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不让自己闲下来文章 写自己的文章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让与不让》

让与不让

实至名归

刚刚看到中国乒乓球代表队又一次包揽金牌,我不禁失笑,想想国际乒联屡次为中国队修改规则也没能遏止我们夺冠的势头,我不禁感叹胜利者终究要靠实力说话,实至方能名归。在强大的实力面前,一切机巧诡谲都显得苍白无力,一切鼠目寸光的投机者都只能避路。

子长为文曰:“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所谓“倜傥非常之人”,大概是风华绝代、有真才实学、实力绝强的人物了,他们用自己的实力摆脱了卑微,洗刷了耻辱,他们凭借自己的实力青史留名,一展胸襟抱负。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少陵此诗是说:那些嘲笑“四杰”的轻薄文人定会随着时光流逝而身名俱灭,只能在文学史上衬托着“四杰”的美名。而“四杰”却以自身对时代的理解和诠释,充实、壮大了自己的实力,赢得杜甫及千千万万后人的景仰,享誉初唐,才冠一时。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当年的吴下阿蒙,通过发愤图强、壮大实力,变为日后的无双国士。可见,强者用实力说话,用实力摆脱浮夸、改变成见。

王临川词云:“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亡只在

笑谈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伊吕两人拥有经邦济世的实力,才能在机遇来临时风虎云龙,横空出世,创三代之风,有遗惠于民族。

钱锺书说只想踏踏实实地做做学问,于是有了天书般的《管锥编》,让人感叹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他用绝对的实力赢得了时代、公众的尊崇。

“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此语振聋发聩!尽管先师孔子一生奔波而无当世显功,然而夫子所创儒学以其强大的实力征服了千载以降华夏民族的心。弱周之际,夫子修春秋而订仪礼,兴教化而明经意,后世读书之人,诚信忠厚,知耻自知,勇毅慎独,谦抑孝亲,仁义礼智,温良恭俭,未尝不蒙夫子所赐。仁、礼、中庸,儒学以其强大的实力塑造了我们民族的性格。原来,强者用实力说话,尽管孔子的儒学当世受阻,却因其无匹的实力光耀千秋。楚国狂人接舆的“凤歌笑孔丘”被无声地驳回。

由此观之,所谓“倜傥非常之人”,无一不是发奋进取、增长实力之人。是啊!胜利者从不炫耀荣光、虚度浮华,只是用实力说话,实至于是名归。

雏鹤学飞时,先要经受万里风云;潜龙奋起日,需得纵横九天雷雨。是飞龙在天,还是龙游浅滩?请用实力说话。

【给分理由】

这是一篇立意鲜明、论据充实、层次清晰的议论散文。作者依据命题材料中“生甲”的话,提炼出“胜利者终究要靠实力说

话,实至方能名归”的观点,切合题意,立意明确。作者由“竞技体育就得靠实力说话”自然联想到“古今倜傥非常之人凭借实力而青史留名、光耀千秋”,并凭借丰厚的积累,大量引用司马迁、杜甫、王安石等人的名言从理论上加以佐证,大量选用初唐“四杰”、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辅佐商汤灭夏的伊尹、辅佐武王灭商的吕尚、当代学者钱锺书、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等素材从事实上加以论证。作者依照总分总思路展开行文,使得文章层次极为清晰。另外,引用、类比、对比等手法的运用,大量四字短语的铺排,也均为文章增色不少。

【满分作文·高分作文】

用实力说话

乒乓球赛场上,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又一次垂下头,只能无奈地叹息;赛场外的中国,却是举国欢腾,国人再一次举起酒杯,唱起欢歌,庆祝乒乓球军团不负众望。国球,永远没让中国人失望,中国人用实力捍卫了大国的尊严。

犹记得2004年的雅典,刘翔化成一道红色的闪电,他击破了那个“亚裔毫无竞争力”的谣言。他跨越了生命中的栏杠,向世界宣布:实力至上。在刚刚结束的法网赛场上,李娜在欧美人统治的竞技中创造奇迹。原来,白种人并非是天生的王者,“实力”才是最终的裁判!只见,娜姐脸上露出东方女性朴实的笑容。

