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叶圣陶二三事优秀教案

小学作文 zuowen 3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蜀鄙二僧(教师中心稿)

26.蜀鄙二僧

教学目标

1.学会朗读文言文。

2.体会本文中所包含的思想意义。

3.理解积累文言词汇。

4.理解句义、文义。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学会朗读文言文。

(2)理解积累文言词汇。

(3)理解句义、文义。

2.难点体会本文中所包含的思想意义。

课时划分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

恃(shǐ语(yù钵(bō哉(zā)鄙(bì)

2.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3.试翻译课文。

二、导语

这要辨别人物说话的语气,揣摩人物说话在的情态,有表情的朗读。如两处“子保恃而往?”第一次应读出疑问的语气;第二处则要读出反诘的语气。

3.请学生对讲文字、词后质疑提问。然后翻译。

四、课堂小结

(一)一字多义

其:其一贫其中

其:为其来也他指橘

其:其这味不同它指橘

而:子何恃而往表修饰不译

而:僧富者不能至百贫者至焉表转折却

之:吾欲这南海动词去

之:西蜀之去南海助词位于主渭之间不译

之: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助词位于主渭之间不译

之:楚王闻之代词这件事

(2)古今异义

鄙:古义:边境蜀之鄙有二僧

今义:卑鄙

顾:古义:反而,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今义:照顾

去:古义:距离西蜀之去南海

今义:往

(3)多音多义词

语:(yu)不言不语

(yu)不以语人

数:(shu)数落

(shu)次数

(shu)数不见鲜

板书:

贫僧:一瓶一钵,自面海还

富僧:欲买舟而下,有惭色

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

立志当如蜀鄙之贫僧

五、作业

1.完成

2.课后理解与探究三、四题。0。000

3.选项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思考课后理解与探究一、二题。

2.就课文不理解处质疑。

二、导语

天下的事情有因难的也有容易的,但是看你去不去干,不去干容易的也变困难,努力去干困难的也变容易的。课文中两个和尚去南海的故事,就告诉我们这个道理。

三、正课

1.朗读课文。

2.质疑:两个和尚都想去南海,穷和尚凭借什么去的?

讨论并归纳:凭借一个水瓶和一个碗。

3.质疑:课文中有两处写道:“子何恃而往?”的语气一样吗?请说明理由。

讨论并归纳:不一样。第一处是疑问的语气,是富和尚对穷尚询问。第二处是的反问,是富和尚认为穷和尚没有钱根本去不成。

4.质疑:富和尚为什么去不成?

讨论并归纳:富和尚几年来想雇船顺流而下,都没有成功。

5.质疑:两个和尚朝南海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因为穷和尚立下了目标能不怕辛苦,有顽强的意志,坚持到底,就能成功。

6.质疑:两个和尚朝南海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做什么事情,只要立下了志向,不怕辛苦努力去做,就有成功的可能。

7.质疑:作者从蜀鄙之僧的故事发出“人之立志”的感想,请你讲一则小故事,并生发感想,在小组中交流。由小组选派代表在班上交流。

四、课堂小结

本文以对话形式展开蜀鄙二僧去南海的故事情节。运用地比,寓含深刻的道理。两僧比较,一劳一逸,一勤一懒,结果自有一易一难、一成一败之别。以事喻理。叙述蜀鄙二僧去南海的故事,虽然讲的不是学习,但在道理上与学悄类似。通过设喻,生动地说明了道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理解与探究一、二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篇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职教第二册第一单元教案(教师中心稿)

郭志海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1

风景谈2

第一教时2

第二教时6

包身工9

第一课时9

第二课时11

梦和泪13

作文训练:18

第一二课时:18

第三课时18

风景谈

教学重点:

《风景谈》谈的内容(政治意义、美学意义);谈的方法(对照、烘托的手法;写景和写人相结合,递进式精辟议论贯穿六幅画面,使散文的“形”“神”达到完美统一的写法)

教学难点;

1、本文的构思,作者如何巧妙地“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

2、余见本设计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教学设想:

1、文章的美学意义,教学的难点主要通过诉诸形象(多媒体情境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感悟。

2、课前布置预习;自读课文,完成课后“思考和练习”一、三。课上再通过一道习题将这两道题的内容(即这二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提纲挈领,明确《风景谈》的谈锋所及,分析作者如何“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复习旧知开讲

