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矛盾,子夜
朱自清在清华(爱国、苦闷的知识分子)
朱自清离开北京整整五年,想不到如今又回来了。举目无亲,只好先住在朝阳门边一位朋友的家里。他在北大读了四年书,虽也玩过几回西山,但多在城圈子里呆着,始终没到过清华,对它很是陌生。
清华设在北京西北部的清华园,环境幽静,风景优美,原是端王载漪的王府。这位红极一时的王爷,由于支持过义和团的活动,一下子变得黑黑,被流放新疆,王府也被充公,后被当局选为校址。清华大学前身为“清华留美预备学校”,于1911年正式开办,是依据美国国会于1908年通过的所谓退还“庚子赔款”剩余部分的法案创立的,它的任务就是培养留美学生。1925年清华进行改革,增设大学部,朱自清就是因此而被聘的。
那时清华大学的教务长是张仲述,朱自清不认识他,于是和那位朋友商量写一封信去,约定第三天上午前往拜访。朱自清做事认真,他问朋友,从朝阳门到清华10点钟出发能到得否?朋友也说不清楚,建议他8点钟起身,雇洋车直到西直门换车,以免老等电车误事。第三天是个阴天,他跨出朋友家门口已经是9点多了,心中不免有点着急。车又走得慢,磨磨蹭蹭的,刚出城一段路还认识,再下去就茫然了。路上只有他一辆车,落落漠漠的,闷时只能看看远处淡淡的西山。好容易过了红桥、喇嘛庙、十刹海、看到柳树前一面牌,上写着“入校车马缓行”,算是到了;但进了大门还走了六、七分钟,才是真正到达目的地。看表已经12点了。坐在客厅等一忽儿,出来一个高个子长脸的,样子很能干的人,这就是他所要会见的教务长张仲述,谈到12点过,宾主才客气地分手了。 过了两天,朱自清带着简便的行李,从朝阳门朋友家搬出,住进了清华园古月堂。清华园很美,绵密的绿树丛中,蜿蜒着清清的溪流,郁葱的伞松,青青的草地,宽敞的教室,巍峨的礼堂,小小的荷池晃荡着岸边小树的倒影,池莲迎风起舞,散发出阵阵幽香。这样的风味和南方自不相同,别有一番气韵。但朱自清孤身一人,刚来乍到,没有什么朋友,心里十分寂寞。在江南时,他晚上睡眠极好,照例是一觉到天明,北来之后,却睡不安稳,夜夜有梦,而且从来没有一个是清清楚楚的,醒来不知所云,恍然若失。 最难堪的是每早将醒未醒之际,残梦依人,腻腻的不去;忽然双眼一睁,如坠深谷,万象寂然——只有一角日光在墙上痴痴地等着!我此时决不起来,必凝神细想,欲追回梦中滋味于万一;但照例是想不出,只惘惘然茫茫然似乎怀念着些什么而已。①纷乱的梦境反映的是不宁的心绪。其实,朱自清到北京之后,一直强烈地怀念着南方那段生活。 不知怎的,总不时想着在那儿过了五六年转徙无常的生活的南方。转徙无常,诚然算不得好日子;但要说到人生味,怕倒比平平常常时候容易深切地感着。①一天,他实在闷得慌,乃决意进城去,在海淀下了汽车,找了一个小饭馆,拣了临街的一张小桌子,坐在长凳上,要了一碟苜蓿肉,两张家常饼,二两白玫瑰,自斟自酌,不由又想起在江南的生活,情动于衷,从袋里摸出纸笔,在桌上写了一首《我的南方》:
我的南方,
我的南方,
那儿是山乡水乡!
那儿是醉乡梦乡!
五年来的跋徨,
羽毛般的飞扬!
呵!他怎能忘了南方的山山水水,乡土人情?那里有他的亲朋故友,有他年老的父母和弱妻稚子。在那里,他有过快乐,也有过痛苦,南方毕竟是他耕耘过的土地,汗水洒过的地方啊!
10月的一天,他接到南方来的一封信,是父亲寄的,其中写道: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看到这里,朱自清不禁悲从中来,泪如泉涌,想到父亲待自己的种种好处,特别是八年前料理祖母丧事完毕,父子同车北上,在浦口车站分别的情景,犹如电影镜头一样历历在目,他似乎还看到父亲为给自己买桔子,蹒跚地走过铁道,两手上攀,两脚上缩,肥胖的身子显出努力样子的背影。想起当时的一切,他十分后悔自己那时年轻无知,不能体察父亲爱子之情,心中还老嫌老人说话不漂亮,暗地里笑他的迂。又想到,父亲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东奔西走,可家中光景竟一日不如一日,以致老境如此颓唐。又想到,他近来情郁于衷,常常动怒,但始终惦念着自己和自己的儿子。哀伤和想念之情如滔滔潮水,铺天盖地而来,在晶莹的泪光中,他仿佛又看见父亲肥胖的,穿着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是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他含着泪水,伏案疾书,以朴实的笔调细致地叙写那次和父亲别离的情景,透过父亲的一言一动,揭示了他对儿子的无限怜惜、体贴、依依难舍的深情。心灵在纸上疾走,他对父亲的刻骨思念之情,如涓涓流水,倾泻于字里行间,溶注于父亲的背影之中。写到最后,他深情地呼告道:“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平淡一语,蕴蓄着他对年迈父亲的刻骨相思。22年后,当《文艺知识》编者问他写作这“我写这《背影》一“清华的同学不要走,没有事”!朱自清发现大家纷纷在逃避,赶忙向前跑了几步,向一堆人旁边倒下,这时他听到了劈劈拍拍的枪声。过了一会,觉得有鲜血流到他的手臂上和马褂上,心里明白屠杀已在进行了。只听见警笛一鸣,便是一排枪声,接连放了好几排。枪声稍歇,朱自清茫茫然跟着众人奔逃出去,这时他身旁的两个同伴又中弹倒下,便不由自主地跟随着一些人向北躲入马厩里,厩卧在东墙角的马粪堆上。不到两分钟,他忽然看见对面马厩里有一个兵手拿着枪,正装好子弹,似乎要向他们放,于是大家便立即起来,弯着腰逃出去,走出马路到了东门口。