“实力”,以其朴素的外表亮相在世人面前,留给我们缓缓的力量。赛场上赢得摇旗呐喊,是“实力”显威的一个方面,然

“实力”的意义更是在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成长路上各个关卡的显现。只是,当“实力”的显扬以“国家”为背景,它的影响将难以估量,也许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何去何从、生死存亡、兴衰成败。

南宋的临安城里,烟柳之色,正是浓时。那依红偎绿的生活里写满了自傲与自负。那个时代的领导者只记得以四大发明为荣,讴歌铁犁牛耕,却忘记了继续增强实力。枕在过往的荣誉上,南宋人企图用往昔填补虚无的今日,“实力”就这样被遗忘了。

时间的车轮滚到了晚清,这里一片沧海横流,大厦将倾。但即使局势已危及存亡,“天朝上国”的美称却始终念念不忘。靠不准的自我封赏却被晚清人当做东山再起的凭证。不用实力说话,却梦想用土枪土炮战胜夷狄现代威猛之师;不用实力说话,却梦想万国来朝、四方来贺、上供不断、福寿无疆。可悲的结果告知后人:没有实力,梦想只能沦为妄想。

当沧海已成桑田,充满苦难的历史留给我们关于“实力”的思考。繁华散尽,烟云消逝,前辈的创举可以膜拜,却不能成为我们增长实力的负催化剂。用实力说话,这是任何朝代的君主和今天的我们都该铭记的真理。

可喜的是,今日的领导者与决策者终于意识到了“实力”的重要性。看“两弹”炸出蘑菇状的云朵,震慑四方;“神舟”、“嫦娥”向太空进军,让五星红旗在冥冥宇宙中荡起一抹中国红。

科技振兴,此乃一国实力剧增之根本。我们不会再被往昔的光环蒙蔽双眼,中国人用实力让中国雄踞在世界东方。

实力,是个研究不完的课题;增长实力,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此刻称霸乒坛,靠实力勇对怀疑与挑衅,由外至内,无懈可击。但我们仅仅满足于此?想要震撼世界,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需要在各个方面笃信“实力”具有带来奇迹的力量,这样即使我们身处风雨之中,也能笑看天下。

【给分理由】

这是一篇立意深刻、视野开阔、表达精彩的议论散文。作者依据命题材料中“生甲”的话,不但从具有实力的重要性这一角度提出“个人与国家均应用实力说话”的论点,而且从增长实力的持续性这一角度提出“增长实力,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的思想,立意颇为深刻。在如此短小的一篇文章里,作者大量选用了刘翔、李娜、南宋统治者、晚清统治者、今日领导者等典型素材,既有古又有今,既有正又有反,既有个人又有国家,选材可谓丰富,视角可谓开阔。在语言表达方面,对照鲜明的精彩叙述,给人以画面感的形象描绘,比喻辞格的巧妙运用,均彰显出考生不凡的文字表现能力。

【满分作文·高分作文】

强者为王

篇二:《忙与闲——日程安排得再紧,也能忙中抽闲让自己的身心放松下来》

忙与闲

仔细想想,人要面对的事情,完全可以划分为两种:喜欢或不喜欢。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人总是感觉精神饱满浑身有劲,反之则提不起精神,累与烦难免挂在嘴边。这其中的道理,怕是可以套用相对论来解释:当你和心仪的人在一起时,总觉得时间过得快,置身火焰上时,一分钟也很难坚持。顺着这样的逻辑推下去,判断一个人是忙是闲,也完全可以用心境作为衡量指标。

忙与闲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但若问一个人,到底是忙一点更舒服,还是清闲一点更自在,却不那么容易回答。现今的生活节奏是越来越快,很多时候大家都变得习惯了忙碌或被忙碌的日程,偶尔闲下来,反而有点不知道该做点什么了。于是乎,忙时脚步匆匆,不知道在忙些什么,闲了更可能找不到方向,于是叹一句:那就被事情牵着走吧。反面教材不用找别人,自己有那么几年就把握不好生活的节拍,遇到情绪低落的时候,总想不明白,为什么身心放松的状态离自己那么遥远呢?日子到底怎么过才能开心呢?

