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四年级小数点加减法说课稿 三年级小数点加减法题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四年级小数点加减法说课稿

我的四年级数学小数的加减法说课稿

《小数的加减法》说课稿

刘丽敏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 教材分析

二、 教法和学法分析

三、 教学目标

四、 教学程序

五、 课后反思

一、 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四年级选用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教材,其中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编排了“小数加减法”这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是在学生近期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前面非常熟悉的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学习的,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学生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这一教学内容与老教材相比,突出了计算不在是枯燥乏味,而是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作为计算教学的背景。让学生感到计算学习同样是生动、有趣的,使学生在解答用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时,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小数运算的基本方法。再说,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教材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有意不给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知中。使学生懂得应用旧知来学习新知是获得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 教法和学法分析

小数加减法的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合作交流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三点:

第一,紧密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具有对新生事物好奇的特点,借助“克隆牛”这一较新鲜事物的出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与兴趣。让学生提出2003年我国克隆牛的有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顺理成章地引入小数加减法,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解决问题的活动,主动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巩固提高环节设置我与姚明比身高等的问题情境。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本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学生更能体会出学习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意义,感受数学的价值。

第二,教师大胆放手,学生自主探索

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经验,由学生自己收集有用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一系列学习活动中,教师不给学生任何提示,促使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尝试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活动将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第三,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是,使学生逐渐形成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学时充分利用克隆牛的情境,为学生提供各种素材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空间。首先根据两只克隆牛的对话提出数学问题,探索小数加法方法。然后根据表格提出数学问题,解决小数减法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是学生提出的,所以学生想方设法解决问题的动力也就更大。

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2、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3、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好习惯。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笔算方法及其探究过程。教学难点: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的道理。

四、 教学程序

(一)、以旧引新,知识迁移,

师:大家回想一下,笔算整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首先计算下面两道题,边做边思考。(指明回答,出示课件,复旧迎新,做好铺垫。找准本课学习的切入点。)

师:今天我们学习小数的加减法

二、创设情境,激趣探究

(一)迁移情境,解决加法问题

师:同学们,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我国的克隆技术居世界前列。谁来说一下你对克隆的认识。(学生回答)

2003年10月29日和31日,一对克隆牛在我国山东省莱阳农学院出生。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一头牛叫“健健”,一头牛叫“壮壮”。这对可爱的小牛发出了信息:健健说:“出生时,我的胸围是0.77米”,壮壮说:“我出生时的胸围比健健多0.03米”。

设计意图:采取这种谈话式导课,一是激起学生的兴趣,二是渗透师德教育。

1、师:你能否根据这两条信息,提一道一步计算的问题?(指明回答,课件出示问题)你能试一试吗?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

2、列算式:谁能列出算式?0.77+0.03=?

3、说算法:你能试着用竖式计算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指一名生板演,其余生写在练习本上)。同桌交流以下问题:

(1)列竖式时,先让什么对齐?

(2)计算时,先从哪一位加起?然后再怎样计算?

(3)得数的小数点和谁对齐?

(4)得数末尾如果有“0”,怎么处理? 根据是什么?

师:指明回报并订正板演的竖式。

强调:写竖式时,一定要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得数的小数点要与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

4、验算:0.8这个结果对不对,我们需要怎么做?(验算)请把你的验算方法写在练习本上(指明板演)订正

设计意图:在此过程中,教师起引领作用,启发鼓励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

(二)独立思考,探究减法算法

1、我们再来看看克隆牛带来的其他信息?(课件)你能否根据这些信息,提一道用减法计算的问题?(指明说)将学生分组,分别计算相同难度的不同问题。写在练习本上,并验算自己的结果对不对。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可以锻炼学生合作交流能力,探索出最简单的位数相同的小数减法方法: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得数的小数点和上面数的小数点对齐

2、探索位数不同的小数减法

(1)课件出示问题:管围多多少。

(2)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师:你能计算出得数吗?先独立思考,算完后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指名板演并说说怎么做的。

3、小组讨论,探讨算法

出示不同的书写方法正确与错误的对比

1. 3 1.3 0

-1.2 5 -1.2 5

0.8 8 0.0 5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加深理解。

4、汇报交流,总结算法

(1)全班交流算法,教师板书计算过程。四年级小数点加减法说课稿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错的原因是什么?正确书写格式的依据是什么?在交流中总结出正确的计算方法。

(2)小结计算方法(重点是:①相同数位对齐;②哪一位上不够,用“0”补齐)。 a) 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一样,也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

b) 你知道怎样对齐数位吗?(小数的小数点要对齐,相同数位就对齐了)

c) 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作10

d) 差的小数点应与减数、被减数的小数点对齐四年级小数点加减法说课稿

总结:观察小数加减法算式, 说说在计算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问题?

