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中学汉语语法知识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中学汉语语法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二必修一)

第一课时短 语

短语,也称词组,是词和词组合成的语言单位。根据其构成方式可以分成:  

①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如老师和同学、调查研究、培养和提高、万紫千红、理直气壮、丰功伟绩、是非黑白等。  

②偏正短语,词和词按修饰关系构成的短语,由定语或状语加中心词组成。如我的老师、一个顾客、伟大的人民、世外桃源;小心观察、更加坚决、突然发现、非常壮观、相当迅速。  

③动宾短语,词和词按照支配关系构成的短语,由动词和宾语组成。如吃晚饭、盖房子、歌唱祖国、顾全大局、关心集体、饱经风霜、理清思路等。  

④后补短语,词和词按照补充关系构成的短语,由动词或形容词加上补语组成。如看明白、想得太多、送出去、住一宿、说两句、红得发紫、害怕得要命、好得很、傻呆了、漂亮极了。

⑤主谓短语,词和词按照陈述关系构成的短语,由主语和谓语组成。如心情舒畅、人声鼎沸、春光明媚、好人一生平安、月儿弯弯照九州等。

附:课堂检测

1.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A保卫祖国保持安静歌唱英雄整顿作风(动宾短语)

B风俗习惯正大光明缤纷络绎天高地厚(并列短语)

C精神文明宝贵意见多么活泼伟大成就(偏正短语)

D人民伟大成果辉煌黑了一阵宿舍旁边(主谓短语)

2.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清醒过来推辞一番卧倒在地工作数月(动补短语)

B边走边谈穷凶极恶居安思危朝夕相处(并列短语)

C内心激动增长很快态度诚恳精力充沛(主谓短语)

D久经风霜进驻营地深入研究学习技术(动宾短语)

3.选出短语结构相同的一项()

A欣喜万分参天耸立B历史悠久精神抖擞

C绞尽脑汁不折不挠D风卷残云百年大计

4.下面的课文题目都是短语,从结构上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出师表木兰诗忆江南  

B愚公移山曹刿论战望天门山

C七根火柴苏州园林驿路梨花

D从三到万想和做纪念白求恩

5.选出对短语分类有错误的一组:( )

①天气睛朗②发挥作用③仔细翻阅④丰功伟绩⑤认真讲解⑥美好回忆⑦甜言蜜语⑧打击敌人

A主谓短语有① B并列短语有④⑥⑦C偏正短语有③⑤D动宾短语有②⑧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减)(2002C)

成年累月的战事,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经济的衰退,动荡不安的政局,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正常生活受到威协,甚至连生命财产都没有保障。

第二课时划分句子成分

一、句子成分口诀:主谓宾、定状补,骨干枝叶记清楚,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练一练】

1.划分下列句子的成分

◆老师笑了。

◆一直紧锁着眉头的老师开心地笑了。

◆一直紧锁着眉头的老师笑得很开心。

2.下面句中“幸福”充当的句子成分,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⑴我们的生活真幸福。

⑵我们生活得很幸福。

⑶幸福来之不易。

⑷幸福生活万年长。

A.谓语补语主语定语

B.谓语宾语主语定语

C.补语谓语主语定语

D.谓语谓语状语主语

二、复杂单句:一个单句的各个成分都由词来充当,这个单句就简单;如果由多个短语、甚至复句来充当句子的某一个成分,单句就复杂了。

◆主语前有一个长长的多重定语,如“郭老当年在游艇中伏案疾书的形象,又浮现在眼前。”

主语为复杂的并列短语,如“采集站送来的水和气孔吸进来的二氧化碳,就是合成有机物的两种最基本的原料。”

◆谓语前有一个长长的多重状语,如“为了他的前途,许多老师昨天在休息室里都很诚恳地同他谈了心。”

◆谓语由主谓短语充当,如“这部电影我看过三四遍。”

◆宾语为双宾语,如“王老师教我们语文。”

宾语由复杂短语甚至复句充当。如“回国以后,在19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搜集与这问题有关的各种资料,加以整理研究,也许可以得到一些结果。”

【练一练】

1.句子主干找得正确的一项是:()

A.日光的照射特别强烈。(主干:日光强烈)

B.总理那高大的形象总是浮现在我眼前。(主干:总理浮现眼前)

C.船长本已经不耐烦我父亲的那番谈话。(主干:船长耐烦谈话)

D.采集站送来的水和气孔吸进来的二氧化碳,就是合成有机物的两种最基本的原料。(主干:水和二氧化碳是原料)

2.对下列句子主干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些至今发射着历史的光华的文化积淀,仍在默默地向人们诉说着这座城市的过去。(主干:人们诉说着过去)

B.郭老当年在游艇中伏案疾书的形象,又浮现在眼前。(主干:郭老浮现在眼前)

C.每年的运动会上,都有全市各所学校的学生们的广播体操表演。(主干:广播体操表演)

D.鲁迅从青年时代起,就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宏伟志向。(主干:鲁迅立下志向)

3.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最后部分有这样一句话:“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你能指出这句话的主干结构吗?

第三课时多重定语与多重状语的语序

一、复杂单句中的多重定语的语序问题

例句:(1990高考)她是(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分析:她是国家队的(a、表领属性——表“谁的”)一位(b、表数量的——表“多少”)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c、动词性短语——表“怎样的”)优秀的(d.形容词性短语)篮球(e.名词)女(f、名词)教练。

【练一练】

请调整下列句子中定语的语序,使之符合一般的表达习惯。

①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

②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③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④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

⑤他把我们几个团的负责干部叫到一起。</

二、复杂单句中的多重状语的语序问题

例句: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正确次序: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表时间)在休息室里(表处所)都(表范围)热情地(表情态)同他(表对象)交谈。

【练一练】

请调整下列句子中状语的语序,使之符合一般的表达习惯。

①迎面吹来的寒风不禁使我打了个寒战。

②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③我们的祖国不再是一个任意被帝国主义列强侮辱和掠夺的国家了。

④这里,昔日开阔的湖面大部分已被填平,变成了宅基地,剩下的小部分也在以10%的速度每年缩减着,令人痛心。

⑤这期研究班是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和国家经委联合于今年5月底举办。

第四课时现代汉语中的几种特殊单句

1.把字句

例如:

⑴我们把豹子打死了。

⑵郭全海把玉石眼追了回来。

2.被字句

例如:

⑴豹子被我们打死了。

⑵玉石眼被郭全海追了回来。

注:口语中常用“叫”“让”“给”来代替“被”。

【练一练】

1.请将“我们打败了大连队。”变换为

①把字句

②被字句

将它们填入下列句子中,看哪个更合适。

③,要取代我们去参加英东杯的希望破灭了。

④大连队从八一队招来两个边锋,满以为能夺冠,但是,,获得了胜利。

2.根据上下文判断,填入下面句子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

二诸葛老婆追出门来,(),还骂个不休。

A.二诸葛把她拦回去B.被二诸葛拦了回去

3.连动句

例如:妈妈上街买菜了。

4.兼语句

例如:小明通知小刚来开会。

他埋怨我没给他办成这件事。

风吹雪花飘。

【练一练】

3.下面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着雨,寒冷、路滑,但王小明一定会按时来上课的。

变否定句是:天下着雨,寒冷、路滑,王小明一定不会按时来上课的。

B.真没想到,这件事还是被他父亲知道了。

变主动句是:真没想到,这件事还是叫他父亲知道了。

C.我需要削铅笔,把小刀给我!

变疑问句(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是:我需要削铅笔,难道你不应该把小刀给我?

D.世界上还能有比这更居心险恶的事情吗?

变感叹句是:世界上没有比这更居心险恶的事情了啊!

第五课时单句与复句辨析

一、组合下列几个句子,给“复句”下定义。

①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即分句组成。

②分句之间意义紧密联系。

③分句的结构相互独立。

④分句之间有一定的的逻辑关系。

复句                                             

常用连词、副词以及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来表示。

【练一练】

一、下面句子属于单句的一项:()

A.与其说是他天资比较聪明,还不如说是他学习刻苦勤奋。

B.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C.外面的短衣主顾,虽然容易说话,但唠唠叨叨缠夹不清的也很不少。

D.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

二、请指出下列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

1.我们去地里拔草。

2.如果明天天气好,我们就去地里拔草。

3.虽然道路泥泞坎坷,但曙光就在前方。

4.我坚信,虽然道路泥泞坎坷,但曙光就在前方。

5.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

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

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

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6.这件事情大家都赞成。

7.他一坐下来就看书。

8.敦煌艺术宝库的保存,使我们有可能来理解一千五六百年来的中国艺术的成长、演变和发展。

9.一个人的读书习惯,包括其他习惯,总是靠熏陶逐步养成的。

10.由于长期的劳累过度,李老师终于生病住院了。

三、请将下列这个复句变成一个以“世界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作主语的单句。

帕格尼尼是世界级小提琴家,更是一位奇人,虽然从上帝那里同时接受了天赋与苦难两项馈赠,然而他却善于用苦难的琴弦把天赋演绎到极致。

第六课时复句类型

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解说、目的等类型。

1.并列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即A,又B”“不是A,而是B”。

2.承接复句:几个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彼此顺序不能动。常用的关联词语有“A,于是B”“A,然后B”、“A,接着B”、“A,便B”。

3.递进复句: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表示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了一层。常用的共联词语有“不但(不光、不只)A、而且(还、又)b”、“而且”、“并且”、“尚且a,何况b”、“别说a就连(就是)B”。

4.选择复句:表示“或此或彼”、“非此即彼”、“与其这样不如那样”等意思。常用关联词语有“或者(或)a、或者(或)b”、“不是a就是b”、“是a还是b”、”与其A,不如b”。例如:

5.转折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a但是b”、“a不过b”、“可是”、“然而”、“却”等。例如。

6.因果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a所以b”、“既然a就(那么)b”、”因此”。

7.假设复句: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明由这种假设的情况产生的结果,常用关联词语有“如果(倘若)a就(那么)b”、“即使(纵然)a,也b”、“再A,也b”、“假如”、“假使”、“假若”、“要是”。

8.条件复句。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常用关联词语有“只要a,就b”、“只有(除非)a才b,“无论(任凭)a,都(也)b”。

9.解说复句:也称总分复句,由总提和分说两部分组成,总提用一个分句,分说与总提相应,用几个分句表达。

例如:战争分为两类:一类是正义的,一类是非正义的。

10.目的复句,由两个有目的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个分句表示一种行为,后一个分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常用关联词语有“为了”、“为的是”、“以免”、“省得”。

【练一练】

1.下面对复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这是递进复句)

B.这绝不是说不要努力去防止和减少错误,或者说可以对错误持满不在乎的态度。(这是选择复句)

C.即使工作再困难些,他也不会退缩的。(这是条件复句)

D.既然主人盛情邀请,我们就不要推辞了。(这是因果复句)

2.对复句类型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不是狂暴的不测的可怕的神秘,而是幽静的和平的愉悦的神秘。(这是并列复句)

B.要么我们被困难吓倒,要么我们把困难搬掉。(这是选择复句)

C.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这是条件复句)

D.我不久就离开母亲,因为我读书了。(这是因果复句)

3.对下列复句的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⑴高速度地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既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可能的。

⑵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过按事物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性质不同。

⑶阳光映照着雨后树林,树叶绿得更加鲜艳。

⑷除非你亲自去解释,他才会相信。

A.并列转折因果条件

B.递进转折条件假设

C.并列转折条件假设

D.递进转折因果条件

王笑天

【篇二】中学汉语语法知识

“淡化语法论”质疑 ——对中学近几年语法教学的反思(人教版)

摘要文章对近几年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淡化语法”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危害,提出了重新重视和加强语法教学的主张。

关键词中学;语法;教学;暂拟系统;语法提要

***

近些年,“淡化语法”的观点在中学语文界颇为盛行。许多语文工作者,包括一些语法工作者,公然提出“淡化中学语法教学”的观点。对此,我和许多中学语文教师一样,不能表示同意。

