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胸中之竹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进一步了解家乡名胜古迹及其文化蕴含,了解西部自然风光;
2.通过活动感悟对联的语言妙趣和文化韵味,学会创作楹联;
3.通过活动培养留心观赏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及其楹联的兴趣和习惯,培养在观赏过程中勤于记录、乐于考证的意识;
4.学写文情并茂的游记。
二、活动指导与建议
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共有三项内容,可以根据当地的条件和学习资源的特点有选择地开展活动。
1.关于“家乡风景独好”。开展这一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注意发掘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蕴。要求学生活动之后写一http://.cn/touring-west/
2.名胜对联
昆明滇池大观楼长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婉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云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阳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挎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山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福州乌山琵琶亭: 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福州洪塘金山寺: 日夜长浮,不用千篙争上水 乾坤屹立,独能一柱砥中流
福建郑成功祠:
由秀才封王,主持半壁旧江山,为天下读书人顿增颜色
驱外夷出境,自壁千秋新事业,语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
武夷山小桃源: 喜无樵子复观弈 怕有渔郎来问津
武夷山石湖涧: 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应 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福建龙海木棉庵: 明千秋大义 为国家除奸
浙江杭州西湖岳坟:
青山有幸埋忠骨正邪自古同冰炭
白铁无辜铸佞臣毁誉于今判伪真
杭州西湖岳飞庙:
爱国尽忠,武穆英灵长在奇祸陷风波,南宋山河才半壁
旧容新貌,西湖美景增辉精忠贯日月,西湖俎豆足千秋
杭州西湖秋瑾墓:
丹心应结平权乐化身作自由神,姓氏皆香,剑花飞上天去
碧血常开革命化呕心为长吉语,龙鸾一啸,诗草还让君传
杭州龙井:诗写梅花月 茶煎谷雨春
杭州净慈寺: 云间树色千花满 竹里泉声百道飞
杭州西湖楼外楼: 客中客入画中画 楼外楼看山外山
杭州苏公祠: 欲共水仙荐秋菊 长留学士住西湖
杭州西湖三潭印月: 明月自来去绕廓荷花三十里 空潭无古今拂城杨柳一千株
江西南昌滕王阁: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何如
江西庐山绝顶: 足下起祥云,到此者应带几分仙气
眼前无俗障,坐定后宜生一点禅心
江西吴城望湖亭:地以人传,溯自周郎习战,苏子题词,仙吏将才,千古各成奇迹
天留我住,放教彭蠡风帆,匡庐瀑布,水光山色,一时都入壮观
九江庚楼: 半壁江山,六朝雄镇 一楼风月,几辈传人
上海陈公祠: 昔时未读五车书,雅量清心,温如玉,冷如冰,是大将实是大儒,使天下讲道论文人愧死 此日竟成千载业,忠肝义胆,重于山,坚于石,忘我身不忘我主,任世间寡廉鲜耻辈偷生
江苏扬州平山堂: 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岭壑尤美 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扬州史可法墓 心痛鼎湖龙,一寸江山双血泪 魂归华表鹤,二分明月万梅花
殉社稷在江北孤城,剩水残山尚留得风中劲草
葬衣冠有淮南土,冰心铁骨好伴取岭上梅花
苏州范仲淹祠: 甲兵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观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苏州张旭祠: 书道入神明,落纸云烟,今古兑传八法
酒狂称草圣,满堂风雨,岁时宜奠三杯
苏州网师园: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南京莫愁湖胜棋楼:
烟雨湖山六朝梦人言为信,我始欲愁,仔细思量,风吹皱一池春水
英雄儿女一枰棋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如何结局,浪淘尽千古英雄
南京清凉山: 六朝金粉微风后 一味清凉上月时
湖南长沙屈原祠: 痛饮读离骚,放开今古才子胆 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
湖南岳阳岳阳楼:
水天一色洞庭西下八百里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风月无边淮海南来第一楼昔闻今上,杜少陵始可言诗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表,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北京陶然亭: 烟笼古寺无人到长戈满地,一亭独幽,客子河梁携手去
树倚深堂有月来把酒问天,陶然共醉,西山秋色上衣来
北京潭柘寺题弥勒佛: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慈颜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河北山海关孟姜女庙: 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 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四川成都杜甫草堂:
十年幕府悲秦泪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
一卷唐诗补蜀风 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成都武侯祠: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 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心悬八阵图,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
目击三分鼎,东连吴,北拒魏,常怀谨慎励臣躬
昆明西山飞云阁:
半壁起危楼,岭如屏,海如镜,舟如叶,城廓村落如画,况四时风月,朝暮晴阴,试问古今游人,谁领略万千气象
九天临绝顶,洞有云,崖有泉,松有涛,花鸟林壑有情,忆八载星霜,关河奔走,难得栖迟故里,来啸傲金碧湖山
李萍
【篇二】胸中之竹教学设计
我教《隋宫》
作者:韩军
这是我在济南师范学校上的一堂课,时间是1991年6月。这堂课,使我获得山东省教学能手文科组第一名。
李商隐的《隋宫》,是一首不太出名的诗。下面是原诗。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这是一次比较大型的公开课比赛。这次大赛将评比出山东省第一届教学能手。全省的老师都比较重视。大赛前半年,大约是1990年12月份,各地市已经选拔出自己地市的教学能手。也是通过讲课的方式选拔出来的。
1991年4月份,省里将讲课的竞赛的课文“是‘片’字,‘一片’的‘片’字。”我问他如果是个“片”字,如何解释谜面。他脸红了,答不上来。又有同学说是“卡”字,也有的说是“尖”字,同样不能解释谜面。
我又读了一遍谜面,我把“有”“空”“除”“还”字音读得特别重,并进一步解释“上面是‘有’字的半边……”。有的学生已经开窍,一男生脱口而出是“随便”的“随”字。我让他走到台上来,在黑板上写出这个字,并进行解释。结果,在我的指导下,他写成“隨”字,然后,我问他:“这是个什么字?”学生答不上来。我就说:“这就是‘随便’的‘随’字呀,不过是繁体。”全班同学恍然。
我接着说:“我最喜欢这个字。这个字可以组合许多词,都是我喜欢的,譬如,随和、随便,我的课上,就喜欢同学们随和一些,随便一点,千万不要拘谨。”同学们露出一片欣慰的笑意。
我仍然不放开这个字,我说,今天我们讲的课是“隋宫。‘隋宫’什么意思呢?”
“隋朝的宫殿!”
我说:“别想当然!请认真看书再回答我。”
看书后,我请一个同学回答。她说:“隋宫,指隋炀帝杨广在江都(现在江苏省扬州市)所建的行宫。”我称赞她看书认真仔细。
“这个宫殿是随便可以走进去的吗?”学生回答当然只能是杨广自己进入。我接着学生的话头说,“所以,我把“走之”去掉,顺笔又写了一个“宫”字。课题就板书出来了。
我让一个学生朗读一遍。他读把“宜”读成了四声,我说应该读成二声。
我给同学们解释,“紫泉”本来是一条小河流,本来的名字叫做“紫渊”,想想,诗里李商隐为什么把“渊”字写成了“泉”字?
有的同学说,是为了押韵吧?我说“渊、泉”属于同一韵母,都是an,只不过声调不一样。我启发说,从唐朝历史角度想想,对唐朝皇帝非常熟悉的同学才可能找到答案。
一同学站起,不敢十分肯定地说,是不是避讳唐高祖李渊的字呀!
我肯定他回答正确。同学们都以敬佩的目光看着他。
“‘紫泉宫殿’,宫殿建在一条河流旁边,或者,一条曲曲弯弯的小河,从宫殿里流出,能够衬写出宫殿的什么特色?”
“环境很美。”“环境优雅。”“让读者想起整个宫殿来都十分美丽。”同学们回答。
“‘宫殿锁烟霞’,也就是说,宫殿被烟霞所笼罩,这,写出宫殿的什么特征?”
“高大,宫殿很高!”“非常雄伟吧。”大家答。
一同学说:“宫殿上面烟霞缭绕,也十分美丽呀!”我肯定他的这个想像十分出色。
我又进一步说:“大家再仔细想想,‘锁烟霞’三字,你还可以觉出什么?”
一学生站起来说:“宫殿是空的。一个‘锁’字表明,没有人来住,只有烟霞来光顾.”
“概括地说,首句写出了宫殿的什么特点?”
“美丽、高大、闲置”,“雄伟、壮丽、空锁。”同学们答。
有同学悄悄说,“雄伟、壮丽,那不成了天安门了?”
我说:“雄伟、壮丽,不只可以描写天安门,还可以描写所有具备这种特征的宫殿,甚至雄伟、壮丽,也可以描写高山呀!”
我进一步引申到第二句,“紫泉宫殿建立在他的国都,如此雄伟,如此壮丽,可是隋炀帝杨广却不住,仍然‘欲取芜城作帝家’,这表明隋炀帝杨广什么特性?”
一个同学举手,我示意他站起来说,他说:“欲望无边,贪得无厌。不仅住宫殿,还要建行宫。”
“好,这个评价一针见血。大家把‘贪得无厌’四个字标在这句话的旁边。这两句话,实际上就是为了揭露隋炀帝杨广的贪得无厌的。大家想想,首句就是极力渲染宫殿之美,渲染它越美,那么,‘欲取芜城作帝家’就越加显示出他的贪得无厌,欲望无边。”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请一个同学把这两句解释一下。”
一同学拿课本念:“如果不是因为隋朝政权转到李渊的手中,杨广的船队也许会游得更远,游到天涯海角。玉玺,这里作隋朝政权的象征。日角,额头隆起像日头;古时候的相士编造说帝王有这样的天生贵相;这里指李渊。锦帆,用锦缎制成的船帆,这里指杨广的游船。”
我肯定该同学解释非常准确。同时我问:“如果不考虑音韵因素,‘玉玺’能否改用‘政权’或者‘天下’,‘锦帆’能否改用‘船队’?”
她回答:“不行。因为那样就不含蓄了。”
“是不含蓄还是不形象?”
她答:“既不含蓄也不形象!”
