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扩写巜别董大》 巜别董大 古诗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改写《别董大》》

改写《别董大》

盐城市潘黄实验学校5年级陈炳任

天上〃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在一棵松树下〃有两个人紧紧地抱在一起〃依偎着互相取暖。

大诗人高适和董大在树下欣赏这场迟来美景—白茫茫的一片雪地。

寥寥数语〃突然董大站了起来:“高兄〃我要走了〃我一定要饱读史书〃博学知识〃这样我便可以受到皇帝的常识〃做一个大官。”高适连忙挽留:“董大夫〃我们好不容易才见上一次面〃您这一走〃我们又将要何时才能相遇〃不如小弟再在我这儿住宿几夜〃然后再走〃可

否?”“不了〃多谢高兄这几天的热情招待〃我已不好意思在这儿逗留了〃等我博览史书〃当了大官之后〃我一定会

来报答您的!”“岂敢、岂敢〃和您度过了几天已是我最大的荣幸了〃怎敢还要来报答。”高适连忙推辞道。“小弟怎敢再麻烦兄长〃就此别过。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受到皇帝的常识的”。“来〃我们将这一杯酒干了〃后请船夫与与您一齐去见唐玄皇帝〃可否?”“干杯!”两人一饮而尽〃甜美的酒中竞掺杂一些苦涩。酒干完了〃高适忽然有一种说不出的话咽在了嘴里〃高适拿出了笔墨〃挥笔写出一首“传奇”—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悉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董大乘船西去〃松树似乎也不舍的低下了头〃默默地说:“祝你心想事成。”

篇二:《古诗改写作文》

习作内容:

依据古诗的简单情节,想象故事的具体细节和人物内心活动,扩写、改写、续写古诗。 训练目的要求:

根据古诗的情节,展开想象,把古诗改写成内容具体的记叙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作前准备:

背诵新修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的“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中的《七步诗》《别董大》《芙蓉楼送辛渐》《回乡偶书》等有故事情节的古诗,了解诗的写作背景,搜集有关诗人的资料。

启发学生思维与口述:

一、背诵古诗《塞下曲》,交流诗人卢纶及写诗背景等相关资料。

1.同学们,唐代诗人卢纶的一首《塞下曲》描写了一位英武的将军,要在月夜去捉拿逃走的匈奴首领单于。全诗雄劲健朗,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概,并为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大家还记得这首古诗吗?(指名背-齐背)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道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2.交流诗人及这首诗写作背景的有关资料。

二、启发引导想象故事情节,拓展古诗内容。

1.根据有关资料想象一下单于是怎样被包围的,自由说。

2.想一想大雁为什么会受惊,高高飞起?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是怎样的,练习说。

3.想象一下将军是怎样知道单于逃跑的?指名说。

4.发现单于逃走后将军会怎样想,怎样说?

5.这时,下起了大雪,狡猾的单于逃走之后,将军是否带领士兵捉住了他?捉单于的时候会遇到什么情况?将军又是怎样在雪中运用智慧或英勇搏杀,擒住单于的呢?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说一说。

(同桌互相说-指名说)

三、完整讲述故事:《夜擒单于》。

四、提供背诵篇目,展开想象,小组内改编故事。

(一)背诵:

1.《别董大》

2.《寻隐者不遇》

3.《江南逢李龟年》

4.《七步诗》

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6.《回乡偶书》

7.《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8.《赠汪伦》

9.《芙蓉楼送辛渐》

10.《江畔独步寻花》

(二)学生按小组任选一首古诗,小组内改编故事。

五、根据改编的内容,自拟题目,动笔成文。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篇三:《第七册随文练笔》

1 观潮

练笔设计:

1、书中的比喻句很多,请你把它摘录下来:

2、请你仿写比喻句:

西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狂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乌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通过听到的和见到的两个方面,运用了比喻手法写出了钱江潮的气势,写出了钱江潮的壮观。请你也用这种方法把雷雨的气势和壮观写出来。

使用建议:

课文用了许多比喻句来描写钱江潮的磅礴气势,题1和题2意在让学生摘录、积累文中的语句,并进行仿写。而题3意在迁移情境,让学生在文本学习之后,结合生活实际写写雷雨的气势与壮观,以达到积累运用的作用。

2* 雅鲁藏布大峡谷

练笔设计:

1、概括课文内容填空。

大峡谷的水 ,大峡谷的山 ,大峡谷的动植物 让我们感到 。

2、运用课文内容仿写句子:

高峰与深谷咫尺为邻,近万米的强烈地形反差,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了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填空,再仿写:

科学家经过精确的测绘计算确认雅鲁藏布江峡谷长 ,平均深度 ,最深处 ,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上面这段文字用具体准确的数字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清楚明白。你能根据提供

的数字来说明长城的特点吗?

