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青蛙写诗教学实录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材料的有机转化》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第二章材料的使用与处理

第二节《材料的有机转化》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议论文和记叙文在转述同一则材料时的区别。

2、掌握材料向议论文转化的基本要求。

3、能够做到材料和议论衔接自然。

【教学重点】

能根据论点和论证的需要灵活处理材料。

【教学时数】

3课时(其中写作指导1课时,训练1课时,习作讲评1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由上次作文的点评导入。

普遍存在的问题:

1、材料理解偏离中心印象。

2、材料转化机械照抄。

3、语言滥用“都”“所有”等词语失去严密性,导致论证无说服力。

二、阅读教材材料《窗》,讨论假如写成议论文可以提炼出哪些观点来,将怎样转化材料呢?

1、贫困是一笔财富

转述时就要强调和突出小女孩因家庭贫穷而辍学,只能趴在窗子外听老师讲课,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十分艰苦等内容。

2、自古雄才多磨难

转述时强调小女孩所遭受的苦如生存环境、家庭条件等。

3、勤奋执著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

三、讲授“材料向议论文转化的基本要求”:

1、师讲授转述方法有三:

一是在开头简明扼要地概述材料,起到引发观点的作用。

二是突出和扩展与论点有关的内容,使材料丰富起来成为议论文中的例证,达到有力的论证效果。

三是在论证的过程中边叙边议。

2、生读《窗的启示》,要求学生把文中所用的材料划出来。

比较三则材料作者处理的异同。

四、写作技能指导

(一)记叙文和议论文中对材料转化的不同要求。

议论文以议论为主,在用材料进行例证时,有必要的叙述交代,但与记叙文中的叙述是不同的。一是目的不同。记叙文通过叙事,突出形象,以表现中心,叙述本身就是目的;议论文中的叙述是为了阐明事理,叙述只是手段,不能用叙述来代替道理。二是侧重点不同。议论文选择材料加以例证时,是有选择的,只选与论点有关的内容,不必介绍事物的全过程,所以它的叙述往往高度概括。如《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一文中有一段话:

战国时候,有个南郭先生。此人不学无术。他听说齐宣王爱听竽合奏,就混在乐队里,装模作样,冒充内行,领取俸禄。后来齐宣王死了,齐湣王偏偏喜欢听独奏。吹竽的人,一个一个地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再也没法混下去,只得溜走了。这就是“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的由来。

这段话是通过比喻论证证明“不懂就是不懂”,弄虚作假是不行的。从内容上看,是转述“滥竽充数”这个典故的由来,也可以看做是一个例证,但作者转述非常简练,只用了五句话,就把故事内容交待得清楚明了。由此可见,议论文中材料向论证转化时的语言特点。三是手法不同。记叙文调动一切描述手段,绘声绘色,细腻地表现人物活动或事情的发展过程;议论文是用明白而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人物活动和事情发展过程。如巴金的散文《灯》中叙述了一个友人投水遇救的故事,作者用的是描述方式,如果把这个故事用到议论文中作例证,表达方式该如何转换呢?请看下面一个文段:

希望之光,是不能熄灭的。你记得巴金老人在《灯》中描述的那一盏油灯吗?一位友人怀着必死之心投江自尽又被人救起,当他醒来时,桌上是一盏昏黄的油灯,映照着几张亲切的笑脸,他顿然感到“这人间毕竟还有温暖”。他终于成了一个热爱生命的人,又很好地生活了三十多年。在走向新生活的数十年中,他心中始终摇晃着那一盏油灯:是它,使一个绝望的人萌发了生的希望,为了这希望,去继续人生艰难的跋涉。希望,是人生旅途高悬的明灯,它永远召引着我们──向前去!

同样一个故事,从记叙文中搬到议论文中,细节描述转换为概述,主体地位变为从属,完整的故事叙述转换为“特写镜头”。同一则材料,翻手为“叙”,覆手为“议”,平时多加练习,语体变换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二)材料向议论文转化的基本要求

1.材料的转述应简明扼要,详略得当

议论文中的事例只是为了论证观点,不可把事例从头到尾详细叙述一遍,因此,在例证中,既要具体,又要有所侧重,根据论证观点的需要而决定取舍,做到简明扼要。只要转述的材料能揭示问题关键,把道理说清楚就行,不必像记叙文那样作生动、形象的描绘。如论证“业精于勤”这一观点,下面这段文字写得非常成功,不妨学学:

白石老人艺术上的高深造诣,是勤练的结果。他笔下的绝妙墨虾并非举手所得;他每天七八个小时的练画,是他一生不改的规矩。正是这不成文的规矩,练就了他一手画虾的绝技。我们惊叹于他今天的成就时,却未曾体会到“精”字后面付出的艰辛与汗水。

这一段文字中,第二句中的叙述精练爽利,不拖不沾,点明了白石老人成为大画家是靠勤奋这一道理。第三句及时概括,文字内容还有意识地向论题(白石老人艺术上的高深造诣,是勤练的结果)做了倾斜。第四句顺水推舟,从反面论证了论点。因此,在能够有力论证论点的前提下,事例的叙述,是越简洁越好。

怎样做到材料转述的简明扼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我们以吴晗的《谈骨气》一文为例分析:一是概括,这是最常用的方法。文中文天祥一例便是。为了证明“中国人有骨气”,作者适当剪裁了文天祥卫国战斗中怎样“坚决抵抗”,怎样“失败被俘”及被俘后怎样“受尽折磨”等内容,有针对性地概述了文天祥保家卫国、宁死不降的铮铮铁骨,并扩展引用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成功地把文天祥的骨气表现了出来。关于文天祥的事迹,可叙的很多,这里引来为的是证明“中国人有骨气”,所以只用了概述的方法突出他宁死不投降、失败了再干的精神,至于他怎样“坚决抵抗”,怎样“失败被俘”以及被俘后怎样“受尽折磨”等等,一概从略。二是评析,不食嗟来之食一例便是。《檀弓》中的这则故事,尽管很著名,但内容简单,人们对于它的积极意义,未必都能领悟,所以需要稍加评析。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这个故事再夹叙夹议地重说一遍,即“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几句,使故事的真意明朗化。三是补述,闻一多一例便是。单引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所说的那句话作例证,对于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来说,显然是不够的,还得作必要的补充。这里根据论证需要,较为充分地补述了当年“七一五”事件发生时闻一多威武不屈的种种表现。这就使事实材料的针对性更强。议论文中转述材料以概述为原则,概述到什么程度要看论证什么,《谈骨气》一文在叙述以上三个事例,用笔很有分寸。总之,议论文中的叙述是对所选用的材料的叙述,用语多简明概括,只要能让读者了解材料的主要内容、性质、特色即可。避免细致用笔来进行具体生动描写,否则会叙议颠倒,材料就不能更好地为议论服务了。

