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春望教案
《春江花月夜》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学习目标:
1、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品味意境、赏析意象、把握情感。
2、理解即景抒情诗中景与情的联系。
重点难点:
1、把握诗歌中的情景理。(重点)2、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难点)
教学步骤:
导入:在星光灿烂的唐代诗坛,《春江花月夜》带着皓洁的月光像钻石一般熠熠生辉,而诗人张若虚也凭借这一首诗“孤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理:1、诗人对宇宙生成、人类本源的思索,对人类在宇宙间生存状态的思索;
2、宇宙永恒,明月常在,而生命又何其短暂;
3、而整个人类又是代代相传,无穷无尽,与明月共存于天地之间!
3、情——游子思妇相思之情
表现游子思妇相思之情的句子有哪些?
,。
,。
,。
,。
,。
,。
,。
,。
,。
(1)其中前八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思念,而是用“月”来寄托?她的思念之情。
诗一是浮云游动,故月的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
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卷不去”,“拂还来”的既是月色,也是对离人的思念之情。
(2)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 落月 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
“昨夜闲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在天涯,情何以堪!
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人的青春年华。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的 思归 之情。
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无限”二字加重渲染了他的孤寂;“沉沉”也更是加深了他的乡思。
B级
为何古人看到这样的景色就会生发这样的情感与思考,这种景和情有必然的联系吗?为何又能引起我们的情感共鸣,这种文化是否已积淀为一种民族的审美情感?要得到答案我们就必须自己从历代诗文中去寻找。
1、下面我们就来分析探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明月”、”江水”、”落花”三个意象的寓意。
a、明月:1、思乡2、时空的永恒
3、蕴涵边人的悲愁4、
b、江水:1、愁情2、流逝的青春时光
c、落花: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C级
要求用散文化的语言再现月夜美景。
附录:参考诗句
(1)明月: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唐•李白)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
“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宋苏轼)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唐.张九龄《望月远怀》)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2)江水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的《卜算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南宋辛弃疾《南乡子》
“离恨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3)落花
“欲向相思处,花开花落时。”(唐•薛涛《春望词》四首之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纱》)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宋•晏几道《临江仙》)
“春恨秋愁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清•《红楼梦》)
郑玉玲
【篇二】春望教案
《春望》教案
《春望》教案
广东省平远县田家炳中学林帆
教学要点:①朗读②赏析③探究④拓展
教学难点:①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歌内容
②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情感
教学方法:活动性阅读教学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作者简介;
2、回忆以前学过的杜甫的诗歌;
3、写作背景: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第二年(757年)三月,春回大地,草木茂盛,鸟语花香,长安城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而诗人与家人久别,存亡未卜,此景只能增添杜甫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二、赏析活动(读懂诗意、品味诗情)
1、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
2、学生质疑,领悟全诗内容(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
三、探究活动
1、诗中常使用反衬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杜甫的《春望》开头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你能够说说自己的理解吗?
“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存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
山山水水了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吗?
2、如何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的意思?
课本的注解是:“感时花溅泪”——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恨别鸟惊心”——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其实在这里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为:由于为国事而感到伤心,为离别而感到遗憾,所以看到美丽的花儿都禁不住落泪,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
四、朗读活动(读出诗韵)
1、给学生2分钟左右,自由朗读;
2、老师范读;
3、学生试读;
4、由男生和女生分联交错齐读全诗;
5、集体朗读。
五、拓展活动
比较阅读—赏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本诗写了作者听到胜利的消息后怎样的心情?
(2)《春望》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诗,虽然一悲一喜,然而所表达了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样的。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六、教师小结
七、作业
1、以“家书抵万金”为话题说几句话,你想说些什么?