使用建议:

1、题1的仿写有一定的难度:一要在形式上仿作,二是根据课文内容来写,关键是先理解内容,然后组织语言。具体练习在教学这一段之后进行。

2、题2可让学生先搜集描写长城特点的资料,再练习用具体准确的数字来说明长城的特点。

3 鸟的天堂

练笔设计:

1、鸟儿的自述。

我是生活在“鸟的天堂”里的一只小鸟,我在这里生活十分幸福、快乐,因为

2、用“到处""到处""有的""有的""”描绘一个场景。 使用建议:

1、 题1则宜在学完全文后,从鸟儿的角度出发,转换课文的叙述角度,整合文本内容,让

学生进行言语实践。

2、 题2的练习应放在学习文中群鸟欢腾的那个场面之后,而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也犹为重

要。既要有言语形式,又应提醒学生有符合言语内容的情境。

4*火烧云

练笔设计:

根据课文内容,用上“应接不暇”写一段话:

使用建议:

这个练习可在巩固“应接不暇”在《鸟的天堂》和《火烧云》这两课中的写法后进行。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以及学生想象的激发是仿写中应重视的。

5 古诗两首

练笔设计:

1、读了《游山西村》 这首诗,运用你的想象,把作者陆游在丰收之年,在农村做客的情景写下来,最好能加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2、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苏轼有一句诗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怪不得苏轼感叹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使用建议:

1、想象意境、体会诗情向来是诗歌教学中的一大重点。题1、题3就要求教师根据诗文催生学生的合理想象,然后进行恰当的表达,都可放在诗文教学之后进行。

2、题2的设计旨在让学生明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包含的哲理,宜在《题西林壁》教学之后进行。

6 爬山虎的脚

练笔设计:

1、爬山虎的脚的自述。

读课文3、4、5自然段,运用文中的语言和自己的想象,想一想爬山虎的“脚”会怎么来介绍自己呢?

爬山虎是植物界的攀爬高手,我就是长在爬山虎身上的脚。

2、填一填,写一写

爬山虎的叶子 ,《鸟的天堂》里的大榕树的叶子 ,秋天的枫树的叶子

3、爬山虎常常被人们利用为垂直绿化的植物。春天,叶子嫩红嫩红的;;秋天,叶子又变成了橙黄色。均匀地铺在墙上,仿佛 ;到了冬天,叶子飘落下来,墙上只留下纵横交错的细细的茎,就像 。

使用建议:

1、题2、题3要求学生在积累文本语言基础上,熟练运用,同时引导学生在平时细致观察事物,并进行具体的描写。练习时都应在相应语段教学之后进行。

2、题1旨在让学生合理运用文中语言,转换叙述角度介绍爬山虎是怎么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应结合这一段的教学进行练习。

7 蟋蟀的住宅

练笔设计:

读了课文,你知道蟋蟀是怎样建筑自己的住宅的吗?请你以蟋蟀自述的形式写一写。

使用建议:

这个练笔要求创设情境,转换语言,宜放在课文学习后,一可对蟋蟀怎样建筑住宅有更清楚的了解,二可提高学生运用、表达的能力。

{扩写巜别董大》}.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练笔设计:

1、 请你介绍一下什么是“大陆漂移学说”。

2、 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于是”等词语写一写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说”的过程。 “大陆漂移学说”就是

使用建议:

1、 题1可放在学生初读课文后,以检测学生对课文大意的理解。

2、 说话的条理性反映出一个人思维的有序性及缜密。可在教学这一段,让学生了解魏格纳

发现“大陆漂移说”的过程后,再用上这些连接词先说后写。

9 巨人的花园

练笔设计:

1、课文中许多四字词语,如:“鲜花盛开 草翠花开 鲜果飘香 绿树成荫”等,请你选择3个以上写一处熟悉的景物。

2、巨人和孩子们生活在美丽的花园,以后会怎么样呢?请你展开想象,把这个童话写下去。 使用建议:

1、题1要求学生选择几个词语描写一处景物,可提议适当用上文中的有关语句,以使习得的语言有鲜活的生命力。

2、题2则属于文意拓展,可放在故事学完后进行,希望激发想象,让美好的故事在孩子们的笔下衍生,同时能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有孩子的花园才会生机勃发!幸福要与人一起分享!