心情没有理顺的时候,整个人难免疲倦没精神。安慰自己,以日程安排太满需要休整为借口,停下脚步歇歇,以为这样就能万事大吉了。谁知,千方百计安排好日程,终于有了点闲暇时光,却真不知道该做点什么,开始为浪费大好光阴而发愁。于是,又把生活开进“快车道”,如没头苍蝇一般忙碌起来……就这样,陷入下一次情绪波动的怪圈,便愈发渴望下一次休整。

随着年龄的增长,终于渐渐明白,一个人状态好不好,最重要的是拥有健康的体魄,做自己喜欢的事,用一种从容的心态去生活。有了这三个要素,日程或忙或闲,都好。

习惯了忙,总觉得人生苦短,舍不得花费宝贵时间,舍不得把脚步放慢。因此,对自己来说如何安排休闲的时光是个考验。现在我最喜欢的休闲方式,第一是和家人在一起,第二是有感而发时写写随笔小文,第三样就是到健身房运动,出一身汗。第一和第三种调整方式能起到令人放松的作用,无需多言。而写作这件事,搞不好就是件熬人的活儿,想不通自己怎么也把这份苦差事划到休闲的类别?可不是嘛,苦思冥想挑灯夜战是写作经常遇到的事情,如果不是发自内心喜欢,码字这活儿还真是挺累人的。

常写东西是近几年的事情,特别喜欢一个人守着清茶一杯,手指在键盘不停敲动,眼瞅着心中想说的话跃然于电脑屏幕之上。那一刻,思想天马行空,仿佛自己就是世界的主人。说来有趣,用笔“说话”的爱好,也是日积月累逐渐培养起来的。开始,只是尝试着写些专业性强的棋评,落笔时倒也行云流水不费力气。毕竟,棋谱是主角,自己的文字只是点缀。后来,稀里糊涂当起了专栏作者,每个月都要冥思苦想交上一篇文章,那时真有些赶鸭子上架的狼狈。再后来,随着脑子里越来越多的想法变成了铅字,自己渐渐地喜欢上用笔说话的方式。写作是

一件很享受的事情:遵循内心,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此般自由,当然算得上是休闲。

生活中,我们需要的东西真的不多:一间小屋、一段音乐、粗茶淡饭加上几位友朋,足矣。日程安排得再紧,也能忙中抽闲让自己的身心放松下来,快乐大概就是这么简单。

篇三:《忙与闲 作文评分及佳作》

高三《忙与闲》考试作文评分细则及佳作赏析

【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越是忙碌,就越会有闲暇。(海斯利特)

我空闲的时候,常常是我最忙的时候。(西塞罗)

【评分细则】

一、关于审题

题目形式为新材料作文,材料分别为英国文艺评论家、散文作家海斯利特和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的格言,两句话都是紧扣“忙”与“闲”两个要素,阐述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按百度百科中的解释:“忙”最重要的义项是事情多,没空闲;“闲” 最重要的义项是无事,与“忙”相对。这样看来“忙”和“闲”是两种对立的状态,但仔细分析一下就发现这两种状态往往纠缠在一起,难以截然分开,“忙里”不是可以“偷闲”吗?实际上海斯利特和西塞罗的话都表达了这种对立中的统一。 第一句“越是忙碌,就越会有闲暇”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只有充分有序的忙碌后,才会有闲暇;第二层意思是在忙碌自己喜欢的事时,即便忙碌也让人有轻松畅快的闲暇之感。