我肯定道:“玉玺和锦帆,都是非常具体的东西,可感可看,非常具像化。用这样的词来表现天下政权,表现浩浩荡荡的船队,的确既形象又含蓄。”
我又提问:“大家想想,作者李商隐是否十分相信、十分肯定,杨广的政权不被李渊代替的话,那么杨广就一定会带领船队游玩到天涯海角?请根据诗歌的具体词句来回答。”
课堂上沉寂了一会儿。有同学举手。
他说:“我觉得,作者李商隐对此应该十分肯定。”
我提醒他说理由,他说:“三四句是紧承着一二句的。既然一二句是说杨广的贪得无厌,欲望无止境,那么,这三四句同样是说,杨广如果不丢失政权的话,那么,他在位一天,就会游玩一天。如此下去,他就会游玩到天涯海角的。”
我承接他的话说:“依你的话说,作者已经彻底看透了杨广了,非常肯定杨广一定会游玩到天涯海角了。”他点头。
我开始寻找不同意见者。“谁的观点与他不同?也就是说,你认为,作者李商隐并没有十分地确定杨广一定会游玩到天涯海角。”
只有一个同学举手,是位女生。她说:“我觉得,作者是不确定的。因为,他这里用了一个词是‘应是’。”
我说:“哦,你是说,‘应是’这个词是不确定的意思。你说‘应是’是什么意思?”
她说:“是‘大概可能’的意思,‘也许可能’的意思。”
我有些惊喜:“这个同学理解非常到位,她紧紧扣住了具体的字词来理解,来把握。”
我走回到刚才那位同学跟前。“你们两位都不要坐下,你们两个,一个觉得作者李商隐已经十分肯定杨广会游玩到天涯,一个觉得作者并没有十分肯定杨广会游玩到天涯。请你俩各自辩解一下吧。”
没想到,我的话音没落,那个持肯定意见的同学收回了自己的意见,他说:“我同意她的意见。我刚才的话没有道理,她的话才有说服力。她抓住了‘应是’这个词。‘应是’就是不十分确定的意思。”
“也就是说,大家都同意,作者李商隐在这里只是一种猜测,他也不能确准政权不丢的话,杨广一定会游玩到天涯海角。”
大家都点头,尽管有些同学仍然有些犹疑。
我有些着急,因为我刚刚点了一把火,本希望这把火能够熊熊燃烧,希望不同意见的双方唇枪舌剑,可是却突然熄灭了。
我于心不甘!
同学们同意得太轻易了,太缺乏深入思考了。
为使学生往深处考虑,我就顺着话题发挥下去,以使同学们发现结论的不周密处。
“更进一步说,李商隐并没有看透杨广,对杨广的本性并没有十分的把握,李商隐认为,尽管杨广其人贪得无厌,但是,他如果继续往南游玩的话,还可能有突然省悟的一天,会幡然悔悟。所以,作者李商隐在这里使用一个不确准的词儿――‘应是’,表达自己推想、猜测的意思。”
终于,有同学发言了。
他站起来:“老师,我觉得这样说似乎不对。其实,李商隐是看透了杨广的本性的,在李商隐看来,杨广这个人就是至死不悟,死不悔改!”
另一个同学接着说:“李商隐看来,杨广就是那种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无赖。”
又一个同学说:“如果不丢失玉玺大印,杨广必定会游玩到天涯。”
我打断同学们的话头:“原来你们都认定了作者李商隐看透了杨广,可是,怎么解释李商隐在这里用了‘应是’,为什么不用‘必是’?如果这样写‘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必是到天涯’不更恰切表达看透杨广的意思了吗?”
学生有些急,“不对,用‘必是’,不如用‘应是’更含蓄。”
“用‘应是’更具有讽刺效果!”
我进一步说:“同学们这样一说,哦,我忽然有些明白,用‘应是’在字面上似乎显得轻巧,可是讽刺力度更深,挖苦意味更强。我给大家读一读吧,我想像,李商隐就坐在杨广的对面,他非常看不起杨广,可是他又想耍弄一下杨广,讽刺挖苦一下杨广,李商隐就说,杨广呀,杨广,(你的)玉玺-不缘-归日角(的话),那么,(你的)锦帆-应是-到天涯(了吧),呵,是不是呀?呵……”
我绘声绘色地模仿着想像中的李商隐,我的语调非常轻飘,非常口语化,根本不是在字正腔圆地范读,而是在极力轻松地模仿着想像中的李商隐与杨广谈话、想像着李商隐在逗弄、耍弄杨广这个泼皮无赖。
我的绘声绘色的模仿刚刚落声,教室内顿时一片掌声。
我立即总结道:“实际上,是以表面上轻巧的字眼表达深度的讽刺之意,以‘应是’的揣测表达‘必是’的判断。”
进入“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两句,牵扯到两个历史事实,即“腐草无萤火”和“垂杨”。
“请一个同学讲讲‘腐草无萤火’是怎么回事?”
“杨广在洛阳和江都征集过萤火虫,在夜晚游乐时放出看萤火。”一个学生站起来读课本上的注释。
“‘垂杨’是怎么回事?”我问。
学生答不上来,只是猜测:“就是河边上长着垂杨柳呗。”
我补充道:“杨广在洛阳景华宫时,曾经派人搜求萤火虫好几斛,斛,一种量具,一斛相当于十斗,夜间游山时放出萤火虫,整个山谷一片光亮,杨广就以此为乐。据说江都有放萤院,相传就是隋炀帝放萤的地方。还有植柳,说的是,隋炀帝开通运河由汴口到长江的一段,沿着堤岸1300多里地,遍植垂杨柳,后世人称‘隋堤’。”
我想让学生体会到这两句诗的妙处。但是直接讲这两句诗的妙处,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不容易理解。
于是我按照备课时的设想进行,我说:“我想把这两句改写一下,大家跟原诗对比一下,看看好不好?我这样改,‘当年腐草捉萤火,千里运河植垂杨’。”同时,我把昨天晚上的小黑板拿出来,上面就写有这两句。
我同时提醒学生:“相互比照时,不要考虑音韵方面,而只考虑内容方面。”
有学生举手。他说:“我觉得不好。”我示意他说出原因,他说,“老师你改的那两句只是叙述一种历史事实。”
我反驳道:“只是叙述历史事实有什么不好?原诗也是在叙述事实呀,你看,‘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人家说的既有历史事实,也有当今的事实。”学生答,他已经抓到了要害。
“哦,我改写的这两句,只有历史事实,只是历史事实的一般描述,而原诗两句,既着眼于历史事实,又着眼于当今的事实。也就是说,形成了一种对比。什么对比?”
学生答:“是古今对比!”
我抓住不放:“请你抓住具体字词来说说。”
学生说:“这里有‘于今’,同时有‘终古’。”
“‘于今’怎么样,‘终古’又怎么样?”我追问。
“于今腐草无萤火,显得非常热闹;而终古垂杨有暮鸦,显得非常凄凉。”学生说到了点子上,说到了诗句的妙处。
“好,确实如此!”我表扬他。
同时又引导,“谁还能补充一些吗?大家想想,萤火多么光亮,多么繁盛,而暮鸦,多么压抑,多么凄凉。”
又一学生举手,我示意后,他说:“这里有兴亡的对比,有盛衰的对比。萤火似乎成了兴盛的象征,暮鸦似乎成了衰败的象征。”
他的话赢得了掌声。
“对,这两句实际包涵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慨呀!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如果一个皇帝在位时总是以捉萤火放萤火这类事情为乐,那么,等待他的就只有暮鸦声声!”
至此,全诗已经欣赏了四分之三,我想回头把头绪整理一下。
“大家看看,一二句说的是‘出游’,三四说的是‘灭亡’,五六句说的是‘亡后’,”同时我在黑板上也竖着写出上面六个字,“诗歌写到这个地方已经写到了尽头,从出游一直写到亡后,往后已经没有什么可写的了。大家想想,是不是已经没有东西可写了?”学生点头。
“如果为了凑数,硬凑上八句,那么,顶多再加上两句议论、劝诫的话,什么‘后人莫学隋炀帝,荒淫误国被人骂’之类。这样诗的结尾就非常没有意思了。看看李商隐这位诗人大家是怎么写的?”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我问学生:“两句是议论吗?”,
学生答:“是描述。”
“是对什么的描述呢?对真实事实的描述,还是对想像的描述?”
学生答:“是对想像情境的描述,对杨广死后的情况的想像与描述。”
“这就是穷追猛打了。作者对杨广,不但追击到灭亡之后,还要追击到地下!想像杨广的灵魂会不会悔改。大家看看,杨广到了地下之后,他的灵魂悔改了没有呢?”
“没有!”学生答。
“陈后主是谁?”我问。
一学生站起来念注释:“陈后主,叫陈叔宝,南北朝时陈朝的最后的国君,因为荒淫灭国。”
“陈后主也是一个荒淫国君,大家是否知道陈后主的陈国是被谁灭的吗?”
学生答:“不知道。”
“就是杨广呀!是亡国之君灭了亡国之君,而又步亡国之君的后尘。”我说。
“如果三四句中‘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是说杨广‘不见棺材不落泪’的话,那么现在他已经死了,成了地下鬼了,应该落泪、悔恨了吧,可是呢,他仍然不落泪、不悔恨,可以说是什么呢?――”
“――见了棺材也不落泪。”学生顺口而答。
“对,死后他的灵魂仍然淫乐,仍然要做风流鬼,仍然惦念着陈后主的宠妃张丽华,惦念着想欣赏荒淫舞曲《玉树后庭花》。”我接着发挥道。
但是学生们仍然没有注意到两个词的妙处,这两个词是“若逢”和“岂宜”,难以体会这两个词的表现力。
于是,我便这样问:“同学们,我问大家两个问题:第一、你们说假如人死后真灵魂,杨广的灵魂会不会去找陈后主?第二、假如杨广和陈后主真的在地下见面了,那么杨广会不会询问《玉树后庭花》?”
学生们不假思索回答:“会”“当然会!”“一定会!”
“那么,我把‘若逢’二字改成‘必逢’,‘岂宜’改成‘一定’,好不好呢?”我问。
学生沉吟片刻,有的读出了声音,在推敲这两组词语。
“老师,我觉得那样改动之后有些死板!”有学生发言。
“不如原诗更活泼。”一个说。
“不如原诗更有意味。”又一个说。
“也就是说,不如原诗更耐人咀嚼,更灵动。请大家把李商隐这两句诗反复吟诵一下,你是不是觉得李商隐这个人就在眼前呢?如果他在眼前,他是个什么形象?”我进一步启发。
“应该是一副轻轻松松的样子。”一个说。
“是嘻嘻哈哈的,不十分严肃的。”一个说。
“好像跟杨广在开玩笑。”又一个说。
“那么,换成‘必逢’和‘一定’后,大家再读读,再想像一下李商隐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形象?”我说。
“李商隐的表情很严肃。”
“面无表情地斥责杨广。”
我说:“哪一种情况表现出来的讽刺、挖苦、蔑视之意,更强烈、更尖锐?”