再如《说勤》一文中是这样转述与论点有关的材料:

马克思用了40年时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做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终于写成了《资本论》;司马迁从青年时代就搜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才完成了被誉为“千古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歌德花了58年时间,搜集了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当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才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奋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勤出智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混浊,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压倒。可是他气不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五十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

文中用一组排比句概述了马克思、司马迁、歌德、陈景润等人所共知的名人及其主要事迹,来论证“业精于勤”这一中心论点,语言非常简略,而对古希腊演说家德摩斯梯尼每天口含石子锲而不舍地练习朗诵,最终战胜口吃,成为古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的材料则详细介绍,因为这是读者不熟悉的故事,因而交代详尽。总之,一

梅兰芳年轻的时候去拜师学戏,师傅说他生着一双死鱼眼睛,灰暗、呆滞,根本不是学戏的料,拒不收留。天资的缺陷没有使梅兰芳灰心,反而促使他更加勤奋。他喂鸽子,每天仰望天空,双眼紧跟着飞翔的鸽子,穷追不舍;他养金鱼,每天俯视水底,双眼紧跟着遨游的金鱼,寻踪觅影。后来,梅兰芳那双眼睛变得如一汪清澈的秋水,闪闪生辉,脉脉含情,终于成了著名的京剧大师。

关于梅兰芳的事迹,为了论证“勤能补拙”,作者对梅兰芳当年怎样“拜师学戏”,怎样被“拒不收留”等内容只一笔带过,而有针对性地扩展了最能体现梅兰芳“勤奋”的内容,即他通过喂鸽子、养金鱼练眼,终于克服了天资的弱点,成为一代京剧大师。这样,转述的材料就有的放矢地证明了论点。反之,如果把一些不能充分说明问题的材料搬来作牵强附会的解释,或将所有材料统统不加选择地塞进文章,就会搞得文章臃肿庞杂,中心不突出。有一位同学写的议论文《骄者必败》,叙述了很多材料来证明论点。诸如赵括败于秦军,曹操败于赤壁之战,项羽自刎于乌江。巴黎公社失败,希特勒为苏联红军所败,等等。我们把这些材料仔细思考一下,鉴别一下,就会发现并不是所有材料都能说明“骄者必败”的论点的。历史上的项羽、曹操,他们都是由于骄傲,在某种场合下失败了,所以这些材料是符合论点的。但另外几则材料放在这里是不够妥当的。希特勒的失败,是由于他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战争,它是违背全世界人民利益的非正义战争,他的必然失败,并非由于骄傲。巴黎公社失败,是由于缺乏经验和外部敌人的过于强大,也并非由于骄傲。而赵括这个“纸上谈兵”的人物,理论脱离实际,所以败给秦国,主要的也不是由于骄傲。这些材料不但无助于突出“骄者必败”的论点,而且会出现自相矛盾、歪曲原意的不良作用。因此在议论文转述材料的过程中,要注意转述的角度,材料的取舍决定于能否为论点服务。

五、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在给材料作文中,如果写议论文,开头一般都要引述材料,看似简单的“引”,操作起来也不太容易。什么地方引,引多少,怎么引都必须明确。有的文章一开头即用“读了这则材料”之类的话代替对材料的引述,让人莫名其妙;也有的文章根本无视材料的存在,不引述材料,另起炉灶写作;也有的文章不动一字,照搬照抄原材料等等,这些都是不符合给材料作文写作要求的表现。一般来说,议论文开头引述材料的方式既可以是先简述材料,再转入论点,也可以先提炼论点,再转述材料。既要从原材料说起,又不能复述原材料,怎么办?

二、生阅读教材P32-33内容。划出“材料”“观点”“过渡句”。

三、师讲授“材料和议论的连接”。(由学生对材料的讨论引导出方法)

1、如何运用“始发叙述”。

一个是对原材料“一言以蔽之”。即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突出材料的中心意思。

在寓言诗《鸟的评说》中,麻雀、燕子、黄鹂、百灵等鸟,它们唇枪舌剑,互相攻击、诋毁,都自以为是地指出了对方各自的所谓“缺点”。读罢寓言诗,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一位大诗人的名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生动说明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哲理。

另一种方法是摘录原材料中一句有代表性的话,让读者知道原材料大致是个什么意思就行了,千万不要过多地引述原材料。

小姑娘一句“每朵花下面都有刺”的话,使我陷入了沉思。是的,“每朵花下都有刺。”人生,那是无与伦比的生命之花。但人生又无时无地不存在着烦恼,正如那花下的尖刺。但有刺又何尝不是好事呢?对花来说,刺是它的保护神,使花得以防御外界的侵害。对人来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苦去才会甘来。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总结:

在转述时如何迅速从叙述转为议题或论点。高尔基说过:“(开头)好像音乐里定调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也是作者花功夫的所在。”议论文的开头要讲究“短、快”。短,即要简洁,最好三两句成段,引入本论。开头短,可避免冗长之赘,而且短句成段,在空间上突出其内容的重要性。快,即入题要快,最好三言两语就点明文章的基本观点或议论的话题,这样有利于作者展开论述,不致出现主旨不清、中途转换论题等作文大忌。

2、如何恰当使用“连接句”。

见教材P30内容。

3.灵活使用夹叙夹议。

在议论文中,对材料的转述,可不拘泥于将所给材料连贯地引入议论文,还可以把一个材料分解开,穿插着析理,边叙边议,让叙议融为一体,这是活用材料的高招。

学海无涯。苏东坡年轻时读了一些书,颇为自负地在自家门前贴了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苏轼啊苏轼,天下的字知多少?人间的书有几何?中国上下数千年,多少个朝多少个代,又有多少种语言,多少种文字?这太多太多的字所组成的太多太多的书,有人敢说读尽了吗?后来,一位老者拿出一本书给他看,他却一字不识,窘得满脸通红,忙把对联改成“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显然,苏东坡从老者无声的教诲中认识到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的道理。从此,他孜孜不倦地致力于读书、学习,最终成为赫赫有名的一代文豪。是啊,学海无涯,只有“苦作舟”,才能获得成功的希望。

人才,到处都有,问题在于是否有人去发现他们。追溯历史,要是萧何不与韩信几天几夜地谈话,他哪里知道韩信是无双的奇才?要是左光斗不到百姓中去,他怎么能发现史可法的忠良品格?要是伯乐不深入马群调查研究,他又怎么可能鉴别出日行千里的良马呢?