第二句“我空闲的时候,常常是我最忙的时候”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理解:第一个角度,忙于事而闲于心,即第一句的第二层意思,全神贯注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其实也是一种最好的放松;第二个角度,忙于事而闲于思,在忙碌中放逐了思想;第三个角度,忙于思而闲于身,思想不停地运转而身体处于放松的状态。 考生写作时,既可以围绕一句话来立意,也可以从两句话的同异性入手,但应该扣住“忙”与“闲”的关系行文。如果文中既有“忙”也有“闲”,但缺少“忙”与“闲”合理的关系思考,不能超过四类中。

二、关于评分

1.判分原则

议论文重在评判其理性思辨和分析说理能力,记叙文重在评价其构思、细节、文采、意蕴等写作技巧和智慧。

2.判分等级

一类卷63分以上;二类卷56~62分;三类卷49~55分;四类卷42~48分;物理;五类卷28~41分;六类卷27分以下。

3.个案处理

①确认为抄袭,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最高不超过10分。

②记叙文或议论文文体模糊不明,视为五类卷;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

③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分不能超

过46分(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④游戏高考、游戏人生、语言格调低下的“问题卷”,评分不得超过40分;凡思想庸俗低下,即使是切题完篇,评分最高不得超过20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高不超过10分。

⑤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卷面较差扣1分。

【佳作赏析】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苏大附中高三(9)班 高子媛

西塞罗说:“我空闲的时候,常常是我最忙的时候。”

这句看似矛盾的话不禁让我眼前一亮,开始思索。人世间滚滚红尘、万物万象,纷繁杂乱,纵使你腰缠万贯,也未必真有“空闲”的时候;即使有,也可能在宝贵的的闲暇时光里不能停下身心的惯性运动。

这样想来,尘世纷繁,亦不过一池白莲,半亩静塘。

首先,真正的空闲,不是指无事可做之时。一个人若是内心皎洁如新月之光辉,明澈如山间之清泉,即使身边事务繁多,也不能影响到他内心的“空闲”一丝一毫,此正所谓“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小隐之人不能隐于功名利禄的漩涡中心,乃是其内心不够“空闲”,不能做到“坐忘”,定力不够也。故其须以身外环境之清静来达到内心的清静。

那么,人“空闲”了,为何又要忙呢?

忙什么?忙着以文化之华实填补心中脑中之“空闲”,以知识之精华灌溉眼中手中的空虚。

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实验研究表明,人的眼睛总是在不断寻找落点,若一段时间内找不到落点,人就会因为焦虑和迷茫而失明。这也是“雪盲症”的原因。人的心与眼睛一样,也在不断地寻找落点,心,总得看到点什么、以什么为目标才行。而文化和知识,即是人心最好的“落点”。此时须以文化和思想灌溉心灵,促进人格和性灵的成长。

灌溉心田,怎能不忙?但增加人格力量只是一方面,还有另一方面却更为重要。

闲暇之时,人们可以与自己相处。生活的节奏太快,我们必须常常停下脚步,等一等落后的灵魂,自己陪伴着自己,过内在的生活。

有一点人们常常误解,那就是并非只有自己一人在一个独立的无他人的空间里才叫做“独处”。独处是指一个人面对自己,与自己的灵魂对话。由此可以看出独处的重要性了。周国平说:“人们总是用很少的时间进食,用很长的时间消化。”独处就是那个消化世界的过程。非独处的集体活动时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道理、经验,而惟有通过独处才能内化成自己心灵的营养。

有些人害怕与自己独处,大概是因为连他自己都感觉到了自己的空洞和乏味,故其必须找点别的消遣才能直面自己吧。

尘世纷繁,不过一池白莲,半亩静塘,只要明白了这点,我们就能像西塞罗一样在空闲时充实地忙碌,直面自己,素颜修行。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简评】此文既有思辨的力量、独立的思维,也有充足的文气、清畅的表达。 首先,辨识空闲本身——真正的空闲,不是指无可做之时。厘清概念本身,这是写议论文的一种可贵品质。接着,用设问句那么,人‘空闲’了,为何要忙呢?引起分析。设问句单独成行,成为醒目的行文标志。但可能作者也