枪声仍在劈劈拍拍的响,东门口拥塞不堪,他看见地上躺着许多人,他们推推搡搡,拥挤着从人身上踏过去。他看见前面一个人,脑后被打伤,在汩汩地流着血。他终于从人堆上滚了下来,后来才知道,那人堆里有不少是死尸。朱自清和两个女学生出东门沿着墙往南行,枪声又响了,他们想进入一个胡同躲避,刚要拐进去,一个立在墙角穿短衣的男人对他们轻轻地说:“别进这个胡同”!他们听从他的话,走到第二个胡同进去,这才真的脱了险。事后得知街上还有抢劫的事,大兵们用枪柄、大刀、木棍,打人砍人,而且还剥死人的衣服,无论男女,往往剥得只剩一条短裤。据统计,这一天当场被杀死47人,受伤200多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为鲁迅所指责的:“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在这一天,朱自清算是历尽艰险,死里逃生了。
段祺瑞政府为了掩饰血腥罪行,在21日《申报》上发表了一个“指令”,污指共产党人“假借共产学说,啸聚群众,屡肇事端”,并说此次惨案系李大钊等“率领暴徒数百人,手持枪棍,闯袭国务院,泼火油,抛炸弹,以手枪木棍袭击军警,各军警因正当防卫,致互有死伤”。
既屠杀于前,复污蔑于后,人间竟有如此卑鄙之事。朱自清看了报纸,勃然大怒,觉得“除一二家报纸外,各报记载多有与事实不符之处”。他在房间里踱着,心想:“这究竟是访闻失实,还是安着别的心眼儿呢?”考虑了一会,他乃决意写一3月18日是一个怎样可怕的日子!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这个日子! 这一日,执政府的卫队,大举屠杀北京市民——十分之九是学生!死者40余人,伤者约200人!这在北京是第一回大屠杀! 思路顺势而下,他迅笔疾书,细致地描写了当时群众请愿游行的情景,指出其中绝大多数是北京学生,没有拿着什么“有铁钉的木棍”,秩序也很好,连“嚷声”也没有,充分说明了群众完全是徒手请愿,和平示威的。有力批驳了反动当局说他们携带武器闯袭国务院的谎言。在文章中,朱自清以自己在这次大屠杀中所见所闻为线索,紧扣反动当局的种种污蔑,一环紧一环,一层深一层地揭露事实的真相。他把见闻与感想紧紧地连结在一起,使作品具有扣人心弦的叙事揭理的特色。他绝不就事论事,也不抒发空洞的言论,只是抓住大屠杀是反动政府策划已久的大阴谋这一要害,择选最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进行描写,以血的事实,批驳墨写的谎言。他寓理于事,于事揭理,文章叙事过程就是对军阀政府的暴露和控诉的过程,无情地揭露了段祺瑞的狰狞面目。晨光微熹,斗牛苍淡,北风撼户,寒气袭人。
朱自清猛猛地抽一口烟,端起茶盅喝了一口水,又提笔在结尾处写道:
这回的屠杀,死伤之多,过于五卅事件,而且是“同胞的枪弹”,我们将何以间执别人之口!而且在首都的堂堂执政府之前,光天化日之下,屠杀之不足,继之以抢劫、剥尸,这种种兽行,段祺瑞等固可行之而不卹,但我们国民有此无脸的政府,又何以自容于世界!——这正是世界的耻辱呀!
朱自清万万没有想到,他到北平刚刚半年,就历经了这么一场黑色风暴,而且成为目击者,以亲身经历为这黑暗的一天,写下了血的纪实。
最令他感到伤心的是,清华学校一个学生韦杰三当场被枪击倒地,是同学们冒死把他抬出来的。韦杰三他是认识的。有一天,他正坐在房里看书,忽然有人敲门,进来的是一个温雅的少年,这就是韦杰三。他是由朱自清的同学苏甲荣介绍来的,说是前晚来过,因先生不在,所以这回又特地来的。闲谈了一会,就很有礼貌地告辞了。后来,韦杰三的国文课被分配在别的老师班里,他很想转到朱自清的班上,没有成功。韦杰三家境并不宽裕,父老弟幼,因家贫弟弟失学,他自己的学费,一小半是靠休学做教员赚来的,一大半是靠向人告贷的。他虽穷,但绝不愿平白接受人家的钱,年纪虽轻,却极有骨气,朱自清对他很有好感,觉得他很可爱。3月18日早上,朱自清还碰到他,和平常一样,他微笑着向老师点头问好。游行回来的晚上,朱自清得到消息,说他已经很危险,第二天早上,传闻已死了。朱自清很是痛惜,不料无意中在学生会布告栏上得知他还活着,不禁大为高兴。翌日,便进城往协和医院看望,谁知迟了一个钟点,医院不让进。朱自清怅惘地在医院门口徘徊了一会,问门房道:“你知道清华学校有个韦杰三,死了没有?” “不知道!”门房回答道。
朱自清呆到傍晚,无法可想,只好怏怏而归。21日,得到消息,韦杰三不幸于早上1时48分去逝,就在20日的半夜。朱自清十分后悔,那天若是早去一个钟点,还可见着一面!
