上讲,佛教所云之“境”,在某一层面上,实质是指诉之于人 之感官与意识的形象感知。

最早将“境”作为诗学术语引入诗歌领域的是唐人。唐代诗僧皎然《诗式·取境》云:“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成篇之后,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 而得,此高手也。”这里的“境”,就包含了主客观统一、驰骋艺术想象的意思,就是指意境的创造问题。皎然还在《秋日遥和卢使君游何山寺宿扬上人房论涅槃经 义》中有“诗情缘境发,法性寄筌空”的诗句,也说明了诗人的情思是包容在诗歌的意境之中的。只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意境”,古人往往只称“境”或“境界”。 概括古人意境理论之特点,大致具有发散性、相关性和多样性之三端。

一、发散性。诗歌贵在以有限之文字表达无限之情思。钟嵘《诗品序》释“兴”曰:“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兴”有感发、联想之义。皎然《诗式》:“缘境 不尽曰情。”刘禹锡《董氏武陵集纪》:“境生于象外。”梅尧臣所云“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引),均是。诗人营

造 的意境,读者完全可以读出不同的意味。这已是做诗与读诗的常识,不必多言。

二、相关性。皎然《诗式·辨体》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认为“高古”、“飘逸”等风格均从诗歌的意境中体现出来, 故风格论与意境论关系甚密。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便是通过描绘不同的艺术意境来展示不同的诗歌风貌的。王国维《人间词话》,则将“词眼”与意境相联系。评 赏宋祁《玉楼春》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语,有“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的名言。作为诗歌的核心理论,举凡诗歌的创作、风格、表现、鉴赏等理论最终都 与意境理论相关。甚至可以这样说,其他理论其实都是围绕着意境论来构建的。

三、多样性。古人论诗有“情”“景”“事”“理”四要素之说。故而意境者决非仅仅用“情景交融”四字便可简单涵盖者。在具体的诗作中,往往呈现出不同的意境类型。在这方面,唐代王昌龄《诗格》中的“三境说”极值得注意。其云: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对王昌龄的“三境”,向有不同之理解。其实古人与今人的最大不同,就是古人从不从理论到理论地玩“纯理论”,他们都坚持从创作中来,再回到创作中去,他们 的论诗和赏诗,都是最终为写诗服务的。明乎此,王昌龄的“三境”就不难理解。这里的“三境”,实际上就是意境的三种类型。只是把偏重于描写景物的(如山水 诗)称为物境,偏重于抒写情怀的称为情境,偏重于说理言志的称为意境。

第一种:物境。其意境特点是:以景为主,景中藏情。景重,情浓,意淡。比如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诗人于建安十二年(207)北征乌桓大获全胜后,于是年秋天回师经过河北碣石山时所作。这是我国较早的一首描写山水的诗,“水何澹澹”以下十句,写出 了山海的壮阔和雄浑,我们的眼前仿佛看到了起伏澎湃的波涛,突兀耸立的山岛。接下来写秋风秋色,诗人一反传统的悲秋情绪,把秋天写得极富生机,树木繁茂, 百草丰美,充盈着顽强的生命力。然后再写大海,在秋风中其浩渺波涌的气势,似乎要囊括日月,包容星河,吐纳宇宙。这种描写,正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 成的艺术境界,也是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和建功立业雄心壮志的艺术展示。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等,均是这一类作品。也有的写景更客观,情思更隐蔽,更追求一种景物之外的韵味。如韦应物的名作《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全诗以客观的描景写物见长,直抵物境。诗之尾句最为有名,宋代以后常为绘画之题,其神韵情味可见一斑。上联两句写西涧白日之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下联状春夜潮涌舟横之象,“野渡无人舟自横”一句,写出野趣,一个“横”字,点出姿

态。清人黄叔灿的《唐诗笺 注》评此诗:“闲谈心胸,方能领略此野趣。所难尤在此种笔墨,分明是一幅画图。”王渔洋《唐人万首绝句选》也说:“写景清切,悠然意远。”虽然也有人以诗 人当时之处境心情,认为:“‘幽草’、‘黄鹂’,此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春潮带雨晚来急’,乃季世危难多,如日之已晚,不复光明也。末句谓宽闲寂寞之 滨,必有贤人如孤舟之横渡者,特君不能用耳。此诗人感时多故而作也。”(高發《唐诗品汇》引谢叠山语)不管诗歌是否为“诗人感时多故而作”,但此诗之传 世,肯定是写景之自然,韵味之无穷的缘故。宋代寇准《春日登楼怀旧》:“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欧阳修《采桑子》词:“残阳夕照西湖好,花坞萍汀,十 里波平,野渡无人舟自横”,均是袭用韦应物诗中景语,足见其影响。李白《独坐敬亭山》、王维《山居秋暝》《终南山》《鸟鸣涧》等,均是这类作品。宋人苏舜 钦《淮中晚泊犊头》诗,正可与韦诗相媲美:“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时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其“物境”,与韦诗也是一脉相承的。

第二种:情境。特点是:以情为主,景为情设,情中带景。情重,景散,意明。这类诗歌的意境构不成整体的艺术画面,它是根据情感的需要设置情境,为抒情服务。且看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我们的歌谣的意境}.

清人浦起龙《读杜心解》称此诗为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忧国忧民的诗人终于等来了“安史之乱”被平定的喜讯,满心的喜悦不可抑制,倾泻而出。全诗就是围 绕着一个“喜”字,来展开情境。首联写喜出望外之情,用喜极而泣加以烘托。颔联紧承上面写来,先写妻子的愁容一扫而光,继写自己匆匆收拾准备回乡的狂喜之 情。下面四句乃想象之辞,战乱一旦结束,一路返乡不用再担惊受怕,所以可以放歌纵酒,伴随着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色,与妻儿们高高兴兴地出发,颈联所表达的情 景,恰与其《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伤之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里是何等的快意!尾联用“即从”、“便下”与“穿”、“向”四个极其连 贯的动词,绾结四个地名,一气直下,酣畅淋漓地写出了归心似箭的迫切心情。由于诗人扣住了“喜”字来写,以情为重心,以此带景,移步换形,主宾虚实,累累 如贯珠。正如《杜诗说》所云:“言愁者使人对之欲哭,言喜者使人对之欲笑。盖能以其性情,达之纸墨,而后人之性情,类为之感动故也。”这说出了杜诗善于营 造情境的特点。这类诗歌的艺术画面虽不如山水诗那样的统一浑成,但在画面与画面之间仍有着意脉上的贯串和联系。再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咏怀古迹五首》,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席上见赠》,李商隐的《锦瑟》等无题诗均是。

第三种:意境。特点是:以意为主,以气取胜,富有理趣,意中传情。意重,情浓,景淡。这里的“意境”与今天概念不同,特指一种以立意和理趣取胜的作品。在 人们通常的认识中,总把意境等同于可以再现的艺术画面,这没有什么不对,但从创作的实际出发,这样的认识又欠全面。因为有不少佳作,如果说有什么艺术画面 的话,它不是通过诗歌的字面去获得,而是要依靠读者从诗人所表现出的精神面貌和气概中去把握。所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 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这里说的“喜怒哀乐”,除了指人的情感外,当还包含有诗人对人生的体验

和理 解。当然这种理性的认识,是要通过感性的美的形式来表现的。比如曹操的《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诗: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我们的歌谣的意境 我们的歌谣简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