初中时我们曾学过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那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散文多采用含蓄的标题,间接地揭示中心。《白杨礼赞》借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坚持抗日的北方军民,歌颂他们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属于托物言志。《风景谈》谈的是什么?属于什么表达方式?(学生速读课文,讨论。指名回答。)

明确:(1)题目风景谈,照字面理解就是谈风景,但是作者是“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的,实际上就是借“谈风景”来“谈政治”,赞扬延安儿女所表现的向上、坚毅的民族精神,属于借景抒情。这就要求我们通过风景来理解风景中所包含的政治的内容。

2)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它的政治意义。还有一个更深刻的方面,大家想想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后,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通过PowerPornt中的幻灯片浏览模式演示两组照片:一组是纯风景,另一组是在此风景的背景上加上一些人的活动,要求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思考:哪组照片更好,更有意义?

学生回答:有人活动的这一组。因为它(a)显得有生机;(b)能构起我们对往事的回忆……

情境教学(蓄势):教师先用PowerPoint中的幻灯片浏览模式演示根据课文中的情境绘制的六幅风景画中的纯风景:沙漠、高原、延河、石洞、桃林、山峰,并提问:这样的风景美不美?

学生回答:……(众说纷纭)

教师再在刚才演示的幻灯片浏览模式的下方,再对应演示另一组在原风景画的背景上分别加上了六幅风景画中“人的活动”的幻灯片。在演示的同时,可同步播放由“我赞美你,骆驼—军民大生产—延安颂—三月里的小雨—解放区的天—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六首歌曲或其它延安时期歌曲组成的“名曲联奏”。整个过程如下表:

画面地点自然景观(首先播放)人的活动(其次加上)名曲联奏(建议曲目)

沙漠驼铃猩猩峡外沙漠单调、平板、苍茫驼队出现我赞美你,骆驼

高原归耕黄土高原(解放区蓝天、黑山、明月、作物晚归的农人军民大生产

延河夕照解放区—延安晚霞、河水、大山、黄土、山坡、野火欢歌笑语的来自五湖四海的“鲁艺”师生延安颂

石洞雨景解放区雨天、荒山、石洞促膝读书的男女青年三月里的小雨

桃园小憩解放区桃林、茶社、作物学习与休息的青年解放区的天

北园晨号解放区晨光、朝霞、山峰号兵、哨兵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然后提问:这样的风景美不美?学生回答:美,美在有了生机。

教师明确:这就是《风景谈》这人的精神境界的美赋于自然风光的美以生机,这也就是作者在文章中反复强调的“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所蕴含的意思。这是《风景谈》谈出的第二个方面——它的美学意义。

课文中把写景与写人的活动结合起来,那一幅幅美妙的画面是静穆的自然和充满活力的人组成,“人的活动”作为“风景”的组成部分,是风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风景”作为人的活动的环境,是衬托人的崇高精神的背景。落笔于绘景,着眼于写人,以景物突出人物,借风景来表现人的精神,“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构思十分巧妙。

三、分析作者如何“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

(一)、检查预习

1、指名同学说出自己完成“思考和练习”一的答案,并通过演示文稿放映中的飞入、驶入效果将它{即“沙漠驼铃”等四字句}添加到相应幻灯片的下面。

2、要求学生说出“思考和练习”三上的语句{文眼}在文章中的位置。

(二)、教师通过“演示文稿放映“播放下列习题,要求全班同学先一起做,教师巡视,然后指名同学说出做的不同结果,学生比较后予以明确,并通过飞入、驶入效果将它添加到题中空格部位,此时可再度播放刚才播放过的“名曲联奏”。

1、沙漠驼铃——写猩猩峡外沙漠的“风景”,说明人类比自然更伟大。

2、高原归耕与延河夕照写延安儿女的劳动生活,说明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尤其伟大。

3、石洞雨景与桃林小憩写延安青年的学习和休息,说明人类高贵的精神填补了自然的贫乏。

4、北国晨号——写清晨山峰上两名战士的雄姿,说明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人是民族精神的化身,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三)幅散式提问:

a、本文的六幅风景画面是按怎样的顺序组织起来的?

