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语文书七年级下册人教版2017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书

小学作文 zuowen 1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语文书七年级下册人教版2017

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教材分析

一、教材整体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材编排出现较大变化:

1.全书总共24篇文章,仅保留旧版教材文章9篇,其余为新增文章,其中包含老版教材其他年级段文章5篇,七上1篇,八上4篇。

2.古诗词诵读保留旧版4首,新增4首。

3.名著导读,由旧版《童年》、《昆虫记》更改为新版《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且分别安排在第三单元、第六单元之后学习。

同时在创新中仍然按照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编排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六个单元的主题分别为名人、祖国、凡人、美德、哲理、探险。

每个单元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两部分。六次综合性学习分为“三大三小”,即大型综合性学习和小型综合性学习各三次,前者强调研究能力的培养,后者突出写作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各单元具体分析

第一单元

(一)教学内容

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的人物而光辉灿烂。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为人类奉献宝贵精神粮食的文学艺术家…… 阅读本单元的课文,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非凡气质,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

(二)教学目标

本单元学习精神的方法、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注意结合人物生平极其所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

1.邓稼先/杨振宁:划出你认为最感人的、能揭示邓稼先精神和人格的语句并解释、分析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学习、感受闻一多独特的人格魅力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萧红: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4.孙权劝学/《资治通鉴》:赏析写人记事的美妙手法

第二单元

(一)教学内容

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它意味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热爱家乡的土地人民它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第二单元所选的都是表现家国情怀的作品,能够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目标

第二单元继续学习精读。注重涵泳品味,尽量把自己“浸泡”在作品的氛围之中,调动起体验与想象,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作品的情景,感受作者的情怀。还要学习做批注,记下自己的点滴体会。

(三)教学重点

5 黄河颂/光未然:1理解诗歌颂扬黄河、赞美民族伟大的内涵,体会作者炽烈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美读诗歌,感受其韵律美、画面美、修辞美

语文书七年级下册人教版2017

6 最后一课/都德:品味语言,揣摩人物心理,领会小说的思想内涵。

7. 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精读课文,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了解呼告的写作手法。 8 木兰诗:复述故事,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第三单元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培养爱心的单元,培养学生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培养学生的体谅人、同情人、关爱人的感情,特别是关注关爱普通人、弱势群体。

(二)教学目标

学习观察生活、挖掘普通人身上的写作材料。进一步学习记叙文中多种手法的运用,使记叙文向艺术性发展。

(三)教学重点

9《阿长与〈山海经〉》(记叙性散文)观察、体味普通人身上的人情,重视亲情、友情,学会关爱人。学习本文从平凡小事中挖掘人物个性、刻画人物和“欲扬先抑”的手法。

10《老王》(记叙性散文)观察、感受普通人身上的美德和善良,学习本文从常见小事中观察、提炼题材及白描叙述中含情的手法。

11《台阶》(小说)体会、理解父母亲养家的艰辛及对子女的爱心。学习从平凡普通生活中寻找题材、围绕中心事件、通过“我”的眼光塑造中心人物的手法。与《背影》比较不同。

12《卖油翁》文章篇幅不长,但故事生动,通过记叙卖油翁与陈尧咨的对话和卖油翁酌油的事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由于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上好这篇课文,对培养学生戒骄戒躁,保持谦虚谨慎的生活作风,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有着积极的意义。

第四单元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所选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阅读这些课文,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使人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二)教学目标

本单元重点学习略读。通过精读了解某一类文章的特点后,就可以推而广之,去略读许多同类的文章。略读侧重观其大略,粗知文章的大意。略读时可以根据一定的目的或需要,确定阅读重点,其他部分的文字则可以快速阅读。另外,还要注意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三)教学重点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

14.《驿路梨花》通过写云南边疆哀牢山中路边一间小茅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断传递的动人情景。

15.《最苦与最乐》通过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证明了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16.《陋室铭》作者通过写陋室不陋表达了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品质。《爱莲说》则寄寓了作者对趋炎附势、追逐名利的人的鄙弃,表达自己不慕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

