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废墟的召唤教案 九年级废墟的召唤教案

小学作文 zuowen 1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废墟的召唤教案

茅盾的一生(沈雁冰传)

作者:李广德

一、长房长曾孙

在苏州、杭州之间的嘉湖平原上,星罗棋布地散落着许多水乡集镇。其中有

一个中等规模的乌镇,就是本书主人公的故乡。

乌镇是一个水乡古镇,由乌镇和表镇合并而成。它位于浙江省桐乡县的北部,

在京杭大运河的西侧,距县城十三公里。《乌青八景图记》说:“我乌青,左嘉

禾而右苕,南武林而北姑苏,为浙之名地。”

这里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乌镇的水系四通八达,河道纵横,舟船如梭。一条

宽阔的市河棗车溪从南至北纵贯全镇。河上石桥、木桥如长虹飞跨,两岸房舍鳞

次栉比,水街相依。每天清晨,集市上熙熙攘攘,人们摩肩接踵,交易着这里盛

产的上等稻米、蚕丝、晒烟、湖羊,买卖价廉物美的河蟹、甲鱼、黄鳝、银鱼……

乌镇应家桥堍有一座修真观,观前有一条街,用青石板铺成。观前街十七号是一

幢四开间两进的“走马楼”房屋。它的中间有一个小天井,四面是两层的楼房,

每层各间屋子只用板壁隔开,可以互相通行,如同骑马能够走一圈,当地人称这

种楼房叫“走马楼”。

清朝末年,这幢并不宽敞的“走马楼”里住着一户姓沈的人家。沈家的祖先

原是乌镇近乡的农民,后来迁到镇上做小买卖,赚了点钱后,开了一爿经营晒烟

丝的烟店。此后,这家的主人沈焕跑到上海、汉口等地经商,又捐了一个侯补道

的官职。于是沈家,成了一个半官半商的家庭。沈焕带着妻子王氏、女儿和小儿

子在广西梧州,担任税关监督;他的两个儿子,分管着沈家在乌镇开的两爿商店,

一爿上泰兴昌纸店,另一爿是京广百货店。负责纸店的大儿子沈恩培,是个秀才,

他不愿经商,只知乐天逍遥,吹箫唱曲;二儿子沈恩愿意经商,却又不善经营,

百货店常常亏损。

沈家的长房长孙沈永锡,十六岁就中了秀才,但他厌恶八股文,订婚后去跟

岳父棗乌镇名中医陈世泽学习,满师后成了个中医“郎中”。

仲夏的一天,在广西当官的沈焕接到乌镇拍来一封电报,拆开一看,顿时眉

开眼笑,奔进内宅,向王氏喊道:“大喜事!大喜事!我们沈家四世同堂,我做

太公了!你做阿太了!”

原来这一年棗1896年7月4日,即清光绪22年(丙申)5月25日亥时,他的长房

长曾孙即大文豪茅盾诞生了。

沈焕心想,按照沈家的排行,曾孙这一辈应是“德”字辈,“德”字下面一

字须是“水”旁。我家孙辈虽然都中了秀才,可是举业连连不成,经商又不善管

理,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如今长曾孙诞生,他可要超过前辈,做个鸿儒,象鸿

鹄高飞,为沈家兴旺大展鸿图!于是,他为长曾孙取了个大名:德鸿。他又想起,

今年春天来梧州的燕子特别多,这是吉祥之兆,就叫长曾孙的小名为:燕昌。

家里人接到沈焕来信,都觉得“德鸿”这个名字意思好,又响亮,从此大人

小孩都唤他“德鸿”。

由于德鸿是长房长曾孙,大家都把他当宝贝,百般宠爱。好的食品,祖父母

先给他吃;好的衣裳,也先给他穿。当他睡着的时侯,人人都屏声静气,说话低

声细语,走路蹑手蹑脚,唯恐惊吓了他。几个小叔叔也把自己舍不得吃的好东西

给他吃,将自己的玩具让给他玩。

他的祖母高氏是一户地主的女儿,办事都依照农村风俗习惯。孙媳妇陈爱珠

怀孕后,她天天烧拜求观音送子;德鸿出生第三天,她亲自下厨,向亲朋端“三

朝面”、分红蛋。满月那天,她又张罗着为德鸿摆“满月酒”。

德鸿的外公、外婆,给小外孙送来了缎子斗篷,四季衣裳、鞋帽,还有摇篮

、坐车。特地请人打制了“长命富贵”银锁、银项圈,以及银手镯、银脚镯,亲

手给外孙戴上。

德鸿的祖父沈恩培,平时常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不替儿孙做牛马。”从

来不管家里的事,天天顾自己上“访卢阁”品茶,打小麻将,或练习书法。然而

他对长孙德鸿,却是例外地喜欢,经常抱到手上逗着玩,或到街上转悠,这家商

店柜台前站站,那家商店客房里坐坐。听到人们说他孙子长得眉清目秀,聪明伶

俐,他便一脸是笑。

德鸿满周岁了。一天中午,一艘嘉兴航班的小火轮靠上乌镇码头。沈焕带着

王氏、女儿、小儿子,卸任还乡,回到了乌镇。他一到家,不顾旅途劳累,就对

家里人喊道:“德鸿呢?快把他抱来,让我看看!”沈永锡急忙上楼,偕妻子抱

了德鸿下来,向二位老人请安。小德鸿见了曾祖父、曾祖母,居然不怕陌生,伸

出一双小手,按母亲的吩咐,脆声地喊道:“太公!棗阿太!棗”沈焕和王氏把

德鸿抱起来,宝贝、心肝地连声叫着。一家人都笑了。

德鸿的曾祖父晚年心情郁郁不欢,不愿和儿孙们谈话,而对长曾孙德鸿,一

直很宠爱。他对儿孙棗包括德鸿的父亲,屡次不能中举感到失望、沮丧。心想,

自己奋斗了一生,白手起家,创下了这份家业,而要使沈家成为真正的官宦之家,

这愿望看来只能寄托在德鸿身上了。

“德鸿,快快长大吧!太公要靠你为沈家传宗接代、光宗耀祖!你不能使太

公失望!”沈焕叮嘱着才两三岁的曾孙。小德鸿仰着脸,忽闪着眼睛。他此时怎

能听懂曾祖父的话呢?

不久,德鸿的外祖父因病去世,母亲带他回外婆家住了一段时间。

1900年,德鸿四岁了。他的曾祖父沈焕病逝于乌镇。而他的弟弟来到了这个

中医兼小商的家庭。父亲按沈家的排行,给他弟弟取名“德济”,就是日后曾任

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的沈泽民。

德鸿的父亲在维新变法的高潮中,成了一个拥护君主立宪,赞成“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的维新派。然而“百日维新”的失败,使他想进高等学堂、然后考取

官费赴日本留学的美好计划全落空了。

他三十岁时患病,一年多以后病情加重,卧床不起。

这时,德鸿已进入与他家仅一墙之隔的立志小学读书。每天下午三点放学回

到家里,母亲就叫他坐在床沿,双手拿着书本,坚在他父亲胸前让父亲看书时的

专注神情,他想:什么有趣的书,使父亲这样入迷呢?待父亲疲倦睡着时,他便

悄悄地打开父亲的书来看。哎呀。这是何等难懂的书呵!他一页也看不懂。不过,

他对父亲能读懂这样的“天书”,是十分钦佩的。父亲即使在病中仍好学不倦的

精神,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培养了他对书籍的爱好。

有一天,德鸿正拿着书让父亲看。忽然听父亲说:“不看了,拿刀来!”德

鸿知道,这“刀”是指他们房中那把长方形、半尺长的切瓜果的钢刀,便去拿了

来,问道:“阿爸,你要刀做啥呀?”

“手指甲太长了,刀给我。”父亲迟疑了一下,对他说。

德鸿听了有点诧异:手指甲怎么能用刀削呢?但他还是把刀递给了父亲。

沈永锡朝刀看了一会儿,又把刀放下,叫儿子拿走。德鸿问父亲还看不看书,

他说不看了,要德鸿去瞧瞧妈妈衣服洗完了没有。

德鸿走下楼,看见母亲已把衣裳洗完、晾好,便说:“阿爸想剪指甲。”母

亲应道:“哦,我去给他剪。”转揣就上楼。

晚上,等他父亲睡着了,母亲悄悄告诉德鸿,父亲叫他拿刀,是想自杀。德

鸿吃惊地“氨了一声。母亲说,经过劝说,父亲答应不自杀了。但是她不放心,

反复叮嘱儿子:“德鸿,你以后把刀藏藏好,剪刀也要藏好,都不许再给你阿爸

了。”从这以后,德鸿担负起了监督父亲的任务。

他外婆得悉女婿想自杀,很着急,特地派人去邻镇南浔,请来镇西医院的一

位日本女医生。诊断后,确定女婿患的是“骨痨”。

这是一种骨结核病,当时人们还不懂,在中国也没有特效药。陈爱珠忧虑地

问丈夫:“你知道什么叫骨痨?”沈永锡想了关天才说:“中国医书上没有这个

病名。痨病虫子是土活。我看过西医的书,说肺痨西医名为肺结核,这结核是菌,

会移动。想来是移动到骨髓里去了。看来我这病是没法治了。东洋医生给的药,

吃也无用。”

德鸿看到父亲说话时心气平静,而外婆却哭了。父亲笑着说:“原来说是请

东洋医生来看看,弄个清楚。如今知道了是不治之症,我倒安心了。但不知还能

活几天?我有许多事要预先安排好。”

从此之后,德鸿就再见不到父亲看书了,却见父母两人低声商量着什么事。

过了两天,看见他父亲说着什么,母亲在笔录。他站在一旁,虽然能听得那些话,

却不解有什么意义。只见母亲一边笔录,一边流泪,笔录完以后念了一遍。

“就这样吧。”父亲说。

母亲想了一会儿说:“这桩大事,我写了,人家会说不是你的主张,我看,

应当请公公来写。”

“你想得周到。”德鸿的父亲苦笑道,便对儿子说,“去请你爷爷。”

德鸿把祖父请父母的卧室里,听见父亲又说了一遍,让祖父录写下来。这时,

他听懂了最后两句是:“沈伯蕃口述,父砚耕笔录。”晚年他在回记录中写道:

“后来我知道这是遗嘱。要点如下:中国大势,除非有第二次变法维新,便要被

列强瓜分,而两者都必然要振兴实业,需要理工人才;如果不愿在国内做亡国奴,

有了理工这个本领,国外到处可以谋生。遗嘱上又嘱咐我和弟弟不要误解自由、

平等的意义。”

立遗嘱后的一天,德鸿看到父亲叫母亲整理书籍。他父亲把小说留给妻子,

声、光、化、电等“新学”书籍遗给两个儿子,将医学书都送给别人,又指着一

本书对德鸿说:“这是一大奇书,你现在看不懂,将来大概能看懂的。”

沈永锡指的“一大奇书”是谭嗣同的《仁学》。

他不再看自己喜欢的数理化书籍之后,就和妻子天天议论国家大事,叙述日

本怎样因明治维新而成为强国。

德鸿坐在一旁听着,大部分不懂。病中的父亲常常勉励他:“大丈夫要以天

下为己任。鸿儿,你知道什么是‘以天下为己任’吗?”德鸿摇摇头,父亲便反

复说明这句话的意思。他父亲是多么希望他成为“以天下为己任”的“大丈夫”

啊!

沈永锡这个维新派知识分子,因骨结核病不治而于1906年病逝,终年三十四

岁。

这年德鸿十岁,他的弟弟德济六岁,他们的寡母陈爱珠三十一岁。

二、知书达理好母亲

德鸿的母亲是当地著名中医陈世泽续弦夫人所生。陈老医生很喜欢这个女儿,

视作掌上明珠,特地为她取名:爱珠。爱珠四岁时,她母亲的脑病仍不见好转。

父亲想:女儿渐渐长大,总得有人教养。他想起了连襟王老秀才夫妻俩家道小康,

无儿无女,若请他们代为教养女儿,可以放心。于是爱珠长住王家。姨夫姨母待

她象亲生女儿一样。她跟王老秀才学会了读书、写字、珠算,还念了不少古书;

她向姨母学会了烹饪、缝纫,不但能缝制单衣夹裤,会翻丝棉衣袄,而且会缝制

皮衣裘裳。

她十四岁那年,陈世泽来接她回去,想让她替自己管家。王老秀才知道他亲

自教的这个十四岁女孩子知书达礼,能写会算,便说:“不是我夸爱珠,朝廷如

开女科,我这个姨甥女准能考取秀才!不过,你要她管那么大个家,她能不能管

得了,我可没有把握。”陈世泽也有点担心,女儿才十四岁,能挑得起管家这个

重担子吗?谁知爱珠一回到家里,就开始整顿家务。不过一个多月,家里就变了

个样:女仆和男厨师不再吵架了,学医的门生感到伙食改善了。连陈世泽也察觉

出:家里仍是那么多人,却秩序井然,内外肃静,吵闹、调笑的声音再也听不到

了。妻子的脑病也居然好了。他对来访的姐姐和王老秀才说:“想不到爱珠比我

还能干!”

爱珠十九岁与沈永锡结婚。陈世泽拿出一千五百两银子为她办喜事。当听说

沈焕从广西汇来两千两银子给长孙作结婚之用时,他又添上五百两银子,这样就

与男家相当了。他为爱珠置办了各种各样的嫁妆。虽比不上官僚、巨商嫁女的排

场,但在乌青两镇也是够体面的。

她与沈永锡结婚后,丈夫问她过去读过什么书,她说读过四书五经、《唐诗

三百首》、《古文观止》、《列女传》、《幼学琼林》、《楚辞集注》。沈永锡

见她对这些书还能解释,很是高兴。但他觉得这些书不切实用,便让妻子读《史

鉴节要》,接着又读《瀛环志略》。前一本是简要的中国通史,陈爱珠顺利地读

完了,而后一本是关于世界各国历史地理的书,她太生疏了,读起来困难很多,

沈永锡就给她解释、说明,直到她懂了为止。

小德鸿五岁时,陈爱珠与丈夫商量,想叫儿子进沈家塾读书。丈夫不同意,

说是家塾的老师是他父亲(沈恩培),教书不认真,而且教的是《三字经》、

《千家诗》一套老古董。他说:“还是让德鸿学点科学知识,将来有用。”陈爱

珠觉得丈夫说得有理,可是由谁来教儿子呢?