自觉这个问题不便回答,于是转换问题忙什么?一忙灌溉心田,增加人格力量;二忙与自己相处,过内在的生活。纲举目张,条理清晰。此外,文中对空闲、独处的认识都不落窠臼,而是提出自己的见解,颇为难得。

文气充足,既体现在文脉的通畅,也体现在词句的华采上。从题目及文中部分语句不难发现作者的才情。但纵有千般才情,仍旧控制,实为难得,因为华丽的文采会对议论本身构成伤害。

当然,本文也存有瑕疵。康奈尔大学的实验初看新鲜,其实放在文中并不很妥贴。该实验证明心灵落点之于人的重要,而不能推出文化和知识即人心最好的落点。推理链条有点断裂。如果排除该例,此文尚缺令人信服的事例。纯说理议论文,对思辨的要求很高。建议本文加一些合适的例证。(徐飞){不让自己闲下来文章}.

养壶琐事

苏大附中高三(9)班 薛歆仪

爷爷是一名退休教师。说起来,人退休了,总该停下来歇歇了吧,然而,爷爷却是一刻也闲不下来。

我抬头望着爷爷的茶壶柜,一把“曼生壶”的仿品,上面篆有梅尧臣的诗“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再看另一把,上面是欧公的诗“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我不由看呆了,爷爷从后面拍了拍我:“嘿!怎么看傻了?”语毕,便走到柜前,细细端详一番后,拿出了曼生壶,说:“今天就来养养这壶吧。”

爷爷首先拿出了台湾乌龙,撮几粒放入壶中,壶中发出“嘀嘀”的声响。随后,再将沸水注入,茶叶如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在宽容的壶肚里绽放,不一会儿,壶口便溢出了泡沫。只见爷爷动作娴熟,用壶盖将泡沫刮去,随即盖上了壶盖,一系列动作如行云流水。

“要温两分钟。”爷爷说道。而我却只是托着头,静静地看着爷爷,终于忍不住问道“:您每天反反复复做着这几步工序,不嫌麻烦吗?”爷爷笑了笑道:“其实,没事做的时候才是最腻的。别小看了这养壶,这也是在养人啊!”

爷爷用一块细纱布轻轻地擦拭着壶身上氤氲的水汽,茶锈顺热吸于壶壁之上。爷爷说:“经常擦拭,紫砂壶才能更加润滑。”他将茶汤微微倾斜,倒入公平杯,又依次流入闻香杯和口杯。一瞬间,书房里茶香四溢。随后,他将茶汤浇于壶身,茶汤慢慢渗入紫砂壶,只一眨眼的功夫,壶色一下子变得古典又润朴。

然而,养壶的工序还不止这些,只见爷爷拿来一把“养壶刷”,在壶身上刷了起来。这道步骤我是知道的,《阳羡茗茶系》曾说道:“壶经久用,涤拭日加,自发黯然之光也,入手可鉴。”爷爷常说的“养人”,也是这个道理啊!如紫砂壶总要经历壶内高温的历练,壶外沸水的洗礼,才能绽放出别样的光彩。人也要跨过风风雨雨,才能大放异彩。对于爷爷来说,他大概早已是人壶合一了吧。

这一刻,我终于明白了爷爷每天忙碌这些琐事的原因。养壶虽繁琐,却可以修身养性,外表忙碌,内心恬静。而楼下那些无所事事的老人们,却是内心浮躁,整天忧心忡忡地过着日子。

壶闲置久了会黯淡无光,人亦是如此。

汪森曾说:“茶山之英,含土之精,养其德者,心怡神宁。”我欣赏爷爷这种忙碌而闲适的日子。

【简评】以文化入记叙,这是一些高分记叙文的特点,作者深谙其理。文中多处

{不让自己闲下来文章}.

引用梅尧臣、欧阳修、汪森及《阳羡茗茶系》中的诗文,这是作者平日的积淀使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不让自己闲下来文章 写自己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