10* 幸福是什么

练笔设计:

读了课文,你认为幸福是什么呢?请你以“幸福是什么”为题写一首简短的诗歌。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挖一口小井,

让口渴的人品尝清凉的泉水;

幸福是什么? ,

{扩写巜别董大》}.

, ;

""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尽自己的义务,

做对他人有益的事。

使用建议:

幸福对每个人有着不同的含义,但是“尽自己的义务,做对他人有益的事能得到幸福,哪怕这个举动是多么微不足道”是肯定的。但是明白了这个道理如何表达是此题的重点。老师们宜指导学生学习第一段的写法,然后进行仿作。

11 去年的树

练笔设计:

1、课文写了鸟找树的故事,那么树在被砍前又是怎么记挂小鸟、等待小鸟的呢,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

2、读完故事,你肯定会有很多话想对小鸟、大门、伐木人和树说吧。请你自选两个对象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1)我想对 说:

(2)我想对 说: 能够 使用建议:

1、 题1意在以补白的方式,让学生在学完课文后转换课文的主人公,从树这个人物出发,

写写它对友谊的忠诚。要引导学生注意童话的特点,写出大树的语言、动作、神态等,

宜放在故事学完后进行。

2、 题2则有较大的选择性,意借助练笔让学生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也应在故事读完后进

行。

12*小木偶的故事

练笔设计:

1、 人类的表情是丰富的,请摘录课文描写表情的词语,并选用其中的三四个词语写一段话。

2、 小木偶经历了这样的曲折之后,继续在外面的世界闯荡,他还会遇到怎样的经历呢?请

你运用合理的想象,编写童话《小木偶的故事之二》

使用建议:

1、 学以致用是语文学习的目的。题1旨在让学生运用文本语言,写写生活中人们的丰富表

情,但一定要基于细致的观察。

2、 续编童话当然是放在文章阅读之后进行,这是让孩子们兴趣盎然的事。要提醒的是续写

的合理性,也就是说一定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抓住原文的精神主旨。

13 白鹅

练笔设计:

1、读第三自然段完成练习。

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 ! 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 !

2、请你摘录描写白鹅高傲的词语,选择其中的几个串成一段话。

使用建议:

这两处练笔意在让学生精读课文之后,将文中的精妙语言吸收、整合,然后表达出反映鹅高傲的一个个生动画面。

14*白公鹅

练笔设计:

丰子恺说“鹅的步态傲慢”,在叶诺索夫笔下白公鹅给了我们同样的感觉,只见 使用建议:

这个练笔意在通过两位名家对鹅步态高傲这同一细节的不同描写,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宜放在学习课文这两个相应段落之后进行。

15 猫

练笔设计:

请你用第一自然段“说它""吧 ,可是""”句式写写猫的其他方面的古怪性格。 使用建议:

宜在学完猫的古怪性格后,根据课文后面描述的“温柔”、“一声不吭”、“勇猛”、“胆小”等内容为素材,运用第一自然段的句式进行仿写,既习得文中句式,又理解了课文内容。

篇四:《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设计–四年级上册》

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设计

第一单元 1、观潮

1、书中的比喻句很多,请你把它摘录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请你仿写比喻句:

西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狂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乌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潮来前,江面 ;潮来时,只听见________________只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到了近处,听见____________________,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潮头过去时,听见__________________,看见_________________。这真是“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4、作者通过听到的和见到的两个方面,运用了比喻手法写出了钱江潮的气势,写出了钱江潮的壮观。请你也用这种方法把雷雨的气势和壮观写出来。

2* 雅鲁藏布大峡谷

1、概括课文内容填空。

大峡谷的水 ,大峡谷的山 ,大峡谷的动植

物 让我们感到 。 2、运用课文内容仿写句子:

高峰与深谷咫尺为邻,近万米的强烈地形反差,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填空,再仿写:

科学家经过精确的测绘计算确认雅鲁藏布江峡谷长 ,平均

深度 ,最深处 ,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上面这段文字用具体准确的数字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清楚明白。你能根据提供的数字来说明长城的特点吗?

3 鸟的天堂

1、鸟儿的自述。

我是生活在“鸟的天堂”里的一只小鸟,我在这里生活十分幸福、快乐,因为

2、用“到处""到处""有的""有的""”描绘一个场景。

_____

_____

4*火烧云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火烧云是所以得名是因为{扩写巜别董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用上“应接不暇”写一段话:

第二单元 5 古诗两首

1、读了《游山西村》 这首诗,运用你的想象,把作者陆游在丰收之年,在农村做客的情景写下来,最好能加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2、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苏轼有一句诗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怪不得苏轼感叹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6 爬山虎的脚

1、爬山虎的脚的自述。

读课文3、4、5自然段,运用文中的语言和自己的想象,想一想爬山虎的“脚”会怎么来介绍自己呢?

