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水库钓浮 水库夜钓 钓浮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非常详细的水库钓鱼调漂方法大全》

非常详细的水库钓鱼调漂方法大全

(一)、不带饵调标

1、空钩、半水调4目(即通常所说的调4钓2)

——调标步骤:

(1)先在空钩、半水时,通过增减铅皮将浮标调到4目;

(2)然后挂双饵(模拟饵,与真钓饵大小、重量基本一致,以下同),移动浮标达到钓2目;

——观察饵团在水下状态:下饵触底,上饵悬浮,下钩饵子线略有弯曲。

——主要影响因素:饵团大小、重量要求严格,要求一致; 此法为目前广泛使用的“不灵不钝”的钓法,多数钓家认为此法较适合比赛池钓,原则不适宜大自然野钓。

2、空钩、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

(1)先在空钩、半水时,通过增减铅皮将浮标标尖调成平水;

(2)然后挂双饵、移动浮标确定钓目N(例如N=1、2或3);

——饵团在水下状态:受饵团大小、重量影响大,双饵卧底,子线处于弯曲状态;

——适用垂钓场合(环境):属于钓钝,应用于有风浪、水流动干扰的环境。

3、无钩、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

(1)铅坠上先不挂子线和钩,在半水时,增减铅皮将标尖调成平水;

(2)然后挂双饵、向上移动浮标确定钓目N(例如N=1、2或3); ——观察饵团在水下状态:铅坠触底(或躺底),钩子(饵团)及子线均横躺水底;

——适用垂钓环境:属于极钓钝,用于防止小杂鱼闹窝,以及钓刁滑鱼。

(二)、带饵调标

1、双饵、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

(1)先双钩挂饵,在半水状态下,通过增、减铅皮将标尖调成平水;

(2)然后向上移动浮标确定钓目,使标尖露出水面N目(N=1、2或3目);

——饵团及子线在水下状况:

(1) 当只要看到钓目时,下饵就一定到底了,当钓目在3目以内时,水底饵团处于上饵悬浮,下饵轻触底,子线略有弯曲。

(2) 甚至当我将钓目调到4目时,上饵仍然处于悬浮状态,只是下钩饵子线明显弯曲了。

——灵敏度及实用性:

(1)此种调法,由于在确定调目时,就完全消除了双饵重量的影响,因此,这种调法非常灵敏。

(2)由于灵敏度非常高,稳定性就相对变差,因此我觉得,可能不适用于野钓和风浪较大时以及有水流流动的环境。

2、单饵、半水调平水

——调标步骤:

(1)先单钩(上钩或下钩)挂饵,通过增、减铅皮将标尖调成平水;

(2)然后挂上双饵,向上移动浮标使之上升到露出水面N目(N=1、2目均可)。此时饵团状态:下饵触底、上饵悬浮,子线有1-2目的轻微弯曲;

(3)当钓目调到3目及更高时,子线就更弯曲了,双饵就都卧底了

(4)当浮标的视标上移到全部露出水面时,铅坠触底了。 ——现象观察分析:

挂上双饵时,我观察到:当浮标向上移动到标尖处于平水状态时,是处于最灵敏的状态,此时,下饵轻触底、上饵悬浮,子线完全垂直。因此,从理论上讲, 钓“平水”是最灵敏的,但这是不实用的钓目,一是视标标尖平水不便于观察,二是由于整个钓组太灵敏而稳定性很差,在实际使用中,一般都是钓1-3目,此 时,下饵轻触底、上饵悬浮,子线略微弯曲1-2目。

(三)、结论:通过对以上几种调标方法的综合对比,按照灵敏度从高到低排列顺序,我认为应该是:双饵调平水、单饵调平水、空钩调4目、空钩调平水、无钩调平水。

篇二:《水库钓鱼技巧》

水库钓鱼技巧

在自然界,太阳是从上面加热水库里的水。这样的结果就使得水温很不均匀,同一时刻,同一水域的水温度

都有很大的差异,就连露天游泳池里的水也经常是这块热那块凉,这就要我们钓鱼时“一日三迁” 。 这种现象在初春和秋末尤其明显,在这两个季节,早、晚要钓深,中午就要到相对浅一点的地方,这也是我们选点时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在北方还有一个问题不要忽视,那就是阳面和阴面。我们能直观的感觉山坡的阳面和阴面温度上的差别,但是我们很少去感觉水里的阳面和阴面的温度差别。北方春、秋的太阳因为向南偏斜得比较厉害,所以山的阴面的温度就要低的很多,同样的道理,阴面水底的温度也要低一些。山之南为阳,山之北为阴,这个我们一般都知道。水之北为阳,水之南为阴,这点却被很多人忽视了,或者说搞反了。原因很简单,参照物变了,水之北不就是山之南的水下部分么。有人说水面温度都差不多,的确,由于风力的作用,水面的温度是差不多,可我们是钓底,鱼也是在底层活动,我们当然要考虑底层的温度,除非你是钓花、白鲢。

总之,我们要正确的认识水库不同情况下温度的变化规律,很好的掌握这些规律对我们选点是有好处的。这是从宏观上的选点,这些在很多地方和季节是很重要的选点依据。{水库钓浮}.

