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八年级永久的悔教案
《永久的悔》2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学科语文课型新授课年级八年级
课题永久的悔班次
教学
媒体教学
准备学生巩固生字、熟读课文
教
学
目
标
知识
技能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
学习文章平时自然、在日常絮语中蕴含深情的语言风格。
过程
方法抓住叙事散文的特点,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并注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使其懂得审视自己的行为,珍惜亲情,探寻与父母、长辈相处的最佳方式。
教学
重点 1、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2、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
教学
难点 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第二课时
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作者“永久的悔”,知晓了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初步感受了母亲对“我”的关爱和我对母亲的怀念。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品读和感悟作者“永久的悔”。
讲授新课,合作探究
这(1——2段)开点出永久的悔。(3——9段)中间叙事:道明悔的缘由。(10——11段)结尾点题:突出永久的悔。
作用:这样安排结构,条理清晰,主题突出,感人至深。】
2、中间叙事部分作者不仅叙写了母亲受尽的苦难,更主要叙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这样写?【中间叙事部分主要叙写了家庭的基本情况以及自己幼年的生活的苦。写家庭的苦及幼年生活的苦,目的是为了烘托母亲的苦,烘托母亲在苦境中给自己的疼爱,从侧面回答“悔”的原因。作者把自己幼年生活之苦写得越充分,就越能表现母亲生活得更苦,越能表现母爱的伟大,作者悔的程度也就越深。】
重点研读,分析
1、让学生阅读第3、4段,思考这两段主要讲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两段主要讲述了作者贫困的家境,将母亲的大致轮廓也勾勒了出来,为后文的展开铺垫了感情基调。】
2、这两段文中母亲在中秋节给我半块月饼的事是整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
【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这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也饱含了做儿子的多少同情,以及未能尽孝的无穷的悔恨!】
拓展练习
说说自己平日是如何与父母、长辈相处的,从哪些小事中可以反映父母对自己的爱。检讨自己的不足,并思考应该如何去回应、去报答父母、长辈的关爱。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对课文进行了较为详尽地分析,对文中质朴语言所蕴含的复杂情感有了深入体会,明白了文章之所以动人应在于情而非文。通过此课的学习,认识到父母及长辈对自己的关爱,懂得思索探寻与他们相处的最佳模式,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空悲切。
板书
设计 永久的悔
季羡林
本文的结构层次:(1——2段)开点出永久的悔。(3——9段)中间叙事:道明悔的缘由。(10——11段)结尾点题:突出永久的悔。
作用:这样安排结构,条理清晰,主题突出,感人至深。
教学
反思
后记
齐琦
【篇二】八年级永久的悔教案
《送东阳马生序》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复习目标:
1、背诵课文,掌握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把握古人以苦为乐、勤奋自励的精神。
一、导入复习
初四的生活苦,很苦,非常苦。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古文《送东阳马生序》,再次体味宋濂“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勤学精神。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二、出示复习目标
1、背诵课文,掌握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把握古人以苦为乐、勤奋自励的精神。
三、文体作者:
1、解题——文体
《送东阳马生序》,东阳,地名,浙江东阳。马生,即马君则。生,是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关于“序”,古代的一种文体。
古代“序”有两种:一是介绍、评论文章的书序;一是临别赠言的赠序。
本文属于赠序。《送东阳马生序》是作者给同乡后学马生的临别赠言。
2、简介作者:本文作者是宋濂,谁来介绍一下宋濂?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谥号文宪,浦江(现在浙江义乌)人。奉命主修《元史》。
他学识渊博,尤以散文成就最高,立意精深,文字精练朴素。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
宋濂有如此非凡的成就,他的成就来自于什么?
四、背诵课文
这一劝学名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二、按照“动宾/动宾”的形式划分: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三、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四、凭借语感,根据句意进行划分:无/丝竹之乱耳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②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③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生齐读一遍
4、理解性默写
①奠定感情基调、统领下文的句子:
②结论性的句子:
③揭示成功的句子是:
之所以能够这样做的原因是:
五、词句翻译
1、同学们复习背诵的不错,下面再给同学们4分钟时间,对照课下注释和句译提纲复习字词句翻译。
2、下面我们检查一下字词句翻译情况:(屏)
①字词翻译:
(一)、通假字:支被
(二)、词类活用:笔腰
(三)、古今异义词:汤走趋再穷游臭或卒假
(四)、一词多义:以之得益道患或至言故虽
舍寓食若有则意且
(五)、其他重点词:即嗜致怠逾以是因既加冠
硕与游尝德隆望尊援疑质理俟
负箧曳屣皲裂媵人逆旅烨然敝盖
②句子翻译:(屏)
翻译句子应注意把握翻译规律,谁来说一下翻译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一重点词语要译出,二串词成句,三调整语序,四补充省略成分。
(六)、重点句:
1、既加冠(guān),益慕圣贤之道。
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3、余则缊(yùn)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大家答得非常棒,可见大家复习到位,学习用心!
六、阅读理解
给同学4分钟的时间,对照《古诗文一本全》复习以下内容。
1、找出文中最能概括总结作者求学生涯的一句话是: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勤且艰
2、作者求学风餐露宿,困难重重。他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他为什么能够那么做?(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回答)
艰勤
无书难借书抄录
求师难百里叩问
生活难无慕艳意
3、作者写出了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为什么?
“勤”与“艰”有着怎样的联系?
以环境的艰苦对比突出作者勤苦的精神。
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能克服。这是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4、为什么要写同舍生衣饰的奢华?
