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二上不进位加说课稿 二上不进位加课件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二上不进位加说课稿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说课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说课材料)

一、教学内容:

我讲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

不进位加》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了使计算教学不再枯燥、抽象,以学生乘车去

博物馆为主线,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并辅以

多媒体教学手段,给整节课赋以活力生机。

三、教学设想

本节课的安排,参照小学数学认知建构课堂教学模式,目的是要让每

个学生都会用自己内心的体验和主动参与去学习数学,积极参与整个学习

过程,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

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获得新知识,建构新的认

知结构。

四、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主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为教学情境,自然提出数学问题,

在交流中不同的算法,把计算融入观察和摆小棒的活动中,学生通过同桌

交流、讨论明确算理,在练习、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不同情况下采用不同

的计算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认识,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以下三点:

1、知识与技能:通过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笔算加法的教学,使

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笔算加法的书写格式,会正确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引导学生归纳出计算方法,培养学

生归纳、概括能力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

精神以及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本节课教学难点是:竖式计算的对位和计算顺序。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作为主体

在学习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这节课为了

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 设计了如下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大胆猜想

本节课我首先,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教材上的“参观博物馆”的主

体图,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学生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从主题图中

获取信息和发现图中的问题“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根据从图

中获取的信息(每个班前面都有的人数)中研究并猜想出解决方案。“合

乘” 学生会根据已有的认知基础,提出用加法,解决方案,对于学生提

出的方案,我会及时地 肯定和赞扬,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自主学习、获取新知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是现代基础教育改革的亮点之一,学生只有参与到实际的实践活动当中,才能真正理解数学的知识、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这也是新课标强调联系学生实践的主旨所在。因此,我就引导大家:“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我们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好不好?”“如果 二年一班和 二年二班合乘一辆车,车上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学生能很快列出加法算式:36+30,我就紧接着问:“这个算式,你会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呢?请大家各自动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学生就会采用过去的数小棒或列竖式的方法计算,根据学生的完成度,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法及时让学生汇报、交流,可能有数小棒的,有口算的,还有列竖式的等。我再问:“你认为哪种方法又快又准确呢?”学生会说出自己喜欢的方法大家说的各有道理,我们暂且保留大家的意见,用你喜欢的方法对第一个乘车方案的第二个问题进行验证。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学生通过对第二个问题的验证会感觉数小棒较慢一些,“那么列竖式是怎样列的,要注意哪些,又怎样计算的呢?”结合以前一捆加一捆的方法,引导出数位要对齐。这样让学生通过自己归纳出列竖式计算的方法,再加以板书,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三、时间运用,发展能力

由于前两个流程已用去20分钟左右的时间,为了保证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我将例题下面的“做一做”用题卡呈现给学生,并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在小组间进行竞赛,并相互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让学

生间相互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达到自我教育,相互学习的目的。同时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运用了计算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上不进位加说课稿

以上是我对本课时的教学设想,敬请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多多指教,

谢谢!

【篇二】二上不进位加说课稿

2016-2017年最新审定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不进位加法》说课稿(精品)

《不进位加法》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教材第二册 “百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在研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独立解答、合作交流、各组汇报、观察比较等形式,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获得的知识

二、背景分析:

在进行百以内数的认识过程中有加到整十数和退到整十数这一内容的学习,而且在第一学期20以内进位加法计算时主要运用的是“凑十”的方法,学生对整十数比较敏感。在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时,除了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也就是相同数位的数直接相加的方法外,学生会从整十数这个角度去思考:有的学生把一个数直接想成整十数、有的学生把一个数分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有的学生把一个数凑成整十数。学生会出现很多的算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三、教学目标:

(一)联系已有的知识,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过程,能正确地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二)使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三)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以及积极思考、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是:掌握竖式的结构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相同数位对齐和数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四、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来教,灵活实现教学题材的重组和优化。本课教学利用插图,自编故事,创设情境,使教学素材具备激趣引题的兴味;组织学生探究中突出数位相同的数相加的思路这一重点,巧妙引导、淡化讲解,注重学生的纵向比较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突破知识难点。本节课本着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用所学的计算解决问题,这样,使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既体会到计算的价值,又发展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反思

(一)数学应用于生活。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解决问题,将学数学和用数学有机联系起来,让他们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通过交流合作,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在教学设计中,创设和老师一起去商店买衣服的具体情境,“老师只准许买一套衣服该怎样设计购物方案呢?请你们设计一个购物方案,并计算出一共需要花多少钱?”这个实际问题,将教学内容更好的融入了学生熟悉的生活中,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二)讨论研究

通过讨论探索研究知道一题多种算法及竖式写法,使每一个学生经历了一个科学探究过程,感悟了学习方法,有效的突破了难点。

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十分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因为学生是教学中所构成教育活动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尽可能去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思维空间。通过让每个学生在自主探究、讨论等实践活动中,把两位数

【篇三】二上不进位加说课稿

不进位加法.doc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上册不进位加法说课稿

教者:申秀芝

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教材通过参观博物馆的情境图引出两位数的不进位和进位加法。本节课主要解决不进位加法竖式计算中的对位和计算顺序问题。由于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这堂课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运用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位值图,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究、合作学习,将新知识转化、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自主地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因此本节课的目标确定为: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2、通过观察、操作,学生自主、合作归纳出笔算加法的法则。

3、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明确相同数位要对齐的问题。

二、说学情。

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这些都是以直观形式向学生讲解的口算方法,学生的基础比较扎实。本节课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是在口算的基础上的提升,也是以后学习多位数加法的重要基础。由于二年级的学生较小,我就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他们投入到充满探索和创造的数学活动中去。

三、说教学过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他不仅要考虑到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根据这一理念,按照以上教学目标,我对本课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假期里都谁去旅游了?玩的怎么样?

2、(出示主题图)看,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今天聪聪小精灵要带领二年级的全体同学去参观博物馆。你从图上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会回答:二(1)班有36人,二(2)班有30人,二(3)班有35人,二(4)班有34人。)

生:观察,并谈自己看到了什么。

师: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仔细观察后小组内互说)

生:汇报交流:说出从图中得到的信息。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观察的真仔细。那么,你能提出算式是加法的数学问题吗?

预设:1. 二(1)班学生和本班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呢?

2. 二(1)班和二(2)班一共多少名学生?

……

(设计意图产:使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中的情境,收集数学信息这一活动,既培养他们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到学习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价值。)

二、体会算法,解决问题。

1.教学例1

师:那我们就先来解决“二(1)班学生和本班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这个问题(出示例1的情境及问题)

2.引导学生列式、并揭示课题。

师:要求二(1)班学生和他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有多少人,该怎样列式呢?

生:思考并汇报

师板书:35+2=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不进位的加法。

板书课题:不进位加法。

3.结合口算,感悟加法的算理

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你能口算出得数吗? 生:口算交流汇报。

4.摆小棒,探究加法竖式的写法及用竖式笔算的方法和算理。

师:其实,像这样的加法不仅可以用口算算出结果,还可以写成竖式用笔算。那么怎么笔算呢?我们用摆小棒的方法来试一试。

生:动手操作、探索并展示成果。

师:根据摆小棒的过程写出加法竖式,并计算。

二上不进位加说课稿

板书: 3 5

+ 2

——

3 7

5.学生分组讨论,明确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二上不进位加说课稿

师:现在我们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出了二(1)班学生和他们 班的带队老师一共有37人,我们以后计算加法时不仅可以用口算,还可以列竖式笔算。请同学们讨论一下笔算加法应该注意什么?