四、作业对照。

1.中心论点:科学的道路上充满了艰难险阻

开头:

意大利哲学家和思想家布鲁诺因反对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宣传进步的宇宙观,反对宗教哲学,而引起罗马宗教裁判所的恐惧和仇恨。他被指控为宗教的叛逆并革除了他的教籍,以致长期流亡国外。1592年,布鲁诺在威尼斯被捕入狱,在被囚禁的8年中,他遭受了接连不断的审讯和折磨,但布鲁诺始终坚持自己的学说,最后被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为捍卫真理而献身的杰出学者。布鲁诺的人生历程无疑为后来者提供了启示:在科学探索的崎岖道路上充满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只有勇于克服这些艰难险阻,才能使科学不断地战胜谬误,真理不断地战胜迷信。

2.中心论点:科学家要具有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开头:

①人声鼎沸的罗马广场上,教徒们举着火把,声嘶力竭地喊着:“烧死他!烧死他!”广场中心竖着一个十字架,一位青年被绑在上面,脚下是成堆的柴火,眼睛里跳动着火苗。

“说!地球才是宇宙的中心!”一个身着黑长衫的教徒朝他威胁道。

“不!太阳才是中心!”青年没有丝毫畏惧。

“点火!”那黑长衫教徒气急败坏,一声令下。

火焰顿时在青年的脚下燃起,广场上一片欢呼。烈火中青年的目光始终是坚定的,他在烈火中永生。他,就是布鲁诺,一个为科学真理勇敢献身的人,他为历史增添了一道火红的风景。

②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天文学家、哲学家布鲁诺,因为宣传哥白尼的学说和自己的科学见解,为维护真理,在罗马教会的地牢里受了8年的非人的折磨,仍旧没有低头。最后在罗马鲜花广场被活活烧死。布鲁诺早已料到自己的结局。他说:“我认为胜利是可以得到的,而且勇敢地为它奋斗。我的后代将会说:‘他不知道死的恐惧,比任何人都刚毅,认为为真理而斗争是人生最大的乐趣。’”古今中外,多少圣贤豪杰,仁人志士,他们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的利益,为真理和正义的事业,勇于牺牲个人、家庭的利益甚至宝贵生命,这就是献身精神。这种精神需要大智大勇,需要无私爱人。正由于有了这种献身精神,人类社会才得以发展,才有可能日益美好。

3.中心论点:黑暗势力有时是很强大的

开头:

对宇宙的探索,人们以前都相信“地心说”,除此以外的任何解释都被视为异端邪说。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更是极大地触怒了教会,不被世人所接受。正在这时,走出了一位敢于对“地心说”说“不”的人──布鲁诺,他以满腔热血积极支持“日心说”,竭力揭示“地心说”的荒谬,却被罗马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处以“火刑”。由此可见黑暗势力的强大,它所代表的愚昧无知和顽固凶残的态度往往会扼杀新思想,扼杀真理,成为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巨大障碍。

第三课时

一、课堂练习:完成练习一、二。

教学参考:

1.“扔进沸腾的水锅”和“放到一个盛满凉水的锅中”,对青蛙来说一是逆境,一是顺境。面对逆境,青蛙表现出一种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斗志,奋力一跃,竟跳出锅外,安然逃生。身处顺境,青蛙逍遥自在,怡然自得,殊不知,养尊处优的结果是厄运悄悄来临,最终只能葬身锅底。由此可以警醒世人:人生没有直路可走,艰难险阻总是难免,顺利时,当居安思危,不断进取,方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遇到挫折时,应不畏艰险,自强不息,才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命运,靠自己把握,未来,要自己开拓。海明威说:没有人可以打败你,除了你自己。这一告诫值得我们永记心怀。

2.青蛙被冷不防地丢进煮沸的水锅里,能奋力跃出锅外;可当他被丢进慢慢加热的锅后,却乖乖地束手就擒,不做任何反抗,最终葬身锅底。伟大思想家孟子一句警世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对温水青蛙原理的最好诠释。没有危机意识,就算你经过再大的风浪,一个阴沟也能让你翻船。

3.一只青蛙被突然丢进滚沸的水锅中竟然能奋力跃出,安然逃生,然而却在慢慢加热升温的水中葬身锅底。我们如果把滚沸的油锅看成“逆境”,那么微温的水锅便是“顺境”。面对逆境,青蛙奋力一跃,化险为夷;身处顺境,青蛙得意忘形,终至丧命。两种不同的结果实在发人深省。

4.青蛙是一种冷血动物,当把它扔进煮沸的水锅中的时候,他知道反抗是因为知道危险。一段时间后,再把它扔进一个冷水锅中,并在锅底慢慢加热,他却没有意识到危险,在逐渐加热的水中享受着,当他感受到烫的时候,他却无力跳出,因为它已经麻木。人往往也是这样,有些人站在悬崖上,面对万丈深渊,谁也不敢跳下去,因为那是危险、灾难;而逐渐在走向深渊,逐渐在犯罪却自己不察觉。一些贪赃枉法者就是这样,经得住大风大浪的洗礼,却经不住糖衣炮弹、金钱美女的诱惑。

5.一只被扔进煮沸的热水锅里的青蛙能安全逃生;可是,一只被放在冷水锅里慢慢煮的青蛙却性命难保,这就是“温水青蛙原理”。这个原理告诉我们:一个人必须能够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不满足于现状、不安于现状,切不可在浑浑噩噩中度日,更不可躲避在暂时的安逸中。否则,就会落得与这只青蛙一样的下场。

第二题

参考例文

1.李斯特在巴黎公演前夕偶识了身处窘境的肖邦,他十分赏识这个青年的才华,于是在灯火熄灭之际,悄悄换上了肖邦。由此,肖邦被以这种独特的方式介绍给了巴黎的听众。中国自古有“千里马易得,伯乐难求”之说,李斯特这种提携新人的伯乐精神和甘当人梯的无私品德无疑是值得称颂的。

2.当灯光豁然大亮时,几乎倾倒每个人的琴声,竟然出自名不见经传的肖邦之手。李斯特以自己的聪明与智慧有力地推荐了肖邦,不仅使肖邦有了展示高超演奏技艺的机会,也为那些迷信名流、崇拜权威的音乐迷上了难得的一课。爱迪生曾说过:“我崇尚一切德高望重的名人,但我从不拜倒在他们的脚下,我渴望用科学来否定他们的某些谬误。”这说明了同样的道理:不能迷信权威,在凡人之间同样有不少出类拔萃之士。

二、作文训练:将练习一写成一“为什么每朵花下都有刺?”