23日,清华同学入城迎灵,朱自清12点才知道,已来不及去了。下午,在旧礼堂入殓,朱自清走到棺旁,只见韦杰三的脸已变了样子,两颧突出,颊肉瘪下,掀唇露齿,完全不是平日见到的温雅模样了。仪式之后,棺盖合上,礼堂里一片唏嘘声,他对着棺柩默念道:“唉,韦君,这真是最后一面了!我们从此真无再见面之期了!死生之理,我不能懂得,但不能再见是事实,韦君,我们失掉了你,更将何处觅你呢?”4月2日,他怀着无限悲痛的心情,写了《哀韦杰三君》一文,以志自己的哀伤之情。
“三·一八”的风暴又搅乱了朱自清本已平静的心境。时代的风雨,强烈地冲击着他的心弦,撞开了他的回忆之门。在寂寞的古月堂里,他时常凭窗眺望,默思着自己曾经向往过的生活,走过的道路。
在我的儿时,
家里人教给我塑像;
他们给我泥和水,
又给一把粗笨的刀;
让我在一间小屋里,
塑起自己的像。
在《塑我自己的像》一诗中,他深沉地回顾自己思想的脚印。开始时,家里人要他“好好地塑一座天官像”,但他觉得“天官脸上笑太多了,而且弯腰曲背怪难看的”,于是背着家人,偷偷地塑起一座“将军”的像:他骑着一匹骏马,拿着一把宝刀—— 那种一往无前的气概,仿佛全世界已经是他的了。
家里人很欣赏,全都“微微地笑着”,可是“骏马与宝刀,终于从梦里飞去”。于是他悄悄地打碎这座像,另塑一个“用手支衬着下巴”的思想者的像。但“这么塑、那么塑,塑了好些年,怎么也塑不成!”由是:我重复妄想在海天一角里,塑起一座小小的像! “这只是一个‘寻路的人’”,只是想在旧世界里找些新路罢了。 可悲的是连这么一个小小的愿望都无法实现:但我的刀太钝了,我的力已太微了;
而且人们的热望也来了,人们的骄矜也来了;
热望也足以压倒我,
我胆小了,手颤了,
我的像在塑以前已经碎了!
但我还是看见它云雾中立着——但我也只是看见,它去云雾中立着!
所谓“塑像”,其实就是理想,一尊尊塑像的破碎,就是一个个理想的破灭。绵长的思绪,心血的潮踪,反映的正是朱自清主观愿望被现实风浪不断粉碎后的痛苦呼声。“五卅”红色浪潮刚刚过去,“三·一八”黑色风暴紧接到来,这时南方又响起了隐隐的革命雷声。乌云翻滚,电闪雷鸣,时代的空气是紧张而窒息的。
云漫漫,雾沉沉,路在何方?正如他看到的那“寻路人”的像,只是在“云雾中立着”,是那么地朦胧,那样地渺茫。彷徨而惆怅的情绪,又如一团棉絮充塞了他的心坎。紧接着,他又写了一首长诗《朝鲜的夜哭》,说的是朝鲜亡国之痛。 群鸦偏天匝地的飞绕,何处是他们的家乡? 何处是他们的家乡! 他们力竭声嘶的哀唱。 天何为而苍苍, 海何为而浪浪, 红尘充塞乎两间,又何为而茫茫? 太仓的秭米呵, 沧海的细流呵, 这朝鲜半岛老在风涛里簸荡! 有的是长林丰草,有的是古木荒场, 仿佛几千万年来没个人儿来往。 只鸦声像半夜的急雨,只暮色像连天的大洋,这朝鲜半岛老在风涛里簸荡! …… …… 诗歌一开始便勾勒了朝鲜凄惨荒凉的景象。沦亡国土上的老百姓要趁夜之未央,“痛痛快快来一哭君王”,他们频频哀告君王在天之灵,汹涌的号啕声和呜咽的潮水声相应和,但结局却是招来了敌人铁骑的践踏。诗歌最后哀呼道:你箕子的子孙呀!你要记着——记着那马上的朗笑狂歌! 你在天上的李王呀!你要听着——听着那马上的朗笑狂歌! 风还是卷地地吹,雨还是漫天地下;
天老是不亮呵,奈何! 天老是不亮呵,奈何! 黑夜沉沉,风雨凄凄,诗“这孩子是只可以养着玩儿的。”果然不到3岁就死了。还好,其他几个子女都极健康,迈先长得结实极了,比父亲还高过一头,闰儿最乖,就是瘦些,阿采和转子也好,五女全家算她长得好看。朱自清兴致极高,带着陈竹隐和孩子们游逛了瘦西湖、平山堂等名胜,还津津有味地进行讲解。一天,陈竹隐看他说得头头是道,便开玩笑地说:“我看过一
我们想告诉你,五个孩子都好,我们一定尽心教养他们,让他们对得起死了的母亲你!谦,好好放心安睡罢,你。
朱自清在扬州住了10天。8月下旬,他和陈竹隐赶到南京,为妹妹玉华主持婚事。玉华系朱自清幼妹,7岁那年,由父母包办许婚某氏,谁知对方长大后眠花宿柳,品行不端,玉华不同意这门亲事,但在当时,父母之命、媒约之言很难更改。朱自清同情妹妹的不幸遭遇,耐心说服父母,并去信对方表明意见,经反复交涉,玉华终于得以解除旧约另择良偶。妹妹婚事完毕之后,朱自清夫妇遂在南京漫游,他认为,“逛南京就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你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想到六朝的兴衰,王谢的风流,秦淮的艳迹。”①他去鸡鸣寺体味那一缕幽幽的古味,坐在豁蒙楼上喝着茶,看苍然蜿蜒着的台城,又从寺后拣路登上台城,踏着茸茸的细草,看成群的黑蝴蝶在微风里飞舞。一天,他们出城去玄武湖,顿感湖面和以前大不一样,只见烟水苍茫,与西湖的静绿不同,俨然有长江大河的气势,有月的晚上,一片空镑,无边无界。他们还到清凉山扫叶搂,欣赏从山下扑到人眉宇上来的一片滴绿的树,享受那一股清凉味。莫愁湖在华严庵里,湖水不能泛舟,但有荷花。他们在临湖一带屋子里凭栏眺望,觉得颇有远情。玩秦淮河时,他不禁想起十几年前和俞平伯夜泛的情景,颇有沦桑之感。明孝陵、雨花台、燕子矶、中山陵等古迹名胜,都留有他们的足迹。
