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诗五首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重点律诗共八句,绝句共四句。
C、《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全文无一句直接议论、抒情句,却在叙事中饱含了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
D、《石壕吏》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人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的平叛斗争;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人一家的悲惨遭遇,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而深感悲痛。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5、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b)
A.由近望到远望B.由远望到近望
C.由俯视到仰视D.由仰视到俯视
26.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d)
A.这两句诗对仗工整。B.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C.作者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D.层云围绕在我的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
27.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d)
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C.当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8.在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b)
A.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
B.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
C.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可谓形神兼备。
D.诗歌语言精炼传神,如“钟”“割”,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
29、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B)
A、“望岳”:望,眺望;写诗人远观泰山的感受。“岱宗”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为诸岳所宗。
B、“青未了”:未了情,表明对齐鲁大地的感情深厚。
C、首两句用疑问的语气,勾勒出泰山在齐鲁大地连绵不断,望不尽头的情景。
D、中间四句以景写景,借景抒情,表现诗人追求高洁的远大志向。
30、下面是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是(D)
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勃的朝气。
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在向岳而望。
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31、对《望岳》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想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诗的第三四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画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
C、第五六句中“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是为泰山的运气。
D、全是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上进。
32.对《望岳》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C)
A、“齐鲁青未了”是说泰山广大,青青之色,绵延不绝,齐鲁大地都能望见。
B、“造化钟神秀”中的“造化”指大自然、天地,“钟”是聚集的意思。
C、“阴阳割昏晓”中的阴阳指山的南面和北面,这句是说泰山高大,使山高山北景色有别,判若昏晓。
D、这首诗首联写远望,颔联写近观,颈联从小处着笔细看,尾联写望岳产生的联想。
33、对《望岳》一诗理解不当的一项是(A)
A.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近而远,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B.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的那种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齐鲁青未了”,它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而是别出心裁地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
C.“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似裂。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4、对《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35.对《春望》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A、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作者自己。作者看到的是战乱中的春景,一片苍凉,感伤国事,见花落泪,闻鸟而惊心。
B、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作者的妻子,在这战乱连绵的日子,期盼外出游览的丈夫早写信来。簪,妇女束发的首饰。
C、作者所经历的这场战乱,是指唐代的藩镇割据。
D、“烽火连三月”,意指战争接连打了三个月,入侵者是吐蕃人。
36.对《春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意为: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意为:感叹时局,看到开花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意为:战争已经持续了三个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句意为: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37、对“国破山河地,城春草木深。”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A、这两句诗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视野从城到山河,令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视野从满城到花鸟,令人满目凄然,诗人的感情由隐到显,由弱到强,步步推进。
B、这两句诗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变化。“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残垣断壁同富有生机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
C、诗意变化的又一例为“国破”与“山河在”前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后写山河依旧,意思相反;“城春”与“草木深”前写明媚春景,后叙荒芜之状,前后相悖。这种诗意的变化,突出了山河破败的景象。
D、这两句诗以写景为主。句中的“国”、“山河”、“城”、“草木”都是诗人亲眼所写的景物。
3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诗的开因感时恨别,见到了本为娱人之物的花鸟反而流泪惊心;一种是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种解释都符合诗意。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自安史叛乱以来,战火不断,企盼亲人消息,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家书抵万金”是说一万两金才能得到一封家信。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句中,“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之伤痛之外,诗人又叹息衰老,更增了一层悲哀。
39、阅读杜甫《春望》这首诗,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C)
A首联写望中所见,山河依旧,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长安,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诗意形象生动,情感极其沉痛。
