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我和小姨十三年高中篇 我和小姨的十三年完整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2015年高三年级十三校第一次联考数学试卷》

2015年高三年级十三校第一次联考数学试卷

2015-12-9

一、填空题(本大题满分56分)本大题共有14题,每空格4分。

21.已知集合A{x0x3},B{xx4},则AB

2.函数f(x)sinxcosx的最大值是

3.已知{an}为等差数列,Sn为其前n项和,若a1a918,a47则S104.已知函数f(x)1logax,(a0,a1),若f1(x)过点(3,4)则a

5.已知函数f(2x1)的定义域是(1,2],求函数f(x)的定义域是

6.某公司一年购买某种货物600吨,每次购买x吨,运费为3万元/次,一年的总存储费用为2x万元,若要使一年的总运费与总存储费用之和最小,则每次需购买 吨。

7.设f(x)是周期为2的奇函数,当0x1时, f(x)2x(1x),则f()

8.已知圆C:(x1)2(y3)29上的两点存在P,Q关于直线xmy40对称,那么52my2

1的两个焦点,P是双曲线上的一点,且3PF14PF2,9.设F1,F2是双曲线x242

则PF1F2的周长

10.等比数列{an}前项的和为Sna(),nN,则lim(a1a3a5a2n1) n13n*

11.已知数列{an}满足a1a21,an22an,n为偶数

an1,n为奇数,则数列前2n项和S2n

12.已知函数f(x)sin(x)(0,0)的最小正周期为,且图像过点1(,),函数g(x)f(x)f(x)的单调递增区间 624

x24x3,x013.已知f(x)2,不等式f(xa)f(2ax)在[a,a1]上恒成立,x2x3,x0

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14.对于具有相同定义域D的函数f(x)和g(x),若存在函数h(x)kxb(k,b为常数),对给的正数m,存在相应的x0,使得当xD且xx0时,总有0f(x)h(x)m,

0h(x)g(x)m

则称直线l:ykxb为曲线yf(x)和yg(x)的“分渐近线”,给出定义域均为D(1,)的四组函数如下:

①f(x)x2,g(x)②f(x)10x2,g(x)2x3;x

x21xlnx12×2

,g(x);④f(x),g(x)2(x1ex); ③f(x)xlnxx1

其中,曲线yf(x)和yg(x)存在“分渐近线”的是

二、选择题(本大题满分20分)本大题共有4题,每小题5分。

15.已知sin(3x),那么sin2x的值为 ( ) 45

37918A. B. C. D. 25252525

16.双曲线x2my21的实轴长是虚轴长的2倍,则m等于 ( )

A.11 B. C.2 D.4 42

17.如果函数yf(x)图像上的任一点的坐标(x,y),都满足方程lg(xy)lgxlgy那么正确的选项是 ( )

A.yf(x)是区间(0,)上的减函数,且xy4

B.yf(x)是区间(1,)上的增函数,且xy4

C. yf(x)是区间(1,)上的减函数,且xy4

D.yf(x)是区间(1,)上的减函数,且xy4

18.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其前n项的积为Tn,并满足条件a11,a99a10010,a9910给出下列结论:①0q1②a99a10010③T100的值是Tn中最大的; a1001

④使Tn1成立的最大自然数n等于198;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74分)

19.(本题满分12分) 已知p:x20,q:x22x1m20(m0),且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10x

数m的取值范围。

20.(本题满分14分)本题共有2小题,第1小题满分7分,第2小题满分7分。 已知ABC的三个内角分别为A,B,C

,且2sin2(BC)2A

(1)求A的度数

(2)若BC7,AC5,求ABC的面积S

21.(本题满分14分)本题共有2小题,第1小题满分6分,第2小题满分8分。

x2

y21上的三个点,O是坐标原点, 已知A,B,C是椭圆W:4

(1)当点B是W的右顶点,且四边形OABC为菱形时,求此菱形的面积;