与我的衣食朴素/贫寒的对比:“被”“戴”“腰”“佩”“备”,连用五个动词,运用细节描写,着力写出同舍生服饰华美,勾勒出他们的形象——烨然若神人。这一比喻越是突出,下面的对比就越是鲜明——反衬自己服饰的简朴,求学的勤苦,也反衬了我不慕荣华,(独得其乐,)而以学得知识,获得知识为乐,不求口体之奉,一心向学的心情。在对比之中得出结论,——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对比手法有何作用?
通过对比,作者要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作用:对比之中得出结论,更形象鲜明、更有说服力
道理:说明了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效果不起决定性作用。
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求学者的态度:要勤奋,能吃苦,有恒心
(鲜明对比,突出要有所成就,环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勤奋、专心和坚韧。)正如韩愈所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5、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的目的是什么?(这
作者通过自己青少年时求学的艰辛和与现在同舍生对比,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专心与否,表达了对马生的期望和勉励之情——在优越的学习环境中更应该勤奋、专心致志地学习。(板书设计)
八、拓展提高:
8、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事尊师的方式?
作者家贫却嗜学,勤且艰,能乐以忘忧,这种学习态度应该肯定。我们可看到:学业的成就,道德的修养,主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而不取决于客观条件。勤和专事学有所成的关键。
明确尊师重教与师道尊严的区别。尊敬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代师生之间应是良师益友,应互相信任,互相交流,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是有利的。
九、拓展提高
(一)联想学习
我国古代文化中刻苦求学的故事
囊萤映雪:囊萤,以囊盛萤。《晋书•东胤传》:“(胤)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以照书,以认继日焉。”《尚友录》卷四:“孙康,晋京北人,性敏好学,家无油,于冬月尝映雪读书。”
悬梁刺股:《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址三引《汉书》:“孙花色品种字文宝,发学,晨夕不休。乃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时大儒。”
凿壁偷光:又作穿壁引光。《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画荻教子:《宋史欧阳修传》:“(修)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获画地学书。
十、结束语:“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在苦难中并不难过”——它可以磨练我们的意志。
让我们感谢苦难,感谢痛苦,它让我们成长。
十一、检测反馈
复习效果如何,我们检测反馈一下。
十二、阳光作业(屏)
必做:卷剩下部分
选做:记叙文阅读一篇
曲仟
【篇三】八年级永久的悔教案
《永久的悔》教学设计
《永久的悔》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①准确认准疑难字词并掌握其意思。
②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①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
②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
3. 情感、态度价值观:①能感受体现于文中的深深的愧疚之情及其产生的原因—— 对母亲的深深的爱。
②引导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使其懂得审视自己
的行为,珍惜亲情,探寻与父母、长辈相处的最佳方式。
[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平实的语言所含的感情。
2.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情感教育。
[教学难点]1.本文的线索是吃的东西,这一点较不常见,对此应稍作分析。
2.文章对母亲的描写不多,却感人至深,原因何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导语一 (放一段抒情性的音乐)
唐代诗人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是呀,母亲的爱是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默默地投洒清辉;母亲的爱是连绵起伏的山峦,绵延伸展;母亲的爱是波澜壮阔的大海,深厚而广博。母亲的爱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爱!她用朴实无华的语言,用默默无闻的行动在天地问抒写着爱的诗篇。
今天我们将走进《永久的悔》,去感受人世问最真诚的母爱,去理解一个儿子的自责、内疚和悔恨之情。
2.介绍作者。
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 生 于1911年,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著有散文集《天竺心影》《朗润集》《留德十年》《牛棚杂忆》等。
二、检查预习作业,读准下类词语并掌握其意思。
盈眶 俯拾皆是 唾手可得 立锥之地 懵懵懂懂 寄人篱下 孤苦伶仃
三、整体把握,明了文章线索。
1. 快速阅读全文,思考下列问题。
⑴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
⑵作者为什么而“悔”?
⑶作者后悔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⑷这篇文章围绕什么来写?(文章的线索)
明确:⑴悔: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⑵原因:母亲受尽了苦难。
⑶表现:文章第10段。
⑷线索:白的、黄的、红的(吃的)
2. 理清文章思路:根据上面的问题划分文章层次。
明确:一.(1-2)开篇设疑(点题)—-点出“永久的悔”。
二.(3-9) 中间叙述—-说明悔的具体内容。
三.(10-11)结尾点题(扣题)—-突出“永久的悔”。
四、合作与探究。
1.作者后悔离开故乡,离开母亲的原因是母亲受尽了苦难,而做儿子的却未能尽孝,以至于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见到母亲的棺材就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仔细阅读,思考下面两个问题,小组讨论形成答案。
⑴这篇文章的叙事线索就是吃的,通过写吃的来回忆母亲,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但是,以吃的为线索的散文并不常见。为什么作者会用吃的作为本文的线索呢?(在文中找答案)
⑵这篇文章的标题是“永久的悔”,重点应写对母亲的怀念,但这篇文章却大量的写家境和幼年的生活,这样写是否偏离了文章的中心?
