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太阳能飞机工作原理 太阳能热水器工作原理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试卷》

2016年质量调研检测试卷(二)

九年级物理

注意事项:

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视机上的“音量”按钮是用来调节音调的

B.教室周围植树是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表明声音具有能量

2.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光的色散 B.钢笔移位 C.小孔成像 D .水中倒影

3.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放热过程的是( )

4.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没有内能

B.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

C.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少

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5.关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核燃料是可再生能源 B.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的装置

C.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的 D.能量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总量会减少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B.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C.牛顿第一定律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

D.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7.家庭电路中,某用电器正常工作15min消耗电能0.3kW·h,该用电器可能是( )

A.空调 B.洗衣机 C.白炽灯 D.电视机

8.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B.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

变小

9.对下列四幅图情境描述错误的是( )

第9题图

A.甲中用电吹风向下吹漏斗中的乒乓球,球不掉落,表明气体压强与气体流速有关

B.乙中紧固锤头,是利用锤头受到惯性的作用

C.丙中手提袋手柄宽大是为了减小对手的压强{太阳能飞机工作原理}.

D.丁中鱼吐出的气泡在上升时体积逐渐变大,水对气泡的压强变小,浮力变大。

10.压敏电阻的阻值是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的.小聪同学想设计一个通过电表示数反

映压敏电阻所受压力大小的电路,要求压力增大时电表示数增大.以下电路不符合要求的是( )

压敏电阻 压敏电阻 压敏电阻

A{太阳能飞机工作原理}.

B

D C

11.下列实验中,与电动机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第11题图

12.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9V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0Ω,电流在

0.1A~0.4A之间时电子元件均能正常工作。若通过此电子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是( )

A.为使电子元件处于正常工作状

态,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应控

制在12.5Ω~70Ω

B.电子元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

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3.6W 第12题图

C.当P在中点时,电子元件与滑动变阻器的电压之比为1:1

D.电子元件工作时,电阻保持不变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13.写出下列仪器的读数

第13题图

(1)物体的长度是 cm;

(2)温度计的示数是 ℃; 第14题图{太阳能飞机工作原理}.

14.(1)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入平静水面,则反射角是度,折射光在图中的区域(填

“A”或“B”)。

(2)某同学站在水边俯视自己的倒影,他的脸离水面0.5 m处,水中脸的像与他的脸

相距 m,当他的脸靠近水面时,水中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天气炎热时多喝水有益于身体健康。如图甲是某同学买瓶装矿泉水时的情景。

(1)当该同学用手握住瓶子使瓶身竖直在空中静止不动时,手与瓶子的摩擦力和瓶子

受到的 是一对平衡力。

(2)如图乙所示,瓶盖上有一道道条纹,其目的是在用手拧开瓶盖时能 (选填

“增大”或“减小”)摩擦。

(3)将瓶中的水倒掉一半,则水的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他在空矿泉水瓶中装入少量热水,轻晃后迅速倒出,再马上盖紧瓶盖。一会儿后

看到矿泉水瓶瘪了,如图丙所示,这是瓶子受到了 的作用产生的效果。同时发现瓶子的温度也升高了,这是通过 方式改变瓶子内能的。

(5)他将空矿泉水瓶压入水中,直到浸没,所用的力 ,(选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这是因为 。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6.在水平地面上,小明用60N的力F1沿水平方向拉着重为200N的物体前进5m,拉力

F1做功 J,重力对物体做功 J 。接着小明再用力F2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前进,两次拉动物体得到的s—t图像分别是图乙中的图线

①、②。两次拉力的功率分别是P1、P2,则P1P2.