沈永锡这时一边行医,一边忙着实现他做学问的计划。他想到家里是德鸿祖

母当家,妻子有闲空,就要妻子在他们卧室里教儿子读书。两人挑选了上海澄衷

学堂新出版的《字课图识》作为识字教材,又从《正蒙必读》里抄出《天文歌略》

和《地理歌略》。作为知识教材。没有合适的历史读本,陈爱珠就根据《史鉴节

要》,自编教材。

楼下,家塾里不时传出诵读《三字经》的声音:“人之初,性本善……”;

楼上,陈爱珠和德鸿母子在教读《地理歌略》和《天文歌略》:“高平为原,窈

深为谷。山脊曰岚,山足曰麓。”;“云维何兴,以水之升,雨维何降,以云之

蒸……”;“大地椭圆,旋转如球,东半西半,分五大洲……”这些全新的知识,

开启了小德鸿心智,引他进入了宇宙、自然和社会的广阔天地。他后来说:“我

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母亲。”

年轻母亲对儿子的要求很严,但是并不主张他一天到晚关在家里读书、写字。

她经常给儿子讲历史故事,本地传说,家庭人事。家里的仆人也常领着德鸿游玩

乌青两镇的名胜古迹,或去看修真观对面戏台的演出,或去乌镇将军庙,看人们

烧香许愿。

陈爱珠对丈夫爱好的数学不感兴趣,她的爱好是小说。在她当姑娘时,已经

读过许多古代小说,做了媳妇反比替父管家时空闲,她又一本接一本地读起小说

来。德鸿的父亲那年赴杭州参加乡试,未入场前逛书坊,买了不少书,其中有特

地为她买的《西游记》、《封神榜》、《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还有几

本是上海新出的文言译的西欧文学名著。

她不仅自己爱读这些小说,而且还经常把小说中的故事讲给儿子听,这就无

形中培养了德鸿对于小说的兴趣。而沈永锡对此却不了解,他常常纳闷,对妻子

说:“我们这个儿子,怎么于数学如此地不近?一点也不象我。”

1904年,乌镇办起了第一所初级小学──立志小学,德鸿成了这所小学的第

一班学生。校长是德鸿的表叔卢鉴泉。校门的两旁是原立志书院留下的一幅对联:

“先立乎其大,有志者竟成”,里面嵌着“立志”二字。这给童年的德鸿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使他懂得了事在人为的道理。

这年德鸿八岁。他后来写道:“那时侯,父亲已卧床不起,房内总要有人侍

侯,所以我虽说上了学,却时时要照顾家里。好在学校就在我家隔壁,上下课的

铃声听得很清楚,我听到铃声再跑去上课也来得及,有时我干脆请假不去了。母

亲怕我拉下的功课太多,就自己教我,很快我就把《论语》读完了,比学校里的

进度快。”

立志小学的课程有国文、修身、历史和数学。他对数学虽比过去“近”了一

些,仍然没有兴趣。但他觉得进了小学是个“解放”,他说:小学的“课程都比

《天文歌略》容易记,也有兴味,即使是《论语》吧,孔子和弟子们的谈话无论

如何总比天上的星座多点人间味。”

有一天,德鸿从家里堆放破烂什物有平屋里翻到了一箱子木版绣像小说,其

中有《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过去,他曾听母亲讲过《西游记》

中的一些故事,此时看到这部书,就捧在手中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不久,沈永锡和陈爱珠都发现儿子在偷偷看小说。“德鸿看看闲书,也可以

把文理看通。他要看,你就把那部石印的《后西游记》拿给他看吧。”父亲并没

有训斥儿子,相反还关照妻子帮儿子挑选小说。陈爱珠明白丈夫的意思,那部石

印的《后西游记》里没有插图,儿子不会因只看插图而不看文字,这样有助于他

学习语文。

得到了父母的同意,德鸿便能够公开阅读小说了,渐渐成了一个小说迷。

德鸿的父亲去世经后,陈爱珠用恭楷写了一幅对联,贴在丈夫有遗像两侧:

幼诵孔孟之言,长学声光化电,忧国忧家,斯人斯疾,奈何长才未展,死不瞑目。

良人亦即良师,十年互勉互励,雹碎春红,百身莫赎,从今誓守遗言,管教

双雏。

陈爱珠把全部心血倾注在德鸿、德济两兄弟身上。她常对德鸿说:“你要做

个有志气的人。俗话说,‘长兄为父’,你弟弟将来怎么样,全在你给他做个什

么榜样。”

她管教德鸿极为严格。听到隔壁放学的铃声,而儿子还没有回家,就要查问

他为什么回家晚了,是不是到哪里玩耍去了。有一天,教算术的翁老师生病没有

来上课,小德鸿急着回家。一个年龄比他大五六岁的同学拉着他,叫他一起去玩。

德鸿不肯,向校门口跑去。那同学在后面追赶,不小心跌了一跤,擦破了膝盖,

手腕上还出了点血。他拉着小德鸿,去找德鸿的母亲告状。陈爱珠安慰了那个大

同学一番,还给他几十个铜钱,让他医治手腕。最爱挑剔他人的德鸿二姑母看见

了,不冷不热地对孙爱珠说:“他爹不在了,你怎么连自己的儿子都管教不好,

真是!”陈爱珠一听,勃然大怒,把小德鸿拉到楼上,关了房门,拿起从前家塾

中的硬木大戒尺,就要打下来。

过去她也打过他,不过是用裁衣服的竹尺打手心,而且只轻轻在打几下;现

在竟然举起这硬木大戒尺来了。德鸿怕极了,开了房门,直往楼下跑去。

陈爱珠气愤在大声说:“你不听管教,我不要你这个儿子了!”

听着母亲的骂声,小德鸿吓坏了,一直跑出大门来到街上。这件事惊动了全

家。他祖母叫他三叔去找,却找不到;他祖母更着急了,可是又不能埋怨他母亲。

小德鸿在街上无目的地走着,烦恼地想:又不是我的错,姆妈为什么要打我

呀?走了一会儿,他觉得还是应当到学校去,请当时看到那个大同学自己绊了一

跤的沈先生替他说情。沈老师跟着他来到沈家,对他母亲说:“这件事我当场看

见。是那个大孩子不好,他要追德鸿,自己绊了跤,怎么反诬告沈德鸿呢!这事

我可以作证。”又说:“大嫂读书知礼,岂不闻‘孝子事亲,不杖则受,大杖则

走’乎?你家德鸿做得对呀!”听到沈老师这么说,陈爱珠开口道:“谢谢沈先

生。”说完就转身回进房中。德鸿祖母听不懂沈老师说的那两句文言,看见媳妇

说了声“谢谢”就返身回房,以为又要打德鸿了,就带着孙子到楼上去。陈爱珠

背窗坐着。祖母让德鸿跪在母亲膝前。他哭着说:“妈妈,你打吧。”母亲一听,

泪如雨下,只说了一句“你父亲若在,不用我厖”就说不下去了,伸手把爱子拉

了起来。

过后,小德鸿问母亲:“妈,沈先生对你说的那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呀?”

“唉!天下的父母没有不爱子女的,管教他们是要他们学好。父母盛怒的时

侯,用大杖打子女,如果子女不走,打伤了岂不反而使父母痛心么?所以说‘大

杖则走’。沈先生是说厖”“哦,你要拿大戒尺打我,我跑了出去,是对的?”

“你这孩子厖”母亲笑了。

从这以后,母亲就不再打他了。

陈爱珠就是这样一位从小受到良好教养,通晓文史,知书达理,卓识远见,

性格刚强的中国妇女。她丧夫之后,含辛茹苦,抚养两个儿子成才,又深明大义,

支持他们远走高飞,献身革命事业。

沈德鸿曾为母亲写有一首《七律》:

乡党群称女丈夫,

含辛茹苦抚双雏。

力排众议遵遗嘱,

敢犯家规走险途。

午夜短檠忧国是,

秋风黄叶哭黄垆。

平生意气多自许,

不教儿曹作陋儒。

作文名列前茅

1907年的春天,沈德鸿在立志小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接着就进入植材高等

小学求学。这年他十一岁。

还是在读初小的时侯,他看到高小的那些学生在学校住宿,平时出来,排成

两列纵队,一律穿白夏布长衫、白帆布鞋子,走路目不斜视,吸引着满街行人的

眼光,真是羡慕得很。如今他也成了“植材”的一个高小学生,在路上走时不觉

挺起了胸膛。当时,“植材”的住校生和教师一同吃饭,伙食比较好。他母亲为

了使他营养好一点,就每月替他交四元的膳宿费,让他住校读书。

“植材”教的课程除了国文、算术外、还有英文、物理、化学、音乐、图画

和体操。这些课程都使他感到很新鲜。上化学课时,从日本留不回来的张济川老

师在教室里作各种有趣的实验,使沈德鸿和他的同学们大开眼界。科学的种籽在

这个少年人的心田上孕育了。

德鸿的思想变得活跃起来。一天,中过秀才的周先生教《孟子》,错把“弃

甲曳兵而走”一句解释成“战败的兵丁急于逃命,扔掉盔甲,肩背相磨,仓皇逃

走”。他忽然站起来问道:“先生,”他指着《孟子》,“书上注释‘兵’是

‘兵器’,不是‘兵动。”他这么一说,同学们也恍然大悟,应声附和。“是

‘兵动,不是‘兵器’!啊──你们小孩子,懂什么!我是中过秀才。”老先生

硬着头皮坚持自己对。沈德鸿见这位老先生硬是不认错,下了课就去问校长。徐

晴梅校长是他父亲的好朋友。他听后想了一想,对沈德鸿说:“可能周先生说的

是一种古书的解释吧?”德鸿心想:校长大概觉得不能让周老秀才在学生面前丢

脸,才这样说的。

当时教他们国文的先生还有三位,其中的张济川还兼教物理、化学。对于张

济川先生布置的作文,德鸿最感兴趣。每逢写作文,他既紧扣题目,又独辟蹊径,

文思敏捷,下笔成《试论富国强兵之道》。面对这个试题,沈德鸿潜心构思起来。他父亲在

世时经常与母亲议论的国家大事,什么“明治维新”啦,“变法图强”啦,“自

由”、“平等”啦,“振兴实业”啦厖此时,他都记了起来。边想边写,一下子

写了四百多字。结尾处,他写上了父亲生前反复强调的那句话:“大丈夫当以天

下为己任!”

卢学博读了这“十二岁小儿,能作此语,莫谓祖国无人也。”他还特地把这份卷子拿给

小德鸿的祖父看,又在他祖母前大加赞扬。陈爱珠看过作文卷子后,笑着对儿子

说:“德鸿,你这“去年祖母不许你四叔再去县立小学,卢表叔特地来对你祖父说:‘这是

袍料改成马褂了!缃穹耆司涂淠慊峥汲杉ê茫媸怯眯牧伎啵 碧苏夥

埃南耄涸茨盖兹梦壹绦钍椋艿搅四敲创蟮难沽ΑH绫硎宓酱π镂业

某杉ǎ俏税镏盖准跚嵋坏阊沽Γ鼓盖啄馨凑崭盖椎囊胖觯盐遗嘌扇

税。?

打这以后,懂事的小德鸿更加用功了。在他的作文本上,国文老师屡次写下

不同寻常的褒奖他的批语:“堂堂之阵,正正之旗,确是史论正格。”

“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

器!”

“慨祖生不遇其主,壮志莫酬,确有见地。行文之势,尤蓬蓬勃勃,真如釜

上之气。”

“扫尽陈言,力辟新颖,说理论还必须,两者兼到。”

“生于同班年最幼,而学能深造,前程远大,未可限量!急思升学,冀着祖

鞭,实属有志。”

“慷慨而谈,旁若无人,气势雄伟,笔锋锐利,正有王郎拔剑斫地之慨!”

“目光如炬,笔锐似剑,洋洋千言,宛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国文至此,

亦可告无罪矣!”

对他作文中的不足之处,老师也在批语中予以指出。如在他写的《富弼使契

丹论》后面就批道:“简则简矣,而警策语尚少。”而《张良贾谊合论》的批语

是:“人物合论,不可竟重一面,使旗鼓不能相当。作者论贾生甚详,论留侯则

略,未免犹有此弊。”

在张济川这位善知人又善知文的国文老师的奖励和指导下,少年沈德鸿的作

文在全校名列前茅,月考、大考常有奖品带回家。有一次,奖到了两本童话──

《无猫国》和《大拇指》,他便送给了弟弟,让母亲讲给弟弟听。

一天上国文课,张济川老师抚着沈德鸿的背说:“你将来是个了不得的文学

家呢!好好地用功吧!”听了老师这种奖励的话,他学习更加奋勉,以未来的文

豪自期,曾对同学沈志坚说:“我能著作一种伟大的小说,成一名作家,于愿足

矣!”

1909年,是沈德鸿在植材高等小学即将毕业的一年。那年他十三岁,已经胸

怀大志,决心报国救民,常常在作文中运用历史观点和科学眼光评古论今。除写

作史论之外,他还写下了多“紫燕去,鸿雁来,寒蝉互噪,秋虫凄

切,衰草遍野,木叶尽脱。悲夫!何秋声秋色之伤怀欤?忆夫!艳李红桃,芳草

绿荫,春光明媚,藻丽可爱之际,忽焉秋风萧萧,荔丹蕉黄。曾几何时,万物肃

杀之秋至矣。呜呼!人孰无情,谁能遣此!而况万里长征,远客他乡,又何能禁

秋雨之感其怀抱。伤矣哉!秋之为秋也。厖”国文老师给他的眉批是:“语可动

人”,总批为:“注意于悲,言多寄慨。”

四、志在鸿鹄

1910年春节过后不久,沈德鸿告别母亲,同一个姓费的表叔乘航船到湖州中

学求学。他原想插进初中三年级,因为几何题目完全答错,只好插进二年级。但

是就这样,他也跳过了初一年级。他在给母亲的信里写道:“教国文的先生姓杨

名笏斋。他教我们《古诗十九首》、《日出东南隅》厖之比我在植材所读的《易

经》要有味得多,而且也容易懂。杨先生还从《庄子》里选了若干不仅第一次看到和乘坐了火车,而且第一次见到了大城市的建

筑、人物,对“劝业会”展出的展品十分惊叹,真正感到我国地大物博,发展工

业前途无限。

湖州中学沈谱琴校长是同盟会的秘密会员,大地主,在湖州很有名望。他聘

请的教员大都是有学问的人,而他却从不到校。他购买真枪训练学生,用“远足”

训练学生适应“急行军”,都有深意的。自然,沈德鸿当时并不知道这一点。

他在晚年写道:“浙江出过许多人材。厖仅仅民国以来的仁人志士、革命先

烈就可以列出长长的名单。厖还有一些现在也许不为人所知的志士,在我记忆中

却保留着深刻的印象。这就是湖州中学校长沈谱琴和嘉兴中学校长方青箱。沈谱

琴和方青箱都是同盟会员。在辛亥革命时,他们把学生武装起来,占领了湖、嘉

两座府城厖”“湖州光复,却全仗湖州中学的学生军。沈谱琴也担任湖州军政分

司。这是费表叔从湖州回来说的。”

那天早晨,学生集合,听校长讲话。沈德国鸿终于见到了大名鼎鼎的沈谱琴。

只见他陪着一位矮胖的老人来到肃立的学生们面前,亲切地对大家讲话:“我沈

某做校长多年,但对教育实在外行。今天,我特地为大家请来了钱念劬先生。钱

先生是湖州最有名望的人。他曾经在日本、俄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做外

交官厖”嗬,到过这么多国家!德鸿惊讶地伸了一下舌头,更认真地听沈校长介

绍:“钱先生通晓世界大势,学贯中西。现在钱先生回湖州来暂住,我以晚辈之

礼恳请钱先生代理校长一个月,提出应革的方略厖”这位钱念劬先生,是沈德鸿

一生中见到的第一位大人物。在两星期一次的作文课上,钱老先生竟然不出题目,

而是说:“你们大家就自己喜欢做的事,或想做的事,或喜欢做怎样人,写一我何不用“言于此而意寄于彼”

的方法,也写一一队鸿鹄在天上高高地飞翔,嘲笑下边

仰脸看的猎人。这象是一《志

地鸿鹄》。因他名德鸿,意在借鸿鹄自诉抱负。“我这“我党少年,宜刻自奋勉,”为

使“我国民可以脱离苦海,而跳出专制范围,享自由之福,”必须“挽时艰,振

国威,”“如能力行新政,以图自强,将驾欧美之上,为全球之主人翁矣!”

