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外国现代诗歌大全 经典现代诗歌大全

小学作文 zuowen 5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二十世纪欧美短诗精选》

二十世纪欧美短诗精选

(瑞士〕赫尔曼·海塞

(Hermann Hesse, 1877-1962)

赫尔曼·海塞,瑞士著名诗人、小说家,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小说作品主要有小说《彼得·卡门青》、《在轮下》、《德米安》、《荒原狼》、《玻璃球游戏》等,均已成为德语文学的经典;他的诗作主要集中在他创作生涯的早期,诗集主要有《浪漫主义之歌》等。他被誉为“德国浪漫派的最后一个骑士”,他的诗歌创作深受浪漫主义的影响,具有十分抒情的田园使风格,同时也富于音乐节奏和民歌色彩,表现出他对旅行、自然和朴素事物的切入。他写的一些忧郁的诗出现在他的小说中(如《玻璃球游戏》),别具一格。

● 越过田野……

越过天空,云层飘动

越过田野,风吹拂,

越过田野,我母亲的

迷失的孩子流浪。

越过街道,树叶吹动,

越过树木,鸟儿鸣叫--

越过群山,我的家

肯定在远方。

● 日子多么沉重

日子多么沉重。

没有火焰能温暖我,

没有太阳与我一起大笑,

万物光秃,

万物寒冷而无情,

即使那可爱的,清晰的

星星也荒凉地俯视,

因为我的心得知

爱情可以死去。

● 旅程上

别丧气,夜晚即将来临

那时我们就能秘密地看见凉爽的月亮

在模糊的乡间上空,

我们手牵着手歇息。

别丧气,时间即将来临

那时我们就能歇息了。我们小小的十字架

将在道路边沿伫立在一起,

而雨飘落,雪飘落,

还有风吹来吹去。

〔西班牙〕胡安·拉蒙·希梅内斯

(Juan Ramon Jimenez, 1881-1958)

胡安·拉蒙·希梅内斯,西班牙现代主义诗歌主将,1956年“由于他那西班牙语的抒情诗为高尚的情操和艺术的纯洁提供了一个范例”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生共有诗集三十多卷,主要有《新婚诗人的日记》、《悲哀的咏叹调》、《遥远的花园》、《春天歌谣集》、《哀歌》、《牧歌》、《美》、《全季》(1936),另外他还著有长篇散文诗《普拉特罗与我》(1917)。他是西班牙“九八年一代”的主将,又是“二七年一代”的导师,他的诗歌作品继承了温厚的西班牙民族传统,又吸收了法国象征主义手法;对自然景物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对达到了感觉交融的境界,影响过洛尔迦、阿尔维蒂、纪廉等人大批后来的西班牙语诗人。

● 玫瑰,少女

整个秋天,玫瑰,

都是你唯一的

飘零的叶片。

少女,所有的痛苦

都是你唯一的

一滴血。

● 海 洋

我感到我的小船

撞上了深处下面的一个

巨大物体。

而什么也没

发生!什么也没……沉寂……波浪……

--什么也没发生?还是一切都没发生,

而如今我们静立在新生活中吗?

● 黎 明

在我睡眠的湮灭中的

天空,忘却了

成为那它所存在之物。

我迅速睁开

又抬起眼睛,而一种光辉

也展开,一个绿色花环,

被我醒着的额头所触及的

纯洁的蓝色秘密。

天空不是名字,

而是天空。

● 鸟儿怎样歌唱

鸟儿怎样歌唱{外国现代诗歌大全}.

在光芒的山峰的绿色白杨中

对着上面的明亮下午的欢快的太阳{外国现代诗歌大全}.

把我的灵魂愉快地劈成两半--

那音乐的血液倾倒出的东西!

从那不转折的顶峰

到下面不改变的大地!

● 在墙后发出声响的

在墙后发出声响的

惟有你的嗓音。

惟有一堵墙

把天空分割于世界

然而何等的恐惧!

