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坐中泣下谁最多下一句 座中泣下谁最多

小学作文 zuowen 1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职高一年级期中语文试卷》

临西县职教中心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对口升学期中考试 一年级 语文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萦绕(yíng) 笑靥(y) 流岚(lán) 奄奄一息(yǎn) B 惊诧(chà) 殷红(yīn) 慰藉(jí) 小心提防(tī) C 绽放(zhàn) 演绎(yì) 勉强(qiǎng) 惊慌失措(cu) D 巡视(xún) 逮捕(dài) 默契(qì) 受宠若惊(chǒng) 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雾霭 即兴 切切私语 时尚 B 废墟 枚瑰 礼尚往来 元霄 C 幽默 蕴含 惊慌失错 告诫 D 骚动 装点 受宠若惊 会意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 这个瓶子盖得很_______。 (2)我们制定了_______学习计划。 (3)_______的观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 A. 周密 严密 精密 B. 严密 周密 精密 C.严密 精密 周密 D.精密 严密 周密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类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B 校园四周树木繁茂,使我走投无路,赞叹不已。 C 一代又一代中国学者以几乎是前仆后继的精神,在这片落后的国土传播文明的种子。 D 机器佣人殷勤地为主人做这做那,真像一个忠心耿耿又聪明乖巧的仆人。 5. 下列作者、身份、作品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舍——现代著名作家——《好学片片》 B. 王蒙——中国著名作家——《合欢树》

C.冯友兰——著名哲学家——《人生的境界》

D舒婷——中国当代作家——《我愿意是急流》

6.选出下列各组语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 )

A 网络的诱惑令现代人无法拒绝,即使昂贵的网上消费又令网迷们心痛不已。

B 小明的年龄恰巧比他父亲的小一倍。

C 汽车质量的好坏,是安全行驶的重要保证。

D 电子计算机在运算速度方面有着人所无法相比的优越性.

7. 《琵琶行》中最能体现中心思想的一句诗是( )

A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B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C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D 坐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8.下列各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善良》是一篇随笔,文体是议论文。

B“我喜欢善良,我不喜欢凶恶”这句话是《善良》一文的中心论点 C《善良》按照有破有立、破立结合的论证思路进行分析论证。

D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出自《老子》

9、下列属于唐宋八大家之首的诗人是( )

A.苏轼

B.韩愈

C.欧阳修

D.柳宗元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

A、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B、词根据创作风格可以划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C、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后人称他为“诗仙”

D、苏轼,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1.此诗中,诗人流露出哪种情思?( )

A.送别之情 B.思归之心 C.喜悦之意 D.愤怒之思

12.“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意境与下面哪一项相近( )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二 阅读下面语段,完13-16题。(8分)

第二步工作叫掐丝,就是拿扁铜丝(横断面是长方形

的) 在铜胎表面上。这是一种非常精细的工作。掐丝工人心里有谱,不用在铜胎上打稿,就能自由自在地粘成图画。譬如粘一棵柳树吧,干和枝的每条线条该多长,该怎样弯曲,他们能把铜丝恰如其分地 好 好,然后用钳子夹着,在极 的白芨浆里蘸了一下,粘到铜胎上去。柳树的每个枝子上长着好些叶子,每片叶子两笔,像一个左括号和一个右括号,那太细小了,可是他们也要细磨细琢地粘上去。他们简直是在刺

绣, 。

1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空白处的字,正确的一项是( )。

A 粘 曲 剪 稠 B 粘 剪 曲 稠

C 镶 曲 剪 浓 D 镶 剪 曲 浓

14、文中后面横线上应填入的句子,恰当的一句是( )。

A 只是用铜丝,而不用丝线、绒线,绣在铜胎上而不是绣在缎子上。

B 不是绣在缎子上而是绣在铜胎上,用的是铜丝而不是丝线、绒线。

C 不过是绣在铜胎上而不是绣在缎子上,用的是铜丝而不是丝线、绒线。

D 只是绣在铜胎上而不是绣在缎子上,用的不是丝线、绒线而是铜丝。

15、本段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 下定义 比喻说明 举例子 分类别

B 下定义 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C 作比较 比喻说明 举例子 分类别

D 作比较 引用说明 下定义 分类别

16、对本段大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明掐丝工人的技术十分精湛。

B 介绍粘一棵柳树的工艺过程。

C 说明掐丝是一种非常精细的工作。

D 介绍掐丝是制作景泰蓝的第二道工序。

三 写作练习(6分)