写《志在鸿鹄》的这一年,沈德鸿十五岁。

他为了实现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宏大抱负,孜孜不倦地读书读报,接受

爱国、自由的精神熏陶,吸取科学、民主的思想营养。

他还跟着钱老先生的弟弟钱玄同(代国文教员),读史可法的《答清摄政王

书》,念黄遵宪的《台湾行》:“城头蓬蓬擂大鼓厖”背梁启超的《横渡太平洋

长歌》:“亚东大陆有一士,自名任公其姓梁厖”抄出文天祥《正气歌》中的句

子帖在宿舍中的床头,引吭高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三年级上学期,沈德鸿向一个四年级的大同学学会了篆刻。一天,学校里的

一些纨绔子弟组织一次会议,为保密起见,会前印了门票。一些思想进步的同学,

要和他们斗争,但苦于无票入门。这时,德鸿想出了一个办法,仿照他们的门票

刻了枚肖似的图章,印出了不少票子。进步的同学拿了闯入会场,展开斗争,把

他们的会场搅散了。

放暑假后,他回到家里,用父亲遗留下的旧石章,自己治了十几方印章,除

刻了“德鸿”、“雁宾”、“T·H”、“沈大”等姓名章外,还刻有“醒狮山民”

、“志在鸿鹄”等言志樱他把这些印章,或镌在书籍封面,或盖在《文课》(作

文本)扉页,当作一面面镜子、一方方磨石,警醒、砥励自己上进、奋飞。

五、除名

德鸿在1911年秋初转学到嘉兴府中学四年级读书。原来已在那里上学的凯崧,

比他小一岁,因为是四叔祖的儿子,德鸿叫他“凯叔”。这一对叔侄,是一对要

好的同窗学友。德鸿之所以转学到嘉兴,是因为听凯崧说起嘉兴府中学英文教员

是圣约翰大学毕业的,比湖州府中学的英文教员强得多,而且,嘉兴中学教员与

学生平等,师生宛如朋友。校长方青箱是革命党,教员大部分也是革命党。师生

之间民主、平等,也是嘉兴中学的校风。

四年级第一个学期,是在辛亥革命的热烈、兴奋、激动中度过的。一放寒假,

他们两个人便结伴反回了乌镇。

一天上午,雪后初晴,德鸿到镇上去看一个同学。他母亲见邮递员投进一封

信,接过一扑克,是德鸿学校寄来的。她拆开信封,从里面抽出两张纸,一张是

德鸿的大考成绩单。看到儿子门门功课优秀,她脸上浮现出了微笑。另一张纸是

什么呢?她一看,大吃一惊:“啊!‘除名通知’。怎么,德鸿被学校开除了?”

因为生气,她拿信的手也颤抖起来,又感到一阵眩晕,站立不稳,赶忙转身坐到

一把太师椅上。

这时,德鸿从门外进来,见到母亲脸色难看,急忙上前问侯。母亲问道:

“你,你说,你在学校里做了什么坏事?”这使他象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便

说自己在学校没有做过对不起母亲的事。

“没有?那学校为什么把你开除了?”陈爱珠说着把学校的“除名通知”递

给儿子。他接过一看,顿时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在心里骂了一句:“陈凤章这个

坏蛋!”

看见他不吭声,陈爱珠催问道:“你怎么不说话,还想瞒我吗?”

“我没有做坏事。不信你问凯叔好了。”德鸿对母亲说。“好,我就叫人去

找凯崧来。”她说着便唤人去喊凯崧前来。

不一会儿,凯崧跟着沈家的佣人走来了。还未等陈爱珠开口,他就从衣袋里

取出一张纸递过去。陈爱珠一看,原来也是一张同样的“除名通知”。她着急地

问,这一对叔侄、同学究竟因为什么被学校开除呢?

德鸿和凯崧便把他们被“除名”的原委说了出来:11月初,德鸿、凯崧同时

接到学校通知:嘉兴已经“光复”,因学校临时放假返家的学生,着立即回校上

课。他俩结伴返校后,才知道教员中的几个“革命党”(同盟会会员)已离开学

校,或参加革命军,或到军政府工作。老校长方青箱已经出任嘉兴军政分司的官

职,校务无暇顾及,目前的校务由一位新来的学监陈凤章负责。这位新学监一反

方青箱的做法,把嘉兴府中学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校风抛到一边,按照旧的一套

教育方法管理学校,只准学生埋头读书,不让学生过问政治。德鸿在后来回忆时

写道:“这位学监说要整顿校风,巡视各自修室,自修时间不许学生往来和谈天。

我觉得‘革命虽已成功’,而我们却失去了以前曾经有过的自由。”

一天晚上,凯崧到德鸿的自修室来,拿着一张刊和革命军光复各地消息《申

报》,指着对德鸿说:“你读读这一段!”德鸿接过报纸看了起来,几个同学闻

声也围拢在他俩身旁。这时,猛然传来大声的喝斥:“自修时间不准谈天!你们

知道吗?”

他们往门口一看,学监陈凤章铁青着脸正举着手杖怒视着教室里的学生。几

个围在一边的学生赶紧溜回到各自的座位上,只剩下德鸿和凯崧。陈凤章此时已

站在两人面前,抓起课桌上的那张《申报》撕成破纸,扔在地上。

“你怎么撕掉我们的报纸?”德鸿不服,起身问学监。

“不准读报!”陈凤章想不到这个学生竟然敢质问他,便说:“自修时间要

做功课!”

“我们功课都做完了,看报不行吗?”凯崧问。

“不行!我说不行,就是不行!”陈凤章专横地大声说。

“方校长让我们读报的!”“也允许我们自修时间往来和谈天!”德鸿、凯

崧不服,和陈凤章争吵起来。这时,不少学生围了过来,也帮他俩跟学监讲理。

还有一个学生把陈凤章的手杖悄悄拿走藏了起来。陈凤章讲不过学生,又找不到

手杖,气急败坏地说:“好!你们不服我学监管教,居然如此捣乱,看我不处理

你们!”一边说一边离开了自修室。

第天,陈凤章就挂出布告牌,对德鸿、凯崧等几个学生给予记过处分。

德鸿、凯崧和其他被记过的学生都不服,他们认为自己并没有“捣乱校纪”,

是陈凤章故意刁难他们。一个同学说,“他是拿我们开刀,杀鸡给猴看!”另一

个同学说,“去找方校长,告他!”

恰在这时,德鸿收到家里母亲的来信和汇款,嘱他好好复习功课,把期终的

大考考好。又叮咛他:“一人在外,要处处谨言慎行。”汇来的钱作他寒假回家

的路费。于是他对凯崧和另几个相好的同学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算了!”

凯崧说:“等大考完了再跟他讲话!”

紧张的大考考过以后,德鸿、凯崧和几个同学去郊游。他们在南湖划船、赏

景,还在烟雨楼中喝酒,又谈起学监给他们记过处分的事情,都愤愤不平。德鸿

没有喝酒,对于同学的气忿之情,也抱有同感。他们回校后,几个同学趁着酒兴

就去找学监陈凤章,质问:“凭什么记我们过?”

“你们捣乱校纪,目无学监!给你们记过处分,这是轻的。看你们还敢再捣

乱!”陈凤章说完,“砰”一声关上门,不再理他们。

有两个年岁大的学生,听了这话更加气愤,经过布告牌时,拾起两块石头,

打碎了布牌。

德鸿和凯崧看了,也说砸得好,也了一口气。

回到宿舍后,他看到同学打死的一只老鼠,起了一个恶作剧的念头。他叫凯

崧找来几张南货店糕点的草纸,把那只死老鼠包在里面,外面贴上一张红纸,象

是一只礼品包。他抓起毛笔,在“礼包”的封套上写道:“南方有鸟,其名为雏。

子知之乎?夫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雏过之,仰而视之曰:‘赫!褡佑灾汗盼倚埃俊?

这是德鸿早已背得滚瓜烂熟的《庄子》中《秋水》里的句子。凯崧看了,拍

手喊道:“妙!妙!德鸿,这个脑筋只有你动得出。”

德鸿笑着抓起这个包着死老鼠的“礼包”,说道:“凯叔,走!我们给学监

送礼去。”两人悄悄地把这个“礼包”放到陈凤章的办公室里,看看没有人瞧见,

就回到宿舍。

他们给学监送了这份特殊的“年礼”之后,第二天就回到乌镇度寒假了。两

人哪里想得到,这下会闯了祸──被学校开除了。

陈爱珠听了儿子和凯崧的叙述,感到学监太专横,德鸿他们因为反对学监的

专制而被除名,也情有可原。她看看两份同样的“除名通知”,无可奈何地叹了

口气说:“看来学监对你们还算客气,居然给你们寄来了大考成绩单。”待凯崧

走后,她望了望儿子说:“德鸿,你今后到哪里去读书呢?是不是还回湖州?”

德鸿表示不想回湖州。陈爱珠安慰儿子说:“到何处去,一时不忙,只是年

份上不能吃亏,你得考上四年级下学期的插班生。”

后来,经过反复考虑,陈爱珠决定让德鸿到杭州读书。而凯崧由决定到湖州

中学去。直到两年后,这一对叔侄与同窗好友才在北京会面。

学作对联

1912年初春的一天下午,沈德鸿乘坐的“乌杭班”客轮抵达杭州卖鱼桥码头。

他提着一只小皮箱,夹着一个铺盖卷,登上岸来。叫了一辆黄包车,拉他到了位

于葵巷的安定中学,很快办好了入学手续,成了这所四年级的正式学生。

他是一个月前来杭参加插班考试而被录取的。当时他住在一家与他这“泰兴

昌纸店”有业务来往的纸行里,曾听纸行老板说过,创办安定中学的是一个姓胡

的大商人,住宅有花园,花园里有四座楼,每座楼住一个姨太太。他办这安定中

学是要洗一洗被人说成铜臭的耻辱。

其实,创办安定中学的大实业家胡趾祥,并不是一个满身铜臭的奸商,而是

一位具有爱国心的有远见的富商兼学者。在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举国上下力

图复兴,多以科学足以救国,大兴办学之风。”胡趾祥的好友胡适、邵伯炯、陈

叔通,都力劝他创办学校。《杭州文史资料》载:“胡趾祥即手示二子焕、彬,

拨八千元为开办费,六万元储息为学堂经常费,并请陈叔通来杭筹建。”他的治

学精神是:“学唯诚意正心四字,教育经义治学两斋。”为了办好学校,与公立

中学竞争,凡是杭州的好教员,他都千方百计聘请来。如当时被称为浙江才子的

张相(献之)、举人俞康侯就被聘请担任国文教员,其他的数理化和史地教员,

也多为知名学者和外国留学生。这些教员熏陶、培育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与德鸿

先后在安定中学毕业或肄业的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尹民,及范文澜、

钱学森、潘洁兹、蔡振华、华君武、冯亦代等人。

新的校园,新的师长,新的同学,这里的一切都使沈德鸿感到新鲜。杭州人

说话差不多每句话都带着个“儿”,也是他闻所未闻的。教员上课没有通用的固

定课本,每个教员爱教什么就教什么,不受任何约束。因此,学生上课的兴趣很

浓厚。

德鸿上的第一堂国文课,是张相(献之)教的。他对同学们说:“我要教你

们作诗、填词。但是,学人选对子是作诗、词的基本功夫,所以我要先教你们作

对子。什么是对子?你们知道?厖”对子,德鸿当然知道,这就是对联嘛。虽然

他还不会作对联,却接触过不少对联。他的祖父沈砚耕擅长书法,常用楷书为乌

镇的商店、人家书写对联。他常站在一旁观看。他舅父陈粟香也是一个喜欢作对

联的人。前年暑假,他跟母亲到外婆家“歇夏”,曾听陈粟香舅父和母亲谈话。

舅父说:“北面一箭之远,前年失火,烧掉了十多间市房,其中有我的两间。今

年我家在这废墟上新造了两间。附近人家就议论纷纷,说是我既来带头,市面必

将振兴。可是谁不知道,‘乌镇北栅头,有天没日头’,北栅头多有是小偷、私

贩、盐枭,如何有把握振兴市面呢?上梁的日子,我写了一副对联贴在梁上。上

联是:岂冀市将兴,忙里偷闲,免白地荒芜而已。”德鸿母亲问:“那下联呢?”

“下联是:诚知机难测,暗中摸索,看苍天变换何如?”德鸿母亲笑道:“你这

是实话。对联作得好,白地对苍天尤其妙。”至于母亲写在父亲遗像两旁的那副

对联,他更是历历在目。

德鸿竖起耳朵聆听张献之讲解对联的特点和写作方法:撰写对联,看来虽似

小道,却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学问见识和文字功夫,例如区分平仄,要懂音韵;别

词类和句子结构,要懂文法;遣辞造句,须善修辞;用典使事,须熟文史厖”这

使得他懂得作对子是诗词的真功夫,不是什么雕虫小技。

张献之在课堂当场示范,详细地讲解平仄如何直协调,词类怎样选择,哪里

是描写,何处是议论。并且,常常写了上联,叫学生们做下联。做后由他当场批

改。

又有一天,德鸿听张献之为他们讲长联的写作:“说到长联,昆明大观楼的

长联,恐怕是最长的了。”

这是德鸿不知道的。于是专注地盯着黑板,只见张先生一字一句地把全联默

写了出来。他数了一下,两联共有一百八十字。

张献之要每个学生就西湖风光也来做一对长联。

沈德鸿过去写史论、时论和游记都颇好,却从未作过对联。然而作对联的兴

头被张先生鼓得高高的,便就年前游西湖所见的风光景色,模仿黑板上的大观楼

长联写了起来。他先写了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心想不好,这是前人的诗句,

应自出心裁地写。又写道:“万顷湖平似玉境静无尘照葛岭苏堤凭栏看云影波光

照我全身入画”,可是下联如何对呢?他怎么凑也凑不好,不是平仄失调,就是

词语失对,甚至结构不相应。这一来,他才知道“求长不难,难在一气呵成,天

衣无缝。”

四月,一个星期天的上午,他一人到西湖游玩。这时的西湖已是桃花飞红,

翠柳飘絮,晴光拂眼,游人如织。他却无心赏看,而是徜徉在一处处楼台馆阁所

挂的对联之间。他来到一副对联前,只见上写:“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

雨雨年年暮暮朝朝”。他品味着,觉得昨天上课时张先生的分析确是入木三分:

“这对联虽见作者巧思,但挂在西湖可以,挂在别处也可以,只要风景好的南方

庭院,都可以挂,此乃这副对联的弱点。”

走过西泠桥,便是苏小小墓。沈德鸿知道,苏小小是南齐时的一个侠妓。在

她的坟墓的小石亭上,刻满了各种对联。于是在本子上抄录着。忽然听到一个人

唤他的名字,扭头一看,是同班同学胡哲谋。

“张先生讲的哪副对联在哪里,你找到了吗?”胡哲谋问。

“呶,在这里,你看。”德鸿指给他看。

这副对联是:“湖山此地曾埋玉,风月其人可铸金。”张献之对这一对联极

为称许,他在课堂上解释道:“湖山对风月,妙在湖山是实,风月是虚,元曲中

以风月指妓女者甚多,风月即暗指墓中人曾为妓。地对人,亦妙,天地人谓之三

才。铸金,杂书谓越王勾践灭吴后,文种被杀,范蠡泛五湖去,勾践乃铸金为范

像,置于座右。铜,古亦称金,不是今天所说的金。说苏小小可铸金,推重已极。”