(2)当点B不是W的顶点时,判断四边形OABC是否可能为菱形,并说明理由

22.(本题满分16分)本题共有3小题,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第2小题6分。 已知函数f(x)loga1x1x(0a1)

(1)求函数f(x)的定义域D,并判断f(x)的奇偶性

(2)如果当x(1,a)时,f(x)的值域是(,1),求a的值

(3)对任意的m,nD,是否存在tD,使得f(m)f(n)f(t),若存在,求出t,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3.(本题满分18分)本题共有3小题,第1小题4分,第2小题,9分,第2小题5分。 对于各项均为正数的无穷数列{an},记bnan1(nN*),给出下列定义: an

①若存在实数M,使anM成立,则称数列{an}为“有上界数列”

②若数列{an}为有上界数列,且存在n0(n0N*),使an0M成立,则称数列{an}为“有最大值数列”

③若bn1bn0,则称数列{an}为“比减小数列”

(1)根据上述定义,判断数列{是何种数列?

(2)若数列{a

n}中a1

数列;

(3)若数列{an}是单调递增数列,且是有上界数列,但不是有最大值数列,求证:存在1nan1{an}既是有上界数列又是比减小nN*,bn1bn0。

2015年高三年级十三校第一次联考数学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2,3) 2.1 3.100 4.2 5.(3,3] 6.30 2

13n2n2n7. 8.1 9.24 10. 11.2 242

12.[k3k,],kZ 13.(,2) 14.②④ 216216

二.选择题

15.B16.D17.C18.B

三.简答题

19.(0,3]

20.(1)(2

)3

11) 4

mn22.(1)(1,1)奇函数(2

1(3)t mn121.(1

2)不能(kACkOB

23.

篇二:《2016年十三校联考参考答案》

2016年十三校联考参考答案

一 阅读80分

(一)(17分)

1.(2分)李白是唐朝最著名的诗人之一,《资治通鉴》中没有出现让人(或这位读者、他)出乎意料。或:《资治通鉴》中没有李白这样的名人,让人出乎意料。(李白著名,1分;《资治通鉴》中没有出现令人出乎意料,1分:只答:竟然、出乎意料,不得分。)

2.(3分)李光地这样的读者没有认识到《资治通鉴》的写作目的和选择标准(2分),错误地认为《资治通鉴》“网漏吞舟”(或漏螭了重要的历史人物)(1分)。或: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并不是真正的将历史名人疏忽了,而是为了让统治者鉴往知来,总结其最精华的部分。而李光地这样的读者却未能认识到司马光和他的助手们的惜墨如金。

3.(2分)B

4.(3分)D

5.(3分)c(不是“方法”,是目的和标准)

6.(4分)司马光编《资治通鉴》,是为了给皇帝等国家高管提供历史参考,便于他们汲取历史经验以提高治理国家的水平,而《子虚赋》、《土林赋》是文学作品,与治国无关(或因为司马相如不是政治人物),(2分)《谏猎赋》的文字虽然短小却从一个角度提出了帝王行为规范的问题,与治国有关,故能被《资治通鉴》相中。(2分)(本怨对《谏猎赋》加个注释,但如此就告知答案了,学生如能联想到学过《谏太宗十思疏》,由“涞措”二字,还是能够回答的。)

(二)(18分)

7.(3分)否定当时某些故弄玄虚(玩弄技巧1的诗歌现象,反衬汪国真诗歌的轻松、不晦涩。(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

8.(3分)为了说明《北京日报》最早发现了汪国真诗歌的价值,(2分)有魄力,有眼光。(1分,其一即可)(照搬第⑥段最后一句,1分;通过列举著名作家,突出当时汪国真的水平及其作品被重视的程度,1分)。

9.(6分)A.引文只评价“其诗”,未涉及“其入”;E.“精美绝伦”言过其实,引文部分强调的是他的诗凝练、清新、精致。

10.(3分)结构上承上启下,使行文连贯;(1分,其一即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借喻、借代、一语双关均可,1分),赞赏汪国真的诗独树一帜,自成一格(2分,其一即可)。