仿照下面的句式,再续写两个句子,组成文意连贯的排比句: 如果说人生是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音符;

17.如果说人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如果说人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9.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_______________,一时多少豪杰。

20、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

21.同时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__。

22.岑夫子,丹秋生,__________,__________。

23.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___,今宵酒醒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

24.座中泣下谁最多?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共12分)

谁与我同行

上初中时,学校每周总有二三晚的补习课。家中离学校有三里来路地,白天不觉怎样,三蹦两跳便到了学校,夜晚就悚然了。

过一片稻田,翻一座山岭,而过岭是极惧怕的。一条窄窄的山道,铺着青石,是乡村独轮车行的路。两旁是过人的小树林,风一吹来,飒飒作响。间或林子里有夜莺和爬行动物鸣叫,全身毛孔大张,一身冷汗。有月亮时,从密密的枝桠间透出些淡淡的光两来,洒在青石路上,行来可稍见轻松些;若遇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心口便如兜着一只小兔。

这时就想起母亲的话来,将头顶的毛发尽力往上梳,露出亮亮的额头来。母亲说,年轻人额头有团火,能驱妖捉魔。走夜路最怕的是碰上“鬼”这东西,,尽管谁也没见过。总之,晚上补习归来,见四周漆黑,便无端想起了“鬼”来。

父亲见我害怕,便说:胆是锻炼出来的,你应该时时想到你是男

子汉。

一天晚补习归来,刚上山岭,便见前面几时米远的地方有个火把在移动。我高兴极了,心里也不再有惧怕。我加快步伐,想赶上那火把,结伴过岭。谁知我的步子加快时,那火把移动的速度也加快了。

我的心顿时一阵惊跳,莫不是碰上老人们说的“鬼火”!夏天纳凉,老人们常说鬼的故事,都说荒郊野外有鬼火出没。一时间,我仿佛肩上压有千斤重担,两腿发软,寸步难移。

想到了父亲的话,你是男子汉,我多少鼓了鼓勇气,艰难地一步步朝前走去。但当我放慢了脚步时,火把也放慢了移动的速度,始终与我保持几十米的距离。

下了山岭,便可见人家灯光了,我也松了一口气。一摸额头,却是一头的冷汗,深知那是吓的。下了岭走在平阔的田野上,那火把便在我眼前消失了。

回到家中,我把这件怪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却不以为然地说:“世上根本就没有鬼,夜晚的鬼火,是磷火。你在学校应该学过的,有啥害怕的。”

以后,我每次晚上回来,都能见到山岭上一支火把走在我的前面,虽然害怕,但我壮着胆子跟在后面,它终究没有伤害于我,并照亮我夜行的路。渐渐地,我便不再害怕了,我想那是与我一样夜行的路人。

那天,我告诉父亲,我不怕独自走夜路了。我甚至渐渐地感觉出夜行的快乐来——

万籁俱寂,抑或虫鸣蛙叫,都有一份怡人的意境。这是不敢夜行之人所体会不到的。

从那以后,火把便在我夜行时消失了。毕业后,母亲告诉我,那是父亲打的火把。

25.小说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6.小说的主人公是父亲,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7.假如你是文中的“我”,听到母亲说打火把的是父亲时,你会想些什么?

篇二:《填空》

1、 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_______。他的

诗歌作品有描写汉末动乱和人民苦难的____和____;有表现统一天下雄

心壮志的_______和《步出夏门行》中的_____和_______。

2、 建安时期重要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____。“七子”是指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儒学禁锢的崩溃,逐渐形成了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理

论形成是魏晋的___学,因而在西晋末和东晋时代,____诗在诗坛上占据

了统治地位。

4、 建安时期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许多优秀诗人,一方面学习汉乐府,描

写社会动乱和人生疾苦;一方面歌唱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形成了一种悲凉慷

慨、刚健有力的风格,后人称之为_____或_____。

5、 曹植诗歌创作的代表作有描写游侠少年高超武艺和爱国精神的_____,借思

妇寄托自己的失意和苦闷的____,描写一个侠义少年斩断罗网,拯救一只网

中雀的寓言诗____,描写边海人民贫困生活的____,以美女盛年未嫁的

苦恼寄托自己的怀才不遇感慨的_______。

6、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共分___篇,最早为《世说新语》作注的是梁代的__

_。

7、 左思的代表作有《____》八首,主要是反映寒门知识分子与____的矛盾。

8、 陶渊明诗可分为两类:____和____。他的散文、辞赋的名篇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

