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 一年级上品德生活计划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整体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习勤奋。但大多数同学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大致可分为:

我的家人与伙伴

走进大自然

健康生活每一天

三、教学目的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谢。

3、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春天的美。

4、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

5、通过观察感受炎热的盛夏,体会他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利与弊。并学会看天气。

四、教学重点:

1、学文明理,培养学生正确做人的意识及能力。

2、培养学生关心、爱护同学的品质。

教学难点: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五、教学中的主要措施:

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2、按照激情—明理—导行—反馈的思路教学。

3、适当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强化观点形成。

4、采取跟踪调查,联系家长等措施,促进学生良好意识、习惯的形成。

六、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1 我的一家人 2

2 家人的爱 2

3 我为家人添欢乐 2

4 我和小伙伴

5 春天来了

6 小苗快快长大

7 我们和太阳做游戏

8 风儿吹呀吹

9. 机动

10. 机动

11. 我换牙了

12 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13 小心,别伤着

14 夏天,我们注意什么

15. 机动

16 机动

17. 考试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西台小学:马玉龙

2016年2月25日

篇二:《未来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

未来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一年级共有51人,男生

人,女生

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习勤奋。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本册教材特点

1.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其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其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严展,其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

书,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构建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三、教学目的和重难点: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谢。

3、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春天的美。

4、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

5、初步了解牙齿和眼睛保护健康常识,学会自我保健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6、通过观察感受炎热的盛夏,体会他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利与弊。 教学重点:

1、学文明理,培养学生正确做人的意识及能力。

2、培养学生关心、爱护同学的品质。

教学难点:

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中的主要措施:

1、充分利用电教手段,以直观的形象激发学生情感。

2、按照激情明理导行反馈的思路教学。

3、适当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强化观点形成。

4、采取跟踪调查,联系家长等措施,促进学生良好意识、习惯的形成。 五、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二

教室里的悄悄话

班级也是我的家四班级小公约五春天在哪里六打扮春姑娘七

期中考试 十一

手拉手过“六一”十二快乐的一天十三我的身体十四我们进步了十五

我的成长记录十六炎热的夏天十七

夏天里的科学十八

健康安全过夏天十九放暑假了二十期末考试

篇三:《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一年级共有7人,男生2人,女生5人。整体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习较踏实。个别同学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生活习惯上大部分学生有依赖思想,不能独立生活;还有个别学生有娇生惯养的特点,大部分学生不懂得如何参加集体活动,怎样爱护自己和他人的身体,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综上所述,本期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的重点是不断提高学生自律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

二、本册教材特点

1. 生活性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其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其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

地严展,其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活动性

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构建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三、教学目的和重难点: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谢。

3、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春天的美。

4、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

5、初步了解牙齿和眼睛保护健康常识,学会自我保健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6、通过观察感受炎热的盛夏,体会他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利与弊。

教学重点:

1、学文明理,培养学生正确做人的意识及能力。

2、培养学生关心、爱护同学的品质。

教学难点:

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中的主要措施:

1、充分利用电教手段,以直观的形象激发学生情感。

2、按照激情—明理—导行—反馈的思路教学。

3、适当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强化观点形成。

4、采取跟踪调查,联系家长等措施,促进学生良好意识、 习惯的形成。

五、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一 爱护班集体 2

二 教室里的悄悄话 2

三 班级也是我的家 2

四 班级小公约 2

五 春天在哪里 2

六 打扮春姑娘 2

七 和春姑娘一起玩 2

八 春天里的保健 2

九 我们多么幸福 2

十 期中考试 1

十一 手拉手过“六一” 2

十二 快乐的一天 2

十三 我的身体 2

十四 我们进步了 2 十五 我的成长记录 2 十六 炎热的夏天 2 十七 夏天里的科学 2 十八 健康安全过夏天 2 十九 放暑假了 二十 期末考试 2 1

篇四:《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一年级共有两个教学班,整体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习勤奋。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教材分为三个单元,每个单元有四个主题,共12课。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 我的家人与伙伴

1、我的一家人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

2、家人的爱

3、我为家人添欢乐

4、我和小伙伴

第二单元 走进大自然

5、春天来了

6、小苗快快长

7、我们和太阳做游戏

8、风儿吹呀吹

第三单元 健康生活每一天

9、我换牙了

10、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11、小心,别伤着

12、夏天,我们注意什么

三、教学目的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关爱父母长辈,表达对家人的感谢。

3、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春天的美。

4、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培养“有好奇心、爱问为什么”的好习惯。

5、初步了解换牙和牙齿保健的常识,学会自我保健的基本方法,{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

篇五:《教科版_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2013年五里牌学校 班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制订人:付娇

一、指导思想:

以《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为准则,根据学校实施德育工作的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为五个单元,并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第一单元:今天吃什么(1)萝卜白菜我都爱(2)我设计的午餐(3)小心,病从口入