“轻轻松松的那一种。”学生一致同意。
“也就是说,如果用词过分肯定,过分强烈,表达出来的效果,却不一定强烈;而用词看似不经意,词义也不确定,但是表达出来的效果,却十分强烈。大家看看,若逢、岂宜,都是这样的词,表现效果却出奇地好。请大家记下这样一些话,叫做‘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大家体味一下这首诗中的用字,都具有这种特点。譬如,不缘、应是、于今、终古、若逢、岂宜,这六个词,都是平平常常、平淡无奇的,可是它们的表现力却非同一般,真可谓平字见奇。”我把“平字见奇”四个字写在黑板上。
“这首诗是咏史诗。一切咏史皆以讽今为目的。咏的是历史,却都是写给当朝皇帝的。李商隐这首诗,也许在告诫他们,统治者的行为本身,往往是国家兴亡、盛衰的的根本原因。勤俭为民,当朝就会走向兴盛;奢侈为已,铺张淫逸,当朝就会走向衰亡。曾经有句非常有名的话,叫做‘成由勤俭败由奢’,大家知道作者是谁吗?”学生回答:“不知道。”“就是本诗的作者李商隐。在此意义上,岂宜重问后庭花这句话,是问杨广,也是问唐朝当朝皇帝,更是问后代的封建统治者。”
当我讲到这里的时候,有些激动。教室里鸦雀无声,看得出同学们有些震动了。
剩下的时间,我让学生把这首诗背诵出来。
最后,在大家的齐背声里,我喊了一声“下课!”
一共有四个评委,讲完课后,评委让我先别走。问我哪所大学毕业,又问我平时是不是研究古典文学,还问我平时喜欢读什么书。并且让我跟他们一同去吃饭。
我想,评委对我有兴趣了,既然有兴趣了,那么一定有门。
大约一个月后,我已经快要把这件事淡忘了。
学校里接到一个文件,公布了全省中师文科共7名老师获得“山东省教学能手”称号,我名列榜首。
(1991年记录)
k12
【篇三】胸中之竹教学设计
夏感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夏感》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导入:
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对于季节,我们有着太多各自的感触,现在大家仿照小黑板的句式进行表述。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句式:仿句:我爱春天,爱她的万物复苏,爱她的草长莺飞。我爱 ,爱她的 ,爱她的 。
(要求:从春夏秋冬中任选一季进行表述。)(生思并且作答同时统计爱这季节的人数)好,大家对季节的喜爱各有缘由。然而爱夏的却寥寥无几,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梁衡他爱的夏天,看看他到底爱她的什么,那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他的《夏感》,去领略夏天的独特之美。(板书课题)
2、了解作者:
梁衡,当代作家,山西霍州人。著名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
3、检查字词预习: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贮满(zhù):储存、积存
澹澹(dàn):水波荡漾的样子
芊芊(qiānqiān):草木茂盛
磅礴(páng)(bó):气势盛大
黛色(dài):青黑色
匍匐(pú)(fú):爬行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注意节奏和朗诵者的情感流露。
2.认真朗读,注意字词,句读,情感。(全班齐读)
朗读本文要大声,要有“磅礴之势”,倾吐“升腾”之气,表达出“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的情调、语调,读出梁衡散文语言的刚性气质、男性风格。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夏天的感受?
夏天的自然景色、夏天的色彩、夏天的旋律
4.文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现了作者喜爱夏天,赞美夏天,更赞美辛勤劳作的农民。
三.研读课文
文章开头的第一段作者就开门见山的表达了自己对于夏天的感觉,找找,是哪几个词语?大声高诉老师。
(明确:紧张、热烈、急促)
1、第二段作者如何表现夏天的景物?(提示:感官和修辞手法)
①“细草、林带上长墙般的黛色绿烟”“麦浪扑打着山,云,汽车”(视觉)
②“蝉儿、长鸣”(听觉)
③“太阳烘烤大地”(触觉)
④“热风吹着麦子的香味”(嗅觉)。
⑤“炉子上的一锅水、海湾涌着一艘艘的舰船”(幻觉)
(找出相应的句子,并分析其好处)
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只拟人和比喻,就感受整个山林草木更茂盛繁密,色彩更青黑浓重,寥寥几个镜头,勾勒出夏季来临的宏观。火红的大地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
公路上的汽车在麦浪中行驶,让人产生幻觉,像是舰船。嗅到的麦香,又显示了那蓬勃旺盛的生命力。那雄浑壮阔的黄河流域,那八百里秦川,凝重厚实的黄土地,哺育了我们的民族,润泽了中华数千年的灿烂文明。夏的景物是具体的,夏带给人的感受又是抽象的,“好象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比喻后抽象化为具体,夏立体地呈现在面前:那锅水在咕咕冒着热气,从春走到夏,水温在逐渐上升以致“沸腾”,夏的热浪扑脸而来,夏的气息包裹了所有人,“磅礴之势在田野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2.第三自然段又是如何描绘夏天的色彩呢?
以春天和秋天的色调和景物进行对比,衬托夏天的金黄色和蓬蓬勃发。(如何对比,做细致的分析)
思考:“作者眼中的夏为什么是金黄的?”
历代文人写了许多春花秋月,春日融融、秋波澹澹,但夏总因其火热烦躁,终日浸在汗水里,受不到诗人作家的青睐,或是艺术作品中作为苦闷压抑的象征。如老舍在《骆驼祥子》中描写的“处处干燥,
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
“每一条光都像火镜的焦点,晒得东西要发火”。夏显然是火般的红的。但梁衡却敢于履新涉奇,独辟蹊径,描绘了金黄色的夏。“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作者采用两个句子描写春和秋,语句错落有致,琅琅上口,而且与秋形成对比,衬托出夏的金黄色。而“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颜色分明是绿的,夏又何来的金黄呢?哦,是黄土地上迸发的旺盛的活力,蓬蓬勃发,在春萌芽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这是一个“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这是一个金灿灿的夏!这才是作者自己的夏感,这才是作者自己所发现的独到的夏感。
句子分析: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活力;(福楼拜曾经说过:不论描写什么事物,唯有一个形容词可以限定她的性质,唯有一个动词可以使它生动。我们必须不断地苦心思索,非找到这个词不可,而绝不能为了逃避困难,用差不多的词句敷衍了事)
这时她们已不是…冲刺。
3.第三段的中心句说: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作者的镜头没有仅仅停留在夏的景观上,而是让自己的视角渐次由表层入肌里,对准了我们这个新球的真正主宰——人。夏日里生命在交替,夏日里作物向秋的终点最后“冲刺”,这种生机勃勃的运作,固然有大自然永恒代序的机、
制,但不可否认的是,自从人类参与其间后,它多半已成了作为万物灵长的我们之意志的对象化,成了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体现。本,是夏的色彩的真正涂染者多也正是人,拨响了夏的紧张的旋律。a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这一段文字,作者似乎只是漫不经心,信笔写来,与前面一丝不苟的刻镂简直形成了鲜明的差距,表面看甚至给人一种拙呐浅陋之感。其实不然,作者在这里用了侧面描写:听听窗纸、看看窗外、追肥、浇水。这几个细节,与上述快割、快打在叙述特色上一脉相承,构成了该段文字恬淡平实的整体风格。
介绍写作背景:在《夏感》完成的一九八四年,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作为这一大潮的受惠者,农民从精神和物质方面都获得了彻底的解放。他们挣脱了一穷二白的沉重负载,几告别了饥懂与冻馁,真正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从而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对于这种变化,作为记者的梁衡同志在报道方面曾走在了前列,他的体会无疑是非常深刻的。发于心而形于言,他所写的农民,在紧张繁忙之中,实际上洋溢着一种欢欣与自得,一种劳动不再是罪过,人的价值
得到充分肯定的再生后的幸福之感。“他们的肩头挑着夏秋两季。”他们的肩头不也挑着我们民族振兴的基石和事业昌盛的希望吗?所以,在梁衡同志描绘核心镜头里,已经为文章讴歌的力、生命和创造注入了全新的时代的现实的昔符,从而使作品的主旨和意境得到了更加完满更加有意义的凸现。
4、文章最后写道:“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思考:那么据你所知,有关夏天的古诗句有哪些?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代杨万里《小池》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代杨万里《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西江月》
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轻觉衣重,密树苦阴薄。
――王维《苦行》
四、品味语言,当堂仿写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请你发挥想像,写几笔“夏之色”、“冬之色”。
此题意在品味语言,又学以致用,训练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对这个学段的学生来说,或许仿句难了点,不必要求太高,只要句式大致相同就可以了。
这两个描写春和秋的句子,概括性强,又生动形象。它们句式相同,字数也差不多,语句错落有致,琅琅上口。
仿句可以丰富多样,如:
夏之色为火的红,如太阳,如辣椒,昭示着旺盛的生命。
夏之色为浓的绿,如树叶,如劲草,展示着美丽的青春。
冬之色为冷的白,如冰雪,如天云,孕育着新的生命力。
冬之色为死的灰,如草木,如泥土,宣告旧生命的终结。
五、展示才华:课堂小作:(片断描写)
本文启示我们“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请你也另辟思路写一夏日数阴
时近中午,骄阳高照,好象一位醉酒的汉子在发泄着胸中的怒火。山路蜿蜒盘旋,拾级而上,两侧的树木郁郁葱葱,浓密的树叶挡住了烈日的毒辣。树下一片凉爽。嶙峋的山石,深黛于飘渺中,仿佛一位钟情的少女在脉脉流洒着朦胧之美。
(走在夏天的树阴下,一片片随风飘落的树叶,拍打在身上的那种轻柔的触感,还有夏季特有的浓密的绿荫下的清凉。)
提示:
乡村的夏季(夏季到来,晒场上铺洒着汗水浸黄的谷粒,任凭笑声破碎一生扼守的清白,这是夏季的乡村。柳的风姿在月光下舞蹈出妙蔓轻雅,诱惑成群的莹火虫点缀她紫色的衣裳,这是乡村的夏季。)
夏季乡村的傍晚(夏季乡村的傍晚,村口的老树下,男人们席地而坐,他们谈论着今年的收获,计划来年的种子,就着激情饱满的话头,一碗老酒在他们的手上传递,就如传递着沉重的希望。晚霞悄然停歇在她们淡雅的睡衣上,微风拂动下,宛若颤抖的蝶翼。孩子们是夜的精灵,他们骑着竹马木牛,驰骋在黑暗自由的创意中。)
夏季乡村的清晨(夏季乡村的清晨,你跟随母亲走进朝阳铺满的田野,看落花生的叶儿们徐徐打开,在温柔的表达中,聆听她们与阳光的对话。听玉米在露珠中拔节,随风动作的红帽子,一个一个调皮的孩子。你能够深深地体会到:与土地的结合,就能够品尝汗水的滋味;与土地亲近,就会得到果实最深情的回报。)
夏季的着装(走在夏天的街道上,一位位拥有美好身段的女同胞们,毫不吝啬的显露出他们雪白的肌肤,“紧身短衣”“超薄迷你裙”,实在是可以为夏季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夏季的稻田
夏季的菜地
……
六、课堂小结
本文围绕三个方面来写夏天突出热烈、紧张、急促,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的特点,描绘夏天金黄色的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情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
八、作业:
1、收集描写夏季的诗词
2、修改你的片断并书写好在班级学习园地展示你的才华和书法
九、板书设计:
夏之景:
景美 修辞:比喻、拟人
感观:由视觉、听觉到嗅觉。
夏之色:金黄(收获已有而希望之未尽)
夏 感 紧张、热烈、急促
梁衡 人美 夏之律:紧张、急促(人勤快)
余梅
【篇四】胸中之竹教学设计
【长春版】2015-2016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案:第19课《胸中之竹》.doc
《胸中之竹》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题跋”的特点、作用。
2.景、情、理交融的写作特点。
(二)能力目标
触类旁通,学以致用。把读与写结合起来,在阅读中体悟道理,提高写作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短文的学习,了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灵感的出现或问题来临,只是一瞬,必须
随机应变,不能固执成局。
教学重点
夹叙夹议,层层推进的结构方式。
教学难点
景中含理,寓理于情的写作特点。
教学关键
注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体验,发挥想象,进入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之中,和作者
产生共鸣,理解作者的艺术主张。
教学方法
启发与点拨相结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作者介绍
郑板桥(1693—1765),清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
化人。出身寒微,幼丧母,由后母抚养。康熙时秀才,雍正时举人,乾隆时进士,曾任山东
范县、潍县知县,因请赈得罪上司而被罢官。郑板桥为政清廉,有才干,关心人民疾苦。去
官后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擅画兰、竹、松、菊、石等,尤以兰、竹著称。其画取法石涛,