德鸿看看眼前石柱上这副未曾署名的对联,更感到张先生分析得透辟。胡哲谋对

他说:“张先生指出的此联,的确是这些称赞苏小小联语中的佳作。”

他俩又结伴同去岳王庙、灵隐寺,抄录了许多楹联。待到日暮时离开湖滨返

校,他的小本子已记得满满的。

沈德鸿后来写道:“张先生经常或以前人或以自己所作诗词示范,偶尔也让

我们试作,他则修改。但我们那时主要还是练习作诗词的基本功:作对子。张先

生即以此代其他学校必有的作文课。”

1913年夏天,沈德鸿成为杭州私立安定中学第八届毕业生之一,以三年半时

间修完五年的中学课程,提前毕业了。

对于西湖风光,他一直未能制作一副长联,直到1979年8月才为《西湖揽胜》

画册填了一首《沁园春》:西子湖边,保叔塔尖,暮霭迷蒙。

看雷峰夕照,

斜晖去尽;

三潭印月,

夜色方浓。

出海朝霞,

苏堤春晓,

叠嶂层次染渐红。

群芳圃,

又紫藤引蝶,

玫瑰招峰。

人间万事匆匆,

邪与正往来如转蓬。

喜青山有幸,

长埋忠骨;

白铁无辜,

仍铸奸凶。

一代女雄,

成仁就义,

谈笑从容气贯虹。

千秋业,党英明领导,

赢得大同。

北大深造

“德鸿,你来看!”陈爱珠指着《申报》上的一条广告对儿子说。

那是《北京直辖各校招生一览表》。招生的学校有北京大学预科、法政专门

学校、工业专门学校和医学专门学校,其中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和第二类各招80

名,考试科目有史地、国文、英文、数学、理化、博物和图书。

德鸿看完这则招生广告,听母亲说,外婆给她的一千两银子,自他父亲逝世

后存在乌镇的钱庄里,到现在连本带息已有七千元。他和弟弟两人平均分,各得

一半,每人三千五百元。这样,她还可以供德鸿再读三年大学。北京大学预科的

毕业年限正好三年,所以她想让德鸿报考这所大学。又对儿子说:“你卢叔在北

京的财政部供职,你到北大预科求学,可以得到他的照顾。再说,北京大学前身

是京师大学堂,早两年,他们的毕业生都钦赐翰林呢。进这所大学,准能得到深

造!德鸿,你考这所学校,行不?”

“妈,你想得周到,我就考北京大学预科吧。”德鸿答道。

7月下旬,他来到上海,借住在二叔祖家里。然后到设在江苏教育总会内的报

名处去报名。这时,他才知道北大预科第一类是文、法、商三科,第二类是理、

工、农三科。虽然考试科目相同,但是愿入大学预科第一类者得于理论、博物、

图书三门中免试二门。他想,自己数学不行,不是学理工科的料,还是读文科为

好,于是选报了第一类。

8月11日,沈德鸿一大早来到虹口唐山路的澄衷学校,按时进入试场应考。除

了数学,其它几门课他都考得很顺利,尤其是国文和英文。

返回乌镇,他将自己选报第一类和考试的情况禀告了母亲。他后来写道:

“这时我的不能遵照父亲遗嘱立身,就是母亲也很明白晓得了。但她也默认了,

大概她那时也觉得学工业未必有饭吃厖,还有一层,父亲的遗嘱上预言十年之内

中国大乱,后将为列强瓜分,所以不学‘西艺’,恐无以糊口;可是父亲死后不

到十年,中国就起了革命,而‘瓜分’一事,也似乎未必竟有,所以我的母亲也

就不很拘拘于那张遗嘱了。”

陈爱珠这位知书识礼、通情达理的母亲,是最了解自己的儿子的,她听了儿

子的禀告,只说了一句:“看来也只好如此了。”

过了几天,《申报》上刊出了北大预科录取的新生名单。然而他和母亲找来

找去,只找到一个“沈德鸣”。他母亲猜想,“鸿”、“鸣”字形相近,想必弄

错了。不久,录取通知终于寄来,他被录取了。

9月初,德鸿从上海搭乘海轮北上。抵天津后,再坐火车到北京崇文门车站。

他的表叔卢学溥派了儿子卢桂芳,带着佣人接他,表兄表弟一见如故。卢桂芳虽

比他小几岁,却很能干。在陪德鸿到预科新生宿舍所在的译学馆安顿下来之后,

他告诉德鸿,自己在读中学,还没毕业。德鸿问了他,才知道卢表叔担任的是公

债司司长,每天都忙得很。

这天晚上,他到卢表叔家吃晚饭。卢学溥见了德鸿,笑着说:“几年不见,

德鸿长得一表人才了!”又对桂芳说,“那年你表兄十二岁,他祖母和二姑母主

张他到纸店做学徒,我想,这不是要把‘料改成马褂’吗?就去对他祖父母和他

母亲说,才使他能继续求学。德鸿,你母亲为了你能读书,可真是操够了心呵!”

他嘱咐德鸿有什么困难就来找他,缺什么就到他家里拿。饭后喝茶时,卢学溥对

桂芳提起德鸿童生会考曾获第一名的往事。德鸿说,那全是卢表叔的鼓励。卢学

溥夸他说,他那“您写的是,十二岁小儿,能作此语,莫谓祖国无人也。”

这一说,卢学溥也记起来了,“对么,我是针对你写的那句‘大丈夫当以天

下为己任’说的。德鸿,桂芳,你们不仅要记住这句话,还要以这句话立身行事。”

几天后,大学的新生活开始了。

沈德鸿看到了许多外国教授,教外国文学和第二外语──法语的都是外国人。

中国教授大多是有名的学者,如教国文的沈尹默,教文字学的沈兼士,教中国历

史的陈汉章等。

德鸿喜爱读的依然是小说。大学的图书馆里有各种各样的小说,任凭他随意

借阅。他曾写道:“厖中国的旧小说,我几乎全部读过(包括一些弹词)。这是

在十五、六岁以前读的(大部分),有些难得的书如《金瓶梅》等,则在大学读

书时读到的。我那时在北京大学尽看自己喜欢的书厖”然而他并没有放松各门功

课的学习,对于沈尹默的古代文论课,更是学得津津有味。

沈尹默学贯中西,精于诗文。他教国文,没有讲义,对学生们说:“我只指

示你们研究学术的门径,如何博,在你们自己。”

这种讲授方法,同学中有很多人一时不适应,而沈德鸿并不感到很陌生。还

是在安定中学读书时,张献之教国文就不用讲义,另一个姓俞的国文教员也不用

讲义。

然而,他发现沈尹默的教法,又跟张献之和俞先生有所不同。沈尹默更多的

是教他们治学之道和研究的方法。

在课堂上,沈尹默教学生读《庄子》的《天下“要了解先秦诸子各家学

说的概况,以及他们互相攻讦之大要,读了这三

“请您还是用英语给我们解释。”递上去后,外国教授读了,微笑着点点头,改

用英语上课。这样,同学们倒容易懂他的讲解,师生双方都感到了轻松、愉快。

第二学期,一位年轻的美国教授来到德鸿所在的班级上课。他刚从美国一所

师范大学毕业,很懂得教学方法。德鸿在看望卢学博时说,“这位美国教授最受

我们欢迎啦。他教我们莎士比亚的戏曲,先教了《麦克白》,后来又教了《威尼

斯商人》和《哈姆莱特》。一学期以后,他就要我们作英文的论文。他不按照一

般的英文教法,先得学写叙述、描写、辩论等,而是出了题目让我们自由发挥,

第二天交卷。”

在植材小学读书时,沈德鸿学的就是英国人纳司非尔特编的英文文法读本,

从小奠定了英文的基矗中学阶段,他的英文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如今得到这位善

于教学的美籍教授的指导,他英语的读说听写能力又大为提高。

同班的徐佐,是浙江富阳人,和沈德鸿是大同乡、好朋友。他的英文程度较

差,每逢写英文作文,总是悄悄地对沈德鸿说:“老乡,多多拜托!”

沈德鸿向他眨眨眼,低声回了一句:“放心,‘捉刀’有我!”他先代徐佐

写好一“本来还有一个大‘袁’字,临时取消了。”

“民心不可违呵!”沈德鸿想。

6月,当他正准备最后一次大考时,袁世凯死了。他说:“死得好!早该死了。”

7月,沈德鸿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了。这年他二十岁。

八“商务”第一天

1916年7月27日清晨,一艘小客轮在上海十六铺码头靠岸。沈德鸿提着一只

小皮箱,挤出熙熙攘攘的人群,找了一家小旅馆住下。然后,走到街上,吃了一

点早点,便问了问路,匆匆向河南路商务印书馆发行所走去。

他一路想着心事:不知道能不能见到张元济总经理?无一面之识,他肯见吗?

不怕,我有他们印书馆北京分馆经理孙伯恒写给他的介绍信。虽然我也不认识孙

伯恒,不过我知道此人,他常找财政部公债司司长卢表叔。听卢表叔说,这位孙

伯恒巴结他,是有求于他,想要他同意由商务印书馆承印公债券。他想起母亲上

个月底对他说的话:“德鸿,你还没有回来,我就让你祖父给卢表叔写信了;我

也写了信,叫你卢表叔不要给你在官场和银行找职业。他可能一时没办法,你可

要准备在家闲居半年呵!”谁知不到十天,卢表叔就来了信:“厖接信后,速去

上海见张经理。张元济(菊生)先生翰林出身,是商务印书馆创办人之一。厖”

母亲说:“你父亲去世后,留下的钱我分成两份,你和弟弟每人一千元。你的一

份这些年用得差不多了,我没有办法供你再读下去。这下好了,商务印书馆里的

书很多,听说他们有个涵芬楼,藏有许多善本、珍本书,你可以好好利用,一边

做事一边深造。”德鸿对母亲说:“妈,您放心。我会努力的!”

沈德鸿照着旁人的指点,找到了商务印书馆发行所。他向营业部的一个售贷

员打听总经理办公室在哪里。这个售货员只把嘴一:“三楼。”他又问了另一个

人,才知道上三楼要从营业部后面的一个楼梯上去。谢过那人,他转到营业部后

面,刚到楼梯边,就有一个人拦住他问:“干什么?”

“请见张总经理。”

那人用轻蔑的眼光把他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看沈德鸿一身穷学生的打扮,

冷冷地说:“你在这里等吧。”

沈德鸿心中来了火,也冷冷地扔给他一句话:“我有孙伯恒的介绍信。”

一听“孙伯恒”三个字,那人立刻面改笑容问道:“是北京分馆孙经理么?”

沈德鸿不回答,从口袋里取出印有“商务印书馆北京分馆”红字的大信封,

对那人一晃。

那人的笑容更浓了,很客气地说:“请,三楼另有人招呼。”

沈德鸿在心里说了一句:“势利小人!”随即慢慢地向三楼走去。拐弯处,

他回头往下一看,果然在那人对面的一条板凳上坐着两个人,想来是等候传呼然

后才可上楼的。他不禁想道:“好大的派头!不知总经理的威严又是什么样?”

走了三楼,他沉得这里比一楼、二楼矮多了。地方也小,显然很不相称。一间办

公室门前摆着张方桌,坐在桌后的一个职员见了他,说道:“过来,先登记。什

么姓名?”

“沈德鸿。有人介绍我来见张经理。”

“也得登记。”那职员一本正经地说。

沈德鸿一声不响,又从衣袋拿出那个大信封来。职员接过去一看,口里念道:

“面陈总经理张台启商务印书馆北京分馆孙”──这个墨写的大“孙”字,恰恰

写在红色印的“馆‘字上面。

“我马上去传达。”那职员满面笑容地对他说,推开门走进去不久带着一个

人出来,低声对那人说:“请稍等候。”又侧身引路对沈德鸿说:“请进。”沈

德鸿进了门,他就把门关上了。

沈德鸿走进室内,看见一排明亮的玻璃窗前放着一张大写字台,旁边坐着一

个中年人,长眉细目,满面红光,心想:他就是张元济了。

张元济指着一把圈椅说:“坐近些,谈话方便。”

沈德鸿坐下。张元济问他读过哪些英文和中文书籍。他简短扼要地回答了;

张元济点点头,然后说:“孙伯恒早就有信来,我正等着你。我们编译所有个英

文部,正缺人,你进英文部工作好吗?”沈德鸿答:“好的。”张元济又说:

“编译所在闸北宝山路,你没有去过吧?”沈德鸿表示不认识宝山路。这时张元

济拿起电话,用流利的英语跟对方说:“前天跟你谈过的沈先生,对,沈德鸿,

他今天来了,一会儿就到编译所见你,请同他面谈。”挂上电话,张元济对他说:

“你听得了吧?刚才我同英文部部长邝博士谈你的工作。现在,你回旅馆,我马

上派人接你去宝山路。你住在哪个旅馆?”沈德鸿说了旅馆名称和房间号码。张

元济随手取一张小纸片记下,念了一遍,又对他说:“派去接你的人叫通宝,是

个茶房,南浔人。你就回旅馆去等他吧。”说完站了起来,把手一摊,表示送客。

沈德鸿对他鞠躬,转身走出这间总经理办公室。

回到旅馆,他把简单的行李理好。在等候去编译所时,他回想张元济的办公

室是那样的朴素,墙上不挂任何字画,大写字台对面的长几上,堆着许多中、英

文的书报。初次见面,商务印书馆张经理给他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等了一会,通宝来,帮他把行李装上一辆相当漂亮的小轿车后,就对司机说:

“走!”沈德鸿还是第一次坐小轿车,他以为是出租汽车。通宝说:“这是总经

理的车子。出租汽车哪里去找?如果坐黄包车,起码得一个小时,那就误了事了。

是总经理派汽车接我到河南路,又叫原车送我们到编译所。”沈德鸿有点惊讶地

说:“啊!你是编译所的茶房!”通宝点点头,告诉他:“我是南浔人,南浔离

乌镇一十八里,我们也算同乡。你到编译所做事,不管有什么要帮忙的,找我就

行。”沈德鸿听他口气不小,猜不透他是什么来头。他这时还不知道,通宝是编

译所茶房的头头,也是编译所茶房的元老,所里的茶房清一色的南浔人,都是他

引进去的。

到了宝山路,通宝把他的行李卸在一座二层楼的小洋房里,就带他到编译所

会见英文部部长邝富灼博士。这位邝博士是华侨,原籍广东,在外国大学毕业后

得的博士,大约四十多岁。他不大会说广东话,说英语却顺口。见到沈德鸿,就

用英语谈话。他说:“欢迎你到我们英文部做事。我跟总经理商量,安排你在我

们英文部新近设立的‘英文函授学校’,工作是修改学生们寄来的课卷。我们英

文部现在有七个人,大家来认识认识。”邝博士招呼着同事们,一一向沈德鸿介

绍:“英杰文函授学校”主任周越然,编辑周由廑、平海澜,改卷员黄访书,办

事员胡雄才。

二周是兄弟,他俩和胡雄才都是湖州人,三人和沈德鸿握手时说:“我们是

乡。”听到通宝和这三位同事的浙江乡音,一股暖流涌上沈德鸿的心头,仿佛异

乡见到了亲人一般。他对邝博士和大家说:“我刚来所里做事,一切都不懂,请

诸位今后多多指教。”

他的第一在的工作很轻松,只改了四五本“英文函授学校”学生的课卷。

下了班,和他年岁相近的胡雄才到宿舍看他,对他说自己还是练习生,每月

薪水只有十八元。沈德鸿的薪水每月二十四元,是“编译”一级最低的工资。以

后每过一两年,可以加五元。

“你与总经理是不是亲戚?”胡雄才盘问沈德鸿。

“不是。”

“不是?我才不信哩。你说不是亲戚,可是自有编译甩以来,从没有听说一

个最低一级的小编辑,是坐了总编辑的专用车、由茶房头脑伴送来的。”

沈德鸿也不和他多辩论。因为他觉得胡雄才的推论是合理的。胡雄才还悄悄

告诉他:“我们编译所里,有好多人每月薪水一百元,但是他们长年不编也不译,

只是每天这里瞧瞧,那里看看,跟一些拿着高薪又不干事的人咬耳朵说话。你不

街道,这些人都有特别的后台,特殊的背景,他们跟老板关系密切。你可不要得

罪他们啊!”