老钓位和新钓位。很多人爱把钓点选作老钓位而看不上新钓位,其实新、老钓位各有利弊。老钓位出鱼好,那是因为老钓位已经形成了窝子,鱼都爱到那里去。但是,老钓位也是爱闹小鱼的地方,有些水库的小鱼可以把你闹烦,让你根本无法下竿钓鱼。所以我的看法,在有小鱼或者小鱼多的地方,最好不要到老钓位去,另辟新窝是避免闹小鱼的很好办法。很多人到处寻找避小鱼的办法,叫我说就没有什么办法可以人为的避开小鱼。在老窝垂钓,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多投诱饵,钓饵用玉米粒、硬食等。在小鱼多的水库钓鱼,我主张另辟新窝和走钓的办法。找新窝很简单,就找那些水深2-3米,岸边基本平坦,起鱼基本方便的地方。岸边近处有没有鱼星,有没有鱼跳等现象也是我们选点的依据。我这次在外面钓水库,基本都是在没人钓过的钓点下竿,收获很不错。走钓就是把大部分东西留在基地,只带少量的必须品,选定一个钓点,半个小时没情况就往前走,在第二个钓点如果半小时还是没情况,返回第一个钓点吃“回头草” 。有些朋友是先一气就打好几个窝子,然后换着钓,这种做法的缺点是在打窝的时候,多少有点盲目性。我走钓的窝子是提出来的,在我提食做窝的时候,就对水底的情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如果水下的情况不好,我可以随时停止另辟新点,主动权时时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当然要比先打窝后下竿最后又放弃的好。很多地方的水库都有网箱养殖,这也是我们钓鱼的好地方。如果靠网箱太近下竿,最好就只用一个鱼钩,避免发生一下不愉快的事情。

钓鱼选窝,不要有一锤定音的想法,中医开方子还讲究试一下呢,何况我们钓鱼。要敢于否定自己,这样才能不断进取有所作为。

(二)水库钓鱼用饵

有的朋友在很少有人垂钓的水库钓鱼,用的全是商品饵料,结果狼狈不堪。民间有句俗话,叫“山*吃不惯细糠” 。很少有人垂钓的水库,这里的鱼儿就没有吃过商品饵料,见了你的商品饵料当然就不会动心,到水库钓鱼,用饵还得就地取材。颗粒鱼饲料在很多地方已经比较普及了,这个应该是水库钓鱼的很好饵料。玉米面、麦麸、谷糠,以及其他杂粮面都是水库钓鱼的好饵料。

颗粒用水化开后,其粘性还是很不错的。有人嫌化颗粒的时间太长,于是就把颗粒事先用磨子磨细,这也是一个好办法。饲料厂本身就出颗粒粉,那是颗粒生产过程中的筛余物,很多渔具店就有卖的。

玉米面是水库钓鱼的好饵料,有些朋友嫌制作玉米面饵料太麻烦,我看主要还是方法问题。一般人的玉米面饵料是蒸出来的,所以整个制作过程就要麻烦一些,耗时也就多。我的玉米面饵料制作很简单,几分钟就好了,我在这里介绍给大家:

1、适量的凉水下锅,同时也将很少(一小勺)的玉米面下锅,搅匀后点火并不停的搅动。这在北方叫做玉米面糊糊,凉水就放玉米面是为了让他们很好的溶在一起,一分钟烧开没问题。

2、再把其余的玉米面撒在已经烧开了的玉米面糊糊上,这时就不要搅动了,盖上锅盖,改小火烧两分钟。这时下层的糊糊还是在煮,上层的玉米面就是在蒸了。这时的火一定要小,否则容易把锅底的糊糊烧焦了。

3、两分钟以后就可以开盖,用锅铲把糊糊和干面拌匀,锅底的锅巴就不要了。如果拌匀后的饵料太稀,这时可以再加一点玉米面,直到软硬合适为止。做好以后的饵料冷却后会变得比以前更硬一点,我们可以到现场再加水调整,太软就不好办了。水和面的比例,试一下就知道了,我一直就是凭经验搞的,这里就不多说了。

这样做出的玉米面饵料有很好的粘性,即使把饵料做得很软效果也很好,鲤鱼、鲫鱼和草鱼都爱吃。颜色也很好,很自然,扔在水里很醒目,实为水库钓鱼的佳饵。

(三)打窝与诱鱼

水库钓鱼究竟是打窝好还是不打窝好,这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我一直主张水库钓鱼还是不打窝好,这几年,不论是在从未去过的水库,或是在新开辟的钓点,我还是不打窝,效果一点不差。我们知道,水库里鱼的密度一般都比较小,窝子里的饵料太多,鱼进了窝子能很快的就吃上你的钩饵吗,当然不能。我们有时出现窝子发了,可就是不见咬钩,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窝子太重。