每个人都在另一面

而你与我都无法看见。

〔法国〕伊凡·哥尔

(Yvan Goll, 1891-1950),

伊凡·哥尔,法国现代主义诗人之一,早年在斯特拉斯堡大学攻读法律,他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完成了他的生活与创作,因此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共有十多卷诗作,从总体上体现出从表现主义到超现实主义这一转变过程。他的早期诗作富于表现主义抒情性,并渗入他晚期作品的超现实主义精神中;他的晚期诗作比较朦胧,深入到人类精神、自我、梦幻和死亡的领域中进行探索。他以自己对超现实主义的理解方式去创造“超现实”,用新的联想、意像、隐喻去写作。他对现代诗歌的重大贡献就是他的诗歌作品有助于现代诗歌感觉的形成。

● 第七朵玫瑰

第一朵玫瑰是花岗石

第二朵玫瑰是红葡萄酒

第三朵玫瑰是云雀翅膀

第四朵玫瑰是铁锈

第五朵玫瑰是怀念

第六朵玫瑰是锡

而第七朵

最为娇嫩

那信仰的玫瑰

那夜之玫瑰

那姐妹般的玫瑰

只有在你死后

才会长出你的棺材

● 我是黑色痕迹

我是你的独木舟

在水中划出的黑色痕迹

我是你的棕榈树

置于自己身边的顺从的影子

我是被你

击中时的鹧鸪所发出的

细微的叫声

● 内心折磨

你知道一只水龙头的悲哀

在夜间的厨房里独自哭泣吗

你知道一扇重重关上的百叶窗

像一只罪恶之翼在风中拍动吗

你知道那无济于事地滴在屋顶上

滴在墙上的

那泥土与之奔流

融为一体的微雨的极度痛苦吗

〔德国〕贝托尔特·布莱希特

(Bertolt Brecht, 1898-1956)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德国著名的诗人、剧作家,除了戏剧作品之外,他创作了大量诗歌,其诗集主要有《家庭格言》、《歌曲集》、《斯文堡诗集》、《诗百首》(1955)等多卷。他是二十世纪德语文学大师之一,同时也是欧洲历史尤其是德国各时期历史的见证人。他的诗歌作品一方面充满对纳粹的专制暴政的控诉和反抗,另一方面则反映了二战后东西方冷战初期东欧作家的压抑心情,其语言简练、精确、直率,具有十分鲜明和独特的个性,他在诗歌艺术上的革命,为二十世纪德语诗歌开辟了新的园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 换车轮

我坐在路边

司机换车轮。

我并不喜欢那我来的地方。

我并不喜欢那我去的地方。

我为什么要不耐烦地

看他换车轮?

● 灌木丛中的独臂人

他滴着汗水躬下身去

拾捡柴枝。他摇动头颅

赶走蚊子。他在双膝之间

费力地捆起他的柴火。他呻吟着

直起身子,抬起手去感觉

是否在下雨。手抬起

令人敬畏的党卫军人员。

● 夏天的天空

篇二:《中西方诗歌的比较》

中西方诗歌的比较

诗歌被誉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和最高体现,同时诗歌也是时代、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中西方诗歌迥然不同,分别体现了中西方的文化、艺术、美学、文论的综合成就。对中西诗歌进行比较既是文化交流的客观必要,也是研究和发展我国诗歌的主观要求。

中国的诗歌历来受到世界的关注,精炼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是其标志特征,西方的诗歌同样的耀眼夺目,我们可以从数量浩大的诗作中发现许多不朽的传世之作。中西的诗歌虽然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底蕴,但我们从中还是可以寻找到彼此的影子。中国的诗歌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西方的诗歌或多或少都受到中国诗歌的影响。中外、古今之间虽自成体系,但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并非完全隔绝。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相同的地方.

相同点一:中国古典诗词用词凝练,意境含蓄,诗画合一,形象生动的特点在交流中融入了英美现代诗人的诗歌创作中,我们先来比较下面的两首诗:

饮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茵纳斯弗利岛

(爱尔兰)威廉〃巴勒斯〃叶芝

我就要动身去了,去茵纳斯弗利岛;

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巴房;

支起几行云豆架,一排蜂蜜巢,

独个儿住着,荫阴下听蜂群歌唱。

我就会得到安宁,它徐徐下降,

从朝雾落到蟋蟀歌唱的地方;