转眼间不觉暑期已尽,清华要开学了,遂偕陈竹隐匆匆北上。9月3日,返抵学校,换了个住处,在北院九号。
当朱自清在欧洲旅游时,清华大学经历了一次人事的大变动。早在1930年5月间,学校曾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驱罗”风潮,校长罗家伦被迫辞职。阎锡山想安插山西人乔万选任校长,上任时又被师生拒于门外。1931年4月,当时兼任教育部长的蒋介石,委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副教育主任吴南轩为清华大学校长,吴南轩上任不到一月,又爆发了“驱吴”运动。教授会谴责他“大权独揽”,“视教员为雇员”,要求教育部“另简贤能”,不然全体教授与清华脱离关系。学生自治会发表声明,坚决支持教授会决议。吴南轩在教授会与学生会的联合反对下,被迫于7月辞职离校。1931年10月10日,教育部乃委派原教务长梅贻琦任清华校长。
梅贻琦对朱自清很赏识。本来朱自清只是中国文学系代理系主任,出国时由刘文典担任此职,从欧洲一回来就被正式任命为系主任。
开学了。10月14日,中国文学系开迎新大会,朱自清以系主任身份首先讲话,报告此次旅欧见闻,着重介绍了英国的读诗会和名人住宅以及游逛加尔东尼市场的情况。俞平伯在会上也说了话,主要讲歌诗与诵诗之区别。
这学期中文系新来一位教师,三十多岁,披着一头黑发,架着一副银边眼镜,穿一件黑色长衫,风度潇洒,气宇非凡。在课堂上,他抽着香烟侃侃而谈,兴致盎然时,竟然忘了下课,极受学生爱戴。这位新教师就是著名诗人闻一多。他本来在青岛大学任教,由于南京政府和山东地方势力倾轧争斗,把学校搞得乌烟瘴气,愤而辞职,回到母校执教。他除担任一年级的国文课外,并讲授“王维及其同派诗人”、“杜甫”和“先秦汉魏六朝诗”等课。闻一多这时思想正处于从“向外发展”到“向内发展”的转变,潜心于《诗经》、《楚辞》、《唐诗》等研究。朱自清本学期主要讲授“诗”、“歌谣”、“中国新文学研究”三门课,后又开讲“陶诗”和“李贺诗”,努力从事国学的钻研。学术兴趣一致,思想状况也大体相同,交往日渐密切。闻一多常常从自己寓所新南院72号,到朱自清北院9号叙谈,交换学术见解。
朱自清新建了家庭,生活比较安定,陈竹隐本想在清华找份工作,但校方当时规定,教授家属一律不能在校做事;如到外面字校去,则所挣薪金还不够应酬,因此她就留在家里主持家务。为此,朱自清绝无后顾之忧,可以安心做自己的事,埋头走自己原先拟定的路了。陈竹隐回忆说:他的作息时间是按排得很严格的:早晨起床作早操,用冷水擦澡,洗脸,濑口时就把书放在洗脸架上看,然后喝一杯牛奶就到图书馆去。中午回家吃饭,饭后看报。
图书馆一开门便又去了。吃罢晚饭,还要去图书馆,直到闭馆才回家。进家门便又摆上东西写,一直到11点休息。除了生病,我从未见他11点前睡过。我常劝他中午休息一会儿,他也不听。他一辈子吃饭都是大口大口地很快地吃,深怕耽误时间。……他真是抓紧匆匆来去的分分秒秒地读呀,写呀!连每天我们说话的时间都很少。①
陈竹隐和武钟谦是完全不同类型的妇女,一个是在传统封建思想熏陶下长大的旧式女子,一个是在新文化培育下成长的新女性。陈竹隐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和朱自清的性格也不一样,因此两人的结合,要有一段适应的过程,感情的摩擦与矛盾是在所难免的。旅欧期间两人通信频繁,但朱自清却从中产生了不少无谓的烦恼,每当他发现陈竹隐信中“着语极淡”或“行文太含蓄”,以及“没有‘亲爱的’三个字”时,便疑神疑鬼,以为另有“新知”,“有所暗示”,弄得“心殊不安”。①这是朱自清婚后不久的一段《日记》:……隐好动与余异……余实爱隐,不欲相离;隐似亦相当地爱我,但不以相离为苦。两两相比,隐实视予为摩登。然摩登之男女,实不宜于不摩登之婚姻。我是计较的人,当时与隐结婚,盼其能为终身不离之伴侣;因我既要女人,而又不能浪漫及新写实,故取此旧路;若隐兴味不能集中,老实话,我何苦来?结婚以来,隐对清华孤寂之生活终觉不习,口虽不言,心实如此;甚至同是饭菜,亦觉人多同吃时有味多了。如此情形而仍勉力维持,她亦煞费苦心,但为长久计,便颇不妙;现在办法,只有想法使她在清华园也能有些快乐;天气渐暖,动的机会也许多些。但我们皆是三十左右的人,各人性情改变不易;暂时隐忍,若能彼此迁就,自然好极,万一不能,结果也许是悲剧的。自问平素对事尚冷静,但隐不知如何耳。说起来隐的情形,我一向似乎并未看清楚,可是不觉得如此,现在却觉得了解太少;一向总以自己打比方来想象她的反应;现在渐觉不然,此或许是四川人与江浙人不同处。
心理天平难以获得平衡,感情之塔也有点倾料了。一天傍晚,他路过故居西院,只见夕阳残照,枯树在晚风中瑟瑟哀鸣,一股凄恻之情猛然袭上心头,不由强烈地想起武钟谦在世时对自己和孩子的恩情。回到家中心里还不能平静,乃提笔赋诗三首:
月余断行迹,重过夕阳残。
他日轻离别,兹来恻肺肝。
居人半相识,故宇不堪看。
向晚悲风起,萧萧枯树寒。
三年于此住,历历总堪悲。
深浅持家计,恩勤育众儿。
生涯刚及壮,沈痼竟难支。
俯仰幽明隔,白头空自期。
相从十余载,耿耿一心存。
恒值姑嫜怨,频经战伐掀。
靡他生自矢,偕老死难谖。
到此羁孤极,谁招千里魂?