我们都知道,水库里鱼的密度都比较小,很难遇到鱼群,有鱼断断续续的进窝就已经很不容易了。窝子里面的饵料不多,鱼一旦进窝很容易发现钩食,这样上钩的概率不是要高得多吗。

鱼是怎样进窝的,先讲一个打猎常识。我们都知道,打猎时如果有风,猎手一定要从猎物的下风处接近猎物,否则猎物早就跑了,那是因为风可以把你的气味带走。其实所有的气味都是由某种传播媒介带走的,所以我们就闻到了某种气味,气味的传播实质上就是某种物质分子的传播。换个角度来说,如果这种传播媒介不是流动的,我们就无法闻到想要闻到的气味,比方说密闭的容器里面的物质,我们是不可能闻到里面的气味的。还有一点要清楚,传播媒介的密度越小,流动性越好,气味传播的速度和效果就越好,这都是常识问题。

物资的气味在空气中的传播我们都很熟悉,可是,物资的气味在水中的传播我们却有点陌生。明白了上面的道理,我们对饵料气味在水中的传播问题就好理解了。世上没有一潭死水,静止是相对的,流动是绝对的。我在很多水库就明显的感觉到水在流动,应该看到,水库里的水不是乱流的,它是在很多外力的作用下,作有一定规律的流动。我们饵料的气味也只能在这个流动方向里有效的传播,换句话说,也只有在这个范围内,那些觅食的鱼才会顺着这个方向进入你的窝子,那种一个好的饵料就能把四面八方的鱼都诱来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不可否认,水有一定的能见度,但是鱼也只有在有效的能见度这个范围内,看见了饵料才会直接进窝的。鱼塘里的水也是流动的,其规律就是:上层顺风走,底层逆水行。除了这些情况鱼进窝就只是“路过”的了。诱鱼进窝我的做法有三个:一、 把饵料减小,连续抛竿。这里有一条要注意,一定要对窝子里还有多少饵料有一个基本的估计,长时间不上鱼,窝子里的饵料肯定就比较多,不能长时间抛竿下饵,这时就要换个方法来诱鱼进窝。二、半路提竿。在铅皮座上和双钩上都包上饵料(饵料不能大,有一点就行了),抛竿下水,当浮漂还没有立到位时(大约离底还有半尺)就抖腕让饵料散开下落。三、在铅皮座上裹一团饵料,抛竿让带饵料的铅皮座刚到钓点水面就抖手腕,让饵料在钓点的水面上化散落下,这样作很能诱鱼进窝,散落在窝子周围的饵料并不影响鱼进窝后吞食钩食。特别是在深水区,效果很好。

用尽了办法还是没有鱼进窝,我的做法是换地方。在离这个钓点稍远的地方照上述办法再钓。并在适当的时候吃个“回头草”,不要“一个心眼儿”钓鱼,要多长几个心眼才行。

(四)提竿与遛鱼

我们很多朋友犯的错误就是提竿太猛,有些朋友即便是提空竿也把竿子搞断了。抖动手腕提竿,让钩尖刺入鱼的肉体这才是正确的提竿方法。抖腕的幅度不能大用力也不能大,这又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我们应该承认,小小的鱼钩要刺入鱼的肉体是不需要费多大力的,仅仅是这点力不足以让鱼乱跑乱窜。如果我们提竿太猛,对鱼的刺激太大,鱼当然就要使劲的窜了,这个时候我们当然就很难控制鱼的走向了。有时候我们稀里糊涂的就把一条大鱼拉到了岸边,为什么,主要就是我们对鱼的刺激很小,鱼没有感觉到危险。可是当它感觉到危险时,当它发力挣扎的时候,你是很难把它控制住的。我这次在安徽金寨的梅山水库,用3米6的短竿也把一条近一米的鲤鱼“请”到岸边来玩了一个完整的8字,我对它的刺激很小是主要的原因。可是后来它不高兴了,我的两根2.5号的琥珀线也不能把它制伏,说断也就断了。我用3米6的软调竿钓起十三斤四两的原塘花鲢,成功的秘诀还是提竿轻。所以提竿轻,对鱼的刺激小是能否进入遛鱼阶段的关键。那些刚提竿大鱼就往深处窜,毫无疑问是提竿太猛,急于把大鱼拉到岸边所引起的。很高兴的是,现在有不少的朋友,用自己的体会也证明了我的这个观点。

只有过了上一关,我们才能进入第二关――遛鱼。现在很多人已经掌握了8字遛鱼法,所以我就不在这里再说了,这里我想谈谈对“倒竿”的看法。

我们钓上大鱼后,很多人就急于把它拉离水底,这是十分错误的做法,这点大家都知道。我们在岸上,提竿后竿子一般总是向上举起的,向上的拉力稍有点向后倾斜。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合成与分解图,我们不难知道这个时候向上的力是很大的。就是说竿尖到鱼的高度越大,向上的分力就越大。这时如果鱼要向远处游,我们要把它拉回来,只有增大水平方向的分力,尽量减小向上的分力。要想做到这点,就只有降低竿尖和鱼的相对高度,这就是“倒竿”的力学原理。最理想的做法就是竿尖和鱼在一个水平高度上用力,这样就没有向上或向下的分力,这样的效率是最高的。但是很遗憾,我们不可能做到这样,我们只能站在岸上尽量的“倒竿”。不要怕竿稍被埋在水里,竿稍埋在水里不是简单的增大了阻力,而是更有效的把力用在水平方向,减小其他方向的分力,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能够拉回的大鱼拉回来。