全面总结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即: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的知识做铺垫,在上一节课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尝试,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在课堂上创设交往、互动的协作学习环境,有利于群体智慧共享。学生在这种人格平等的环境中,自发释放自己的生命活力,享受快乐的学习生活,从而更自觉地承担学习任务。新课标下数学教学,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交流,互争论、共探究,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及责任感、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 我跟姚明比身高

(1)课件出示:姚明身高2.26米

(2)你能说出你的身高,看看你和姚明差多少吗?

2.找朋友

(1)每人在小卡片上写下一个20以内的一位或两位小数。

(2)写完后任意两个学生出示卡片,计算两个数的和与差。

(3)一位同学起立,请他找到他的好朋友,对这两个同学的卡片进行计算

3.走进生活

师:生活当中,买东西最常用的就是小数加减法来算价钱。已经让你们统计了部分课本的价格,我这里仅仅列出了两本,请补充完整。

(1)课件出示:语文数学科学英语课本价格。

o 书 名 单价(元)

o 语文书 : 6.71

o 数学书 : 5.50

o 英 语 :

o 科 学 :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会解决吗?

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是有层次性的,从计算、改错到实际问题的应用,都渗透了本节课的知识点,特别是为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数学、用数学,教师充分挖掘“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原型,在众多的生活实例中选取“购物小票”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恰到好处

地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糅合在一起。课后的延伸,实践的体验,由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发问题,学生的学习必然是积极主动的,有效地巩固了学习的成果。

四、总结:谈一谈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五、 课后反思

小数加减法的教学,旨在让学生经历小数加减法的笔算过程,理解掌握笔算方法,同时理解小数加减法的应用价值,锻炼提高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教学设计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为基准,把握好教学的起点,让学生在自主尝试中,探索新知。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具有相当的基础知识和知识迁移的能力。教学进程中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自己去探索、去获取知识。最大限度地让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在探究算法中使每位学生都有获得成功学习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对“列竖式要对齐小数点”这个重点和难点教学时,两个书写格式对比演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相互质疑。利用学生出现的问题,紧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开展深入的讨论和争论,相互启发,相互学习,自主提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练习内容回归生活,“购物小票”这一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通过感受生活,让学生明确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内涵。

【篇二】四年级小数点加减法说课稿

小数的加减法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小数的加减法》

一、说教材

本课教材是在学生近期把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前面非常熟悉的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学习的,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把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学生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这一教学内容与老教材相比,突出了计算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选择学生熟悉的感爱好的素材作为计算教学的背景,让学生感到计算学习同样是生动、有趣的,使学生在解答用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时,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把握小数运算的基本方法。(根据以上分析及新课标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

(2)合作交流,总结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3)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4)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4、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笔算方法。

(2)教学难点: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的道理。

5、教学预备

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课前预备了2004雅典奥运会女子双人10米跳台跳水两幅画面,投影仪等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

在教学方法上我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合作交流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我在教学时力求体现以下三点:

第一,紧密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盛会奥运会设置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与爱好。让学生提出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爱好。顺理成章地引入小数加减法,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解决问题的活动,主动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巩固提高环节设置买体育用品的问题情境。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本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学生更能体会出学习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意义,感受数学的价值。

第二,教师大胆放手,学生自主探索

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经验促使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尝试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在探索中感悟小

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活动将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第三,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是,使学生逐渐形成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学时充分利用2004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情境,为学生提供各种素材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空间。

三、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我采取迁移、点拨、渗透、对比、反馈等多种指导方法,突出“四让”的特色:(1)问题让学生提出;(2)算理让学生发现;

(3)疑难让学生研讨;(4)评价让学生参与。

以上的“四让”,既符合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也体现了自主探究课堂教学的特色。

四、说教学程序

为达成以上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请大家看,这是2004年28届雅典奥运会,我国跳水运动员双人10米跳台跳水的决赛画面,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

师:也是我国体育健儿在雅典奥运会上为国争光,在世界人民面前展现自我和勇于拼搏的精神。这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那我们一起观察一下他们的成绩,课件出示成绩统计表。

师:同学们,看了这个成绩表后,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回答。

2、提出问题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要求学生把问题写在预备好的纸条上)

随后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显示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情境的创设不仅培养了学生采集信息、整理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爱国情感,渗透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开展本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大家提了这么多问题,哪些是用加法解决的,哪些是用减法解决的?