在“淡化语法”论的影响下,中学语法教学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其表现如次。

首先,语法知识内容过简。近些年出版的几套中学语文教材,特别是1992年10月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教科书”,即现在通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语法知识短文内容越来越简,许多中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法知识被删掉了。以“新教材”为例,短语这一十分重要的语言单位,只讲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主谓短语,连极为常见的介宾短语、复指短语、连动短语、兼语短语都不讲。介宾短语,即由介词和它后边的词或短语组成的语言单位,在任何一种语言中都是必须研究的重要内容,中学语文“新教材”中竟然没有它的位置。句子成分,这样重要的内容,“新教材”中只是蜻蜓点水讲了一小页。复句中的承接关系、解说关系也不讲了。多重复句知识更是越来越简,插入语这样重要的语法现象也被舍弃。总之,内容简而又简,语法练习越来越少,语法教学大有被取消的趋势。

其次,轻视术语教学。学习任何一门知识,都离不开必要的术语,离开必要的术语,教学就无法进行。奇怪的是近些年一些语法专家对此也不予以重视,有人说术语不同“没有本质性的区别”,“因此叫哪个都可以”,“名词术语在教学上是次要问题”。近几套语文教材,都不重视术语,“新教材”连主语、谓语的定义都不作交代,其它成分的定义更是只字不提。对动词的几种类型也不作交代,只说“有的表示心理活动”,“有的表示可能、意愿”,“有的表示趋向”等,为什么不可以用个“心理动词”、“能愿动词”之类的术语呢?又如,短语一节,“新教材”讲了“动补短语”,后面又补上一句“和动补短语相类似的,还有由形容词和补语组成的短语”,书后语法知识简表中则概括为“动(形)补短语”,到底叫“动补短语”,还是叫“形补短语”?为什么不可以用“后补短语”这一明确的概念呢?又如,对疑问句的几种形式,“新教材”都作了介绍,可为什么不用“特指问句”、“是非问句”、“选择问句”、“正反问句”几个术语呢?须知学生们学习外语,特别是英语,对这些概念所表示的内容,简直是了如指掌,所用术语相差无几,可“新教材”却“犹抱琵琶半遮面”,避而不提这些术语。有些知识不给个明确的术语,学生就无法记忆,如上一套教材将动词短语分为下面几种:动+宾、动+补、动+得+补、状+动、状+动+补+宾等,别说学生,就是教师也感到难记。术语不统一、术语多变、该用的术语不用,给学生学习语法制造了不必要的障碍。我真不明白,为什么不能给个明确的“说法”呢?

再次,语法知识缺乏系统性、准确性。“新教材”尤为严重,许多知识不够严密、准确。有的概念突然出现,让人摸不着头脑。如,学生还未接触到句子成分时,初中第二册在讲解“偏正短语”时,说“修饰名词的词是定语,修饰动词、形容词的词是状语,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讲动补短语时,也说“中心语后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是补语”。讲动宾短语时,说“受动词支配的词是宾语”。总之,在讲短语时用了宾、补、定、状等术语,须知这些术语是针对句子而言的,是句子的连带成分。上述提法显然是不严密的。假如我们分析句子“我认为,最后的胜利是属于我们的”,“最后”一词修饰名词,你能说它是定语吗?很显然,“新教材”中的解说有失准确。再如,一些知识未作交代,语法练习中却作了要求,使教师、学生手足无措。第六册159页,练习中要求将一些成语按组合方式分类,什么时候讲过成语的组合方式?根本就没讲过。还有,一些知识模棱两可,如讲用符号法分析句子成分,举例说明两种标示方法,如分析“一轮红日渐渐升上天空”,为什么不明确地确定一种分析方法呢?教材这样讲,教师和学生必然感到无所适从。知识的准确性、严密性是科学性的体现,模棱两可则是教学中的大敌。

在“淡化语法”论的冲击下,近些年,语法研究的文章和书籍越来越少,翻开80年代的中学语文教学刊物,语法研究文章比比皆是,不仅指导了中学的语法教学,而且促进了语法理论的研究。可是近些年,这类刊物中此类文章寥若晨星,语法专著也很难看到,这不能不使广大语文教师深感遗憾。造成这种现象固然有诸多方面的原因,“淡化语法”论的影响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之一。

“淡化语法”论的直接影响是使当代中学生汉语语法水平下降,他们对一些常见的语法现象不能解释,对稍复杂的句子不会分析,对复杂的多重复句更不能分析。语法水平低,影响了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都受到影响。“淡化语法”论的另一影响是造成中学语法教学的混乱。语法知识越来越简,语法知识内容多变,语法术语也不时变化,以致教师讲一个概念时,必须指出它们的另一些叫法,如讲短语就得提一下词组这一概念。一些考试又频频涉及语法知识,如1993年高考试题要求学生选出与“学校对我们的意见很重视”中的介宾短语结构相同的一项,对介宾短语和整个句子结构的理解,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生很难应付。初升高考试,语法知识更是考查的重要内容,这使中学语文教师无所措手足。他们不得不借助于各种语法书籍对教材中的语法知识作必要的补充,结果是“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语法教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现在的状况是,“文革”前和“文革”中毕业的老教师教的基本上是“暂拟体系”,中年教师教的则是黄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与胡裕树的《现代汉语》和“语法提要”的混合物;而青年教师则只是按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知识短文教学,因语法知识内容过简而常常捉襟见肘,被学生问得无言以对。

对“淡化语法”论,笔者委实不敢苟同。我认为,必须重新审视中学语法教学,对它予以应有的重视。

其一,要从语法的性质上来认识。语法就是词的变化规律和组词造句的规律,而语法学就是研究这些规律的一门科学。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自身变化运动的规律,汉语也不例外。现在人们学习英语、俄语,要研究它们的语法,难道学习自己本民族语言,就可以置语法于不顾,只凭语感和语言习惯办事吗?不错,孩子们不学语法,也逐渐学会了说汉语;一些人从未学过语法,也在利用汉语交流思想,并达到了相互了解的目的。但是,如果他们学习了语法,情况就会大不相同,他们就可以使语言表达得更准确,更符合汉语的习惯,自觉地避免语法错误。语法,产生于人们的语言实践,又反过来指导人们的语言实践,使人们的语言实践更符合规律、更科学,这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淡化语法”实际上就是忽视语法理论对语言实践的指导作用。

其二,从我国语法发展史上看,我国的语法研究指导了语言实践,促进了语文教学,带动了文化普及。我国的语法学是几代人对语言实践的总结和概括,它是语法界老前辈智慧的结晶,又凝聚着许多语法工作者和广大大中小学教师的辛勤劳动。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建立了比较严整体系的语法著作,是马建忠老前辈在1898年出版的《马氏文通》,马氏的语法体系在本世纪初国内语法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来,汉语的语法研究,在越来越多的语法工作者努力之下,不断前进。1924年黎锦熙老先生出版了《新著国语文法》,1941年吕叔湘出版了《中国文法要略》,1943年王力著述了《中国现代语法》,这些语法研究著作,对汉语的语言实践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解放以后,1951年吕叔湘、朱德熙二位先生又出版了《汉语修辞讲话》。50年代初,许多语法工作者潜心研究,几年内出版了上百种语法著作。由此,当时形成了一种群众学语法的运动,中学里开始讲授语法,社会上成立了各种语法学习班,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的文化普及,提高了人民大众的语言水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以下简称“暂拟系统”)对语言实践的影响和指导作用。这个系统形成于50年代中期,1954年开始酝酿讨论,1956年定稿。当年,中学语文实行文学、汉语分科教学,汉语课教授的就是这一语法体系。这一体系是当时许多语法学专家和许多语文教师共同劳动的成果,它吸收了黎锦熙、吕叔湘、王力、高名凯、陆宗达、俞敏、丁声树、赵元任、李荣、吕冀平等许多老前辈和语法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在当时以至以后较长时期内产生过巨大的影响。由于中学的汉语、文学分科教学,使这一系统得到极大的普及。这一“系统”对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起到了很好推动的作用。当时掀起了一个学习语法的高潮,语法教学带动了语文学习,促进了其它学科的学习,“暂拟系统”深入人心,为五六十年代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许多60年代的大学生,每当回忆起中学时代的语法学习,都深深感谢50年代中学语法学习对他们的帮助。后来,实行了两年的语文分科教学被废止了,连张志公老先生也“说不清楚到底为什么”。但不管怎样,语法教学促进了语文学习,指导了语文实践,却是大家公认的事实。这个“暂拟系统”一直沿用了近30年。

1981年7月,广大语法工作者在哈尔滨召开了“全国语法和语法教学讨论会”,开始起草新的语法,历时两年多,最后定稿,1984年各语文刊物正式登出了“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以下简称“语法提要”),它修正了“暂拟系统”中的一些缺点,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这套语法教材由于其自身的一些缺陷(如只强调短语的功能类型,忽视短语的结构类型,对功能类型中的各小类划分不够科学,难以记忆等)及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多变性,其影响大打折扣,但十几年来,对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还是起到了较大作用。

其三,强化语法教学必将大大促进学生的外语学习和古代汉语学习。在当前国际上各国激烈竞争的时代,外语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习外语成为时代的需要。然而,没有良好的汉语基础能够学好外国语吗?一个汉语基础薄弱,对汉语语法一无所知的人,学好外语是不可想象的。世界上的各种语言尽管千差万别,但总是有着许多共同的东西,探讨他们的共同规律,认识它们之间的差异对外语学习好处极大。就拿复句来说吧,汉语语法中复句分句间的关系主要有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等几种。而俄语语法称复句为复合句(сложноепредложенне),它分为并列复合句和主从复合句,主从复合句又分说明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而状语从句又分地点状语从句、时间状语从句、原因状语从句、目的状语从句、方式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让步状语从句等。有比较才有鉴别,一比较,两种语言的差异就一目了然了。而英语中则称复句为多重句(multiplesentence),分并列句(compoundsentence)和主从复合句(complexsentence)两种,并列句根据连接词情况与汉语中的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关系的几种类型极为相似。主从复合句则又包含状语从句、定语从句和名词性从句三种。状语从句又包括时间状语从句、原因状语从句、地点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比较和方式状语从句、目的状语从句、结果状语从句和让步状语从句等,英语俄语多有相似,与汉语则有同有异。至于英语中的定语从句和名词性从句,在汉语中表达情况则很复杂,有的与大宾语句极为相似。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必将促进外语学习,也必将加深对汉语的理解。近些年,在“淡化语法”论影响下,学生汉语语法水平下降,严重影响了外语学习,应该视为深刻的教训。

主要参考书目:

①潘允中:《汉语语法史概要》,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

②吕冀平:《汉语语法基础》,黑龙江出版社,1983年版。

③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④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甘肃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⑤上海教育学院:《现代汉语》,福建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⑥吕叔湘、朱德熙著:《语法修辞讲话》,中国青年社出版,1952年版。

追忆

【篇三】中学汉语语法知识

走进汉语的世界 第二节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学案二 (人教版高二选修)

一、本节学习重点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了解汉语从古到今发生了什么样的演变,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有哪些主要的区别。学习重点是古今汉语的词汇演变和语法演变。了解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不同之处,对于提高现代汉语的语言文字能力有帮助,对于学习和阅读古代文献也有用处。

二、知识整合训练

【解引子】通过阅读引子部分的内容,思考: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

答:

【讲要点】

1.汉语语音演变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2.汉语语汇的发展和演变在哪些方面表现的最为明显?

答:

3.汉语语法的演变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

4.什么叫词类活用?它有哪些类型?

答:

5.什么是句式?文言文的句式有哪些?