11.(3分)拉近了作者与汪国真的距离,(1分)便于表达对汪国真诗歌的赞赏之情,增加了感染力。

(三)默写。(6分)

12.(1)杜鹃声里斜阳暮(2)一番洗清秋(3)落花水香茅舍晚(4)不如须臾之所学也(5)何当共剪西 窗烛(6)观千剑而后识器。 (7)人生到处知何似 (8)瓦釜雷鸣。

(四)(8分)

13.(1分)小令

14.(3分)c(“凉”更含孤寂凄凉意味)

15.(4分)“人比黄花瘦”以花喻人(或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既清新秀美,又使词人为相思而憔悴的形象跃然而出(2分),更象征着一种高雅的情操,衬托出词人不同凡俗的高标逸韵(2分)。

(五)(17分)

16.(4分)(1)登、到、来到、到……拜访(2)索取、索要(3)上告、告状、控告、报告、告(4)重、病重、病危

17.(6分)派众门生在隶属的县里暗中窥伺官员及百姓的过失,发现便立即把他们关押起来,然后严刑拷打让他们用钱粮来赎罪,如果计较、延误期限就杀尽宗族,来树立威严。 诸:众、各、一些:属:隶属、下属;微:暗中、暗暗地;伺:窥伺、窥探、观察;负:罪过、过失、过错(与“罪”同义);责:拷打、惩处、责罚,或索取——“考责钱谷赎罪”译为“严刑拷打索取钱谷赎罪”也可以,如此与下文“不知所责多少”的“责”意同;稽:计较、争论;迟:延迟、延误;稽迟:合译为延误、延迟、拖拉等即可;夷:削平、诛灭、杀尽;崇:树立、增加、增高、抬高。错1处减1分,至多减6分。

18.(2分)在当前形势下,应广施恩德,任用有才之士,(1分)如此,才能扶助朝廷,建立功名(1分)。(答“希望从宽处理自己的叔父”不得分——不是“陈述的主要意思”。)

19.(5分)(1)有政绩:做南和县县令,治化有成;(2分)(2)有见识,有谋略:文帝要亲自领兵讨伐 叛军,常林劝其还是坐镇京师,只须派手下将领前去讨伐,文帝听从了他得意见,手下将领果然将叛军消灭。(2分)(3)节操清峻。(1分)

参考译文:

常林,字伯槐,河内郡温县人。七岁时,父亲的一个朋友登门拜访,问常林:“伯先在不在家?你怎么见了我不行礼?”常林说:“虽说应尊敬客人,但是你当着我说我父亲的字,我为什么还要行礼呢?”于是大家都嘉许他。

太守王匡起兵讨伐董卓时,派众门生在隶属的县里暗中窥伺官员及百姓的过失,发现便立即把他们关押起来,然后严刑拷打让他们用钱粮来赎罪,如果计较、延误期限就杀尽宗族,来树威严。

常林的叔父因为打了客人,被王匡的门生告了一状,王匡大怒,把他关进牢房治罪,整个常氏家族很惶恐,不知道要索取他们多少钱粮,还担心不知能否救出常林的叔父。常林就去找王匡的同乡胡母彪,说:“王府君凭着文武高才,到我们郡来当太守,鄙郡山河相绕土地辽阔,百姓富足,又有很多贤能的人才,可以任他重用。如今主上年幼,贼臣董卓虎踞京师,整个华夏为之震怒,正是各地雄才为国奋力之时。但如想要诛天下之贼,扶王室之微,使天下智士望风归附,纷纷响应,共同平息暴乱,除天时、地利外,还要靠人和。如果这三条同时具备,不是可战无不胜吗?但如果对百姓没什么恩德,任用的又不是贤能的人才,那么也就快灭亡了,哪有时间来匡扶辅佐朝廷,树立功名啊!