B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采用拟人写法,意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花也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
C“家书抵万金”写出战乱年代,一封普通家信是多么难得,多么值钱啊!急切希望知道家人是否平安的消息。
D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满头白发如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的艺术形象。这一细节描写,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40、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思念亲人的盼望之情。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
D.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悬一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意为:感叹时局,看到开花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意为:战争已经持续了三个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句意为: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43.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1分)
A.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儿女安危的时刻牵挂。
B.颔联写诗人见花落泪,闻鸟惊心,都是为了表达他感时伤世的情怀。
C.首联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春天降临到长安城,眼前却呈现出郁郁葱葱,欣欣向荣的景象。
D.尾联说诗人白发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足见他衰老得很快,而这又完全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44、对这首诗开头四句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第1句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第2句交代了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3、4句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3、4句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
45下列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A、“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体现了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
B、“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暗示老妇人已被官吏抓走了。
C、全诗主要塑造了一个盛气凌人的恶吏形象和一个饱受欺凌的老媪形象。其中,恶吏是本文塑造的主要人物。
D、本诗既抒发了诗人对人们的同情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谴责。
46.下面加粗的字解释有错误的是(B)
A.老翁逾墙走(越过)B.一男附书至(书写)
C.二男新战死(最近)D.急应河阳役(应征)
47.《石壕吏》中流露出的诗人感情是( B )
A、诗人对老妇一家的同情。
B、诗人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关注。
C、诗人对老妇一家的痛苦感到悲哀。
D、诗人对官吏暴虐的愤怒。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6、对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A.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B.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C.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7、化静为动,表现诗人过荆门入楚地的壮阔景象的语句(B)
A.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B.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C.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8、“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一联用到的修辞手法是(AB)
A.比喻B.对偶C.夸张D.衬托
29、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D)
A.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B.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C.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0、赏析《渡荆门送别》有误的一项是(D)
A.此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作者很自然地描绘了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
B.颔联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地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
C.颈联通过两幅美丽的画面来形容江上的美景,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写夜间的风景;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写黄昏的风景
D.“应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由之前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亲朋好友都来欢送我不忍分别。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
使至塞上
综合
⒈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诗题“使至塞上”中“使”的意思是出使,“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的意思是飘飞的蓬草。(2分)('12长沙市)
⒉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分)('11连云港市)
可从诗题“使至塞上”,诗句中“边、居延、汉塞、胡天、大漠、萧关、燕然、属国、都户”等词语(地名、官名)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
语句赏析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4分)('07铜仁市)
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也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1分);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2分);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幽微难言的激愤抑郁的情感(1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1分);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1分);表现了孤寂的情感(1分)。
“直”字,表现了打磨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1分);“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1分)。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1分)(意思对即可)
⒊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2分)('07铜仁市)
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尽头,俯首远瞰,横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苍茫地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答案不求同一,紧扣诗句,符合题意,描写境界阔大,气象雄浑、有文采,2分;“大漠”、“孤烟”、“直”、“黄河”、“圆”,少两个点扣1分,不计半分。)
选择题
⒈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12徐州市)
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B(“雄奇壮美”而非“明媚秀丽”)
⒉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12南宁市)