所以我认为:一是“倒竿”要及时,只有及时的“倒竿”才能主动。二是“倒竿”要狠,大鱼要往远处窜,成败就此一举。现在不是平“倒竿”的问题,现在是要让竿把翘起来,竿稍尽量埋进水里的问题。水库钓鱼,经常会遇上大家伙,很好的理解“倒竿”是很有必要的。

(五)水库钓鱼的一些战术问题

一般中、大型水库都对下游的水流量有调节功能和防洪功能,从表现上看,就是水面有涨有落。汛期到来之前,水库都要大退水,这是为了腾出库容;农业灌溉时期,水库又要调出大量的水,以满足下游的需要,所以水库的水位是经常变化的。水库钓鱼是涨水好还是退水好,这不是简单的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涨水时期,鱼儿是比较活跃,加上被淹的农田里有很多可食物,这是对钓鱼有利的一方面。可是涨水也淹没了很多荒地,于是岸边的很多地方根本就不能下竿。熟悉地形,了解环境是涨水还能不能下竿钓鱼的关键。 退水期间一般鱼儿是不爱吃食,多少有些惊慌,这个时候很多鱼都往主河道游去。靠近大坝,钓深不钓浅,这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选择。退水也可能会有很大的惊喜哦,就看你选择的地方了。

很多朋友在水库钓鱼,总爱用长竿钓远,根本瞧不起岸边近处,这是不对的。不能说都是远处好,也不能都说近处好,钓远、钓近要从当地的具体情况出发。

就鱼本来的生活习性而言,他们都是爱到岸边来觅食的。因为在自然界,岸边的食物总是比远处的多,所以鱼儿们都爱到岸边来觅食。只要我们不要去惊扰它,即使是很浅的水域,很大的鱼还是会到岸边来的。有些朋友在钓鱼的时候走动太频繁,经常发出一些声响,大鱼当然就不敢到边上来了。一般而言,说话对钓鱼没有什么影响,但是脚底下发出的声音,哪怕是很小的一点点声音,都会对鱼造成恐慌,所以脚底下的安静是手竿近钓的关键。

大鱼的概念对于不同的钓者来说其规格大小是有差异的,有人认为几斤重的就算是大鱼,也有人认为几十斤

重的才算是大鱼,而笔者所说的大鱼至少要在五公斤以上,甚至几十公斤,在湖、库等较大的水域中几斤重的鱼是算不得大鱼的。正如“庭院里训不出千里马,花盆里载不出万年松”的道理一样,在小池塘和小水坑中是长不出大鱼的。一般来说,几十斤的大鱼只能生长、生存在江、河、湖、库等较大的水域,而这些大水面本来就是水广鱼稀,要钓获大鱼更非易事。根据笔者垂钓多年的经验和多次钓获大鱼的体会,要在大水面钓大鱼,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在湖中及水库等大水面如何钓得大鱼

一、钓具和钓组的配备

在大水面钓大鱼使用手竿没有任何优势,一是只能钓近不能钓远,钓点选择范围小;二是即便大鱼吃钩,极易在提竿的瞬间便形成拔河,或者在溜鱼过程的第一两个回合中就断线折竿,连大鱼的影子都难得一见,钓获的只有短暂的兴奋与长久的遗憾。因此要钓获大鱼最好使用抛竿(海竿和矶竿),抛竿即可钓远也可钓近,能在几十米的范围之内寻找鱼踪,而且钓组搭配也十分灵活,可使用单钩、双钩、组钩、串钩、炸弹钩等,可采用加漂钓法,也可采用无漂钓法,钓浮、钓底随意选择,鱼上钩之后溜鱼优势更加明显,只要使用熟练可收放自如,很少跑鱼。在抛竿之中,海竿和矶竿各有优势:海竿竿身较硬适合搭配串钩和炸弹钩远投;矶竿的优势最大,既可以搭配单钩或双钩加漂钓近,也可以在视漂范围内相对钓远一些,使用串钩或组钩远投垂钓时,因其竿稍细、弹性好,灵敏度更高。可以说是在大水面钓大鱼最有效的利器。我一般使用3米或4.5米的矶钓竿,抛投钓时使用3米矶竿,做手竿钓时使用4.5米的矶竿配粗尾立式浮漂,在挂底的水域使用单钩,不挂底的水域则使用双钩,多采用包食钓法,脑线长度一般在30-45厘米,钓钩根据鱼情选用7-12号黑条伊势尼钩。钓大鱼时脑线之所以用的较长,是因为水中大物多为老奸巨猾,警觉性高,脑线短了是不会轻易吞佴就范的。若在山区乱石底水库垂钓,为避免铅坠卡在石缝中拉不出来,可去掉原来的铅坠和铅皮座,在原坠子的位置上拴上一个弹性较好的细橡皮筋圈,到达钓位后拣大小适合的石子套缠在细橡皮筋圈内做坠子,当被石缝卡住时,用力一拉橡皮筋就会伸长使石子脱离主线,便不会断线丢钩。在湖中及水库等大水面如何钓得大鱼