生:交流汇报。

小结:应注意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对齐,计算时要注意先从个位上的数加起,把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直观操作的体验中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过程

中感悟算法。借助摆小棒的方法进行计算,非常直观地说明了写时要个位与个位对齐,计算时要注意先从个位上的数加起,把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使学生对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对位及计算顺序更清晰、更有条理。

2.教学例2

师:出示例2主题图:

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

35+32= 板书:

一生板演:(边写边介绍做法)

3、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4+5=9,

在个位下面写9,十位3+3=6,在十位下面写6。

3 5

+ 3 2

——

6 7

(所有同学都做完后,交流计算结果,共同纠正。)

根据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应注意什么呢?

(小组内互想说一说)

【篇四】二上不进位加说课稿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不进位加教案

第一课时 不进位加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1~13页例1、例2,“做一做”及练习二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加法。

(2)培养学生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情境中提出并解决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数学问题的全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笔算加法中的“对位”问题。

教具、学具以及课件准备:

课本11页主题图,例1、例2主题图,小棒

教学方法:

教法:讲解、引导相结合法。

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相结合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暑假刚刚结束,你们在假期里都去过哪些有意义的地方?大家去过博物馆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去参观博物馆。出示P11主题图: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仔细观察后小组内互说)

汇报交流:说出从图中得到的信息。

(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出示图。每班有两名老师带队,你们能帮老师解决二(1)班学生和老师一共多少人这个问题吗?(小组交流) 汇报不同的方法。)

同学们说的真好,观察的真仔细。那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老师要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解决课本中出现的问题。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同学们讨论出解决方案了吗,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说一下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方案。

同学们考虑的真周到。那我们就先来验证一下第一种方案吧:

1.教学例1

出示例1情境图:

怎样才能知道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呢?你们是怎么想的?

二上不进位加说课稿

把本班学生人数和老师人数加起来。

同学们,他说的对吗?谁能列一下算式?

生列算式:35+2= (板书)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加法。(板书课题) 同学们能试着把结果算出来吗?

独立计算,遇到问题时小组合作讨论。

汇报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

(1、验证二(1)一共多少人。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

学生汇报:(1)用口算5+2=7 ,30+7=37没(3)用小棒,先摆3捆5根,再摆2根,5根+2根=7根,30根+7根=37根。(4)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5+2=7,在个位写7,十位是3,在十位下面写3,所以等于37。 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的板书:

3 5

+ 2二上不进位加说课稿

3 7

通过小组讨论比较不同的计算方法

利用课本第12页“做一做”,学生在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的过程中,认识到用竖式计算的好处。

同学们,看来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哦。

2.教学例2

出示例2主题图:

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

35+32= (板书)

一生板演:(边写边介绍做法)(2、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二(1)班和二(2)班一共多少名学生? 要求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求两个班的总人数,用加法计算 师:怎么列式? 指名列式,自主探索选出比较快的人,说一说是用的什么方法。

3、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4+5=9,

在个位下面写9,十位3+3=6,在十位下面写6。

3 5

+ 3 2

6 7

(所有同学都做完后,交流计算结果,共同纠正。)

根据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应注意什么呢?

(小组内互想说一说)二上不进位加说课稿

小组汇报:

(1)把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

(2)从个位开始加,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如果有学生从十位开始加起并计算正确,要给予肯定。)

小结:列竖式计算应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加起。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基本练习。(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

(1)做一做。

(2)练习二第1题。

2.独立练习。

练习二第2题(找八位同学上黑板做,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集体纠正。)

3.数学医院。

4.数学与生活

5.二年级的小朋友举行踢毽子比赛,小明踢了35下,小红踢了21下,小丽踢了34下。

(1)小明和小红一共踢了多少下?

(2)小红和小丽一共踢了多少下?