2、根据老师教的赏析诗歌方法,自选一首你最喜欢的写景抒情诗进行赏析。
【篇三】春望教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春望》优质课教案
《春望》
教学目标
1、在掌握相应的生字生词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把握诗歌整体含义。
2、读出诗歌的感情 感受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3、感受诗歌中的爱国主义及诗人忧国忧民悲己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感受诗歌的爱国主义情怀。
难点:读出诗歌的感情 感受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导入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是现代诗人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一句话,在那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年代,诗人艾青借助一个鸟的形象表达自己对祖国对民族的爱。就在几千年前,同样是在战乱的环境中,同样有一位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对民族的爱。今天,我们就穿过历史的烟云,回到唐朝,去走进这位诗人,去感知一种苦难,体验一种伤痛。那就是杜甫的《春望》这首诗。
一、作者介绍
1、 出示杜甫画像,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回顾有关杜甫的文学常识。(先请同学们回答杜甫的文学常识) 然后老师简要补充介杜甫生平、思想。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爱国主义诗人,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世称杜工部、杜拾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2、介绍《春望》写作背景,揭示课题。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史指史思明,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前后达八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在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诗人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后,不顾安危投奔而去,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的首都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此时杜甫与家人久别,存亡未卜。第二年(757年)暮春,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生机勃勃,但这只能增加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二、初读诗篇,整体感知。
1、老师先泛读一遍,认读生词
溅( ) 抵( )搔( ) 浑( ) 胜( )簪( )
2、个别学生范读,教师正音。
3、齐读
学者周汝昌说:古诗“音乐性极强,节奏性特美,乃是世间上千种语文的唯一的一种‘诗的语文’,无与伦比!”请大家大声地、自由地朗读,用自己的声音来诠释古诗无与伦比的美吧![学生自由读,组长组织读]
三、合作研读,品味意境,交流感受。
(一)简述律诗,各联和近体诗(二)简述平仄(三)梳理诗意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国、城:国都指长安 破——形容国都沦陷,城池残破 深——形容荒草丛生,满目凄凉 译文: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引导学生想象:和平年代繁华的国都是一番什么景象?(人山人海、熙熙攘攘,街上是比肩接踵,集市上是人声喧哗,一派繁荣的景象。)
对比——而今,叛军占领的长安城只见草木不见人,人到哪去了?(被抓、被杀、逃难) 指导学生朗读:语调低沉,语速稍慢。
提问:面对人烟稀少、杂草丛生的长安城,诗人的心情如何?哪句诗最能表达诗人此时的心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感叹 溅泪:落泪 恨:悲伤 惊心:心惊、害怕
译文: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提问:花香鸟语是最美好的事物,能够给人带来愉快的心情,但诗人却为何对花落泪、闻鸟惊心呢?
讨论解疑:关键在于两个词
时——为动乱时局而感伤
别——为生离死别而激愤,因为作者此时心情感伤、激愤,再美好的事物也不能给作者带来愉悦的心情,所以“““`
提问:在这样动荡的年代,在这样“恨别鸟惊心”的年代,诗人最盼望的是什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教案
烽火:战火 连:连续 三——复数,几个月 抵:值,相当
译文:战火连绵,久久不息,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
质疑:薄薄的家书怎值万两黄金呢?