1、大家提出了这么多问题,会解决吗?同组合作,从这些问题里先选择一个加法问题,再选择一个减法问题试着列竖式算一算。算完,说一说怎样算的。

开始吧。

(1)探索尝试。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通过过程体验,明确算理,体会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2)汇报交流。

①小数加法

师:先说一说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吧,说一说怎样计算的。

53.40+58.20=111.60(分)53.40

+58.20

111.60

首先要把数位对齐,再从低位加起,百分位写0,十分位写6,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最后对齐竖式中的小数点在结果中点上小数点。

师:他算得对吗?谁有补充?

师:大家觉得这两个结果有什么区别?通常情况下,计算的结果小数末尾有0都要化简。所以要写成111.6。谁还想说一说你们解决的加法问题?(包括用多步加法计算解决的问题,可随着学生的发言灵活把握。)

②小数减法

师:你们又是如何解决减法问题的?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53.40-49.80=3.6(分)53.40-49.803.6

首先要把小数点对齐,再从低位减起,百分位写0,十分位4减8不够减,就从个位退一当十再减,14-8,十分位写6,""最后对齐竖式中的小数点在结果中点上小数点。3.60化简后是3.6。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形成“小数点对齐”这一计算规则,不应仅凭借“小数点有没有对齐”自己来评判竖式的正确与否,而应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经验展开分析。结合具体数量思考,也可以从小数的意义分析,根据整数加法的经验,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对齐着列竖式,最便于计算。还可以通过估计进行判定。在教法上,我会先让学生独立探索算法,根据出现的情况引发讨论。

(3)总结算法,多指几名同学汇报,然后课件出示,全体学生读一遍。 ①师: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该留意什么呢?先把你的想法说给同位听听。

②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总结。

列竖式时首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要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低位加起或减起,计算加法时,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计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一当十再减。

师:你们说说小数加减法与什么加减法计算很相似?

师:我们也可以说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样。需要留意的是要对齐竖式中的小数点,还要在结果中点上小数点。最后的结果中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

师:对,计算的结果要化简。我们共同总结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希望大家在以后的计算中能留意这些。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以及把小数的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算法的比较归纳,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比较思想,在比较中体会数学规律既具有普遍意义,又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

(4)验算

师:小数加减计算很轻易出错,你有什么方法检验计算的结果?(假如有困难,教师再提示一下)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刚才的学生刚刚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在此基础上,我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1. 基本练习,出几道直接写得数的一位小数加减法的题,让学生掌握本课的基础知识。

2. 综合练习,是课后做一做1,巩固新知识,发展学生思维的机智性与灵活性。

3. 提高练习,课后做一做2这是小数加减法的两步应用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设计意图】这样的练习的设计有密度,有坡度,形式多样,而且具有层次性。不仅巩固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在这个环节中,还让学生开展了自我评价、生生互评等。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小数是我们生活和学习不可缺少的伙伴。希望同学们平时多留心,多观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作为课堂教学语言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应具有启发性、指导性、应用性。本节课的板书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习重点,解决知识难点,不仅粘贴学生所提问题,还板出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竖式写法,这样安排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附板书设计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1、第一轮比赛,中国队领先2、中国队第一轮和第二轮

加拿大队多少分?总成绩是多少?

53.40-49.80=3.6(分)53.40+58.20=111.6(分)

53.4053.40

-49.80+58.20

【篇三】四年级小数点加减法说课稿

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说课稿

《小数的加减法》说课稿

三沟镇中心小学 王迪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在三年级下册学习了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册的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又分别学习了整数的四则运算、整数加法的运算定理、减法的性质以及简便运算,第四单元又进一步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而本节教学内容从整数加减法引入,先教学加法再向减法迁移,过程中理解“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的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说教法学法

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教师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基于此认识,本课教学教学需要重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一) 口算

1.2+1.4= 1.5+7.5= 2.1+4.8= 136+42=

8.7-6.3= 10.5-3.4= 3.2-1.7= 225-34=

(设计意图:在日常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

(二) 情景引入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书店图书信息,请同学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教师:根据你们得到的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的问题。