一天深夜里,四周很静,只有寒风拍窗低吟,他凭灯枯坐,又强烈地仆念起武钟谦,想起她生前种种好处,总感到自己对不起她。往事如潮水一样猛然扑来,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便于桌上铺开稿纸,低头写道:谦,日子真快,一眨眼你已经死了三个年头了。这三年里世事不知变化了多少回,但你未必注意这些个,我知道。
回忆之门一经撞开,亡妻一颦一笑,一言一行,恍然如在目前。在孤黄的台灯下,他强忍住心中悲恸,边想边写,深情绵邈地回叙着亡妻生前的一切,回忆着她12年来对自己和孩子的万般情爱。他忆起她的慈爱,对孩子她一点也不偏心,只知“拼命的去爱”,没有“一分一毫想着自己”,“一直到自己毁灭为止”;他忆起她的贤慧,不但为丈夫担忧,还为丈夫分忧,她用自己的首饰资助丈夫求学,操持家务,什么都干;他忆起了她的温顺,从来不对丈夫发脾气,受到婆家和娘家的气,也没有一句埋怨的话;他还忆起了她的克己,有苦总是忍着,有病总是瞒着,受了委曲也“一句怨言都没有”。写着,写着,灯光在他眼中逐渐模糊下去,不觉泪湿衣襟了。他沉痛地写道:
世界上只你一个人真关心我,真同情我。你不但为我吃苦,更为我分苦;我之有我现在的精神,大半是你给我培养着的。
在这“她每次给学生讲这“知甘苦,能节俭”,“非常大方,说话亦有条理”,“唱戏的身段也非常美妙灵活,画虽非上上,工力也还可观”。他也进行了反省,觉得自己对她关心不够,这时陈竹隐已经怀孕,而且有病,自己对她“太冷淡”了,“不能使她娱悦,教病好得快些”。②因此,他特地让她在城内亲友家多住一些时候,陪她到长城去玩了一天,还带她到劈柴胡同的荣社里听刘宝全的京韵大鼓。陈竹隐对朱自清理解也加深了:
刚结婚的时候我觉得有些苦恼,但渐渐看到他对事业的热爱,看到他不断发表作品,想到他对学生、对文学的贡献,常常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我想我应该支持他,我也要为他事业的成功付出代价,所以我便把家务事都承担起来,让佩弦更好地去研究学问。①1933年8月26日,陈竹隐生下一个男孩;也就在这一月份里,他们把在扬州的迈先和采芷接到北平。迈先进崇德中学,采芷进一所教会学校读书。夫妇俩还讨论了对孩子教育问题,朱自清一向认为对孩子不能溺爱,主要是要让他们“知道怎样去做人”,要“培养他们基本的力量——胸襟与眼光”,“职业、人生观等,还是由他们自己去定的好”,父母“只要指导,帮助他们去发展自己,便是极贤明的办法。”②他们私下定了个约法,陈竹隐回忆道: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便成为家庭中的一件大事。事先佩弦便与我商量好,对孩子的教育要双方取齐,就是有不同的看法也不要当着孩子说,要事后再商量。这一条约束使我们避免了一些矛盾,并使家庭一直很和睦。①孩子们也极争气,尤其迈先在崇德中学成绩优良,才华出众,受到同学们的爱戴,他的同窗好友孙道临有一段极为精采的回忆:
我们班有个同学叫朱迈先,是文学家朱自清的儿子,他文学修养的根底很厚。一天,汝梅老师讲到宋词,就请朱迈先到讲台上为大家念一首苏东坡的作品。我清楚地记得那时的情景:朱迈先稳稳地走到黑板前,在上面写下了苏东坡的《念奴娇》。他的粉笔在黑板上飞舞着,遒劲、有力,确有种“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气势。当他缓缓地吟读着,讲着他的理解时,那宽厚的声音,深沉的眼神,使我心驰神往,进入了一个不寻常的境界。
就因为这一次活动,迈先几乎成为我崇拜的人物了。他比我大两岁,体胖,高大,蓬松的头发,粗重的双肩,浓密的胡茬……一次,他借给我一本尼采的《苏鲁支如是说》,扉页上有幅尼采的照片,我发现那浓眉下的眼睛,竟和他有些相像。只不过,他的眼神不是那么冷峻,而是在深沉之外,又显得那么仁厚,有些怅惘。当时迈先负责编辑一个由学生自治会出版的大型刊物《崇德学生》,希望我写些稿件,就在他的鼓励下,我尝试着写了第一“写小说真不容易。我一辈子都写不成小说,不知道从哪里下笔。铺展不开,也组织不起来。不只长“本书绝无胜义,却也不算指南的译本;用意是在写些游记给中学生看。在中学教过五年书,这便算是小小的礼物吧。书中各一则自己外行,何必放言高论;二则这个时代,‘身边琐事’说来到底无谓。”①集子充分地显示了他这时期散文创作的特色,既不像《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那样尽情地抒发着对现实的感受,也不像《荷塘月色》那样,微妙地宣露着自己内心的思绪,抒情色彩是不怎么浓的。但朱自清也并没有纯客观地进行描绘,而是常在描写时“不从景物自身而从游人说”,因此也时时流露出自己在特定情景中的观感,这样就使文章气韵流动,活泼感人,使人有身临其境的亲切感。同时在文字上花了些苦功夫,他感到“是”字句、“有”字句,“在”字句安排最难,以为这种句式“都显示静态,也够沉闷的”,因此极力避免,尽量化静为动;文字的功力也表现在意象生动上,常用恰当的喻语来描绘形象,创造气氛。所以受到广大读者的赞赏,说它于平淡中见神奇,另有一番风味。同时,他还从过去生活经历中撷取题材,写了几“他不肯来。大约他对清华印象不好,也许是抽不出时间。”接着又说:
“他在城里有好几处讲演,你们进城去听他讲罢,反正是一样的。”极力鼓励同学们去。
此次鲁迅还乘北上探亲机会,和北平左翼文化团体的成员见面。就在朱自清来邀请他去清华讲演的下午,范文澜来到西三条胡同陪他往女子理学院讲演,讲题为《革命文学与遵命文学》。晚上邀他到寓所便饭,同席八人,多是文总、社联、教联、左联的代表。席间,鲁迅介绍了上海左联活动的情况,并针对北平文化界情况,提议好好组织力量办个杂志。过了两天,各左翼社团借一个人家的堂屋和鲁迅聚会,在会上鲁讯特地对北平左联提出要纠正关门主义,要做好对要求进步和作风严肃的老作家的团结工作,要注意培养青年作家,办好刊物。
鲁迅回上海后,北平“左联”即以“北平西北书店”名义创办刊物《文学杂志》,①并通过筹备工作,团结进步作家。1933年4月25日星期天下午,文学杂志社在北海五龙亭举行茶话会,发函邀请朱自清、郑振铎、周作人等人参加,结果只有朱自清、郑振铎出席,北平“左联”成员热情招待,他们边喝茶,边谈话,对开展北平文艺工作问题,交换了许多意见。事后,北平“左联”负责人之一万谷川(陆万美)将情况函告鲁迅,鲁迅十分高兴地复信说:“郑朱皆合作,甚好。”②
没有多久,郑振铎联系朱自清、章靳以等筹备创办《文学季刊》,常在郑振铎家商议有关事情。当时还是清华学生,曾参加刊物编辑工作的李长之回忆道:最初和他认识,是我入了清华。那时他才三十几岁。
我没有上过他的课,课外可是常去找他聊天儿。见面最多的时候,是在郑西谛先生在北平,大家共同编《文学季刊》的一段。这时期虽然不太长,可是因为每一星期(多半是星期六的晚上)大家都要在郑先生家里聚谈,并且吃晚饭,所以起码每一星期总是有一个很充分的时间会晤的。因为朱先生的公正拘谨,我们现在不大记起他什么开玩笑的话,同时别人也不大和他开玩笑。只记得他向郑先生总是全名全姓地喊着“郑振铎”,脸上发着天真的笑意的光芒,让我们感觉他是在友情里年轻了。①
郑振铎在燕京大学任教,住在校里,从燕京到清华有一段路。晚上,聚会结束时常是深夜了,朱自清就和李长之结伴踏着月色,冲破四野的犬吠,说说笑笑地沿着崎岖不平的小路回去。
1934年1月1日,《文学季刊》诞生了,主编郑振铎、巴金、章靳以,朱自清是编辑人之一。刊物由立达书局出版,16开本,每期300多页,可算是当时国内最大型的文学杂志。章靳以在北海三座门大街14号租了一套房子作为编辑部,巴金从沪来京时就住在这里。刊物明确表明,他们“不再被囚禁于传统文学的‘铁笼之中’”;也“不再以游戏的态度去写什么无聊的文学”;他们虽然“作风不同,观点不一,其所信仰的也未免有些歧异,却有一个共同的倾向:以忠实恳挚的态度为新文学的建设而努力。”为此,他们确定刊物目标为:“一、继续15年来未成功的对于传统文学与非人文学的攻击与摧毁的工作;二、尽力于新文学的作风与技术上的改进与发展;三、试要阐明我们文学的前途是怎样的进展和向什么方向而进展”。并郑重表示,“只要是同道走着的人们便都是我们的同伴”。①很明显,刊物旨在团结广大作家,发扬五四文学战斗传统,推动新文学创作的发展,因此得到鲁迅、冰心、老合、丰子恺等的大力支持。朱自清特地为刊物写了一“我们现代的小说,正该如此取材,才有出路。”
由于在燕大兼课和编辑《文学季刊》,朱自清和郑振铎接触较多,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郑振铎十分器重朱自清,遇事常向他请教,也常约他写稿。他最敬佩朱自清做事认真负责的精神,他说,“每上一堂课,在他是一件大事。尽管教得很熟的教材,但他在上课之前,还须仔细地预备着。一边走上课堂,一边还是十分的紧张。”②有一天,郑振铎到清华大学中文系办公室找朱自清,只见他正在紧张地翻书。郑振铎问道:“下一点钟有课吗?”
“有的”,朱自清一边看一边应道,“总得要再看看”。写文章也是如此,写得很慢,有人问他每天写多少字,他回答说,“500”。常是改了又改,绝不肯草率发表,稿子寄出后,若发觉有不妥处,立即将文稿追回,待修改好再寄去。遇到讨论问题时,他也总是深思熟虑,不肯轻易发表意见。有一天,他参加燕京大学一位朋友的晚宴,在座共12人,席间大家热烈讨论“中国字”是否艺术的问题。绝大多数人认为艺术是有个性的,中国字有个性,所以是艺术,郑振铎和冯友兰则持相反意见。朱自清一言不发,郑振铎问道:“佩弦,你的主张怎样呢?”
