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冀教版一年级100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设计 冀教版加法和减法教案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冀教版一年级100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设计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在语境中推断词语的深刻含义的方法,体会语言平实而蕴含丰富感情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课文中叙事写人的方法:在叙事时,融进浓烈的感情,在叙事过程中,又画龙点睛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多种方式并用的抒情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

2、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展现蔡芸芝老师美好的心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依循“回忆—依恋—思念”的感情线索,体味师生之间的美好情谊。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中叙事写人的方法:在叙事时,融进浓烈的感情,在叙事过程中,又画龙点睛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多种方式并用的抒情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

2、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展现蔡芸芝老师美好的心灵。

3、理解课文内容,依循“回忆—依恋—思念”的感情线索,体味师生之间的美好情谊。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大家回忆一下,从小学一年级起,到目前为止,一共有多少位老师教过你们?在诸多老师中,有哪些是终生难忘的呢?我想,在每个人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位最难忘的老师。如果把他写下来,也一定令人动情、感人至深的。今天,我们学习著名作家魏巍所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蔡芸芝先生的一我的老师。

二、介绍作者、解题

魏巍,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作者少年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勉强读了简易乡村师范。抗日战争爆发后,走上了革命道路。他一直生活在战士之中,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读准字音,认清字形,难读的地方反复读

2、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简要回答下列各题:

(1)本文共记叙了几位人物?其中主要人物是谁。

本文写了我的老师蔡芸芝、我的母亲、我小学时的几位同学。主要人物是蔡芸芝老师。

(2)本文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哪几件详写?哪几件略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共记叙了七件事:①蔡老师假装发怒;②课外教我们跳舞;③带我们观察蜜蜂;④教我们读诗;⑤我们对老师的依恋;⑥正确处理“我”与同学间的纠纷;⑦睡梦中去找老师。这七件小事,后两件详写,前五件略写。这样安排,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既使文章结构疏密相间,更能表现出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

四、深入文本,走进主人公,分析蔡老师的性格特征

1、蔡老师教的是什么学科?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证明?

学生快速读书,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蔡教师是教语文(当时称国文)学科的。文中有这几处地方可以说明:

(1)“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2)“让我们观察蜜蜂”。

(3)“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4)“我用石板一迎”(注:“石板”,是旧时私塾和50年代小学生练习毛笔字、听写生字词用的学习用品。有的地方称之为“粉板”。用石片或木板制成)。

2、蔡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大家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蔡老师的性格特点。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概括:蔡老师是一位温柔慈爱、热情公正、平易近人、热爱学生的好老师。

3、课文重点写她的什么品质?(热爱孩子。)

4、为从不同角度突出这一品质,作者选取了哪五件事例?你能给每个事例设置一个小标题吗?(①假打真爱②教跳舞③观察蜜蜂④教读诗歌⑤排除纠纷。)

5、品读课文,选择一件你感受最深的事说一说从那些词句能体会到老师对孩子的热爱。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相机指导重点词句的理解和朗读。

6、这五件事都和文中的“我”有关系,你能分别说出“我”的感受吗?(①老师爱我们;②老师丰富我们的课外生活;③老师扩大我们的知识面;④老师对我爱好文学有很大影响;⑤老师关爱我们的心灵。)

7、有人认为,本文着重写的是蔡老师爱学生,也有人认为,着重写的是蔡老师令“我”难忘。你的看法呢学生充分讨论。教师归纳:二者不可割裂开来,蔡老师令“我”难忘,是因为蔡老师温柔慈爱、循循善诱、酷爱学生;正是蔡老师有一颗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才使得“我”(我们)铭记在心,难以忘怀。

第二课时

一、走进作者心灵,理清作者感情线索

1、默读课文,找出了表达作者感情的部分的句子。

2、同学们刚才找出了表达作者感情的部分词语,仅从这些词语,能否体现作者对老师的一往深情?为什么呢?

学生充分讨论、争辩。教师归纳:这些词语确实可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但是,如果离开一定的语言环境,离开具体的描述语句,就无从体现作者对老师的热爱、怀念之情。

3、贯穿全文的一条感情线索是什么?你能否列举数例,加以说明?

