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七年级下册24课河中石兽中的,求是什么意思 24课河中石兽原文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七年级下册24课河中石兽中的,求是什么意思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最新同步练(含答案):第24课《河中石兽》课时练习

第24课《河中石兽》课时练习

基础达标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山门圮于河( ) 棹数小舟( ) ..

曳铁钯( ) 为暴涨携之去( ) ..

湮于沙上( ) 啮沙为坎穴( ) ..

石必倒掷坎穴中( ) 溯流逆上( ) ..

2.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如是再啮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尔辈不能究物理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知其一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年级下册24课河中石兽中的,求是什么意思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课内精读

阅读《河中石兽》,回答下列问题。

4. 文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分析一下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5.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拓展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楚有祠者,赐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七年级下册24课河中石兽中的,求是什么意思

6. 由这个故事得出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这个故事有什么寓意?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

1. pǐ zhào yè zhǎng yān niè zhì shu

2. (1)这样 判断动词

(2)事物的道理 物理学

(3)只 但是

3.(1)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七年级下册24课河中石兽中的,求是什么意思

(2)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可以主观臆断吗?

4.三个主要人物分别是寺僧、讲学家与老河兵。

(1)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理由,水有冲击力,将随水流而下。

(2)讲学家认为石兽在下沉处深埋,因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有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3)老河兵认为石兽已逆流而上,因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溃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

5.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言之成理即可)

6.画蛇添足

7.讽刺那些不顾客观实际,自以为是,弄巧成拙的人。

第17课《紫藤萝瀑布》课时练习

基础达标

1.给下列词中加点字的注音。

伫立( ) 依傍( ) 伶仃( )( ) ....

酒酿( ) 忍俊不禁( ) 仙露琼浆( ) ...

2.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1)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挑逗:

(2)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忍俊不禁:

(3)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伶仃:

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 )

(2)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

(3)“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课文写看紫藤萝花是按花瀑、花穗、花朵的顺序来写的,即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的顺序。

B.文章把紫藤萝比作瀑布,在描写时使用了“垂下”、“流动”、“迸溅”三个既形象又贴切的动词。

C.文章中回忆十多年前的紫藤萝稀落是为了说明那时候人们生活贫困,无暇顾及花木。

D.开头写“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设置悬念,结尾用“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做照应,文章结构完整紧凑,线索清晰明了。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第8—11段,完成问题。

5.第8段首句有什么作用?结句又该怎样理解?

6.仔细揣摩第9段的含义。

7.找出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

8.结合全文意思品味最后一段的含义。

【答案】

1. zhù bàng líng dīng niàng jīn qing

2.(1)逗引 (2)忍不住要发笑 (3)孤独,没有依靠

3.(1)比喻 (2)排比、拟人 (3)拟人、反复

4.C

5.首句从内容上看写出了花的香;从结构上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自然引起下文的回忆。结句为十多年前人们伤害花而感慨,同时说明生命中一切美好的东西将永存心底,也为下文花盛开做铺垫说明生命是永恒的。

6.花又开了,开得这样“密”,使“我”感到生命是永恒的,生命力是旺盛的,它给人强烈的震撼力量。

7.“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七年级下册24课河中石兽中的,求是什么意思

8.作者凝望盛开的紫藤萝花瀑布,驱散了心中的悲痛和焦虑,感悟到生命的永恒、顽强和美好,并以乐观精神投入生活。

【篇二】七年级下册24课河中石兽中的,求是什么意思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4 河中石兽

24 河中石兽

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使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品味文中蕴含的哲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从实际出发,观察事物对待生活,得出结论。 导语设计

设计1:(文学导入) 《冬夜读书示子聿》(南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学生齐读,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 设计2:(激发兴趣)

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 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重点)2. 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重难点) 学习过程

河中石兽 纪昀

第一层: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 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支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第四层:由事到理,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理。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 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重点) 2.

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难点) 学习过程

板书设计

河中石兽 纪昀

庙 僧 下游 无迹

讲学家 地中 失败 实践经验 老河兵 上游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1.重视阅读,通过个体读、集体读、示范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理解文意。 2.大胆培养学生的文言思维,扣住文意,引导学生进行文言知识归纳和总结。 3.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设问能扣住文本特点,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不足之处:

1.文言教学时,有时课堂过于包办,没敢给学生留太多时间总结,怕上不完,这样会影响课堂质量。

2.在教学过程中,拓展得还不够,有待加强。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七年级下册24课河中石兽中的,求是什么意思 24课河中石兽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