答:

【测基础】

1.下面对汉语演变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言是很早以前的汉语口语,由于汉语的口语从古到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言也逐渐变成了一般人不懂的书面语。

B.汉语的演变包括语音的演变、词汇的演变和语法的演变。

C.语音的演变包括声母、韵母、声调以及音节组合规律的变化。

D.古代诗歌讲究“平仄”,“平”指平声字,“仄”包括上声、去声、入声的字。入声调在现代已经彻底消失,并入“平、上、去”等声调了。

2.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A.奚以知其然也B.都督阎公之雅望C.寂寥而莫我知也D.惟兄嫂是依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全有活用现象且活用相同的一组是(  )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 ②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③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 

④死生亦大矣 ⑤目吴会于云间 ⑥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 ⑦而后乃今将图南

⑧襟三江而带五湖

A.①②③⑥B.①④⑥⑧C.②⑤⑥⑦D.③④⑦⑧

三、考点对接

题型一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例题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同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①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③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④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⑤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⑥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A.①②⑤B.②④C.③④⑥D.①③⑤⑥

答案:B【解析】“可以”“以为”,这两个词语古今义没有变化,其余则发生了变化。“亲戚”,古代“亲”指有血缘关系的,“戚”指有婚姻关系的;现代泛指跟自己家庭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范围大了。“作息”,偏义复词,指劳作;现代指工作与休息。“其实”在古汉语中是两个词,“其”相当于“他”,“实”是“实际”的意思;现代汉语中,“其实”是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至于”,古汉语“至”是动词“到”,“于”是表处所的介词;现代汉语“至于”是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解题技巧】解答此题,要明确古今汉语在语汇方面发生的变化,如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的变化,以及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等,然后再对题中的词语鉴别,看看这些古代语汇与现代汉语相比有何变化。

例题2 下列各句中,与“见犯乃死,重负国”一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微斯人,吾谁与归B.大王来何操C.甚矣,汝之不惠D.不拘于时,学于余

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言句式的能力。A、B两项均为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C项为主谓倒装。而D项与例句均为被动句。

【解题技巧】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的用法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因此,在判断时,也应将其先译成现代汉语,然后古今对照,判别二者之间的不同,也就能分辨出属于什么句式了。

题型二 文言文翻译

例题 阅读下面一则文言短文,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我能勿畏乎?”终不受。

⑴反复往,又不受。

译文:___

⑵纵君有赐,不我骄,我能勿畏乎?

译文:_____

答案:⑴(使者)回去后,又前往,(曾子)仍不接受。

⑵即使国君有赏赐,对我不骄横,我能不害怕吗?

【解析】这两句考查的文言特殊现象较多,如省略、通假(“反”通“返”)、词类活用(“骄”为形容词作动词“骄横地对待”)、宾语前置(“不我骄”应为“不骄我”),因此,在翻译时要先找准这些知识点,再依据上下文准确翻译。

【解题技巧】翻译文言文的基本方法:①留。凡是意义古今相同的词,以及专有名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等都可以保留下来,不必变动。

②对。将已由单音节发展为双音节的词对译出来。对译时大致有如下三种情况:a.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辅助成分(亦称前缀、后缀)。b.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词或近义词,合成一个双音词(原来的词作为语素之一)。c.换为完全不同的另一个词。

③拆。文言文中有时连用的两个单音词,在白话文中恰好是一个双音词,对这类词语,需拆成两个单音词来进行翻译,而不能用白话文中的双音词的词义去翻译。

④增。增补句子省略的成分或词语活用后的新增内容,此情况大致有两种:a.句子的省略成分必须增补出来。b.词类发生活用时,必须根据活用的类型增补有关活用后的新内容。

⑤删。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没有实在意义,或为语气助词,或表示停顿,或是凑足音节,或起连接作用,在翻译时就可以删去,而不必硬译。

⑥调。把文言文中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四、巩固达标

1.下列关于汉语词汇的演变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

B.随着社会的进步,新事物不断涌现,我们现代汉语词汇的数量将越来越多。

C.古代汉语中的很多词语由于种种社会原因,都为现代汉语词汇所代替,如:人风——民风。

D.古代汉语词汇相对于现代汉语词汇,词语意义的引申变化有三种情况: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

2.下列关于汉语的演变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汉语中的词类常常可以活用,而现代汉语中根本不存在这种现象。

B.古代汉语中常用“……者……也”来表示判断语气,而现代汉语中通常用动词“是”来表达。

C.古代汉语中疑问句和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通常要放在动词前,而现代汉语的动宾结构中的宾语都是放在动词后面。

D.“甚矣,汝之不惠!”是个倒装句,现代汉语的意思是:你太不聪明了!

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属于古今同义的一项(  )

A.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B.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D.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4.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  )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B.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C.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5.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虚词用法相同的一句(  )

例句:虽杀臣,不能绝也

A.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门虽设而常关D.虽有明君,能决之,又能塞之

6.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7.下列句子全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③君何以知燕王 

④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⑤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 ⑥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⑦求人可使报秦者

A.①③④B.②④⑤C.③⑤⑦D.②④⑥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B.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

C.宏兹九德D.代百司之职役哉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属于“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

A.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B.侣鱼虾而友麋鹿

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D.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

鞠咏为进士,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及王公知杭州,咏擢第,释褐为大理评事,知杭州仁和县。将之官,先以书及所作诗寄王公,以谢平昔奖进,今复为吏,得以文字相乐之意。王公不答。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鞠大夫所望,于是不复冀其相知,而专修吏干矣。其后,王公入为参知政事,首以咏荐,人或问其故,答曰:“鞠咏之才,不患不达。所忧者气峻而骄,我故抑之,以成其德耳。”鞠闻之,始以王公为真相知也。

10.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知杭州仁和县(  )(2)以谢平昔奖进(  )

(3)于是不复冀其相知(  )(4)所忧者气峻而骄(  )

11.下面句子中“以”的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

A.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B.以谢平昔奖进

C.得以文字相乐之意D.以成其德耳

1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

译文:

(2)鞠咏之才,不患不达。

译文:

13.王化基对鞠咏“故抑之”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14.王化基对待下属的可贵之处表现在。

15.下面这组句子是写“理想”的。仿照它的修辞形式和句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一个新的话题,内容不能和例句重复,意思要完整,不要求与例句字数相同。

彩虹,经过与雷电激战之后才出现;理想,经过与困难搏斗之后才诞生。

答:

【课后作业】

1.必做《世纪金榜》“基础演练达标”“知能提升作业”

2.选做《世纪金榜》“考点对接点拨”

【同步练习】(15分钟 100分)

答案解析

【解引子】⑴文言是很早以前的汉语口语。⑵汉语的口语从古到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后来变成了书面语。

【讲要点】

1.⑴声调的变化: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消失了入声,平声分为“阴平、阳平”,形成了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

⑵韵母的变化:古代汉语的韵母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带“­p/­t/­k”塞音尾的韵母都消失了。

2.⑴词语的词形变化。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词为主。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窥镜”的“镜”,在现代汉语中则要用双音节词“镜子”来表示。

⑵词语的消长变化。一是产生了一些新词语。比如“上网、数字电视、基因、DVD”等。二是一些旧词语退出了词汇舞台。如“买办、知青、人民公社”等。三是有些词在现代汉语中或者消亡了,或者仅在复合词或成语中作为构词成分保留下来。

⑶词语的替换变化。词语替换变化有社会的因素。比如由于避讳把“世”改为“代”。词语替换变化也有语言系统内部的因素。比如古代汉语中的“足、目”,在现代汉语中分别变成了“脚、眼”。此外,为了避免过多的同音词和多义词,就用双音节词代替单音节词。

⑷词语的引申变化。词义演变的方式主要是引申。比如“朝”本来是名词,意义是“早上”,后来引申出了“朝见”,并进一步引申出“朝向”等等。词语意义的引申变化有三种情况: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

3.⑴语序的变化:现代汉语所有动宾结构中宾语的典型位置都是在动词的后面。

⑵句式的变化:有些句式古今都有,但表现形式不同,如判断句。还有的句式,是后来才出现的,如“把字句”。

⑶词类的变化:古汉语中的词类常常可以活用。

4.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他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或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等。此外,常见的还有名词用作状语,但它并不是词类活用,但是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一般不能用作状语。

5.一个句子必须按照一定的模式来组织,这个模式称为句式。比如排比句式、命令句式等等。文言文的句式,跟白话文的句式,有的相同,有的很不相同。即使是相同的句式,文言文句式也有它自己的特点。

文言文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否定句、倒装句、成份省略(省略句)和固定结构(习惯句式)。除了“疑问句、否定句”之外,其他叫特殊句式(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测基础】

1.D【解析】入声调在普通话里已消失,在粤语等方言里还存在。

2.B【解析】B项为定语后置句。

3.C【解析】②⑤⑥⑦均为名词用作动词,①④形容词用作名词,③动词用作名词,⑧名词的意动用法。

三、巩固达标

1.B【解析】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旧事物的消亡,有些词汇也在逐渐消亡。

2.A【解析】现代汉语中也有一些词类活用的情况,如“月光便朦胧在这水汽中”中的“朦胧”。

3.D【解析】A项中的“其实”,古义是“它的果实”,属两个词,今义是“实际上”,是一个副词;B项中的“烈士”,古义是“志士,有志于功业的人”,今义指“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的人”;C项中的“牺牲”,古义指“供祭祀用的纯色体全的牲畜”,今义指“为正义舍弃自己的生命”;D项古今同义。

4.A【解析】A项“小大”是指大大小小;B项“异同”重在“异”;C项“国家”重在“国”;D项“作息”重在“作”。

5.B【解析】例句和B项中“虽”表假设,即使。A、C项“虽”均表转折,虽然。D项“虽”通“唯”,只。

6.C【解析】C项为状语后置句,其余为定语后置句。

7.D【解析】③宾语前置句,⑤状语后置句,⑦定语后置句。

8.D【解析】A项,固:使……稳固;B项,下:居于……之下;C项,宏:使……光大。

9.B【解析】A、C、D为使动用法。

10.⑴掌管 ⑵往常 ⑶希望 (4)高傲【解析】此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判断时结合上下文推断。

11.BD【解析】A项为介词,凭借;C项为介词,用;B、D两项皆为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

12.⑴等到鞠咏就任后,王化基对他一点儿也不加以礼遇,而且非常急切地考核其公务。

⑵凭鞠咏的才能,不用担心将来不显达。

13.担心他恃才傲物【解析】由“所忧者气峻而骄”推知。

14.知人善用【解析】王化基知鞠咏“气峻而骄”,所以对他“略不加礼”,等鞠咏“成其德”后,“首以咏荐”。由此可见其知人善用。

15.梅花,经过风雪的洗礼后才美丽;成功,经过逆境的磨炼后才可贵。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和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这两个句子中心话题应在后一句;运用类比、拟人手法,答题时应注意所举事物的相似性、句式的一致;内容上应注意立意、境界。做这类试题要对例句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句子的内容特点,剖析句子的修辞特点,确定仿写的内容范畴,然后选用适当的修辞手法造句。

郭超

【篇四】中学汉语语法知识

中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中学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一、什么是语法

语法是语言组合的规律和法则。汉语语法分析可以按由小到大分为五级单位,即语素(字)、词、短语、句子、句群。

二、为什么要学习语法

为了掌握语言的组合规律、规则,提高理解语言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一节、词类

一、实词和虚词

词是由语素(字)构成的。词按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可分为实词和虚词。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它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六类。 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它可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等六类。

二、名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1、普通名词:牛、人、学生、云、飞机、菜

2、专有名词:中国、黄河、泰山、毛泽东

3、抽象名词:精神、文化、人生、思想

4、时间名词:现在、去年、明天、星期一

5、方位名词:上、前、东、夏天、以上、之南、之东、一旁、底下、跟前、当中、里外、左右、上下

三、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1、表示动作行为:看、听、笑、唱、跳、飞、劳动、研究、认识、安慰、团结、休息

2、表示心理活动:爱、恨、怕、想、希望、喜欢、回忆、思考、理解、厌恶

3、表示发展变化:增加、扩大、提高、降低

4、表示存在、出现、消失:存在、出现、消失、死亡、停、丢

5、表示使令:叫、让、派、请、使、要求、命令、禁止、

6、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能够、会、可以、可能、应该、应当、必须、要、愿意、需要、肯、敢、情愿

7、表示动作趋向——趋向动词:上、下、来去、进、出、过、起来、回去

8、表示判断——判断词:是

四、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者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状态的词。1、表示形状:大、小、圆、粗、滑、平、高、低、宽、窄、肥、胖、美、丑、温柔、平缓、笔直