启发学生讨论发言,教师适时点拨。

本文的感情线索是“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全文从头至尾、字里行间都充溢着对老师的一往深情。例如,作者所忆述的第一件事,老师对我的“假愠真爱”。“仅仅”一词是表示范围的,说明这是偶然性的、唯一的一次;“好像”道出了蔡老师形似真、实是假的情态;“一迎”这一动作生动地表明了师生之间的亲近、亲热关系:老师爱我们,我们爱老师。因而并不害怕老师;“轻轻地敲”、“边上”。蔡老师并非存心打我,打的动作似重实轻,而且是“敲在石板边上”。慈母般的情怀可见一斑;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轻轻虚打的动作逗得大伙会意的笑了,老师也发出了会意的、温柔的笑声。再譬如第六件事。“不知道”、“值不值得”提它。解决同学间的纠纷,对蔡老师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对幼小的心灵而言,所占的分量太大了。老师热爱学生,正确处理好学生间纠纷,医治学生心灵的创伤,使学生终身难忘。这种事情还不值得一提吗?

4、课文中所记的七件小事,显示了蔡老师的美好的心灵,抒发了作者热爱、感激老师的情怀。请问,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可不可以打乱?如可以,请试一试。如不可以,能否谈谈理由?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这七件小事的次序安排,作者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全面展示了蔡老师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依恋之情。随着作者回忆的轨迹,顺着作者记叙的思路,师生感情一步步加深,一步步上升。可见,次序安排是不可以随便调换的。

二、赏析写作特色

根据全文内容,结合预习提示,引导学生就下列问题展开讨论:

1、详略得当、疏密相间的结构。

2、自然朴素的语言,深沉丰富的感情。

3、神态及心理的逼真描写。

4、围绕中心,精心选材。

5、在叙事时,融进浓烈的感情,在叙事过程中,又画龙点睛地表达自己的见解,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多种方式并用的抒情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

三、拓展延伸,写作训练

1、教师:非常真挚而感人的师生情谊,成为文学作品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假如作者在写这魏巍,从1939年至1949年,主要从事诗歌创作,曾先后写作发表了《蛔蛔,你喊起他们吧》、《好夫妻歌》及《黎明的风景》、《寄张家口》、《开上前线》等诗歌作品,其中1942年创作的长诗《黎明的风景》因成功地表现了抗日斗争的生活而获晋察冀边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鲁迅文艺奖金”。建国后专事散文及小说的创作,曾在1950年至1958年间三次赴朝鲜,写下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及《故士和祖国》、《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依依惜别的深情》等作品,1952年与白艾共同创作出版了中1、通过具体的情节或细节唤起老师对自己的回忆;2、得体地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思念和感激之情;3、表达对老师的祝福。60字左右。

2、学生写作,然后交流。具体写法不求一律,有创意的要肯定鼓励。

3、教师小结:在刚才同学的交流中,我听出了两点:一是同学们已基本掌握了用具体的情节或细节来表现老师,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二是同学们对老师的感情还是很深的。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的老师会爱我们的学生如自己的孩子,我们的学生会爱他们的老师如自己的父母。

六、布置作业

从这堂课的学习中,我们看到了蔡老师的一颗挚爱学生的美好心灵,体会到了作者对老师的依恋、思念之情,学到了要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也再一次的接受了“尊师”这一传统美德的熏陶。课后请同学模仿本文写一以“以心发现心,以爱博得爱”为题,精心选材,注意详略安排,介绍一位你的老师,字数500字左右。

陈宏

【篇二】冀教版一年级100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设计

2016-2017年最新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名校资料)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练习题

1,不进位加法

1+0= 11+1 21+2 31+3= 41+4= 51+5=

61+6= 71+7= 81+8= 52+5= 62+6= 72+7= 2+0= 12+1 22+2 32+3= 42+4=

2,进位加法

9+1= 19+2= 29+3= 39+4= 49+5= 59+6= 69+7= 79+8= 89+9= 99+1= 78+8= 88+9= 8+2= 18+2= 28+3= 38+4= 48+5= 58+6= 68+7= 3,不退位减法