朱自清郑重地说道:“我算是半个赞成吧。说起来,字的确不应该成为美术。不过,中国的书法,也有他长久的传统历史。所以,我只赞成一半。”
所以,郑振铎说他是一位“结结实实的人”。
春天到了,清华中文系师生决定于3月31日星期六,结伴往潭柘寺和戒坛寺春游,为期两天。朱自清带陈竹隐一起去。潭柘寺坐落在北平西面40多公里的崇山峻岭之中,就如古诗所写:“潭柘山高处,金银佛寺遥,断崖吹石雨,虚额贮松涛”。四周山色如黛,殿宇嵯峨,流水淙淙,风景绝佳。那天天气很好,就是有点风。在门头沟下车后,路上都是煤屑和石子,非常难走,上山后,朱自清雇了一头驴子,但风很大,几乎把驴吹倒,只好下来步行。山势说不上险,可是突兀、丑怪,朱自清却很喜欢,觉得多少有点山意。潭柘寺竹子很好,又粗又密,他们就在竹林子里野餐。餐后参观大雄宝殿,朱自清最欣赏屋角上两座琉璃瓦的鸱吻,系元金遗物,高两米许,造型美观,在阳光下闪着黄光,煞是好看。寺殿很多,层层折折高上去,殿的大小不一,佛像的摆设却各出心裁。寺以泉水著名,到处布置石槽引水长流,涓涓可爱。晚饭时,朱自清和朋友们猜拳饮酒,十分快乐。餐毕步行至龙王庙,只觉得山高月小,四望森然,寒气逼人。第二天清早,师生30多人,雇了驴子到戒坛寺去,寺在马鞍山麓,朱自清感到,潭柘以层折胜,戒坛以开朗胜,一进山门便觉得开旷,南面只有一道低低的砖栏,下边是一片平原,尽头处才是山,与众山屏蔽的潭柘气象完全不同。进二门,更觉得空阔疏朗,殿前平台很长,仿佛汪洋千顷。久负盛名的三松就在这里:卧龙松和抱塔松蜿蜒偃卧,身躯奇伟,鳞甲苍然,有飞动之势;九龙松老干槎桠,如张牙舞爪一般。下午骑驴到长辛店坐车回来,人累极了,精神却愉快极了。
半个月后,朱自清夫妇又和陈寅恪、俞平伯等游大觉寺,骑驴上管家岭看杏花。回来后,特地为大觉寺的玉兰花写了一首诗:
大觉寺里玉兰花,笔挺挺的一丈多;仰起头来帽子落,看见树顶真巍峨。像宝塔冲霄之势,尖儿上星斗森罗。花儿是万枝明烛,一个焰一个嫦娥;又像吃奶的孩子,一支支小胖胳膊,嫩皮肤蜜糖欲滴,眨着眼儿带笑涡。上帝一定在此地,我默默等候抚摩。
音韵铿锵,形容生动,但多少有点“打油”的味道,所以朱自清认为乃“游戏之作”,是“注定失败”的,因此没有拿去发表;而这实在可说是他搁笔已久的白话诗作的新
举步荆榛,极目烟尘,请君看此好河山。
薄水深渊,持危扶颠,吾侪相勉为其难。
同学少年,同学少年,一往气无前。
极深研几,赏奇析疑,毋忘弼时荷肩。
殊涂同归,矢志莫违,吾侪所贵者同心。
切莫逡巡,切莫浮沉,岁月不待人。
他殷切地希望青年学生们要矢志同心共赴国难,努力学习,肩负起救国的重任。歌词里分明波涌着朱自清忧国忧时的情感涛音。
4月28日是清华校庆纪念日,朱自清一大早便忙于检查巡视展览室布置情况。展览内容颇为丰富,有恐龙化石,有唐人写的经卷,还有影画。来宾很多,反应不坏,忙乱了许多日子,总算有了结果。校庆过后不久,他应邀赴天津南开中学讲演,校方十分热情,讲演毕,请他和20多位同学座谈,又和教师见面,晚上设便宴招待,宴罢又举行座谈会,会后又陪他参观劝业场,累得精疲力尽。
这时,华北局势又恶化了。5月29日,日本关东军参谋长酒井,以中国当局援助东北义勇军进入冀东“非武装区”,破坏“塘沽协定”为借口,狂妄地向国民党北平军分会提出对华北统治权的要求,并派遣关东军进入关内,声称要“自由活动”。大兵压境,天津垂危,面对如此时局,朱自清忧虑非常,他在6月10日《日记》上写道:“近日来,河北局势愈严重”。但又感到无能为力,心像灌满了铅一样沉重。
一天,郑振铎告诉他,上海良友图书公司的文艺编辑赵家壁,要编一套规模宏大的反映五四以后第一个十年的理论、创作、史料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其中诗集的编选,拟请他担负。并说,如果太忙,找个人帮助也成。对“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编辑出版计划,朱自清略有所闻,但对“诗选”会请他来负担,则感到有点意外。因为他虽然在五四时期曾写过新诗,但没有多久就不写了,他想这完全是郑振铎看他这几年一直从事中国新文学的教学,所以才特地向赵家壁推荐的。他考虑了一下,便答应了下来,怕请人帮忙可能更麻烦,决定自己一个人干。
其实,事情的经过是有一个过程的。“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编辑工作,大约酝酿于去年上半年,赵家壁当时计划是“物色每一方面人士来担任,由他择优拔萃,再由他在书前写一军队撤退,官员撤换,抗日运动取消。从军事、政治到经济,一切都置于日军的控制之下。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政策,更加剧了日本侵略者并吞中国的步骤,9月,他们收买汉奸,策动所谓“华北防共自治运动”,阴谋制造一个“满洲国第二”。由是,在日本侵略者的导演下,一幕幕丑剧相继开锣:
10月22日,发生“香河事变”,一群汉奸、流氓发动所谓“饥民暴动”,袭击并占领香河县城,成立“县政临时维持会”的汉奸政权;
11月7日,在土肥原策动下,宋哲元联合华北五省,脱离南京政府实行“自治”而“独立”;11月25日,汉奸殷汝耕发动“冀东事变”,在通县挂起“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的招牌。
正当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严峻时刻,国民党政府仍然坚持卖国投降政策,把枪口朝向中国共产党和爱国群众,疯狂发动反共围剿,镇压抗日爱国运动,取谛进步团体,捕杀抗日青年,真是“爱国有罪,冤狱遍于国中;卖国有赏,汉奸弹冠相庆”。与他们相反,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国旗帜,于长征途中发出了团结御侮的号召,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中,呼吁全国各阶层、各党派、各军队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为了加强对群众爱国斗争的领导,于1935年初组成了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11月,在临委领导下,北平大中学校学生联合会,秘密决定按《八一宣言》的精神,组织爱国学生,向反动派进行斗争。
清华大学是北平学运的中坚,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时刻,这些血气方刚的青年,发扬了当年五四斗争的精神,热情奔走在历史列车的最前头。