(1)买这两本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2)《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

教师:根据你们提出的这两个问题,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学生分别列出:6.45+4.29和6.45-4.29这两个式子。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整数的加减法,那么小数的加减法如何计算呢?下面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小数的加减法如何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将学生置于相关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自然地实现由生活到数学的转换,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小数加减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应用意识。)

(三)小组交流

教师:同学们先先独立思考,在练习本上尝试计算,算完后再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计算方法。

学生尝试独立试算,再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名到前面展示自己的算法。(设计意图: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由理解算理到探索算法的过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由具体到抽象,理解了小数加法的算理,特别是相同数位对齐,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四)班级展示,交流汇报,探究算理

每个小组板演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要这么计算?为什么4和2对齐?表示什么意义?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怎么对齐?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列竖式时应该如何对齐数位的道理。)

(五)自主迁移,探究小数减法的算法

教师:看来小数加法同学们都会算了,那6.45-4.29这道小数减法,你们会计算吗?

教师放手让学生独立试算,教师巡视,在巡视过程中找出有代表性的例子(包括错例)在讲台展示,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对于出现的错例,要引导学生通过集体评议进行分析,找出原因。

教师:计算小数加减法应该注意什么?

预设:相同数位对齐,即小数点对齐。

(设计意图:遵循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重视原有知识、经验对学习新知的迁移作用。)

(六)练习巩固,应用拓展

1、让学生完成“做一做”第1题的2道题,并且验算。

12.53+4.67= 15.62-7.46=

汇报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用什么方法来检验的。

重点引导学生讨论:12.53+4.6是怎么计算的?

教师:大家讨论一下,得数的末尾是“0”,这个“0”可以怎么办?从而回顾小数的性质。

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统计图。

学生独立思考后尝试计算,解决问题,然后交流汇报,全班形成共识。 (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第一题巩固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培养验算习惯。第二题将统计知识与计算融为一体,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的能力。)

(七)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2017年4月11日

【篇四】四年级小数点加减法说课稿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说课稿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说课稿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数加减法》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第95至97页的例1、例2及“做一做”)。本课教材是在学生近期把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前面非常熟悉的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学习的,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把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学生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这一教学内容与老教材相比,突出了计算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选择学生熟悉的感爱好的素材作为计算教学的背景,让学生感到计算学习同样是生动、有趣的,使学生在解答用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时,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把握小数运算的基本方法。再说,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教材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有意不给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把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知中。使学生懂得应用旧知来学习新知是获得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大多在9到10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探知欲和好奇心较强,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由于三年级下册时已经接触了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计算,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又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基于这些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生可以以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为主。

三、说教法

小数加减法的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我在教学时力求体现以下三点:

第一,紧密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盛会奥运会设置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与爱好。让学生提出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爱好。顺理成章地引入小数加减法,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解决问题的活动,主动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巩固提高环节设置买体育用品的问题情境。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本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学生更能体会出学习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意义,感受数学的价值。

第二,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

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经验,由学生自己收集有用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一系列学习活动中,教师不给学生任何提示,促使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尝试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活动将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第三,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是,使学生逐渐形成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学时充分利用2004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情境,为学生提供各种素材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空间。首先根据奖牌榜联想数学问题,带这问题观看比赛,寻找其中隐含的数学信息,然后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是学生提出的,所以学生想方设法解决问题的动力也就更大。

四、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我采取迁移、点拨、渗透、对比、反馈等多种指导方法,突出“四让”的特色:(1)问题让学生提出;(2)算理让学生发现;(3)疑难让学生研讨;(4)评价让学生参与。

以上的“四让”,既符合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也体现了自主探究课堂教学的特色。

五、说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以及法则归纳的全过程,体验迁移、归纳的学习方法。

3、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

六、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的道理。

七、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 同学们一定都知道,全世界最瞩目的运动盛会当属奥运会了。下面,我们就一起到雅典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的现场去感受一下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出示第95页主题图及统计表)

2、从统计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3、从中你想了解什么问题?

下面,我们先来把中国队与加拿大队作一下比较。

(二)尝试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第一张统计表)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出示父子的对话)同学们想一想,这3.6分是怎么得来的?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横式。

(4)如何列竖式计算呢?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请一人板演。

(5)同桌交流计算过程。

(6)全班交流。你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要点。

(7)竖式中的结果3.60与图中父亲说的3.6大小有区别吗?为什么?