送走胡雄才,沈德鸿躺在床上,觉得浑身很疲倦,但胡雄才说的编译所内幕

情况,使他久久不能入睡。他想,母亲写了极诚恳的信,请卢表叔不要把自己弄

到官场!今后的路,究竟该怎么走呢?

入文学之门

沈德鸿到英文部工作已有一个多月了。一天,他翻阅新近出版发行的《辞源》

时,心有所感,忍不住给张总经理写了一封信。在信的开头,他赞扬“商务印书

馆的出版事业常开风气之先,《辞源》又是一例。”接着,举出《辞源》中的一

些条目在引出处时,有“错认娘家”的,“而且引书只注书名,不注“《许慎说文》才九千数百字,而《康熙字典》

已有四万多字,可见文化日进,旧字不足应付。欧洲文艺复兴以来,文化突飞猛

进,政治、经济、科学三者日产新词,即如本馆,早已印行严译《天演论》等名

著,故《辞源》虽已收进‘物竞天择’、‘进化’诸新词,但仍嫌太少。此书版

权页上英译为《百科辞典》,甚盼能名实相符,将来逐年修改,成为真正的百科

辞典。”

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这封信居然引起了张元济的注意。当晚,有一位同事悄

悄告诉他:“你那封信,总经理批交辞典部同事看后送请编译所所长高梦旦核办。”

第二天上班后,高梦旦把沈德鸿叫到小会客室里谈话,对他说:“你的信很

好。总经理同我商量过,你在英文部,用非其材,想请你同我们所里一位老先生

──孙毓修,合作译书,不知意下如何?”德鸿蓦然想起,他在植材小学时学校

奖给他的那本《无猫国》,不就是孙毓修编译的吗?这位孙老先生大概英文很好,

要我同他合作译书,不知怎样做法,译什么书?他向高梦旦表示愿意后,高梦旦

就带他去见孙毓修。经过交谈了解,他发现这位高级编译的英文小平并不高,编

译的《欧洲游记》是按意译用骈体文写成的。他要德鸿合译的书是卡本脱的《人

如何得衣》(出版时书名为《衣》)。

“老先生的文笔别具风格,我勉力续貂,能不能用,还请老先生裁定。‘德

鸿谦逊地说。

“试译一章看吧。”孙毓修自负地回答。

他摹仿孙译的前三章,仅用三四天便译出了一章,孙毓修不以为然地说:

“真快。毕竟年轻人精力充沛。”待看完德鸿的译稿,他笑道:“真亏你,骤然

看时仿佛出于一人手笔。”德鸿说:“惭愧。还得请你斧削。”孙毓修只不过改

动了几个字,便把译稿还给德鸿:“你再译几章,会更熟练些。”

“不跟原书校勘一下么?也许我有译错之处?”

孙毓修摇摇头:“本馆所出的译本,向来不对校原著,只要中文好,就付樱”

这使德鸿大吃一惊,怎么会这样呢?后来才知道,这是因为编译中没有人肯做这

项吃力不讨好的校勘工作。

这本《衣》译完后,他又译了《食》、《追两本,都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

这是他最早的译著。

他们两人合作的还有《中国寓言初编》。出版时,版权页上印的是:编纂者

桐乡沈德鸿,校订者无锡孙毓修。这本书在两年内就印了三版。

在德鸿看《衣》、《食》、《追三书的校样时,主编《学生杂志》的朱元善

找到他说,《学生杂志》上没有登过小说,现在打算登点科学小说,请他找点材

料。德鸿答应后,在涵芬楼图书馆的英美旧杂志中,找到一些材料,译写出了一

“这“革新思想”,“创

造文明”,“奋斗主义”。他后来说:“从这“俄人思想

一跃出厖二十世纪后半期之局面,决将受其影响,听其支配。今俄之Bolshevism

(布尔什维主义),已弥漫于东欧,且将及于西欧,世界潮流,澎湃动荡,正不

知其伊何底也。”

在“五四”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他开始专注于文学,翻译介绍了大量的外

国文学作品。在《学生杂志》和《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发表,如契诃夫的

短“马克思主义作

为社会主义的一个学派被介绍进来,但十分吸引人,因为那时已经知道,俄国革

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取得胜利。”他又写道:“也是在这种求真理欲的驱

使下,我还译过两热爱工作,爱好文学,追求真

理,勤奋写作。

革新《小说月报》

沈雁冰在加入上海共产党小组不久,商务印书馆当局决定适应“五四”以来

的新潮流,全面革新《小说月报》。由于在这之前,他已为《小说月报》半革新

的几期撰写了《小说新潮栏宣言》、《新旧文学平议之评论》等文章,实际主持

了该刊“小说新潮”栏的编辑事务,编译所所长高梦旦就约他谈话,在座的还有

陈慎侯。

“王莼农已辞去《小说月报》和《妇女杂志》的主编。这一年来,你帮助这

两个杂志革新,写了不少好文章。我们想请你担任这两个杂志的主编,不知沈先

生可有意见?”高梦旦说。

沈雁冰略思索一下说:“承蒙馆方看得起我,但我只能担任《小说月报》的

编辑,《妇女杂志》不能兼顾。”

高梦旦还想劝学雁冰兼任。高级编审、他的智囊陈慎侯在他耳边悄悄说了几

句,他便不再提这件事了。又问:“沈先生,你全部改革《小说月报》,有哪些

具体办法?”

“让我先了解《小说月报》存稿情况以后,再提办法,现在还说不上。”

“好的。你就立刻去办吧。”高梦旦最后说。

沈雁冰向王莼农了解后,发现存稿全是“礼拜六”派的,林琴南译的小说稿

也有十几万字。就向高梦旦提出:一,现在稿子都不能用;二,全部改用五号字

(原为四号字);三,馆方应当给我全权办事,不能干涉我的编辑方针。

高梦旦与陈慎侯商量后,全部接受他提出的意见,但提醒他:明年一月号的

稿子,两星期后必须开始发排,四十天内结束,一月号才能准时出版。

沈雁冰立即着手组稿。他不担心论文和翻译的稿件,只担心创作的。心想,

北京有鲁迅,几年前我就读过他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狂人日记》,真是好作

品!可是,我同他素不相识;还有周作人,他写的文章也是极好的,但也未交往

过;忽然他想起了王剑三(王统照),这个人的《湖中夜月》,是我给他发在

《小说月报》第十一卷第十号上,何不写信给他,让他帮我联络一下呢?他当即

寄出一封快信,告诉王剑三:《小说月报》即将完全革新,由他主编,请尽快写

稿并约熟人稿子。

几天后,他竟收到了郑振铎给他的信。当时,他们两人还未见过面,互不认

识。郑振铎说他是王剑超大型的好朋友,看了来信,大家都愿意供给稿子,并说

他们正在组织一个新文学团体,叫“文学研究会”,发起了是周作人等,邀请沈

雁冰参加。

这封信,给了他极大的鼓舞。在这年最后一期的《小说月报》上,他拟写了

《本月刊特别启事》五则,第一则说:“近年以来,新思想东渐,新文化已过其

建设的第一幕,而方谋充量发展。本月刊鉴于时机已至,亦愿本介绍西洋文学之

素志,勉为新文学前途尽一分之天职。自明年第十二卷第一期起,本月刊将尽其

能力,介绍西洋之新文学,并输进新文学应有之常识。面目既已一新,精神也当

不同。”

第五则启事则宣布:“本刊明年起更改体例,文学研究会诸先生允担任撰著,

敬列讲先生之名如下:周作人,瞿世英,叶绍钧,耿济之,蒋百里,郭梦良,许

地山,郭绍虞,冰心女士,郑振铎,明心,庐隐女士,孙伏园,王统照,沈雁冰。”

1921年1月10日,第十二卷第一号《小说月报》以崭新的面貌与读者见面了。

沈雁冰在他执笔的《改革宣言》中写道:“不论如何相反之主义,咸有介绍之必

要。故对于为艺术的艺术与为人一的艺术,两无所

【篇二】废墟的召唤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

2、品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3、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4、理解“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

教学重点:品味赏析语言,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难点:理解作者情感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领悟文章的主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见过废墟么?给你怎样的感觉?——火灾、地震、海啸后的一片狼藉,毁灭的感觉。

自然灾害造成的也许很难避免,可是人为的那种废墟,留给人的又会是怎样的思考呢?

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学生看后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指出:圆明园虽然现在常年沉睡着,但是,他却留给我们——圆明园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口,代表着一段屈辱的历史。

女作家宗璞凭吊圆明园这片废墟的时候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和深沉的思考。“召唤”什么意思呢?召唤什么?

二、朗读课文,找出一些用得出色独特的词句,初步体会本文语言特色。

三、理解课文内容:作者的情感与“年轻人”的心理。

(1)作者是什么季节来到圆明园凭吊的?面对废墟,作者是怎样的情感态度?

——冬日,心情沉重

(2)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对着这一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为什么说“历史”是“凝固的”?

——因为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的停泊着,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而废墟永远象征了那段与它有关的历史。

“楚国早已是湖北着,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

——个人虽然渺小,但依然在历史上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可以无愧于人“小得多的概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给予我们的就是无形而宝贵的精神价值。

(3)文章前面说“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但后文却说“能源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远观一带,或只是这座断桥,也可以的”,这样行文前后是否矛盾?

——前面说的是改造历史,后面说的是不忘记历史,两者相辅相成,作者内心经历了一定的挣扎和思考。

(4)和年轻人说过哪些对话?你能否理解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身旁的年轻人在自言自语。“留下来吧,就因为是废墟,需要每一个你呵”“匹夫有责”年轻人是敏锐的,他清楚的说出我嗫嚅的话,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允许每一人我尽责任?“他微笑,笑容却介于冷和苦之间。

“他不是画家”年轻人评论道:“他只是爱这景色——”

“我也许可以想一想,想一想这废墟的召唤。”年轻人忽然微笑说,那笑容仍介于冷和苦之间。

——本段话,“介于冷和苦之间”的笑容,神态和语言,无不反映出“年轻人既有责任意识又存疑虑情绪的矛盾心理

四、深入理解课文深层含义:

题目中的“召唤“具体指的什么内容?让学生讨论

——生命的短暂,自然的永恒,历史的沧桑,总会令人不禁唏唏感叹,但是除了感叹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呢?

而且没有忧国忧民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那人铁感叹就只能是种浅薄和虚华。

所以‘“召唤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做出努力,尽每一个“我”的责任。

五、品味语言,找出你喜欢的语句读一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

六、迁移拓展:你认为圆明园是复建呢,还是保留?为什么?历史前行,还会留给我们怎样的思考?

【篇三】废墟的召唤教案

外国诗三首《致大海》《篱笆那边》《我愿意是急流》,(网友来稿)

莆田小地方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世界诗歌发展概貌、中外诗交流概况。

2.了解普希金、狄金森、裴多菲的简历与创作。

3.理解、领会几位作者所绘写的意象及其特有的含蕴。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诵读并体会《致大海》的精神实质。随作者华兹华斯一起感受一种逼人的质朴、自然美。

2.领悟《篱笆那边》带一点神秘色彩的诗意。

3.美诵《我愿意是急流》,把握其意象群,深深地体味作者真挚的情怀。

三、德育渗透目标

1.追求自由、美好、进步是人的天性,人生而为人,要奋发有为。

2.爱好思考,珍爱生活中真挚的情怀。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了解普希金的生活环境和俄罗斯当时所处的历史阶段,对完整全面地理解《致大海》尤为重要。难点就在这些方面,学生应把世界史的学习与语文中的诗歌理解、欣赏融汇贯通起来。

狄金森的诗素以神秘著称,评诗者一向聚讼纷纭,要想让学生理解透她的诗旨,就有必要对“上帝”这一概念作些阐释。所谓“上帝”,是西方文化中的概念,中国学生在理解这个概念上易犯简单化的毛病,要从独特的角度去诱导学生理解。再者,神秘主义的诗不能只允许一家之言,应让学生在其智力基准上去理解,可以见仁见智,甚至学生完全否定其诗,也不必太在意。优秀的诗从来不靠强迫去打动人。

《我愿意是急流》一向被人当作精彩的情诗来读,高中学生还处于一个敏感的青春勃发期,他们会悄悄地反复诵读此诗。教学时可相机进行正确的人生观、婚恋观教育,不必在思想内容上过多展开,指导学生抓住其形式的特点谈一谈就可过去。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习,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世界诗歌史概貌,了解课文几首诗的作者。

2.第一课时:学生展示自学预习所获知识,教师补充,诵读《致大海》,带着课文后面的思考练习题一、二,继续品读二诗。

3.第二课时:抽查并评点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引导学生领会《篱笆那边》的含蕴,提示学生注意《我愿意是急流》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并反复诵读。

4.模拟仿作自由诗。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学生简述外国诗歌发展史概貌,教师补充。粗略了解外国诗歌发展

情况。

2.了解几首诗的作者并能初步诵读这几首诗。

二、外国诗歌发展史概貌

第一阶段:远古时期(前40世纪至5世纪)古埃及,古巴比伦。

第二阶段:古希腊、罗马时期(前8世纪至公元5世纪)。

第三阶段:中世纪(5至15世纪),亦可称圣经诗歌时期。

第四阶段:文艺复兴时期(14至16世纪),伟大诗人有英国的莎土比亚、意大利的彼得拉克等。

第五阶段:古典主义时期,(17至18世纪),有弥尔顿、伏尔泰等历史名人。

第六阶段:浪漫主义(18至19世纪),诗歌群星璀璨,俊采风流。德国有歌德;英国有布莱克、彭斯,有湖畔派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及雪莱、拜伦、济慈三个少年天才;法国有雨果;俄国有普希金;美国惠特曼;匈牙利有裴多菲、等等。

第七阶段:唯美主义、象征主义、意象派超现实主义、先锋派各种风格的诗层出不穷,东西方碰撞、交流,融合已近百年,流风所及,以至于今。

三、学生诵读课文中的《致大海》、《孤独的收割人》,了解普希金和华兹华斯的简历及创作特点,教师补充。

(关于普希金的资料甚多,此处略)

四、再次诵读《致大海》,试完成练习一、1。

五、参考资料:《世界名诗鉴赏词典》,辜正坤主编。

附:板书设计

致 大 海

诗人赞叹大海的壮美

内 诗人热爱大海的奔放与宽广

容 诗人羡慕大海而为自己懊丧

诗人更依恋大海悲哀的喧响

召唤的喧响

体裁 既是情调忧伤的哀歌

又是富有哲理的诗作

特点 气势豪放,意境雄浑,思想深沉,激情奔放,

充满了积极奋进的精神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深入全面地理解领会《致大海》的诗意、诗美。