小结:
⑴第一,我作为一个孩子最关心吃的东西。第二,除了黄的以外,所有我在上面提到的好吃的东西,几乎都与母亲无缘。
⑵首先作者家庭情况及幼年生活情况特点都是苦,写家庭的苦和幼年的苦,目的都是为了烘托母亲的苦,烘托母亲在苦境中给自己的疼爱,从侧面回答了悔的原因。
其次作者把自己幼年生活之苦写得越充分,就越能表现母亲生活得更苦,越能表现母爱的伟大,作者悔的程度就越深。
五、引申。
1.今天我们学习了季羡林老先生的《永久的悔》,作者对母亲有着深深的忏悔,后悔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造成“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结果,如今我们也长大了,对于父母也有了深刻的理解与体会,那么我们又该怎样来回报他们呢?我们先来看一小则短片,再作答。导入《关爱老人,从心开始》。
2.学生发言,老师点拨。
六、作业。
朗读课文,找出文章中让你感动的句子,认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七、板书。
永久的悔
季羡林
悔: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苦→→→悔→→→孝
(母亲)(作者)(我们)
第二课时
一.回顾第一课时所学知识。
二.学生自由朗读,读的过程中注意文中所蕴含的感情,即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和儿子
对母亲深深的忏悔之情。找出文章中令你感动的句子并说说让你感动的理由。
例句:
1. 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
却始终没有回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明确:年幼时不懂事,没有想到如何孝敬母亲;年轻时经济不能独立,虽空运雄心壮志却不乏实现孝敬母亲的愿望,没有等到自己大学毕业,母亲永远的走了,自己永远不能尽孝,没想至此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
2. 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
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
明确: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受尽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含着多少心酸悲伤,也饱含做儿子的多少同情以及未能尽孝的无限悔恨。
三.学生边完成练习册,老师边讲评。
四.作业:预习新课
【篇四】八年级永久的悔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 2《永久的悔》教学案 (新版)语文版
2. 永久的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抓住线索,理清文章的内容。
2、 理清文章的思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体味文章的风格与质朴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深情。 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平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使其懂得审视自己的行为,珍惜亲情,探寻与父母、长辈相处的最佳方式。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深入的品味生活,珍爱生活中的真善美,使学生珍惜现在,珍惜未来。 难点: 理解全文的线索及文章的主题,了解本文在结构安排上的特点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学以前学过哪些与母亲有关的文章?(提问后师生齐背孟郊的《游子吟》) 母亲是天底下最伟大的,可能我们有不理解的时候,但最后我们都有会明白的。因此,从古到今,无论是谁,都对母亲永生难忘,因为我们的生命是她给,我们的未来是他们撑起,我们有理由来歌颂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季羡林老先生,在90高龄写的一篇文章《永久的悔》(板书课题)
二、走进作者:
季羡林:学术大师,自谦“杂家”,但杂而不失精,杂中有重点。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
生于1911年,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文。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
三、预习检测:
给加点的字注音。
盈眶( ) 俯拾皆是( ) 唾手可得( ) 立锥之地( )懵懵懂懂( ) 寄人篱下( )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速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作者悔什么?为什么悔?悔的表现是什么??
3、本文的结构层次如何划分?
4、中间叙事部分作者不仅叙写了母亲受尽的苦难,更主要叙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这样写? 参考答案:
(1、作者悔的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悔的原因是母亲受尽了苦难。悔的具体表现是第十段。
2、本文的结构层次:
(1——2段)开篇设疑:点出永久的悔。
(3——9段)中间叙事:道明悔的缘由。
(10——11段)结尾点题:突出永久的悔。
1
3、中间叙事部分主要叙写了家庭的基本情况以及自己幼年的生活的苦。写家庭的苦及幼年生活的苦,目的是为了烘托母亲的苦,烘托母亲在苦境中给自己的疼爱,从侧面回答“悔”的原因。作者把自己幼年生活之苦写得越充分,就越能表现母亲生活得更苦,越能表现母爱的伟大,作者悔的程度也就越深。)
五、 合作探究:
(一)分析课文第l、2自然段
1.让学生齐读课文第l、2自然段。
2.师: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 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3.师:为什么说它是作者心中“永久”的悔? 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
4.师:作者在第1段用了两个成语“俯拾皆是”和“唾手可得”,它们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抽学生回答,总结。
5.让学生用上面两个成语造句,并加以点评。
(二)让学生默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明了文章线索
1.请学生默读课文。
2.师:刚才大家都阅读了课文,对文章的内容有了大致了解。请大家思考一下,作者这篇怀念母亲的文章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3.师:具体有哪些吃的呢? 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白的黄的红的。
4.师:不错,“白的、黄的、红的”就是本文的线索,它贯穿文章始终。作者为什么要以吃的为线索呢?这一点作者在文中作了说明,请大家找出来。
5.提问学生朗读相关语句。
6.师:因为孩子最容易关心吃的东西,所以作者对小时候的记忆总与吃的联系在一起,这一点可以理解。但为什么母亲吃不到好东西这件事也会让他想起母亲呢?组织学生讨论。
7.让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加以总结。
(三)阅读理解3、4自然段
1、让学生阅读第3、4段,思考这两段主要讲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提问多名学生回答,并总结。
3、师:这两段篇幅不长,却将作者父辈生活的艰辛深深地印人读者脑海。文中有些词语极富表现力,请大家找出来。
4、指导学生用这些词语造句,以加深理解。
5、师:母亲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提问学生回答。
6、师:如何理解“这个五里路,就是我 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 组织学生讨论。
(四)分析阅读5-8自然段
1、让学生细读5~8段,掌握其内容。
2、师:吃白的是最高标准,其次是黄的和红的,作者家平常都吃些什么呢? 提问学生回答。
3、师:但“我”却偶尔可以吃到点白的或黄的,有哪几种途径可以得到呢? 提问学生回答,
4、让学生齐读第7段,注意读出感情。
5、组织学生讨论:文中母亲在中秋节给我半块月饼的事是整篇文章唯一一处对母亲行为的描写,语言极其 朴实,却让人感触甚深,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呢?