A.第一、二句叙事,写诗人以使者的身份,轻车简从,要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问将士。
B.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C.第五、六句“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D.第七、八句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侦察兵萧关却骑马来报:“长官正在燕然前线。”
D(“萧关”是古关名,而非人名。)
⒊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2柳州市)
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
C.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势恢宏。
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爱前线打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B
⒋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2柳州市)
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
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D
⒌选出对王维《使至塞上》赏析有误的一项()(2分)('12铁岭市)
A.首联诗人写自己轻车简从,奉使出征,要前往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慰问将士。
B.颔联中运用比喻,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抑郁、孤寂的内心情感,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C.颈联描写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视野开阔,意境雄浑,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
D.这是一首边塞诗,诗中描写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人到达边塞时所见的景色。
B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赏析能力。《使至塞上》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运用比喻修辞,作者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B项前半部分的赏析是正确的。但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的并不是这一句,而是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⒍阅读《使至塞上》,选出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11遂宁市)
A.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到达地点和作诗缘由,“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
B.颔联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由“归雁”一词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秋天。
C.颈联中,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D.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诗中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都护的赞叹。
B分析:B项中由“归雁入胡天”知道雁北飞,因此季节是春天。
⒎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08玉林市)
A.首联写作者出使,已经过了属国的居延这一地方。一个“单”字,写出了他出使的孤单与无奈。
B.颔联借用比喻,写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塞,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显得形象而生动。
C.颈联中,“孤烟”、“长河”、“落日”,写出了大漠景色的单调与荒。“直”“圆”写出了边塞人民不惧生活艰苦,奋勇向前以圆美好愿望的豪情斗志。
D.尾联意思是说在萧关遇到巡逻侦察的骑兵,才知道都护还在很远的燕然山。至此,并未交待“出使”结束,给人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
E.全诗叙事与写景相结合,而重点在于写景,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画面宏大,意境开阔,景色壮丽的塞外风光图。
B、D
渡荆门送别》
综合
⒈这首诗前六句着重写景,后两句抒情,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依依惜别(留念)的感情。(2分)('11河池市)
⒉本诗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其中最能表达他对故乡依依不舍之情的一个字是“怜”。(1分)('07潜江市)
⒊请写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1分)('10曲靖市)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语句赏析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2分)('10曲靖市)
示例:①绘意境: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
②赏字词:“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③品技巧: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作简要赏析。(2分)('11河池市)
示例: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倒映在水中的月亮比喻成明镜,用海市蜃楼这一特定的景观形容江上云霞之美。(1分)想象大胆奇特,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昼夜交替、时空变换的奇景,表达了诗人豪迈开阔的心情。(1分)
选择题
下面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07潜江市)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此行的目的。
B.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
C.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A
《登岳阳楼》
综合
⒈这首七言律诗借景抒情,把自然之景、__家国之恨__和__身世之悲__融于一体。(2分)('09孝感市)
⒉诗歌以“夕阳迟”和“欲暮时”点明登临岳阳楼的时间,以“无限悲”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2分)('12天门市)
选择题
⒈对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09孝感市)
A.首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远及近。
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
D.尾联“风霜”语意双关,“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
A
⒉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12天门市)
A.此诗意境宏深,气象开阔,情感苍凉悲壮。
B.“帘旌不动夕阳迟”由远及近,描绘了洞庭湖风平浪静、祥和安宁的景象。
C.“万里来游”“三年多难”,传递出诗人写此诗的处境。
D.“老木沧波”既是眼前实景,又包含了诗人历经风霜后的憔悴悲愁之绪。
B
⒊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12乌鲁木齐市)
A.首联是全诗写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的扫描,逐渐放开,最后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
B.诗的颈联以含蓄的方式,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
C.这首诗通过登楼所见,抒发诗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破败、中原动荡之忧,以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读之让人感慨万分。
D.与杜甫的《春望》《石壕吏》等诗相比较,能看出此诗的老杜风格。诗人在模仿的同时,又富于变化,布控精巧、情思绵绵,自成一格。
B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选出下面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B)
A.种豆南山下(庐山)B.晨兴理荒秽(荒凉污秽)C.道狭草木长(丛生)D.夕露沾我衣(夜露)
2.选出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D)