二、钓位和钓点的选择

在湖库等大水面垂钓,除了一般的按季节、天气、风向等因素选位之外,最主要的是要根据水深和岸边及水底地形选择钓点。一般钓点要选择水深不超过5米的地方,晚春和初夏易选择2米左右的水深,夏秋季节易选择3-4米的水深。如果是在陡岸深水处贴岸垂钓,则水线深度不能超过5米。湖库等较大的水域,水深往往十几米甚至几十米或上百米,在过深的水底不仅氧气稀薄,而且水温低,无水生浮游生物,犹如水中的“广寒宫”鱼儿是不会轻易光顾的。在水深不超过5米的地方,水下有木桩、乱石堆、沟坎、老河道、被淹没的农田等都是难得的好钓点。若依据岸边地形选位,以钓鲤鱼为主要选择岸向水中伸出的铧尖、半岛前沿或两侧的水底斜坡处,以钓草鱼为主时,则最好选择岸边有水草或立杆植物生长的弯子、库叉做为钓点,库尾进水口或库边有生活废水排入口的附近,有丰富的食物和氧气随水流排入库中,只要水深适宜,定有大鱼在附近游动麇集,是湖库等大水域的最佳钓点。在湖中及水库等大水面如何钓得大鱼在湖中及水库等大水面如何钓得大鱼

{水库钓浮}.

三、采用合理的钓法

钓大鱼的方法有很多,但经常被采用的一般有以下三种:一是海竿炸弹钩糟食钓法,这种钓法可一人操作多根竿,把竿顺岸一字排开,饵钩可程扇形抛出,也可集中抛向一个固定的区域形成窝区。这种钓法的优点是目标多,上鱼的机会也较多,缺点是一人操作多竿费事费料,一竿上鱼往往形成多竿缠绕难解难分、

误时误事。二是抛竿串钩钓法,这种钓法虽然操作比较简单,垂钓范围大,但由于打窝比较困难,没有窝饵诱鱼只能靠串钩上的钓饵死等“游泳散兵”,钓获量一般较小,所以钓大鱼时一般只用作钓草鱼使用。三是矶竿加漂钓法,这种钓法可以加普通立式浮漂配双钩钓组底钓鲤鱼和草鱼,也可加大立漂配炸弹钩钓组底浮钓草鱼或青鱼,还可以加陀螺漂配炸弹钩钓组浮钓鲢鳙。即可相对钓远又可钓近岸,其灵敏度丝毫不亚于手竿垂钓,同时又具备溜大鱼的优势,可谓大水面钓大鱼的万能钓法。2006年8月27日,我用矶竿加漂钓法,在黄河滩人工生态湖一日钓获十斤以上鲢鳙11条,最大的一条10.9公斤,加上十斤以下的一天的总钓获量约300斤,当日在同一水域垂钓的至少有20人以上,其他所有人钓获量的总和不及我一人钓获量的一半;同年9月16日在同一水域,我采用矶竿加漂双钩钓法,一下午钓获鲤鱼7条,最大的一条5.3公斤,当日在同一水域垂钓的6位钓友全天钓获量的总和不及我一人的鱼获。几种矶竿加漂钓法的细节,以后我会分篇详述,限于篇幅此处略过。敬请钓友们谅解。在湖中及水库等大水面如何钓得大鱼在湖中及水库等大水面如何钓得大鱼

四、窝饵和钓饵的使用

饵料的好坏是钓鱼多少的关键,但同一款饵料不同的人使用却有不同的效果,其原因主要是使用方法和细节不同,所以饵料的好坏虽然很重要,但饵料的合理使用更重要。很多钓友总希望能得到一款“神饵”,其实你只要把某一款饵料使用的熟练到出神入化的程度就等于有了所谓的“神饵”。去年7月份,有位刚学钓鱼不久的朋友请我帮忙到一个关系户的混养塘去钓鱼,到了鱼塘之后我问他想要什么鱼?他说要鲫鱼,我就用酒米加50%白糖打了个窝,然后拿出一袋野战篮鲫倒出来约少半袋再加入约1两白糖和一点拉丝粉,搅拌均匀之后加水和好,开始搓饵钓底,由于窝饵和钓饵中都加了足够量的白糖,而鲫鱼喜烈甜,所以上钩的几乎全是鲫鱼。钓了一会儿之后,我们发现池中的花鲢(鳙鱼)比较大,于是就想钓几条,扔掉了盆中的料,又倒了一些野战篮鲫在盆里,加了一点阿菋水(中药)和白粉,拉饵钓浮,很快上钩的全是花鲢。我的这位朋友感觉很“神”,又要求我钓几条鲤鱼看看,只好又扔掉了盆中的料,把袋里所剩不多的野战篮鲫再倒入盆中,只加了一点拉丝粉和鱼粉,搅和之后还是搓饵钓底,但搓饵很大,又因为加了拉丝粉,饵团又粘又大,鲫鱼根本吞不进,一连钓了几条都是大个的鲤鱼。同是一袋野战篮鲫做基础饵,却可以分别钓到不同的对象鱼,朋友感觉很“神”,我说不“神”,只要你了解鱼的食性和习性这很简单,谁都可以做到。