教师提示:计算结果要进行简化。

(8)(出示第二张统计表及父子的对话)这111.6分又是怎么得来的呢?

(9)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请一人板演。

(10)同桌交流计算过程。

四年级小数点加减法说课稿

(11)全班交流。你是怎样计算的?

(12)计算的结果111.60还可以怎样写?

(13)怎样计算出中国队第二轮后领先12.6分呢?

(14)学生先独立解答,然后小组交流。

(15)汇报交流结果。请不同思路的学生上黑板板书横式和竖式。

方法一:49.80+49.20=99(分)

111.6-99=12.6(分)

方法二:58.20-49.20=9(分)

3.6+9=12.6(分)

2、教学例2.

(1)讨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完善板书。

(三)反馈练习,巩固提升

1、完成第97页“做一做”的第1题。

选2题让学生独立计算并验算,然后集体订正。

2、完成第97页“做一做”的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集体订正。

3、口算比赛:练习十六第1题。

(四)全课小结,回顾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篇五】四年级小数点加减法说课稿

小数加减法说课稿

说 课 稿

08小教(2)班 刘正义 20081122214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将为大家讲的课题是: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一、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结构及内容简析

《小数加减法》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第95至97页的例1、例2及“做一做”)。

(二)教材简析 :

本课教材是在学生近期把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前面非常熟悉的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学习的,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把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学生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这一教学内容与老教材相比,突出了计算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选择学生熟悉的感爱好的素材作为计算教学的背景,让学生感到计算学习同样是生动、有趣的,使学生在解答用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时,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把握小数运算的基本方法。再说,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教材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有意不给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把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知中。使学生懂得应用旧知来学习新知是获得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教学目标

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的原则并结合学生的学情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掌握两位小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

(2)过程与方法:在教学情境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知识迁移,来归纳总结出小数加法于减法的算理,总结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3)情感 态度 价值观:①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进而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②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算理 。

通过学生的探索和归纳和已有知识的迁移来得出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2)教学难点:①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②整数减小数需要补0的情况。

通过小数性质的回顾,整数加减法的对比来突破难点。

四、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大多在9到10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探知欲和好奇心较

强,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三年级下册时已经接触了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计算,在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基于这些已有知识经验,学生主要以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为主。

五、说教法

小数加减法的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合作交流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我在教学时力求体现以下三点:

第一,紧密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盛会奥运会设置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与爱好。让学生提出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爱好。顺理成章地引入小数加减法,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解决问题的活动,主动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巩固提高环节设置买体育用品的问题情境。体现数学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本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学生更能体会出学习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意义,感受数学的价值。

第二,教师大胆放手,学生自主探索

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经验,由学生自己有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一系列学习活动中,教师不给学生任何提示,促使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尝试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活动将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第三,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是,使学生逐渐形成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学时充分利用2004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情境,为学生各种素材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空间。首先根据奖牌榜联想数学问题,带这问题观看比赛,寻找其中隐含的数学,然后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是学生提出的,所以学生想方设法解决问题的动力也就更大。

六、说学法四年级小数点加减法说课稿

在学法指导上,我采取迁移、点拨、渗透、对比、反馈等多种指导方法,突出“四让”的特色:(1)问题让学生提出;(2)算理让学生发现; (3)疑难让学生研讨;(4)评价让学生参与。 以上的“四让”,既符合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也体现了自主探究课堂教学的特色。

七、说教学程序

(一)教学预备

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课前预备了2004雅典奥运会女子双人10米跳台跳水两幅画面,投影仪等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

为达成以上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二)、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几道是什么算式?

师:对,这是一道我们早已学过的整数加法算式,你们能很快列竖式计算吗? 算出结果后,你怎样证实你算的结果是正确的。 学生独立计算,并选其一展示。 345+159 = 1328-579= 426+98 = 2307-296=

师:同学们,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师:大家对整数的加减法掌握得非常好,生活中我们除了遇到整数之外还会遇到小数问题。我们买东西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小数,那些同学有过购物经验?