又吸取徐渭、高其佩等人的创作思想和笔意。其画构图注重剪裁,崇尚简洁,以侧锋画兰、
竹,笔墨潇洒纵逸,苍劲豪迈。其画通过题跋诗文,表现出对民间疾苦的同情,具有新意。
论画主张对所绘对象作直接观察,抒发个人的真情实感。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
中之竹”的联系和区别,反映了艺术的创作过程。其书法在行、隶之间,以画法作书、结体,
行款纵横错落,整整斜斜,人称乱石铺街,自称六分半书。郑板桥工诗文,为文主张“理必
归于圣贤,文必切于日用”,“作主子文章,不可作奴才文章”。其诗能反映、揭露社会黑暗,
同情人民疾苦,其文直率自然。有《郑板桥集》行世。
二、解题
题跋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有的文体,指的是写在书籍、字画、碑帖等前后的文字。写在
画幅上的叫题画。题画或文或诗,一般比较简短。从内容上看,有的叙写作画缘由,有的点
拨墨情画意,有的借题寄意写志,涉笔相当宽泛自由,然均追求画面与题词相互补充之用和
相映成趣之妙。
据载,有一次郑板桥画了一幅《墨竹图》,非常满意,同时又觉意犹未尽,遂握笔题画,
成此名文。
三、听读课文,注意读音,节奏、语速、语调
四、疏通文意
1.解释词语
勃勃 遂 倏 趣
意 笔 定则 化机
2.通译全文
五、小结
这是一则题画竹的小品文。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做《练习册》。
第2课时
一、复习上节所学内容
1.介绍作者。
2.解释词语。
二、新课讲授
学生齐读后,思考:
1.作者在清秋的早晨,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请你根据文中的描写,再加以想象,
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出来。
2.文中引发了作者作画的愿望和冲动的句子是那一句?
3.从凝神构思到挥笔落墨,画竹过程中可分为哪几个阶段?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明确:(1)整个艺术创作过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先是观察,晨起看竹,得“眼
中之竹”;次是画意勃勃,有绘画的欲望和思路,生“胸中之竹”;最后是落笔作画,成“手
中之竹”。
(2)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眼、心、手的作用,竹子发生了多次“变相”:由现实之像,
到心中之像,再到画幅之像。在叙写中点明:胸中竹不同于眼中竹,手中竹又不同于胸中竹。
表明艺术创作源于生活、精于生活的道理。
(3)最后总结说:“意在笔先”是“定则”,“趣在法外”是“化机”。“意在笔先”是
艺术创作的必然规律。在这里,“意在笔先”是必须先有“胸中之竹”然后才能有“手中之
竹”的意思,故而作者称之为“定则”。“趣在法外”是艺术创作的特有规律。这里的“趣”,
指的是渗透、展现在画面中的审美情趣。“趣在法外”的大致意思是说,艺术创造虽有一定
的理,但没有固定的法,审美情趣的有无、大小、浓淡、雅俗,不是由法框定的,全凭作者
心灵的妙运,即在深切领悟创作规律后的巧妙运化,故而作者称之为“化机”,而“化机”
的大小,则取决于作者的智能和才养,即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4.作者由画竹的经验总结出了怎样的创作原则?你这样理解?
5.《胸中之竹》中说“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又说“意在笔先者,定则也”,可
是郑板桥在另一则题画中又说“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两者之
间是否矛盾?
参考答案:不矛盾。胸有成竹,并不是胸有定竹。虽有成竹,也只是初步的构思,是
一片朦胧不甚明晰的印象,及至下笔一画,可能又会有灵感出现或问题来临,这时必须随机
应变,不能固执成局。先有成竹,后无成竹是境界的提升;后无成竹,必须从先有成竹的熟
练而来。所以说都是一个道理。
6.作者在结尾说:“独画云乎哉!”看来,作者的意图并不止于就事论事,而是要借题
发挥。请结合你的切身经历或者读书积累,说说你对郑板桥这一创作原则的理解。
三、小结
本文有怎样的艺术特点?
(1)寓理于生动的形象描绘之中。
(2)将理融化在亲切微妙的情致之中。
(3)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四、拓展延伸
郑板桥既是书画家又是文学家,《胸中之竹》就是他的题画之作。本文在章法上很有特
点:先就画竹之事稍事渲染——这是本文的主体,接着以“总之”归纳“定则”与“化机”
的不同——这是就事论事,最后拓展题旨(独画云乎哉)——这是触类旁通。这样的章法对
你的作文构思有何启迪?
参考答案:《胸中之竹》借画竹论艺,它的章法是写感悟类作文常用的好方法。它启迪
我们写作此类文章,构思时就要掌握两个要点,一是“借题”,二是“发挥”。借题一定要借
其精髓、内涵;发挥一定要发己之创新见解、深刻见解或具有普遍意义的见解。
五、课堂总结
郑板桥画竹,画了一辈子,他有继承,更有创造,他勇于探索,也善于总结。他的画
竹题记里面就记载了丰富的经验和精辟的见解。同时,他的画竹题记又往往是优美的小品散
文,短短数语,写得那么清新自然,活泼生动,有记事,有抒情,也有议论。他的人品、画
风、生活情趣、艺术主张都包含在其中,文笔简净,含意深闳。他的画竹既然早已在艺林中
享有盛名,那么他的题记,也应该被我们看作是文坛上的一朵艳丽的小花。
六、布置作业
1.查找资料,了解郑板桥其人其事。
2.做《练习册》。
七、板书设计
眼中之竹——客观世界——形
胸中之竹——胸中之竹——主观感受——灵感
手中之竹——艺术创造——神
【篇五】胸中之竹教学设计
2015意识的作用教学设计
篇一:6 意识的作用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意识的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意识的作用原理,使学生对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估计,逐步培养起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胸中之竹教学设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辨证关系的认识,增强自觉贯彻和执行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
2.教学重点/难点
1、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教学用具
4.标签
意识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世界史纲》的作者韦尔斯曾经说:“人奔跑不及豹,魁梧难敌熊,飞翔比不上鸟,潜水不如龟??而使人类成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唯有在生物界中独领风骚的思维。” 通过分析韦尔斯的话,充分说明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第五课第二框的内容:意识的作用。首先了解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8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分组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建筑师比蜜蜂高明的地方就在于,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正是因为意识的能动性,人类才能够认识世界.(多媒体展示知识要点)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9页内容,并思考人能否认识世界?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分组讨论问题,代表发言。
教师点评:之所以人能够认识世界,就在于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所以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探究二: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9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通过材料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自然界可以演化出一座珠穆朗玛峰,却演化不出一台电脑,而人可以制造出电脑。关键在于人有意识,有思想能形成观念,思想和观念等都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科学家对于电脑的设计理念也是对客观存在的创造性反映。人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把头脑中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在自然界中打下人的印记,所以意识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多媒体展示知识要点)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人可以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的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正确的、高昂的意识——激励向上,催人奋进
错误的、萎靡的意识——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探究三: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40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通过材料我们可以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
1、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2、 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的统一
3、 即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又反对消极保守,无所作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1页“相关链接”内容,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积极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材料主要向我们解释了什么是实事求是。
课堂小结
本课讲解了意识的能动作用问题。学习哲学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学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但是如果要做到正确认识世界和正确改造世界就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正确改造世界的基本工作方法。
课后习题
单项选择题
1.一项研究报告称,通过在瘫痪者脑部的皮层运动区植入微小的感应器件,可收集大脑所发出的与躯体运动有关的神经信号,由于感应器件与电脑相连,信号可快速传递给机械臂,从而让它根据瘫痪病人的意念作出相应的动作。这项研究进一步佐证了( )
a.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b.机械臂能产生人的意识并具有延展人的意识的功能
c.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
d.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客观实在性
2.随着写诗软件的推出,网络“为你写诗”成为现实,设定段落、行数、韵脚等选项,点击写作,不多时一首现代风格的诗歌就新鲜出炉了。这说明( )
a.现代科技增进了机器的思维属性
b.现代诗歌的创作思维更接近机器思维
c.诗人的创作是对客观存在的复制
d.机器能模仿现代诗人的创作过程
3.(2015·甘肃第一次联考)2014年获得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的三位科学家的获奖理由是: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的发现。他们解决了一个困扰科学家和哲学家几个世纪的问题——大脑如何对我们生活的环境产生一个地图并为我们导航,也就是控制方向感的细胞群。这一研究成果证明( )
①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②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就不能产生 ③大脑细胞决定人生的发展方向 ④人脑细胞具有制约意识活动的功能
a.①② b.③④
c.②
③
d.①④
①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 ②人们对某一特定对象的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③强烈的社会反响是对社会客观实际的反映 ④人们的立场和实践不同,产生的认识一定不同
a.①③ b.①④
c.②
③
d.②④
5.(2015·苏锡常镇二调)《清明上河图》上几乎不见马和羊这两种常见动物。究其原因,是马和羊牵扯到北宋的军事秘密。为应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宋朝加紧对马和羊等战略物资的控制。这说明( )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
d.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胸中之竹教学设计
6.(2015·南昌交流卷)钱文忠在《让汉字高兴一会儿》中写道:“囧,我很囧。这个字非常有意思,真的奇思妙想,它的本义是光明的??这个字早就退出历史舞台,没人用了。”古字新用,像当下“囧”字这样的奇思妙想( )
a.使得意识不再根植于物质世界
b.让意识天马行空,无可约束
c.仍没有打破物质决定意识的铁律
d.为人们实践再造了一个新的客观物质对象
7.(2015·惠州二调)玉兔欢歌送祝福,金龙激越续华章。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 )