午夜是一片闪亮,正午是一片紫光,

傍晚到处飞舞着红雀的翅膀。

我就要动身去了,因为我听到,

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

不管我站在车行道或灰暗的人行道,

都在心灵深处听见这声音。①

从上面的两首诗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意境和用词是非常相似的,“结庐”与“造屋”如出一辙,“采菊”与“种豆、养蜂”异曲同工,“山气”与后一首的中间四句的意境完全可以互相补充。两位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思都是要离开这个充满痛苦的红尘世界,去过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表现了宁静致远的思想和远离尘嚣的真意。从写作手法上看,两者都用了近乎白描的艺术手法,没有加入主观色彩,客观真实地描写景物,直白地道出胸臆。体现出的是一种飘逸,洒脱的意境。这样的例子在中西方十个人中屡见不鲜。

相同点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中国古典诗词最大的特点是含蓄,生动凝练。气氛只用寥寥数字便可烘托,意境只需片言只语就可表达。英美现代诗歌的创作显现出含蓄、凝重、集中、富有感情的特点跟他们的诗歌理论受中国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 ,甚至一些表达方式也基本相同。埃兹拉〃庞德的名震西方诗坛的两句短诗《在地铁车站》含蓄、凝练,令人回味无穷: 这些面庞在人群中涌现

湿漉漉的黑树干上花朵瓣瓣

这与中国古典的“人面桃花相映红” 、“杨柳青丝” 、“梨花带雨”的意境是大致相同的,

反映出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果。

而作为时代、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诗歌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呈现不同的特点。中西方诗歌的不同,分别体现了中西方的文化、艺术、美学、文论的综合成就。总的来说,中西方诗歌的差异表现在发展传统,表现形式,语法运用以及语言风格这四个方面。现在分别就每个方面进行概述。

不同点一:中西方古典诗歌发展的传统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以抒情短诗开头,形成了强大的抒情诗体系,而西方则以史诗为首建成了强大的叙事诗系统。具体的来说,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传统,是从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经过《楚辞》、《离骚》、汉魏乐府、唐诗、宋词直到元曲都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西方的叙事诗传统要从古希腊的《荷马史诗》说起,再经古罗马的《埃涅阿斯纪》到中世纪的四大史诗和但丁的《神曲》,17世纪弥尔顿的《失乐园》,18世纪拜伦的《唐璜》,歌德的《浮士德》,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均是规模宏大的叙事诗。但中西方的叙事诗与抒情诗传统只是相对而言,中国存在诸如《孔雀东南飞》《木兰诗》这样的叙事佳作,西方同样有像雪莱《西风颂》这样代代称颂的名篇。

之所以会有发展传统的不同,还要归结于中西方社会历史背景的影响。中国总体来说体现的是一种静的文明,以安息为本。中国在古代本质上是以农业为根本的大国,农业社会的根深蒂固以及地理环境的相对隔绝让中华民族在安贫乐道中追求宁静和谐,向往和平。中国以农民为主题的汉族“重实际而黜玄想”,重视的是现世生活而不爱做抽象理性的思考,从而抑制了其好奇心,想象力与创造精神的发展,不利于诗人把富有传奇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加以想象与再创造,从而形成有神话色彩的史诗作品。与之完全不同的是,西方社会体现的是一种动的文明,是以战争为本。古希腊的海上冒险经历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这也为叙史诗的最早出现奠定了基石,西方商业化的社会特征促成了西方人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人主义,崇尚个人奋斗与享乐,敢于冒险与战斗的精神。民族间的不断征战,社会的不断变更以及民族迁徙催生出中世纪一大批的英雄史诗。

不同点二:表现形式上的不同体现在中国诗歌尚写意,语序灵活,词语组合多变,西方诗歌则重视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在表达上相对来说比较严谨,但不如汉语灵活。同时,中国诗歌听觉与视觉长度一致,诗型整齐,对偶普遍而且严整;西方诗歌相反,诗行长短错落不一。少对偶而且往往不严整。这种差异归根结底与汉语与印欧语的使用原则有密切联系。汉语是一种意合语言,主要讲究语义上的搭配是否合乎义理,很少受语言的形态成份的约束。同时汉字是表意文学,象形文字,使汉字本身就独具形象感,对于强调意象的诗歌创作,汉字独其优势。印欧语是表音文字,没有这种长处。

不同点三:语法运用上,中国诗歌语言中的词汇不依靠任何词形变化,仅凭其所处的位臵与前后联系,便可易换各种词性,从而使一个词增加数倍表现力,同时也产生一种模糊含混的表现效果。西方的诗歌难有这种效果。另外,汉语诗歌经常省略人称及主语,由此造成一种客观的非个人的抒情效果,使个人体验上升为普遍的或象征的意蕴,从而使读者也能臵身其中,产生更大范围的共鸣。而在西方诗歌中,由于人称必不可少,无法产生这种效果。 如王维《鹿柴》中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由于省略了人称,造成一种“人的动作与大自然完全融合”的效果。若加上人称,效果大不一样。