(五)重点研读9一ll自然段,进一步感受母子情深
1、饱含深情地朗读“我在她身边呆到 六岁""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2、提问一个学生朗读第10自然段。
2
3、师:这两段是本文最感人的部分、每次读来都让人有一种辛酸的痛。“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 待”,年少时对母亲的恩情理解得并不深刻,等到知道报答时却已不能, 这里面包含了作者多少无奈啊! 指导学生领悟这两段作者平实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深情。
4. 谈谈你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看法。(学生畅所欲言)
六、 精读品析:
1、轻声朗读课文,品味作者情感。
教师做示范,学生学习品赏。
例:在当时,对我来说,月饼可真是神奇的好东西""她根本一口也没有吃。
这句写出了我家生活的极度贫困,很难吃上月饼;也写出了我那时的幼小,不懂事,没有想到母亲。表现了我的悔恨之情。
归纳妙点:
1、文章语言朴素自然,在平实中饱含深情,在字里行间表达出对母亲的思念,由此突出主题:及早尽孝。
2、全文以“永久的悔”为主线展开。开篇点明“永久的悔”,引出对往事的追忆——“悔”的由来,结尾扣题,进一步突出“永久的悔”。条理清晰,主题突出感人至深。
七、拓展延伸 :
学过这篇课文,听过如此感人的故事,假设你是作者,如今回到母亲的坟前,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呢?(提示:可以说说心中的愧疚,或者是告诉后人如何珍惜现在的机会与长辈相处等等。)
板书设计:
永久的悔
季羡林
感情线索:永久的悔——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最深切、最难忘、最真实 )
叙事线索:白的、黄的、红的
教学反思
1、现代散文接近我们的口语,通俗易懂,无需多讲,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积累与迁移,挖掘其思想内涵。
2、以理解性方式听写词语,既注重词语的理解,又锻炼概括能力,有效地实现“能写”“会用”这个目的。
3、同名文章比较阅读,小组合作探究,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又拓展了思维,培养了创造性阅读与理解。
3
【篇五】八年级永久的悔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永久的悔》精品教案 (新版)语文版
《永久的悔》
教学目标:
1、识记并理解生字词,了解有关作者的常识。
2、采用朗读法,抓住文章线索,把握文章的思路,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3、理清文章的思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体味文章的风格与质朴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深情。
4、引导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使其懂得审视自己的行为,珍惜亲情,探寻与父母、长辈相处的最佳方式。
教学重点:目标3.
教学难点:目标4.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学以前学过哪些与母亲有关的文章?(提问后师生齐背孟郊的《游子吟》)母亲是天底下最伟大的,可能我们有不理解的时候,但最后我们都会明白的。因此,从古到今,无论是谁,都对母亲永生难忘,因为我们的生命是她给的,我们的未来是她撑起,我们有理由来歌颂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季羡林老先生,在90高龄写的一篇文章《永久的悔》。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悔”是后悔自己做错事,“永久”是说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点明悔恨的程度,题目点明文章写作内容。
2、作者:季羡林(1911—2009),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文。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著有散文
集《天竺心影》《朗润集》《留德十年》《牛棚杂忆》等。他翻译了印度迦梨陀娑的著名剧本《沙恭达罗》和《优哩婆湿》。
3、作者写作此文时已接近90岁高龄,应《光明日报》记者邀请,写了这篇饱含深情的散文。此文记叙的是他童年时代的生活,他的母亲死于他上大学期间。未能对母亲尽孝成了作者心中永远的痛:年幼时不懂尽孝,年轻时无力尽孝,成年后却无法尽孝。因为母亲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作者,所以在作者的心中也就有了这“永久的悔”。
4、学习生字:
唾手可得(tuò) 孤苦伶仃(dīng) 赖以(lài) 馍馍(mó) 掰(bāi) .....
幸福(fú) 够呛(qiàng) 恃(shì) 蹭(cèng) 懵懵懂懂(měng) .....
5、理解生词。
6、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全文共11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点题,“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第二部分(3—9):记叙“永久的悔”的具体内容。
第一层(3—5):概述家庭基本情况。
第二层(6—8):详细叙述自己幼年的生活情况。
第三层(9):详细叙述母亲的艰苦生活。
第三部分(10、11):篇末扣题,揭示“永久的悔”的具体内容:作者后悔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结果造成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结果。
四、教师小结:
本文通过回忆过去的家庭生活,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也表达了因为再也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悔恨不已的心情。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
第二课时:八年级永久的悔教案
一、 复习导入:
怎样理解记叙文标题的含义?
1、记叙文的标题往往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理解标题的含义也就是要挖掘标题的比喻义和象征义。要善于透过表象,展开联想,就是由此及彼,抓住客观事物、现象间的各种联系和微妙的类似,从而发掘出人物的精神美和事件所蕴涵的哲理美。
2、整体感知,善抓点题句。文章的标题不是游离于内容之外的,而文章的点题句又是理解标题含义的钥匙。用点题句去印证标题含义,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对文章标题含义的理解,一个根本原则就是要对文本仔细琢磨,抓住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主旨来思考,切不可脱离文本,脱离主旨,从字面上去死抠。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学生齐读课文第l、2自然段。
2、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
明确: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3、为什么说它是作者心中“永久”的悔?