A.开头两句交代劳动地点、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
B.三、四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务农。“荒秽”指各种杂草。
C.五、六句承“荷锄归”,写回家的路上长满草,露沾衣服。
D.结尾两句抒情,“愿”指辛勤耕作只为获得好收成。
3、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
A.这首五言诗,语言朴素,意境恬淡,体现了作者悠然的心境。
B.第三四句描写的是作者自己的躬耕生活,这种生活虽然辛苦,但却充实愉快。
C.带月荷锄、夕露沾衣的农耕生活,实情实景,生动感人,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D.作者沉溺于美好的田园生活中,乐于做一个隐士而忘却一切的世俗的烦恼。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无欲无愿的心境。
4.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开头两句交待劳动地点、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
B.三、四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务农。“荒秽”各种杂草。
C.五、六句承“荷锄归”,写回家穿草而行,露沾衣湿。
D.结尾两句抒情,“愿”,指辛勤耕作只为了获得好收成。
5、对这首诗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B)
A.“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实后虚,相互衬托,完美和谐。B.“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用语十分自然冲淡,却将归隐生活的艰难写得极具体。C.诗人以田园中最寻常的物象入诗,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营造出一种醇美的诗意。D.以“衣沾”代写躬耕的所有艰辛,是因为归隐生活的乐趣大于辛劳,故才“不足惜”。
窦文
八年级 下 人教版语文《诗五首》教案
30 诗五首(第一课时)
1
2
3
【篇二】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诗五首教案
语文:第30课《诗五首》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30.诗五首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具准备:
1.多媒体:据陶潜《饮酒》(其五)作的诗意画,《行路难》配图。
2.有关五首诗的录音。
3.投影片:介绍作者及其诗的投影片。
教学方法:
介绍背景,反复诵读法;联想想像,比较阅读法。在教学中可采用诵读、讨论、自主探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二、解题
1.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他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在东晋末年,玄学盛行的背景中,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他共写《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2.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听五首诗词录音一遍;接着听《饮酒》一遍,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第二遍录音,学生默默地跟读。
(2)补充《饮酒》的注释。
①喧:吵闹的声音。
②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③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
④辨:说明。
⑤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3)教师根据自己的体会范读《饮酒》两遍。
(4)打出课件,同时让学生诵读课文多遍。
(5)指导背诵。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诗五首教案
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诗有两个层次:开头四句为一层。是说作者虽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里,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如何能做到这样呢?原来是心灵远离了尘俗的牵缠,那么所居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清静起来了。
“采菊东篱下”以下六句为第二层次,承接“心远地自偏”而写下来。是说对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欣赏,能获得无限的意趣。沿着这样的理解去读背,就能比较容易地背出。
2.课文研讨。
(1)对一些重要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①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明确: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②“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明确:“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见”是无意识的瞥见。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所以苏东坡也说:如果是“望”,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③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明确: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采,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用抽象概括的逻辑语言是不足以体现的。
(2)说说这首诗表达上的特色。
明确:总体上说,这首诗语言是较为浅显的,结构上是精妙的,意境是高远的,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
3.欣赏品味。
(1)名句品味。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四句是写景名句。王士稹在《古学千金谱》中说:“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二片化机,天真自然,既无名象,不落言筌,其谁辨之?”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都属值得一品的名句。
(2)诗的最后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明确:此诗的最后两句在全诗的结构上显得非常重要。它既提示了整首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又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值得体会、咀嚼。
4.学生质疑讨论,教师小结。
从《饮酒》诗的开头四句可以看出陶渊明当时怎样的心情?
探究学习:
诗的开头四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住在众人居住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这在当时确实是不易做到的。从封建社会直至今天,权力、地位、财富、荣誉,常常是人们所追求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已成了普遍现象。惟独作者却是个例外。因而生出第三句的设问:“问君何能尔?”这实在是个令人惊奇而关注的问题。作为自答结果的第四句更妙:“心远地自偏。”我的心灵思想远离了那争名夺利的社会官场,超脱了世俗,疏远了奔波于世俗的车马客,因而我的所居之处也变得僻静了。
作者刚从官场中退隐,一种脱离污浊的由衷之喜溢于言表,他为自己的正确选择而自我欣慰,其心情当然是舒畅愉快的。
5.课堂训练。
(1)当堂背诵《饮酒》。(让学生再次整体感悟这首诗。)
(2)逐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
明确:欣赏,先要弄懂诗词字面上的意思;其次运用联想和想像再现诗句所要描述的画面或形象;接着把握诗所创造出的意境。同时从内容、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方面加以欣赏,以获得自己的感悟。
6.课堂小结。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诗五首教案
(打出投影片。)
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四、自读《行路难》
1.解题。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时所作。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2.齐读诗歌,探究学习。
(1)《行路难(其一)》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