不同点四:二者在语言风格上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中国的诗歌具有委婉,含蓄,淡远,空灵的风格,常喜欢写意的刻画某种情景,并由此景烘托某种情感;西方的诗歌则体现出热情奔放,激烈狂野的风格,总是竭尽渲染夸张之能事。二者在这一点上的不同于爱情诗歌中最为明显,例如李商隐的《无题》和彭斯的《红红的玫瑰》。这两首诗同样是表现爱的执着,彭斯的诗热情奔放,直接表达要受到“四海枯竭”“岩石烧裂”“生命不绝”。而李商隐却非常含蓄,以“春蚕”和“蜡炬”的意象来表达。这种语言风格上的差异源于中西方的审美标准的差异以及人们习惯表达的方式不同。

通过中西诗歌的比较,我们不可能得出谁好谁不好的结论,每个民族、每个地域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文化只存在差异,不存在优劣。我们的诗歌在很长时期内有令我们甚至子孙后代骄傲的地方,但诗歌的发展不以人为的意志转移,值得骄傲并不代表可以固步自封,只有不断完善、发展,我们的诗歌,我们的文学才可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篇三:《外国诗歌名句》

外国诗歌名句

在你深邃的的眼湖里 (阿波里奈尔 )

在你深邃的的眼湖里

我微小的心沉溺且柔化了

我被击溃

在这爱情与疯癫的湖水

怀念与忧郁的湖水

午间的寂静 (艾兴多尔夫)

发自未曾防范的胸怀,

进入寂静而又辽阔的天地。

永远作为第一次(布洛东)

永远作为第一次,

就好象我刚刚跟你面熟,

我找到了,爱你的秘诀

永远作为第一次

人生的四季(济慈)

四个季节把一年的时间填满,

人的心灵也包含着四个季节。

感觉(兰波)

我什么也不说,

什么也不想.

无限的爱却从我的心灵深处涌出。

青春颂 (密茨凯维奇)

年轻的朋友,让我们走在一起,

大众的幸福乃是我们的目的。

团结就是力量,热情才有智慧。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

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

现今总是令人悲哀: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

而那逝去的将变得可爱。

我曾经爱过你(普希金)

我曾经那样真诚、那样温柔地爱过你,

但愿上帝保佑你,

另一个人也会象我爱你一样。

密林深处的梧桐树……(塞弗里斯)

在睡梦之外

请给我们宁静。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泰戈尔)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生与死

而是 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 明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明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而是 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想念

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想念

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而是 用自已冷漠的心 对爱你的人

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如果错过了太阳时你流了泪 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

上帝对人说道:"我医治你 所以要伤害你 我爱你 所以要惩罚你。"

使之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我不能选择哪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选择了我。

雪人(史蒂文斯 )

人必须用冬天的心境

去注视冰霜和覆着白雪的

松树的枝桠;

墓志铭(希尔达·杜利特尔)

“我死于生活,

真正生活了一个小时”;

“她死于追求

非法的激情”;

当你老了 (叶芝,爱尔兰)

当你老了,白发苍苍,睡意朦胧,

在炉前打盹,请取下这本诗篇,

慢慢吟诵,梦见你当年的双眼

那柔美的光芒与青幽的晕影;

多少人真情假意,爱过你的美丽,

爱过你欢乐而迷人的青春,

唯独一人爱你朝圣者的心,

爱你日益凋谢的脸上的哀戚;

当你佝偻着,在灼热的炉栅边,

你将轻轻诉说,带着一丝伤感:

逝去的爱,如今已步上高山,在密密星群里埋藏它的赧颜。

{外国现代诗歌大全}.

湖心岛茵尼斯弗利岛

我就要起身走了,因为从早到晚从夜到朝

我听得湖水在不断地轻轻拍岸;

不论我站在马路上还是在灰色人行道,

总听得它在我心灵深处呼唤。

黄昏三月(马丁松,瑞典)

从前的游子一直没有还乡,

他被那些渔火与时光拖住,

一生漂流在外。

没有太阳,光就降临 (狄兰·托马斯,英国)

没有太阳,光就降临{外国现代诗歌大全}.