2、表示性质:好、坏、冷、热、酸、甜、苦、软、聪明、朴素、老实、正确、勇敢、特殊

3、表示状态:快、忙、急、稳、轻松、高兴

五、数词

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数词可分为基数、序数、分数、小数、倍数和概数。

1、基数:一、二、三、……十、百、千、万、亿

2、序数:第一…头一回、初一…老大…老幺

3、分数、25‰、几分、几成

4、小数:0o25、12o34

5、倍数:一倍…

6、概数:几、两、来、多、把、左右、上下、以上、以下、成千、上万、近亿、三四个、两三年

六、量词

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量的词。量词分为物量词和动量词。

1、物量词: A、个体量词:个、只、条、张、件、间、棵、粒、头、座

B、集合量词:双、群、副、套、班、组、伙、类、帮、批

C、度量衡量词:丈、尺、寸、升、斤、两、吨亩、顷

D、临时量词:杯、车、筐、挑、捆、抱

2、动量词:A、专用的:遍、回、阵、顿、番、遭、次、趟下

B、借用的:脚、拳、刀、眼、天、年、月、星期、人次、元吨

七、代词

代词指具有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它可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

1、人称代词:我…你…他…它…咱…自己、别人、人家、大家、大伙儿、彼此

2、疑问代词:谁、什么、哪(些)、哪儿、哪里、几时、多会儿、怎样、怎么、怎么样、多少、几多、多么

3、指示代词:这(些、儿、样、里、么、会儿)、那(些儿、样、里、么、会儿)、

八、副词

副词是表示动作或性状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态、肯定、否定、语气的词。

1、程度:很、挺、怪、更、最、太、极、非常、十分、特别、尤其、稍微、比较、格外

2、范围:都、只、也、光、单、凡、净、一贯、一概、仅仅、大半、统统、通通、单单

3、时间、频率:正、刚、才、就、常、便、曾立刻、刚刚、常常、往往、逐渐、终于、马上、已经

4、重复、反复:又、还、再、一连、再三、连续、反复、不断、屡次、重新

5、情貌:猛然、忽然、欣然、居然、贸然、默默

6、肯定、否定:必、准、一定、必定、必然、的确、准保、不、没没有、别、甭

7、估量:大概、大约、似乎、也许、恐怕、几乎

8、语气:却、偏、岂、偏偏、难道、简直、反正、果真

9、方式:悄悄、暗暗、亲自、一齐、互相

九、介词:

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短语的前面,组成介宾短语,表示时间、处所、方式、对象、目的等。

1、表示时间:从、自从、到、在、当、于

2、表示处所:从、自、往、朝、向、在、由、沿着、顺着

3、表示方式:按、按照、根据、通过、经过、用、拿、以、凭

4:表示对象:对、对于、关于、把、给、和、跟、同、被、由、叫、让

5、表示目的:为、为了、为着

6、表示比较:比、跟、同、和

7、表示排除:除了、除开、除去

十、连词:

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分句或句子的词。如:和、跟、同、与、及、或、不但、不管、即使、既然、假如、尽管、宁可、尚且、虽然、无论、要是、因为、由于、与其、只要、只有、不过、然而、否则、何况、可是、但是、从而、所以、因此、因而、并、并且、而、而且、或者、还是、以及

十一、助词

1、结构助词:的、地、得、所、似的

2、动态助词:了、着、过

3、语气助词:的、了、吗、呢、吧、啊、呀、哇、哇噻十十二、叹词:

啊!哈!哎!唉!嗳!哼!嗯!嘻!喂!哈!呸!嗨!嘿!噫!

十三、拟声词

砰!叮叮当当!轰隆!扑通!噼里啪啦!滴答!呼呼!哗哗!叮咚!稀里哗啦!

第二节、短语

词和词组合,构成短语。短语也叫词组。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构成。

短语按词的结构关系,初中时期要掌握的有:并列短语(联合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主谓短语等五类短语,高中以至大学将多掌握——主谓宾短语、连谓短语、兼语短语、复指短语、介宾短语、固定短语(习惯语、四字熟语)、其他短语("的"字短语、"所"字短语、比况短语、紧缩短语、特殊短语、双重否定短语、临时短语)等类型的短语。

1、并列短语(联合短语):牛和羊、又高又大、花儿与少年、学习并讨论、热情而大方、工人农民、调查研究、美观大方…

2、偏正短语:草原之夜、匆匆告别、非常可爱、木头房子、新鲜空气、这个孩子、我的故事、一把扇子、十几个战士、羊毛大衣、去年冬天…

3、动宾短语:购买鲜花、穿衣服、想睡觉、…

4、补充短语:洗干净、美丽极了、…

5、主谓短语:工业发达、春天到了、我们回去、两个孩子不敢说话、他们又说又笑、风停、歌声又脆又甜、王二跑步…

短语按中心词的语法功能分类,可分为:名词短语(伟大领袖、我的理想)、动词短语(学习研究、告诉我、走一趟、很欢迎、会跳舞)、形容词短语(光荣而艰巨、很美丽、漂亮极了)等。

第三节、单句

1、句子按结构关系分为单句和复句。

由一个词或短语构成的句子叫单句。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构成的句子叫复句。在复句中,单句称为分句。

2、复句根据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可分为:并列复句、承接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等八类。

3、句子按语气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A、陈述句。(肯定句、否定句)中学汉语语法知识

B、疑问句?(一般疑问句:特指问、是非问、选择问、正反问;特殊疑问句:设问、反问。)

C、感叹句!

D、祈使句。?!——请求、命令、要求、禁止某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句子是由若干个不同成分组成的,它最多包含以下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独立语、中心语(主谓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4、句子成分(注:此节中加实心圆点是当前成分,而非中心语。)

A、主语:句子中的陈述对象。它可以按“谁?说的是谁?”的方式来提问。如: 张娜娜||白了老师一眼。

B、谓语:句子中被用来陈述主语的对象。它可以按“谁做什么?谁怎么了?” 的方式来提问。如: 张娜娜||白了老师一眼。

C、宾语:句子中被谓语支配的对象。它可以按“"打"谁?谁被怎样了?” 的方式来提问。如: 张娜娜||白了老师一眼。

D、定语:句子中用来修饰或限制主语或宾语的对象。它可以用“谁是怎样的?他是啥样儿?” 的方式来提问。如: (生气的)张娜娜||白了(严肃的)老师一眼。

E、状语:句子中用来修饰或限制谓语的对象。它可以用“"打"的状态或程度怎样?” 的方式来提问。如: 生气的张娜娜||【恨恨地】白了严肃的老师一眼。

F、补语:句子中用来补充说明谓语的成分。它可以用“"打"的结果或后果怎样?” 的方式来提问。如: 生气的张娜娜||恨恨地白了严肃的老师〈一眼〉。

G、独立语:句子中不做任何主谓宾定状补成分而起到独特的作用。如: 你看,那是流星。 我离家算起来已有五天了。 据说小萍已经离开了。

F、中心语:句子中主语、谓语、宾语的中心成分。它是句子的主干。如:(认真)读书||【一定】是(这一代青年人的)(首要)任务。

G、句子的大致顺序:(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如:(我)弟弟||【认真】读了〈三遍〉(老师今天刚教的)古文。

H、句子成分符号:

主语||﹦、谓语 、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独立语△△、中心语…。

第四节、复句

1、并列复句:

句中各成分的内容是独立的是并列的。并列复句的关联词语有:也、又、还、同时、同样、也……也、又……又、既……也(又)、一方面……(另)一方面、有时……有时、一会儿……一会儿、一边……一边、不是……而是、是……不是

2、承接复句:几个句子接二连三地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接连发生的几件事。它的关联词语有:就、才、于是、然后、后来、接着、首先……然后、起先……后来

3、递进复句:后一分句的意思比前一分句的更进一层。它的关联词语有:不但……而且、不仅……也、而且、不但不……反而

4、选择复句:从几件事中表示要选择一件。它的关联词语有:或者……或者、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5、转折复句:前后意思相反。它的关联词语有:虽然(虽、尽管)……但是(但、可是、而)、但是(但)、然而、可是(可)、却、只是、不过、到

6、因果复句。它的关联词语有:因为……所以、因此、之所以……是因为、既然……那么

7、假设复句:前面分句说出假设的情况,后面分句说出假设情况实现后的某种结果。它的关联词语有:假如(如果、倘若、若、要是、要)……那么(就、那、便)

8、条件复句:一个分句提出某种条件,另一分句说明在这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它的关联词语有:只有…才、除非…才、只要…就、无论(不论、不管、任、任凭)……都(总、总是

【篇五】中学汉语语法知识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全面复习(词类、短语、句子)

初中语法知识(1)——词类、短语、句子

一、词类划分

(一)实词:实词:是具有实在意义,而且可以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时间、方位,在句子中常作主语、宾语,时间名词、处所名词可以作状语:例如:[今天]咱们开个会。[屋里]他们几个正在开会呢。能被数量词、不被副词修饰,指人的名词+们表示复数,不能重叠(重叠后成为量词性质。如:人人、家家、年年、天天、队队,表示“每一”的意思。)

2、动词:在句子中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多数能带宾语;动词后面一般可以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助(能愿)动词在句子中一般做状语、趋向动词可做补语。他[能]来吗。你现在[应该]做作业。

3、形容词:大部分都能作定语,也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词,有的可作状语、补语,不能带宾语。多数可受程度副词“很、太、非常”等的修饰,并且都可以修饰名词性成分。(激烈)的战争开始了。你坐下来,[慢慢]说。这花〈美丽〉。他走得〈慢〉。

4、数词、量词:数词经常和量词组合,构成数量短语,充当定语或补语。(万里)长城 去。〈一趟〉医院。 5、副词: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都能作状语、补语。

6、代词:代词和它所代替的实词或短语的用法大致相当,就是说所代的词语能做什么句子成分,那个代词就能作什么成分。

7、象声词:模拟声音,可以作状语、定语、谓语、补语、独立语,主要作状语。

8、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独立性最强,一般不同别的词语发生结构关系,常作感叹词或独立成句。

所、时间、条件等。介词不能单独做句子成分,总要组成介词短语,介词短语主要作状语,有的还可以做补语、定语。例如:在阅览室看书 对人民负责 同他说话 按客观规律办事 比过去更好 他[在家]休息 [沿着山路]往前走 有很多[关于月亮]的传说 大家反复研究了[对这个问题]的处理

2、连词:连接词、短语、分句和句子,不能成为句子成分。 3、助词:附着在词或短语后面表示某种语法意义。

4、语气词:普通话中最基本的有六个:的、了、呢、吧、吗、啊。

二、短语:是介于句子和词之间、由两个以上的词按照一定的组合方式构成的语法单位。 短语的结构分类

(一)基本短语

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台关系,各组成部分一般要求词性相同。

名+名:人和马 理想和现实 北京、上海、天津 科学技术

动+动:踢打 解释说明 分析研究 又唱又跳 勇敢顽强 讨论并通过 升学或者就业 形+形:生动活泼 平凡而伟大 又快又好

2、偏正短语(定中、状中):前一部分修饰或限制后一部分。有“A的B”和“A地B”两种结构。

定+中:(荷塘)月色 (自由的)人民 (文章的)修改 (我的)故乡 (我的)老师 (一个)顾客 (遥远的)地方 (流动)状态 (清晰的)字迹

中+状:[极其]关心 [紧紧地]搂着 [十分]困难 [慢慢儿地]走 [激动地]说 [十分]热闹 [独立]思考 [好]看 [都]可以 [不]怎么样

3、主谓短语:短语的前后两部分之间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结构比较松散,通常可以有停顿或者可以插入一个成分,这种个性往往被当做判定主谓结构的标准。即:

主语+(,呀、呢等 副词 时间词 处所词 介词短语 "")+谓语 名+动 名+形名+名名+

4、动宾短语:有的动词单独使用就可以表达一个明确的意思,有的动词还要在后边带上一个受动词支配的词,组成一个短语,才能表达一个明确的意思,这种短语叫做动宾短语。其中受动词支配的词是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等。

(1)动+名:巩固国防 分析问题 翻修马路 爬悬崖峭壁 热爱科学 富有幽默感 (2)动+动:喜欢游泳 要求善改 (3)动+形

5、中补短语(动补、形补):短语内部构成成分之间有补充和被补充的关系,有“AB ”和“A得B”两种结构。

(1)动+补:由动词和在它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组成的。起补充说明作月于的词是补语,有些补语前面要用结构助词“得”,有些补语不能用“得”。吓<跑> 坐<好> 记得<清楚> 考虑<周到> 干得<不错> 说<清楚> 爬了<起来> 变得<更好>