9-1= 19-2= 29-3= 39-4= 49-5= 59-6=

69-7= 79-4= 89-5= 58-26= 68-3= 78-2= 8-1= 18-2= 28-3= 38-4= 48-2=

4,退位减法

11-2= 21-2= 31-3= 41-4= 51-5= 61-6= 71-7= 81-8= 91-9= 82-8= 92-9= 12-3= 32-3= 42-4= 52-5= 62-6= 72-7=

7+8= 13-9= 11-9= 7+4= 14-9= 12-7= 16-7= 11-7= 13-7= 15-7= 6+7= 11-8= 15-8= 14-8= 11-9=

17-7= 13-7= 14-7= 13-9= 16-7= 16-9= 12-4= 13-5= 13-4= 7+8= 12-7= 13-6= 12-9= 15-7= 15-6= 15-6= 16-8= 11-3= 13-4= 7+6= 12-3= 15-8= 10-8= 13-6= 11-7= 17-9= 10-9= 3+8= 7+9= 15-9= 12-9= 8+6= 18-9= 7+7= 16-9= 12-2= 10-9= 17-9= 8+4= 11-9= 15-9= 18-9= 9+3= 7+7= 14-9= 16-9= 13-9= 19-9= 2+9= 6+7= 8+9= 8+5= 8+6= 8+3= 8+4= 17-8= 10-5= 11-7= 11-4= 17-8= 13-8= 14-8= 11-8= 7+5= 7+9= 7+4= 7+6= 7+8= 14-7= 17-8= 13-7= 11-6= 12-8= 16-7= 15-8= 5+8= 17-7= 11-8= 12-9= 18-9= 7+8= 12-7= 14-8= 13-9=

12-7= 13-9= 17-9= 13-4= 11-3= 17-9= 13-6= 15-7=

13-6= 11-3= 3+9= 14-6= 15-8=

【篇三】冀教版一年级100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设计

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第三单元_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年级 三 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数数,数的组成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具准备

小棒100根、橡皮筋10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回答问题:

1个十和2个一组成( )

20是( )个十组成的

5个一和1个十组成( )

( )个十和( )个一组成17

2.投影出示第31页图。

提出问题:

(1)画面上有几个小朋友?(4个)

(2)他们在干什么?(数一共有几只羊)

(3)他们都说了些什么?(有的说大概有100只,有的说比20只多得多"")

教师:他们回答对吗?这些羊大概有几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

二、新授。

1.教学例1。

(1)教师:同学们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数出l0根用橡皮筋捆成一捆(学生动手操作)。10个一是多少, (10个一是一十)(板书)是几捆?(一捆)继续数出10根捆一捆.

教师:你们如果再接着数出9根,现在一共是几根?(29根)

教师:大家数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30根)满10根又要捆一捆,现在一共有几捆?(3捆)

(2)教师拿出一排木块,全班同学数一数有几块?(10块)拿3排木块是多少块?(30块)再加2块呢?(32块)接着再加3块现在一共是几块?(35块)

(3)教师:刚才我们已数出30根小棒是几捆?(3捆)如果加入7捆小棒现在一共是几捆(10捆)?10捆是几根小棒呢?(100根)10个十是一百。(板书)

教师:数物体的个数可以1个1个地数,还可以10个l0个地数,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

2.教学例2。

(1)数小棒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35根小棒,看谁拿得快(3捆又5根),再一根一根往下数一直数到四十二。(强调数到三十九根再数一根是多少)

四十二根是几捆又几根?

(2)离开实物直接数数,从八十八数到一百.

(3)做课本第35页例2上面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做,先从五十六根小棒数到六十三根,再接着数到七

十二根,有些学生可能对五十九后面,六十九后面的数是什么有困难,老师要给予辅导。

教师出示3捆又5根小棒问学生现在一共是多少根小棒?(35根小棒)引导学生认真观察。35根小棒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5根小棒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3个十和5个一组成多少呢?(3个十和5个一组成35)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第35页 例2下面的“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形,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独立完成后,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的同学.