①观念的本质是客观实在的主观映象 ②观念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 ③观念的内容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观念的形式具有自觉选择性
a.①
②
b.①③胸中之竹教学设计
c.②
③
d.②④
①立足于联系的普遍性,取代了传统的课堂教学
②充分发挥了网络的特殊性,是一种全新的课程模式
③发挥了新科技的优越性,更容易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④体现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篇二:2015-2016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第五课 第2课时 意识的作用课堂达标 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2课时意识的作用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动物的活动纯粹是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
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1)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现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我国在航天发射方面,为了确保航天员的绝对安全和手控交会对接任务的成功,科研人员共制订了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九号飞船相关的500多种故障预案,并进行了充分的故障应急处置演练和全系统合练,积极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
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故障提前制订了500多种预案,反映了人的意识活动有什么特点? 提示: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还要确定目标。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
雕塑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要严谨构思,创作前要做到“胸中有数”,才能创作出完美的雕塑作品。服装设计师进行服装设计,需要先有时尚的设计理念,才能设计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提示:材料说明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雕塑艺术家、服装设计师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作品,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指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要求。
(1)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2)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3)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某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陲,风景秀丽,四季如春,但基础产业薄弱,科技和教育事业落后。根据这种状况,该地区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建立了绿色经济产业带、民族文化特色区等。这一战略即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教 育水平。
该地区是根据什么来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的?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提示:①该地区在制定发展战略时,从本地客观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客观情况的政策,促进了本地经济的发展,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②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因而在生活中,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随着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天体位置历表的精度不断提高,只要能算出太阳、月球和地球这三者在某一时刻的相对位置,就能精确预报日、月食。这表明()
①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材料体现了物质运动的规律性,人类认识的无限性,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因此①②③符合题意;④“改造世界”的说法错误,应为“认识世界”。
答案:b
2.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终究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这是因为() a.意识可以改造客观事物
b.意识的能动作用使事物向正确方向发展
c.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解析:因为意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改造客观事物,a项错误;正确的意识发挥能动作用才能使事物向正确方向发展,b项错误;错误的意识也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只是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c项错误。
答案:d
3.“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
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解析: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b、c、d三项均不是意识活动的特点,排除。
答案:a
4.一位患者总是疑心自己吞食了一条虫子。医生用药使其呕吐,并将一虫放入呕吐物中,告知病人虫子已经吐出,那人的病随之痊愈。这表明()
a.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基础
b.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意识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解析:正确的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则会起到阻碍作用,d项错误;a、c两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b
5.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意见》提出了发展的四大重点领域和近期的发展目标。可见()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③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④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材料强调国务院对未来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作出安排,故①②符合题意;③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故④说法有误。
答案:a
一、单项选择题
1.作家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学者周国平则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
【篇六】胸中之竹教学设计
竹影教案设计
《竹影》教学设计
一.检查预习
1.加点字注音并理解词义
弥漫 眼梢 惬意 汀 蘸
缕 口头禅 硕士 参差不齐
2.概括课文内容。
二.整体感知,初步探究
出示图片“竹影”,讨论:竹影是谁画的?
思考:
1.我们四个人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
我们把月亮画的画——了一份。(填一词)
2.在我们的资料中除描影外还有哪些复制图画或类似复制的方法?
3.小结:描、印、放大、临摹都是复制的一种,不是创造。朗读黄全愈的一段话作为小结: 黑板——学生的眼睛——经由学生的手把黑板上的样板“画”下来。由于没有“心”的参与,这只能是一个简单的由眼睛到手的过程,
可以说那是一个类似“复印”的过程。
4.讨论:爸爸说我们这不是画竹,“不过好玩罢了”。学某类西洋画的人能把自然描摹到几乎一样,这是不是绘画呢?
5.出示五幅西方油画,讨论西洋画的优缺点,并用丰子恺的话小结:描得像真的东西一样,顶多也只抵得一张照相,现在照相机很便宜,三五块钱也可以买一只。我们又何苦费许多宝贵的钟头来把自己的头脑造成一架只值三五块钱的照相机呢?
三.生成新疑,深入探究
1.讨论:描、印、放大、临摹、模仿大自然都不是真正的绘画,那么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在做这些事,他们做这些事有何得失?
2.以下文字作为小结:
A.胸中竹,并不是眼中之竹。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郑板桥。
B.模仿只是创造的始基;没有做到这步功夫和做到这步功夫就止步,都不足以言创造。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朱光潜。
四.创设情境,体验感悟
1.设若一个人已经完成了模仿阶段,现在他要真正的去创作,比如说他站在一丛竹前,现在要你来告诉他怎么画,你会说些什么?
2.如果是丰子恺的父亲站在他面前,他会说些什么?
3.出示郑板桥竹图与真竹照片,比较照片与图画的区别,讨论:郑板桥对竹作了哪些改动?他为何作此改动?
4.竹可以表达各种各样的性格。文雅、清高、虚心、坚韧有许多诗人赞美它;当然,也有人爱唱反调,说:竹似伪君子,外坚中却空,根细好钻穴,腰柔善鞠躬假如现在站在竹丛前的人是你。绿、红、黑、黄眼前摆着无数颜料,你会选哪一种颜料?你会把竹画成什么样?
五.作业
把你心中所画的竹图写出来。
【课堂实录】
师:昨天大家都预习了《竹影》,现在我想检查一下大家预习得如何。(出示预习题)大家一起念。 学生齐读:弥漫 眼梢 惬意 汀 蘸 缕 口头禅 硕士 参差不齐
师:很好,第二题。谁来概括一下课文内容?
一生: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我们在水泥地上画竹影。
师:时间、地点、人物、事情俱全,很不错。不过这位同学还有补充。
一生:我们在水泥地上画竹影,然后爸爸给我们讲画画的知识。
师:非常好,这就十分全面了。现在我们来看看他们画的竹影。(出示图片“竹影”。)
师:竹影是谁画的?
一生:华明、丰子恺、丰子恺的弟弟、丰子恺的父亲。
师:真的吗?
教师用一块湿抹布在黑板上写一大大的“竹”字。然后请一学生上台用粉笔把这个字描一下。
师:请大家看黑板,请问这个粉笔“竹”字是谁写的?
一生:xx同学。
另一生:老师。
师:理由?
一生:版权属于老师,xx同学只是依样画葫芦。
师:说得好,我就这么问吧,如果这个字拍卖,卖了10000元,我拿多少,他拿多少?
一生:你最少拿9500,他最多拿500,算苦劳。
师:很好,那么请大家再思考一下,这竹影到底是谁画的?
一生:是月亮画的。
师:是月亮吗?月亮能发光吗?
好几个学生一起叫道:是太阳!
师:很好,竹影的真正作者是太阳,太阳借了月亮的手画的,现在我请大家思考“我们四个人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我们把月亮画的画——了一份。(填一词)”
一生:描了一份。
一生:复制。
一生:克隆。
一生:copy。
师:大家说了几个同义词,克隆=copy=复制。现在我请大家回忆一下昨天我给大家的资料,在我们的资料中除描影外还有哪些复制图画或类似复制的方法?
一生:用薄纸印。
一生:用格子法放大。
一生:黄全愈的儿子也是复制。
师:黄全愈的儿子能随手画出很美的竹啊梅啊的,他怎么也是复制?
一生:他的画不是他创作的,是别的国画大师创作的,他只是凭记忆复制而已。
师:很好,我们来看一段文字(出示黄全愈的文章),大家一起念一下。
学生齐读:黑板——学生的眼睛——经由学生的手把黑板上的样板“画”下来。由于没有“心”的参与,这只能是一个简单的由眼睛到手的过程,可以说那是一个类似“复印”的过程。
师:爸爸说我们这不是画竹,“不过好玩罢了”。学某类西洋画的人能把自然描摹到几乎一样,这是不是绘画呢?请大家四人小组讨论。意见一致了就举手。
一生:不是。
师:不是绘画那是什么?
出示几幅西方油画。
几个学生一起说:像照相!
师:不错,大家一起来看看丰子恺先生是如何评价这类西洋画的,(出示文字)一起念!
学生齐读:描得像真的东西一样,顶多也只抵得一张照相,现在照相机很便宜,三五块钱也可以买一只。我们又何苦费许多宝贵的钟头来把自己的头脑造成一架只值三五块钱的照相机呢?
师:好,我们小结一下。刚才我们一起讨论了几种画画的方法,有描、印、放大、临摹、模仿大自然,但同学们说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绘画。那么我就有一个疑问了:有成千上万人在做上述这些事,他们是不是都是笨蛋?他们做这些事有何得失?讨论三分钟。
一生:有得有失,得到了名利,失去了时间。
一生:他们还是有所得的,他们锻炼了技术,有了技术就有可能去真正的创作。
一生:但他们会在模仿中失去自我。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我们来看郑板桥是怎么说的(出示文字):胸中竹,并不是眼中之竹。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这句话就是说一个人想把心中的竹画出来必须要有技术。我们再看朱光潜的一段话。(出示文字)大家一起念。
学生齐读:模仿只是创造的始基;没有做到这步功夫和做到这步功夫就止步,都不足以言创造。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
师:朱光潜先生用经典的文字给我们作了总结。我想我不用再多说了。现在让我们假设一个人,这个恩已经完成了模仿阶段,现在他要真正的去创作,比如说他站在一丛竹前,现在要你来告诉他怎么画,你会说些什么?每人说一句话!