2.感悟《篱笆那边》的神秘含蕴。

3.把握《我愿意是急流》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

二、学生在深入全面领会诗意诗美的基础上,再次美诵《致大海》,配乐配图。

三、了解狄金森,读懂《篱笆那边》

1.狄金森(1830—1886),美国女诗人。25岁始,弃绝社会交往,潜心以诗作抒发自己的内心世界。她的诗一棵红草莓在篱笆那边向我招手,我想爬过去攀摘在手,又怕弄脏白围裙。过去或不过去,真是矛盾。如果上帝是小孩子,它会不会爬过去呢?也许会吧,也许不会。可以联想、感悟到的意思因人而异。

3.鉴赏要点

(1)独特价值的重新发现

狄金森的诗,在一战前的相当长时间内,不被人重视,今天,她被公认为美国罕有的文学天才,声望越来越高,成为与惠特曼、哈代、霍普金斯齐名的西方现代诗歌的先驱。她的诗不循章法,内容广阔,意象奇特,韵律多变化,以其独往独来的姿态为美国诗坛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她努力挖掘人们内心深处的隐秘,她的诗是内心感受的外化,被称为灵魂的风景画家。

(2)打破生命时间的顺序

面对篱笆和红草莓,诗人触发了无限的诗意,仿佛穿越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历程,回到了她的童年的幸福时光,充满了创造的发现和美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回忆,相信每个同学都有各自独特的感受。

四、了解裴多菲,读懂《我愿意是急流》

1.裴多菲是19世纪匈牙利爱国诗人。他当过兵,作过流浪艺人。1849年?月在和沙皇军队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6岁。他在短短的一生中,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爱情诗,尤其是1846年秋爱上森德莱尤丽亚以后,写了不少动人的诗给她。1847年秋,裴多菲与心爱的人结为伉俪。这首诗的创作,可以看作爱情的表达。当然,这首诗也可以有多种解读。

2.内容大意

全诗共五节,采用的都是“我愿意是……”开头的格式,诗人把自己说成“急流”“荒林”“废墟”“云朵”“破旗”,把爱人比作“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夕阳”,构成五个有层次的充满活力的艺术画面,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容。

3.鉴赏要点

(1)多样的解读

首先可以把本诗看作一首爱情诗,它抒发了对爱人的深挚恋情,歌颂了纯洁而高尚的爱情;其次可以看作一首政治抒情诗,它委婉地表现了19世纪40年代匈牙利人民的解放斗争事业,歌颂了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的精神和执着追求理想的精神。诗中的“我”可能是诗人自己,也可能是革命战士们;诗中的“爱人”,既可以是诗人的爱侣,也可以是诗人追求的革命理想。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到其他意义。

(2)意象的独创性排列

这首诗没有空泛说教,而是通过一系列鲜活意象的排列递进,营造一个情感流动的回旋天地,“急流”——“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夕阳”。意象层层递进,其排列组合具有独创性,使诗情变化,呈现出多层次、多侧面,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有关材料】

一、普希金简介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民族的伟大诗人,俄国近代文学的奠基者、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受到文学的熏陶,13岁开始写诗,15岁公开发表诗作。1817年在皇村学校毕业后进外交部任职,广泛结交优秀的贵族青年,写下了一些歌颂自由、反对专制暴政的充满激情的诗“所表现的音调的美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净,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剑击一样坚强有力。”高尔基说:“我开始读普希金的诗,如同走进了一片树林的草地,到处盛开着鲜花,到处充溢着阳光。

二、《篱笆那边》的写作背景

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是美国19世纪诗坛的一颗巨星,世界抒情短诗的大师之一。她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知名人士。她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乡度过的,生活圈子极其狭小。父亲去世后,她更加深居简出,几乎与外界完全隔绝,终日闭门作诗写信。她55岁去世时,留下近一千八百首诗歌。她的诗大都短小,抒发了她对人生、爱情、艺术、死亡等方面的见解,寄托了她个人的情感。《篱笆那边》就是代表作之一。

三、《我愿意是急流》的写作背景

裴多菲是19世纪匈牙利爱国诗人。他当过兵,作过流浪艺人。1849年?月在和沙皇军队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6岁。他在短短的一生中,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爱情诗,尤其是1846年秋爱上森德莱尤丽亚以后,写了不少动人的诗给她。1847年秋,裴多菲与心爱的人结为伉俪。这首诗的创作,可以看作爱情的表达。当然,这首诗也可以有多种解读。

作者邮箱: fjsiv-yu@163.com

【篇四】废墟的召唤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案

废墟的召唤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中“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能力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在课文内容的启迪下,观察生活,认识历史,养成思考和分析的习惯,提高对文字的感悟能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情感目标: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教学重点:

品味赏析本文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的语言特点;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学习从具体事物入手,抒写情怀,阐发议论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教法学法:

1.教法:点拨提示法、情绪调动法

2.学法:朗读法、质疑讨论法、合作探究法、任务驱动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学生汇报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圆明园的情况。

提示明确: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二)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教师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情绪调动法)同步解说:就是这样一座享有“人间天堂”美称的万园之园却于1860年化为一片灰烬。

引发:看了这段录像,你们最想说些什么?问些什么?""导入本节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一)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设计思考问题:

1.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废墟?

2.作者是单纯地描绘废墟吗?还是有什么目的?

3.题目为什么叫《废墟的召唤》?“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三)整理课文的写作思路,师生共同明确: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对圆明园废墟进行整体描绘,突出其凝固、停滞的现状,透视出作者面对圆明园废墟所表现出的忧患和惆怅,抒发了作者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

第二部分(4-10自然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第三部分(11-20自然段)作者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表达,转而面对全社会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呼唤。

第四部分(21自然段)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三、学习课文内容,思考问题

(一)作者是什么季节来到圆明园凭吊的?面对废墟,作者是怎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冬日,心情沉重。

(二)“对着这一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为什么说“历史”是“凝固的”?

明确:因为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而废墟永远象征了那段与它有关的历史。所以说历史凝固了。

(三)“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 明确:1.楚辞的代表人物是屈原,他的《离骚》写尽了文人墨客的忧国忧民情怀。我们至今还在吟诵他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个人虽然渺小,但依然在历史上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可以无愧于人“小得多的概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给予我们的就是无形而宝贵的精神价值。

(四)文章前面说“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后文却说“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这瀛观一带,或只是这座断桥,也可以的”,这样行文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明确:不矛盾,前文说的是改造历史,后文说的是不忘记历史,两者相辅相成。作者是经历一定的挣扎和思考。

四、拓展延伸

(一)领悟:题目《废墟的召唤》中的“召唤”具体指的什么内容?学生讨论。 明确:号召人们继续奋斗,以改造历史。“内容”就是指方法和环境。与年轻人的对话更说明了人们在探索未来的道路上寻找希望,做出努力,尽每一个“我”的责任。

(二)品味赏析语言。问题设计:落日赏析

提示:凭吊是在冬日午后,文章多次提及冬日。请画出有关冬日的景句。 明确:1.冬日的斜阳无力地照在这一片田野上。(斜阳的“无力”与心情的沉重吻合。)

2.右侧在夏天是一带荷塘,现在也只剩下冬日的凄冷。

3.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

4.西山在朦胧中涂抹了一层娇红,轮廓渐渐清楚起来。那娇红中又透一点蓝,显得十分凝重,正配得上空气中的摸得着的寒意。

5.水已成冰,冰中透出枝枝荷梗,枯梗上漾着绮辉。远山凹处,红日正沉,只照得天边山顶一片通红。岸边几株枯树,恰为夕阳做了画框。框外娇红的西山,这时却全是黛青色,鲜嫩润泽,一派雨后初晴的模样,似与这黄昏全不相干,但也有浅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清冷。

6.我们仍然看落照。通红的火球消失了。剩下的远山显出一层层深浅不同的紫色。浓处如酒。淡处如梦。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

五、课堂小结

宗璞的文章讲究诚和雅,大家读的时候,觉得很难读懂,因为有很多隐讳的句子,其中富有寓意的议论也是解读文章的重点。

六、布置作业

巴尔扎克说:“一场大的屈辱可以变成大的动力。”余秋雨说:“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课下选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或余秋雨的《废墟》。废墟的召唤教案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回顾所学知识并情境导入。放映有关圆明园遗址的幻灯片,请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谈谈这段历史,并说说对这段历史的认识。面对废墟,作者感慨万千,文思如潮。文中既有满含悲怆的叙述,也有寓意深刻的议论,还有对比鲜明的景色描写,细细品味下列句子,说说它们的含义。

二、深入探讨课文,领悟主题

(一)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

明确:以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这永不变化的废墟,使人感到历史似乎在这里停滞了,凝固了。其中蕴涵着作者对更新变革的渴望。

(二)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

明确:空中鸦噪与废墟之静对比,突出废墟的空旷、寂寥。粉红色的西天与暗影下的废墟对比,既是写实景,又把人们的视线由地面引向透着美丽夕阳的空中。作者的心情由阴转晴,表达了作者对变革国家和民族带来的万千气象的向往和憧憬。

(三)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

明确:铺天的锦霞,象征着百废俱兴,重新腾飞的祖国的前程,这里作者用漫天的紫藤萝之美,来表达她的美好希望和赞美。同时,作者用“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呼唤每一个人都要在民族振兴之际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我想,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为了什么呢?为了凭吊这一段凝固的历史,为了记住废墟的召唤。

明确: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废墟记录着历史,更呼唤一切爱国志士在不忘历史的同时,更要响应时代的召唤,投身到伟大的变革中,去奋斗,去建设新的一切。

三、品味赏析

(一)“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体现了怎样的语言特点?能否再举几个例子?

明确:体现了简约含蓄的语言特点。

(二)拟人手法的运用

“远瀛观的石柱""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把废墟几十年来未能刻上一点时代运行的痕迹的现状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感到历史在这里停滞了,凝固了,蕴含着作者对更新变革的渴望。

(三)“我”与年轻人的对话

对话情景是假设的,但对话内容却是作者和当代“年轻人”真实心境的写照。作者希望年轻人在时代大变革之际,积极投身变革,为民族,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热情。当然,面对时代的变革,不是每个人的利益都可以得到满足的,也不是每个人的愿望都可以实现的,况且承担社会责任就意味着要牺牲和放弃一些个人利益。但是,为了民族的腾飞,青年人就要先天下之忧而忧,所以作者写年轻人的笑介于冷和苦之间。

四、分组讨论文章的写作特色

(一)融情于景是本文主要的写作特色。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一起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并通过画面蕴含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前一部分的景物描写,作者着重渲染荒凉衰败的景象,将内心渴望改革的激情蕴含在其中,这种感情甚至贯穿全篇。

后半部分的景物描写,情调和色彩有了明显变化。如作者描绘西山落日的景象:远景近景互相配合,色彩互相映衬,构成一幅色调凝重、意旨深远的油画。画面中远处娇红艳丽的晚霞和如酒如梦的朦胧山色,与近处的枯树残荷、断碣寒冰,在色调上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落霞的美丽娇艳,突出地反衬了废墟的荒芜和清冷。这里,绝不仅仅是逼真形象的客观描绘,它既传达了作者改变现实的迫切心情,也寄托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可谓是有景有情,有物有我。这种寓意深远的景物描写把自然属性的美引向了一种更深更高的境界。

(二)作者在写景中还多次穿插了富有寓意的议论。如结尾处作者希望保留一部分废墟的议论,就是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悲剧,不要忘记现实的召唤。

【篇五】废墟的召唤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案

3、《废 墟 的 召 唤》

一、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有关历史背景,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 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⑵.过程与方法: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能说出题目“废墟的召唤”的“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章所流露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能说出和理解作者对废墟的情感态度和“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⑴. 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⑵. 理解拟人手法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⑶. 理解文中“年轻人”的矛盾心理;领悟文章的主旨。

三、课时计划:2课时、

四、教具准备:u盘、录音机

五、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废墟的召唤教案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激发动机:

⑴. 学生汇报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圆明园的情况。

提示明确: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⑵. 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教师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同步解说:就是这样一座享有“人间天堂”美称的万园之园却于1860年化为一片灰烬。

引发:看了这段录象,你们最想说些什么?问些什么?。。。。。。导入本节课。

(二).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文。

⑴. 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⑵. 设计思考问题:1、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废墟?

2、作者是单纯地描绘废墟吗?还是有什么目的?

3、题目为什么叫《废墟的召唤》?“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⑶. 整理课文的写作思路:

师生共同明确:

第一部分(1——3段)对圆明园废墟进行整体描绘,突出其凝固、停滞的现状,透视出作者面对圆明园废墟所表现出的忧患和惆怅,抒发了作者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

第二部分(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废墟,不愿永久停泊。”

第三部分(11——20段)作者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情感的直接表达,转而全社会呼唤尤其是对青年人的呼唤。

第四部分(20、22段)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三). 合作学习:学习课文内容,思考问题:

⑴.作者是什么季节来到圆明园凭吊的?面对废墟,作者是怎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冬日,心情沉重。

⑵.“对着这一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为什么说“历史”是“凝固的”? 明确:因为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的停泊着。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而废墟永远象征了那段与它有关的历史。所以说历史凝固了。

⑶.“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 明确:1:楚辞的代表人物是屈原,他的《离骚》写尽了文人墨客的忧国忧民情怀。我们至今还在吟诵他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 个人虽然渺小,但依然在历史上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可以无愧于人“小得多的概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给予我们的就是无形而宝贵的精神价值。 ⑷. 文章前面说“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后文却说“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这瀛观一带,或只是这座断桥,也可以的”,这样行文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明确:不矛盾,前文说的是改造历史,后文说的是不忘记历史,两者相辅相成。作者是经历一定的挣扎和思考。

(四). 探究学习 拓展延伸。

⑴.【领悟】题目中的《废墟的召唤》的“召唤”具体指的什么内容?学生讨论: 提示:生命的短暂、自然的永恒,历史的沧桑,总会令人不禁唏嘘感叹。但是,除了感叹,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呢?