明确:因为它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
4、三个“最”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三个“最”既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又写出了对母亲的愧疚感时刻在心头。
5、第2段在文章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文章的中心句。开篇点题,给人留下悬念。
6、作者在第1段用了两个成语“俯拾皆是”和“唾手可得”,它们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明确:俯首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这里形容后悔的事很多。也说俯拾即是。唾手可得——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唾手,往手上吐唾沫。这两个成语说明作者后悔的事有很多,但却能不假思索地说出让他感触最深的事,因为它一直在他心中,是作者无法解开的心结。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细读品味3、4自然段
(1)、让学生阅读第3、4段,思考这两段主要讲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两段主要讲述了作者贫困的 家境,将母亲的大致轮廓也勾勒了出来,为后文的展开铺垫了感情基调。
(2)、这两段篇幅不长,却将作者父辈生活的艰辛深深地印人读者脑海。文中有些词语极富表现力,请大家找出来。
明确:立椎之地、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举目无亲、背井离乡、千辛万苦""
(3)、母亲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明确:娘家姓赵,十分贫穷;不识一字,连名字都没有;走过的最长的路就是从娘家到婆家的五里路。
(4)、如何理解“这个五里路,就是我 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
明确:母亲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家,离开过家乡,特别是结婚以后,更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家务劳动上面了。她把毕生都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这个家庭和子女,而作者年幼时竟不能理解,成年后也未能尽孝。这里饱含了对母亲的思念和对她一生苦难的同情。
2、细读品味5—9段:
(1)、让学生细读5—9段,掌握其内容。
(2)、吃白的是最高标准,其次是黄的和红的,作者家平常都吃些什么呢?
明确::“‘白的’与我们家无缘,‘黄的’与我们缘分也不大,终日为伍者只有‘红的’。”
(3)、但“我”却偶尔可以吃到点白的或黄的,有哪几种途径可以得到呢?
明确:可以从家境较好的大奶奶那里得到一小块馍馍;中秋节母亲会想办法给我弄一点月饼;为二大爷割牛草也可得到一点黄的。
(4)、文中母亲在中秋节给我半块月饼的事是整篇文章唯一一处对母亲行为的描写,语言极其朴实,却让人感触甚深,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呢?
明确:这篇文章语言细腻,母亲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把仅有的一点好吃的都留给了儿子。作者对母亲一生的艰辛感叹不已,对伟大的母爱赞叹不已,对生身母亲怀念不已。
(5)、“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握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这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也饱含了做儿子的多少同情以及未能尽孝的无穷的悔恨!
四、教师小结:
有人说母亲似海,惊涛细浪,无不显示着母爱的博大与宽厚。留在母亲的身边永远是最幸福的,而作者似乎经历了人世间的种种变迁,终于明白了这世间最简单的情感。什么名誉、地位皆可抛弃;任何优越的生活、幸福都不值一提:因为母爱似海。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本文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表面上是以作者的回忆为线索,然而贯穿全文、时隐时现的一条内在主线则是“永久的悔”,全文就是以此为中心展开的。开篇点题,这样安排结构,条理清晰,主题突出,感人至深——点出“永久的悔”;中间叙事——引出“永久的悔”;结
尾思母——解释“永久的悔”。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学生朗读9、10两段。
2、这两段是本文最感人的部分、每次读来都让人有一种辛酸的痛。“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年少时对母亲的恩情理解得并不深刻,等到知道报答时却已不能,这里包含了作者多少的无奈啊!
3、“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点题之句,强调作者后悔的心情,突出了后悔的强烈。
4、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即使整天吃“红的”——作者认为回报母亲的爱是至高无上的,它胜过一切。
三、合作探究:
1、课文开头说到“我‘永久的悔’”,结尾又说“这就是我‘永久的悔’”。作者“永久的悔”是什么?这个“悔”包含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感情?
明确:作者“永久的悔”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这个“悔”里面包含着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深切思念,又包含着因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产生的悔恨。
2、课文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全文以“永久的悔”为主线展开。开篇点明“永久的悔”,引出对往事的追忆——“悔”的由来,结尾扣题进一步突出“永久的悔”。这样安排结构,条理清晰,主题突出,感人至深。
3、怎样体会作者对母亲深厚的感情?
明确:母亲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家,离开过家乡,特别是结婚以后,更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家务劳动上了。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白的”一口也没有吃过。这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作者年幼时不懂事,没有想到如何孝敬母亲;年轻时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无法实现孝敬母亲的愿望;没有等到自己大学毕业,母亲却永远地走了,自己永远不能尽孝了。每想至此,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看到母亲的棺材,想到了母亲思念自己的急切心情;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想到了母亲一生所过的苦日子,心中很不是滋味。觉得对不起母亲对自己的思念,再也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了。作者认为,自己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最后让母亲一个人孤孤单单地死去,永远失去了尽孝的机会。所以作者十分后悔自己在母亲身边生活的时间太少了。由此可见,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
【篇六】八年级永久的悔教案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永久的悔》教学设计
2.永久的悔
新丰初中 傅依梅
学习目标
1.识记并理解生字词,了解有关作者的常识。
2.理清全文的脉络,学习平实自然却又饱含深情的语言风格,从而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追悔莫及的感情。
3.学会做一个有孝心的人,珍惜身边的至爱亲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唐代诗人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是呀,母亲的爱是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默默地投洒清辉;母亲的爱是连绵起伏的山峦,绵延伸展;母亲的爱是波澜壮阔的大海,深厚而广博。母亲的爱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爱!她用朴实无华的语言,用默默无闻的行动在天地间抒写着爱的诗篇。
季羡林老人的一篇《永久的悔》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未能尽孝的孩子对母亲的深深的愧疚之情。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1生字注音
简陋(lòu) 伶仃(dīnɡ) 唾手可得(tuò) ...
够呛(qiànɡ) 轮廓(kuò) 寄人篱下(lí) ...
掰开(bāi) 蹭(cènɡ) 懵懵懂懂(měnɡ) ...