(选填“>”、“=”或“<”)

17.将一重为18N,体积为2×10-3m3的蜡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

力计的挂钩上,用手将蜡块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当松

手后,蜡块静止时,蜡块受到的浮力是 N,此时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是 N(g=10N/kg)。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18.如图,工人用滑轮组将重480N的物体匀速提升1m,所用的拉力为200N,他做的有

用功是 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上升过程中,物体的动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两个电阻A和B中的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则A

的阻值是 Ω;当通过B的电流为0.5A时,其1min

产生的热量为 J;若将电阻A和B并联后接在电压

为3V的电源两端,则总电流是 A。

第19题图

20.如图是电饭锅内部简化电路图,有“加热”和“保温”两挡。已知R0=55Ω,R1=1045Ω,

当S接“1”时,电饭锅正常工作电路中电流是 A;若家里只有电饭锅在工作,则在“加热”挡通电10min家中如图所示电能表指示灯闪烁 次。

第20题图

三、解答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50分.解答29、30题时应有公式和过程)

21.(6分)按要求作图(请保留作图痕迹):

(1)请在图甲中画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2)如图乙,一个足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画出它受力的示意图。

(3)请在图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灯泡与开关正确接入电路,并将三孔插座正确接

入电路。

第21题图

22.小明同学在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的最左端,发现指针如图所示,此时,应将

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天平平衡。(选填“左”或“右”)

第22题图

(2)将小石块放置在天平的左盘,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天平重新

平衡,则小石块的质量是 g。

(3)用量筒测小石块的体积如图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是 cm3。

(4)经过计算,小石块的密度是 kg/m3。

(5)若拴石块的绳子体积不能忽略,测得的石块的密度将 。(填“偏大”“偏小”)

篇二:《光伏及逆变电源》

一.太阳能概况

太阳能是各种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基本能源,生物质能、风能、海洋能、水能等都来自太阳能,广义地说,太阳能包含以上各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一种,则是指太阳能的直接转化和利用。通过转换装置把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热能利用的属于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再利用热能进行发电的称为太阳能热发电,也属于这一技术领域;通过转换装置把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电能利用的属于太阳能光发电技术,光电转换装置通常是利用半导体器件的光伏效应原理进行光电转换的,因此又称太阳能光伏技术。

二.光伏效应

光生伏特效应简称为光伏效应,指光照使不均匀半导体或半导体与金属组合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的现象。

产生这种电位差的机理有好几种,主要的一种是由于阻挡层的存在。以下以P-N结为例说明。

热平衡态下的P-N结

P-N结的形成:

同质结可用一块半导体经掺杂形成P区和N区。由于杂质的激活能量ΔE很小,在室温下杂质差不多都电离成受主离子NA-和施主离子ND+。在PN区交界面处因存在载流子的浓度差,故彼此要向对方扩散。设想在结形成的一瞬间,在N区的电子为多子,在P区的电子为少子,使电子由N区流入P区,电子与空穴相遇又要发生复合,这样在原来是N区的结面附近电子变得很少,剩下未经中和的施主离子ND+形成正的空间电荷。同样,空穴由P区扩散到N区后,由不能运动的受主离子NA-形成负的空间电荷。在P区与N区界面两侧产生不能移动的离子区(也称耗尽区、空间电荷区、阻挡层)

,于是出现空间电偶层,形成内电场(称内建电场)此电场对两区多子的扩散有抵制作用,而对少子的漂移有帮助作用,直到扩散流等于漂移流时达到平衡,在界面两侧建立起稳定的内建电场。

{太阳能飞机工作原理}.

热平衡下P-N结模型及能带图

P-N结能带与接触电势差:

在热平衡条件下,结区有统一的EF;在远离结区的部位,EC、EF、Eν之间的关系与结形成前状态相同。

从能带图看,N型、P型半导体单独存在时,EFN与EFP有一定差值。当N型与P型两者紧密接触时,电子要从费米能级高的一方向费米能级低的一方流动,空穴流动的方向相反。同时产生内建电场,内建电场方向为从N区指向P区。在内建电场作用下,EFN将连同整个N区能带一起下移,EFP将连同整个P区能带一起上移,直至将费米能级拉平为EFN=EFP,载流子停止流动为止。在结区这时导带与价带则发生相应的弯曲,形成势垒。势垒高度等于N型、P型半导体单独存在时费米能级之差:

qUD=EFN-EFP

UD=(EFN-EFP)/q

q:电子电量

UD:接触电势差或内建电势

对于在耗尽区以外的状态:

2UD=(KT/q)ln(NAND/ni)

NA、ND、ni:受主、施主、本征载流子浓度。

可见UD与掺杂浓度有关。在一定温度下,P-N结两边掺杂浓度越高,UD越大。

禁带宽的材料,ni较小,故UD也大。

光照下的P-N结{太阳能飞机工作原理}.

P-N结光电效应:

当P-N结受光照时,样品对光子的本征吸收和非本征吸收都将产生光生载流子。但能引起光伏效应的只能是本征吸收所激发的少数载流子。因P区产生的光生空穴,N区产生的光生电子属多子,都被势垒阻挡而不能过结。只有P区的光生电子和N区的光生空穴和结区的电子空穴对(少子)扩散到结电场附近时能在内建电场作用下漂移过结。光生电子被拉向N区,光生空穴被拉向P区,即电子空穴对被内建电场分离。这导致在N区边界附近有光生电子积累,在P区边界附近有光生空穴积累。它们产生一个与热平衡P-N结的内建电场方向相反的光生电场,其方向由P区指向N区。此电场使势垒降低,其减小量即光生电势差,P端正,N端负。于是有结电流由P区流向N区,其方向与光电流相反。

实际上,并非所产生的全部光生载流子都对光生电流有贡献。设N区中空穴在寿命τp的时间内扩散距离为Lp,P区中电子在寿命τn的时间内扩散距离为Ln。Ln+Lp=L远大于P-N结本身的宽度。故可以认为在结附近平均扩散距离L内所产生的光生载流子都对光电流有贡献。而产生的位置距离结区超过L的电子空穴对,在扩散过程中将全部复合掉,对P-N结光电效应无贡献。

光照下的P-N结电流方程:

与热平衡时比较,有光照时,P-N结内将产生一个附加电流(光电流)Ip,其方向与P-N结反向饱和电流I0相同,一般Ip≥I0。此时

qU/KTI=I0e – (I0+Ip)

令Ip=SE,则

qU/KTI=I0e – (I0+SE)

开路电压Uoc:

光照下的P-N结外电路开路时P端对N端的电压,即上述电流方程中I=0时的U值:

qU/KT0=I0e – (I0+SE)

Uoc=(KT/q)ln(SE+I0)/I0≈(KT/q)ln(SE/I0)

短路电流Isc:

光照下的P-N结,外电路短路时,从P端流出,经过外电路,从N端流入的电流称为短路电流Isc。即上述电流方程中U=0时的I值,得Isc=SE。

Uoc与Isc是光照下P-N结的两个重要参数,在一定温度下,Uoc与光照度E成对数关系,但最大值不超过接触电势差UD。弱光照下,Isc与E有线性关系。

a)无光照时热平衡态,NP型半导体有统一的费米能级,势垒高度为qUD=EFN-EFP。 b)稳定光照下P-N结外电路开路,由于光生载流子积累而出现光生电压Uoc不再有统一费米能级,势垒高度为q(UD-Uoc)。

c)稳定光照下P-N结外电路短路,P-N结两端无光生电压,势垒高度为qUD,光生电子空穴对被内建电场分离后流入外电路形成短路电流。

d)有光照有负载,一部分光电流在负载上建立起电压Uf,另一部分光电流被P-N结因正向偏压引起的正向电流抵消,势垒高度为q(UD-Uf)。{太阳能飞机工作原理}.