提示:如果没有忧国忧民、心系天下众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那你的感叹就只能是一种浅薄和虚华。

明确:号召人们继续奋斗,以改造历史。“内容”就是指方法和环境。与年轻人的对话更说明了人们在探索未来的道路上寻找希望,做出努力,尽每一个“我”的责任。

⑵.【品味】品味赏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问题设计:落日赏析。 提示:凭吊是在冬日午后,文章多次提及冬日。请画出有关冬日的景句。 明确:

①冬日的斜阳无力地照在这一片田野上。(斜阳的“无力”与心情的沉重吻合。) ②右侧在夏天是一带荷塘,现在也只剩下冬日的凄冷。

③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

④西山在朦胧中涂抹了一层娇红,轮廓渐渐清楚起来。那娇红中又透一点蓝,显得十分凝重,正配得上空气中的摸得着的寒意。

⑤水已成冰,冰中透出枝枝荷梗,枯梗上漾着绮辉。远山凹处,红日正沉,只照得天边山顶一片通红。岸边几株枯树,恰为夕阳做了画框。框外娇红的西山,这时却全是黛青色,鲜嫩润泽,一派雨后初晴的模样,似与这黄昏全不相干,但也有浅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清冷。

⑥我们仍然看落照。通红的火球消失了。剩下的远山显出一层层深浅不同的紫色。浓处如酒。淡处如梦。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

(五). 课堂小结。宗璞的文章讲究诚和雅,大家读的时候,觉得很难,因为有很多隐讳的句子,其中富有寓意的议论也是解读文章的重点。

(六). 达标反馈:布置作业:巴尔扎克说:“一场大的屈辱可以变成大的动力。”

余秋雨说:“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 选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或余秋雨的《废墟》。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回顾所学知识并情境导入:

放映有关圆明园遗址的幻灯片,请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谈谈这段历史,并说说对这段历史的认识。

面对废墟,作者感慨万千,文思如潮。文中既有满含悲怆的叙述,也有寓意深刻 的议论,还有对比鲜明的景色描写,细细品味下列句子,说说它们的含义。

(二). 自主学习:深入探讨课文,领悟主题。

⑴.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

明确:以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这永不变化的废墟,使人感到历史似乎在这里停滞了,凝固了。其中蕴涵着作者对更新变革的渴望。

⑵.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驮着夕阳,掠过枯树林,转眼便消失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 明确:空中鸦噪与废墟之静对比,突出废墟的空旷、寂寥。粉结色的西天与暗影下的废墟对比,既是写实景,又把人们的视线由地面引向透着美丽夕阳的空中。作者的心情由阴转晴,表达了作者对变革国家和民族带来的万千气象 的向往和憧憬。

⑶.那不浓不淡处使我想起春日的紫藤萝,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

明确:铺天的锦霞,象征着百废俱兴,重新腾飞的祖国的前程,这里作者用漫天的紫藤萝之美,来表达她的美好希望和赞美。同时,作者用“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呼唤每一个人都要在民族振兴之际做出自已的贡献。 ⑷.我想,能不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为了什么呢?为了凭吊这一段凝固的历史,为了记住废墟的召唤。

明确: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废墟记录着历史,更呼唤一切爱国这士在不忘历史的同时,更要呼应时代的召唤,投身到伟大的变革中,去奋斗,去建设新的一切。

(三). 合作探究学习一 品味赏析。

⑴.“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的意思,我们已经明了,体现了怎样的语言特点?能否再举几个例子?

明确:简约含蓄。①我与年轻人的对话。②主题的表达并非直接说明,而是借对废墟的描写、回忆、联想而逐渐明朗。

⑵.拟人手法的运用:“远瀛观的石柱""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把废墟几十年来未能刻上一点时代运行 的痕迹的现状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感到历史在这里停滞了,凝固了,蕴含着作者对更新变革的渴望。

⑶.“我”与年轻人的对话:对话情景是假设的,但对话内容却是作者和当代“年轻人”真实心境的写照。作者希望 年轻人在时代大变革之际,积极投身变革,为民族,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热情。当做,面对时代的变革,不是每个人的利益都可以得到满足的,也不是第个人的愿望都可以实现 的,况且承担社会责任就意味着要牺牲和放弃一些个人利益。但是,为了民族的腾飞,青年人就要先天下之忧而忧,所以作者写年轻人的笑介于冷和苦之间。

(四). 合作探究学习二:分组讨论文章的写作特色。

⑴.融情于景是本文主要的写作特色。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一起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并通过画而蕴含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渴望改革,渴望振兴的时

代呼声。

前一部分的景物描写,作者着重渲染荒凉衰败的景象,将内心渴望改革的激情蕴含在其中,这种感情甚至贯穿全篇。

后半部分的景物描写,情调和色彩有了明显变化。如作者描绘西山落日的景象:远景近景互相配合,色彩互相映衬,构成一幅色调凝重,意旨深远的油画。画面中远处娇红艳丽的晚霞和如酒如梦的朦胧山色,与近处的枯树残荷、断碣寒冰,在色调上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落霞的美丽娇艳,突出地反衬了废墟的荒芜和清冷。这里,绝不仅仅是逼真形象的客观描绘,它既传达了作者改变现实的迫切心情,也寄托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可谓是有景有情,有物有我。这种寓意深远的景物描写把自然属性的美引向了一种更深更高的境界。

⑵.作者在写景中还多次穿插了富有寓意的议论。如结尾处作者希望保留一部分废墟的议论,就是告诫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悲剧,不要忘记现实的召唤。特别是作者借那位年轻人之口说出的“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更好地让每一个我尽责任”的议论,表现了作者忧虑的心情,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绵长的思索。

(五). 迁移与拓展。

辩论:除了圆明园外,世上还有哪些废墟?你觉得世上的废墟有没有必要都修复起来?或者要留下部分供人凭吊?那其衡量的标准又该如何呢?

提示:复建派:重现圆明园辉煌,不但可以让游客感受古代建筑风采,而且建筑与废墟对比所产生的震撼力,远比单纯的废墟强烈得多。

保留派:坚决反对重修圆明园,更有人强调“一草一木都不能动”,认为废墟悲凉的沧桑感本身就是对侵略行径的无声控诉,是最理想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重修一座辉煌的皇家园林所无法比拟的。

(六). 课堂小结。本文通过对圆明园荒芜景象的描写,在凭吊历史的同时,抒发了内心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号召每一个有志之士都投入到时代的大变革和百废待兴的建设浪潮中去。

(七).达标反馈 布置作业:搜集有关“尽每一个我的责任”的资料,或搜寻一些蕴涵丰富历史底蕴的材料,联系自已的情感体验,写一篇随笔。

(八)、板书设计:

(九)、学后反思

亮点 待改进之处:

【篇六】废墟的召唤教案

废墟的召唤

【篇七】废墟的召唤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案

设计说明

永远的伤口,屈辱的历史(背景)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就是这样一座享有“人间天堂”美称的万园之园却于1860年化为一片灰烬。在十九世纪的这场大火中,圆明园所有的辉煌所有的骄傲来不及哀鸣一下,就被吞没了。他的身体被分成零碎的一点一点,运到了外国的博物馆。

现在的圆明园废墟常年沉睡着,它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眼里,就有一种现实指向。指向什么?明确:圆明园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口,代表着一段屈辱的历史。

走进作家的心灵世界

宗璞,当代女作家,1928年7月生于北京。主要作品有《弦上的梦》《三生石》《宗璞小说散文选》《丁香结》等。宗璞出生于书香门第,深受中外文化的熏陶,有良好的文化素养的,她的父亲是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她的文风素以典雅著称于文坛,作者自言:“我自己在写作时遵循两个字,一曰‘诚’,二曰‘雅’。”《废墟的召唤》是作者写于1979年的散文力作,充分体现了她的真挚情感和语言美感。她凭吊这片废墟的时候有着自己的特有的感受和深沉的思考。1979年时值党的改革开放的号角如春雷般在神州大地回响,时代正呼唤着改革和振兴。 作品的行文脉络

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

1. 作者写了一个怎样的废墟?

作品的开篇,作者用一种近乎凄怆的笔调,描绘了在冬日斜阳无力地笼罩下的圆明园废墟的概貌。描绘了干皱的田地中点缀着的断石残碑,以及那枯荷衰草

2. 作者是单纯地描绘废墟吗?还是有什么目的?

作者渲染这一派荒凉衰败的景象,绝不仅仅是凭吊这一历史的遗迹,发思古之幽情,而是通过这荒芜景象的描写,抒发内心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作者渴望改变这一切,可以说,这种情感贯穿于整个作品之中。

3. “废墟”召唤的是什么?

召唤全社会每一个有志之士都投入到时代的大变革和百废待兴的建设浪潮之中。(生命的短暂,自然的永恒,历史的沧桑,总会令人不禁唏唏感叹,但是除了感叹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呢?而且没有忧国忧民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那么人的感叹就只能是浅薄和虚华。所以“召唤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做出努力,应是每一个“我”的责任。)

二、整理课文的写作思路:课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3段),对圆明园废墟的整体描绘。突出凝固、停滞的现状,表现作者的忧患、惆怅及渴望更新、渴望变革的激情。

第二部分(4-10段),作者直抒胸臆,号召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表现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渴望投身变革的激情。

第三部分(11-20段),作者通过“我”与年轻人的对话,由前面自我感情的直接表达转到面向全社会呼唤,尤其是对年轻人的呼唤。

第四部分(21-21段),篇末点题,表明全文主旨。

散文主要写自己冬日漫游圆明园遗址,先写眼前的所见,表达作者对历史的凭吊;然后借对风声的描绘引出聆听到废墟的召唤,即由实景实写到虚景虚写。最后又由废墟的召唤而引发深沉的思考,阐释改变废墟这一疑固历史所应承担的责任,从而点明主题。即全文的思路引子--凭吊――召唤――思考,思路清晰。

凝重沉郁,蕴藉深远

本文作者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了一个百废待兴、渴望变革、期待新生的废墟。并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传达出一种积极改革,寻求新的建设和发展的时代精神。

一切景语皆情语

写出怎样的景,就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比较几处景物描写的异同,谈谈你自己的感受。

(1)第一段景物描写:运用了一种近乎凄怆的笔调,着重渲染荒凉衰败的景象:斜阳无力,田地干皱,断石残碑,枯荷衰草,寂寂寥寥,凄凄切切。一幅清冷凄凉的画面,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总领全文。

(2)第9段写粉红的天空与寒鸦,写晚霞的艳丽、西山的娇红与天空中的寒意所形成的鲜明的对比。“空中一阵鸦噪""摸得着的寒意”这段景物描写,在情调和色彩上都有了明显的变化。空中鸦噪与废墟之静对比,突出废墟的空旷、寂寥。粉红色的西天与暗影下的废墟对比,既是写实景又把人们的视线由地面引向透着美丽夕阳的空中。作者的心情由阴转晴,表达作者对变革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的万千气象的向往和憧憬。

(3)第14段中枯梗与绮辉,西山的鲜嫩润泽与浅淡的光照下的水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鲜明的对比之中更显出这天空、红日、西山的美丽可爱,作者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4)第19段描写了太阳下山之后的景色。“通红的火球消失""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作者笔调由冷暗阴沉转为浓墨重彩。用“铺天的霞锦”象征着百废俱兴、重新腾飞的祖国前程。用漫天的紫藤萝之美,来表达她的美好希望和赞美。用“这铺天的霞锦,需要多少个藤萝花瓣啊”呼唤每一个人都要在民族振兴之际做出自己的贡献。

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1. 第二自然段,在莽苍苍的原野上,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列正在覆没的船只,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

作用:她把圆明园的遗迹比喻成荒野的海洋,然后建筑遗迹就成了海洋当中的一列船只,丛生的荒草是海藻。杂陈的乱石是泡沫。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这一带建筑遗址的荒凉景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2. 第二自然段,但石波不兴,雕兵永驻,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地停泊着。

作用:这句话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这永不变化的废墟,使人感到历史似乎在这里停滞了,凝固了。其中蕴含着作者对更新变革的渴望。

3. 第七自然段“风又从废墟上吹过,依然发出‘留——留——’的声音。我忽然醒悟了。它是在召唤!召唤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

作用:这句话用拟人的手法,不仅表现了作者内心时不我待的情怀,而且是在召唤人们尽“每一个我”的责任,号召人们投身到改革开放的大潮,读来耐人思索。

4. 第十九自然段“通红的火球消失了,剩下的远山显出一层层深浅不同的紫色。浓处如酒,淡处如梦。”

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晚霞映照下的景色,如醇香的美酒一般使人沉醉,又如奇幻的梦境一样朦胧,美妙.

富有寓意的议论

1. 如何理解:“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

明确:历史变迁,人世沧桑,楚国早已不复存在,但屈原的精神却仍在流传.个人虽然渺小,但依然在历史上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留给我们的就是无形而宝贵的精神价值。他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至今流传。

明确:不矛盾。前面说的是改造历史,后面说的是不忘记历史,两者相辅相成。作者就是在

告诫人们,在不忘记历史的同时,更要响应时代的召唤,投身到伟大的变革中去,去奋斗,去建设新的一切。

思想的交锋

——我和年轻人的对话

“我”与年轻人的对话:对话情景是假设的,但对话内容却是作者和当代“年

轻人”真实心境的写照。

作者:寄希望于青年一代,希望他们在时代变革之际,积极投身变革,为民族,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热情。

年轻人:面对时代的变革迷惘和徘徊,渴望变革,但又不知道路在何方,且心有余悸。 “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允许每一个我尽责任?”

“他微笑,笑容却介于冷和苦之间。”

他微笑是他懂得人应该尽责任,但环境跟这些青年人开了一个大玩笑。

背景:本文写于1979年,当时十年动乱结束不久。“文革”如一场梦魇,醒来之后依然无法抹去记忆中的伤痛,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末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曾那样地震憾过中国乃至世界,无数热血青年卷进了这场本身就交织着正确与错误,庄严与荒谬,美好与丑恶的运动中这场浩劫湮没了无数年轻人知识报国的梦想,青年人想尽责任却尽不了。大家刚刚从文革中经历过来,思想的禁锢和艺术的枷锁仍然捆绑着人们,社会政治环境,时而宽松时而紧张,让我们觉得随时都会倒退到文革的时代。反映出“年轻人既有责任意识又存疑虑情绪的矛盾心理。

结果:“我也许可以想一想,想一想这废墟的召唤。”表现了青年人在时代变革前的思索,也表现了人们对好政策的渴望。

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一个多世纪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尽每一个我的责任”。请同学们谈谈在当今时代,中学生应该尽的责任是什么,怎么尽责。

培养学生要有时代的责任感和历史的使命感,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篇八】废墟的召唤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

2、品析语言:笔法简约含蓄,文字凝重优美。

4、理解“召唤的确切含义,领悟文章的主旨。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见过废墟么?给你怎样的感觉?——火灾、地震、海啸后的一片狼藉,毁灭的感觉。 自然灾害造成的也许很难避免,可是人为的那种废墟,留给人的又会是怎样的思考呢? 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片段,学生看后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指出:圆明园虽然现在常年沉睡着,但是,他却留给我们——圆明园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口,代表着一段屈辱的历史。 女作家宗璞凭吊圆明园这片废墟的时候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和深沉的思考。“召唤”什么意思呢?召唤什么?

二、 朗读课文,找出一些用得出色独特的词句,初步体会本文语言特色。

——冬日,心情沉重

(2)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对着这一凝固的历史,我只有怅然凝望”,为什么说“历史”是“凝固的”?

——因为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若无其事的停泊着,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而废墟永远象征了那段与它有关的历史。

“楚国早已是湖北着,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

——个人虽然渺小,但依然在历史上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可以无愧于人“小得多的概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给予我们的就是无形而宝贵的精神价值。

(3) 文章前面说“它该让出地方,好建设新的一切,”但后文却说“能源能留下一部分废墟呢,最好是远观一带,或只是这座断桥,也可以的”,这样行文前后是否矛盾? (4) 和年轻人说过哪些对话?你能否理解年轻人的矛盾心理?

“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身旁的年轻人在自言自语。“留下来吧,就因为是废墟,需要每一个你呵”“匹夫有责”年轻人是敏锐的,他清楚的说出我嗫嚅的话,但是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样使环境允许每一人我尽责任?“他微笑,笑容却介于冷和苦之间。

“他不是画家”年轻人评论道:“他只是爱这景色——”

“我也许可以想一想,想一想这废墟的召唤。”年轻人忽然微笑说,那笑容仍介于冷和苦之间。 ——本段话,“介于冷和苦之间”的笑容,神态和语言,无不反映出“年轻人既有责任意识又存疑虑情绪的矛盾心理

四、深入理解课文深层含义:

题目中的“召唤“具体指的什么内容?让学生讨论

——生命的短暂,自然的永恒,历史的沧桑,总会令人不禁唏唏感叹,但是除了感叹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呢?