2.再出示第33页图。

提问个别学生:画面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这些羊有几只?

3、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学号,再说出它的组成。 甲:我是15号。十五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乙:我是50号.五十是由5个十组成的。

丙:我是32号.三十二是由3个十和2十一组成的。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数数,数的组成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第二课时 读数、写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

教具准备

计数器1个 小棒100根 铅笔24枝

教学过程

一、复习。

l、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27数到50,从85数到l00。

(2)十个十个地数,从30数到60,从20数到100。

2.看题口答。

(1)( )个一是一十,十里面有( )个一。

(2)( )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 )个十。

(3)6个十和2十一组成( )。

(4)2个十和5个一组成( )。冀教版一年级100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设计

(5)7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教师报数,学生摆小棒。

16,25,50,68。

二、新授。

(1)出示计数器。

教师;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十位,并在计数器上分别贴上“十位”、“个位”。

(2)教师出示2捆铅笔和4枝铅笔。

这里共有几枝铅笔?(有24枝),有几个十枝和几个一枝。(2个十

枝和4个一枝)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别把2捆铅笔和4枝铅笔分别挂在十位和个位上,接着问:“计数器上应该怎样表示呢?”

写数时,要先写十位,再写个位.十位上是几,就写几;个位上是几,就写几,这个数写作“24”。

读数时,先读十位数,再读个位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这个数读作二十四,学生跟读两遍。

1.教学例3。

(1)第一行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读给同桌的同学听,教师巡视指导。

(2)第二行第1题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十位上有4十珠子。个位上一个也没有,试问;这个数该怎么写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这个数十位上是4,就写4,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因此写作:“40”读作“四十”。

(3)第二行第2、3题让学生尝试,说给同桌的同学听。教师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教师强调,写数的时候,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0”占位,如30、40、50""个位上都写“0”。若这些数个位上不写“0”行吗?为什么?

2.教学例4。

(1)出示10捆小棒与计数器。

提问:这里一共有几捆小棒?几个10?10个十是多少?

教师把10拥小棒捆成一大捆,挂在百位上边。

问一百该怎么写呢?

【篇四】冀教版一年级100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设计

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

第五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在认识了10以内的数,掌握了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的基础上学习的。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因为大数的加减法计算都要归结为不同数位上的数的加减计算。本单元内容编排分为三个知识块:“加法和减法”“6~10的加减法”“0的加减法”。然后安排了以“动物乐园”为问题情境的提问题并解决简单问题的综合应用。本单元还安排了加减法算式的“整理与复习”。综合单元内容,还安排了“有趣的数字”综合与实践活动。

根据整套教材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本单元教材每课都设计了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以“情境+问题”的方式呈现的学生非常熟悉的事例,二是加减计算的直观图。本单元内容具体编排特点如下:

1.加强了加减法含义的教学。

2.注意数和形、式和图适当联系。

3.素材的选取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教学内容既生动有趣又富有思维含量,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4.体现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同时加强发现与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

5.加强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

本单元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因此本单元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和减法的意义,会读写加法和减法算式,能口算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能发现和提出熟悉情境中的简单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培养初步的问题意识。

3.对熟悉情境中的数学问题感兴趣,积极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学习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1.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加减问题。

难点:1.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列出不同的算式。

2.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建议

本单元作为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教学中应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教材在计算或解决问题之前都安排了一幅反映所学知识内容的主题图,这些图具有供学生理解计算过程以及方法的作用外,还有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作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它们各方面的功能,以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与态度的全面和谐发展。

2.加强操作和观察活动的目的性。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本单元的教学主要借助操作和观察来进行。要加强操作和观察的目的性,做到紧扣目的设计活动:在操作和观察的基础上要注意及时抽象与提升,帮助学生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使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也充满“数学味”。