讨论后明确:是按作者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逐步深化的顺序组织起来的。

作者在写景的过程中运用严密的语言,进行一些简短的议论。这些议论都写了自然与人的关系,猛然看起来似乎差别不大,但仔细玩味,就可体会到其揭示的含义是逐步深化的,比如……(利用上面幻灯片上的习题进行直观的分析,下同。)

b、五段议论性文字在文章的思想表达和结构组织上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五处议论,连缀了六幅内容不同的风景画,形成了一个整体,成为了一幅历史长卷。五处议论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揭示了各幅“风景画”的画旨,又层层深入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是统帅全文思想内容的“神”。五处议论,如同乐曲中的主旋律,间隔出现,使文章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清晰的层次,增强了音乐美。

四、存疑探索式结尾

提问:本文主要反映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但第一幅画面是描绘猩猩峡外的沙漠,这里当时不属于解放区,作者为什么把它放在首当其冲的地位,而且充当了全文的楔子呢?我们下节再说,请同学们课后先思考一下。播放一首延安时期的或歌颂延安的乐曲(如〈延安颂〉,莫耶词、郑律成曲)的录音并布置作业:

(1)、课后的[思考和练习]

(2)、给加点的字注音,然后解词:

妩()媚颀()长山坳()干坼()

浅濑()清冽()断碣()黑魆魆()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分析写作特点(对照和烘托),解决难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衔接导入,归纳已知,分析写作特点:

(一)、指名同学回答

(1)上一课时最后(存疑)的那个问题

明确:上节课上我们已经知道,作者把即使是最单调、最平板的荒凉贫脊的沙漠地带,只要有了人的活动,面貌就会大大地改观,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本文的文眼,它是层层深入地表现主题的第一台阶,是一曲交响曲中的“序曲”。

(2)既然说到文眼,那么请回忆一下,这“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及贯穿全文的五处议论这五处议论逐层深入,象一条红线把六幅画面串联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也就构成了文章的……?

学生:线索!

(3)启发思考:既然文眼是作者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五处议论,那么文章在写作时必然要运用什么手法?

明确:运用对照和烘托的手法,使主题更加鲜明。如沙漠中“纯然一色”烘托“猩红大旗”;沙漠中形、声、色与驼队出现的形、声、色的对比;石洞中的一对与公园里一对儿的对照;静穆的大自然与弥漫着生命力的人的对照……把事物表现得鲜明醒目,强化了主题。

二、解决难点:

(一)教师范读(突出重点词语、句子,用不同的语调强化感情,声情并茂,以情感人)在读完每一部分后,依次分别计论、明确下列四个难点问题及“思考和练习”三上的五个小问题(后者的答案可参见《教参》,不赘。)

(1)、文章从看《塞上风云》预告片入笔有什么作用?(在讨论前,有条件的话,可通过投影仪播放一段《塞上风云》的电影剪辑.)

明确:《塞上风云》是反映抗战时期各民族团结抗战的爱国影片。作者在延安时期观看后,深受触动,回重庆写此文时,忆起在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感,自然激起感情的浪花,触动了记忆的闸门,这样开始下笔,就交代了写作的缘起,起到了领挈全文的作用。这与学过的《故乡的榕树》、《土地》两茅盾同志在病危之际,曾嘱托他的儿子韦韬说明:“(调朱弄粉的手儿)应指鲁艺的一些做文艺工作的女同志。”

(3)、“更有两位虎头虎脑的青年,他们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一句中,“天下最难走的路”是指什么路?

明确:1、他们年纪虽轻,但在他们这一代革命青年人来说,经历了诸多生活磨难,走过了曲折的人生道路。2、当时的国民党反动派阻止全国各地奔赴革命圣地延安的爱国青年和文艺工作者,设置了重重关卡,因此爱国青年等人要冒着生命危险,克服自然的、人为的许多困难。

(在进行这一步时,可用投影仪播放一些各地青年克服困难,奔赴革命圣地延安的电影或历史资料片断)

(4)第六幅画面写小号兵时,为什么又加入了白天所见到的一张照片这个材料?[可用叠加的办法放映一幅山岗上小号兵(左上、远景)和照片上小号兵(右下、近景)的幻灯片]

明确:这是因为山岗上的小号兵离得远,只能做粗线条的勾勒,照片上的号兵就在眼前,可以做细致的刻画,这里运用衬托的手法,使两者形象结合在一起,就使山岗上号兵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加清晰了。