能充分反映作者内心情感的动作,主要在诗的前四句。第一、二两句写的是美酒佳肴。这样的美酒佳肴谁见了都会产生食欲,更何况是以饮酒出名的作者呢!但是作者却是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佩剑,举目四顾,使他感到一片茫然。这“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诗中不是写实。这两句诗是承上句而来的。当时作者的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自己受诏入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渐现生机之时,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被“赐金还山”,遭受打击之大,无以复加。他感到这处境犹如想渡黄河
却被冰塞满,无法可渡;想登太行山而大雪封山无路可登。因而“冰塞川”“雪满山”有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痛苦万分。
五、布置作业
背诵这两首诗。默写《饮酒》。
第二课时
一、研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解题。
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八月。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2.朗读诗歌,注意正音,读出七言诗的节奏、重音,读出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3.质疑字词。
(1)虚词。
俄顷:时间副词,一会儿。
向:副词,渐渐。
安:疑问代词,怎么。
呜呼:感叹词,哎。
(2)实词(活用)。
向昏黑:变暗变黑(形容词作动词)。
风雨:刮风下雨(名词作动词)。
4.全诗段意。
(1)秋风破屋——惨
(2)群童抱茅——悲
(3)长夜难眠——哀
(4)广厦庇寒—一愿
5.思想内容。
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体现自己要让天下寒士得到安乐的情怀,由己及人,感人至深。
6.赏析。
【篇三】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诗五首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诗五首》教学设计之一
《诗五首1》教学设计
【篇四】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诗五首教案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诗五首》导学案(教师版)
《诗五首》导学案
【题目解说】
1.《饮酒(其五)》:《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
2.《行路难(其一)》: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可是入京后,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屋”指诗人求亲告友,于公园761年春,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建造的一座草堂。建成后,诗人十分喜悦。不料,当年深秋,风雨大作,屋破雨漏,长夜沾湿,诗人推己及人而作此诗。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天宝十三年,岑参再度出塞,充任西安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为他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而写下了此诗。此诗为送别诗,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5.《己亥杂诗》:己亥为道光十九年(1839)。这年作者四十八岁,因不满于清朝官场的黑暗,辞官去京返杭。后因接眷属又往返一次。这一年往返京杭道中,共作七绝三百一十五首,统名《己亥杂诗》。教材选录的一首是《己亥杂诗》第五首。
【走进作者】
龚自珍( 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尔玉,又字璱人,号定盦(an),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著有《定庵文集》《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
岑参(cn shēn) (约715年—770年)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作品有《火山云歌送别》、《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首秋轮台》、《玉门关盖将军歌》等。
【字词全解】
⒈生难字词:
见南山(jiàn) 珍馐 xiū 投箸 zhù 歧 qí 路 三重(chóng)茅 俄顷(qǐng) 布衾(qīn) 丧(sāng)乱 白草折(zh) 散(sǎn)入 狐裘(qiú) 锦衾(qīn) 瀚海阑(lán) 羌(qiāng)笛 风掣(ch)
⒉通假字
玉盘珍羞直万钱 “羞”通“馐”,美味的食物。“直”通“值”,价值。动词。 ⒊词类活用
秋天漠漠向昏黑 “昏黑”,形容词作动词,变暗变黑。
风雨不动安如山 “风雨”,名词作动词,刮风下雨。
⒋文言虚词
俄顷风定云墨色 副词,一会儿
秋天漠漠向昏黑 副词,渐渐
⒌相关成语
乘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
【句段解读】
⒈理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含义。 这是陶渊明非常有名的咏菊的诗歌,“采菊东篱下”是一俯,“悠然见南山”是一仰,在“采菊东篱下”这不经意之间抬起头来看南山,那秀丽的南山就是庐山,他家乡的庐山,一下就扑进了他的眼帘。所以这个“见”字用得非常好。 表现了作者那种超然世外、了无挂牵、漠视名利、自得其乐的处世态度与志向情趣。诗人居住在人多的地方,却不感到喧哗嘈杂,原因是“心远”,心中没有任何牵挂,所感受到的是,大自然的美景,生活中有酒即醉,采菊花,看飞鸟,望南山,悠闲自在,与世无争。“忘言”二字是贪图到“真意”的表现。
⒉《行路难》(其一)赏析 开头四句形象描绘了苦闷彷徨的情形:金杯玉盘,佳肴美酒,身为酒鬼却无法下咽,坐立不安这。“渡黄河”“登太行”比喻努力实现自己的大抱负大目标,可是却四面碰壁是,道路不通,令人沮丧。7、8两句,精神又昂扬起来:当年姜太公、伊尹不是先苦后甜终成大业么?9句写面对现实,不由得痛苦而消沉。不过,诗人最后并没丧失信心。最后两句,充满了自信与对理想不屈的追求:终有一天,我会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全诗感情激越,几伏几起。
分析“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作用在诗中不是写实。这两句诗是承上句而来的。当时作者的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自己受诏入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渐现生机之时,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被“赐金还山”,遭受打击之大,无以复加。他感到这处境犹
如想渡黄河却被冰塞满,无法可渡;想登太行山而大雪封山无路可登。因而“冰塞川”“雪满山”有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痛苦万分。
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 【剖析】诗中茅屋即现在的杜甫草堂。全诗通过自家茅屋为秋风吹破、大雨如注、长夜难眠,推己及人,联想到国家命运、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抒发了诗人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本诗选材典型,生活气息浓郁,篇末的感慨和憧憬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即前面部分的叙事、描写的内容,不是空喊口号)语言通俗朴素,明白如话,但又韵味十足,平淡中见神奇。句型打破七言和骈偶的形式束缚,兼用长短句和奇句,便于刻画形象和抒发感情。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赏析: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咏歌不足以表达,所以诗人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
【剖析】前十句写“壮丽的雪景”,后八句写“送别”。惜别之情融会在雪景的描绘中(情景交融)。三、四两句用比喻描绘雪景而不是梨花,生动形象。指:一夜之间,突然春风吹拂,万千树木全都像开满了梨花。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即”、“忽如”等词形象、准确地表现了早晨起来突然看到雪景时的惊异神情。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设想奇,比喻中含有广阔而美丽的象像,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
⒌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剖析】用比喻,表示自己虽然已成“落红”甚至“化为春泥”但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并不因此减退,今后仍将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尽自己的责任。境界高远,比喻精妙。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 落花有情,死而不已,化做春泥也护花。诗人以落花有情自比,表达自己虽前途不畅也不忘报国的情怀。
【重点探究】
1、“北风卷地百草折”至“千树万树梨花开” 【剖析】这四句诗描写大雪纷飞的奇丽雪景。联想奇特美妙,极言雪景壮丽。以春花喻冬雪,新颖别致,成为千古名句。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
2、“欲渡黄河冰塞川”至“今安在?”