第五单元

(一)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体会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建议运用比较的方法阅读,分子作品之间的相同或不同之处,以拓展视野,加深理解。

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诗文中描写的景物往往浸透着作者的情感,所以我们能够在山川溪泉中听见回荡的心声,在花草树木间发现人生的影子。这个单元的课文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字里行间闪烁着哲理的光彩,带给我们许多启迪。

(二)教学目标

本单元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体会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书法对社会人生的感悟。运用分析对比阅读的办法,分析作品质检的相同或不同的地方拓展视野。

(三)教学重点

17 紫藤萝瀑布/宗璞:紫藤萝花的象征意义及文章主旨的显现;生动而细致的景物描写 18* 一棵小桃树/贾平凹:培养学生坚强不屈,勇于和困难作斗争的品质。

19* 外国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在诵读中体会诗人情感,在情感酝酿中诵读; 体悟人生哲理。 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通过品味关键字词感受本诗的内涵。

20 古代诗歌五首: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第六单元

语文书七年级下册人教版2017

(一)教学内容

探险,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寻,也是对自身的挑战。探险过程中的任何艰难险阻,都抑制不住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阻挡不了人类迈向全新领域的脚步。而科学幻想,依据科学技术的原理、发展趋势以及科学假说,展示了人类对未来的大胆想象。本单元主要选取探险与科幻方面的文章,希望同学们从中触摸到探险者的精神世界,并激发出探索自然世界和科学领域的兴趣与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

本单元重点学习浏览。浏览时,可以一目数行地扫视文段,迅速提取字里行间的主要信息。另外,还要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有所思考和质疑。

(三)教学重点

21 伟大的悲剧/茨威格: 通过品读,体会关键语句,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22 太空一日/杨利伟:理解作者的科学精神与探险精神。

23* 带上她的眼睛/刘慈欣:理解文中人物的探险精神与牺牲精神,理解作者表达的主旨。

24 河中石兽/纪昀: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

【篇二】语文书七年级下册人教版2017

2017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案

1.邓稼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 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3. 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教学重点:1.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 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1. 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2 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课前准备:

1.阅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预习生字、生词。

2.布置学生广泛搜集邓稼先的故事。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课文背景 整体感知课文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一)、背景说明。

1.关于两弹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关于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 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3.关于杨振宁

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

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

(二)、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语文书七年级下册人教版2017

邓稼jià先 元勋xūn 至死不懈xi 鞠jū躬尽瘁cuì语文书七年级下册人教版2017

选聘pìn 无垠yíng 殷红yān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的流泪。形容事迹英勇悲壮,非常感人。

歌:歌颂,赞叹;泣:流泪。 元勋:立大功的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了为止。形容辛勤地贡献自

己的一切。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瘁:辛劳。已:止。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当:承当,承受;无愧:不惭愧。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喻:明白、了解;晓:知道。

截然不同:断然不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截然:分明地,显然地。

马革裹尸:用马皮包裹尸体。指英勇作战,死于沙场。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层:重迭,重复;穷:穷尽。

二:整体感知

1. 速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结构, 说出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 小组合作讨论,全班讨论交流。

3. 教师评议学生发言,归纳讨论意见:

本文共有六大部分,且每一部分均设有小标题。

第一部分,展示背景。

通过列举 1898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情况,让读者管窥百年中国的屈辱历史。然而~个世纪后,中国人站起来了,就在这新中国刚刚诞生的早晨,新中国带着从黑夜走出的迷们,披着朝阳的霞光,迎来了从海外归来的一位对祖国母亲有拳拳之心的儿子——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述邓稼先的生平。写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对中国核武器设计研究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第三部分,写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比较,以凸现邓稼先的人品。语文书七年级下册人教版2017

奥本海默是一位出类拔草、锋芒毕露,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原子弹工程领导人。邓稼先是一位能力超群、忠厚朴实,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因此,作者说,邓稼先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最有奉献精神的儿子。

第四部分,通过写邓稼先的诚恳周到及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所创造出来的成就,激起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作者为民族而自豪,为稼先而骄傲。

