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三峡的秋天作文 三峡的秋天阅读

小学作文 zuowen 1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三峡试卷》

八年级上册 26 《三峡》

一、理解性默写

1、写春冬之时水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

2、侧面描写三峡山势高峻的句子是( 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能表现三峡夏水水流之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直接描写高猿长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5、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可联想到李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6、由“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可联想到李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二、中考链接

(一)(2010·山东省临沂市)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作6-9题

[甲]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

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

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 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

遮盖,这里指云。

6.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A.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属予作文以记之B、..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或王命急宣 ..

C.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哀转久绝 ....

7.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4分)

①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②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8.[甲] [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4分)

9.[甲] [乙]两文段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基本相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0.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老师给出了一副没有完成的对联。请你根据课文所写景物的特征,,将对联补充完整。(2分)

上联:三峡 风光好 下联:神州日新月异大地宽

11.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描写水势盛大,又用“□□□□,□□□□”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用原文的语句填空)(2分)

12.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3分)【相关链接】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20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

2006年5月 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的历史性时

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 三峡大坝的建设进

程。

导游词:

示例: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 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

{三峡的秋天作文}.

游此地。(3分,三峡风光介绍2分,时代变化1分。如语言不简洁连贯,不生动优美,酌情扣分)

三、中考语文复习备课资料-《三峡》(郦道元)

【沈阳卷】【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不以疾也。(选自《三峡》)【乙】六里,渡一溪,颇大。又南,有峰东环而下。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c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①,独高垂,如匹练界②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③之下流④也。从其后西二里,蹑⑤峻凌崖。其崖高穹⑥溪上,与对崖骈⑦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选自《游大理日记》)【注释】①派:量词。②界:隔断。③清碧:溪水名。④下流:河流的下游。⑤蹑:踩、踏。⑥穹:隆起。⑦骈:并列。

9.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1)隐天蔽日:_______________ (2)或王命急宣:____ ..

(3)有峰东环而下:_______________ .

10.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渡一溪 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

B.即清碧之下流也 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谚》)C.与对崖骈突如门 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D.上耸下削 上书谏寡人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乃西向觅小径入峡。{三峡的秋天作文}.

1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

13.请分别写出【甲】【乙】两文中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

四、选择题 8.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通“缺”

B.沿溯阻绝 沿,顺流而上C.其间千二百里 间,相距 D.清荣峻茂 荣,茂盛

9.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有时朝发白帝 朝晖夕阴 ..

B.或王命急宣 或以钱币乞之 C.哀转久绝 沿溯阻绝 D.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 ......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文中依次写出了夏季的三峡呈现奔放美;春冬的三峡显示出清幽美;而秋季的三峡却展示着凄婉美。 B.第三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的静景,也描写了“回清倒影”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C.第四段中写“高猿长啸”突出了秋天三峡的凄冷。 D.文章第四段中作者引用渔歌歌谣,是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11.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五、1、《三峡》选自《 》,作者是__________(朝代)___________,三峡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2分){三峡的秋天作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高地厚华夏情。

3.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_______________”的静景,也描写了“_______________”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2分){三峡的秋天作文}.

4.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

5.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3分)

答:

6、《早发白帝城》由《三峡》化出,同样写猿声,其作用有何不同?(2分)

7、翻译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悬泉瀑布,飞漱期间

篇二:《阅读短文《三峡之秋》》{三峡的秋天作文}.

三峡之秋

三峡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越到秋天,它们就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正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了,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而一面又把它那激荡的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就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峡里的黄昏来的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

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赶路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太过狭小,连月亮也上

来的很迟很迟。起初,峡里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着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的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光,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而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这一天,正是中秋。

1、写出近义词

消逝() 闪烁()渐渐( ) 显露( )摇曳( )

2填空

(1)长江三峡由——,——,和——组成的,是闻名世界的风景区,作者写了——这一天三峡的秋景,表达了——————。

(2)本文是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描写了三峡之秋的美,层次井然,很有条理。{三峡的秋天作文}.

(3)本文语言准确生动,色彩鲜明。文章把早晨三峡的特点概括为————,把中午三峡的特点概括为————,写三峡黄昏时突出其————,文章中还写出 了夜晚三峡————的情况。

(4)三峡秋天的总的特征是——————(从文中摘抄)

3、指出文中第345自然段的三个词指代的是什么?

它指———— 这指———— 它们指————

4、为什么说“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 5读句子,选项正确的答案

(1)“起初,峡里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这句话的意思是()

A月亮出现的时间不确定,估计不准。

B山太高,挡住了月亮,等看见时,它已和山崖贴得那样近

C作者一时没有注意看,月亮很快便升到了山顶。

(2)“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

A长江到这里便窄了,像一条小溪

B长江平缓流淌像小溪一样

C长江两边都是黑色的山崖的倒影,只剩江心是光亮的,像一条小溪。

篇三:《《三峡》中考题集锦》

《三峡》中考题集锦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8分)

1.译句子: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2.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的静景,也描写了“ 悬泉瀑布,飞溯其间 ”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2分)

3.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二、阅读《三峡》,完成11-15题。(10分)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分)

①不见曦月( 阳光 )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飞奔的马 )

1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2分)

A、其间千二百里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B、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朝而往,暮而归

C、属引凄异 属予作文以记之

{三峡的秋天作文}.

D、哀转久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_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1分),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寥寥几笔,便能将景物的神韵表现出来,如只用“素湍绿潭,回清倒影”8个字,便写出了春冬之时的江水澄澈,景色明媚。(2分)

15、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3分)

理由1:_水流急_________原句:_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风御风不以急也_______________

理由2:_落差大_________原句:_悬泉瀑布,飞漱其间。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三峡》,完成9-12题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阙 阙:通“缺”襄 上

12、翻译下列语句。(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文 即使是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三峡的秋天作文}.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文 如果不是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13、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2分)

山险水急三峡景; 山峻水清三峡美 ,天高地厚华夏情。

14、下面是《小石潭记》选段,和本文第二自然段比较,在写水方面有什么异同?(3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答:

相同点:都从侧面描写水不同点:《三峡》写出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小石潭记》写出水清澈透明的特点。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4.文章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 (人名)。(1分)

5.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春冬之时,则 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3分)

①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②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溯流而上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快

7.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

亮。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空旷的山谷传来元后啼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8.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的水”的特点。(4分)

三峡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1分)、高耸峻拔

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1分)、水流湍急(1分)

五、阅读《三峡》,完成下列各题:

23、根据语意,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A )(2分)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沿溯阻绝(顺流而下) B、良多趣味(真,实在)

C、林寒涧肃(严肃) D、或王命急宣(或者)

25、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

26、本文150余字,却写出了七百里三峡的万千气象,语言非常简练、生动,如作者用了“清荣峻茂 ”仅仅四个字,不但概括了三峡丰富的景物,而且描绘出四种不同景物的特点。(2分)

27、诗人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两句诗,印证了本文中那些句子?

答: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

也。

28、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春冬之时的三峡有怎样的趣味。(2分)

答:

六、阅读《三峡》,完成下列各题:

11.下列加点词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

A.略无阙处(阙:通“缺”) B.良多趣味(良:实在)

C.晴初霜旦(旦:早晨) D.林寒涧肃(肃:严肃)

12.翻译: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13.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的描写手法,其作用是 侧面描写(或“间接描写”) 渲染出三峡秋景的凄清萧瑟。 。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三峡的秋天作文 三峡的秋天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