(2)形+补:和动补短语相类似的,还有由形容词和补语组成的短语,补语对形容词表示的性质、状态起补充说明作用。妙<极了> 热<极了> 快得<很> 高兴得<很> 急得<发火>

6、连动短语:短语内部构成成分之间有连动关系。其特点是:几个分别表示连续发生的动作行为的动词短语连用。几个连用的动词短语分别能够和主语发生主谓关系。几个动词短语的顺序不能颠倒。我去 找他问问 你坐我的车回家 他拿起工具冲出门外 老张接过自行车一溜烟跑了

7、兼语短语:短语内部的构成成分之间有连环套叠的关系。从本质上说,汉语的兼语短语是一种复和式,它是由一个动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因表达的需要粘和在一起的,由于两个短语的共同部分(动宾的宾和主谓的主)在粘合过程中叠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种复杂的短语结构。

让 他 来 派 他 去 请老师来开会 动+兼+宾 动+兼+宾 动 +兼+宾 (二)结构特殊的短语

1、复指短语:组成成分之间在意义上有复指关系。 名+名:“革命”二字 大胜这孩子 代+代:他自己 我们大家 代+名:他这个人 我老家 名+代:爹妈他们 祥子你

名/代+数量:你们两个 小山和冬冬两个 2、方位短语:X+方位词。

名+方位词:院子里 大树下 村子东头 数+方位词:三十以上 三十左右中学汉语语法知识

动/主谓+方位词:解放以前 开学以后 他来到这里以后 3、能愿短语:能愿动词+X。 能愿+动:可以看 能听 会来 能愿+形:会好 能好 肯定坚强 能愿+能愿:可能会 应该愿意 能愿+主谓:可能他来不了 应该你去 4、数量短语:X+量词。 指代+量词:这批 那封 数词+量词:三个 一斤 5、介宾短语:介词+名词。

介+名:在从前 往天津 被小王 把东西

介+方位短语:在改革中 在操场上 从心里 介+主谓:为身体健康 关于小王进修

6、“的”字短语:结构助词“的”附加在一个词语之前,整体上构成一个名词性短语的现象。是汉语非名词性成分名词化的一种手段。X+的。

代+的:你的 他的

名+的:木头的 钢铁的 石头的

动+的:吃的 玩的 工作的 写字的 干活的 形+的:大的 红的 粗壮的 聪明伶俐的 又快又好的 主谓+的:他写的 我要的 大家正在讨论的

7、“所”字短语:结构助词“所”附加在一个非名词性词语的前边,构成一个名词性短语的现象,是汉语非名词性成分名词化的手段之一。所+X。“所”字短语类型:

所+体宾动词。如:所写 所做 所痛恨 所创造 所+能愿动词。如:所能 所会 所愿 所能够

所+动词短语。如:所独有 所极为关心 所必须学习 所极力吹捧

所+主谓短语→主+所+谓语。如:我认识→我所认识 我支持→我所支持 我能做→我所能做

8、比况短语:比况助词“一样、一般、似的”附加在其他词语的后边,构成一个比况短语,用于比喻。 X+比况助词。木头似的 铁打的一般 强盗一样

短语的功能类型:实际上就是将短语和词相比,看它与汉语的哪类词功能相当,就把它归并为哪类短语。据此,汉语短语的功能类别有如下几种。

1、名词性短语:功能相当于名词的短语。即通常可以和介词构成介宾短语,经常作主语、宾语的短语。包括:

(1)名词为中心的偏正短语; (2)名词构成的联合短语; (3)名量词参与构成的量词短语; (4)复指短语; (5)“的”字短语; (6)“所”字短语; (7)方位短语。

2、动词性短语:功能相当于动词的短语。即经常充当谓语或谓语中心,或者可以带宾语的短语。包括: (1)以动词为核心的偏正短语和中补短语; (2)由动词构成的联合短语; (3)动宾短语; (4)能愿短语; (5)连动短语; (6)兼语短语;

(7)由动词性成分作谓语的主谓短语。

3、形容词性短语:功能相当于形容词的短语。即通常可以修饰名词,或者可以作谓语或谓语核心的短语。包括:

(1)由形容词构成的联合短语;

(2)以形容词为中心的状中短语和中补短语; (3)比况短语。

4、副词性短语:功能相当于副词(作状语),而又不能简单归入上述三种类型的短语。包括:介宾短语。

三、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每个句子都有特定句调的、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或感叹的语气。书面表达时每个句子末尾用句号、问号或叹号。

语素 词 类:名词/代词 动词 形容词 副词 词 短语句子 句子成分: 宾语 谓语 定语 状语 (一)句子成分:中学汉语语法知识

1、主语: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1)名词性成分充当主语。这是汉语最为常见的主语构成形式。 (2 (3)处所名词、方位名词、方位词组作主语。例如:郊外很干净。中午太热。村子的东面是一条河。 (4

(5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是陈述、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1)动词和形容词作谓语:动词和形容词单独作谓语时,一般需要在后面加上语气词、动态助词等成分。动词:他来了。上海那座刚建成的居民楼倒了。什么书他都看。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春天已经到来了。 形容词:果园里的樱桃熟了。树叶黄了。故乡好多了。

动词和形容词作谓语时常有对照或比较的意思,一般出现在复句中。例如: 你不去,我去。(动词) 款式新颖,面料舒适。(形容词)

(2)名词作谓语:例如:今天星期一。明天护士节。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人民是伟大的人民。 (3)代词、谓词性代词作谓语:例如:你的人文素养怎么样?我说的就这些。他怎么样?他这人就这样。 (4)数量词作谓语:例如:火红的枫叶一大片。一打铅笔十二支。小王今年十六岁。歌声阵阵,白云朵朵。 (5)短语作谓语:例如:胡适成就斐然。(主谓短语) 他在图书馆查资料。(动宾短语) 她走在塾悉的林荫路上。(动补短语)人们称他是“范跑跑”。(兼语短语)全班讨论并通过了班长人选。(并列短语)

3、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1 (2)动词作宾语:例如:我们都喜欢跑步。小王热衷跳舞。

(3)形容词作宾语:例如:大家都习以为常,只有他觉得奇怪。每个人都期望辉煌。 (4)数量词作宾语:例如:网上书店刚到一批畅销书。我就买了一本。

(5)短语作宾语:例如:很多老年朋友喜欢下象棋。(动宾短语) 我感到眼里充满了泪水。(主谓短语) 门口站着几个穿制服的。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偏正短语)

起修饰、限制、补充作用的成分,叫附加成分。附加成分可以分为定语、状语、补语三种。

4、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名词)前面的附加成分,用来修饰、限定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1)形容词作定语:例如:那(沉甸甸)的稻各,像一垄垄(金黄)的珍珠。

【篇六】中学汉语语法知识

初中语文汉语语法知识汇总

初中语文汉语语法知识汇总

语 素

定义:汉语言中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分类:(1)单音节语素:如:山、水、灯(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2)双音节语素:一种是古代遗留下来的连绵词,如:蜻蜓、琵琶、(拆开就不表达完整的意思); 另一种是音译外来词,如:坦克、沙发、吉普(拆开也不表达完整的意思,或者说表达的意思与词语本身要表达的意思不一致)

(3)多音节语素:如,马铃薯;多是音译外来词,如:阿莫西林,君士坦丁堡

练习:

思考: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语素吗?举例说明

思考:两个汉字肯定是两个语素吗?举例说明

汉字

定义: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是书写基本单元,传说是仓颉所创造的。

汉字的演变:其使用始于商代,历经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魏碑、宋体、仿宋、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狂草、行楷、行草等诸般书体变化。

汉字的分类:汉字根据其构成方式可分为六种,即六书。

六书是汉字构字的基本原理。在《周礼》中就提到了六书,只是没有说明具体内容。到了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详细阐述了“六书”构造原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 形:这种造字法是依照物体的外貌特征来描绘出来,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是也。

如日、月、山、水等四个字,最早就是描绘日、月、山、水之图案,后来逐渐演化变成现在的造型。 瓜是一个象形字。“瓜”字中,两撇表示藤,中间竖钩表示瓜,捺表示叶。“葫芦科植物的统称”就是“瓜”的本义。“形状像瓜”,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像瓜形的,比如,“瓜皮帽”是帽子的一种;“瓜皮船”是船的一种。“像切瓜一样”,瓜的命运是要被切分的,由此引申出此义。人们用“瓜分”表示分割或分配。又指若干强国联合起来分割弱小或不发达国家的土地。“傻瓜”,表示不聪明,这一词来自古代的“瓜子族”,春秋时期生活在瓜州(甘肃敦煌一带)姜姓人被称为“瓜子族”,他们十分勤劳,受人雇佣时总是一刻不停地干活,可是有些人把他们这种老实的习俗看作“傻”,于是就有了“傻瓜”了。

指 事:这是指表现抽象事情的方法,用象征的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上符号来表示某个词。所谓“各指其事以为之”是也。如人在其上写作“上”,人在其下写作“下”,“刃”,在刀口上加一点,表示这里最锋利,这就是刀刃,等等。 形 声:就是文字内以特定形状(字根)表特有的音。例如胡。这个字也可为一个字根,结合不同的属性字根,可合成为:蝴、蝴、湖、葫、瑚、醐等等,而以同样的发音(也有的只有声母一样),表达不同的事物。形声是汉字里造字最多的方法和神韵,自大一点就是“臭”,“富”有田的人,“穷”靠用“力”打工,“贱”的繁体是“贱”,右边两个“戈”,为钱而争斗,自然是“贱”。

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有几种组合方式:

1、左形右声:指、诗、估、格

左声右形:救、歉、剑、钦

2、上形下声:空、露、花、崭

中学汉语语法知识

上声下形:盂、货、娶、基

3、内形外声:闻、问、闷、瓣、辫、辩

内声外形:园、囤、病、衷、阁、匣

4、声占一角:毡、远、逃、逻

形占一角:

有些形声字,随着汉字的改革表音部分的读音有了变化,已经不起表音的作用了,如果再读半边就要闹笑话。现在“秀才识字读半边”又成了对“秀才”们读错字的讽刺。

会 意:这种造字法,是用两个或几个字组成一个字,把这几个字的意义合成一个意义。

如“日”和“月”组起来,就是日光加月光变成“明”。 “人”字和“言”字合成“信”字,意思就是人过去所言有信,就是这个人很遵守自己说过的话, “休”,“人”和“木”合在一起,一个人靠在树上,表示休息。

有些会意字是两个或几个同样的字重叠组成的。二字重叠的多是左右的并列结构,三字重叠的多是塔型的上下结构,看起来像体操活动中的叠罗汉。例如三个“人”组成“众”;三个“火”组成“焱”;三个“木”组成“森”;三个“日”组成“晶”;三个“直”组成“矗”;三个“水”组成“淼”;三个“口”组成“品”等。

会意字由于字形的变化太大,现在已看不出它们的字源了。例如妇女的妇字,为什么在女旁加个歪山呢?正确的字源分析只能从繁体字“妇”中才能看出。这个“妇”字左边的“女”旁指妇女,女旁的“帚”是扫帚,前后合在一起的意思是妇女拿着扫帚在家里劳动。“女、帚为妇”和“力、田为男”是符合当时的“女内男外”、“男

耕女织”的社会情况的。这类不容易看出字源的字相当多,人们叫作“破体字”。 “她”是现代汉语里常用的一个人称代词,专指第三者的女性。我国古代没有这个字,只是到了19世纪20年代才出现了它。

转注:这是用于两个字互为注释,彼此同义而不同形,汉代许慎解释道:“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这怎么说呢?此二字,古时“考”可作“长寿”讲,“老”、“考”相通,意义一致,即所谓老者考也,考者老也。《诗经·大雅?棫朴》亦云:“周王寿考”。

假借:此法简言之,就是借用一字,去表达别的事物。一般来说,有一个无法描述的新事物,就借用一个发音接近或是属性近似的字根,来表达这个新事物。例如“又”,本来是指右手(最早见于甲骨文),但后来被假借当作“也是”的意思。又如“闻”,本意是用耳朵听的意思,《大学》中就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后来被假借成嗅觉动词。