师:非常好,大家都有买东西的经验。买东西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小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设计意图】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一致的,复习导入为学生后面利用旧知来学习新知,归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扫清了障碍。 师:好,在整数加减的基础上,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问:同学们你们对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有什么疑问吗?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任务非常明确。师:请大家看,这是2004年28届雅典奥运会,我国跳水运动员双人10米跳台跳水的决赛画面,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

师:也是我国体育健儿在雅典奥运会上为国争光,在世界人民面前展现自我和勇于拼搏的精神。这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交流,课件出示成绩统计表。

【设计意图】情境的创设不仅培养了学生采集、整理、提出问题的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爱国情感,渗透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开展本课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自主学习,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同学们,看了这个成绩表后,你知道双人10米跳台跳水的金牌是怎么确定的吗?

学生回答。

师:从决赛的各轮成绩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 (老师引导补充) 学生回答。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观察比赛成绩表,通过这个表,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2)在第一轮比赛中,中国队领先几分,列竖式计算。

(3) 列竖式计算中国队和加拿大队前两轮比赛成绩的总分分别是多少。

(4)列竖式计算经过前两轮比赛后,中国队领先几分?

(5)、小数加、减法需要注意什么

(四)关注经验,以用促算。

(1)学生说出加法与减法的意义。

(2)根据学生的交流结果列式(加减各一道)(说明意义和整数相同)

(3)学生先估算计算结果(学生独立计算,请两个学生上台板演)

(4)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5)比较几个竖式有什么相同点?

(6)总结得出计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与整数加减法进行比较,得出计算方法是一致的。

(7)重点分析小数进位加法,退位减法以及数位补0的情况。

生:回顾加法与减法的意义。

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设计意图】把学生当成教学资源,教学时注重学生的参与探究,并组织学生交流互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合作交流,探索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列式依据,计算方法,在互动对话中达成意义的理解和法则的掌握,在呈现算法的同时也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正确性。

(五)当堂训练

1、口算下面各题:(多媒体展示)

3.6+1.4 5.7-2.3 7.6-3.1 0.26+0.35 0.93-0.58

0.37+14.3 4.9+0.5 6.2-2.4 4.9+1.5

2、数学小医生,请为下面题目诊断。(板书)

2 0 2 7 . 1 2

- 1 4 . 3 +1 9 . 5 7

6 . 7 3 6. 6 9

【设计意图】加强巩固所学知识。

(六)走进生活,以算激用

1、多媒体出示运用题。

2、创设小董水果店的情景。

3、学会使用计算器来解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走进生活,及时开展巩固练习,使学生把知识迅速内化,形成能力。

(七)总结、回顾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请同学说说)

小数是我们生活和学习不可缺少的伙伴。希望同学们平时多留心,多观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掌握得更好。

(八)布置作业

1、课本97页做一做的第2题四年级小数点加减法说课稿

2、课本98页练习十六第2题,并验算。

【设计意图】加强对知识的巩固。

(九)板书设计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1、第一轮比赛,中国队领先 2、中国队第一轮和第二轮的总成绩是 多少?

53.40-49.80=3.6(分) 53.40+58.20=111.6(分)

四年级小数点加减法说课稿

53.40 53.40

-49.80 +58.20

3.60 111.60

①从末位算起,小数末尾有0要把0去掉

算理 ②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

③进位加和退位减与整数相同

【设计理念】

板书作为课堂教学语言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应具有启发性、指导性、应用性。本节课的板书主要板出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竖式计算和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主要是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习重点,解决知识难点。纵观整节课的设计,突出了让学生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方式来学习,这样,既体现的新课程的理念,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结束:以上内容我仅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教学过程阐明我对本节课的粗浅预设,还敬请各位领导和老师对本堂课提出宝贵意见。

【篇六】四年级小数点加减法说课稿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说课稿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一、说课标:

《新课标》指出,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地应用。同时还指出,在学习过程中要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观察,对比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通过去书店购书的情境创设,让学生更加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二、说教材:

《小数加法和减法》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生活及进一步学习中都广泛的应用,所以掌握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及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据本节课的地位及要求确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数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和学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认识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

2、能力目标:通过自主探究,比较归纳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和抽象概括能力。

3、德育目标: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注意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和计算法则。

三、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知识现状采用了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促了他们的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既明于心又说于口。再按照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发现新知,掌握新知。在自主探究、讨论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会自学探究,并提供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感知、讨论、合作、比较中灵活掌握本节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程序:

调查分析:

在教学小数加法和减法前我对曾对班内几位同学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调查,发现已经有部分学生会计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对于许多学生已知结论的课该如何去上?