2生词注解
望九:接近九十。望,(年龄)接近。
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这里形容后悔的事很多。也说俯拾即是。
唾手可得: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唾手,往手上吐唾沫。
立锥之地: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
背乡离井:离开了故乡,在外地生活(多指不得已的)。也说背井离乡。 懵懵懂懂:“懵懂”的重叠形式。糊涂,不明事理。
寄人篱下:比喻依靠别人过活。
3作者名片
季羡林(1911—2009),山东清平(今临清)人,当代语言学家。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及中亚古代语文。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文学系主任。著有散文集《天竺心影》《朗润集》《留德十年》《牛棚杂忆》等。
4背景追溯
1933年初秋,季羡林正在读大学三年级,突然传来噩耗,母亲病逝。闻讯后,他立刻从北平赶回官庄。当他跌跌撞撞地进了家门,看见母亲的棺材端放在屋子中央,立刻扑向棺材,抚棺痛哭。母亲的逝去,对季羡林的打击实在太大了,并且成了他终生悔恨的一件事。六十年后,1994年,报社的编辑前来约稿,并且出了题目“永久的悔”。季羡林看了题目后说:“题目出得好,我早就想写这样一篇文章了。”于是就写下了《永久的悔》这篇著名的散文。
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1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3如何理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交流点拨】1.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2.吃的(或“白的、黄的、红的”)东西。
3.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吹动它的枝叶。子女想奉养双亲而双亲却不在了。这里引用古语,表达了作者想要赡养母亲时母亲却早逝的无奈,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二)深层理解八年级永久的悔教案
1文章以“永久的悔”为题目,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为什么要以吃的东西为主线?
【交流点拨】(1)作为一个孩子,最关心的事情就是吃,尤其是在家境不好、没有好东西可吃的环境中。所以吃的东西就在作者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因为家境贫苦,有一点儿好吃的,母亲自己都舍不得吃,总是留给孩子,以至所有好吃的东西都与母亲无缘。所以,这篇怀念母亲的散文就围绕着吃的来写了。
2家庭的基本情况以及作者幼年的生活情况有什么特点?与“悔”有什么关系?
【交流点拨】家庭的基本情况以及作者幼年的生活情况的特点是“苦”。写家庭的苦和幼年生活的苦,目的是为了烘托母亲的苦,烘托母亲在苦境中给
予自己的疼爱,从侧面回答“悔”的原因。作者把自己幼年的生活之苦写得越充分,就越能表现母亲生活得更苦,越能表现母爱的伟大,作者悔的程度也就越深。
四、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走进《永久的悔》,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文章结构上的魅力,更让我们对母爱有了更多的诠释。有人曾这样写道“儿时,母爱是甜甜的乳汁,浓浓的奶香里流淌着无尽的爱怜;童年时,母爱是夏天驱赶蚊虫的蒲扇,为我摇动着多彩而丰盈的梦幻;长大了,母爱不再细细碎碎,而是变成了一根线,一根思念的线。线的这头轻轻地拴着我,线的那头紧紧系着母亲的关爱。”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这片爱的阳光之中,去感受作者“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那份自责、后悔之情。
二、合作学习——讨论与展示
(一)走进人物
作者深情地回忆了他的母亲,试仔细阅读全文,说说文中哪些地方写到了母亲,母亲的哪些话语,哪些事例,哪些细节最让你动情。
【学生活动】仔细阅读课文,用笔勾画出文中写母亲的地方,以及让你最感动的事例、细节尤其让你最有感触的语言。然后反复朗读,各小组讨论、交流。
【交流点拨】(1)文中有三个地方写到母亲。第4自然段写母亲家境贫寒,不识字,没出过远门。第7自然段写母亲把好吃的都留给“我”,从来不尝一口。第9自然段写母亲不曾有过笑容,热切地盼望儿子归来。
(2)最感人的事例:母亲给“我”吃月饼。(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
(3)最感人的细节是:当“我”蹲在一块石头旁边大吃月饼时,并没有注意,母亲是否也在吃。这个细节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疼爱之情。
(4)最感人的话语:“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简单的话里面含着无尽的辛酸和悲伤,还有那深切的思儿之情。
(二)走进语言
1课文第9自然段是个过渡段,试对这一段加以品析。
【交流点拨】第9自然段先是承接上一段写明为什么要大段篇幅地写“我”小时候吃的问题,继而写了几次与母亲匆匆而过的接触。特别是提到了母亲从不笑,说明在困苦的生活中,母亲是坚强的,她默默地承受着生活的重压,因此在“我”的印象中母亲就没有笑过。最后通过邻居大婶的话了解到母亲的内心想法,了解到母亲对儿子的万分眷恋与不舍,勾起作者无限的联想,引发作者无尽的思恋,同时也使作者的“永久的悔”达到高潮。
2“俯拾皆是”和“唾手可得”这两个成语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这两个成语说明:作者后悔的事有很多,但却能不假思索地说出让他感触最深的事,因为它一直在作者心中,是他无法解开的心结。
3“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篇七】八年级永久的悔教案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 永久的悔》教案2
第2课、《永久的悔》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
2.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本文的教学主要从找出文章线索人手,然后围绕这个线索按照段落顺序逐步讲解,所运用的方法主要有问题法、讨论法、教师范读、演讲法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使其懂得审视自己的行为,珍惜亲情,探寻与父母、长辈相处的最佳方式。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学习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平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
2.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情感教育。
难点: 1.本文的线索是吃的东西,这一点较不常见,对此应稍作分析。
2文章对母亲的描写不多,却感人至深,其原因何在?