3.注意对计算方法的引导。

本单元加减法计算的方法主要有3种:一是利用数的组成计算加减法;二是通过学具拼摆计算加减法;三 是通过实物、图形的观察去完成计算任务。教学时,一方面要让学生全面了解这些方法,另一方面又允许他们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计算方法进行加减法计算。充分体现《标准(2011)》关于“算法多元化”的理念的同时,课堂上还要逐步帮助学生从利用实物、学具协助计算逐步过渡到利用

数的组成进行计算。

4.加强对解决问题步骤和方法的指导。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加强对学生解决问题步骤与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体会;怎样理解现实的问题情境、发现要解决的数学文艺;怎样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案并解决问题;怎样对解答的结果和解决的方法进行检验、回顾与反思。从而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步骤,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

5.引导学生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1)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2)引导学生体会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乐趣。

(3)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学习成功的乐趣。

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11课时完成教学

【篇五】冀教版一年级100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设计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材分析冀教版一年级100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

冀教版

第五单元 教材分析

o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学习的好坏,将对以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而且还可以为今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冀教版一年级100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设计

o100以内的加减法是学生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心算,因此这一单元的教学是全册的重点。

第五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o教学内容: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另外,还安排了具体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的内容。最后,安排整理与复习。

o教学重点:会口算笔算100以内简单的加、减法。

o教学难点:1、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2、从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会解决简单的加、减法问题。

第一节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o教学目标:

o 1,使学生经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o2,了解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o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

冀教版一年级100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设计

o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比较迅速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o教学难点:理解算式的含义,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一节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o1、让学生看图了解图意,提出“共有多少瓶”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列

式计算。

o2、学生交流列出的算式和计算结果,其中学生如果提出其他的算法,只要合理,都给予鼓励交流,教师介绍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o3、让学生看图,拿走5瓶,提出还剩多少瓶的问题,解决问题并列式。

o4、教师介绍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第二节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o一、教学目标

o1、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口算。

o2、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及自主探究的意识。

o 二、教学重难点

o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o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道理

第二节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o教学过程

o1、教师先说明幼儿园买苹果的事情,根据情景图提出问题(1)一共买来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o2、提出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的要求,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并计算,学生交流摆小棒和计算的结果。

o3、交流后,教师总结计算方法,其中强调,整十数可以看成几个十。 o提出问题(2)分给小班20个还剩多少个苹果,师生一起列式计算。

第三节 整十数加两位数

o教学目标:

o 1、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过程,会口算整十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加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经历整十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

o 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的意识,感受算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o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o教学重点难点:

o学习整十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且会口算。

第三节 整十数加两位数

教学过程:

o1、观察情景图,了解图中的信息,提出书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子的问题。 o2、提出想一想的问题,全班进行讨论,让学生明白,求原来树上有多少个桃,就是把摘得个数加上树上还剩的个数。教师列出算式,并且提示学生看一看书中同伴是怎样算的。

o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交流学生不同的算法,写出口算的分解算式。

o4、巩固练习,课本练一练

第四节 两位数减整十数

o教学目标

o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o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和概括能力

o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对数学的良好情感

o教学重点难点

o学会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

第四节 两位数减整十数

教学过程

o根据情境图,让学生了解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送给幼儿园多少朵纸花,全班讨论,是学生知道,求送给幼儿园多少朵纸花,就是用做的总数(46朵)减去剩下的朵数(20朵)。

o列出算式,提示学生可以摆小棒计算,也可以写出分解式口算。

o学生交流不同的算法,教师板书出口算的分解式。主要讲课本上的算法。

第五节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o教学目标

o1、使学生掌握几十几加几(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正确计算。

o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初步了解竖式和算理的联系,体会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o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o教学重点、难点

o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初步了解竖式和算理的联系。

第五节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

o教学过程

o1、首先让学生观察情景图,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那些信息,提出一共采了多少个蘑菇的问题,师生一起列出算式

o2、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可以摆肖邦,也可以写出分解式口算

o3、学生交流不同的算法

o4、教师介绍用计数器计算

第六节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o教学目标

o1、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o2、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o3、鼓励算法多样化,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估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o教学重点、难点

o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理

o理解个位和个位相加以及进位的道理

第六节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1、首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了解到哪些信息,提出参加演出的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学生列出算式。