第二单元:我的手儿巧(1)我有两件宝(2)做个小玩意儿(3)打扮我的小天地

第三单元:我有许多好朋友(1)绥德朋友多(2)你真行(3)我们一起成长

第四单元:快乐的小问号(1)你留心了吗(2)我的问题卡片(3)到哪儿找答案

第五单元:我爱美丽的生命(1)让我走近你(2)美丽的生命(3)我能做什么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介绍父母在家做的饭菜,感受父母的辛勤哺育和无私关爱,感受家庭生活的和睦和温馨。

2、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人有两件宝:大脑和双手,培养儿童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3、引导学生认识到朋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学习的好习惯和主动关心、帮助同学的态度。

4、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养成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要动脑筋,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5、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尝试。 6、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 四、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大部分学生懂礼貌,讲文明,对学校常规有了基本的了解,比较能够{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

适应学校生活.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天真可爱,但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多,孩子大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生活常识和生活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引导儿童了解家庭,感受亲情,学习沟通,学会帮助别人是尤为重要的.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注意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2、争取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注意因材施教。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4、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六、课时计划: 周 次 2~5 2-3 3-4 4-5 5~8 5-6 6-7 7-8 8~11 8-9 9-10 10-11 11~14 11-12 12-13 13-14

教 学 内 容

一、今天吃什么 1、萝卜白菜我都爱吃 2、我设计的午餐 3、小心,病从口入 二、我的手儿巧 1、我有两件宝 2、做个小玩艺儿 3、打扮我的小天地 三、我有许多好朋友 1、谁的朋友多 2、你真行 3、我们一起成长 四、快乐的小问号 1、你留心了吗 2、我的问题卡片 3、到哪儿找答案

课时数 10~13课时 3课时左右 3课时左右 3课时左右 10~13课时 3课时左右 3课时左右 3课时左右 8~10课时 3课时左右 3课时左右 3课时左右 10~12课时 3课时左右 3课时左右 3课时左右

备注

14~17 14-16 16-17 17-18 18~19

五、我爱美丽的生命 1、让我走进你 2、美丽的生命 3、我能做什么 总复习

10~12课时 3课时左右 3课时左右 3课时左右 4~6课时

篇六:《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 我的家人与我的伙伴

一、教学内容:

我的一家人 家人的爱 我为家人添欢乐 我和小伙伴

二、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简单关系。

2.从家人对自己生活上的照顾、学习上的关心、品德上的严格要求,体会到家人的爱,对家人的付出表示感谢并学着用自己的方式关爱父母、长辈。

3.喜欢和小伙伴交往,在和伙伴的交往中做到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

4.在社会中学习,进一步学会观察、采访、调查、收集资料和问题讨论。

三、教学重难点:

帮助学生感受父母、长辈辛苦的付出,在体验亲情中──学会悦纳家人给予的爱。同时懂得作为家庭的一员,要为家庭添欢乐,家人爱我,我也要爱家人,要让家人快乐。

四、教具学具:

挂图

五、课时分配:8—10课时

六、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与锻炼,一年级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学校生活的规则和行为规范,他们努力从幼儿园小朋友成为合格小学生。可是不少学生在学校各方面表现很好,在家里却判若两人,这

是为什么?这涉及家庭教育及孩子的家庭责任感等原因。家是学生最亲切、最自由的生活环境,在家中他们有着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应该让学生知道家是一个人的避风港湾,也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家庭生活是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有了父母、长辈付出的爱,才会有自己幸福的家庭生活。

七、本单元教学采取的措施: 本单元设计安排了如下4个主题:

主题一:我的一家人。主要让学生了解家庭中各个成员间的关系,相

互间的称呼及简单的家庭构成。

主题二:家人的爱。从生活情景体验家人对自己生活上、学习上的关

心和爱护。让学生体会家人给予自己的爱是多方面的,是不图回报的。

主题三:我为家人添欢乐。从家人对自己的关心中反思作为家庭的小

主人,应该为家人做什么。乐意成为家庭的“开心果”。 主题四:我和小伙伴。喜欢合群,在和邻里、周围小伙伴的交往中,

学会尊重、学会协商、学会关心。

八、本单元在本册中的地位和作用:

家人的支持和帮助激励着每一个家庭成员的成长。本单元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感受父母、长辈辛苦的付出,在体验亲情中──学会悦纳家人给予的爱。同时懂得作为家庭的一员,要为家庭添欢乐,家人爱我,我也要爱家人,要让家人快乐。只有在学生深刻体验了父爱、母爱、祖辈无私的爱时,才能升华为更广义的爱,才会去爱小伙伴,

