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读《论语》有感》
读《论语》有感
新道街小学四年九班 乔永瑜
《论语》是记录春秋时期著名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们对话内容的一部著作。刚上四年级的时候,爸爸就让我读《论语》,我已经学习并记住了许多名言警句,它们都有着耐人寻味的深刻含义。如“三思而后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不成大事”等等,对我的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可是我在学习中也发现,圣人说的一些话也不一定全部正确。比如,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一个君子如果不稳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的东西也不会牢固。行事应当以忠和信这两种道德为主。不要去和比自己的差的交朋友。有了过错,要不怕改正。我对这段话当中的“无友不如己者”感到有些困惑。按照孔子的说法,我们要和比自己强的人交往,不能和比自己差的人相处。这样一来,不就是说这个世界上一定有比自己差的人吗?我觉得不一定啊!每个人都有比别人差的地方,也总有比他人优秀的方面,不可能每个事情上都要比别人好或者都要比别人差。孔子不是也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矣”吗?看来,圣人也有自相矛盾的时候。
在生活中,谁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身边的同学就是这样。有的同学擅长学习,有的同学擅长运动;有的同学数学方面优秀,有的同学语文方面出众;有的同学具有音乐特长,有的同学能写一手好字……我们班就是一个藏龙卧虎的集体,每个同学身上都有值得别人学习的
地方。所以说, 完全“不如己者”是 根本不存在的。
我还发现,孔子说的另一段话也值得商榷。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他告诉我们,父亲健在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以后,就要考察他的行为;如果他能长期遵守父亲生前的行为准则而不加改变的话,就可以说是做到孝了。读了这段话,我觉得,做子女的,必须尽孝,必须学习父辈的优点,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父辈身上有一些不好的东西,难道我们也应该照搬学习吗?做长辈的不可能事事时时都正确。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才是真正的孝。
就拿我爸爸来说吧,他平常也有做不对的地方。下雨天,他总爱打雨伞骑车,很不安全,被警察叔叔说过许多回,我也批评过他好几次,他总说这样方便。还好,在我的坚持下,爸爸现在终于改掉这习惯了。大家说说,我这样做,是不是“可谓孝矣”?
从上面两个事情看,我们在学习中,一定不能盲从。即使是圣人说的话,也要择其正确者而学之,择其不正确者而改之。
篇二:《读《论语》感想》{我读《论语》作文}.
读《论语》感想
六年级一班 郑庆琪
最近开始读《论语》,晨读是我一直坚持下来的习惯,论语是什么?论语是孔子日常的习语被弟子记录下来,编成的一本书。也就是简单的真理,寻找快乐的生活,适应日常秩序,寻找个人目标的目地。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也就是说,苍天在上没有一句话,但是春夏秋冬,四季轮转,大地万物。苍天还需要说话吗?从中我懂得,无言也是一种教育方式。
《论语》是一本记载了古代思想家孔子和他的学生们的语录。它集齐了儒家道德中关于政治、教育、伦理、艺术、道德等内容。教给了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起初,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很不想读,自己认为这本几千年前的东西没什么用,可是读了几次之后,觉得还挺有用的,它教会了我生活的智慧和做人的道理。
例如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是说,学习时常复习,不是愉快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不怨恨,不也是有修养的君子吗?
我们每天都在学习,也都在复习。然而见到了朋友,特别是多年不见的好朋友,都会有一股涌上心的温暖,都很开心。在人生里,有很多人不认识自己,不了解自己,如果误会了自己,不要怨恨,因为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
再例如说,“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是说,只学别人的知识而自己不思考,会陷于迷惑;只独立思考而不学别人的经验,这就危险了。
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如果你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学再多的东西也是白费。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总结学习的方法,就能在学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然而只思考,不学习别人的经验,就算你有再多的方法,也没用,要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既是对读诗经的要求,我想也是对读《论语》的要求,但是说出来总比怕说要好,就当抛砖引玉吧。
老师评语:读后感的写作有一定难度,作者初写读后感,能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来写,而且能引用名言名句阐述自己对其语言的理解,值得肯定。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论语的理解与应用,结构明确,思路清晰,语言简练易懂,形象生动。
指导教师:徐福忠
篇三:《读论语有感》
读论语有感
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沉淀在一本散发着油墨书香的《论语》之中,任凭他在时间的长河中刷洗的一字不剩,然而这其中所包含的所有美丽文化都以他安详的姿态静静的躺在那泛黄的纸张上。像方向标,在人生航行的旅途中指引我向着梦想的方向,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其中的几句让我深有感悟。{我读《论语》作文}.