没有大海,心潮就掀起波涛

如一个人听雨 (帕斯,墨西哥)

倾听我如一个人听雨,

不专注,不分心,

轻盈的脚步,细薄的微雨

那成为空气的水,那成为时间的空气,

白日还正在离开,然而夜晚必须到来

天真的预示 (布莱克 英国)

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

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

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

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致大自然 (荷尔德林,德国)

当我还像你一样满怀信仰和渴望,

站在你的图像前,

为我的泪寻找一个场所,

为我的爱寻找一个世界;

幸福的憧憬 (歌德,德国)

别对人说,除了哲士,

因为俗人只知嘲讽;

我要颂扬那渴望去

死在火光中的生灵。

在爱之夜的清凉里,

你接受,又赐与生命;

异样的感觉抓住你,

当烛光静静地辉映。

暮色 (萨福 希腊)

晚星带回了

曙光散布出去的一切

带回了绵羊,带回了山羊

带回了牧童回到母亲身边

如果你所爱的人 (鲁米,古波斯)

不要说,当别人都在战斗

我一个人爱好和平

又有何用

你并非孤单一人

你抵得上成白上千

只要点亮你的明灯

因为一团生的火焰

好过 一千个死的灵魂

经由爱 (鲁米,古波斯)

经由爱,所有苦楚都会变得甜蜜

经由爱,所有青铜都会变成黄金

经由爱,所有伤痛都会变成良药

经由爱,死去的一切都会复活

经由爱,国王将会变为奴隶!

看看爱情 (古波斯,鲁米 )

看看爱情/坠入爱河的人/如何被它纠缠

看看灵魂/他是如何融入世界/为它带来新的生命

你为何如此忙碌/忙这忙那,忙好忙怀/注意事物是如何相连 为何无所不谈/已知和未知/看看未知如何与已知相混 为何将今生和来世/分开来看/当生生世世相续延绵

篇四:《【外国名诗赏析】何三坡:美国最好的诗人们》

【外国名诗赏析】何三坡:美国最好的诗人们

【外国名诗赏析】何三坡:美国最好的诗人们现代诗选粹

何三坡:美国最好的诗人们

核心提示:康德说:“世上有两种东西让人敬畏,一是繁星密布的苍穹,一是内心的道德律。”从今天开始,我不管道德的事了,开始数天上的星星。

1:埃兹拉·庞德(1885-1972),通常,人们把他称为美国现代派诗歌之父。事实上他应该是整个欧洲现代派诗歌的父亲。如果没有他和他的意象派,人们想要躲开雪莱和济慈的浪漫主义阴影,还会在黑暗中摸索很多年。他从汉语“習”的身上,看见了一片羽毛飞过白茫茫的天际而打开了一扇奇妙的意象大门。他翻译的古代诗歌《中国》也给整个欧洲带来了新奇的美感。

在艺术界,他差不多是个公认的活雷锋。他曾帮助乔伊斯、艾略特、海明威等人出版了他们的第一部作品。

但这个家伙在政治上却表现得格外天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罗马电台发表了数百次演讲,抨击美国的战争行动,赞扬墨索里尼,由此被控叛国罪,1945年他被押往华盛顿受审,在被关押期间他翻译《大学》《中庸》,还写出了《比萨诗章》。这部作品获得了由美国国会图书馆颁发的博林根诗歌奖。

作为一个伟大的教父,庞德在现代诗歌界影响深远。1948年诺贝尔奖得主,诗人艾略特的著名长诗《荒原》曾得益于庞德的亲自修改,所以它的副题是:“献给埃兹拉·庞德,最卓越的匠人”。

代表诗作:《在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

湿漉漉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赏析:

诗歌只有两行,却因为“幽灵”与“枝条上的花瓣”这两个特殊的意象而夺人眼目。在巴黎,协和广场,地铁车站出口,密密麻麻的人群中,诗人置身其间,行人迎面涌来,匆忙从身边卷过,光线不好,天气阴冷而潮湿。突然间,一张美丽的脸闪现了,接着又是一张,又一张……然后是一个儿童的脸,跟着又是一张美丽的女人的脸…..在昏暗的人潮里,它们分外鲜明。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外国现代诗歌大全 经典现代诗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