虽然在水库等大水面钓大鱼没这么简单,但用饵的道理是相同的,只不过大水面水广鱼稀,需要打大窝诱鱼和聚鱼,打窝用料一次用几斤或几十斤都很正常,但一定要掌握用饵的技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很多钓友都知道用老玉米打窝可以钓大鱼,鲤鱼、草鱼、甚至青鱼都可以钓到,但同样是用老玉米打窝,在用法上却有不同,有人用干玉米打窝,有人用水泡过之后打窝,也有人煮熟了再用,我的用法是:先把老玉米轧裂纹(不碎),然后再把添加剂用水稀释后拌入玉米中闷一夜,第二天即可打窝使用,裂纹的玉米添加剂很容易渗透其中。若主钓草鱼,就用草鱼添加原料;若主钓鲤鱼则使用鲤鱼添加剂。若要草鲤兼钓,则使用适合两种鱼的中药酒做添加剂。钓饵就用煮熟的老玉米粒(或煮熟的嫩玉米粒)挂钩,外面用包食。若使用炸弹钩钓,则要把包食料装在饵簧上,把玉米粒分别挂在每一个钩上即可抛入钓点。钓草鱼时挂玉米粒一定要露出钩尖,并使玉米粒能在钩上滑动。在湖中及水库等大水面如何钓得大鱼在湖中及水库等大水面如何钓得大鱼

五、把握好提竿和控鱼

钓大鱼不象钓小鱼,漂略有动作就抖腕提竿,钓大鱼提竿易迟不易早,要等到确实出现了黑漂、大送漂、移漂或连续点动等上鱼的漂相再提竿;若使用抛竿炸弹钩或串钩垂钓时,竿尖稍微点动一两下不要理会,要等到竿身有大动作或回线时再提竿不迟。提竿时没必要大幅度用力后摆竿身,此时的鱼一般已经吃了死钩,用力大幅度后摆竿身只会造成断线、折竿、或拉豁鱼嘴,只要稍微向后摆一下竿即可收线溜鱼。溜鱼时竿身不要向上直立,要根据鱼的游走方向选择向两侧摆竿,以尽量扩大主线与鱼的游走方向之间的夹角,要始终

篇三:《水库钓鱼钓点选择的技巧》

水库钓鱼钓点选择的技巧

1. 沙滩不下竿 沟湾好钓鱼 一般水库都有沙滩和沟湾这样的地形。沙滩一般在库区的尾部,如果是漫坡浅滩,水中不会有鱼,更无大鱼。但如果赶上白鲦及某些小型鱼产孵,它们会选择这些浅水沙底作为产孵地,来时数量惊人,可抓住机会用手竿钓白鲦,一日内钓数十斤亦不困难。

水库常见的地形是沟和湾,这正是在水库垂钓的主要钓点,岸上的树叶、籽实和昆虫被风雨打落,大都会在这些地方存留,因此水下的微生物也非常丰富,鱼儿觅食会到此聚集,是下竿的好地方。

2. 两山钓夹缝 山坡找台阶 两座山,两个山包或两个突出山脖连接的地方,形成夹沟,它们延伸到水中的部分就是一个良好的钓点,在这些夹缝坑洼里,易于聚集腐烂物质,而后滋生出许多水下微生物。下雨时这些地方又是流水口,岸上的杂物也被水推送到这里,就成为食物丰盛的鱼食堂。再者不少鱼有钻洞觅穴的习性。如果遇上这样的地形,钓手切莫放过。

水库的岸边,有不少呈梯形的台阶地段,有些台阶比较宽阔平整(它和无依托的平底有根本区别),是理想的钓点,尤其是台阶与山坡连接的内侧,被水浪冲出条条缝隙,更是鱼儿出没处,可用酒糟、糠麸、豆渣等廉价饵料打窝子,将是一个理想的钓点。但此种地形常使海竿挂底伤线,近者可用手竿,远处可用海竿带漂。