生活中,我们都有过类似的境遇。当我们确立好一个目标后,我们起步走。目标是辉煌夺目的,而通往目标的路却是那么地漫长,崎岖。我们说:“为什么成功总是那么难?”

是啊,世上没有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得到的成功,成功是需要代价的,不忍受一定的苦楚,任何人也难以摘取成功的花朵。

陈景润若不是废寝忘食地埋头苦干,忍受了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他如何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司马迁身在大狱,遭受酷刑,如果不能忍受巨大的痛苦,他又怎能写出那“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我们对学习更是如此,不付出辛勤的汗水就无法得到成功。“学海无涯苦作舟。”有的人不能忍受奋斗途中的辛劳,怕被花刺破手指,望着成功的鲜花,他退却了;而有的人,眼睛注视着成功,用坚忍不拔的毅力做拐杖,忍着困倦、寂寞,忍着劳累、孤独,用汗水铺成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虽然举起鲜花的手已是血迹斑斑,但是,他毕竟成功了。

不仅学习如此,当前的改革也是这样。改革的前景自然是令人振奋的:国家昌盛,人民富裕,国泰民安,中华民族又腾飞于世界。然而当前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发展不平衡,市场疲软,供应不能满足需求等等。然而我们却不能不改革,不能离开这条强国之路。我们知道:每朵花下都有刺,没有一种成功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我们会咬紧牙关,振作精神,忍受当前的诸多不足,克服困难,我们有的是信心和勇气,有的是毅力走过这外有压力内有困难的艰难岁月,到达光辉的顶点。

倘有这样一个人,能够忍受花刺扎入皮肉时的疼痛,那么,他可以摘取自己心爱的鲜花;倘有这样一个民族,懂得“每朵花下都有刺”,懂得成功是需要代价的,因而能够咬牙忍受各种压力,忍受各种苦痛,不屈不挠地奋斗,那么这个民族就可以腾飞于世界。

愿我中华民族能忍受奋斗过程中的苦楚,愿我中华民族早日腾飞于世界。

[点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成功是需要代价的”,作者在转述材料时形象细致地描写了其中一个小姑娘摘花的场景,强调和突出了与论点密切相关的信息“每朵花下都有刺”,语言简洁生动。接着用“生活中,我们都有过类似的境遇”作为过渡,使材料与观点衔接自然,逻辑严密。文中还多次巧妙地把转述融入了论证中,如“有的人不能忍受奋斗途中的辛劳,怕被花刺破手指,望着成功的鲜花,他退却了”,“倘有这样一个人,能够忍受花刺扎入皮肉时的疼痛,那么,他可以摘取自己心爱的鲜花”,这样边叙边议,避免因运用过多的叙述代替必要的分析说理,显示了作者驾驭材料的高超能力。

麻雀说燕子/是怕冷的懦夫/燕子说黄鹂/徒有一身美丽的装束/黄鹂说百灵/声音悦耳动机不纯/百灵说最无原则的/要算是鹦鹉/鹦鹉说喜鹊/生就一副奴颜媚骨……

要求根据寓言诗《鸟的评说》,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也就是说要成就自己的美德,就要天天检查反省自己,也就是说要留下眼光看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有良好的修养。相反,那些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只把眼光盯在别人身上,一心想挑别人的毛病、出他人的丑,从而就认为别人不如自己的自我满足者们,是永远不会有所成就的。就像《鸟的评说》里的鸟儿,麻雀笑话燕子怕冷,但麻雀从没想过它不能像燕子那样从北方飞到遥远的南方;喜鹊说苍鹰好高骛远,但它从不能像苍鹰那样一飞冲天,傲视四野。它们只把眼光盯在别人身上,而不是听到对自己的批评就认真检查自己是否真正有那些错误,从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结果飞翔于云天的仍是苍鹰,唱歌悦耳的依然是百灵,它们谁都没有进步。

我们生活也是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何必要把眼光盯在别人身上呢?为什么要用自己的标准衡量别人呢?就像墙与风向标一样,墙的可贵之处就在其立场坚定,风吹来依旧岿然不动,但它永远不能像风向标那样指示风向。此时墙能做的就是要认真检查自己身上是否有漏洞,而不是去讥笑风向标的随风转来转去立场不坚定了。

把专门挑别人毛病的眼光收回来看看自己吧,认认真真找找自己的缺点,想想如何去改进,如何使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益的人,这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啊!

留一些眼光看自己!

[点评]这“应该留一些眼光看自己”,开门见山,十分利落。在中间论证的过程中,又再次巧妙地使用了原材料,先引用两条古语,然后灵活地转述了原材料的主要内容,两相比较,在此基础上,文章深入一层,从鸟类延伸到人类社会,暗扣原材料,指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足和缺点,不要把眼光盯在别人身上,用自己的标准衡量别人。最后在上文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文章水到渠成,自然收束。短短精练几语,不仅用“专门挑别人毛病”等词句巧妙暗点原材料,还强化了中心,增强了立意高度,极有说服力。

崔云

【篇二】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附件: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篇三】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一年级《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7青蛙写诗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2、认识两个偏旁:秃宝盖儿“冖”,四点底“灬”。

3、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二)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情感目标: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练习朗读,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三、教学难点:分辨汉字,认识偏旁。了解诗意。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演示法 练习法 读书指导法 游戏法 问答法

五、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

六、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你们知道青蛙长什么样子吗?你知道青蛙会写诗吗?今天我们去学习一首诗歌,就是关于青蛙的。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

老师板书课题《青蛙写诗》,请大家把课题读两遍。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一只可爱的小青蛙带我们去读诗。

三、学习生字

(一)初读课文

1、听老师读。

2、你自己读读看。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3、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

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xiě shī diǎn yào ɡuò ɡěi dānɡ chuàn men yǐ chénɡ

写 诗 点 要 过 给 当 串 们 以 成

xià ɡè yǔ

下 个 雨

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例如 学习生字写:音节:两拼音节,偏旁:秃宝盖儿“冖”,认识偏旁秃宝盖儿“冖”,结构:上下结构,请同学组词,最少说三个词,可以一起说,也可以找学生说。

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

要:多音字

āo 要求

ào 不要

反义词

下——上

这节课我们要记住

秃宝盖儿“冖”,

四点底“灬”。

(三)我书中的组词

请学生圈出本课中的生字组词

如果本课有现成的组词,就直接圈出来,如果本课的生字没有现成的组词,可以写一个,以备以后忘了组词可以随时翻看。

四、朗读生字

(一)带拼音朗读生字

1、学生齐读:说出音节,偏旁部首,结构,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

2、学生领读(一课一领读)

(二)去掉拼音朗读生字

我会读: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开火车读——自读。

五、游戏:找朋友游戏

老师把拼音卡片和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学生拿音节卡片和生字卡片。然后拼读

六、读一读(课后练习)

1、老师出示课后生字,看一看谁会读。

2、学生读一读。

诗歌 诗人 以前 以后 你们 他们 写字 写作业

七、考一考你

汉字魔术

写偏旁

写——( )

点——( )

们——( )

过——( )

加偏旁

与——( )

占——( )

反义词

下——(上 )

八、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老师总结: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认识了偏旁。

4、初读了课文.。

九、下节课我们做什么?