而且没有忧国忧民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那人铁感叹就只能是种浅薄和虚华。

所以‘“召唤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做出努力,尽每一个“我”的责任。

【篇九】废墟的召唤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案

《废墟的召唤》教学实录

师:这篇文章是苏教版的文章,大家觉得很难,昨天是13日,大家知道什么事情

生:南京大屠杀,昨天南京城拉响了警报,当钟声在上空想起的时候,南京人民会想到什么?所以,今天拿到这篇文章,通过预习,大家会有很多想法,上课

(师生问好)

师:美国在广岛投下原子弹,成为废墟,一个美国兵说日本完了,日本说,没有完,你看,废墟上不是还有一个读书的孩子吗?是的,废墟在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大家搜索一下,在脑子里还有哪些废墟映象? 生1:我想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登战役,战争之后,城市是一片废墟

生2:我们家附近经常有拆迁,那时候房子就成为一片废墟。

生3:唐山大地震的时候,整个城市成为废墟

生4:还有去年印度洋海啸过后,冲垮了很多城市,很多地方只剩一片废墟

生5:9·11事件,它把一座座建筑物都变成了废墟,还有那个残肢。

生6:伊拉克现在到处都是废墟

师:好,请坐下,我们搜索到记忆中关于废墟的映象,那么你能不能一下废墟形成的原因

生(自主回答):战争,灾害

生(举手回答):一部分是天灾形成的,一部分是人祸形成的

师:同学们的思考很到位,大家看看,这是老师网上搜索到的各地的废墟(出示课件)那么我们可以总结一下,这些废墟形成的原因,第一,可以说是自然灾害形成的,比如说,地震;还有建筑风化,大家没有提到,我可以补充,比如金字塔,比如敦煌莫高窟,还有作家张贤亮买了一个影视基地,其实那个地方有很多由于建筑风化变成了土城空城,是建筑风化变成的废墟,这与拆迁形成的的废墟不一样,还有历史遗迹,比如说庞贝古城等等,还有人为破坏,比如战争,那么圆明园废墟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

生:战争,人为破坏

师:对,宗璞在听说圆明园要重建的时候,就跑去看了一下,然后她又想写下自己对圆明园的意见,于是,她三次到圆明园去体会、去思考、去感悟,写下了这篇文章——《废墟的召唤》,今天就走进这篇文章,看看宗璞要告诉我们她对废墟的的印象,看看她再废墟面前所激发的思考。初次阅读,大家肯定会有很多疑难问题,通过大家预习、合作、查找工具书,先解决字词障碍,在解决的过程中,又会有很多收获,现在我们以小组形式,选择魏登科这个小组,每个人听写一个词语,同学们拿出听写本

魏登科:第一个,窈窕,并写出包含它的诗句,窈窕

师:老师插一句,他想到的是窈窕,窈是心灵美,窕是外表美,所以我们的古人的美女标准

标准是

生:窈窕淑女,

师:对,是内外都要美,才堪称窈窕淑女

生:第二个远瀛观,远瀛观

生:请写出一簇簇,并写出形式相同的三个词语

师:请你再重复一遍

生:请写出一簇簇,并写出形式相同的三个词语

师:一簇簇在文章当中是怎样的句子?

生:便是这荒野中""

生:下面一个词语:迷离,迷离,迷离

生:写出迷离扑朔,并解释迷离扑朔

生:第五个迷离,

生:慷慨激昂,慨字的相近字

师:相近的,就是形近字,要求大家写几个?

生:一个

师:大家交换一下,有些同学读的观,应该读什么?guan(四声),第一个在读音上有所要求,第二个在形近字上有所要求,第三个在词语解释上有所要求,这篇文章用到一个,迷离扑朔,我们平时说的是扑朔迷离,在帮助同学们扫清障碍的时候,老师也有一个收获,书上有一个写景的句子,请大家翻到文章倒数第七自然段,就是那段景物描写的重复“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转眼便消逝在已成粉红色的西天”这是黄昏的景,我想到了一个词语——日薄西山,大家查一查词典。

生:日薄西山就是太阳快要落山,比喻衰老的人或者腐朽的事物临近死亡

师:他使用的是电子词典,所以很快,请你再重复一遍

(生重复)

师:在扫除字词障碍的时候,不要只满足于理解,还要想想前后的联系,获得更多的字词积累,好了,下面我们进入到第二个部分同学们发现,宗璞在写《废墟的召唤》的时候,免不了对废墟周围之景进行一番描写,所以有大段大段的景物描写,昨天预习的时候,有的同学读得是如此得苍凉""那么景物描写在课文几个地方都有,大家比较有没有不同的地方,一切景语皆情语,写出怎样的景,就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大家小组讨论一下。比较几处景物描写的异同,谈谈你初次接触的时候的想法。

生:还是在第一页第三句,“西山""”我看这一段的时候,看到上一段也有这种描写,虽然都是在写景,都写出作者心情的沉重,对圆明园变成废墟感到非常遗憾,

师:有沉重感,色彩有没有变化?

生:有,蓝,娇红

师:坐下,把你们讨论结果告诉老师,几处景物描写,还可以从写景的方法上去找,或者从它不同点上去找,散文中写景是离开不了的。

生:还有就是第二页倒数第四自然段,我觉得这里写景给人比较舒适的感觉,因为开始写的黄昏的时候都是比较沉郁的比较压抑

师:这里呢?

生:给人心情舒畅的感觉

师:你念一下

生:水已成冰""""岸边几棵枯树""鲜嫩润泽""

师:你感觉比前面如何?

生:比较不同

师:快乐一点了,不受压抑了,请坐

生:在文章两次写到鸦噪,有凄凉的感觉

师:这是她比较景物的相同点找出来的,还有没有?

生:最后一段的,通红的火球消逝了,只有""紫色,因为紫色是冷色,所以可以透出寒意

师:什么寒意?

生:对圆明园被破坏的心痛

师:你再看下面""这里继续在写景,是实写还是虚写?

生:虚写

师:为什么写紫藤罗?

生:原来她以前写过一篇文章紫藤罗瀑布,里面写紫藤罗是表示对生命的感悟

师:那么这里为什么提到紫藤罗呢?

生:她把圆明园也当作自己生命的一个部分了,

师:好,谢谢,我觉得大家到这一步很不错了,关于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我认为,同学们能读出其历史的苍凉感,其历史的厚重感,甚至能读到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我们也发现,作者的情感是在起伏变化着的,从深秋的暮气想象到来日春天的生命的勃发,当然在这篇文章当中还有很多妙词佳句,我们在理解散文的妙词佳句的时候,往往在修辞上去找,大家找一下文章当中有哪些你觉得很妙的又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生:在第一页的第二自然段,“有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组正在覆没的船只""”

师:这段你觉得是你不懂还是觉得很妙?

生:很妙

师:妙在哪里

生:她把圆明园的遗迹比喻成荒野的海洋

师:然后建筑遗迹就成了海洋当中的什么?

生:一艘船只

师:一列,是一列,然后她继续博喻下去,那么丛生的荒草是什么?

生:海藻

师:杂陈的乱石""那么她写废墟,就用这样比喻的办法表现出来

生:我有一处不懂的,第二页第一自然段,“怎样尽每一个我的责任,怎么样使环境更好地使每一个我尽责任,他微笑,笑容介于冷和苦之间”他为什么说了这句话以后会微笑,为什么又介于冷和苦之间

师:谢谢,但是我们刚才说的是在你找到的修辞句子中觉得哪些读不懂觉得哪些妙,但是这个句子有修辞吗?

生:没有

师:你这个问题下一个环节处理好不好?

生:第一页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风从废墟上吹过,发出‘留,留’的声音”

师:这个句子是不是只出现一次?

生:不是

师:几次?

生:两次

师:前面一次大家一起读一下

师:再把李晨找的这一段读一遍

(生读两处)

师:你起来说一下,用了什么修辞?

生:拟人

师:你觉得这里是妙还是你不懂?

生:妙

师:妙在哪里?

生:她把风的声音写成是发出“留,留”的声音

师:还有呢?

生:觉得显得很凄凉,还有就是""

师:显得很凄凉,没有了?他能够读到这个句子,很能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主题或者说她所要传递的信息,同学们读到这里很不错了

生:还有那段描写大石龟,“竖立在背上的石碑""”我觉得这用了拟人而且用得妙,因为想尽责任驮石碑不仅是指的是石龟,而且是指中国人民

师:驮着碑,为什么?

生:尽责任,

师:但是碑怎么样?

生:倒了

师:坐下,关于修辞作用,同学们找到的这些,都围绕着这篇文章主题或者作者想要传递的某种观点,其实宗璞的文章讲究诚和雅,大家读的时候,觉得很难,因为有很多隐讳的句子,其实这些句子有同学已经找到了,比如怎么样尽我的责任,怎么样让环境更好,他微笑,而且是介于冷和苦之间,现在请他再说一下自己不懂的理由

生:不懂为什么微笑

师:微笑是他是否懂人应该尽责任

生:懂

师:怎么样才感到冷,你自己的体验?

生:尽不了废墟的召唤教案

师:苦呢?

生:不能

师:一样的是吗?那就没有必要把两个摆在一起了啊!

师:当我们想尽责任的时候,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那么大的责任,肯定会感到苦,是环境允许他尽责任吗?所以他感到要尽责任非常的苦,好,请坐!还有没有同学感觉到句意很难懂的? 生:第一页第三自然段的这句:“因为我的变化无非是自然之功罢了”

师:这里的变化是什么变化?

生:年龄

师:同学们帮你回答了,原来年轻,现在老了,是自然之功的变化,懂了吗?

生:懂了

生:还有第一面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这蒙受了奇耻大辱""”这里是指雕漏,应该是废墟的一个部分,然后却在本篇的倒数第二自然段第一句中,“废墟不愿永久停留”,我想这里是不是有些矛盾?

师:(重复这段课文)建筑是凝固的历史,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历史已经停泊在那里了,但是,请你看前面,“我突然醒悟了”,加上刚才说的自然之功的变化,以前年轻,现在年老了,在这个过程中,“我”醒悟了一些事情:它是在干什么?召唤!刚才同学找到的风的声音,我们平常听见的是风在“呼呼”地吹,为什么用“留”?留住废墟是为了什么?

生:不忘国耻

师:凝固的历史需要我们记住,看到废墟,我们没有忘记那蒙受过的奇耻大辱,改造这凝固的历史,请你往前看,他在召唤,召唤什么?

生:召唤留下来,

师:你对这个“留”字的含义,懂了吗?留下来干什么?

生:改造

师:对了,改造这凝固的历史,因为废墟不愿意永久停泊,废墟愿不愿意永久成为废墟,或者说再产生另外的废墟,你愿意吗?

生:不

师:中国人愿意吗?

生:不

师:好,还有不清楚的吗?

生:第二页的第二自然段:“我忽然理直气壮起来,那怎样?不就是内容吗?”我不懂的是这内容是什么? 师:有没有同学讨论这个句子?找到这个不能明白的句子?有没有?

师:我忽然理直气壮起来,前面他要尽什么?

生:责任

师:责任的内容是什么?

生:不知道

师:有没有同学知道?

师:确实在我读的时候,它确实是一个难点,我开始不理直气壮,要求年轻人承担责任,但是我能不能要求别人去承担责任?

生,不能

师:应该要别人自觉承担责任,但是我忽然理直气壮起来,这个内容是什么?就是要去改造,就是要去建设。

其实,当我们每个人想到责任的时候,往往觉得它很抽象,或者觉得很难做,但是你真正脚踏实地地从一件事情做的时候,又是很简单的。

(出示幻灯)今天通过初次阅读,已经渐渐进入文本了,那么,废墟的归宿到底在哪里,刚才我提到宗璞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因为现在重修还是保留还一直在争吵,废墟的归宿还没有决定,在散文当中,除了景物描写之外,还写了我和青年人的对话,我作为年老的一代,我眼里的废墟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到具体的文本,年轻的时候,我甚至在废墟照过像,年轻甚至在废墟慷慨过,要改造这段曾经屈辱的历史,但是改造了吗?

生:没有

师:在作者的人生经历当中,在改造的过程当中,在尽责任的过程当中,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挫折,现在废墟还在这里,废墟还是废墟,于是把希望寄托于年轻人身上,但是年轻人马上接过了责任了吗? 生:没有

师:他微笑,感到承认应该尽责任,但是感到冷,感到苦,那么年轻人眼里的废墟到底是该废还是该留?在预习过程当中,有同学提问,他不是说要走吗?他想到哪里去?他会留下来吗?他到哪里去?文章中说到了吗?找到没有?文本中有没有原句?

师:同学们看到这里有一句:“留下来吧,就是因为废墟需要每一个人,”年轻人说的什么?

生:匹夫有责

师:对,个人力量是小的,但是每个人聚集起来就大了,我给大家讲一个历史,梁漱溟在回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候,当时候8岁,侵略者在搜查他们家的时候,临出门甩下一句话:“以后你们得把大门口打扫干净!”这使我想起了中国人的一句话:“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大门口再脏,跟自己都没关系。还有,鸦片战争,英军在虎门要塞登陆的时候,沿江两岸成群的居民在观看,看什么?看自己的政府军队跟洋鬼子打仗,好像是看两个不相干的人在打仗,跟他们无关;第三个,当龚自珍的儿子带着英法联军到圆明园,放火烧毁圆明园的时候,很多百姓看冲天的火焰,因为他们没有见过,因为圆明园是皇家园林,哪里知道里面藏了那么多中华民族的瑰宝,智慧的结晶,所以,烧就烧吧。三个事例联系起来就是说,当我们的国家被侵略的时候,我们很多人还处于麻木的状态,我们没有想到我们的责任,宗璞在与年轻人对话中,她强调的就是,虽然当我们要尽责任的时候,感到冷,感到苦,但是我们必须尽责任,当我们每一个人在尽责任的时候,我们的力量就强大起来了。在对话当中,他们涉及到了一个人,谁? 生:画家。

师:年轻人意识到了责任,所以,他说?

生:他不是画家,他只是在看圆明园的景色。

师:我第一次到圆明园的时候,我很沉痛,但是我的学生一个个忙着拍照留念,他们脸上没有那种沧桑,或者说他们脸上没有那种严肃。我不能怪他们,因为他们还小,但是大家读了这篇文章以后,我希望在座的同学,以后再去的时候,别忘了凝神严肃地站立一下,思考一下。废墟的归宿在哪里?我想废墟也许就存在那里吧,就象宗璞说:也许可以保留那些残迹,比如那一座桥,但是,废墟真正的归宿是我们历史上,不要再存在了,破坏一个东西很容易,但是建设一个东西很难,所以,肩负起责任,才是我们真正要做的。那么,废墟到底是在召唤我们什么?大家围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展开讨论。

(小组展开讨论)

师:说这句话很容易,但是做起来难,所以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楚辞的光辉。”楚辞是谁发明的? 生:屈原

师:屈原有一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所以天下兴亡,每一个人应该尽自己的责任,我们刚才问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历史,或者说年轻人应该怎样看待历史,废墟到底召唤了我们什么?联系这几天的学习,我们可以有可很多思考,也可以做出正确的回答,这里老师不给一个统一的答案。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多东西都能引发我们的思考,现在留一个作业,记一下,

仿写: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废墟的召唤教案 九年级废墟的召唤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