对此,请您想一想这个问题!”接着常林就把叔父被关押的情况说了,胡母彪立即写信责备王匡,王匡就宽恕了常林的叔父。

并州刺史高干上表举荐常林为骑都尉,常林婉言谢绝,后刺史梁习又举荐常林当上了南和县的县令,常林治理和教化都很有成效,因而提升为博陵太守、幽州刺史。所在之处,都有政绩。文帝曹丕官居五官中郎将时,常林担任功曹。太祖曹操西征时,田银、苏伯乘机反叛朝廷,幽州、冀州动荡不安。曹丕想亲自带兵去讨伐他们,常林说:“我曾任职博陵、幽州,对于贼寇的情况,是可以猜测推断的。北方的官吏百姓,崇尚和平安定,厌恶战乱,受教化已久,安分守己的占大多数。田银、苏伯是乌合之众,阴谋虽大但才智不足,难成大患。如今我军主力远离京师,外面又有强敌,将军在此坐镇天下,如轻易出兵远征,即便取胜也不算大智大勇。”曹丕听从了他的意见,便派手下将官前去讨伐,果真很快就把叛军消灭了。 常林以后出任平原太守、魏郡东部都尉,后又担任丞相府的东曹。魏国建立以后,被授予尚书。曾丕称帝后,他被提升为少府,封为乐阳亭侯,后又转任大司农。明帝曹睿即位后,常林被晋封高阳乡侯,升光禄勋太常。当时朝臣们都认为常林节操清峻,想要推他列入三公。但常林却称病重制止了。以后他又被授予光禄大夫。八十三岁那年,常林去世,被追赠为骠骑将军,朝廷像对待公爵那样为他拳行了葬礼,谥号贞侯。

(六)(14分)

20.(2分)写地方官员对办学敷衍的态度和办学现状,与下文(第②段)祖无择积极办学

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或:为下文祖无择积极办学的行为做了铺垫),(1分)反映袁卅学办得确实不同凡响(卓有成效等)。(1分)

21.(1分)B

22.(3分)详写:建学校的准备工作(或:建造前从选址、备料、房屋结构、装饰粉刷等各个方面逐一叙述)。(1分)略写:建造过程(或:建造过程仅有最后一句;原来的“学官”仅有“学宫阙状”。其一即可,1分)。详写的作用:表现祖无择为办学尽心竭力,一丝不苟。(1分)

23.(3分)该句运用整句,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势贯通,(1分)使人深刻认识到儒家的教化之道维系人心的作用。(2分)

24.(2分)C

25.(3分)首先谈历史上的经验教训,说明教育事业确实是关系国家兴衰的大事。接着,转向现实,指出朝廷倡导办学的宗旨所在。最后对“弄笔墨以徼利达”的人提出严厉批评。 (各1分)

参考译文:

皇帝二十三年,下诏命令各州县设立学校。那时的州县长官,有的贤明,有的愚昧。奉行诏令时,有的尽心竭力,恭敬地顺承皇帝旨意;有的借官员、教师的名义,胡乱写一道奉诏文书了事。以致有些地方,一连几座城邑,听不到诵读的声音。上面倡导而地方不响应,使得教学受阻,不能推行。

皇帝三十二年,范阳人祖无择任袁州知州。初来时,就召来儒生,了解到学校残缺的情况。他很担心人材流失,儒学的教化作用逐渐削弱,不能合乎皇上旨意。暑页川人陈优通判,听了他的话认为情况确实如此,意见与祖无择完全一致。

他们一同察看了旧有的夫子庙,觉得太狭窄,不适宜改建为学校,于是决定在城的东北角上建造学校。那里土地干燥坚硬,那里地势朝南,那里建筑材料非常优良。学校的陶瓦、墙壁、大门、房廊,有深灰、雪白、红漆等色,完全按规定建造。所以学生、老师都有安身之所,厨房、粮仓都有安排之处。各种器物准备齐全,大家齐心协力建造。工匠技艺高超,官吏督促勤,没El没夜地加紧建造,过了一年,学校就建成了。