【剖析】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写出自己因受阻力无法实现理想的困窘。借吕尚、伊尹的典故表达自己渴望被起用的愿望。当诗人思路回到现实中来的时候,感到很迷惘,不知今后的路在何方?这是感情在尖锐的矛盾中的又一次回旋。
【主旨归纳】
⒈《饮酒》作者以“饮酒”为题,借酒抒情言志,描绘了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出陶醉其中的悠闲自得的心情,是诗人超凡脱俗、热爱自然的情趣的流露。
⒉《行路难(其一)》诗人借行路难来描写人生道路的坎坷、崎岖不平,但也反映了诗人为追求理想而顽强奋斗的精神,及为国立功的坚定意愿。
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描写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诗人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
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以“雪”为线索,描绘了一幅塞外风雪送客图,抒发出了作者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⒌《己亥杂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浩荡离愁”,却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力。
【写作借鉴】 ⒈《饮酒》诗歌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鸟倦飞而知还”,那只在晚照中翩然归来 的鸟和那个悠然见山的人,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 归宿。
⒉《行路难(其一)》引用典故,表示自己仍期望能像吕尚、伊尹那样受到君王的重用。接下来四个短句,抒发了自己在寻求人生道路上的迷惘而急切的心情。
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从叙事入手,因事入情,借事抒情,抒情如水到渠成,孕足而娩。
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充满奇情妙思,再现了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充满浓郁的边地生活气息。诗情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诗的语言明朗优美,又利用换韵与场景画面交替的配合,形成跌宕生姿的节奏旋律。 ⒌《己亥杂诗》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
【资料集锦】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李白《行路难(其二)》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碛中作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jiàng)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第220首)
【积累·语文素养的基石】
⒈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A.车马喧(xuān) 金樽(zūn) 骄儿恶卧() ...
B.冰塞川 (sài) 挂罥(juàn) 沉塘坳(áo) ...
C.布衾(jín) 狐裘(qiù) 琵琶(pīpā) ....
D.风掣红旗(ch) 瀚海(hán) 阑干(lán) ...