一生:闭上你的眼去画。
一生:画它的神气。
一生:别管像不像。
一生:你今天是什么样的心情就画什么样的竹。
一生:画出你自己。
一生:要有象征意义。
师:如果是丰子恺的父亲站在他面前,他会说些什么?用课文里的话回答。
一生:要画出竹的美的姿态,活的神气。
一生:要像我们闭目回想时所见的一种神气。
一生:要注意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
师:很好,现在这个人听了大家的话以后开始画了。他画的怎么样呢?请大家一起看。
(出示真竹照片与郑板桥竹图)
师: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郑板桥。郑板桥就是站在这丛竹面前画下了这幅画。现在请大家比较一下照片与图画,看看郑板桥对竹作了哪些改动,思考一下他为何作此改动?讨论三分钟。
一生:颜色变了,为的是不像,这样可以更加突出神韵。
一生:疏密变了,照片到处一样密,画就符合黄金分割定理,像一偏文章一样:凤头、猪肚、豹尾。 一生:叶的方向变了,照片上方向不定,而画上竹叶基本向下。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但是为什么呢?为什么郑板桥要让它向下。
一生:可能当时他心情不好。
一生:“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我想郑板桥是用竹叶来表示俯视民间疾苦。
师:你真是天才。
一生:“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竹是中空的,可以用他来象征虚心的人,而虚心的人总是低着头的。
师:看来大家都非常聪明,都不比郑板桥差。现在我要大家跟郑板桥比一比。竹可以表达各种各样的性格。文雅、清高、虚心、坚韧有许多诗人赞美它;当然,也有人爱唱反调,说:竹似伪君子,外坚中却空,根细好钻穴,腰柔善鞠躬假如现在站在竹丛前的人是你。绿、红、黑、黄眼前摆着无数颜料,你会选哪一种颜料?你会把竹画成什么样?
一生:我会用黑笔,画成钢铁的模样,表现“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气概。
一生:我要用红色,画出我的热情。
一生:我要选择五十种不同的颜料,让每一片叶子都有各自不同的个性。
师:这个同学真是太伟大了,选班长的话,我投你一票。还有很多同学想说说自己心中之竹,可惜时间关系,今天的课只能上到这里,大家回家后以钢笔代画笔把你心中所画的竹图写出来吧。下课!
【教学流程】:
一、 游戏话题导入,整体感知(5分钟左右)
1、 小的时候,我们有没有玩过一些游戏?觉得很有趣,有时也会因此遭到长辈的责骂,能否说一说让大
家分享一下。(提示游戏特点:幼稚、有趣、模仿、破坏、富有创造性)
2、 想不想知道著名艺术家丰子恺笔下的小伙伴玩了什么游戏?会有怎样的乐趣?胸中之竹教学设计
3、 快速读课文?要求:标上自然段,划出你认为好或不理解的句子。 二、品味朗读,体验生动(10分钟左右)
1、小伙伴玩什么游戏(描竹影) 2、是在什么环境下做游戏?
(婆娑的竹影,朦胧的月光,牵动了孩子们天真无邪的心)
3、这些景在孩子的眼里有什么独特的感受?为什么?
(1)一种幽暗的光弥漫在窗际,仿佛电影中的一幕;
“幽暗”细腻而贴切的描绘出太阳落山后那中昏暗而有点清冷的感觉;“电影中的一幕”指“放映”。把这种幽暗朦胧的光用动态的形式表现出,充满着美感。
(2)“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我把眼睛守定西天看了一会儿,看见那光一跳一跳的沉下去,非常微细,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
“乏了油的灯”比喻光线变弱,“守定”就是慢慢欣赏;“一跳一跳”不能换成“慢慢”它与灯光照应,充满着动感。生动的写出了天空光线变化的全过程。
(3)“原来月亮变成了短音阶了”
“放出她的清光”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月光的一泻千里。
“长音节–明朗、扩张;短音节—柔和、退缩。写出了日光、月光的特点以及变化过程。
(4)月亮已经升得很高,隐在一丛竹叶中。竹叶的摇动把她切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块
”隐“写出了月光的若隐若现;”“她”指月光从高处照下来的竹影。“切”字用得好,不能用“分”得理由是竹叶形状像刀,“闪烁”写出了竹影摆动使月影也不断变化的美。
(5)竹影渐渐与地上描着的木炭线分离好像脱了版的印刷等等 谁与谁“参差不齐”?写出了“竹影”与“墨竹”的移位,用“脱了版的印刷”比喻新颖,生动描绘出月亮升高“竹影”与原先在水门汀上画的“墨竹”不吻合,形成叠影的美妙画面。
方法提示:若说不好为什么生动的原因,可作如下思考①写什么样的景?突出景的什么特点?②抓关键词赏析,换成另一种表述有什么不好?
4、清风明月的夜晚多么美好,竹叶萧萧的声音又是多么好听!竹影,斑斑驳驳、摇曳生姿,孩子们的心也随之摇荡,哪些句子最能体现孩子活泼、淘气的天性? (8分钟左右)
(1)写月光下的人影“门口一个黑影……向我们跳将过去”
—让孩子模仿青蛙状,体会本句。
(2)课文写月光底下的人影头上出烟气……
–让学生尝试画漫画(动怒的人)
(3)他不待我们回答,一屁股坐在藤椅上,剧烈的摇动他的两脚。—对比
—大大咧咧式的淘气,和没有大人在场的无拘无束。
(4)争论了一会儿,没有解决,注意力转向了别处
–思考没有结果马上转移,符合孩子的心理-三分钟热度,吸引他们的事多着呢。本文对“注意了容易转移”的描写,还有没有在别处提到?–看天、看月、看竹影、描竹影。
(5)“大家蹲下去,……许多竹叶来”
–好奇、专注
(6)描竹影时,一边画,一边富有想象的说:这是校长房间里的横幅。这是我家堂前的立轴,这是… —觉得自己就是大师。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还原当时情景,用心体会童心童趣。
5、看到爸爸出现时,孩子们有什么反应?为什么?(7分钟左右)
6、、当爸爸看到我们画竹影时,有什么反应?
7、爸爸的举动又引发了孩子对什么的好奇?
【篇七】胸中之竹教学设计
教案思维3 (2)
教学内容: 新授及复习、练习课写题目,考试所考范围的章节课题
体验高考—能力提升 1.[2015全国卷Ⅰ]安全生产是生产发展的底线。缺乏安全意识是最大的安全隐患,麻痹大意往往导致生产事故频发。从哲
学上看,安全意识之所以成为安全生产的关键,是因为 C ①人的意识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②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
③人的意识是促成实践中的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 ④人的意识不同,实践结果的性质就会不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 [2015江苏单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认定证人证言,可以通过
对证人的智力状况、品德、知识、经验、法律意识和专业技能等的综合分析作出判断。”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A
A.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B.意识是主观的也是不真实的 教 C.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3.[2015福建文综]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选项是A
①滴水穿石 ②根系沃土 ③敬德保民 ④犬吠非主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①→④→②→③
4.[2015重庆文综]科幻文学的最大魅力不是描写已经发生的事情,也不是描写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而是描写永远不可能 发生的事情。科幻文学B
A.虚构的世界,是现实世界发展的更高阶段B.拓展人类的想象力,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C.任意想象,不符合现实生活,是唯心主义的表现D.描写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缺乏社会实践基础
学 5.[2014
海南卷] 《山海经》中追日的“夸父”,《淮南子》中射日的“后羿”,《西游记》中七十二变的“孙悟空”和《聊
斋志异》中一个个善良的“狐仙”,这些虚构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其“原型”。这是因为A
①意识本质上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意识能够在反映现实世界基础上创造幻想的世界
③观念中的矛盾与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不具有同一性④观念中的矛盾的解决取决于人的意识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07全国卷Ⅰ)2007年年初,台湾省南部海域地震造成海底光缆大范围严重损坏,中国电信部门在第一时间启动了海缆
故障应急预案,使用机器人潜入海底排除故障,通讯得以恢复正常。使用机器人排除海缆故障的事例表明B
①机器人能延伸人的某些肢体功能 ②机器人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工制造物 ③人有不可克服的局限性,机器人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④机器人可在某些功能上超越人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过 7.(08全国卷1)我国政府提出,越是经济发展越要高度重视防范灾害的工作。抗灾救难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居安思危,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个思想的哲学依据是,人能够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B
①认识自然规律,精确预见自然的未来变化 ②认识人类行为和自然相互作用的可能后果
③采取适当的行动防止不利于自己的结果产生 ④采取适当的行动改变自然规律和相关的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09江苏卷)“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
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9. (09山东卷)据报道,美国加州大学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能控制光线运行方向的材料,这项重大突破使长期存在于科
幻小说中的“隐形衣”梦想有可能变为现实。这启示我们D
①意识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目能正确预测未来②利学创造往往需要利学幻想的激发和推动 ③科学幻想向现实的转化离不开科学实验 ④发挥意识活动的创造性就能将科学幻想变为现实
A.①② B.③④ C. ①④ D.②③ 程
解题方法 排除法
反思总结
【课下作业】1分钟 对应练习
【板书设计】 把握思维的奥妙
1意识的本质
意识与自然 意识与社会 意识与人脑 2意识的作用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篇八】胸中之竹教学设计
教后记
5、雪儿 不要轻易否定别人 ——《雪儿》教学小记
在上《雪儿》第一课时,我让学生围绕课题说说自己心中的小问号。很多同学踊跃发言,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诸如“雪儿是怎样的一只鸽子?”“我和雪儿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等。看来学生还是满爱动脑子的,我对他们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初见成效了,心中窃喜。正当我得意洋洋之时,冯笑(一个我班学习成绩比较落后的男生)站起来提问:“白鸽是怎么变成‘雪儿’的?”话音刚落。反应快的孩子已经不由地笑出了声,在底下悄悄地说:“这算什么问题呀?雪儿本来就是只鸽子?这个问题不是变成了鸽子怎么变成鸽子的,不是太可笑了吗?”