三、呼应开头结束

提问:学了课文,你觉得与姊妹《白杨礼赞》先写白杨树(实写),描绘和赞美黄土高原上的白杨树,铺垫后升华,板书设计

沙漠驼铃——写……说明……

高原归耕

延河夕照

石洞雨景

桃林小憩

北国晨号——写……说明……

人的精神境界的美赞美党领导下的延安儿

赋于自然风光的美女所表现的向上、坚毅

以生机(美学意义)的民族精神(政治意义)

画面地点景观人的活动议论寓意

沙漠驼铃猩猩峡外的沙漠中单调、平板、苍茫驼队的出现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只有人才能使自然充满活力

高原归耕黄土高原(解放区)蓝天、黑山、明月、作物晚归的农人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乃是伟大之中尤其伟大者以劳动创造为乐的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革命事业旺盛,从而歌颂创造这一切的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边区人民和革命知识分子

延河夕照解放区——延安晚霞河水、大山黄土、山坡、野火欢歌笑语的来自五湖四海的“鲁艺”师生

石洞雨景解放区雨天、荒山、石洞促膝读书的青年男女内心生活极其充实的人是风景的主宰清楚明白生活意义的人在任何情况下也不会百无聊赖,他们使生活顿时生色

桃园小憩解放区桃林、茶社、作物学习与休息的青年人类最高贵的精神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革命青年以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高贵品质创造了第二自然

北国晨号解放区晨光、朝霞、山峰号兵、哨兵这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为民族的解放,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战斗的人是最伟大的

包身工

教学目标

1、了解包身工的涵义及包身工制度。

2、学习《包身工》的写作手法。

A.刻画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

B.艺术构思;

C.细节描写;

D.语言风格。

3、了解《包身工》的影响。

4、注意课文以包身工问题为中心,在记叙中穿插说明、议论和抒情的写法

5、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详略

教学重点:触发学生的真实感受以思考这一事件

教学难点:讲解时不失时机地触发学生的思考

要让学生从现实再回到那个黑暗的时代去感受残酷这本身就是本课需要解决的问题,它有赖于教师的讲解和学生是否能从中受到感染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作者作品介绍

夏衍先生原名沈端先(1900——1995),优秀剧作家,戏剧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主要进行话剧和电影创作,长期而多方面从事创作实践。著名的电影剧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并改编鲁迅《祝福》、茅盾的《林家铺子》为电影剧本。解放后任文化部副部长。

《包身工》发表于1936年6月上海《光明》月刊创刊号,是作者仅有的一“七尺阔,十二尺深”,约为9个平方多。

“在不到十个平方的房间里”住着十六七个人;平均居住面积是0.6个平方房间除了作寝室外,还作“吃喝拉撒”用,生活如猪猡。

二)生活安排:作者描写了包身工起订时的混乱情景,紧张忙乱。她们为何这么紧张,可以慢点吗?

作息时间:四点一刻:起床要做多少事?其忙乱程度可想而知

五点上工

中餐及午休一小时

下午六点收工

除了十二小时强劳动,还有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务,而她们的年龄与在座的同学的年龄差不多。恶劣的生活条件,繁重的体力劳动,严重摧残着这些未成年少女的身心健康。在这样的环境里,她们变得麻木,像机器一样。差不多失去了作为女性最起码的羞耻感。

三)生活条件

“穿”——穿着短衣,上面是褪了色的油脏了的湖绿乃到青莲的短衫,下面是无色或是柳条的裤子。长头发,很多还梳着辫子。破脏的粗布鞋,缠过而未放大的脚,走路也就有点蹒跚的样子,

“吃”——早晚吃粥,中午干饭。中午的饭和晚上的粥,由老板差人给她们送进工厂里去。粥,它的成分并不和一般通用的意义一样。在南方,碎米和豆渣根本就是猪食。

“住”——每间工房七尺宽,十二尺长——面积约9.32平方米。要容十六、七个人,吃喝拉撒睡都在这里。

“行”——她们没有自由,只能在严密监视下往来于工房与工厂之间,两点一线。

可见所谓“供给住食”用“饲养”一词更符合实际——猪狗不如的生活。

3、带工老板如何压榨包身工的?