第五部分,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坚定、执著与勇敢。

通过回顾学生时代课本中的《吊古战场文》,描绘了沙漠戈壁的荒凉与凄惋,同时也指出了从事这项伟大工作需具备超凡的直觉判断、严谨的逻辑思维、果敢的胆识、坚定的信心,以及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又令常人难以想像,且常常伴有生命危险。

第六部分,是一首唱给邓稼先的赞歌和挽歌,同时也是一首唱给祖国的颂歌和恋歌。

本文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热情赞美邓稼先为国家=民族建立的功勋,表达了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

三、作业:思考课后第一题

第二课时(总第2课时)

教学要点: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明确本节课教学要点

二:整体感知

1.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圈出其中的关键语句。

(浏览课文,找语句,圈出词语。在此基础上全班讨论交流找出的语句。)

第一部分最后一小节; 第二部分最后两小节; 第三部分第九、第十小节; 第四部分最后一小节;

第五部分引用的五四时代的歌;第六部分。

三:研读欣赏

1.以第三部分为范例,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好处:

a.以上语句或语段,大多运用议论、抒情表达方式,因而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在表达作者的至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现在,我们通过第三部分的探究来认识这一点。]

找出第三部分第九、第十两小节中的关键词语,说明这些词语各自概括了这一部分的那些内容,说一说这样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好处。

b .四人合作小组讨论2—3分钟,然后组织全班讨论交流。

c. 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评议、肯定: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的——概括并赞美邓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朴实。

奉献精神,理想党员——概括并赞美邓稼先最不要引人注目,没有私心。 品格使人们绝对相信他:说服两派继续工作,制成氢弹;说服工宣队、军宣队队员。

2.默读第一部分。说说为什么要概述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

文章开头列举中国一百年前的历史对于表现人物的作用:通过鲜明的对比,突出今天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的伟大成就,从而把邓稼先的贡献放在一个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中国之所以不再任人宰割是因为我们有了强大的国力,而由邓稼先领导的核武器研究的成功,无疑是这之中最闪亮的一笔,突出了邓稼先的贡献之大。

3.默读第三部分。说说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并说说邓稼先

性格特点。

作者将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奥本海默与邓稼先作对比的目的:他们是从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科学家,作者的意图显然不是要褒贬某人,而是通过对比,使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呼之欲出。 4.默读第四部分。说说你对事后我连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我始终想不清楚这句话

的理解。

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着作者的深情,如: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动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这一句作者运用两个表选择关系的设问句,充分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引起的感情震荡,它含蓄地告诉读者,作者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更为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语言简练,蕴含丰富。

四:质疑问难: 鼓励学生提问并参与解答问题。

朗读《吊古战场文》的原文和译文。译文如下: 广大呀,广大呀!空旷的沙漠无边无际,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河水象飘带一样弯曲流动。群山像犬牙一样交错在一起。幽暗啊悲惨凄凉,明风悲号,天日昏黄。飞返折断,百草枯死,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各种飞身无处可栖,在天上乱窜,许多怪兽争斗激烈,失群狂奔。亭长告诉我说:这犹是古战场啊!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都夜没在这里,时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每逢天阴的时候,就会听得更加清楚。

五:拓展延伸:1.学生自主选择其他部分,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好处。(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两三部分即可,不必面面俱到。)2. 全班讨论:你认为邓稼先的那些品质值得我们终身学习? 3. 叙述你收集的邓稼先的故事,加上简要评论,表达你对他的情感。

六:总结课文:

(一)、深刻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本文既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也不同于一般的人物评传,而是以民族文化为背景,以民族情结,私人友爱为基调,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叙写了一个淳朴谦逊的科学工作者的奋斗历程。同时文中还插入了幼儿读本、诗歌电报书信等内容,抒发了对邓稼先的赞颂之情。本文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可以说形式是自由的,而主题是集中的,那就是有了中华文化,就能孕育像邓稼先这样的优秀儿女,也正是因为有了邓稼先一类的杰出人物,我们的民族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写作特色 :