听了他的问题,我一开始也是一愣,后来才明白过来。可是这时学生已经在下面笑成一片了,怎么办?我期待有一个睿智者能“众人皆醉我独醒”,坚持自己的意见。于是我又问了一遍:“大家说他的提的这个问题怎么样?有没有讨论的价值?”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我看见冯笑的脸微微地红了,被大家就这么轻易地否定是多么难过,要知道他平时是不经常举手发言的,难得这一次还出了洋相。我想给他自我申辩的机会,我说:“冯笑,你能回答自己刚才提出的问题吗?”也许是被同学们笑怕了,也许是真的连他自己也回答不了,他再也不发出一点声音,我只好请这个可怜的孩子坐下,但是我决心帮助他,纠正其他孩子对他的偏见。
孩子们还在窃窃私语:“你看他连自己都不能回答,还来考别人呢!”我不满地望着他们,终于教室里安静下来,我非常认真地说:“大家先不要急于否定冯笑,请你们认真地读读课文第二小节,看看自己能不能解答这个问题。”听了我的话,学生开始翻开书迫不及待地读起来。不一会,就有小手举起来了,渐渐地,举起的手越来越多,看来问题的答案很容易找到的,“雪儿被爸爸捡回家的时候,翅膀受了伤,身上也很脏。我和爸爸给它洗了澡,敷了药,它变得雪白雪白了,我便给它取名‘雪儿’。”“说得真好,白鸽就是这么变成雪儿的。”我故意加重语气重复了一回冯笑的问题,微笑着看着大家,有的同学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不好意思地笑了,冯笑也抬起了头,充满感激地看着我。我意味深长地对大家说:“同学们,你们小瞧了冯笑,他提的问题不是很好吗?从今天的事情中,老师希望大家今后不要轻易下结论,得通过深思熟虑啊!
6、《花瓣飘香》这是一堂校级公开课,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深入钻研了教材,认真备好了教案.我设计了三个主要问题(1)小女孩怎么摘花瓣的?(2)为什么只摘花瓣呢?(3)摘花瓣做什么呢?课堂设计条理清晰.教学中学生对这三个问题的理解较简单,于是我引导他们拓展思维,训练说话:小女孩怎么送给妈妈的?妈妈什么表现?小女孩眼睛里闪动着泪花,她心里怎么想的?她给爸爸的回信中说了什么?我怎么送花给小女孩的?这一系列的问题将课文挖掘深入了,学生在说话训练的过程中,走进小女孩情感深处,从而达到情感的共鸣,起到教育的效果.因此,当我提问:我为什么送花给妈妈时,同学们一下就能明白,而且也表示自己准备怎么孝敬妈妈.文章的中心得到升华和延伸.但我总感觉欠缺的是课堂上,还有部分学生未能发言.
7、菩萨兵教学反思:对于长征那时的概念,现在的小孩理解较少,要是他们理解课文内容,需要辅助了解一下当时的社会背景,课前查找的资料和所看的电视电影,学生初步有了感性认识,对帮助学生理解“吃尽苦头”、藏胞为什么要躲红军、藏胞对红军存在哪些误会这些问题有很好的帮助。同时,也为后文理解红军是不同于其他军队的一只有组织有纪律的部队,是一只一心为民的部队埋下了伏笔。
9、《少年王勃》教后记
今天我们学校的一位三年级教师生病了,学校安排我临时为这个班上《上年王勃》。在看课文之前,我想起了曾竟在市小语会上听过这一节课。执教的教师在教学时,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一节节的引导学生读书。第三节教师通过课文的插图着力引导学生感受江上迷人的秋景,第四节的教学,通过胸有成竹一次的理解引导学生体验王伯写诗时的文思泉涌。就单纯
从完成教学目标说,这节课是成功的。
再次翻开课文,读着熟悉的文字,看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传颂的佳句,想到了学生需要张扬个性,激发想象力的写作,突然有了许多的感慨。王勃之所以能够写出千古传颂的佳句,除了他丰厚的文化基淀,扎实的文字功夫以外,海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探究生活的人。王勃看到江上迷人的秋景后,并没有像其他赴宴的人样,麻木而无知。迷人的江上秋景让王勃站在窗前久久的凝望,迷人的秋景已形成了独特的意象,触动了王勃思绪,让王勃产生了独特的联想和想象。观看秋景的过程成了王勃审美需求,引起了王勃的审美注意。迷人的江上秋景激发了王勃美好的情感体验,余下的写作成了自由的表达。“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蕴含了作者多少的审美心理要素和完整的审美心理过程。这两句诗完成了王勃审美理想的升华。
如果从审美的角度,写作探究的角度来关照这篇课文,学生学习课文文字的过程就成了对生活体验的过程,自我探究的过程,寻求个性化写作的过程,而不仅仅停留在王勃聪明才智的教学上,这可能是对教学的另一种深化,对平日里对作文畏惧的学生来讲无疑是寻找到表达真情实感的载体。
我的教学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传颂的佳句开始。我高声朗读这两句诗,然后提问学生,什么是千古传颂?学生说,千古传颂是几千年来人们都在读。随即我有提出了个问题,这两句诗为什么人们会千古传颂哪?学生的回答大多一致,因为王勃这两句写的好,读起来好听。但到底好在哪儿他们就回答不出来了。这是学生与课文的内容产生距离、产生认知不平衡的表现,它构成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起点。于是我没有马上把问题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说了这样一句话,还是让我们回到两千年前,重温王勃写作这两首诗的情景吧。此时学生通过读课文,自然而然的进入王勃创作这两句诗的情境当中,和课文中的人物发生了碰撞,对话由此真正的开始了。
我和孩子一起读课文第二节,通过了解人们不敢写庆贺文章的原因,为下一步王勃的登场,王勃写作古诗做了很好的铺垫。这时音乐响起,我赋着音乐朗诵:同时来参加宴会的王勃,这时站在窗前,凝望着江山迷人的秋景: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随着诵读,投影上慢慢出现一幅江上秋景图。在教师富有声色的朗读中,学生已超越了文字的声音文字的意义,进入了迷人的秋景中,意境之美就在其中了。此时过多的讲解已是多余,余下的只有学生的朗读体验了。学生边看图边想象,凭着自己的自由和想象,尽情的享受秋景带给自己的愉快的心理体验,秋景的美进入了成了学生可以经验的审美世界。
我看着学生陶醉在迷人的秋景中,听着学生具有声色之美的诵读,真的不忍心打断他们。我接着说,同学们,秋景的美深深的感染了王勃,他边看边想,突然转过身来,胸有成竹的说:“让我来试试吧!”别人都不敢答应,而王勃为什么对写庆贺文章那么胸有成竹哪?由于学生在朗读秋景中体验到了文字背后隐藏的言意象,感受到王勃对江上秋景的独特思考与美好的心理体验,问题很快就得到了回答:我早就听我的爸爸说过,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江上秋景的美触发了王勃表达的愿望,他当然可以胸有成竹的说了。没想到孩子的回答这么好,这让我这个当老师的都自愧不如。我说,你能把王勃此时的心情用朗读表现出来吗?这个学生用能表现人物心理体验朗读回答了我。至于都督为什么会竟忍不住拍案叫绝,教师只要引导学生,把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两句诗与秋景放在一起,马上就可以明白,因为这两句诗把江上的秋景写绝了,图画的意境尽在其中了,文字与图画形成了完美的融合。我又让学生三四节连起来,配上音乐诵读,重温王勃创作的过程,文本的情景和学生此时的心理体验实现完美的结合。如果在来提问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思显得是那么的多余。
假如教学就此结束,只是让学生通过感知、诵读、体验到秋景自觉地进入王勃的审美世界,
变成了王勃的审美需求,总会让人觉得缺少点什么。于是在课即将结束时,我又提出了个问题,同样是在观看秋景,为什么王勃能写出千古传颂的佳句,而其他人却不能。学生的议论七嘴八舌,有的说王勃善于观察,有的说王勃勤于思考能够边看边想,有的说王勃王勃读了很多书,迷人的秋景他可以找到美好的词语表达……学生说了很多,但真正讲的好的不多。作为教师,此时改讲的一定要讲。我说,王勃之所以能够写出千古传颂的佳句,得益于他的善于观察,得益于他的饱读诗书,得益于他的把观察到的景物变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得益于他能写出自己的独特的感受。想想你们写作时为什么会像挤牙膏似的挤不出来哪?我说到这学生们逗笑了。学生说,我们面对天天见到的事物缺乏观察,缺乏在事物中融入自己的感受……
此时我想到今天早上的大风,我问学生,我们早上上学的时候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许多孩子喊,今天早上的风特别大。那你们面对今早的大风,能不能像少年王勃一样创走出佳句吗?王勃写作的过程启发了孩子们,他们马上埋头沉浸在对风的描写与体验中。 教完这篇课文,我常常想课文简单文字背后隐藏着的是什么,仅仅是教参上的东西吗?其实简单文字背后充斥着言意象,充斥着作者的独特情思,充斥着学生与文本融合时产生种种快乐。
10、大作家的小老师《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后记[案例评析]
[案例]
师:“大作家为之一震,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生:“他会想,我恨你!”
顿时,孩子们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师:刚才那个小朋友说,大作家恨小女孩,你们同意吗?
孩子们马上七嘴巴舌地喊到:“不同意,不同意!
师:(故意皱起眉头)为什么呀?
个个都把小手伸得老高,跃跃欲试。
师:别急,刚才那个小朋友既然这样说,肯定有他的道理,大家要打开书再认真地细读课文,从文中找到证据说服他才行。
孩子们立刻打开书,拿起笔,仔细地读起来。(五分钟以后)
生1:我认为他这样理解是不对的,因为文中第四自然段紧接着就告诉我们,大作家马上意识到刚才是自己太自夸了,感到不好意思,怎么会是我恨你呢?”
生2:我觉得他这样理解,把大作家的心胸看得太狭窄了。课文的第五自然段说,萧伯纳深有感触,说明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他,让他明白了做人应该谦虚才对。
生3:对!我从萧伯纳说的话中知道,他不会恨小女孩,而是在感谢小女孩。 师:你接受大家的意见吗?