一)“两年来带工老板从‘芦柴棒’身上实际已收入二百三十元钱了。”

第三年若按第二年末的日工钱三角八分计算,并且就算是“芦柴棒”一年仅干340天,带工老板三年从她身上的收入是359块,除去包身费二十块,带工老板从“芦柴棒”身上至少榨取了纯利润339块。

每个带工老板带三十、王十甚至一百五十以上的包身工,三年至少可赚10170块钱!多者可赚50850块钱以上。

全上海当年有24000以上的包身工,她们仅在三年之内至少被带工老板榨取了8136000块钱以上。

包身工身受日本资本家和带工老板双重剥削的,日本资本家获得会更多。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夏衍,原名沈端先,他是我国著名的剧作家。其中有电影剧作《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改编鲁迅的《祝福》、茅盾的《林家铺子》。《包身工》是一作者为什么要描写那个穿着和时节不相称的拷绸衫裤的男子?被他连踢带骂吆喝起床的“猪猡”为什么如此“懒惰”?

A、豪华的不合时宜的穿着,揭示了那个男子的身份、地位和内心世界,与包身工们“衣服破烂”形成鲜明对比。

B、在恶劣的劳动环境(音响、尘埃和湿气)的威胁下,经党挨打受罚而又只有两粥一饭的包身工们,每天从事繁重的工作长达十二小时,因而身体衰弱、精疲力竭,而“清晨四点一刻”那么早就又得起床,难免一些人一时起不来。但这不能说明包身工们懒惰,反而和包身工们所受的非人折磨和牛马般的生活,充分暴露出包身工制度的黑暗。

2:包身工们的“女性所有的那种害羞的感觉”为什么“似乎已经迟钝了”?她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为什么朝夕相处两年多的同伴却“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这合不合情理?

A:这些都是一些反常的现象,是当时包身工们被压近得麻木不仁的悲惨生活的写照,完全合乎当时特定的“情理”。

3:她们是如何沦落到这种地步的?

A:在家乡无法活命,又受骗签下了“包身契据”,所心“她们的身体”“包给了叫做‘带工’的老板”,成了“替带工赚钱的‘机器’”。在“包身契”上早已写明“生死疾病,一听天命”。当女孩子真的有事时,她们真的没脸见人了吗?

4:“包身工”制度是如何造成的?它形成的政治经济原因是什么?

6-8由包工头“招工”的实例指出包身工制度的起因

12-17由“芒柴棒”等人的实例分析包身工制度得以发展的三个原因。

24、25以大量确凿的数据阐明包身工制度发展的实况。

19-23以包身工所受的三大威胁和三大罚规为例揭露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我们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包身工制度的形成原因及本质有了一个全面、概括地的了解,那么对于具体的例子也就是书上所说的点面结合的中典型人物“芦柴棒”、“小福子”遭遇:烧火、生病、抄身、挨罚。这样写的作用是:具体形象的面上的材料使课文的内容充分,典型突出的点上的材料使课文内容深刻鲜明。点面结合,相得益彰,增强了课文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夏衍先生在1959年《从“包身工”引起的回忆》中写道:“对现在的年青工人来说,大概这些都已经是历史上的‘陈迹’了,在那个悲惨的时代,今天的青年人还没有出世。那么,我想,回头来知道一点过去的事情,应付更深刻地感到作为一个毛泽东时代工人的幸福。人吃人的社会,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工人给资本家当牛马,当虫豸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可是我们得记住:要赶走帝国主义,要推翻人吃人的社会制度,人们的先人曾会出了无数的生命、血汗与眼泪。幸福不是无代价可以得来的。为了今天的幸福,为了更幸福的将来:爱党、爱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新中国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应该是我们青年一代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聂耳先生谱曲、;田汉先生填词的,当时有人提出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如果选用这首歌,是不是感觉上太悲壮了。当时议论纷纷,最后周恩来总理说了一句话:“我们要居安思危嘛!”我们现在学习这些作品,其中最大的意义就是懂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地来之不易的。

梦和泪

教学目的

一、学习冰心的爱国情感和赤子之心。

二、了解记叙文的中心和材料的关系。

三、了解课文标新求真,以小见大,巧妙的构思。

教学设想

一、本文抓住人物最富个性的本质特征,用梦的形式向读者全面展示冰心的一生,作者把冰心的梦和冰心的泪巧妙连结起来,这点学生不易理解,要抓住这个重点,结合课文结构框架,引导学生反复阅读。

二、文章的语言质朴而又真挚,凝炼而又形象,作者时而叙述,时而议论,时而抒情,时而描写。可让学生分类整理,深刻体会。

教学要点

一、了解记叙文的中心和材料的关系;

二、通过阅读训练,学会把握文章中心的方法。

三、理解课文设疑与释疑、比较与衬托、记叙与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色。

教学方法

一、建议本课可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可作适当的点拨和指导。

二、在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可组织大家讨论,总结归纳本文学习的重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指导学生自读课文

先提出问题,再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然后组织讨论。通过阅读与讨论,使学生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问题:

1、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来表现文章的中心?这些材料哪些写得详,哪些写得略?