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朗读课文,分析课文,背诵课文。

2、请同学们自己在课下把本课生字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找一找游戏:我在那里?

规则1、老师叫学生闭上眼。2、老师把本课生字图片贴在黑板上。3、老师说汉字,叫学生睁开眼去找。

二、朗读课文,初悟课文

(一)老师示范朗读课文,看图片或者课件出示短文插图,

(二)学生自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出课文有几个小节。

三、分析课文,深悟课文

1、让学生说一说课文有几个小节?(5个小节)

2、你是怎样确定的?(这课文里有5个地方空一行处。)

3、同学们齐读第一小节

(1)雨点怎样说话呀?(淅沥沥,沙啦啦)

(2)青蛙说说什么了?(我要写诗啦)

(3)青蛙会写什么呢?谁会来帮忙呢?

4、请女生一起读第二小节,男生听着,听她们读得对不对。

(1) 小蝌蚪说什么了?(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

(2) 小蝌蚪长什么样?逗号长什么样?

(3) 小蝌蚪真的和逗号很像。

(4) 还有谁来帮忙呢?

5、请男生一起读第三小节,女生听着,听他们读得对不对。

(1)水泡泡说什么?(我能当个小句号)

(2)水泡泡长什么样?句号长什么样?

(3)水泡泡真的和句号很像。

(4)还有谁来帮忙呢?

6、请学生一起读第四小节

(1)一串小水珠说什么?(我们可以当省略号)

(2)一串小水珠长什么样?省略号长什么样?

(3)一串小水珠真的和省略号很像。

(4)有这么多朋友老来帮忙,青蛙的诗写成了吗?

7、请学生一起读第五小节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1)青蛙的诗写成了他写的诗歌什么样子呢?

青蛙一共写了三行诗:

呱呱,呱呱,

呱呱呱。

呱呱,呱呱,呱呱呱……

(2)第一行是谁帮忙的?(逗号,因为第一行是一个逗号)

(3)第二行是谁帮忙的?(句号,因为第二行是一个句号)。

(4)第三行是谁帮忙的?(省略号,因为第三行是一个省略号)。

8、老师总结:小青蛙太可爱了,它让我们认识了逗号,句号,省略号。作者生动地描绘了青蛙在下雨天青蛙“呱呱”地如作诗一样鸣叫的情景,形象地 将小蝌蚪、水泡泡和一串水珠比作了诗歌中的逗号、句号、省略号,读来让人浮想联翩。

四、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学生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学生自读

五、表演朗读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配上动作边表演边朗读。五个人一小组,进行表演朗诵。

六、考一考你

1、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

2、蛙写的诗里面有逗号,句号,和省略号,请你圈出来。 呱呱,呱呱,

呱呱呱。

呱呱,呱呱,呱呱呱……

七、课文升华

想一想:青蛙写诗谁还可以来帮忙呢?照样子说一说。

两只乌龟游过来

身子一缩说:

“我们可以当冒号”

八、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学习了朗读和分析了课文,背诵了课文。

九、下节课我们做什么?

【篇四】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青蛙写诗 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写、诗”等11个生字和秃宝盖、四点底2个偏旁;会写“下、个”等4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3、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

【教学难点】读好儿化音;会写“雨”。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写字纸

教师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课件;生字卡片;词卡。

[教学过程]

一、 以“诗”入境,激趣揭题

师:这节课我们上一节语文课。上课之前老师要认认真真地写一个字,请你们仔细看。(板书:诗)谁认识?(指读)我们把音注上。(注音)诗是整体认读音节,翘舌音,再读。(指读)你们都读过哪首诗?(生)给“诗”找个朋友吧!(生组词,师板书“写”字)今天,有一只小动物也写了一首诗,它是谁呀?(板书:青蛙)请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

二、 初读课文,落实字音

1、范 读:老师给大家读一读,请大家听准字音。

2、自由读:自由读文,一边读一边把生字圈出来,再借助拼音把它

读准。

3、同桌互读:同桌之间对一对圈画的字词,然后再互相读一读,要把字音读正确。

4、课件出词:①指读②强调“串”“珠”“泡”“省”“略”的读音③齐读。

5、课件出字:①指读②找到句子读

三、学文识字,指导朗读

师:刚才,同学们把字音都读准了。下面,我们把字宝宝送回到课文当中,看看能不能把课文也读正确。(指读)

师:现在我要提高要求了。这一次不仅要把课文读正确,还要读得通顺、流畅,自己试一试吧。(自由读)

师:谁能行?(指读检查)

师:老师还想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回请你一边读一边想你都读懂了什么?(自由读并思考)

师:读懂了吗?我可要检验一下了,在你的桌子上有词卡,请你和同桌一起读一遍,要把它读正确,读完击掌坐好。(同桌齐读词卡) 师:同桌两个人结合课文内容把词卡按一定的顺序摆好,摆完击掌坐好。(同桌合作摆词卡)

师:找同学上黑板上摆词卡。

师:你们摆的和他们一样不?

生:一样!

师:为什么这样摆?(指第一行)你是从课文哪句话知道的,给大家

读一读。(指读)说一说想法。

生:小蝌蚪游过来说:“我来给你当个小逗号!”

师:怎么从这句话就能知道要这样摆呢?

生:因为小蝌蚪和逗号长的象,所以把蝌蚪和逗号放一行。(生说理由)

师:见过蝌蚪吗?什么样?说说。

生: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师:看,是这个样子吗?(指板书)

师:所以小蝌蚪游过来说——(生接句子)

师:看“蝌、蚪”这两个字都带有虫字旁,表义。科、斗分别表音。它们都是形声字,一起读。(生读词)

师:孩子们,现在小蝌蚪甩着长长的尾巴向我们游过来了,它们多可爱呀!能把这句话读好吗?谁想读?(指读)

师:你就像小蝌蚪真可爱呀!