在教学安排上,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掌握程度,设计了三个教学层次: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新颖的导课,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更好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好地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我采用了去书店购书的情境导入,让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书,激起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想学,为学生的继续学习搭起了现实生活与抽象数学的桥梁。

(二)循序渐进,探究新知

数学知识的形成有着固有的规律,逻辑性很强,不能有半点的跨越与漏洞,结合数学知识的形成特点。围绕教学重点采用了以下步骤:

(1)让学生根据所给的条件编一步计算题,在探讨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中得出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从而突破重点。再将题目归纳成加法和减法两类,进一步系统的学习。

(2)在探究加法算法上让学生讨论,得出两种方法:一种是把2.58元和3.15元化成“分”为单位或“元、角、分”为单位的整数来计算。提问:摆竖式时为什么分与分,角与角,元与元对齐?得出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为“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埋下了伏笔。另一种是直接用小数计算。竖式的摆法肯定也对,通过这两个数为什么这样摆?得出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一样,都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加,而在小数加法中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可以做到相同数位对齐。进一步突破难点,明确计算原理后,让学生试做另一道加法题,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比较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异同,小数加法的关键是什么?以便学生领会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3)在教学小数的减法时我把探究知识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已发现问题,总结规律、解决问题,达到让学生学会学习,能学习,爱学习的目的。

(4)“试一试”的练习让学生接触得数的小数末尾有0的情况,使学生知道一般要根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

(三)深化练习、巩固新知

练习是数学学习中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解答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加深学生对法则的理解、对法则的应用,更好的领会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以便学生掌握知识并能熟练应用。

1、础知识练习:练一练(口算),判断改错,练习二1-3

2、应用性练习:练习二4-5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新华书店吗?其实在书店里也有许多关于数学的问题,下面就是其中之一。

二、循序渐进,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小明在书店里看到了他喜欢的三本书,价格如下:

《哈里波特》《快乐数学》《蜡笔小新》

2.58元3.15元5.79元

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一些一不步计算的问题吗?

2、对比提出的问题,归纳成两类(加法和减法)

买一本《哈里波特》和一本《快乐数学》一共要付多少元?

买一本《哈里波特》和一本《蜡笔小新》一共要付多少元?

一本《蜡笔小新》比一本《哈里波特》贵多少元?

一本《哈里波特》比《快乐数学》便宜多少元?

3、教学小数加法计算法则

①出示:买一本《哈里波特》和一本《快乐数学》一共要付多少元?

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板书算式)为什么用加法算?

②讨论计算方法:

根据我们以前所学习的知识能解决吗?(可以让学生先小组讨论,然后大堂交流) 把2.58元和3.15元化成“分”为单位或“元、角、分”为单位的整数来计算(板书计算过程,并说出最后结果)

摆竖式时为什么分与分,角与角,元与元对齐?(相同数位对齐)

计算后再把结果转化为元,对于这样的算法你有何想法?(麻烦)

你能不能直接用小数计算?怎样摆竖式?为什么这样摆?这和那种方法是一样的?相同数位对齐,只要把小数里的什么对齐?(板书小数加法竖式)

第二题你会做吗?完成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

③讨论:通过上面两题的练习你觉得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数加法的关键是什么?

④小结: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在小数加法里就是把小数点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最后要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

4、教学小数减法计算法则

①第三、四题怎样列式?5.79-3.15你会算吗?自己试一试

②谁来提醒大家小数减法要注意些什么?

③3.15-2.58可以自己试一试

这一题与上一题有什么不同?(退位)小数退位应遵循什么规则?

④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结果的小数点要怎样点?

⑤小结: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一样,都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在小数减法里就是把小数点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一作十再减;最后要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

5、刚才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你觉得小数加减法应遵循什么方法?(整数加减法)不同的是特别要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

6、今天我们学的是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书上8、9页的内容,回去后大家在仔细看一看。

7、完成“试一试”

学生可以先独立完成,然后比较在结果上和前面几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小数末尾的0可以怎样处理,为什么?

8、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三、深化练习、巩固新知

1、完成“练一练”第1题。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完成“练一练”第2题。

完成“练一练”第3题。重点交流第1、3题怎样算

2、二第1、2、3题。

3、判断改错:(数位不对齐的,小数末尾0没去的,减法做成加法的三种类型)

4、做练习二第4、5题

四年级说课稿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小数加法和减法》说课稿

一、 设计思路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四年级小数点加减法说课稿 三年级小数点加减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