答:亲人的平安,亲人的健康比万两黄金还珍贵。
提问:诗人盼啊盼,他多么希望战乱早日平复,他多么希望得到一封报平安的家书啊。他盼到了什么程度?——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白头:白头发 搔:抓 短:稀疏 浑:简直 胜:禁不住(“胜”在古代读作shēng) 簪:簪子(注意写法)
译文: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明确:老师可以告诉大家,当时杜甫年纪45岁,同学们认为杜甫年纪大吗?没错,不大,45岁正直壮年,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诗人只是不惑之年却已经满头白发,这是为什么啊?没错,因为杜甫他将自己的喜怒哀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忧国忧民,为祖国,为百姓白了头发,那么我们来总结一下杜甫是怎样一位人呢? 总结:爱国,眷恋亲人。
同学们知道了杜甫是怎样的诗人,那么接下来,同学们回顾全诗,带着杜甫对国家的热爱与担忧之情有感情重读此时,配乐朗诵(男齐读——女齐读——一起读)
四、感情基调
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感情基调是指作品的基本观点的情感取向,是语句中具体思想感情的综合表露。如:欢快、忧愁、寂寞、伤感、恬淡、闲适、激愤、坚守节操、思念等)这首诗感情基调:忧愁、伤感
找相应的字词来说明。
( 破、深、感、花溅泪、恨、鸟惊心、烽火、白头、不胜簪)
五、主题探讨
全诗通过写作者春天望见的长安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眷恋亲人的感情。
六、合作探究——本诗修辞手法
1、反衬手法,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答:“国”是指都城,即长安–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在”,这不就意味着过去的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了吗?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不就意味着人烟稀少才让草木丛生吗?用反衬的手法突出战乱给祖国,人民带来的伤害。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拟人对偶
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夸张 七、迁移拓展:师小结:诗人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用悲悯的目光观照现实,用写实的笔法进行艺术创造,再现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全过程,也传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七年之后,当诗人听到官军胜利的消息后,会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看: 杜甫《春望》与其《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诗比较练习。(学生讨论)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一)本诗写了作者听到胜利的喜讯后怎样的心情?——喜极而泣归心似箭。
(二)一悲一喜,但却表达了作者同样的思想感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呢?——关心国家命运,忧国忧民,眷念亲人
结束语
是啊,“落日悲江汉,中宵泪满床”诗人因国破而忧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因民生而落泪,这就是诗圣杜甫。他为我们后人树起的,既是文学的丰碑,亦是人格的丰碑。怀着对诗人的敬仰,我们齐背这首诗。
【篇四】春望教案
《春望》教学设计
《春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反复朗读,背诵课文;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春望教案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结合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方法:朗读感知法,情境品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爱国名言,人民苦难等相关内容导入。
二、简介背景(安史之乱)、作者杜甫。
三、朗读感知
1、反复朗读。要求:读准正音、节奏、语气语调。
2、检查朗读情况,引导学生正确译读。
3、引导学生背诵。
四、研读赏析。
1、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再现形象,把握物境。
①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明确: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这是一幅论陷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论陷,城池残破,山河依旧,乱草丛生,满目凄然。
②颔联写了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明确:写了花、鸟。春花盛开,鸟儿和鸣,但诗人在视听上并没有愉悦之情,因他与家人的别离感伤所致。
③让学生想象颈联、尾联的形象及画面。
明确:烽火连天,兵荒马乱,诗人盼望得到家书,可一直都大失所望,由此而焦虑忧愁,满头白头,头发稀疏得不能插簪。
2、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把握情境。
提问①: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思亲的情感。
提问②:全诗抓住哪些词语和意象来表达心情?