爬山虎是植物界的攀爬高手,我就是长在爬山虎身上的脚。

2、填一填,写一写

爬山虎的叶子 ,《鸟的天堂》里的大榕树的叶子 ,秋天的枫树的叶子{扩写巜别董大》}.

3、爬山虎常常被人们利用为垂直绿化的植物。春天,叶子嫩红嫩红的;夏

天, ;秋天,叶子又变成了橙黄色。均匀地铺在

墙上,仿佛 ;到了冬天,叶子飘落下来,墙上只留下纵横交错的细细的茎,就

像 。

7 蟋蟀的住宅

1、读课文,把句子写具体

“随遇而安”的意思是 。课文

从 , , 等几个方面写出了蟋蟀对住宅不肯随遇而安。

2、蟋蟀依靠柔弱的工具建造了有着 的门口,有

着 的隧道, 有着 的墙壁,有着 的房间的住宅。这座住宅真算是 。

3、读了课文,你知道蟋蟀是怎样建筑自己的住宅的吗?请你以蟋蟀自述的形式写一写。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1、 请你介绍一下什么是“大陆漂移学说”。

“大陆漂移学说”就是

篇五:《六年级古诗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古诗试卷及答案

一、 填写名句(12分)

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扩写巜别董大》}.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盂郊《游子吟》

3、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4、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5、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6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

7、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曲》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0、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11、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1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二、 诗中修辞(8%)

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名句都采用了比喻修辞手法,使得表达更加形象和生动,给人印象深刻。请写出下

面的诗句各把什么比作什么?

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雪比梨花 梨

花:春天开放,花作白色。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

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比西施

3、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寸草心:比喻儿女的心力像小草那样微弱。三春晖:比喻慈母对儿女的

恩情像春天的太阳光对植物起的伟大作用。

比喻子女难以报答母亲的情爱于万一。后亦用以比喻一个人难以报答祖国的恩情。

字面意思指:稚嫩的小草难以报答春天普照大地的阳光的养育之恩.引申为,子女难以报答母亲的哺育之情.

4、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以水”喻愁 愁,是一种

抽象的感情,李煜以实拟虚,把难见的情变作了可视的物,使人可以切实感受。江河之大莫过于长江,南唐都城南京又紧靠长

江,所以亡国之君李煜用长江之水喻思念故国之痛,寓意深刻,给人印象强烈。“一江”,有盈满之意,春天冰化雪消,江河水

量最大,以“春水”喻愁,更是浩荡不息。一江春水东流,前浪后浪层层叠叠,犹如新愁压旧愁,无休无止。李煜的愁不是缠绵

的爱情相思之苦,而是社稷倾覆的家国之恨,因之用气势磅礴的一江春水作比更为恰当,有一种与天地山河同在的厚重感。

三、一字开花(12%)

人们都说“舞文弄墨”之人皆是“风花雪月”之辈,意思是说会写文章的人,感情都十分丰富。而且很多诗句里都

有“风、花、雪、月”这些字哦。试各写出2句来。

有“风”字的诗: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有“花”字的诗: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有“雪”字的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有“月”字的诗: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四、学以致用(14%)

1.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落日熔金,夕阳西沉时,你会忍不住发出赞叹: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

3.当你看到气势雄伟的黄河时你会忍不住感慨: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4.当你处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时,就会想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

5、我们常引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告诫他人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

6、你看到桃花纷纷落下,你会情不自禁吟诵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五、 判断,对的打对,错的打错 10分

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

晴后雨》)"西子"即西施,最后两句以美女西施做比喻,说明西湖在任何情况下都很美丽可爱。( √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喧闹繁华的江

雪图。( × )

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铺"字形象地

描述了夕阳西下阳光平射的柔美安逸景象。下句的"半江"正好与"残阳"相对应。( √ )

3、"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抒发的是诗人惋愁怅的情绪。( √ )

4、"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前两句是对偶,写荷与菊的姿态及旺盛的生命力。后两句提醒"君"不要忘记美景,诗中所说"一年好景"指春天景

色。( × )

5、唐朝的李白素有“诗仙”之称,他好用了夸张、比喻的手法。(× )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扩写巜别董大》 巜别董大 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