师:再看这一行(指板书),把“水泡泡”和“句号”放一起,你是从哪知道的?谁找到这句话了?给大家读一读。

生:池塘里的水泡泡说:“我能当个小句号。”

师:你是怎么想的?说说吧。

生:水泡泡和小句号很像,所以把它俩放一起。

师:看(指板书)它们像吗?(像)所以,水泡泡说——(生接句子) 师:水泡泡,水泡泡,所以,“泡”是三点水旁。

师:水泡泡能当小句号,它多自豪啊,能把这句话读好吗?自己试一

试。(生自己练读)

师:谁能读好这句话?(指读)

师:你是自豪的水泡泡。

师:把“一串水珠”和“省略号”放一起,谁找到答案了? 生:荷叶上的一串水珠说:“我们可以当省略号。”

师:看(指板书)它们像吗?(像)

师:“串”字还有来历呢(课件演示“串”的字理演变)把东西从中间穿起来就是“串”。这是一串水珠吗?(课件)

生:不是,一颗水珠。

师:现在呢?(课件)

生:是一串水珠。

师:很多的水珠连起来才是一串水珠。

师:看,这又是一串什么?(课件出示“一串灯笼”)这又是什么?(课件出示“一串项链”)

生:一串项链。

师:这可不是普通的项链,这是珍珠项链,像珍珠一样珍贵,像美玉一样美丽的事物常常用“王字旁”来表示。生活中,你还知道一串什么?

生:一串肉。

生:一串糖葫芦。

生:一串葡萄。

师:大家真是生活的有心人。能把这句话读好吗?(能)

师:老师也想读,咱们来比一比吧。(师范读,生齐读)

师:现在,看着你们自己摆的板书说说吧,青蛙写诗的时候都有谁来帮忙了?(指导用“有有还有”有条理地说话)帮了什么忙?(生接说)试着背一背(生自己练背)和老师一起带着动作背。(带动作背诵)

师:这是青蛙写的诗(课件出示)里面有了逗号、句号、省略号来帮忙,读起来就更有味道了。(指读并练读)。

小结:刚才,我们不但读懂了课文还试着把课文背了下来,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和这么多生字宝宝成了好朋友,现在字宝宝跑到老师手里了,你们能叫出名字吗?(抢读字卡)

四、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句”:①观察②书空“勹”③生描一个④范写⑤生写两个

2、“泡”:①对比观察②生描一个③生写一个④范写指导⑤生再写(关注学生的书写习惯,指导学生认真书写)

3、给“泡”字找朋友。(生扩词)

五、扩展积累,总结延伸

1、师:“珠”带着它的朋友也来了,我们来认识一下吧!(课件出示“珠”的图片及词语)

生:读

2、师:这是谁的朋友?(出示“省”的词语)谁来领读? 生:(1人领读)

3、师:刚才,你们认识了这么多新朋友。其他字宝宝都着急了,也

【篇五】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国标长春出版教材一年级下册

东北师大第二附属小学 中学高级教师 柳耀华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学期的学习内容,这首小诗歌共有五小节,短小精悍。文中以物拟人,生动地描绘了青蛙在下雨天高兴“呱呱呱”叫,做诗的情景,以此为情节学习生字,初步认识和了解三种标点符号。教材内容图文并茂,活泼形象,富于童趣,富于想象,富于创造,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儿童喜爱的课文,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教学留下广阔的空间。

[教学理念]

依据教材及学生学习特点,我以鲜明的图画、生动的诗歌为识字载体,将阅读和识字教学相融合,以阅读带识字,以识字促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立足学生丰富的生活,引导学生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力求构建了一个情境化、生活化的开放性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中,充分优化教学资源,树立大语文观念,适当拓展延伸,丰富教学内容,引发学生个性表达,挖掘学生的潜能,凸显课程校本化研究的特色。设计和教学时,我努力体现“三新”,即理念新,设计新,方法新;凸现“三重”,即重识字,重朗读,重创造。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2、感悟课文内容,拓展学生思维,发展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

3、初步认识和了解三种标点符号。

4、复习生字,学会写4个,交给多种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教学重点]

1、识记4个汉字。 2、凸显校本课程特色。

[教学准备]

课件、录音、挂图、实物、生字卡片等。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生字。

1、出示小青蛙(图片),和小青蛙交流,打个招呼。

2、创设情境,看图画读词语来复习生字。(课件演示)

3、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巩固生字。

4、去掉拼音,利用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二、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1、五名学生读课文:青蛙写诗的时候,都谁帮了它的忙?

(板书:小蝌蚪 水泡泡 一串水珠)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2、读读二、三、四小节,想想:他们都帮了青蛙的什么忙?

(板书:逗号 句号 省略号)

三、阅读课文,学习生字。

学“号”

1、今天我们认识了几个标点符号?

2、同桌在书上找一找逗号、句号和省略号,互相读一读。

3、在标点符号的大家族中,你还认识哪些标点?

4、想一想,除了标点符号以外,“号”还能组哪些词?

5、书空“号”字的笔顺,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引出“泡”“串”

1、老师吹泡泡,请学生仔细观察。

2、老师吹出了什么样的泡泡?(五颜六色的泡泡 一串串大大的泡泡 )

3、出示“泡”和“串”两个生字。

4、请学生在课文中圈出这两个字。

学“泡”

1、怎样记住“泡”字?

2、复习一下学过的生字,引出“一串字”。(抱 饱 炮 跑 袍)

3、读歌谣,区别记忆“一串字”,你会发现什么?(都是左右结构的形声字) 学“串”

1、看到“串”这个字,你能想到什么?(出示实物:一串项链、一串辣椒、一串灯笼)

2、老师用语言描述,学生猜,猜时要用上“串”字。

黄色的、弯弯的、吃起来软软的、甜甜的(一串香蕉)

甜的、圆的、有紫的、有绿的(一串葡萄)

用棍穿的、红红的、外边挂糖的、吃起来甜酸的(一串冰糖葫芦)

用棍穿的、火烧烤的、吃起来香香的(羊肉串)

3、分角色读二、三、四小节。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间休:下面我们就唱着歌跟着小青蛙到家里看看它写的诗,好吗?表演唱《小青蛙找家》 )

四、感悟诗句,学“呱”。

1、看一看,听一听小青蛙写的诗。(课件演示)。

2、大家听得很认真,猜猜是谁给小青蛙配的音?

3、让她再给大家读一遍,好吗?