明确:国“破”——国家支离破碎 草木“深”——更令人满目凄凉、花溅泪,鸟惊心——衬托诗人因国破家亡而产生强烈伤痛的感情。 “抵万金”——表达诗人对妻子儿女及家中亲人的思念。 “搔”——不胜簪:头发稀疏不能插针簪,衰老得快,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五、课堂小结,并美读课文。
六、巩固提升 见附页
板书设计
肖联写景 心生伤痛
颔联抒情 离愁别恨 借景抒情
春望 颈联叙事 眷家思亲 寓情于物
尾联描写 忧国伤时
【篇五】春望教案
《春望》教案
25.《春望》教案
授课班级:连搭中学八(6)班 授课教师:蔡媛媛 时间:2014.10.11
【教材解读】
《春望》是一首千古传诵的爱国诗篇,写于安史之乱中诗人困居长安之时,表达了诗人忧虑国家、感时怀人的焦急心情。国都残破,春城草深,一破一深,令人怵目惊心。诗人在写景中抒发感慨,触景生情,移情于物,把国破之痛写得十分强烈,把爱国与伤时之情紧密交织在一起,把国和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熟读背诵。
2.领略古诗词的意境美。
3.感受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学习重点】
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
【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写作时的背景或心境。
【学习方法】
1.朗读教学法。感知诗歌的声韵美,通过想像与联想,把握诗的景与情。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以读代讲,以讲促读。
3.古诗五步教学法。《望岳》–说诗、想诗、悟诗、品诗。知内容,想意境,悟情感,品特色。
4.诗歌境界教学法。——《春望》引导学生想像形象、把握物境;体验情感、把握情境;品味意蕴,把握意境。
【课时】:1课时
一、导入新课:(导)
1.情景导入:
在盛唐的诗坛,矗立着两座不朽的丰碑,分别是浪漫主义的李白和现实主义的杜甫,请读大屏幕上的对联,你能看出对联写的是哪位诗人?[杜甫]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杜甫,从他的名诗《春望》中感悟诗人忧国悯时的情怀。
2.齐读学习目标。
3.请展示你的课前预习。[学生展示文学常识、字形、字音、字意等。]
走近诗人 走进历史——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多沉郁顿挫,真实反映了唐朝由开元盛世转向分裂衰败的历史过程,被誉为“诗史”。
《春望》写于公元757年的三月。诗人看到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写下了切身感受。
4.《礼记》中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充足的准备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大家预习非常细致,准备好了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与诗人对话。
二、初读诗歌 感知诗情(读)
1.听读感知。 听读古诗应该注意听什么?[听准字音、停顿,注意句子的语气,语调。]
2.朗读指导。 3.初读感受。 4.自读展示。
学者周汝昌说:古诗“音乐性极强,节奏性特美,乃是世间上千种语文的唯一的一种‘诗的语文’,无与伦比!”请大家大声地、自由地朗读,用自己的声音来诠释古诗无与伦比的美吧![自由读,组长组织读] 拿起书,抬头挺胸,我们全班一起读,读出诗的韵味来 [齐读]
5. 身临其境,理解诗意。
听老师配乐范读,闭眼想想,这首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画面?全班交流:透过《春望》,你读到了哪些了信息?
追问:⑴山河在,什么不在了?很多人不在了,和平不在了,繁荣昌盛不在了
⑵春天,草木为什么深?物是人非,草木萧条
⑶花为什么溅泪?鸟为什么惊心?感时+恨别
⑷什么情况下,诗人会搔头? 忧国思家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经过反复的朗读,你读懂诗歌写的内容了吗?请小组交流一下,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
揣摩诗意 品味诗情 例句:从 , 我读到了诗人 。
三、再读诗歌 品味诗句(研) 1.小组合作,理解诗情。
古诗评论家钟嵘在《诗品》中提出,最好的诗应该是“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力指思想内容,丹采指文词形式。诗歌是抒情性的,但形象性很强,所有的思想内容都蕴含在形象之中,借助形象表达情感。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感悟《春望》之“风力”。如果你当导演,把《春望》拍成电视短剧,你选择拍什么内容?说说你选择的依据和理由。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研究,然后展示。 学生小组学习,教师适当指点。
鉴赏诗歌,就是要抓住诗歌所描写的形象,在感受形象的过程中体会感情。
2.美读感悟。
安史起狼烟,国破不长安。感时泪四溅,亲人何日还。
此时此刻,我感觉我们真实地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了,和诗人的心一起跳动,关心国家,关注人民,那就让我们再一次表达对诗歌和诗人的理解。
四、拓展阅读,学以致用:(练)
诗人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用悲悯的目光观照现实,用写实的笔法进行艺术创造,再现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全过程,也传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七年之后,当诗人听到官军胜利的消息后,会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看:
比较阅读——赏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本诗写了作者听到胜利的喜讯后怎样的心情?