2、文章细致地描写了冰心的哭,这对表现文章的中心有什么作用?

3、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叙述了冰心父亲和母亲的经历,这与写冰心有什么关系?

4、文中写冰心“爱做美梦,很美很精”,这与写冰心的泪有什么关系?

5、画出文中的议论句,体会这些句子的表达作用。

6、文章中有好几处都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法,找出有关的句子或段落,说说有什么表达效果。

提示:

1.根据表达中心意思的需要合理选材,巧妙剪裁是课文的一大特色。

作者善于寻求构思的新角度,以小见大,使构思新颖独特。写冰心,可写的事物很多,作者却在冰心的微笑中别出心裁地发现了特殊的审美视角,描写冰心的哭,从而使文章成为众多描写冰心的文章中与众不同的一

《梦和泪》框架结构

《梦和泪》是一

第一部分(第1~24段)梦是泪的外在表现。这一部分可分为二个层次。

第一层(第1~3段)提出梦和冰心。

第1段,这层首括句;梦是人生的一部分。

第2段,点明冰心惯于把梦当作人生的一部分来描写。

第3段,人们从冰心他们描写的梦中知道许多事和人。

第二层(第4~24段)由题辞引出冰心哭的故事。

第4段:设疑。

第5—24段:释疑。冰心的哭是为了可爱的朋友,为了多难的祖国,为了民族遭遇的屈辱和劫祸。

第二部分(第25~35段)把冰心的泪和祖国、民族的命运连结在一起。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第25~27段)梦是创作的源泉。

第二层(第28~33段)冰心父母所经历的故事,就是冰心泪的思想基础。

第三层(第34~35段)冰心的经历,使我们看见了民族的灵魂;冰心积压了近一个世纪的号啕大哭,使我们了解了她是怎样一个人。

第三部分(第36~40段)冰心的性格是永远追求完满美好,她创造了最精最美的梦。这一部分可分为二个层次。

第一层(第36~37段)永不失赤子之心是冰心伟大人格的写照。

第36段,梦即性格。

第37段,冰心在医院里。

第二层(第38~40段)

第38段,冰心爱做美梦,她永远在追求美和纯真。

第39段,冰心的梦和泪永不失赤子之心。

第40段,梦为冰心伟大人格的作证。

附简略结构图:

三、永不失赤子之心的泪和梦是冰心伟大人格的写照。(36)~(40)

写作特点:

一、择取典型

典型之人之事不一定是大人物或大事件。有时“大”的事件并不典型,有时“小”事中却凡中见奇。我们说选材要新颖、独特,就是要在所选之事所写之人非常典型。所谓典型,就是其人其事能反映出社会或生活的本质特征,只有这样典型的人和事,才最有力地突出文章的中心。

《梦和泪》这形散神不散。

散文分类:

作文训练:

写作范围:按照提炼中心合理选材剪裁的要求写记叙文

题目: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二课时:

写作

第三课时

评析

【篇三】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 2.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 3.反复诵读本文,领会文意。 【过程与方法】

1.理解文章,掌握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 2.掌握本文对人物因小见大的刻画方法; 3.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 导语设计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也是他教学生涯的最好写照。 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教育家,却时时在反省自己。我们呢?我们是否能深刻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我们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当你离别之时,你希望别人是怎样评价你呢?今天我们一起跟随张中行的目光,看看他眼中的叶圣陶。

第1课时

学习目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1. 检查预习,了解人物。 2.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重点)

学习过程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来源:Zxxk.Com]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板书设计

修改文章 待人厚送客 复信

作文做人

律己严力求完美

以身作则 鞠躬尽瘁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 速读课文,梳理思路。(重点) 2. 细读课文,品味语言。(难点) 3. 理解写法,把握形象。(重点) 4. 联系生活,拓展训练。(难点) 学习过程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第1段):谈写作本文的缘由。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第二部分(第2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因小见大的写法 第三部分(第3—5段):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第四部分(第6—8段):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行文平易、内涵深厚