总结以上六书——前两项,“造字法”也;中两项,“组字法”也;后两项,“用字法”也。总而言之,以上原理是古代文字学学者们群策群力归纳出来的文字学理论,其所含的汉字构成法则,并非一人独创,是人们在使用过程中长期演化而成,是一代又一代集体智慧的结晶

1、 定义: 词是由语素组成的最小的造句单位。

2、分类:(1)从构成方式来看,可以分成:

①单纯词:由一个语素组成的词,自由的单音节语素和所有的双音节、多音节语素都可以组成单纯词。如:山、水、天、地、人、有、土、红、凑;仿佛、苍茫、

蜈蚣、琉璃、参差、蹉跎;敌敌畏、阿司匹林、萨克斯、麦克风等。

②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成的词。

从词性来看,可以分成:①实词,有实际意义的词,包括:

.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有人物名词:如学生、群众、老头、妇女、同志、叔叔、维吾尔族、酒鬼等; 有事物名词:如笔、杉木、蜗牛、猎豹、奥托、棒球、战斗机、冥王星、思想、中学、物理、过程等;

有时间名词:如上午、过去、将来、午夜、三更、甲戊、世纪等;

有方位名词:如东南、上面、前方、内部、中间等。

.二、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及发展变化的词。

有行为动词:如跑、唱、喝、敲、吆喝、盯、踢、闻、听、摸;

有发展动词:如生长、枯萎、发芽、结果、产卵;

有心理动词:如喜欢、恨、气愤、觉得、思考、厌恶;

有存现动词:如消失、显现、有、丢失、幻灭;

有使令动词:如使、让、令、禁止、勒令;

有能愿动词:如会、愿意、可以、能够、宁可;

有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

有判断动词:如是、为、乃。

.

三、形容词,表示事物性质、状貌特征的词。

有表形状的:如大、高、胖、瘪、细、壮;

有表性质的:如甜、好、香、漂亮、圆滑、机智、单调;

有表示状态的:如快、浓、满、多、迅速、悄悄。

四、.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有确数词:如1、2、3、一、二、三、壹、贰、叁、二分之一、3.45;

有概数:如几、一些、左右、以下、余; 有序数:如第一、第二、老大、老三、初九、初十。

五、.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

有名量词:如尺、寸、里、公里、斤、两、辆、角、元;

有动量词:如把、次、趟、下、回、声、脚、幢、座。

六、代词,能代替事物名称的词。

有人称代词:如 “我、你、它、她们、大家、咱们”;

有疑问代词:如 ”谁、什么、怎么、哪里、为什么、何以“;

有指示代词:这、那、那里、那边。

虚 词,没有实在意义的词。包括:

1).副词,起修饰或限制动词或形容词作用、表程度或范围的词。

有程度副词:如 “ 很、极、非常、太、过分”等;

有时间副词:如 “已、刚、才、将、要”等;

有范围副词:如 “ 都、全、总、只、仅”等;

有情态副词:如 “正好、果然、刚好、依然、全然、悄然:等;

有语气副词:如 “准保、确实、不、没有、岂、难道、尤其、甚至、绝对等;有重复副词:如又、再、还、仍“等。

2)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边,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如:”

从、往、在、当、把、对、同、为、以、比、跟、被、由于、除了“等。

3).连词,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如 “ 和、同、跟、不但、而且、只要、而且、与其、尚且”等。

4).助词,附着在别的词后面、独立性差、无实义的一种特殊的虚词。汉语中 有结构助词:如 “ 的、地、得、所 ”等;

有动态助词:如 “着、了、过”等;

有语气助词:如“呢、吧、吗、哟、哩、呀、啥”等。

5).叹词,表示感叹或者呼唤答应的词。如“啊、哎、哦、噢、哼、呸、唏、呀”等。

6)拟声词,模拟事物的声音的词。如“哗哗、轰隆隆、淅淅沥沥、咚咚、噼里啪啦、哗啦啦、滴答、喔喔、旺旺、喵喵、唧唧、叽叽喳喳、啪啪”等。

汉语中的一词多义多用现象。

如(1.他(人称代词)怎么(疑问代词)还(语气副词)不(语气副词)来(行为动词)呀(叹词)? (2.下回(量词)我(人称代词)还(重复副词)来。 (3.有(存现动词)借(行为动词)有(存现动词)还(行为动词),再(重复副词)借(行为动词)不(语气副词)难(形容词)。

短 语 (词组)

短语的定义:词和词组合起来,构成短语。

2、短语的类型:词构成短语的方式有两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序,也可以依靠虚词的连接。从结构关系看,短语可以分为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并列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等。下面主要介绍这几种类型。

(一) 主谓短语

主谓短语由表示被陈述与陈述关系的词组成的短语。如:

大雁归来 生性执拗 露珠晶莹 觉悟提高 思想解放

阳光灿烂 心情舒畅 今天星期三 明天国庆节

(二) 偏正短语

偏正短语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在它们前面起修饰作用的成分组成的短语,用来表示时间、方位、处所、对象等。如:

我的母亲 璀璨的珍珠 前进的步伐 慢慢地走 独立思考

非常优雅 祖国大地 一朵茶花 很好看

(三)动宾短语

动宾短语由动词和后面受动词支配的成分组成的短语。受动词支配的成分是宾语。如:

绽开笑脸 启迪心扉 敬畏自然 消灭敌人 放下包袱 丢下它 发展生产 进行斗争 骗取信任 恢复平静 爱热闹 下决心 有幽默感

(四)动补短语

动补短语由动词、形容词与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组成的短语。起补充作用的成分是补语。有动词+补充、形容词+补充两种类型。如下列第一组是动词+

补充,第二组是形容词+补充:

第一组:打量一番 看清楚 去一趟 拿起来 休息一会儿

第二组:红得发紫 好极了 热极了 高得多 急得团团转

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如:跑得快、走得急、机灵得很、密得不透气。 注意“动+补”与动宾短语的区别:“动+补”能回答“干得怎样”或“干多长时间”,而动宾短语只能回答“干什么”,“宾”是“动”的对象。

如:吃饱(吃得怎样,“饱”补充说明吃的程度——动补短语)

洗干净(洗得怎样,“干净”补充说明洗的结果——动补短语)

吃饭(吃什么,“饭”是“吃”的对象——动宾短语)

洗衣服(洗什么,“衣服”是“洗”的对象——动宾短语)

(五)并列短语

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词与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主次轻重之分。如

报纸杂志 改革开放 观察研究 荒唐滑稽 文化教育

今天或明天 光辉灿烂 我和他 四面八方 千秋万代

工厂、农村 春、夏、秋、冬 男女老少 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

(六)介宾短语

介宾短语由介词加上后面的宾语(一般是由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充当)组成的短语。如:

为人民(服务) 对群众(说) 从现在(起) 关于课堂纪律问题

按规定(办理) 把大门(推开) 当黎明到来的时候

[即时练习]1.判断下列短语?说出它们的具体类型。

例子:

1)

表示笑的词语: 哄堂大笑 开怀大笑 笑逐颜开 笑容可掬 喜笑颜开 欢声笑语 眉开眼笑

2)表示生气的词语: 火冒三丈 大发雷霆 气急败坏 怒火中烧

3)表示高兴的词语: 眉开眼笑 欣喜若狂 笑容可掬

4)表示忧愁的词语: 垂头丧气 愁雾漫漫 忧愁满腹 满腔心事 满腹愁肠 愁肠百结 愁肠欲断 愁肠寸断 九回肠断 回肠九转 百愁在心 心事重重 心情阴郁 忧心忡忡 忧心如焚 忧心如煎

愁绪满怀 忧愁担心 食不下咽 越肠百折 茶饭不思 肚里泪下 愁眉苦脸 悲戚悲凉 悲惨 悲伤 悲怆 悲痛

汉语句子成分:

1、 定义:句子的组成成分叫句子成分。在句子中,词与词之间有一定的组合关系,按照不同的关系,可以把句子分为不同的组成成分。句子成分由词或词组充当。汉语:现代汉语里一般的句子成分有六种,即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主 语 符号:双行线 ═。

【篇七】中学汉语语法知识

中学阶段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中学阶段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基础试题

2014-08-21 0733

中学阶段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1、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 如同志、作家、父亲、主人、老李;

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森林 湖泊;

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 效率、品德、;

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春天、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

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

表示方位名称:上、下、东、西、里、前、内(简称方位词)

名词的语法特点

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

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 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1、动作动词:表动作、行为如,走 看 说 进行 开始

2、心理活动动词 如,想 爱 恨 怕 希望 喜欢 担心

3、使令动词:表指使、命令或请求如,使 叫 让 派 请求禁止

4、能愿动词(助动词)如,能 会 可以 愿 肯 敢 要 应应该(跟动词、形容词等组成能愿短语如,能够解决 )

5、趋向动词 如,来去 上 进 出 回 过 开 上来 起来

6、判断动词:主要是“是”,以及同“是”相当的 “为”等

动词的语法特点:

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

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

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

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胖、瘦弱;

表示事物性质的:红、甜、干净、清楚、漂亮、结实;

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雪白,滚烫,亮晶晶,泪涟涟;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

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

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

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

表概数:几、许多;

表序数:第一、老三;

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②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E、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

表示事物单位的:个、只;

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次、回,

有时也借用某些名词来表示,如:脚、年;

量词的语法特点:①量词经常和数词连用,组成数量短语,也称为数量启数量词②表示物量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的前面③表示动量的数量词数量词常用在动词的后面

F、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三类

1. 人称代词包括三种代词:

第一人称:我、我们、咱、咱们;

第二人称:你、你们、您、您们;

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别人、大家

2. .疑问代词是表示疑问点的,如:谁、什么、哪里、多少

3. .指示代词包括近指的"这",远指的"那",以及由它们构成的合成指示代词,如:这里、那边、这阵子、那会儿

代词的语法特点:

①第二人称的敬称“您”不用于复数,如果需要表示复数,就用“您几位”“您诸位”

②第三人称复数代词“他们”可专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们”则专指女性

③注意“我们”和“咱们”用法的区别“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也可以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

④指示代词“那”用于远指,“这”用于近指

⑤代词用得不恰当,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

G、副词: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势、语气等

表示范围:都、全、单、共、光、尽、净、仅、就、只、一共、一起、一同、一道、一齐、一概、一味、统统、总共、仅仅、惟独等;

表示语气:可、倒、一定、必定、必然、却、、就、幸亏、难道、何尝、偏偏、索性、简直、反正、多亏、也许、大约、好在、敢情;

表示否定:不、没、没有、别;

表示时间:刚、恰好、正、将、老(是)、总(是)、早就、已经、正在、立刻、马上、起初、原先、一向、永远、从来、偶尔、随时、忽然;

表示程度:很、极、最、太、更、更加、格外、十分、极其、比较、相当、稍微、略微、多么;

表示情势:仿佛、渐渐、百般、特地、互相、擅自、几乎、逐渐、逐步、猛然、依然、仍然、当然、毅然、果然、差点儿

副词的语法特点:

①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 ②副词有时用在形容词后面,补充说明程度、结果,作补语

③副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

H、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

一般连词:和、与、并、或、及;

关联词:主要用来连接复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不但 而且、虽然 但是 语法特点:

①一般连词的前后两部分可以调换而基本意思不变

②关联词的主要在复句中进行运用

I、介词: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等的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表示动作、行为、性状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

1.表时间:在 于 自自从 从 当 由 趁 随着 到

2、表处所:从 打 朝 向 在 沿着 顺着

3、表排除:除 除了

4、表对象、范围: 对于 和 跟同 与 替 将 把 关于 被

5、表方式、手段: 按照 依 依照 根据 以 凭 本着 用

6、表目的、原因:为 为了 为着 因 由

常用介词及其用法(顺口溜)

自、从、以、当、为、按照,

由于、对于、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

除了、同、对、向、往、朝""

用在名词、代词前,组成介宾短语后,修饰、补充“动”“形”要记牢 J、助词: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起辅助作用的词

中学汉语语法知识

助词可分三类:

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

结构助词:的、得;

动态助词:着、了、过;

语气助词:的、了、吗、吧、呢等

K、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如啊、嗯等语法特点:一般独立成句,用逗号或感叹号隔开

L、拟声词:是摹拟人或事物的声音的词语法特点:在句子中相当于一个形容词

(2)、词类的辨别:

①区分名词和非名词,名词前不能加“不”和“很”

②区分形容词和动词,形容词可以用“很”来修饰,动词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除外)

③区分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能修饰名词,前面能加“很”;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前面不能加“很”

④区分连词和介词,前后能互换的是连词,前后不能互换的是介词

⑤区分动词和介词,作谓语中心语的只能是动词,组成介宾短语修饰、补充动词、形容词的是介词

⑥区分语气助词和叹词,语气助词一般用在句尾,叹词往往独立成句,一般在句首

⑦区分介词和副词,介词后面跟名词、代词,副词后面是动词或形容词

2、短语:是由词和词组合而成的语言单位

(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由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等并列组成的短语,基本结构有名名、名代、代代、动动、形形、数量数量

特点:

①并列短语前后的词性一致(名词和代词除外)

②并列短语两部分之间是平等关系,没有修饰、限制关系

③并列短语中的词一般颠倒过来意思不变

④并列短语中词和词之间可以直接组合,也可以借用虚词组合

(2)、偏正短语:定义参见课本

基本结构:

①中心语是名词时,修饰限制成分是定语,用()表示有如下结构:形名、数量名、名名、代名

②中心语是动词或形容词时,修饰语是状语,用〔〕表示有如下结构:形动、

副动、数量动、副形

(3)、动宾短语:动词后边带上一个受动词支配的词,组成一个短语,这种短语叫做动宾短语基本结构:动名、动代

特点:①动宾短语前边的动词直接支配后边的名词、代词,后边的名词、代词受前边的动词的支配,它们之间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

②动宾短语中受动词支配的名词、代词,是宾语

③宾语一般在动词后面回答“谁”、“什么”的问题

④使用动词短语时,要注意动词和宾语意义上的配合,否则造成动宾不搭配

(4)、补充短语:包括动补短语和形补短语两大类

语法特点:①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是补语,用<>表示

②这类短语的中心语在前,前后两部分是被补充和补充的关系

③补语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补充说明怎么样、多久、多少等问题

④有的补语前头常用结构助词“得”

(5)、主谓短语:定义详见课本基本结构:名(代)动、名(代)形、名(代)疑问代词、特殊的有:名名,如今天星期一;名数量,如纸三张 特点:

①主谓短语前边的词表示“谁”或“什么”,后面的词说明前边的词“怎么样”“干什么”或“是什么”前后两部分是被陈述和陈述的关系

②使用主谓短语加上语气,书面上加上标点就是一个单句,表达的意思是完整的

(6)、介宾短语:由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的短语基本结构:介词名词、介词代词

语法特点:①介宾短语在句子中作为一个整体充当句子成分

②介宾短语在为主中心语前做状语,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③介宾短语有时也做定语,后头必须带“的”

(7)、“的”字短语:由动词、形容词、动宾短语加上“的”构成 基本结构:动词的、形容词的、动宾短语的

特点:①“的”字短语在句中相当于一个名词

②“的”字短语一般常做主语、宾语

3、单句:

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补语、状语六种

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

谓语:是对句子的主语作陈述的成分,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是谓语动词的支配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工具等 补语:是谓语动词的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处所、数量、时间等 定语:是句子中名词中心语前头的修饰成分,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或限定事物的领属、质量、数量等

状语:是句子中动词或形容词中心语前头的修饰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时间、处所或形状的程度等

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为:

定语(修饰主语)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修饰宾语)宾语

(3)、分析步骤:第一步,理解句意分主谓,先把句子一分为二,分成主语和谓语,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第二步,找宾语,有的句子有,有的则没

【篇八】中学汉语语法知识

中学阶段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中学阶段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语言综合运用

2014-08-21 09:40

中学阶段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1、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 如同志、作家、父亲、主人、老李;

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森林 湖泊;

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 效率、品德、;

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春天、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

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

表示方位名称上、下、东、西、里、前、内(简称方位词)

名词的语法特点

: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

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 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1、动作动词表动作、行为如,走 看 说 进行 开始

2、心理活动动词 如,想 爱 恨 怕 希望 喜欢 担心

3、使令动词表指使、命令或请求如,使 叫 让 派 请求禁止

4、能愿动词(助动词)如,能 会 可以 愿 肯 敢 要 应应该(跟动词、形容词等组成能愿短语如,能够解决 )

5、趋向动词 如,来去 上 进 出 回 过 开 上来 起来

6、判断动词主要是“是”,以及同“是”相当的 “为”等

动词的语法特点

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

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

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

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胖、瘦弱;

表示事物性质的红、甜、干净、清楚、漂亮、结实;

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雪白,滚烫,亮晶晶,泪涟涟;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

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

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

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

表概数几、许多;

表序数第一、老三;

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②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E、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

表示事物单位的个、只;

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次、回,

有时也借用某些名词来表示,如脚、年;

量词的语法特点①量词经常和数词连用,组成数量短语,也称为数量启数量词

②表示物量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的前面③表示动量的数量词数量词常用在动词的后面

F、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三类

1. 人称代词包括三种代词

第一人称我、我们、咱、咱们;

第二人称你、你们、您、您们;

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别人、大家

2. .疑问代词是表示疑问点的,如谁、什么、哪里、多少

3. .指示代词包括近指的"这",远指的"那",以及由它们构成的合成指示代词,如这里、那边、这阵子、那会儿

代词的语法特点

①第二人称的敬称“您”不用于复数,如果需要表示复数,就用“您几位”“您诸位”

②第三人称复数代词“他们”可专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们”则专指女性

③注意“我们”和“咱们”用法的区别“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也可以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

④指示代词“那”用于远指,“这”用于近指

⑤代词用得不恰当,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

G、副词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势、语气等

表示范围都、全、单、共、光、尽、净、仅、就、只、一共、一起、一同、一道、一齐、一概、一味、统统、总共、仅仅、惟独等;

表示语气可、倒、一定、必定、必然、却、、就、幸亏、难道、何尝、偏偏、索性、简直、反正、多亏、也许、大约、好在、敢情;

表示否定不、没、没有、别;

表示时间刚、恰好、正、将、老(是)、总(是)、早就、已经、正在、立刻、马上、起初、原先、一向、永远、从来、偶尔、随时、忽然;

表示程度很、极、最、太、更、更加、格外、十分、极其、比较、相当、稍微、略微、多么;

表示情势仿佛、渐渐、百般、特地、互相、擅自、几乎、逐渐、逐步、猛然、依然、仍然、当然、毅然、果然、差点儿

副词的语法特点

①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 ②副词有时用在形容词后面,补充说明程度、结果,作补语

③副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

H、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

一般连词和、与、并、或、及;

关联词主要用来连接复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不但 而且、虽然 但是 语法特点

①一般连词的前后两部分可以调换而基本意思不变

②关联词的主要在复句中进行运用

I、介词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等的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表示动作、行

为、性状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

1.表时间在 于 自自从 从 当 由 趁 随着 到

2、表处所从 打 朝 向 在 沿着 顺着

3、表排除除 除了

4、表对象、范围 对于 和 跟同 与 替 将 把 关于 被

5、表方式、手段 按照 依 依照 根据 以 凭 本着 用

6、表目的、原因为 为了 为着 因 由

常用介词及其用法(顺口溜)

自、从、以、当、为、按照,

由于、对于、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

除了、同、对、向、往、朝""

用在名词、代词前,组成介宾短语后,修饰、补充“动”“形”要记牢 J、助词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起辅助作用的词

助词可分三类

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

结构助词的、得;

动态助词着、了、过;

语气助词的、了、吗、吧、呢等

K、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如啊、嗯等语法特点一般独立成句,用逗号或感叹号隔开

L、拟声词是摹拟人或事物的声音的词语法特点在句子中相当于一个形容词

(2)、词类的辨别

①区分名词和非名词,名词前不能加“不”和“很”

②区分形容词和动词,形容词可以用“很”来修饰,动词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除外)

③区分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能修饰名词,前面能加“很”;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前面不能加“很”

④区分连词和介词,前后能互换的是连词,前后不能互换的是介词

⑤区分动词和介词,作谓语中心语的只能是动词,组成介宾短语修饰、补充动词、形容词的是介词

⑥区分语气助词和叹词,语气助词一般用在句尾,叹词往往独立成句,一般在句首

⑦区分介词和副词,介词后面跟名词、代词,副词后面是动词或形容词

2、短语是由词和词组合而成的语言单位

(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由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等并列组成的短语,基本结构有名名、名代、代代、动动、形形、数量数量

特点

①并列短语前后的词性一致(名词和代词除外)

②并列短语两部分之间是平等关系,没有修饰、限制关系

③并列短语中的词一般颠倒过来意思不变

④并列短语中词和词之间可以直接组合,也可以借用虚词组合

(2)、偏正短语定义参见课本

基本结构

①中心语是名词时,修饰限制成分是定语,用()表示有如下结构形名、数量名、名名、代名

②中心语是动词或形容词时,修饰语是状语,用〔〕表示有如下结构形动、副动、数量动、副形

(3)、动宾短语动词后边带上一个受动词支配的词,组成一个短语,这种短语叫做动宾短语基本结构动名、动代

特点①动宾短语前边的动词直接支配后边的名词、代词,后边的名词、代词受前边的动词的支配,它们之间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

②动宾短语中受动词支配的名词、代词,是宾语

③宾语一般在动词后面回答“谁”、“什么”的问题

④使用动词短语时,要注意动词和宾语意义上的配合,否则造成动宾不搭配

(4)、补充短语包括动补短语和形补短语两大类

语法特点①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是补语,用<>表示 ②这类短语的中心语在前,前后两部分是被补充和补充的关系

③补语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补充说明怎么样、多久、多少等问题

④有的补语前头常用结构助词“得”

(5)、主谓短语定义详见课本基本结构名(代)动、名(代)形、名(代)疑问代词、特殊的有名名,如今天星期一;名数量,如纸三张

特点

①主谓短语前边的词表示“谁”或“什么”,后面的词说明前边的词“怎么样”“干什么”或“是什么”前后两部分是被陈述和陈述的关系

②使用主谓短语加上语气,书面上加上标点就是一个单句,表达的意思是完整的

(6)、介宾短语由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的短语基本结构介词名词、介词代词 语法特点①介宾短语在句子中作为一个整体充当句子成分

②介宾短语在为主中心语前做状语,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③介宾短语有时也做定语,后头必须带“的”

(7)、“的”字短语由动词、形容词、动宾短语加上“的”构成

基本结构动词的、形容词的、动宾短语的

特点①“的”字短语在句中相当于一个名词

②“的”字短语一般常做主语、宾语

3、单句

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补语、状语六种

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

谓语是对句子的主语作陈述的成分,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是谓语动词的支配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工具等 补语是谓语动词的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处所、数量、时间等 定语是句子中名词中心语前头的修饰成分,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或限定事物的领属、质量、数量等

状语是句子中动词或形容词中心语前头的修饰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时间、处所或形状的程度等

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为

定语(修饰主语)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修饰宾语)宾语

(3)、分析步骤第一步,理解句意分主谓,先把句子一分为二,分成主语和谓

【篇九】中学汉语语法知识

高中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句子成分

(一)句子成分概说

什么是句子成分

句子成分就是句子的组成成分,也就是单句的句法结构成分。因为短语和句子的区别在于有没有语调,所以当短语加上语调成为句子时,短语成分也就成为句子成分。

2、两种析句法

有两种基本的析句法:句子成分分析法和直接成分分析法。

句子成分分析法又叫中心词分析法,这种分析法一分为多,在一个平面上一次分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大句子成分,其中主语、谓语(有时包括宾语)是主干成分,其他是附加成分。

直接成分分析法又叫层次分析法,认为句子是有系统、分层次组合起来的,这种方法把句法结构一分为二,分析出来的两个部分叫直接成分。然后不断层层二分,揭示语言中句子结构的层次性。