1、朴实无华、平白流畅的语言风格,结合长短变化的句式安排,使文章蕴含了深厚的情感,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2、作者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主题式的小标题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六个部分各有各的重点,同时又连成一个整体。

六: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教后记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文意;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

2 方法与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语文书七年级下册人教版2017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1。对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2.本文选材技巧和结构技巧。

3、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

教学难点: 难理解的文言词语。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搜集闻一多先生和臧克家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3课时)

导 入:2001年4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70周年大会上讲:闻一多先生横眉冷对反动派,宁死不屈,表现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风亮节,这是清华大学的骄傲,也是我们知识分子的光荣。江泽民同志为什么高度赞扬闻一多先生?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去探寻赞扬的原因。(板书课题)

整体感知:

1、出示学习目标 2、 检查预习,扫清文字障碍。

3.课堂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了解相关知识。

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的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大学读书即参加学生运动。1928年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他就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胜利就不剃去。 1937年在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15日参加李公朴追悼会,之后又去参加记者招待会,会后遭到特务分子的暗杀,把一腔热血洒在了为民主而战斗的前线,用生命谱写了一首最壮丽的诗篇。诗集: 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

臧克家,生于1905年的臧老,是对我国新诗作出卓越贡献的著名诗人。他从1925年发表诗作,创作生涯长达80年之久。成果之富,影响之大,被认为几乎可以说就是一部足以现身说法的活生生的中国新诗史。他本人也被誉为农民诗人。《烙印》《老马》《罪恶的黑手》《春风集》《欢呼集》《今昔吟》《学诗断想》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名作。为纪念鲁迅而作的《有的人》,成为在广大群众中流传甚广、深入人心的经典。

4.听读课文: 要求:听清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并思考问题。

(1)文章从那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

(2)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的人?

(3)据此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闻先生说和做的什么特点?

学生听读后,感情朗读,四人小组讨论。 教师引导明确:

(1)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的。

(2)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或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3)分两部分,1——7自然段为第一部分,记述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也不说

【篇三】语文书七年级下册人教版2017

2017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拼音词语单

1、邓稼先

yuán xūn diàn jī xuǎn pìn yáo yán bi snɡ zhu y kūn lún 元勋 奠基 选聘 谣言 背诵 昼夜 昆仑

语文书七年级下册人教版2017

zhìyǒu kě ɡē kě qì xiǎn wi rn zhī zhì sǐ bú xi

挚友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至死不懈

jū ɡōnɡ jìn cuì dānɡ zhīwú kuì jiāyùhùxiǎo fēnɡ mánɡ blù fùrújiē zhī 鞠躬尽瘁 当之无愧 家喻户晓 锋芒毕露 妇孺皆知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shū tu bào qiàn zhì xù shēn xiāo bàn lǚ xiáo kǎi shu ɡuǒ 梳头 抱歉 秩序 深宵 伴侣 小楷 硕果 zhu yu di qǐ pnɡ pài dà wú wi qi r bù shě mù bù kuī yuán 卓越 迭起 澎湃 大无畏 锲而不舍 目不窥园 lìjìn xīn xu xīn búzàiyān kānɡ kǎilín lí qìchōnɡ du niú 沥尽心血 心不在焉 慷慨淋漓 气冲斗牛

3、回忆鲁迅先生

yǎo kāi di kǔn k sou tiáo ɡēnɡ jiǎo ru xīn jīn 舀 揩 碟 捆 咳嗽 调羹 绞肉 薪金 jiào duì cǎo shuài xí zǎo yōu rán fēn fù mǒ shā ɡē dɑ 校对 草率 洗澡 悠然 吩咐 抹杀 疙瘩 shēn wù tnɡ ju bù yǐ wi rán

深恶痛绝 不以为然

5、黄河颂

diān pī qì p kuánɡ lán zhuliú wǎn zhuǎn pínɡ zhànɡ 巅 劈 气魄 狂澜 浊流 宛转 屏障

bǔ yù bǎnɡ yànɡ hào hào dànɡ dànɡ

哺育 榜样 浩浩荡荡

6、最后一课

wǔ du wán zhuǎn xuān nào qì fēn chà yì ào huǐ 捂 踱 婉转 喧闹 气氛 诧异 懊悔 chnɡ fá nú lì yào shi zì tiě qí dǎo