2、提出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的要求,让学生计算。

3、学生交流摆小棒的过程和算的结果,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摆的,怎样算的,教师可以说一种,先算7加8,十位进位1。

4、根据学生交流的过程,写出算式的分解计算式。

第七节 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

o教学目标

o1、学会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o2、提高口算准确度,培养口算能力,提倡算法多样化,训练学生的思维

o3、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o教学重点、难点

o学会笔算方法

o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减的道理

第七节 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

o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提出小强还有多少张画片的问题,列式。

o2、鼓励学生用洗剂喜欢的方法计算,学生间交流。

o3、和学生一同用计数器计算、

o4、竖式计算,学生说着教师板书,借助计数器计算,其中要让学生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第八节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o教学目标

o1、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会列竖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o2、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o3、进一步培养口算能力和操作能力。

o教学重点、难点

o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o理解退位的道理。

第八节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

o教学过程

o首先根据情景图,让学生说说学生在干什么,有哪些有关数学的信息,提出问题还需要植树多少棵?

【篇六】冀教版一年级100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设计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

第五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在认识了10以内的数,掌握了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的基础上学习的。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因为大数的加减法计算都要归结为不同数位上的数的加减计算。本单元内容编排分为三个知识块:“加法和减法”“6~10的加减法”“0的加减法”。然后安排了以“动物乐园”为问题情境的提问题并解决简单问题的综合应用。本单元还安排了加减法算式的“整理与复习”。综合单元内容,还安排了“有趣的数字”综合与实践活动。

根据整套教材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本单元教材每课都设计了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以“情境+问题”的方式呈现的学生非常熟悉的事例,二是加减计算的直观图。本单元内容具体编排特点如下:

1.加强了加减法含义的教学。

2.注意数和形、式和图适当联系。

3.素材的选取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教学内容既生动有趣又富有思维含量,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4.体现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同时加强发现与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培养。

5.加强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

本单元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因此本单元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和减法的意义,会读写加法和减法算式,能口算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能发现和提出熟悉情境中的简单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培养初步的问题意识。

3.对熟悉情境中的数学问题感兴趣,积极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学习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1.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10以内的加减

法。

2.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加减问题。

难点:1.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列出不同的算式。

2.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建议

本单元作为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教学中应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冀教版一年级100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设计

教材在计算或解决问题之前都安排了一幅反映所学知识内容的主题图,这些图具有供学生理解计算过程以及方法的作用外,还有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作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它们各方面的功能,以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与态度的全面和谐发展。

2.加强操作和观察活动的目的性。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本单元的教学主要借助操作和观察来进行。要加强操作和观察的目的性,做到紧扣目的设计活动:在操作和观察的基础上要注意及时抽象与提升,帮助学生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使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也充满“数学味”。

3.注意对计算方法的引导。

本单元加减法计算的方法主要有3种:一是利用数的组成计算加减法;二是通过学具拼摆计算加减法;三 是通过实物、图形的观察去完成计算任务。教学时,一方面要让学生全面了解这些方法,另一方面又允许他们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计算方法进行加减法计算。充分体现《标准(2011)》关于“算法多元化”的理念的同时,课堂上还要逐步帮助学生从利用实物、学具协助计算逐步过渡到利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

4.加强对解决问题步骤和方法的指导。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加强对学生解决问题步骤与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体会;怎样理解现实的问题情境、发现要解决的数学文艺;怎样分析问题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案并解决问题;怎样对解答的结果和解决的方法进行检验、回顾与反思。从而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步骤,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

方法,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

5.引导学生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1)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2)引导学生体会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乐趣。

(3)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学习成功的乐趣。

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11课时完成教学

第一课时 5以内的加减法(一)

教学内容

教材34~35页 在加法算式中理解合并(合在一起)

教学提示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用加法算式表示合在一起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嘴描述,体会合并的思维方法,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情境和操作活动,经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转化为加法计算的过程。

过程 与方法:体会加法的意义。认识+,会读、会写加法算式,会根据直观图进行加法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和交流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加法计算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感知加法的意义,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

难点: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列出加法算式计算。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黄色花片、红色花片、课件。

学具准备:黄色花片、红色花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如果同学们课上各方面表现优秀,老师会奖励你们什么?