4、大家仔细观察这首诗,你会发现什么?(只有一个字“呱”)

5、出示“呱”,又会发现什么?(形声字)

6、指导书写(从左到右书写规则,左窄右宽)

7、学生写“呱”字。

8、请大家再仔细观察这首诗,你还会发现什么?(节奏相同;有逗号、句号和感叹号)

9、再读这首诗时,要注意些什么?(句号停顿长一些,逗号短一些,省略号要读得好像话没说完)

10、谁再来读读?(指导读出不同的感觉)

11、引导学生当小翻译,想象青蛙写的诗是什么意思呢?小组内讨论。

12、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青蛙蹲在荷叶上看到天下雨了,心情怎样?假如你是小青蛙做了

一首美妙的诗,你的心情怎样?假如你得到了别人的帮助,你的心情又会怎样?

13、每个人都当小青蛙,来朗读自己做的诗。(带着高兴、自豪、感谢的心情)

五、拓展延伸,模仿作诗。

1、青蛙做了这首美妙的诗,被小动物们知道了,它们今天也来了,看看都谁来了,我

们来认识认识,听一听。

2、作业:请大家帮它们想想:每个小动物会做一首什么样的诗呢?都有谁会帮它们的忙呢?模仿课文说说。

【篇六】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新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青蛙写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1)(课件出示插图的动画)创设情境:快听:嘀嗒,嘀嗒什么声音?(下雨了)是啊!文中哪句话也写到下雨了?(指生读句子: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你感受到了什么?(雨下得很小。)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2)启发想象:

①雨点儿一滴一滴落到了水里,落到了荷叶上,落到了快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

预设:生1:雨点儿落到绿绿的荷叶上滚来滚去的。

生2:雨点儿落到水里,小河的水呀一圈一圈的可美啦!

生3:水里的小蝌蚪们都来啦,它们都把小脑袋露出来了。

②如果你是青蛙,想想雨点儿落到了你的身上,你会是什么感觉? 预设:我会感觉凉凉的,痒痒的,很好玩!

③如果你是青蛙,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会怎么样啊?

预设:高兴极了;觉得景色太美了!

(3)导读:快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句: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

(4)引读:所以青蛙高兴地说——齐读本小节最后一句:我要写诗啦!

2.学习第2~4小节。分角色朗读对话,感悟童趣。

(1)过渡:听到青蛙要写诗啦,瞧瞧谁来帮忙啦?

(2)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3)导学:你是从哪几小节知道的?(2、3、4)自由读这三个小节,思考:它们都帮了什么忙?

(4)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小蝌蚪(

——句号;一串水珠()——逗号;水泡泡())——省略号。

(5)导学:为什么它们能当逗号、句号、省略号呢?

①出示小蝌蚪图片,你们发现什么了?(小蝌蚪真像逗号。)

②师请孩子吹泡泡,你们发现什么了?(水泡泡圆圆的,很像句号;我觉得它不但圆,还透明,很漂亮!)

③指导学生朗读:多有趣啊!快出声地读一读第2、3小节。(学生练读后指

名读。)

④引导学生认识省略号。出示图片理解词语“一串水珠”。为什么不说一个水珠呢?

预设:省略号是六个点,一个水珠不像,我觉得一串水珠排起来很有趣!水珠们很团结!

⑤引读:快把你的想法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6)引读:是啊!多有趣的对话呀!多好的朋友啊!快试着小组内分角色有感情地读一读。

(7)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8)小结:大自然中的事物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多紧密呀!我们和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好朋友。

(9)依据板书,引领孩子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的背下来。

3.拓展延伸,训练语言。

(1)导学:多有趣的诗歌呀!快根据课文内容,想想大自然中的事物还有什么可以当逗号、省略号和句号?

(2)通过班级讨论得出:圆圆的( ),当个小句号;一串( ),当省略号;( )带个小尾巴可以当个小逗号。

4.学习第5小节,美读诗文,启迪灵性。

(1)导学: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青蛙,它终于把诗写成了(课件出示第5小节),快大声地读一读,看看自己能发现什么?(诗的内容只有一个“呱”字。)

(2)导学:青蛙写的诗多有意思,只有一个字——呱。这个字是拟声词。再读,读出不同的语气。

(3)导学:“呱呱,呱呱”是青蛙的语言,你能不能做个小翻译,给大家解释一下青蛙的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4)学生自由猜测青蛙“呱呱”的内容。

5.引读全文:雨天的景色多美呀!青蛙的朋友们多团结呀!所以青蛙才能写出这么美的诗,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出发,利用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理解为什么小蝌蚪能当

【篇七】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7青蛙写诗教学设计(两课时)

青蛙写诗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诗,共有五小节。作者生动地描绘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地如作诗一样鸣叫的情景,形象地将小蝌蚪、水泡泡和一串水珠比作了诗歌中的逗号、句号、省略号,读来让人浮想联翩。教材内容图文并茂,富于童趣,富于想象,富于创造,十分适于天性活泼、充满好奇的一年级学生学习语言、认识事物,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教学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设计思路:识字写字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本课识字教学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孩子们识字方法,努力做到识和用相结合。借助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字卡、词卡、图片、课件情境图等)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激发学生识字写字、阅读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启迪孩子的灵性!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中阅读。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借助图画,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理解诗歌、感悟诗意。

教学目标:

1.认识“写、诗”11个生字和秃宝盖,四点底2个偏旁,会写“下、个、雨、们”4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3.在读中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逗号、句号。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逗号、句号。

教学难点:读好儿化音,“雨”的书写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生词卡片。青蛙、蝌蚪、水泡泡、水珠的彩色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出幻灯片)一个美丽的荷花池,荷花池里都有什么啊?(荷叶、荷花、小蝌蚪、水泡泡、一串小水珠)这时候,从池塘里跳出一只大青蛙。忽然,天空下起了小雨(大屏幕显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2、师引读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出青蛙写诗那种愉悦的心情。3.青蛙到底写了一首什么样的诗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青蛙写诗》,教师板书课题“青蛙写诗”。

认识“写”字,学习秃宝盖,组词:写字,书写;认识“诗”字,组词:古诗、诗歌、诗人,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今天我们学的《青蛙写诗》就是一首诗歌,那么青蛙写的诗什么样呢?出示带音节的:“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1)呱,是青蛙的——(生:叫声),青蛙用它的叫声写成了这首诗,和我们以前见过的诗有什么不一样吗?(没有题目;一个字;没有标点)

2)没有标点的诗读起来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自己读一读,感觉一下。(生自己试读)你来说说什么感受?(感觉有点难受;感觉有点上不来气;有点不太好听……)

3)青蛙的好朋友帮助了它,帮了青蛙什么忙?有了朋友的帮助青蛙的诗又变成什么样了呢?我们到课文中去看一看吧!