(解析:B项中,“塞”应读“sāi”,“坳”应读“ào”;C项中,“衾”应读“qín”,“裘”应读“qiú”;D项中“掣”应读“ch”,“瀚”应读“hàn”。)
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结庐在人境(简陋的房屋) ②问君何能尔(这样) ③玉盘珍羞直万钱(同“值”) ④风掣红旗冻不翻(拉,扯)
3.下列作家、作品、时代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D )。
A.陶渊明——《饮酒》——东晋 B.李白——《行路难》——唐朝
C.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代 D.龚自珍——《己亥杂诗》——明代
4.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4分)
①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篇五】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诗五首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诗五首》教学设计之五
《诗五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篇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诗五首教案
语文:第30课《诗五首》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1)
30.诗五首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具准备:
1.多媒体:据陶潜《饮酒》(其五)作的诗意画,《行路难》配图。
2.有关五首诗的录音。
3.投影片:介绍作者及其诗的投影片。
教学方法:
介绍背景,反复诵读法;联想想像,比较阅读法。在教学中可采用诵读、讨论、自主探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二、解题
1.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他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在东晋末年,玄学盛行的背景中,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他共写《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2.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听五首诗词录音一遍;接着听《饮酒》一遍,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第二遍录音,学生默默地跟读。
(2)补充《饮酒》的注释。
①喧:吵闹的声音。
②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③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
④辨:说明。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诗五首教案
⑤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3)教师根据自己的体会范读《饮酒》两遍。
(4)打出课件,同时让学生诵读课文多遍。
(5)指导背诵。
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诗有两个层次:开头四句为一层。是说作者虽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里,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如何能做到这样呢?原来是心灵远离了尘俗的牵缠,那么所居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清静起来了。
“采菊东篱下”以下六句为第二层次,承接“心远地自偏”而写下来。是说对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欣赏,能获得无限的意趣。沿着这样的理解去读背,就能比较容易地背出。
2.课文研讨。
(1)对一些重要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①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明确: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②“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明确:“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见”是无意识的瞥见。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所以苏东坡也说:如果是“望”,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③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明确: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采,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用抽象概括的逻辑语言是不足以体现的。
(2)说说这首诗表达上的特色。
明确:总体上说,这首诗语言是较为浅显的,结构上是精妙的,意境是高远的,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
3.欣赏品味。
(1)名句品味。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四句是写景名句。王士稹在《古学千金谱》中说:“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二片化机,天真自然,既无名象,不落言筌,其谁辨之?”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都属值得一品的名句。
(2)诗的最后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明确:此诗的最后两句在全诗的结构上显得非常重要。它既提示了整首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又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值得体会、咀嚼。
4.学生质疑讨论,教师小结。
从《饮酒》诗的开头四句可以看出陶渊明当时怎样的心情?
探究学习:
诗的开头四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住在众人居住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这在当时确实是不易做到的。从封建社会直至今天,权力、地位、财富、荣誉,常常是人们所追求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已成了普遍现象。惟独作者却是个例外。因而生出第三句的设问:“问君何能尔?”这实在是个令人惊奇而关注的问题。作为自答结果的第四句更妙:“心远地自偏。”我的心灵思想远离了那争名夺利的社会官场,超脱了世俗,疏远了奔波于世俗的车马客,因而我的所居之处也变得僻静了。
作者刚从官场中退隐,一种脱离污浊的由衷之喜溢于言表,他为自己的正确选择而自我欣慰,其心情当然是舒畅愉快的。
5.课堂训练。
(1)当堂背诵《饮酒》。(让学生再次整体感悟这首诗。)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诗五首教案
(2)逐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
明确:欣赏,先要弄懂诗词字面上的意思;其次运用联想和想像再现诗句所要描述的画面或形象;接着把握诗所创造出的意境。同时从内容、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方面加以欣赏,以获得自己的感悟。
6.课堂小结。
(打出投影片。)
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四、自读《行路难》
1.解题。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时所作。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2.齐读诗歌,探究学习。
(1)《行路难(其一)》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
能充分反映作者内心情感的动作,主要在诗的前四句。第一、二两句写的是美酒佳肴。这样的美酒佳肴谁见了都会产生食欲,更何况是以饮酒出名的作者呢!但是作者却是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佩剑,举目四顾,使他感到一片茫然。这“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诗中不是写实。这两句诗是承上句而来的。当时作者的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自己受诏入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渐现生机之时,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被“赐金还山”,遭受打击之大,无以复加。他感到这处境犹如想渡黄河
却被冰塞满,无法可渡;想登太行山而大雪封山无路可登。因而“冰塞川”“雪满山”有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痛苦万分。
五、布置作业
背诵这两首诗。默写《饮酒》。
第二课时
一、研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解题。
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八月。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2.朗读诗歌,注意正音,读出七言诗的节奏、重音,读出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3.质疑字词。
(1)虚词。
俄顷:时间副词,一会儿。
向:副词,渐渐。
安:疑问代词,怎么。
呜呼:感叹词,哎。
(2)实词(活用)。
向昏黑:变暗变黑(形容词作动词)。
风雨:刮风下雨(名词作动词)。
4.全诗段意。
(1)秋风破屋——惨
(2)群童抱茅——悲
(3)长夜难眠——哀
(4)广厦庇寒—一愿
5.思想内容。
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体现自己要让天下寒士得到安乐的情怀,由己及人,感人至深。
6.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