3、析句法

析句法基本上采用直接成分分析法,注重句子结构的层次分析,同时引入中心词分析法中的句子成分术语,也吸收了中心词分析法中找句子主干的优点。示例:

林 牧 场 场 长 仿 佛 看 透 了 我的 心 事。

| 主 || 谓 |

| 定 ) 中 | | 状 ] 中 |

| 动 | 宾 |

| 中 < 补 | | 定 ) 中 |

注意:与中心词分析法相比,不同点是:(1)句子成分的含义有所不同,如主语、谓语、宾语;(2)增加了动语、中心语等句子成分;(3)中心语有多种;(4)句子成分之间是直接成分间的关系,属于直接成分的是:主语和谓语、动语和宾语、定语和中心语、状语和中心语、中心语和补语。

4、句子成分概述

主语是陈述对象,回答“谁”、“什么”等问题,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回答“怎么样”、“是什么”、“做什么”等问题,主谓之间用 || 。

动语是支配关涉宾语的,宾语是被支配关涉的对象,动宾之间用 | 。

中心语是被修饰、限制、补充的成分,有主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动语中心语,分别用 = 、 ~、__表示。

定语是名词性偏正短语中修饰、限制中心语的成分,用( )表示。

状语是谓词性偏正短语中修饰、限制中心语的成分,用[ ]表示。

补语是中补短语中补充中心语的成分,用< >表示。

(二)主语 谓语

1、主语的构成

经常做主语的是名词性词语,包括名词、代词、数词、重叠的量词等实词,以及定中短语、同位短语、的字短语等名词性短语。

处所方位词语在句首可能是主语,也可能是状语,判断的标准:(1)作为陈述对象,是主语;否则是状语。(2)能移到句中的是状语,不能的是主语。(3)看句子类型,存现句中的处所词语是主语。

谓词性词语(动词、形容词及其短语)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做主语:(1)谓语具有判断、说明、描写性质;(2)谓语中使用判断词(是)、形容词或非动作动词(有、像、使、费等)。中学汉语语法知识

主谓短语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做主语,条件与谓词性词语做主语的条件相同。 副词、介词短语不能做主语。

2、谓语的构成

经常做谓语的是谓词性词语,包括动词、形容词,以及动宾短语、连谓短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等谓词性短语。

名词性词语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做谓语:(1)句子是说明日期、节气、职业、处所、天气、容貌、类属或人物情况的;(2)表示判断,但不用判断词“是”。

定中短语做谓语时是一个整体,不再找中心语。

主谓短语做谓语形成主谓谓语句。

3、主语的意义类型

句子成分的意义类型是看句子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语义分析,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我们主要是以位置关系判定主语的,而和谓语动词联系的名词可以有多种,如施事、受事、处所、工具等。主语的意义类型是指动词性词语做谓语的句子而言的,看做主语的词语和做谓语的动词性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主要分三种类型:

(1)施事主语

施事主语是谓语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构成“施—动”关系。大多数主语属于这种类型。

(2)受事主语

受事主语是谓语动作行为的承受者,构成“受—动”关系。受事主语的句子是被动句,施事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用“被”,也可以不用。

(3)非施受主语

非施受主语既不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也不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而是施受以外的其他语义关系的主语。分为两类:A、谓语中用非动作动词,如“是、有、像”等;B、谓语中用动作动词,但主语表示动作涉及的工具、处所。

(三)动语 宾语

1、动语的构成

做动语的是动词性词语,包括动词、动词性的联合短语、中补短语。

2、宾语的构成

有动语才有宾语,无动语就没有宾语。宾语和主语的区别主要在于位置的不同,以动词来说,主语在动词前,而宾语在动词后。做主语的词语大都可以做宾语。

经常充当宾语的是名词性词语(和主语相同)。

谓词性词语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做宾语。

名词性词语的宾语称为名宾,谓词性词语的宾语称为谓宾。名宾是常见的,因而要重点把握谓宾。名宾和谓宾对谓语动词有选择性,并不是所有的动词都可以带名宾,或者带谓宾。

能够带谓宾的动词有:

(1)判断词“是”。既可带名宾,也可带谓宾。

(2)心理动词。如“喜欢、盼望、认为、觉得、讨厌、爱、恨、怕”等,既可带名宾,也可带谓宾。

(3)感知动词。如“知道、听见、感到、感觉、明白、看到”等,既可带名宾,也可带谓宾。

(4)表示动作始终的动词。如“开始、进行、结束”,一般只能带谓宾。

(5)表示对待、处理意义的动词。如“加以、给以、予以、给予、足以、难以、

得以”等,只能带谓宾。

(6)“于”类动词。如“勇于、敢于、善于、易于”等,只能带谓宾。

2、宾语的意义类型

宾语的意义类型和主语的意义类型相同,但常见的主语意义类型是施事主语,而宾语常见的意义类型是受事宾语。

(1)受事宾语

这类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或结果,分为对象宾语和结果宾语。“买汽车”是对象宾语,“造汽车”是结果宾语。结果宾语表示的事物只有在动作完成之后才有。

(2)施事宾语

这类宾语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主要出现在存现句和供宾句两种句型中。如“门口站着一个人”、“一间屋住四个人”。

(3)非施受宾语

非施受宾语是施事、受事以外的、或难于断定是施事还是受事的宾语,分两个小类:

A、动词为动作动词,宾语表示该动作行为的处所、工具、目的、原因等,如“吃食堂”是处所宾语,“吃火锅”是工具宾语,“吃大款”是原因宾语。

B、动词是非动作动词,如“是、有、像、当、算、在、姓、变成、成为、当作、成了”等,这些动词表示某种关系。

主语和宾语的施事、受事关系一般表现为“施—受”(我看书),也可以表现为其他多种关系,如“受—受”(土豆炖牛肉),“非——施”(外面来人了),“非—非”(他是学生),“施—非”(他吃火锅)。

(四)定语 状语 补语

1、定语的构成

定语的构成范围很广,几乎除副词、量词以外的所有实词,的字短语以外的所有短语都可以做定语。

定语分为描写性定语和限制性定语。描写性定语由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的短语充当,限制性定语由形容词性词语以外的词语充当。

一般认为,不存在纯描写性的定语,描写性定语常常兼具限制性,如“红衣服”同时也区别于别的衣服。

2、定语的复杂化

定语复杂化的方式有两种:(1)多个定语叠加在中心语上,叫多层定语;(2)定语本身由短语充当。例如:

(1)一 本 好 书 (2)我 哥 哥 的 书

| ) | | ) |

| )| | ) |

主谓短语、联合短语、定中短语做定语容易与多层定语混淆,应注意区分:(1)主谓短语做的定语必用“的”,去掉“的”,形成“主+动+宾”的结构。(2)联合短语做的定语词性相同,有连词、顿号,或可以加进连词、顿号。(3)偏正短语做定语主要看词语的语义组合关系,如“A—B—C”,偏正短语做定语,A与B的语义组合,不与C组合;多层定语,A、B能够分别与C组合,如上面的例(1)。

多层定语做层次分析时,从前到后依次分析出各个定语;做句子成分分析时,各个定语分别加“( )”。

定语的排列顺序一般是:(1)表示领属的词语;(2)表示指示或数量的词语;(3)表示性质、状态的词语。

2、状语的构成

状语的构成:经常做状语的是副词、形容词、时间名词、助动词以及介词短语、方位短语、量词短语(动量)等。

状语的语义:状语表示的语义主要有时间、处所、程度、范围、数量、肯定否定、情状、语气等。

状语的位置:一般为句中状语,在主语后、动词形容词前。也可以是句首状语。特殊情况下状语可以后置。多数状语既可以是句中状语,也可以是句首状语,而“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状语只能是句首状语。

采用句首状语的原因:(1)状语较长;(2)强调状语;(3)复句中几个分句共用状语;(4)状语对举,起关联作用。

4、状语的复杂化

状语的复杂化与定语一样,也有两种形式:(1)多个状语叠加;(2)状语本身由短语充当。

多层状语要和偏正短语、联合短语做状语区别:(1)偏正短语做状语是整体修饰中心语,多层状语能够分别与中心语组合;(2)联合短语做状语一般词性相同,可以用连词。

多层状语做层次分析时从前到后,依次分析出各个状语,做句子成分分析时,状语分别加“[ ]”。

多层状语的排列次序是:条件—时间—处所—语气—范围—否定—程度—状态。

5、补语的类型

能够做补语的是形容词、动词、副词(很、极)、数量短语(动量)、联合短语(谓词性的)、状中短语、介词短语、动宾短语、主谓短语等。

补语的意义类型有:

(1)结果补语。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

结果补语常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其中心语是动词性的。

特点:A、一般不用“得”;B、动态助词常加在补语后;C、有的中心语只有与补语结合才能带宾语,如“说破了嘴”。

语义指向分析: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可以不同,试比较:我们打赢了球——我们打破了球——我们打完了球、我们吃饱了饭——我们吃多了饭——我们吃完了饭。

(2)程度补语。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的程度。

程度补语常由副词(很、极)、量词短语(一些、一点)、谓词性短语、形容词充当,其中心语一般为形容词、心理动词。

程度补语与结果补语的区别:A、中心语不同(形容词、心理动词——动词);B、语义不同(程度——结果);C、补语性质不同(短语——词);D、形式不同(常用“得”——一般不用“得”)。

(3)趋向补语

趋向补语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变化的趋向。

趋向补语用趋向动词。其位置和用法比较灵活。

(4)数量补语

数量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或频率。

数量补语由量词短语充当,有两种:表示动量的量词短语,如一次、一回;(2)表示时间量的量词短语(时段),如一年、一个月。

数量补语的位置:动语后、谓语后或宾语后。

(5)时间处所补语

时间处所补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处所。

时间处所补语由介词短语充当。

(6)对象补语

对象补语表示动作的对象或比较对象,由“于”构成的介词短语充当。

(7)能否补语

能否补语表示可能或不可能,由“得”和 “不得”构成。

6、补语和宾语并存时的位置

补语和宾语都是动词后的成分,其位置关系有如下情况:

(1)(动语中心+补语)+宾语。如“他锁好了车”。

(2)(动语+宾语)+补语。如“我看过他几次”。

(3)(动语中心+补语+宾语)+补语。如“他说不出话来”。

(4)动语+近宾语+补语+远宾语。如“他教过我几次英语”。

7、补语和宾语的辨别

(1)词性不同。

宾语一般由名词性词语充当,特定条件下也可以由谓词性词语充当;而补语一般由谓词性词语充当。因此,动词后的名词性成分多为宾语,谓词性成分则需要看与动词的关系。

量词短语中的动量短语一般做补语,物量短语一般做宾语。

(2)关系不同。

动语和宾语是支配关涉关系,回答“谁”、“什么”等问题;中心语与补语是补充说明关系,回答“怎么样”、“多少”、“多久”等问题。动词后的谓词性成分主要依靠这种区别判断是宾语还是补语,即看其能不能够被“什么”代替。

(3)转化方式不同。

有宾语的句子可以转换成“把”字句。“他浪费了一个小时”可以转换为“把”字句,“一个小时”是宾语;“他工作了一个小时”不能转换,“一个小时”是补语。

(4)助词“得”。

结构助词“得”是补语标志。但要注意“得”是构词语素的情况,如“取得、晓得、认得、赢得、使得、省得、分得、获得、觉得、记得、亏得、懒得、乐得、落得、值得”等,这些词后面的成分一般是宾语。

(五)中心语

不同层次、不同位置上有不同的中心语。

不同从此上有不同的中心语可以从下面的层次分析中看出:

一 个 大 好 人

| ) | 1、中心语为“大好人”

| ) | 2、中心语为“好人”

| ) | 3、中心语为“人”

不同位置上有不同的中心语,这比较重要。分为主语中心、宾语中心、谓语中心、动语中心。

1、主语中心语

主语中心主要由名词性词语充当。

谓词性词语也可以做主语中心语,但必须借助助词“的”。分为三类:A、定语为中心语的施事,如“老师的关心”;B、定语为中心语的受事,如“大会的召开”;C、定语和中心语是非施受关系,如“他的健康”。

2、宾语中心语

宾语中心语常由名词性词语充当。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中学汉语语法知识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