在将要开学时,盱江人李觏勉励众人说:“那虞、夏、商、周四代的情况,我们只需考察一下经书就可以知道了。秦始皇凭藉崤山以西之地,与六国鏖战,想万世称帝,被刘邦率军振臂一呼,却连关门也守不住。武官战将,争相投降惟恐落后,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秦国废弃了《诗》《书》教化之道.使众人见利忘义的缘故。汉武帝即位于民富l:a强之际,光武帝出身于行伍之间,都能努力推行儒学,所以风俗教化的淳厚,一直影响到汉灵帝、汉献帝的时代。当时,那些在野之人而敢直言的,即使有杀身之祸也不反悔自己的忠直:那些功劳大得连皇帝也感到威慑的大臣,一听到天子的命令就放下了武器。各路诸侯虎视眈眈,却都不敢称帝,这种风尚维持了数十年。儒家的教化之道竟能这样地维系人心。如今逢圣明天子,你们袁州人又遇到了贤明的官长,使你们能通过学校的教化,追随古代圣贤的遗迹。当天下太平的时候,就可以谈礼乐来陶冶我们百姓的性情;一旦有了变故,还可以坚持节操,做臣子的为国尽忠,当人子的为父尽孝。学了儒道,可以使人精神上有支撑,行动上有法度。这就是朝廷倡导办学的意图。如果到这里来只学得一套舞文弄墨的本领以求显达,那岂只是你们个人的羞耻,而且也是治国者的忧虑。”

二 写作70分

26.作文

立意、展开都应兼顾“材料的两种倾向”,可以有侧重。预想角度如下,供参考:

愿望与现实 精英与草根 “成龙”与成人

不必跟“风” 做一个快乐的普通人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应着眼于孩子是否幸福

给孩子自由选择的空间 不让孩子的意愿缺席

请尊重孩子的需求 孩子的成长应顺天致性

别让孩子太沉重

评分:基准分:48分。

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1)脱离题意。 (2)全文不足400字。

补充:

五类上(17—20),符合下列一项者:

1、脱离题意,内容单薄空洞但完整成文的。2、全文不足要求的一半字数的。

五类中(10-16):

文理不通、不知所云,有文章之形,而无文章之实的。

未写题目扣2分。错别字满3个扣1分,至多扣3分。标点错误多,酌情扣1—2分;书写乱、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

篇三:《三年十三班吴美玉》

党在我心中

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历经建设与改革的风雨洗礼,党伴随我们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征程。多少中华英雄儿女,在这片他们所热爱的土地上洒下淋漓的鲜血,染红这鲜艳的党旗。

我们的党是伟大的,是她带领着我们走向繁荣富强,让百姓过上了幸福生活。我们的党,是她总在我们遇到困难时向我们伸出援手。

当无情的洪水,泥石流席卷我的家乡——岫岩时,党和政府当即作出明确指示:群众的安全大于一切,要竭尽全力救出受灾群众。在一位老大娘被战士们从洪水中救起之后,她激动地说:“谢谢中国共产党,是她给了我生命。”这是每一位被救灾民的共同心声。党是一种精神,是一个名族灵魂的象征,她也是政府与人民之间的纽带,没有这条纽带的维系,我们的民族就不会有今天的伟大复兴!

对于党,我们的母亲,我的心中总是充满了无限的崇敬。每当这时,我总会想起一句歌词“我们的蓝图再一次描绘,让时代检阅,让时光体会,我们是否问心无愧。”几十年的风云聚变,道不出的坎坷沧桑,几十年的风雨兼程,说不出的伟业辉煌,党的正确领导已为中国指明正确的航向。瞩今日,看亚洲,东方的雄鸡已唱响天下!

作为一名高中生,我怀着对党的无限感恩之情,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业余党校学习,在课上我深深地了解了党的历史,党的领导方针,我知道党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领路人。从此我喜欢上了党,并下定决心将来也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为党为祖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党的发展需要人才,那么我就要积极听取党的号召,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德才兼备的好青年。作为祖国未来的期望,作为时代的弄潮儿,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我们祖国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灿烂辉煌!