3. 陡岸钓挂饵

水库陡峭的岸边,只要可以站人,并能支竿操作,就可以垂钓,不过要采用一种特殊的垂钓方法,就是将钩饵不沉入水底,挂靠在水中的山坡上,如用海竿,可将钓线下放到米的深度,锁住线不使其下沉,但曳力不可拧得太紧。防止鱼儿拖竿入水。如能在这个深度附近发现小坎小台阶,则应将钓饵下到这些地方,还可靠岸边撒一些散碎诱饵,鱼儿会沿着陡岸觅食。笔者在几个水库用此法垂钓,效果颇佳。此种钓挂饵的方法,既可钓草鲤鱼,也可钓鲢鳙鱼,但钓饵要硬一些,以免脱落。再者在这种环境下垂钓,切实要注意安全,鱼竿也要支牢,因鱼拖竿入水后打捞困难。

4. 坝头有石缝 可用舍弃坠 水库大坝及坝侧,大都为石块垒砌,石块形成许多空隙,如海竿使用组钩,很容易挂底,但坝湾处往往又是鱼儿聚集的地方,钓手最好使用舍弃坠的办法垂钓。如用手竿,先用细线单拴坠子,坠线长15~20厘米,一次拴副备用,组装成钩下坠,如坠子被夹,可扯断坠线,故此法称“舍弃坠”。

海竿亦可使用串钩,也用细线另拴坠子,一旦坠子被夹,亦扯断坠线,保护钩和钓线。

5. 涨水钓进口 落水钓深潭

这也是一种常规的垂钓方法,亦可用于水库。所有水库的水位,都会有涨有落,只是大水库涨落缓慢,中小型水库涨落明显,如果是大起大落,时清时混的水,鱼不易咬钩,钓手也难摸准规律。就一般而言,如涨水不快,进水不大,可在进水口垂钓,如进水太大,可钓偏流和回水湾,如来水太大,或已成混水,鱼儿受到惊吓,是不咬钩的。如果是小型水库,放水后,留出一些深水潭,无疑这是下钩的好地方。

6. 新涨水 不下钩

如果是一些中小型水库,因下雨等原因,放进来许多水,基本上改变了原有水的状况,如水温、水的清亮度等,这时鱼也不会咬钩。须等待两三天,鱼已完全适应新水(水也在变化中),它才可能咬钩。

7. 钓浅钓边 不钓中间 水库的坝头和中间水很深,有的竟深达百米以上,水深处水底温度低,有人在北京密云水库潮河主坝处作过测验:7月下旬气温在32.8℃时,水面温度27.8℃,而在水下30米处,水温仅10.2℃,所以深水中的鱼随着水温的变化,它们会游向水温高、食物充足的上层,前面所说钓湾也是这个原因。有湾则应钓湾,无湾就要靠边钓,如将海竿投向数十米的深水处,是很难有收获的。

8. 深水钓浮

大多数水库都有草鱼和鲢鳙鱼,它们在水的中上层活动,可采用钓浮的方法,钩下到多深,应根据天气的情况予以调整,如夏日早晚凉爽,水面温度不很高,则可完全钓浮,就是将钓饵下到水表层,如果温度高时,可将钓饵下降到离水面1.5~2米的水层中,这个深度应随水温的变化及鱼儿活动的情况及时调整。如果是采用多竿垂钓,可分竿对几个深度进行试验,从中筛选出最佳垂钓深度。

9. 平底不藏鱼 杂乱好下钩 宽阔平坦的水底,它不挂钩,不会给钓手添麻烦,可这样的地方一般是存不住鱼的,如海外有些人在平坦的海底上,沉入破旧船只及旧车胎,做成人工鱼礁来招鱼。鱼就是爱在杂草乱石堆中活动,因为这些地方小鱼虾多,微生物麇集,给鱼提供众多的美食,鱼自然会在这里聚集。此种地方鱼虽多,但也给钓手带来挂钩之虑。为了能在这些地方下钩,钓手采用了许多相应对策:如钓边缘,在这些地方的边缘处下钩。或用舍弃坠将钩直接送入这些杂乱物之中,挂坠舍坠,挂钩舍钩;还有的采用钓浮的方法。总之在这些地方垂钓,往往收获大,但对钩线的损失也很大,权衡利弊之后,许多钓手还是愿意在这里下钩。

10. 钓出来的好钓点

这种钓点的形成主要是交通方便,众钓友比较易于到达的水库岸边,如果从地形等方面看,它缺乏成为一个良好钓点的条件,但由于许多带野游性质的钓友,他们所欣赏的是郊野的阳光、空气,他们对钓点选择的标准是交通要方便,岸边要有利嬉游玩耍,至于水中情况,他们不作更多考虑,不管有鱼无鱼,下钩就是欢乐。其实,

大家都在喂鱼呢。久而久之,鱼儿得到食物信息,慢慢会向这里聚集,有鱼可钓,钓者愈多,一来二去,此处便成为一个最佳钓点。

篇四:《水库钓鱼技巧》

水库钓鱼技巧

浮漂入水后12种漂相反应及鱼讯

1、抛竿后,按理来说数秒钟后受铅坠影响会慢慢直立,但在应立直时还平躺着不动,这一般是小鱼在中上层接住钩饵,应及时扬竿。

2、竿抛出后,浮漂在还未立直时就发现快速地向河心方向移位。这是中上层鱼抢食而走的信号,且很可能是较大的草鱼、鳊鱼、白条、翘嘴吞钩,应及时扬竿。

3、抛竿后,浮漂开始直立,自然慢慢下沉,但还未到稳定“钓二目”时就见浮漂尾上、下跳动。这种信号反应是鱼在中、下层咬钩。处理办法:一是在浮漂短促有力下顿的瞬间扬竿;二是见漂尾回升数目不在上浮(停顿)时扬竿。