二、初读诗歌,认生字词:

1、教师范读。学生感受诗歌的内容,听清字音。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诗歌,圈画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几句诗之后出现了空行,这几句就是一小节。数一数,这首诗歌有几小节?标出序号。

4、多方式读, 采取同桌分小节互助读或开火车分小节读和老师领读等方式指导学生读正确,随文识字,如:点,认识四点底,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点”。

三.学习第一小节——创设情境,激发想象,感受雨天的美。

配合情境图,播放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的声音,什么声音?(下雨了)是啊!哪句话写的呀!指生读(下雨了,雨点儿淅啦啦,淅啦啦!)指导学生读好雨点儿的儿化音。字卡: 指生再读(下雨了,雨点儿淅啦啦,淅啦啦!)你感受到什么?(雨点儿下得很小)从哪感受到的?(通过朗读在语境里理解词语“淅沥沥,沙啦啦”)引读小雨的感觉。

小雨点一滴一滴落到了水里,落到了荷叶上,落到了快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 (雨点儿落到绿绿的荷叶上滚来滚去的。 雨点儿落到水里,小河的水呀一圈一圈的可美啦! 水里的蝌蚪们都来啦,它们都把小脑袋露出来了。 雨点儿落到绿绿的荷叶上滚来滚去的。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借助图片,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发展语言。)

2、如果你是小青蛙,想想小雨点落到小青蛙的身上,它会是什么感觉?(它会感觉凉凉的,痒痒的,很好玩!)

3、如果你是小青蛙,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会怎么样啊?(高兴极了;它觉得景色太美了)

4、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句:下雨了,雨点淅沥沥,沙啦啦!。 快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5、所以它高兴地说—–齐读最后一句:我要作诗啦!

四、学习第二——四小节,分角色朗读对话,感悟童趣。。

1、听到小青蛙要作诗啦,瞧瞧谁来帮忙啦?

(板书:小蝌蚪 水泡泡 一串水珠)你从哪几小节知道的?(2、3、4)

2、自由读思考:它们都帮了什么忙?

( 板书: 小蝌蚪图片 ——逗号 水泡泡图片—— 句号 一串水珠—— 省略号) 3、看板书总结后,为什么它们能当逗号,句号,省略号呢?

①出示小蝌蚪图片,你们发现什么啦?(板书,)认识逗号(通过观察图片理解为什么小蝌蚪能当逗号。识字与认识诗文相结合,同时训练语言)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② 师请孩子吹泡泡,你们发现什么啦?(板书。)认识句号(水泡泡圆圆的,很像句号;我觉得它不但圆,还透明很漂亮!多有趣啊! )快出声地读一读。指生读。

③师(板书)认识省略号,出示图片理解词语“一串水珠”为什么不说一个水珠呢?(省略号是六个的,一个不行的,我觉得一串排一起来很有趣!水珠们很团结!)还能说一串什么?(训练语言)

师引读:快把你的想法读出来。指生读。齐读。

5、多有趣的对话呀!多好的朋友哇!快试着小组内分角色有感情地读一读。

6、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比赛读。

五、学习第5小节,美读诗文,启迪灵性

1、 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小青蛙,它终于把——诗——写完成(出示诗文——)了,快出声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青蛙写的诗多有意思,只有一个字——呱,但是有了好朋友的帮忙,这诗就有了停顿,有了好听的节奏。逗号的停顿时间短一点,句号的停顿时间稍长一点。

自由练读青蛙写的诗。老师领读(活泼轻快地),注意节奏。再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师小结:几个小小的标点就让青蛙的诗变得有韵味了,我们还真不能小看了它们。

2、“呱呱,呱呱”是小青蛙的语言,你能不能做个小翻译,给大家解释一下青蛙的诗写的是什么意思?(如果学生想象存在困难,教师可以加以示范引导。)如果让我来翻译,我觉得青蛙好像在说:“高兴,高兴,真高兴。”你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新的想法吗?

(设计意图:发挥想象,启迪孩子们的灵性。)

四、多种方式,巩固识字。

1、自读生字。 有趣的诗歌我们学完了, 这些字宝宝你还认识吗?自己拼一拼,读一读吧。

2、选小老师领读生字。 谁能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读? (一名学生读会写的字, 一名学生读会认的字。 )

3、游戏激趣,领读词语。 喜欢玩游戏吗?老师这里有一个好玩的游戏——青蛙过河。课件:每一片荷叶下面都藏着一个词语,如果都读对了,你就可以帮助青蛙顺利到达河对岸。谁愿意接受挑战?指名读。如果他读对了我们就跟着一起读为他加油,好不好?

4、回文识字。 挑战成功,你们胜利了!开心吗?让我们开开心心地再读一读《青蛙写诗》这篇课文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学生在课后“蓝色通道”自由拼拼读读记记11个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11 个生字。

3 诗歌 诗人 点头 点心 不要 过来 走过 送给 给你 当心 一串 串门 我们 可以 以前 以后 当成 完成

二.课堂练习

1.填完标点,读一读。

①我们要爱护小青蛙()

②傍晚( )小青蛙在池塘里叫个不停( )

③我要作诗啦( )

2.读一读。

池塘里有一大片荷叶,荷叶上蹲着一只小青蛙,它正在呱呱叫,就好像在作诗一样。

三.朗读课文

1.自由练习朗读课文。

2.开火车分小节朗读。鼓励并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男女生接连读。

4.分角色朗读全诗。

5.说一说:大自然中的事物,还有什么可以当逗号、句号、省略号?

四.指导写字

1、指导学生观察“下、个、雨、们”的笔顺并书空,仔细观察一些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写法,“指导”老师在田字格里写字。

2、学生描红、临写,师巡视,个别指导。展示讲评。3、读词语:上下 下去 一个 个子 下雨 雨水 我们 人们

五.背诵课文

1.再读一读课文,争取背诵下来。

2.指导背诵方法。反复朗读,想象画面,尝试背诵。先记住首尾两小节,再依次记住 中间“小蝌蚪”“水泡”“一串水珠”的话,最后尝试连起来背诵整首诗歌。

3.练习背诵。

4.检查背诵情况。

七.布置作业:把这首诗歌背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青蛙写诗

小蝌蚪——,(逗号)

水泡泡——。(句号)

一串水珠(省略号)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青蛙写诗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