生:(低声说)同意。
[案例评析]
这是我在《大作家的小老师》时,讲到课文的重点部分——让学生理解“大作家在听了小女孩的话以后,为什么会为之一震,他心里在想些什么?”从而体会大作家的心胸宽广以及为什么大作家会称小女孩是他的老师这一教学重点和难点。可是,当一个小朋友在座位上说:“他会想,我恨你!”时,我没有马上躲过去了。我觉得这是意外、突发生成的教学资源,于是我利用孩子思维的焦点——矛盾点,充分激发了孩子读书的欲望,明确读书的目的,在读中感悟;激发了孩子讨论的兴趣,在交流中进一步感受大作家宽广的胸襟,学会做人的道理。这样一来,教学重点得到突出,教学难点得到突破。由此可见,勇敢地面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意外”,会让我们挖掘到我们意想不到的宝贵的教学资源;机智地处理教学中出现
的一些“意外”,会让我们的教学更充满思维的活力;善于小结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意外”,会让我们孩子的学习更洋溢着个性。
11、教后感:
一、激情入境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就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新知识的活动中去。
本课一开始,我就出示了有关大海的优美画面,唤起了学生对大海的美好印象,接着让学生用一个词来表达对大海的印象,最后自然地引入课题“赶海“,这样做既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又为学习课文作了铺垫,同时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以读感知
在整堂课的学习中,我反复让学生进行朗读,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要求,真正做到了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感悟课文。
在读书前,学生已经针对课题进行了质疑,所以他们迫切地想通过学习来寻求解答。一开始,我让学生自己来提出学习要求,在第一次读书中解决了生字新词和读通课文。第二次读书时,我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通过阅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清了课文脉络。第三次,我让学生带着一定的感情,配上音乐来读书,学生进一步感悟了课文。
这样一次一次的阅读理解,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学生真正地成了学习的主人。《大纲》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学生自主学习,既避免了教师的烦琐讲解,又培养了他们独自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活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
同时,通过反复的阅读,学生逐步加深了对课文语言的感悟和内化,促进了语感的积淀,并将感悟品位的文字通过激情朗读表达出来。三、重视字词教学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识字、写字还十分重要。这堂课,我充分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来丰富识字教学,并留有时间让学生当堂写字,对于写字姿势正确的同学给予表扬,不正确的及时纠正,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整堂课我就是从以上几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让学生真正地做学习的 主人。
【篇九】胸中之竹教学设计
《竹》
板桥画竹,意在法外
——八年级下册语文《竹》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竹》是北师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拓展阅读课文,本单元以“花之君子”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花之精神,品味花之深层意蕴,给予学生以情趣的陶冶和生命的体悟。本单元的前几篇文章均以“莲文化”为主题,本文另辟蹊径,选取意象“竹”,叙述了作者自己作画的经历,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边叙事边点拨,且叙事、点拨皆层层推进,终将意理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叙事简练,语言朴实,如“晨起看竹”“遂有画意”,寥寥数字,就把看、赏、画的过程描绘出来了。文章意蕴丰富、技法高超,是对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教学的优秀教材。
【评价任务】
1.通过朗读、速读、浏览等多种阅读方式,产生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2.重视评价学生参与阅读活动全过程的态度、方法。在想一想、议一议、比一比的每个环节,都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发言,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程标准】
1.有见解:“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2.领悟内涵:“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3.品味语言:“体味和推敲重点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郑燮。
2.理解“胸中之竹”“眼中之竹”“手中之竹”的含义。
3.体会本文的哲理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准备】
1.准备多媒体课件,新课导入播放郑燮竹画。
2.课前学生通过书店、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查阅资料,了解作者郑燮和竹文化。(学生活动)
3.做一份以“竹文化”为主题的手抄报。
【教学过程】
一、赏——竹诗词之美景
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轻音乐,展示郑燮竹画美景,同时附上郑燮的《竹石》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使学生融入在一片清新、静朗的氛围中,边赏边感,初步感知美竹风韵。
教师:我国人民历来喜爱竹子,中国也是世界上研究、培育和利用竹子最早的国家。从竹子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和精神文化形成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竹子与中国诗歌书画和园林建设的源远流长的关系,以及竹子与人民生活的息息相关中不难看出,中国不愧被誉为“竹子文明的国度”。没有哪一种植物能够像竹子一样对人类的文明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很多文人都是以竹做题、作喻、我们把竹子给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带来的作用和影响,称为竹文化。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书画家郑燮的《竹》,欣赏一下他笔下的竹之美韵。
(板书:竹——郑燮)
二、感——作者之深情
第一步:读通文本
1.学生大声朗读一遍课文,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容易读错、难懂的生字词进行提示指导。
提示1:正音,读准
燮.xiè 疏.shū 露.lù气 遂.suì有画意 倏.shū
提示2:释义,读懂
眼中之竹:观察中的竹的自然形象。
胸中之竹:酝酿中的竹的审美意象。
手中之竹:画幅上竹的艺术形象。
落笔:运笔作画 。
倏作变相:很快变形
定则:固定的法则,这里指创作规律。
2.学生大声朗读,读准读通文章。两人一组互读互译,保证每位同学都能读准字音,读通文章。
提示3:翻译,读通
意在笔先者,定则也:意念产生于下笔之前,这是创作的规律。
趣在法外者,化机也:意趣在方法之外,是自然形成的精妙境界
独画云乎哉:唯独画画是这样的吗?
第二步:读出韵律
教师:一篇文章不仅要读准读通,还要读出文章的韵律美。朗读时要注意表
现声音的抑扬顿挫,把握好语气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和语调的高低变化,还要注意读出诗歌所表现的情感基调,这样才能读出文章的内涵。
1.模仿示范朗读
教师播放文章录音,学生仔细倾听,圈画出语调,模仿朗读。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低声吟唱。注意朗读要求,读出韵律。
2.小组汇报朗读
学生自由朗读之后,在小组中进行汇报朗读,小组推荐最佳朗诵者在班级中参加竞赛朗读。
3.争做“小小朗诵家”
由小组推荐的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在班级进行朗读,评选出最佳朗诵者!
第三步:读出意旨
过度语: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刚才的反复朗读,你发现本文的点睛之笔在哪里了吗?
1.学生积极发言,教师明确。
2.学生大声齐读点睛之笔“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教师:通过点睛之笔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作画可谓是个内行专家,那么本文的作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相信课下大家已经搜集了很多关于“郑燮”的资料,迫不及待地要和大家一起分享了,那么就请同学们来踊跃地展示一下你的成果吧!
★学生1:郑燮——清代书画家、 文学家,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辞官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其诗、书、画世称“三绝”。
★学生2:郑燮,性格落拓不羁,常放言臧否人物,慷慨笑傲,因得狂名,为“扬州八怪”之一。
★学生3:郑燮,乾隆元年进士。先后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十二年,有政声,因办理赈济等事得罪富豪而罢官,归里后往返于扬州、兴化间,以卖字画为生,他善诗,工书画,且能熔于一炉,自成一格。散文亦有独特风貌。有《板桥集》。
【设计意图】本文虽短,意蕴丰富,所以学习时应着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本,在美读中领悟作者的情感。学生边度边思考,寻找文章的主旨句,通过主旨句的解读,引出相关作者介绍,使学生更易于掌握作者相关资料,又帮助学生深层理解文章意旨;同时为下一环节文本的深层解读,做了知识铺垫,提高学习效果。
三、探——文章深层意蕴
过渡语: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已经初步明白了作者画竹的全过程,下面我们再一起来探究一下文章的深层意蕴。
第一步:速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内涵。
具体步骤:
学生独立思考——集体讨论——教师指导总结
问题1:你是怎样理解“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的?
★学生1: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意思是说胸中的竹子并不是眼中看到的竹子。作者是说经过主观感受和艺术提炼,竹子的意象就和自然界中反映到脑际的竹子不一样了。
★学生2: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意思是说手中画出的竹子又不是胸中的竹子了。作者是说经过娴熟的笔墨技巧将意象转化为平面的物化形态之后,和经过主观感受经过艺术提炼的竹子又不一样了。
(板书:眼中之竹 胸中之竹 手中之竹)
★教师总结: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要抓住“意在笔先化机也”。即主观的情感、想象、想法等影响着、指导着,甚至决定着作家的创作,这就是 “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又由于作家的主观状态不断变化,包括最后下笔之前还在努力精益求精,结果落笔成形的“手中之竹”又不是最初的“胸中之竹”,但作品是客观、主观、艺术形式三者的巧妙统一。
问题2:如何理解“意在笔先”“趣在法外”?
★学生1:“意”指立意,即确定主旨;“意在笔先”即创造前先确定主旨。 ★学生2:“趣”指意趣;“法”指方法、技巧。“趣在法外”指创造的意趣在运用的方法之外,是一种自然情感的流露。
★教师总结:“意在笔先”“趣在法外”,是说作家的主观情感、想象、思想等影响、指导,甚至决定着作家的创造。一句话就是说,作品是主观、客观和艺术形式的巧妙统一。
【设计意图】这个教学步骤是对上一环节中翻译文章的升华探究。开展小组讨论交流活动,能让学生学会互动沟通,汇集思想,融会贯通,从而领会文本的深层内涵,为下面文章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二步:浏览全文,探究文章深层寓意。
过渡语: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勃勃生机的长江晨景图,我们的心仿佛也随着长江一样沸腾——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
对本篇文章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作者这样描写的深层寓意吧!
具体步骤:
首先,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最后小组代表总结发言。教师有针对性的对个别问题予以指导总结
问题1:文章的第一句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学生:描写。创设了朦胧迷人的意境,写出了竹子的可爱。为下面作者画竹以及由此生发议论做铺垫,自然顺畅、水到渠成。
问题2: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你能举一个现实中的例子加以说明吗?
1.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把作者作画的心得运用到其他事情方面。
2.学生讨论发言,老师指导评价。
★教师总结:世间任何事情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掌握规则之后。方能参透玄妙,取得独特的趣味。
(板书:托物寓意)
【设计意图】这个教学步骤是在学生能够读懂文章、掌握文意基础上展开探究式学习的。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探究,这样不仅使学生理解了文本的深层内涵,而且懂得了作者提出的普遍法则。
四、议——探文章写作技法
过渡语:作者用简练的笔法,朴实的语言,为我们揭秘了参透玄妙的普遍法则。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作者高超的写作技法,学以致用,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学生小组讨论,展示成果。教师补充总结:
★学生1:夹叙夹议,层层推进。作者在文中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边叙事边点拨,且叙事、点拨皆层层推进;同时,由于事、理均在夹叙夹议中表达殆尽,故而其结语再进一层,终将意理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学生2:叙事简练,语言朴实,如“晨起看竹”“遂有画意”,寥寥数字,就把看、赏、画的过程描绘出来了。
五、谈——再说中华“竹文化”
过渡语: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而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竹子均并列其中,可见竹子在我国人民心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为什么呢?课前大家一定搜集了很多“竹文化”的知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吧!
学生讨论后,积极发言。
★学生1:这是因为其秆挺拔秀丽、叶潇洒多姿、形千奇百态;它四季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