学习方面: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读书,买一本书回来,刷刷几下读完,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所以在学习中既要不断认识新的知识也要学会消化吸收将其转变为自己的。
孔子曾经说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是说,自己并不是生下来便了解很多事情的,只不过是对古人的经历与事情非常感兴趣,而一直不断的学习.对于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候,需要学习的东西非常多.现在许多的孩子并不是”十五向学”了,可能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了.但我觉得这样并不一定管用,并不一定对孩子的未来有用.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要边学边思考,还要去应用.把自己先进所学的只是去最大化的利用的一种学习的方式.就在这样一种学于思的磨砺与历练之中,不断提升自己,慢慢地有所感悟。
《论语》中有一段“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讲的是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积累一撮撮不起眼的泥土,时间长了才能成为一座山,到时风雨自然兴盛了。只有积累一滴滴的水,才能汇聚成深渊,蛟龙自然来了。只有积累每一件小小的善事,长期不断,也就养成了品德,心灵也自然升华了。只有积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到千里之外。只有积累每一股细流,才能形成江海。不就是用举例的方法告诉我们,脚踏实地地积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识、经验,最后就拥有了相当庞大的实力,成功自然会尾随而来了吗?{我读《论语》作文}.
语文上我们要多读书要摘抄里面的优美的句子坚持每天摘抄一两句就使我们的作文水平更高,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背上一两个单词就会增大我们的词汇量,可见学会积累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多帮助。
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它让我明白学习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面对失败,也要昂起头勇敢的继续向前。
数学上的常常会被各种各样的难题所困扰但我仍然不放弃尝试各种数学方法来解决或者向同学寻求帮助。{我读《论语》作文}.
在生活上总是不能避免与父母相处和沟通,孔子说:“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这是孔子在论孝道,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孝道也占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论语里有很多处都在讲孝道,什么“父母在,不远游了”、什么“三年改父之道,可谓孝矣了。”{我读《论语》作文}.{我读《论语》作文}.
我们要学会孝敬父母,生活中要学会帮助父母,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进取,让父母高兴。
在《论语》中有一句话令我深思熟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才能,就是我们班这个小小的集体也会有“姚明”“王羲之”“达芬
奇”“宋祖英”“华伦庚”“冰心”等。有的人学习不好,可是篮球却是动若脱兔;有的人体育不好,可是书法却是龙飞凤舞;有的人书法不好,可是绘画却是栩栩如生;有的人绘画不好,可是唱歌却是娓娓动听;有的人唱歌是五音不全,却是满脑子的数学;还有的人对数字一点儿也不感兴趣,倒是写起作文来便妙笔生花了……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话不假啊。每个人的优点都值得我们去学习,每一个不起眼的普通人都能够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教导我们,使我们更上一层楼。我们要多向我们身边的所谓平凡人学习他们好的一面,就像是置身在一片树丛中的一小株嫩苗,在旁边许多的植物滋养下茁壮成长,并且长成一棵坚韧不拔的大树。树之所以高大,因为有了嫩苗;山之所以伟岸,因为有了石子;海之所以壮阔,因为有了水滴;人之所以闪光,因为有了那些所谓的平凡人! 道德品质方面: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中的道理就是:见到品德高尚的热爱学习的人,我们就应该像那种人学习;见到品德低下,不热衷于学习的人,我们就应该问问自己有没有像那种人那样。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意思是说:君子胸怀宽广{所以少了许多忧愁};小人心胸狭窄{所以多了许多忧愁}。教育我们,宽容是一种美德,要学会宽容。当今社会,纷争不断,就是因为很多人心胸都很狭窄,别人的一点错误一点缺点也不原谅,换个角度来说,自己的缺点是不是更多,犯的错误是不是更大?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说:作为一个仁德的人,自己要站得住,也使别人能站得住,自己要行得通,也是别人能行的通。这句话强调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不要只想到自己,不管别人。凡事多为别人想一想,社会就和谐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此言义为:多优秀啊,颜回!吃的是一篮捞饭,喝的是一瓢清水,住在简陋的房子里,一般人都受不了这种清苦的生活,但颜回却不改变他的乐趣。多优秀啊,颜回!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当今,虽然人们的生活富裕了,也没有必要一定吃捞饭,喝清水,住简巷,但“颜回精神”,仍不可或缺,因为人生的道路艰难曲折,有点“颜回精神”,心里才能平衡,事业才可有望可成。尤其是当今的许多学生家庭富裕,让他们体会一点“颜回精神”更具深远意义
《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是中华文明的汇聚,是一位谆谆教导的老师教会了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更是引领我么向上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