忆往昔,峥嵘岁月,百年历史浸满了多少屈辱的泪水,我不会忘记先辈们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所付出的一切!今日的和平美好生活如此来之不易,我自会倍加珍惜,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国家的栋梁。

亲爱的党,我们的母亲,我要把你在心中深深地铭记!

篇四:《2015年12月上海高三年级十三校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海十三校201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题

一 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7分)

《资治通鉴》里为什么没有李白 姜鹏

①作为一部篇幅长达二百九十四卷的煌煌巨著,《资治通鉴》对历史的记载通常被人们认为是详尽的。事实却并非如此。举一个例子,《资治通鉴》对前代的历史记载,以叙述唐朝的内容最为丰富。两汉四百余年,《资治通鉴》不过给了六十卷篇幅,唐朝不到三百年,却占据了八十一卷篇幅。但当一位读者尝试着在《资治通鉴》中寻找李白的踪迹时,他会发现,《资治通鉴》中居然没有李白! ②深入核查后,读者们会发现,在《资治通鉴》里失踪的,不仅仅是李白,还有很多跟他们同样大腕的中国历史名人,比如屈原。其他历史小名人,被《资治通鉴》“遗忘”的更是不计其数。这当然不是以司马光为首的《资治通鉴》编纂团队的疏忽。如果真像清代学者李光地所讽刺的那样,《资治通鉴》的疏旷“网漏吞舟”,那它也不可能成为屹立千余年不倒的经典著作,更不可能和《史记》一起构成中国传统史学的双峰。显然,粗心出错的是李光地这样的读者,而不是司马光和他的助手们。

③《资治通鉴》为什么会出现这类貌似“疏漏”的现象,[ ]这并不是真正的疏漏,那它背后的合理性又是什么?我们先来算一笔帐。《资治通鉴》篇幅的确巨大,总字数约三百万不到。[ ]大家不要忘了,它所记述的历史时段上起春秋战国之际,下至宋代建立以前,纵横一千四百余年。平均下来,每年只能占用2000字左右。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皇帝之一,在位五十四年间,外服四夷,内强皇权,奠定了此后中国历史两千余年的走向。这么重要的历史时期,《资治通鉴》只给它六卷篇幅,平均一卷讲述九年,每卷不超过两万字。我们全面抗战打了八年,试想,若规定用两万字的篇幅把抗日战争叙述一遍,我们能讲什么?把主要战役,指挥将领,牺牲多少同胞罗列一遍,大概也不止两万字。然而《资治通鉴》就在两万字不到的篇幅里,把汉武帝时代波澜壮阔的九年给讲完了,何等惜墨如金!

④这样看下来,《资治通鉴》的篇幅成为一个相对的问题。和一般著作比,煌煌三百万言,当然算巨著。但和它所承担的任务与内容比,三百万字却已经是节省到不能再节省的地步了。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相对性?这和上文提到,李白、屈原等历史名人不见于《资治通鉴》又有什么关系?先来看司马光在《进资治通鉴表》中的一段话:

每患迁、固以来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读之不遍,况于人主,日有万机,何暇周览。臣常不自揆,欲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使先后有伦,精粗不杂。

⑤司马光这段话包含两层意思,分别能解答我们之前提出的两个问题。中国古人重视历史,尤其是中晚唐以后,历经战乱,皇帝以及宰相等最高统治阶层成员,开始日益重视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并形成阅读、讨论历史的稳定传统。