的另一面——律己严。

第五部分(第9段):谈学习和效仿叶先生品德的思考。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1.本文的篇幅比较长,因此布置预习很有必要。

2.本文的语言表现出两种不同风格,因此有必要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来辨析。 3. 课后引导学生修改作文,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不足之处:

1. 忽视了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细节问题,课后有必要进行补充。

【篇四】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第1课时

【篇五】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第二课时

主备人 刘甜甜 执教人

年级 学期 学科教案(第 页 共 页)

年级 学期 学科教案(第 页 共 页)

年级 学期 学科教案(第 页 共 页)

【篇六】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执教者:高家堰镇中心学校 任俊杰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文章,掌握略读方法,快速概括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具体事迹。

2、精读细读,领悟本文以小见大、叙议结合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写作当中。

过程与方法:掌握默读诵读技巧,养成圈点勾画阅读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高尚品德。

二、【教学重点】

1、从作者在文章记叙的事情中,领会叶圣陶先生的崇高品德。

2、根据品析需求勾划重点字、词、句,在默读、朗读中品析语言的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理解并能运用以小见大、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方法】自主阅读 老师讲授 独立思考

五、【预习课任务】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1、诵读全文,扫清生字词障碍。

2、结合导学案找出文中主要素材,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3、了解课文的创作背景。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

1、【导入】有这样一个人,被誉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中学毕业后,因家境清贫,开始当小学教师并从事文学创作。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1923年,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并发表了长篇小说《倪焕之》,他还创作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九一八”事变以后,他还发起成立“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中央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他还写出了大量有关教育、教学的专著和文章,为我国现代教育、现代文学和现代出版事业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就是叶圣陶。今天,

我们一起跟随张中行的笔尖,去再次感受他不同于人的情操和风范,请大家翻开书本《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2、【走进作者】张中行,原名张璇,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代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许怡评价他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1931年毕业于通县师范学校,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建国后长期供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中学语言教材的编辑,退休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直至1997年。

3、【背景追溯】

作者和叶圣陶都是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叶圣陶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任社长兼总编辑,聘请张中行去人教社工作。张中行在北京多年,普通话也非常有优势,在工作之余会协助叶圣陶先生编辑多种语文读物。张中行一直敬佩叶圣陶的为人,他们的交往一直持续到叶圣陶去世。1988年2月叶圣陶去世,3个月后,作者就写下这篇文章,表达对叶圣陶的怀念与赞美之情。

【整体感知寻事件】

1、本文写了关于叶圣陶的哪几件事情?

答:

修改文章与标点工作认真、谦虚好学

送客并举手打拱为人谦逊、注重礼节 及时给朋友复信关爱朋友、重情重义 写作言文必如一严苛于己

文风倡导须简洁力求完美 作文用词定规范以身作则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2、 学生在整理完事情,提问:这些事情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还是生活中的小事?在黑板上板书“小”。他记叙的这些事情是从一个角度出发还是多个方面呢?在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依据。

【独立研读悟品行】

1、待人宽,律己严,这两个方面是对叶圣陶精神的总的概括,你能不能从张中行记叙的事情中具体的去分析叶圣陶的精神品质有哪些呢?

2、提问:从具体的小事当中去彰显一个人的伟大精神品质,这是什么样的写法啊? 板书:以小见大。

【师生共读品赞意】

1、提问,学生在文中找出的依据,这是表达方式的哪一种?并再要学生找文中张中行对叶圣陶先生的评价性句子?再点叙议结合。

2、这些评论性的语言,能表现出张中行对叶圣陶先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表现出作者的追思缅怀、景仰赞美之情。

3、提问学生,议论在文中什么样的作用。

一是在叙述中阐发事物的意义,增强文章的思想深度;二是表达作者的某些观点,放在叙事中引发读者的思考;三是画龙点睛,揭示文章的主题。

【学以致用显身手】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没有精细的描写和专门的抒情笔墨,而是以叙述为主,通过一件件具体的生活小事来再现叶圣陶的品格风采,并兼以少许适当的议论,使得叶圣陶先生的形象生动感人。也请你拿起笔,运用以小见大、叙议结合的方法写一个你印象里很深刻的人物,表现他的精神品质。

七、【板书设计】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 叶圣陶二三事优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