2.一悲一喜,但却表达了作者同样的思想感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五、积累与提升(评):
1.古人借诗言志,今人论诗识人,你还读过哪些杜甫的诗?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透过《春望》,我们读到了一个为国而愁、为亲而恨、为民而伤的杜甫。
2.假若杜甫跨越了1000多年时空来到我们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36)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44岁)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49岁)
是啊,“落日悲江汉,中宵泪满床”诗人因国破而忧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因民生而落泪,这就是诗圣杜甫。他为我们后人树起的,既是文学的丰碑,亦是人格的丰碑。怀着对诗人的敬仰,我们齐背这首诗。
2.请同学们总结这一节课的收获。 请语文课代表评价这节课的学习。
六、作业
用本节课学到的阅读古诗的方法,赏读杜甫诗《春夜喜雨》。
板书:
春 望
杜甫
“丹采” “风力”
国破城荒 (见) 凄
花鸟泪惊 (感) 悲 忧国 对比反衬
烽火家书 (盼) 苦 思家 触景生情
白头更短 (思) 愁
教学反思:
【篇六】春望教案
《春望》教学设计
《春望》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 李树锐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杜甫的文学常识及时代背景;熟读并背诵全诗。春望教案
2、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人描写的情景,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
想感情。
3、学习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这首诗是至德二年(757)三月杜甫困居长安时写的,为忧乱伤春之作。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领读。
2、学生自由朗读全诗。
3、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襄阳人。我国文学
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著名作品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
后人称其为“诗圣”,著有《杜工部集》。
4、选自《杜工部集》。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
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
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虏,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
于次年三月,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荒凉。
5、学习生字:
白头搔更短(sāo) 浑欲不胜簪(zān) ..
6、学生齐读并背诵这首诗。
三、细读品味: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望中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
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树木苍苍。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本是娱人之物,这里为什么会
使诗人“溅泪”“惊心”?明确:这是因为作者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
但因感时恨别,使诗人反而坠泪惊心。用反衬手法,更加突出忧国忧民、思念亲
人的深沉感情。此句互文见义。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
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白头”而又稀疏到“不胜簪”的
地步,其苍老之态可以想见。诗人这一年刚45岁,苍老得这么快,完全是忧国、
伤时、思家所致。
四、合作探究:
如何理解《春望》一诗中诗人当时的形象?
明确:读了全诗,我们仿佛看到诗人站在残破的长安城中,目睹春花,耳闻
马鸣,感伤国事,思念妻儿,潸然泪下。他希望战乱早日平息,他盼望得到妻儿
的消息。他抓了抓那因忧伤而日渐稀少的白发,发现少得都有些插不住簪子了。
一位思家恋国、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五、教师小结:
这首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无处不表现出诗人忧国思家之情。诗人看到长
安城破败的景象,想到连绵不断的战争,怎能不产生忧国忧民之情。诗人满头白
发如霜雪,因焦虑忧思而频频搔首。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
的内心世界。作者并未直接陈述,而是用“愁白头,搔更短”形象地将抽象的感
情表达出来。
这首诗描写了被叛军占领的春城的破败景象,表达了作者感时恨别、忧国思
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
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七、板书设计:
春望
翘首望景——春城败象、饱含感叹。
低头沉思——心念亲人、充溢离情。
————感时恨别、忧国思家。
【篇七】春望教案
苏教版初中八上《古诗四首——春望》教案
苏教版初中八上《古诗四首——春望》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四首诗。
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重点难点
1、重点:背诵默写诗歌。
2、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时数 四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春望》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起,经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到现在,将这些诗堆叠排列起来就像那蜿蜒起伏的长城,读这些诗就像长城那样绵延不绝。诗歌是情感的产物,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都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创造出不同的诗篇。今天就让我们来踏寻古人的足迹,推测名人心情,欣赏名作之境界。
二、学习第一首诗《春望》
1.作者介绍(课件展示)
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自号杜陵野老。后人尊称他为 “诗圣”。他长期处在社会下层,接近人民。他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变衰,“万方多难”的时候,因而被称为“诗史”。