爱周围的人,并能怀有一颗宽容友善的心。这就是“人性的德育,德育的人性”之所在。

篇七:《一年级品德与社会 下册 教学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姓名:学科:年级:学校:坊上明德小学时间: 王 帅 社会与品德 一 年 级 2015年3月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共有学生65人,其中女生27人,男生38人。大多数学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习勤奋,好表现自己,爱听老师表扬。通过上一学期的行为规范训练,学生已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课间能文明休息了,能注意卫生,不乱扔纸屑,按时完成作业,上课时不守纪律、做小动作的人少了,知道要为集体争光,集体荣誉感增强。但是,他们有的虽然独立意识强,个性也很强,但自理能力很差;有的社会交往虽积极主动,但却不善于共处,缺少团结协作精神。今后,行为规范训练还需加强,反复抓,抓反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

在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我将以邓小平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积极投身课程改革,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提高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不断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品德与生活教学质量。同时,我将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平、教育教学效果为目标,全面贯彻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各项任务,通过外出请教、自主钻研、集体学习等方式,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基本结构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增强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继续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本册包括四个单元: “温暖的家”、“美丽的春天”、“快乐的星期天”、“火热的季节”。 (二)教材特点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主线,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个性发展有机结合,突出了生活教育的内容。

1、教材编排遵循的是儿童生活的逻辑。

经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小朋友们已经养成了初步的行为习惯。在新学期里,他们将继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到丰富的文化知识,引导小朋友乐于帮助他人,

使小朋友生活得更加健康和快乐。 教材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以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使教材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其中家庭生活对儿童的影响很大。儿童家庭的组成,与儿童共同生活的成人的教育态度、方式、价值观以及家庭日常的生活习惯、气氛、人际关系将直接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与家庭合作,为儿童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儿童在和谐、民主、温暖的家庭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关爱,学会负责,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2、关注儿童生活好习惯的养成。

例如第二单元《红绿灯的悄悄话》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娓娓道出红绿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的方便,以正确的科学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要加强自我保护,在保护中快乐地生活。

3、教材注重和突出培养儿童的爱心等品德教育观。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综合课程,但也担负着促进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任务。生活德育存在于学生的整个生活之中,要在发展学生内在的德性上下功夫。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多少道理,最根本的是要在长期生活中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处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如第一单元《温暖的家》的主题活动,旨在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知道,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在互助中学会爱,在爱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幸福地成长。 4、教材体现儿童个体与自然的内在整合。

儿童生活是相互贯通、整体呈现的,儿童生活充满着乐趣和色彩,充满着想象和创造。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并在与自然的互动中发展着自己,建构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第二单元《美丽的春天》让儿童在衣食住行中感知夏天,在观察和经历夏天中学习科学、学习生活,充分体现了儿童个体与其周围的自然、社会的内在整合。 生活是一本百科全书,指导儿童能在生活中学习,又在学习中生活,才能真实地感受生活和创造生活。儿童将迎来小学生活中的第一个暑假,准备升入二年级。暑假生活中小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性、独立性和选择性。因此,科学、合理地指导小学生愉快地过好第一个暑假,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1、感受新学期的变化,情绪积极、精神饱满地迎接新学期的学习与生活,形

成积极的自我期待。

2、喜欢和同学、老师一块学习和游戏。

3、热爱学校,热爱生活,在活动中遵守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劳动习惯。

4、学习与同伴协商、合作地做事,认识到与人合作是实现共同目标的保障。 5、爱护公物,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6、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自觉遵守规则,学会保护自己。 7、感受自然,乐于探究,认识季节特征,了解天气、季节的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

8、学习观察、收集、整理生活信息和资料,并能简单初步地运用。 四、教学措施:

在教学中,我将会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活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感觉去进行体验。

1、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3、让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4、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5、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五、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

六、课时安排

七、教学进度表:{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

篇八:《一年级下册思想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风神实验小学2014学年第二学期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特点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主线,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个性发展有机结合,突出了生活教育的内容。

1、教材编排遵循的是儿童生活的逻辑。

经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小朋友们已经养成了初步的行为习惯。在新学期里,他们将继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到丰富的文化知识,引导小朋友乐于帮助他人,使小朋友生活得更加健康和快乐。

教材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以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使教材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其中家庭生活对儿童的影响很大。儿童家庭的组成,与儿童共同生活的成人的教育态度、方式、价值观以及家庭日常的生活习惯、气氛、人际关系将直接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与家庭合作,为儿童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儿童在和谐、民主、温暖的家庭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关爱,学会负责,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2、关注儿童生活好习惯的养成。

例如第二单元《红绿灯的悄悄话》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娓娓道出红绿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的方便,以正确的科学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要加强自我保护,在保护中快乐地生活。

3、教材注重和突出培养儿童的爱心等品德教育观。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综合课程,但也担负着促进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任务。生活德育存在于学生的整个生活之中,要在发展学生内在的德性上下功夫。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多少道理,最根本的是要在长期生活中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处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

如第一单元《天天都快乐》的主题活动,旨在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知道,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在互助中学会爱,在爱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幸福地成长。

4、教材体现儿童个体与自然的内在整合。

儿童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计划 一年级上品德生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