(3)小明和小丽一共踢了多少下?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篇五】二上不进位加说课稿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说课稿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这节课是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它的计算过程,不但巩固了11~20各数的组成这一知识,而且还为以后学生学习整十数加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打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参与学习活动,经历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探索与算理的建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到计算方法的多样化,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养成良好的认真学习的习惯。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根据数的组成,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是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进行准确计算。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具有用学具操作摆图说算式的能力。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方法,正确列出算式,掌握口算方法。

三、说教学程序二上不进位加说课稿

(一)、复习旧知(5分钟)

对11~20各数的组成进行了复习。

(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15分钟)

1、(1)、创设一个“蓝灵鼠”摆小棒的情景: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新朋友。他带来了许多玩具想和大家一起玩。(出示课件,“蓝灵鼠”摆出小棒图:先出示10根,再出示2根)。现在,你也像”蓝灵鼠”那样摆出自己的小棒。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并说一说怎样摆的。师提问:根据你的操作,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会提出一共有多少根小棒的问题。怎样列式解答?先小组内交流,再汇报。 师引导学生汇报,追问怎样算的,并板书:10+2=12。学生会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一种是把小棒放在一起,从第一根数到第十二根,得出10+2=12,另一种是从10往后数两个数11,12,得出10+2=12,还有一种是根据数的组成,10根小棒是一个十,两根小棒是两个一,

一个十和两个一组成12.师肯定他们的计算方法,并进行总结,告诉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

(2)、“蓝灵鼠”看大家算的这么好,他玩得更带劲了,又摆了一组小棒,大家看图(出示课件,“蓝灵鼠”摆出小棒图:先出示10根,再出示3根)。你再像”蓝灵鼠”那样摆出自己的小棒。这次,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后,请同学到前面说一说怎样摆的,提出什么问题,并将算式写在黑板上。师再请别的同学到前面说说是怎么算的并写出得数。

(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都是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

2、“蓝灵鼠”又给我们提出了摆小棒的要求,这次”蓝灵鼠”不仅带来了小棒还带来了“兔博士,(出示课件)。看图,说出图意,再提出问题,并列式。学生们马上会看出课件中盒子里有12个小皮球,盒子外有3个,很快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小皮球?并列出算式:12+3=。

师:如果不看图,怎样想12+3等于几?学生同桌互相摆小棒练习,并说说是怎样摆的,怎样算的。学生先在小组内互相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得出结论:一种从12接着数13、14、15;另一种把12分解成2和10,2加3等于5,10加5等于15。师板书12+3=15.

(以学为主的抛锚式教学。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学,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操作、交流、汇报,在相信学生能力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三)、巩固实践,(12分钟)

以课件形式出示练习题学生在完成前一题后,才可以进行后面的练习。这几道题是课本68页练一练中的题目。(设计多种练习的形式,培养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

(四)、课堂小结(2分钟)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1分钟)

做课本68页“练一练”的第五题

四、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1、探索发现法

培养学生的探索学习能力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用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棒等方法,使学生探索发现计算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

2、示范法

教授例题10+2时,教师起示范作用,使学生理解并明白2要和10根小棒合并到一起。那么在教授例题10+3时,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动手摆一摆了。然后讲授12+3时就可以让同学们自主探索了。

3、实际操作法

为了学生更好的理解算理,采用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棒,更好的直观的理解算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二)学法:新课标指出,教学应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我们的教学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本节课要让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是:学会通过观察、操作,知道口算的道理,能熟练地进行口算.会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探索的能力。

五、说练习作业安排和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练习安排的是教科书第68页的练一练。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主要是例5和例6的小棒图和相应的加法减法算式.这样安排突出重点,简单大方。

【篇六】二上不进位加说课稿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学反思 1. 面对一个新的知识,教师要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思考、去探索相互交流,充分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认识不同的算法,既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个,又让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在交流不同算法的基础上,突出笔算的方法,既传承了数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 2. 本课的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呈现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情景图中提取信息,从而提出问题,为学生的探索提供广阔的空间。在探索阶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独立解决问题,从中体验到探索成功的喜悦。

阿荣旗亚东一小

数学教师:丛广义

2015年11月3日星期二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二上不进位加说课稿 二上不进位加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