他的作品最著名的当推反映战乱的组诗“三吏”“三别”。他的代表作品如《兵车行》《春望》《北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在文学史上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2. 写作背景(课件展示)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诗人赴奉先(今陕西蒲城)探亲,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心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
《春望》写于“安史之乱”时期,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山占领,唐玄宗带着倾国佳人杨贵妃偷偷向四川逃去,叛军焚烧宫室,杀戮无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三月,春天又来到了长安城,然而,昔日繁华的都城,却已被叛军践踏得破败不堪。因为战乱,诗人被迫只身留居在沦陷的都城,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写诗抒发了国破家亡、忧国思亲的沉痛悲苦之情。
3. 朗读欣赏(课件展示)
听配乐朗诵。
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4、学生结合注释试着理解全诗。由学生提出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师生共同解答并翻
译全诗。
译诗参考:(课件展示)
国都虽已残破不堪,但山河依旧,春日的长安城里草木长得照样十分茂盛。(只因为)感伤国事,伤心离别,看到那美丽的花儿反而痛苦流泪,听到那婉转的鸟鸣反而心惊胆寒。
(家人的音信断绝)一封家信抵得上万金。头发早就百了,(因为忧国念家)变的越来越少了,抓起来简直就要插不上簪子了。
5、品味全诗。
(1)诗人“春望”。“望”的是什么?诗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课件展示) 明确:诗的首联写望中所见。长安城被叛军攻破后,遭到了惊人的破坏。叛军焚烧军宫室,杀戮无辜,人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破山河在”,山河依旧,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长安“城春草木深”。春天本是明媚的,然而战乱中的长安城却是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
诗的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睹物伤情,见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听到鸟儿的啼叫,也禁不住魂悸心惊。
“烽火连三月”,烽火连天,杀伐不断,诗人远离家眷,由于战事紧张,音信隔绝,更觉“家书抵万金”,在那种兵荒马乱的岁月,一封普通的家书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啊!
诗的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诗人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归纳:(课件展示) 诗人望京城破败之景,望能收到家人来信报平安,望能顺利到达灵武,酬报国之志,望灌吧早日收复京城,中兴国运。
本诗塑造了一位面对春城败象,心念国家兴衰,思家恋亲,老泪纵横,白发萧疏,忧心如焚的诗人形象;是感时恨别的形象,是忧国思亲的形象。
(2)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赏析。
因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家之苦,即便是站在花前,也无心观赏,反而会对花溅泪;即便是听到悦耳的鸟鸣声,也无意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溅”“伤”二字。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宋司马光说:“古人的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近世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春望》诗‘国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城春草木深’,明无人迹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司马温公诗话》)春望教案
归纳:(课件展示):
诗人睹物伤怀,见到开放的鲜花,禁不住悲怆落泪,听到鸟儿的啼叫,也禁不住魂悸心惊。通常,诗人们往往用春天的繁花似锦,百鸟齐鸣来衬托心情的愉悦和欢畅,可是在这里,花好似在落泪,鸟仿佛受惊骇。用来表现诗人的悲伤和愁苦。
三、拓展延伸
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感受诗人的思想。
四、作业布置:
课后,自读杜甫的其他2首诗歌。进一步感受诗人的忧国忧民思想。
【篇八】春望教案
《春望》杜甫 教案
《 春望 》 唐·杜甫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并准确背诵。
2、体会诗歌意境,感受作者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学习重点】
1.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学习难点】
2.品味诗歌语言 ,解读诗歌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理解融情与景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1、朗读法。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律诗,饱含了作者的爱国、忧国之情,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诗歌语言所传达的内在情感,陶冶性情,并能够当堂成诵。
2、点拨法。这是本课的第二首诗,诗歌的意境、风格以及情感都有明显的变化,在理解这种变化的缘由过程中,教师可对作者的生平背景稍作点拨,引导学生对两首诗进行比较阅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唐肃宗至德元年六月,安史叛军攻破京都长安。时年七月,杜甫闻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为的消息,便将家小安顿在朗州 羌村,只身投奔唐肃宗。不料途中被叛军俘虏,带回长安。叛军因杜甫官职卑微,未对他实行囚禁。此时的长安已被焚劫一空,作者环顾所见皆是满城荒凉,不禁悲从中来。于次年三月写下这首饱含深情的诗歌。
二、朗读
1、学生齐读诗歌,教师提示个别字词的读音。
2、教师纠正学生朗读中出现的读音错误,并提示朗读情感;深沉、凝重,学生根据提示再度诗歌。
三、文意解读
诗歌题为”春望“,和上一首诗“望岳”一样都由一个”望“字总起全诗,由此可见本首诗歌的内容,皆是作者春日望中的所见所感。
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描述春望所见之景: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山河虽然依旧是原来的样子,然而春临长安,眼前却是一片乱草丛生的荒废景象。“破”字道出了都城之破败,而“深”写出了野草之丰茂。“国破”而“山河在”,“城春”却“草木深”,两两相对,前后相比,无疑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春天本是万物复苏,充满生机的时节。然而面对眼前这残破荒凉的景象,不免使人触景生情。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本是娱乐之物,逗人开心的东西,然而作者却说花儿落泪,鸟儿惊心。请同学们思考讨论,作者所表达的究竟是诗人落泪惊心呢还是花鸟落泪惊心?