三.太阳能电池

电池行业是21世纪的朝阳行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电池行业中,最没有污染、市场空间最大的应该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与开发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

太阳的光辉普照大地,它是明亮的使者,太阳的光除了照亮世界,使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光转变为各种养分,供人们食用,产生纤维质供人们做衣服,生长木材给我们建筑房屋以外,太阳的光还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转变为电。太阳能电池是一种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的电池。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光电转换原理使太阳的辐射光通过半导体物质转变为电能的一种器件,这种光电转换过程通常叫做“光生伏打效应”,因此太阳能电池又称为“光伏电池”,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半导体材料是一种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特殊物质,和任何物质的原子一样,半导体的原子也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半导体硅原子的外层有4个电子,按固定轨道围绕原子核转动。当受到外来能量的作用时,这些电子就会脱离轨道而成为自由电子,并在原来的位置上留下一个“空穴”,在纯净的硅晶体中,自由电子和空穴的数目是相等的。如果在硅晶体中掺入硼、镓等元素,由于这些元素能够俘获电子,它就成

了空穴型半导体,通常用符号P表示;如果掺入能够释放电子的磷、砷等元素,它就成了电子型半导体,以符号N代表。若把这两种半导体结合,交界面便形成一个P-N结。太阳能电池的奥妙就在这个“结”上,P-N结就像一堵墙,阻碍着电子和空穴的移动。当太阳能电池受到阳光照射时,电子接受光能,向N型区移动,使N型区带负电,同时空穴向P型区移动,使P型区带正电。这样,在P-N结两端便产生了电动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电压。这种现象就是上面所说的“光生伏打效应”。如果这时分别在P型层和N型层焊上金属导线,接通负载,则外电路便有电流通过,如此形成的一个个电池元件,把它们串联、并联起来,就能产生一定的电压和电流,输出功率。制造太阳电池的半导体材料已知的有十几种,因此太阳电池的种类也很多。目前,技术最成熟,并具有商业价值的太阳电池要算硅太阳电池。 1953年美国贝尔研究所首先应用这个原理试制成功硅太阳电池,获得6%光电转换效率的成果。太阳能电池的出现,好比一道曙光,尤其是航天领域的科学家,对它更是注目。这是由于当时宇宙空间技术的发展,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卫星和宇宙飞船上的电子仪器和设备,需要足够的持续不断的电能,而且要求重量轻,寿命长,使用方便,能承受各种冲击、振动的影响。太阳能电池完全满足这些要求,1958年,美国的“先锋一号”人造卫星就是用了太阳能电池作为电源,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用太阳能供电的卫星,空间电源的需求使太阳电池作为尖端技术,身价百倍。现在,各式各样的卫星和空间飞行器上都装上了布满太阳能电池的“翅膀”,使它们能够在太空中长久遨游。我国1958年开始进行太阳能电池的研制工作,并于1971年将研制的太阳能电池用在了发射的第二颗卫星上。以太阳能电池作为电源可以使卫星安全工作达20年之久,而化学电池只能连续工作几天。{太阳能飞机工作原理}.

空间应用范围有限,当时太阳电池造价昂贵,发展受到限。70年代初,世界石油危机促进了新能源的开发,开始将太阳电池转向地面应用,技术不断进步,光电转换效率提高,成本大幅度下降。时至今日,光电转换已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太阳能电池近年也被人们用于生产、生活的许多领域。从1974年世界上第一架太阳能电池飞机在美国首次试飞成功以来,激起人们对太阳能飞机研究的热潮,太阳能飞机从此飞速地发展起来,只用了六七年时间太阳能飞机从飞行几分钟,航程几公里发展到飞越英吉利海峡。现在,最先进的太阳能飞机,飞行高度可达2万多米,航程超过4000公里。另外,太阳能汽车也发展很快。

在建造太阳能电池发电站上,许多国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1985年,美国阿尔康公司研制的太阳能电池发电站,用108个太阳板,256个光电池模块,年发电能力300万度。德国1990年建造的小型太阳能电站,光电转换率可达30%多,适于为家庭和团体供电。1992年美国加州公用局又开始研制一种“革命性的太阳能发电装置”,预计可供加州1/3的用电量。用太阳能电池发电确实是一种诱人的方式,据专家测算,如果能把撒哈拉沙漠太阳辐射能的1%收集起来,足够全世界的所有能源消耗。