教学突破:对学生情感的教育不能用说教的方式,可通过演讲,引导学生自己明白体会。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查阅资料,掌握作者情况及作品背景。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第一课时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 从文题入手,创建情景,导入课文 ( 1.)讲述让自己悔恨的往事,进入新课学习
2. 分析课文第l、2自然段
3. 朗读课文,在教师指导下研读l、2自然段
4. 让学生默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
5. 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线索,思考相关问题
一、创建情景。导入课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师:在学习本课之前,我想请大家回忆一下,有没有什么事情让你们至今想起仍悔恨不已呢?2.鼓励学生举手讲述,注意对学生的心结进行开导。3.师:本文题为"永久的悔",它的作者 是当代语言学家季羡林老师,写这篇文章时季老师已年近九十,却还在对一件往事耿耿于怀,可见这件事在他的内心深处有着怎样的地位。那么,让这为九十多岁的老人难忘,始终无法释怀的到底是一件什么样的事呢?(板书课题) 1.低头沉思,回忆往事。2.举手讲述让自己至今懊恼不已的往事,注意情节的完整性。3.听教师讲述,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对本文的学习产生兴趣。
二、分析课文第l、2自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让学生齐读课文第l、2自然段。2.师: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 抽学生回答。 板书: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3.师:为什么说它是作者心中"永久"的悔? 抽学生回答。 板书: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4.师:作者在第1段用了两个成语"俯拾皆是"和"唾手可得",它们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抽学生回答,总结。5.让学生用上面两个成语造句,并加以点评。 1.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感情。 .2.思考回答。 生:不该离开故乡,离开
母亲。3.思考回答。 生:因为它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4.思考回答。 生:这两个成语说明作者后悔的事有很多,但却能不假思索地说出让他感触最深的事,因为它一直在他心中,是作者无法解开的心结。5.用"俯拾皆是"和"唾手可得"造句。
三、让学生默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明了文章线索(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请学生默读课文。2.师:刚才大家都阅读了课文,对文章 的内容有了大致了解。请大家思考一下,作者这篇怀念母亲的文章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1.默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
2.踊跃回答。 生:全文是围绕吃的东西展开的。
3.师:很正确,具体有哪些吃的呢? 抽学生回答。 板书:白的黄的红的4.师:不错,"白的、黄的、红的"就是本文的线索,它贯穿文章始终。作者为什么要以吃的为线索呢?这一点作者在文中作了说明,请大家找出来。5.抽学生朗读相关语句。6.师:因为孩子最容易关心吃的东西,所以作者对小时候的记忆总与吃的 联系在一起,这一点可以理解。但 为什么母亲吃不到好东西这件事也会让他想起母亲呢? 组织学生讨论。7.让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加以总结。 3.思考问题。 生:白的麦子面,黄的小米面和棒子面,红的高粱饼。4.阅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5.朗读:."第一,我作为一个孩子容易关心吃的东西。第
二.除了黄的'以外,所有我在上面提到的好吃的东西,几乎都与母亲无缘。"6.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小组长,作好 讨论记录。生:母亲之所以只吃红的是因为她把白的和黄的让给了我,这让我感动至深。生:母亲艰辛一生,作者儿时无法体会,成人时又无法报答,内心悲凉。7.汇报讨论结果,在教师点拨下明确。
四、本课小结
本课熟悉了课文内容,明确了文章线索,对第l、2自然段进行了分析,知晓了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初步感受了母亲对"我"的关爱和我对母亲的怀念。
五、板书设计
永久的悔
季羡林
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永久的悔: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线索:白的黄的红的
第二课时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阅读3、4自然段,对作者家境和母亲形象有初步认识八年级永久的悔教案
2.阅读5-8自然段,初步感受母亲对自己的关爱
3.重点研读9-11自然段 ,进一步感受母子情深
4.辅导学生完成课堂练习
一、阅读理解3、4自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让学生阅读第3、4段,思考这两段主要讲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抽多名学生回答,并总结。3.师:这两段篇幅不长,却将作者父辈生活的艰辛深深地印人读者脑海。文中有些词语极富表现力,请大家找出来。4.指导学生用这些词语造句,以加深理解。5.师:母亲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抽学生回答,将内容板书(见板书设计)6.师:如何理解"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组织学生讨论) 1.阅读3、4自然段,思考这两段在文中的作用。2.生:这两段主要讲述了作者贫困的 家境,将母亲的大致轮廓也勾勒了出来,为后文的展开铺垫了感情基 调。3、生:立椎之地、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举目无亲、背井离乡、千辛万苦……4.用上述词语造句。5.生:娘家姓赵,十分贫穷;不识一字,连名字都没有;走过的最长的路就是从娘家到婆家的五里路。6.讨论这一句话中所饱含的
深情
二、分析阅读5-8自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让学生细读5~8段,掌握其内容。2.师:吃白的是最高标准,其次是黄的和红的,作者家平常都吃些什么呢? 抽学生回答。3.师:但"我"却偶尔可以吃到点白的或黄的,有哪几种途径可以得到呢? 抽学生回答,将内容板书(见板书设计)。4.让学生齐读第7段,注意读出感情。5.组织学生讨论:文中母亲在中秋节给我半块月饼的事是整篇文章唯一一处对母亲行为的描写,语言极其 朴实,却让人感触甚深,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呢? 1.细读第5-8段。2.思考回答。生:"'白的'与我们家无缘,'黄的'与我们缘分也不大,终日为伍者只有'红的'。"3.生:可以从家境较好的大奶奶那里得到一小块馍馍;中秋节母亲会想办法给我弄一点月饼;为二大爷割牛草也可得到一点黄的。 '4.齐读第7段,体会文中流露的母子情深。5.分组讨论,汇报交流讨论结果,在教师指导下领会文中自然流露的母亲对儿子的关爱情。