惩罚 奴隶 钥匙 字帖 祈祷

7、土地的誓言

niǎn shì yán xiōnɡ tánɡ háo mínɡ shān jiàn ɡāo liɑnɡ 碾 誓言 胸膛 嗥鸣 山涧 高粱

bān lán chán rào ɡn ɡǔ m qì tián lǒnɡ mái zànɡ ɡǎo tou 斑斓 缠绕 亘古 默契 田垄 埋葬 镐头 tú rǎnɡ h dào fēnɡ ráo wū huì chí rǔ

土壤 禾稻 丰饶 污秽 耻辱

9、阿长与《山海经》

ɡē zhì qí zēnɡ wù pú sà zhú ɡān fán suǒ tú fěi biàn zi xiōnɡ pú

搁 掷 脐 憎恶 菩萨 竹竿 烦琐 土匪 辫子 胸脯

chuānɡ bā ji wn āi dào m lì shū zhāi pī lì zhn sǒnɡ cū zhuō shu ɡuǎ

疮疤 诘问 哀悼 茉莉 书斋 霹雳 震悚 粗拙 守寡

10、老王

dēnɡ bēnɡ shāo huánɡ kǒnɡ zhǒnɡ zhànɡ huānɡ pì qǔ dì jiànɡ ɡ xiānɡ qiàn

蹬 绷 捎 惶恐 肿胀 荒僻 取缔 降格 镶嵌

mn kuànɡ zhì bn wú rǔ kuì zu

门框 滞笨 侮辱 愧怍

11、台阶

kěn bnɡ qiào kē mn kǎn hu dɑo zāo ɡāo xǐnɡ wù shǎnɡ wǔ

啃 蹦 撬 磕 门槛 厚道 糟糕 醒悟 晌午

fán zào tu lú zì yán zì yǔ yán wài zhī yì wēi bù zú dào dà tínɡ ɡuǎnɡ zhnɡ

烦躁 头颅 自言自语 言外之意 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xiū rùn shēnɡ shū shānɡ zhu kěn qi pì rú mnɡ lnɡ li zhui bi niu

修润 生疏 商酌 恳切 譬如 朦胧 累赘 别扭 tuō tà tuǒ tiē huì rn bú juàn bù chǐ xià wn diān pi liú lí yǐ shēn zu z

拖沓 妥帖 诲人不倦 不耻下问 颠沛流离 以身作则

14、驿路梨花

zhài niǎn kánɡ yì lù mí mánɡ dǒu qiào lù sù zhú mi jiǎn lu yōu xián

寨 撵 扛 驿路 迷茫 陡峭 露宿 竹篾 简陋 悠闲 xiū qì jīnɡ yínɡ zh sǔn

修葺 晶莹 折损

15、最苦与最乐

lǎn shī yì dá ɡuān qì yuē jiān dū pái jiě xún huán

揽 失意 达观 契约 监督 排解 循环

rú shì zhnɡ fù hǎi ku tiān kōnɡ bēi tiān mǐn rn

如释重负 海阔天空 悲天悯人

17、紫藤萝瀑布

pù bù bnɡ jiàn tiǎo du nínɡ wànɡ fán mì lǒnɡ zhào kū huái yí hàn

瀑布 迸溅 挑逗 凝望 繁密 笼罩 枯槐 遗憾 rěn jùn bú jīn xiān lù qinɡ jiānɡ

忍俊不禁 仙露琼浆

18、一棵小桃树

tuì chàn huǐ duō suo jīn chí zhí zhu fú shì wi suǒ miáo xiǎo hún p

褪 忏悔 哆嗦 矜持 执着 服侍 猥琐 渺小 魂魄

yu zhì chàn dǒu chì luǒ xu qì fānɡ ɡānɡ hōnɡ hōnɡ li li hu bù dān hánɡ

幼稚 颤抖 赤裸 血气方刚 轰轰轰轰烈烈 祸不单行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语文书七年级下册人教版2017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