明确:这两种解释都是合情合理的:一方面诗人感时伤世,看到开放的春花,不禁潸然泪下,听到小鸟的鸣叫,也心惊胆寒。这是促景生情的结果。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作者赋予花鸟以人的感情,以花鸟拟人,看见这遍地衰败之景,鲜花也不免落泪,鸟儿也不免心惊。两种解释虽则不同,但所表达的情感却相通,前一种触景生情,后一种移情于物,都突出了情景交融,感时伤世深刻含蕴。
诗句中,“溅”字可否换做“落”“滴”等词语?
明确:不可以。“溅”意思是液体受冲击向四外飞射。不仅包含了落下的意思,更形象的描述出眼泪飞溅的动态性,突出了作者移情于花鸟,在景中寄予无限的伤感之情,故而更好。
诗歌的前四句,都由”望“字统领。诗人俯仰瞻视,从都城的城池到山河,再由满城景色到花鸟,视线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在这种视线的转换中,诗人的情感由弱变强,不断从心中显现出来,以至于遍及眼之所望的所有景色都染上了诗人此时此刻的情感。在这种情与景的相互变化和交融中,我们不难想象出这样一种画面:诗人站在倾圮坍塌的断壁残垣之上,翘首仰望,为国家和人民的不幸暗自落泪,都城尚且如此,别处又是怎样的一番场景?诗人由此不禁缓缓低下头,陷入沉思,于是,诗歌便很自然的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之乱以来,战乱连绵不息,至今仍然转乱不断。战争阻断了交通,使家书不能送达。奔波在外的游人、战士,他们是多么深切的盼望着得到亲人的音讯和消息。此时的家书,难道不比千金万银还要珍贵么?这一句写出了什么样的心情?这种心情在当时是不是诗人所独有的? 明确:消息隔绝久盼不至的急切心情。虽是说自己,但准确概括了战乱之中亲人盼望平安消息的共同心理,道出了人之常情,郁达夫曾经在他的诗作中写到“一直家书抵万金,少陵此语感人深”,因而后来成为表达人们在乱离中盼望家信的常用语。
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眼前的遍地战火,心中对家人的思念和担忧,都让诗人心中充满了难以解除忧愁。想要抓一抓头皮以解烦恼,却不想这一头白发因为忧愁二更显稀疏短浅,几乎差不住发簪。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越是想要搔头解愁,白发越是短不胜簪。前一联写了忧国忧家之愁,这一联写愁之深切,情境悲苦。"白头"因愁而生,"搔",即抓挠,表示心绪烦乱。"更短",言愁的程度越来越深。
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无疑更增添一层悲愁。
四、情感把握
总结起来,这首诗歌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明确:本诗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
五、课堂小结
这首诗由望字总领全诗,前两句写望中所见的春城败象,后两句写望中所感的忧国思家。荒凉破败的景色和作者忧国伤时,思亲悲己的感情相互融合,形成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画面。字字句句显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发人深思,引人共鸣,千百年来历久不衰,奉为千古名篇,我想其间还有很多意味值得我们去细品,值得我们的去挖掘。让我们饱含感情的朗诵一遍。
六、板书设计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春望教案 杜甫春望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