在生产和生活中,太阳能电池已在一些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远离输电线路的地方,使用太阳能电池给电器供电是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好办法。芬兰制成了一种用太阳能电池供电的彩色电视机,太阳能电池板就装在住家的房顶上,还配有蓄电池,保证电视机的连续供电,既节省了电能又安全可靠。日本则侧重把太阳能电池应用于汽车的自动换气装置、空调设备等民用工业。我国的一些电视差转台也已用太阳能电池为电源,投资省,使用方便,很受欢迎。

当前,太阳能电池的开发应用已逐步走向商业化、产业化;小功率小面积的太阳能电池在一些国家已大批量生产,并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人们正在开发光电转换率高、成本低的太阳能电池;可以预见,太阳能电池很有可能成为替代煤和石油的重要能源之一,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光伏系统的组成

光伏系统是由太阳能电池方阵,蓄电池组,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等设备组成。

其各部分设备的作用是:

(1)太阳能电池方阵:在有光照情况下,电池吸收光能,电池两端出现异号电荷的积累,即产生"光生电压",这就是"光生伏打效应"。在光生伏打效应的作用下,太阳能电池的两端产生电动势,将光能转换成电能,是能量转换的器件。太阳能电池一般为硅电池,分为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三种。

(2)蓄电池组:其作用是储存太阳能电池方阵受光照时发出的电能并可随时向负载供电。

(3)控制器:自动控制电力的选择,在市电、太阳能电、蓄电池电之间选择,对蓄电池充电。

(4)逆变器:是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的设备。

光伏系统的工作原理

在光照条件好的情况下,太阳电池组件产生一定的电动势,通过组件的串并联

形成太阳能电池方阵,使得方阵电压达到系统输入电压的要求。一部分供给电力系统使用,一部分通过充放电控制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将光能转换而来的电能储存起来。在光照条件达不到要求时,蓄电池组再通过逆变器提供电力系统所需的电力。

光伏发电系统用蓄电池的工作条件

在光伏电站使用环境中,光照条件好时(白天),太阳能电池组件接收太阳光,

输出电能,一部分直流和交流负载工作,另一部分供给蓄电池充电;光照条件不好时(夜晚或阴雨天),太阳能电池组件无法工作,蓄电池组供电,供给直流或交流负载,蓄电池是处于循环状态,所以,在这种使用环境下,蓄电池的寿命为循环寿命。

十六.光伏发电系统中逆变电源的原理与实现

一、前言

目前我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是直流系统,即将太阳电池发出的电能给蓄电池充电,而蓄电池直接给负载供电,如我国西北地区使用较多的太阳能户用照明系统以及远离电网的微波站供电系统(如图1所示)均为直流系统。此类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由于负载直流电压的不同(如12V、24V、48V、等),很维实现系统的标准化和兼容性,特别是民用电力 ,由于大多为交流负载,以直流电力供电的光伏电源很难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另外,光伏发电最终将实现并网运行,这就必须采用成熟,今后交流光伏发电系统必将成为光伏发电的主流。

二、光伏发电系统对逆变电源的要求

采用交流电力输出的光伏发电系统,由光伏阵列、充放电控制器、蓄电池和逆变电源四部分组成(并网发电系统一般可省去蓄电池),而逆变电源是关键部件。光伏发电系统对逆变电源要求较高:

(1)要求具有较高的效率。由于目前太阳电池的价格偏高,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电池,提高系统效率,必须设法提高逆变电源的效率。

(2)要求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目前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用于边远地区,许多电站无人值守和维护,这就要求逆变电源具有合理的电路结构,严格的元器件筛选,并要求逆变电源具备各种保护功能,如输入直流极性接反保护,交流输出短路保护,过热,过载保护等。