生:如果我们课上表现很棒,老师会奖励给我们用纸做的黄花或红花。 师:最近课上同学们表现都太优秀了,老师准备奖励给你们的纸花快用完了。这时3个小朋友主动要求给老师帮忙做纸花(课件出示情境图)。想不想知道他们一共做了几朵花。本节课我们来研究用加法算式表示合在一起。(板书:5以内的加减法(一))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二、探求新知。

(一)在情境中理解合并。

师:你从这幅图看见了什么?

生1:图中有2名男同学和1名女同学在一起做纸花。

冀教版一年级100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设计

生2:3名同学,做了3朵红花和2朵黄花。

生3:求“一共做了几朵花?”。冀教版一年级100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设计

师:有2名男同学,1名女同学,合起来是3名同学。(要求学生重复说)你能用合在一起表示同学们做的纸花吗?

生:3朵红花,2朵黄花,合起来是5朵花。

师:你能边用合在一起表示花的数量,边用手势表示吗?

(给学生充足时间用手势表示合并,及时指导做法不规范的学生。)

师:用红色的花片代替红花,用黄色的花片代替黄花。你能用花片摆一摆并把你摆的过程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吗?

(给学生充分摆花片时间,启示学生先拿出3个红色花片,再拿出2个黄色

花片。)

师:谁能边说自己是怎么摆的,边在黑板上摆出花片?

生:先摆出3个红色花片,再摆出2个黄色花片,合起来是5个花片。(边说,边在黑板上摆出相应花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情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清楚,并能够把自己所观察到的用花片摆清楚。通过说一说、摆一摆等活动使学生理解合并的意思,为理解加法的含义奠定基础。

(二)揭示加法,在算式中理解合并。

师:3朵红花和2朵黄花合起来,求一共有几朵花;把3个红色花片和2个黄色花片合起来,求一共有几个花片—–都可以用加法计算,算式是3+2=5.(板书:3+2=5.)

师:你会读这个算式吗?

(如果学生会读,让学生尝试着读一读:3加2等于5.)

师:在加法算式中3和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生1:在加法算式中3表示3朵红花。

生2:在加法算式中3表示3个红色花片。

生3:在加法算式中2表示2朵黄花。

生4:在加法算式中2表示2个黄色花片。

师:同学们表述的真完整,你们真了不起!“+”你认识吗?它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是加号,表示合在一起的意思。

师:“+”加号,表示把左边物品和右边的物品合在一起,也可以说是合并的意思。你能结合其中一个情境说一说3+2=5表示的意思吗?

生1:做了3朵红花,又做了2朵黄花,合起来是5朵花,就是一共做了5朵花。

生2:先摆出3个红色花片,又摆出2个黄色花片,合起来是5个花片,就是一共摆了5个花片。

师: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说3+2=5的意思吗?

生1:花丛中有3只蝴蝶,又飞来了2只蝴蝶,合起来是5只蝴蝶。 生2:树上有3只小鸟,又飞来了2只小鸟,合起来是5只小鸟。

【篇七】冀教版一年级100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设计

最新苏教版一年级下数学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练习,学生能独立分析并解决求被减数和减数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难点:

独立分析并解决求被减数和减数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小黑板、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1、抽卡片开火车口算。

2、1 分钟口算比赛。

二、梳理归纳

1、出示两组题,学生计算并比较。

56+20 56+2 56-20 56-2

2、学生计算后,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3、组织学生观察算式并提问:

(1)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2)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有什么不同?

(4)不管是加法还是减法,算式的每个部分都有名称,名称是什么?

(5)怎样求和与差,怎样求加数、减数与被减数?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冀教版一年级100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设计 冀教版加法和减法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