4、浮漂稳定露出水面二目,但忽然下沉不见,大多不是鱼咬钩的信号,而是鱼的身体、尾巴擦到鱼线所致。如果在风浪中垂钓,这种信号也可能表示鱼吃食。处理办法是可稍等1-2秒钟,若不见浮漂冒出水面 立即扬竿。

5、浮漂立直,漂尾露出水面二目,不时的冉冉升为三目或三目半后又缓缓沉到二目。这是鱼在周围吃食、活动引起水流、水压变化,不是鱼儿咬钩,不可扬竿。以免惊鱼,但说明浮漂的灵敏度较高,很敏感。

6、浮漂稳定“钓二目”时,先发现徐徐上升一目左右,而后短促有信号,应在见浮漂缓慢上升时,做好扬竿的准备,当浮漂短促有力下沉的瞬间即扬竿。

7、抛竿后,浮漂立直稳定钓二目,只见慢慢上升至三目,但在上升还未停顿时又有短促有力下沉的信号出现。这很有可能是两条鱼分别先后咬双钩饵料,应在短促有力下沉时迅速扬竿,往往一竿上双鱼。入门后,有经验的钓手可专门钓双鱼。

8、浮漂稳定钓二目时,未见正常“下顿”信号,漂尾徐徐上升到三目、四目,直到上升停顿。这大部分是鱼咬钩信号,不管上升至几目,只要认定上升已停顿既要扬竿。但要注意,钓者要有耐心,浮漂还在上升时不要扬竿。

9、浮漂稳定月二目,只见慢慢露一目或全部沉入水中,但不是短促下沉,而后又渐渐回升到二目。这是假信号,不是咬钩真信号。常是由于母线本压入水中,受风力影响牵压浮漂;或因水流使浮漂不稳定。此时不要扬竿,设法把母线压入水中等稳定浮漂。

10、抛竿后,浮漂下沉到两目,又缓缓升到三目或四目,这共有三种情况:一是双钩上的饵化掉一个粉饵,漂会露三目;二是双钩上的二粒粉饵都已经化完,漂露四目;三是小鱼来吃饵,但只是顶在口上,吃不进嘴里。处理的办法是将竿子梢向身边移动20厘米左右,将浮漂压入水中。移位漂下压入水后有回到露四目,说明双钩已经无饵,应起竿重新装饵;如果移动时发现浮漂有短促有力下沉的信号,说明鱼已经吞钩,应迅速扬竿。

11、抛竿后,浮漂直立下沉,但一直沉不到二目,而在四目,也不见上浮或移位。这可能是饵料太松软,已经在下降过程中化掉;或下沉时被鱼儿咬掉(常见于有风浪的环境);也有可能因池底不平造成。处理办法是轻轻后移一下浮漂,将漂压至露二目,如一忽然回到四目,则应起竿装饵,再抛。

12、浮漂在稳定钓二目时,不见上下浮动,而是不断左右慢慢摇摆,时而为漂尾小幅度抖动,这不是鱼儿咬钩的信号。前者是鱼在水体中下层游动、觅食引起的水流、水压变化影响到悬坠移位带动浮漂出现的信号;后者则是上层小鱼戏线戏漂,均不可扬竿。

水库钓鱼如何选择钓点

我国的大中型水库多建在山区的崇山峻岭之中,四周高山环绕,中间腹地开阔。一般均是上游水浅,下游水深,陡峭山崖水深。水的涨落,差别很大。

水库光照充分,溶氧量高,为鱼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空间;库底的暗河、沟壑和乱石堆等,为鱼类逃避敌害、免遭捕捞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由于水库饵料稀少,鱼儿见食就咬,这为垂钓者创造良好条件。下面提到的是水库常有的一些地形,可选钓点。

湾子:每座水库都有大小不等的湾子。这些地方往往水草丛生,形成一片茂密的水草区。这种弯子饵料丰富,氧气充足,鱼群聚集,水草边缘或草空儿,均是上好钓点。有些湾子,水底全是大小石块,没有水草,某个角落如有枯草、树枝等漂浮杂物,下面的水中也常有鱼窝藏,同样也可选作钓点。

半岛:水库中有许多大小不同、宽窄各异的半岛伸向水中。在半岛的前沿或两侧,是各种鱼洄游的路线和通道。可将其有

利部位选为钓点。

暗河:以筑坝截流而建成的水库,均有暗河(建库前的河道),贯通于水库首尾。有的是一条,有的是多条。垂钓者只要在水库中发现暗河,就等于寻找到了鱼道。暗河是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水库钓浮 水库夜钓 钓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