(3)要求直流输入电压有较宽的适应范围,由于太阳电池的端电压随负载和日照强度而变化,蓄电池虽然对太阳电池的电压具有钳位作用,但由于蓄电池的电压随蓄电池剩余容量和内阻的变化而波动,特别是当蓄电池老化时其端电压的变化范围很大, 如12V蓄电池,其端电压可在10V~16V之间变化,这就要求逆变电源必须在较大的直流输入电压范围内保证正常工作,并保证交流输出电压的稳定。

(4)在中、大容量的光伏发电系统中,逆变电源的输出应为失真度较小的正弦波。这是由于在中、大容量系统中,若采用方波供电,则输出将含有较多的谐波分量,高次谐波将产生附加损耗,许多光伏发电系统的负载为通信或仪表设备,这些设备对电网品质有较高的外,当中、大容量的光伏发电系统并网运行时,为避免铎公共电网的电力污染,也要求逆变电源输出正弦波电流。

三、逆变电源的原理与电路结构

逆变电源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其电路原理如图3所示、功率晶体管T1、T3和T2、T4交替开通得到交流电力,若直流电压较低,则通过交流变压器升压,即得到标准交流电压和频率。对大容量的逆变电源,由人直流母线电压较高,交流输出一般不需要变压器升压即能达到220V,在中、小容量的逆变电源中,由于直流电压较低,如12V、24V,就必须设计升压电路。

中、小容量逆变电源一般有推挽逆变电路、全桥逆变电路和高频升压逆变电路三种其主电路分别如图3、图4和 图5所示,图4所示的推挽电路,将升压变压器的中性抽头接于正电源,两只功率管交替工作,输出得到交流电力,由于功率晶体管共地边接,驱动及控制电路简单,另外由于变压器具有一定的漏感,可限制短路电流,因而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其缺点是变压器利用率低,带动感性负载的能力较差。

图3所示的全桥逆变电路克服了推挽电路的缺点,功率晶体管T1、T4和T2、T3反相,T1和T2相位互差180度。调节T1和T2的输出脉冲宽度,输出交流电压的有效值即随之改变。四只功率晶体管的控制信号和输出波形如图6所示,由于该电路具有能使T2和T4共同导通的功能,因而具有续流回路,即使对感性负载,输出电压波形也不会畸变。该电路的缺点是上、下桥臂的功率晶体管不共地,因此必须采用专门驱动电路或采用隔离电源。另外,为防止上、下桥臂发生共同导通,在T1、T4及T2、T3之间必须设计先关断后导通电路,即必须设置死区时间,其电路结构较复杂。

推挽电路和全桥电路的输出都必须加升压变压器,由于工频升压变压器体积大,效率低,价格也较贵,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采用高频升压变换技术实现逆变,可实现高功率密度逆变,这种逆变电路的前级升压电路采用推挽结构,但工作频率均在20KHZ以上,升压变压器采用高频磁芯材料,因而体积小/重量轻,高频逆变后经过高频变压器变成高频交流电,又经高频整流滤波电路得到高压直流电(一般均在300V以上)再通过工频逆变电路实现逆变。

采用该电路结构,使逆变虬路功率密度大大提高,逆变电源的空载损耗也相应降低,效率得到提高,该电路的缺点是电路复杂,可靠性比上述两种电路低。

四、逆变电路的控制电路

上述几种逆变电源的主电路均需要有控制电路来实现,一般有方波和正弱波两种控制方式,方波输出的逆变电 源电路简单,成本低,但效率低,谐波成份大。正弦波输出是逆变电源的发展趋势,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民,有PWM功能的微处理器也已问世,因此正弦波输出的逆变技术已经成熟。

1、方波输出的逆变电源目前多采用脉宽调制集成电路,如SG3525,TL494等。实践证明,采用SG3525集成电路,并采用功率场效应管作为开关功率元件,能实现性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太阳能飞机工作原理 太阳能热水器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