这一传统在宋代得到进一步巩固。但传统的史书,即便是最重要的那部分,积累到宋代中期,分量也已经非常大。今天被我们称之为“二十四史”的正史,在《资治通鉴》开始编修之前,已经完成了十九部,从《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一直到《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等。仅这十九部历史著作加起来,字数就达到一千五百万左右。这就是司马光在前段引文第一句话中所描述的情况,“迁、固以来,文字繁多”。找个读书专业户,认认真真每天读五万字,读完这些书要花一年时间。以致用为目的的读史,犹需细致认真,不能流于泛泛观览,要做到学与思并行。若用这种方法一丝不苟地读史,对于日理万机的皇帝,以及宰相等高级官员,怎么有时间把这些书读遍? ⑥司马光还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古往今来的这些历史作一次提炼、总结,缩减篇幅,留下最精华的部分,以便以皇帝为首的帝国高级管理人员有可能对它进行仔细阅读。[ ] 这就是《资治通鉴》的编纂目的。根据这一目的来选择什么样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可以进入《资治通鉴》,什么样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可以忽略,其标准自然也就不难定义。

⑦李白不见载于《资治通鉴》,正如司马相如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子虚赋》、《上林赋》不见载于《资治通鉴》 ,却只选取了他一篇短短的《谏猎赋》。 (摘自2015年6月10日《中华读书报》)

1.第①段“居然”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 2.作者为什么说“粗心出错的是李光地这样的读者,而不是司马光和他的助手们”?(3分)

3.根据文章的意思,可依次填入第③段空格处的一项是( )。(2分)

A.因为 何况 B.如果 但是 C.假如 因此 D.虽然 但是 4.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⑥段[ ]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 ①压缩历史、选取叙述对象,必然需要有标准。 ②这就是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的由来。

③把什么内容保留下来,什么内容剔除出去,都应该按照这个标准来确定。 ④司马光讲得很清楚,他编这部《资治通鉴》,是为了给皇帝等国家高管提供历史参考,便于他们汲取历史经验以提高治理国家的水平。 ⑤而标准的制定,又与写作目的紧密联系在一起。 A.②④①③⑤ B.③②④①⑤ C.③⑤②①④ D.②①③⑤④

5.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资治通鉴》选择人物看似“网漏吞舟”,其实并非如此。 B.第③段以抗战八年类比说明《资治通鉴》为什么惜墨如金。 C.第④段所引用的一段话是为了说明《资治通鉴》编纂方法。 D.《资治通鉴》的编纂标准决定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取舍。

6. 联系全文,说明《资治通鉴》为什么没有选司马相如最具有代表性的《子 虚赋》、《上林赋》,却选取他一篇短短的《谏猎赋》。 (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7—11题。(18分)

汪国真其人其诗 彭俐

①2015年4月26日,再平常不过的星期天。我醒来很迟,习惯性地先看手机微信。“诗人汪国真于今晨2点10分病逝,享年59岁”的消息,惊得我猛然从床上蹦下来。职业敏感让我立即给“人物版”编辑打电话:“我要写汪国真!”

②记得那是1989年的秋天。

③与诗人汪国真第一次见面,是在舞蹈家杨丽萍的家中。他戴一副眼镜,温文尔雅,说话不紧不慢,声调不高。当时的他还没有出版诗集,小有名气,但是他目光犀利,谈吐自信,一副笃定的样子。回家途中,我们骑着自行车,谈起各自的爱好,都喜欢写诗,也都发表过一些作品,于是很有共同语言。

④大约一两个星期过后,我有些意外地接到汪国真的来信。他寄来一沓他发表过的诗作,附带一纸信函。他的诗,的确让我感到一种轻松和愉快,诗句不长,也不晦涩,不像当时和现在许多暗语、经咒、密码式的诗歌写作,需要费神费力又不讨好地猜测,最终沮丧地怀疑自己的智商出了问题。而他的附信措辞非常得体,请我为他的诗歌写一篇评论。我怎么能够拒绝呢,同是年轻的诗作者。

⑤这篇评论发表在20多年前《北京日报》“广场”副刊,题为《一支红蔷薇——读汪国真的诗》。

⑥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北京日报》虽属大报,却只有4个版,可谓寸土寸金。当时的副刊(一周仅有两期)都刊登哪些作家、评论哪些作家的文章呢?作家有刘白羽、管桦、刘绍棠、草明、韩少华、启功……,被评论的作家有艾青、浩然、刘恒……。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一位初出茅庐的年轻诗作者汪国真,不惜版面地给予隆重“推出”,应该说是非常有魄力,有眼光,也是非常难得的。