9、 鲍照的诗歌直接继承了_____文学的传统,与____颇多相似之处,其代

表作是__________。

10、 我国文学批评史上最重要最系统的一部著作是刘勰的____,共分___篇,

包括总论___篇,___论二十篇,_______论十九篇,________论五篇,最后

一篇是_____。

11、 “竹林七贤”出现在正始时期,他们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和_____。

12、 陶渊明,又名____,生于公元____年,卒于公元____年,是魏晋时

期最杰出的诗人。

13、 陶渊明的出现,打破了_____诗的传统,他的_____诗,继承了阮籍、

左思的传统,发扬了_____的精神,______诗则是他的独创。

14、 集南朝诗歌成就之大成的诗人是____,他早年是梁朝有名的宫体诗人,后出

使北魏,遂终身羁留在北方,其诗歌代表作是_____二十七首,赋的代表作

是叙述梁代的兴亡和个人身世的_____。

15、 曹植的生活和创作,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以公元_____年曹丕称帝为界线,

我国现存第一篇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专论是_______。

16、 齐梁时代是我国诗体重大变革的时期,沈约将四声的知识动用到诗歌的声律上,

提出_____之说,和其它诗人共同创造了_____,为诗的形成奠定了基

础,开创了我国近体诗发展的时代。

17、 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刘义庆的_____,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是干宝的_

___,此外志人小说还有东晋葛洪的_____。

18、 宋初由玄言诗转向山水诗,_____是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南朝著

名的山水诗人,还有齐代的______。

19、 齐梁新体诗作家除沈约外,成就较高的还有齐朝诗人_____,梁朝诗人__

_和陈朝诗人_____等。

20、 南朝乐府民歌,除吴歌、西曲外,还有一首较长的抒情诗,是____,属__

__里的《杂曲歌辞》。

21、 成书于梁代的一部专门评论五言诗的著作是_____,作者是____,它品

评了汉代至梁的___位诗人及其创作,把作品分为____、____、__

__三品。

22、 现存题为蔡琰的作品有五言诗_____,骚体____和______共三篇,

最可信为蔡琰的作品是______。

23、 南朝“西曲”出于产生的地点是____中游和____西岸的城市,而以江陵

为中心。西曲产生的时代比吴歌稍晚,以_________、_____居多。

24、 所谓“八病”包括有__头、__尾、__腰、__膝等写作新体诗时应避免的

八种地声律上的毛病。

25、 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是曹丕的_____。北朝散文的代表作有北魏郦道

元的_____和_____的《洛阳伽蓝记》。

26、 《典论、论文》把文学体裁分为四类,即____、_____、______、

和____。曹丕主张文以___为主。

27、 西晋末年,在世族清谈玄理风气的影响下,出现了___诗,代表作家有东晋的

____和____。梁代,宫廷贵族不再满足于山水的清音,而要寻求强烈的

声色刺激,于是产生了___诗。

28、 南朝吴歌中数量最多的是_____,共42首,____,共75首,____,

共89首。

29、 魏晋南北朝时期,继承建安文学传统的作家有魏末的__ __和__ __,西

晋的____,宋代的_ _ _,这些诗人的作品都是与建安文学的精神一脉相

承的。

30、 南朝吴歌产生的地点在____下游,而以当时的首都为中心。产生的时代以_

_和___居多。

31、 继《典论、论文》之后,文学批评史上另一篇重要作品是西晋____的___。

32、据清代康熙年间所编的___所录,唐代有诗人二千二百多人,作品将近____ 首

33、唐诗的发展一般分为___、___、___、___ 四个时期

34、“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是___评论四杰的两句名言。在“四杰”中,___、___ 擅长七言歌行,____、____ 擅长五律。

35、陈子昂的诗歌主张见于他所写的____之中,他的代表作是____ 三十八首。

36、初唐诗人___、_____ 对律体的完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7、陈子昂在初唐诗坛上提倡____、____,大力反对____,对唐诗风骨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38、在初唐诗坛上,上官仪在宫体诗的创作上影响甚大,被人称作___ ,其诗的主要特点是_____。

39、在初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坐中泣下谁最多下一句 座中泣下谁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