三、重点研读9一ll自然段,进一步感受母子情深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饱含深情地朗读"我在她身边呆到六岁……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2.抽一个学生朗读第10自然段。3.师:这两段是本文最感人的部分、每 次读来都让人有一种辛酸的痛。"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 待",年少时对母亲的恩情理解得并不深刻,等到知道报答时却已不能,这里包含了作者多少的无奈啊!指导学生领悟这两段作者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的深情。 1.听教师朗读,感受其感情基调。2·充满感情地朗读第10自然段。3.领悟作者平实的语言中所蕴含的深情,联想自己的情况,体会父母对自 己的爱。
4.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 待"为题组织一次小型演讲会,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4.踊跃发言,说说自己平日是如何与父母、长辈相处的,从哪些小事中可 以反映父母对自己的爱。检讨自己 的不足,并思考应该如何去回应、去 报答父母、长辈的关爱。
四、完成课堂练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疑难字词练习(见随堂练习设计)。2.指导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 1.掌握相关知识。2.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课后习题。
五、本课小结
这节课主要按段落顺序对课文进行了较为详尽地分析,使学生对文中质朴语言所蕴含的复杂情感有了深入体会,明白了文章之所以动人应在于情而非文。学生通过此课的学习,认识到父母及长辈对自己的关爱,懂得思索探寻与他们相处的最佳模式,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空悲切。
六板书设计
永久的悔
季羡林
母亲:娘家姓赵,十分贫穷不识一字,连名字都没有走过的最长的路就是从娘家到婆家的五里路毕生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一辈子都没有笑过 日日夜夜盼着自己的儿子回来,直到去世。
线索
白的:大奶奶给;中秋节母亲想办法弄
黄的:为二大爷喂牛讨得
红的: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一般的纪念性的文章都会围绕被怀念的对象展开,但本文语言平实,对母亲的描写着墨极少,只有一处行为描写和一处语言描写,却同样能触人心弦,让人潸然泪下,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可让学生课外模仿作文。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1)他非常懒,总爱去邻居家憎饭吃。 (2)年少的他懵懵懂懂,做了很多错事,其中有二件让他至今后悔不已。(3)那个工作对他来说垂手可得。(4)他拿出一个馒头,扳了一块给我。
个性练习设计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母亲不知有多少个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回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请随意想像一个片断(如村边眺望、临终思念等)对母亲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
教学探讨与反思
【篇八】八年级永久的悔教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永久的悔》教学设计(共2课时)八年级永久的悔教案
《永久的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
2.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3.本文的教学主要从找出文章线索人手,然后围绕这个线索按照段落顺序逐步
讲解,所运用的方法主要有问题法、讨论法、教师范读、演讲法等。
4.引导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使其懂得审视自己的行为,珍惜亲情,
探寻与父母、长辈相处的最佳方式。
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平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
2.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情感教育。
教学难点: 1.本文的线索是吃的东西,这一点较不常见,对此应稍作分析。
2文章对母亲的描写不多,却感人至深,其原因何在?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建情景。导入课文
1.师:在学习本课之前,我想请大家回忆一下,有没有什么事情让你们至
今想起仍悔恨不已呢? 2.鼓励学生举手讲述,注意对学生的心结进行开导。
3.师:本文题为“永久的悔”,它的作者 是当代语言学家季羡林老师,写这篇
文章时季老师已年近九十,却还在对一件往事耿耿于怀,可见这件事在他的内心
深处有着怎样的地位。那么,让这为九十多岁的老人难忘,始终无法释怀的到底
是一件什么样的事呢?(板书课题)
1.低头沉思,回忆往事。 2.举手讲述让自己至今懊恼不已的往事,注意情节
的完整性。 3.听教师讲述,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对本文的学习产生兴趣。
二、分析课文第l、2自然段
1.让学生齐读课文第l、2自然段。
2.师: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 抽学生回答。
3.师:为什么说它是作者心中“永久”的悔? 抽学生回答。 。 4.师:作
者在第1段用了两个成语“俯拾皆是”和“唾手可得”,它们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抽学生回答,总结。
5.让学生用上面两个成语造句,并加以点评。
三、让学生默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明了文章线索
1.请学生默读课文。
2.师:刚才大家都阅读了课文,对文章 的内容有了大致了解。请大家思考一下,作者这篇怀念母亲的文章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生:全文是围绕吃的东西展开的。
3.师:很正确,具体有哪些吃的呢? 抽学生回答(白的麦子面,黄的小米面和棒子面,红的高粱饼。)。
4.师:不错,“白的、黄的、红的”就是本文的线索,它贯穿文章始终。作者为什么要以吃的为线索呢?这一点作者在文中作了说明,请大家找出来。
5.抽学生朗读相关语句。
6.师:因为孩子最容易关心吃的东西,所以作者对小时候的记忆总与吃的 联系在一起,这一点可以理解。但 为什么母亲吃不到好东西这件事也会让他想起母亲呢? 组织学生讨论。
7.让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加以总结。
四、本课小结
本课熟悉了课文内容,明确了文章线索,对第l、2自然段进行了分析,知晓了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初步感受了母亲对“我”的关爱和我对母亲的怀念。
五、板书设计 永久的悔
季羡林
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永久的悔: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线索:白的 黄的 红的
第二课时
一、阅读理解3、4自然段
1.阅读3、4自然段,思考这两段在文中的作用。
2.生:这两段主要讲述了作者贫困的 家境,将母亲的大致轮廓也勾勒了出来,为后文的展开铺垫了感情基 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