⑦如果说《北京日报》最早发现、报道了后来轰动诗坛的诗人汪国真,而且最早给他的诗歌以及艺术风格颁发了褒奖的“证书”,并且有详细论证、一锤定音的深远效果(即便今天看来也一点儿不过时)的话,那么,这里确有跨世纪的文字为证:

汪国真的诗从不虚张声势,最多不过二十几行,如山间小溪蜿蜒流淌,清冽甘甜,款款注入心扉。

读罢汪国真那一篇篇短小凝练,却意味深长的作品,不禁感慨系之。既为青年诗人执著的艺术追求所感动,同时也为诗坛吹来一股清新年轻的风而庆幸。 汪国真的组诗《年轻的风》,集中体现了诗人笔耕的特色。在《美好的情感》一诗中,有这样的句子:‘总是从最普通的人们那里,我们得到了最美好的情感。风把飘落的日子吹远,只留下记忆在梦中轻眠……’从中不难看出他锤炼字句的非凡功力和古典诗词的深厚修养。

……汪国真受家庭熏陶,从小就迷恋琅琅上口、气度从容的唐诗,许多名

篇佳作已经倒背如流。在暨南大学语言文学系读书时,他能每天将《唐诗三百首》中的十首背诵下来。汪国真偏爱李白、李商隐的作品,受其影响,他的诗篇清丽潇洒,同时又不乏警句。汪国真不断追求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艺术境界。

佳句妙语如珍珠玛瑙,在汪国真所营造的琼楼玉宇般的诗作中俯拾即是。 《热爱生命》中有‘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中’ …… 短小、凝重、清丽、隽永,这或许是汪国真作品的艺术风格吧。但是,诗人为什么会做到惜墨如金呢?让我们用他自己的诗句来回答吧:‘过于慷慨,有时,倒不如,过于吝啬,一支红蔷薇,要比一簇红蔷薇,更富有魅力’。

⑧正是因为这样“一支红蔷薇”,汪国真和我慢慢从陌生到熟悉。

⑨后来,他只要一有诗集出版,就会约我庆贺一番。从1990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年轻的潮》开始,一发不可收,《年轻的风》《年轻的思绪》《年轻的潇洒》……一本比一本畅销,动辄十几万或几十万册。于是我们的话题一边倒地谈论他的成功。他兴奋地讲述社会各界读者的反响,不住地念叨诗集天文数字的发行量以及盗版量,慨然有南面之意,我也不便打断他。这倒不能怪他,谁让事情那么邪性呢——“汪国真热”席卷全中国。

⑩汪国真是有争议的人物,而如今有人还肯为你争议,就表明你不是无足轻重。交响乐是音乐,小夜曲也是音乐。你的作品,是诗歌中的小夜曲,轻快,委婉,不失典雅,有点儿宋词现代版的味道,很像晏几道。你在中国现代诗中独树一帜,自成一格,玲珑一塔,清溪一脉,从不故作高深,亦不玩弄技巧,更不拒人千里地释放烟雾,而是把彩虹的鲜明绚丽捧给读者,那是雨中人苦苦等待的结果。

(摘自2015年第6期《新阅读》) 7.第④段画线句的作用是 (3分) 8.第⑥段为什么列举了许多作家?(3分)

9.对第⑦段的引述,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6分) A.对汪国真其人其诗做了全面评价。 B.充分肯定了汪国真诗的艺术价值。 C.汪国真的成就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D.汪国真对诗的创作态度是认真的。 E. 汪国真的诗主要是语言精美绝伦。 F. 汪国真的诗与宋词中婉约派相近。 10. 联系全文,赏析第⑧段。(3分)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我和小姨十三年高中篇 我和小姨的十三年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