国民党政府为了迎合日本“华北政权特殊性”的要求,竟于11月26日下令撤消北平军分会、冀察绥靖公署,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汉奸王揖唐、王克敏等均参与了政务,这实际上是变相的“自治”,把冀察两省置于中国行政区域之外。消息传来,北平学生愤怒了,学联立即于12月3日召开会议,通过了“发通电表示否认任何假借民意之‘自治运动’”和“联络北平各大中学校发起大规模请愿”两议案,向卖国政府发起了强烈的攻击。
这些,朱自清都看到了,他昼夜不安地思考着,他为敌人的猖狂和群丑的无耻感到无比愤怒,但他又想不出解决这一重大矛盾的办法,因此心情十分痛苦。12月6日,他给天津《立报》副刊《言林》编辑谢六逸写了一封信,表露他内心的忧愤和思虑。谢六逸贵阳人,系文学研究会的干部,朱自清和他素有交往。信里这样写道:记者先生:……近来的北平,先生是知道的,北平秋天本来最有意思,今年却乌烟瘴气。乌烟瘴气还不如风声鹤唳的好;今年和前年五月那一回简直不同,固然可以说一般人“见惯不惊”,但怕的还是“心死”吧。这回知识分子最为苦闷,他们眼看着这座文化的重镇,就要沉沦下去,却没有充足的力量挽救它。他们更气愤的,满城都让些魑魅魍魉白昼捣鬼,几乎不存一分人气。他们愿意玉碎,不愿意瓦全。但书呆子的话,怕只有书呆子来理会吧。
所谓“前年五月那一回”,系指1933年日寇侵犯东北,吉鸿昌、冯玉祥等爱国将领在张家口组织察省民众抗日同盟军奋起抵抗,得到北平和全国民众支持事。今年“让那些魑魅魍魉白昼捣鬼,”即指“华北事变”中一系列丑剧。他为这一文化重镇的行将沦亡感到悲哀,对那些没有“人气”的现实感到气愤,他和许多正直的知识分子一样,愿为民族的前途的前途去作宁为玉碎不求瓦全的斗争。
信发出后的第三天,北平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一二·九”运动。
历史上许多事件的发生,常是既有它的必然性,也带有一定的随机性。
先是学生们听到一个传闻:国民党政府将于12月9日在北平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这真是到了“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书桌”①的地步了。北平学联立即在12月8日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明天举行大规模的请愿游行。12月9日,北平天寒地冻,朔风怒号,数千名大中学生冒着严寒,冲破反动军警层层封锁,高呼“反对华北自治运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保卫华北!”等口号,从四面八方涌向新华门,向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请愿。当他们的合理要求遭到官方无理拒绝时,游行指挥部决定将请愿改为示威游行。
起来,不愿作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
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
游行队伍一路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向前挺进,当他们进入西单时,突然遭到预先埋伏在这里的军警的袭击。学生英勇抵抗继续前进,市民也踊跃参加,队伍壮大到四五千人。当爱国群众准备到“冀察政务委员会”即将成立的地点外交大楼示威时,宋哲元调来大批军警,用水龙、大刀、木棍向手无寸铁的学生施暴。顿时,王府井大街水血混流,惨不忍睹。清华和燕京的队伍被堵截在城外,在寒风中苦战了一整天。
就在这一天,学生中有100多人受伤,30余人被捕。年轻人以血肉之躯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重要关头。“一二·九”之后,学生们仍继续斗争。他们罢课,发表宣言,明确提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内战,要求一致抗日。14日,《立报》以《北平消息》为题,发表了朱自清给谢六逸的信,在知识界获得良好的反应。也就在这一天,北平报纸披露,“冀察政务委员会”将于12月16日宣告成立。是可忍孰不可忍。16日,万名爱国学生再次上街游行,清华、燕京等校学生清晨六时便顶着刺骨寒风出发,又被军警拒于西直门、阜成门外,他们便越过铁路再奔西便门,发现城门又被关闭,于是他们便英勇地冲开城门进入市区,和各路游行队伍会师天桥,召开了万余人参加的市民大会。通过了“不承认冀察政务委员会”、“反对华北任何傀儡组织”、“恢复东北失地”等决议案,一致要求组织民众共同抗敌。大会又决定会后到外交大楼示威,当游行队伍行至正阳门、宣武门时,又遭到反动军警的血腥镇压,全市学生被捕的有30余人,受伤者近400人。
这一天,朱自清和其他两位教师一清早就跟着学生队伍游行,看到军警戒备森严,他很想劝说学生返校,但当他们奋不顾身冲城时,便打消了这个主意。这时期,朱自清思想十分复杂,相当矛盾,他对政府镇压学生十分不满,16日游行后回到家里,心中还愤愤不平,在《日记》中他写道:闻学生多人在城内受伤;最近二次游行中,地方政府对爱国学生之手段,殊过残酷。
但他对这一场斗争意义的理解却不十分深刻,对蒋介石政府本质的认识也不清楚。这同他多年来从中和主义思想出发,采取不党不群、不偏不倚的中立态度有很大的关系。1935年就在腥风血雨中过去了。“一二·九”、“一二·一六”的爱国行动,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的卖国投降活动,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改期成立,它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斗争的展开,使爱国运动如大海狂涛,汹涌澎湃,进入新的高潮。寒假开始后,和平津其他学校一样,清华学生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组织“南下宣传团”,沿平汉线两侧,深入农村,向农民宣传抗日救国的革命道理。2月,清华也建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的组织,团结先进青年为停止内战、实现民主、一致抗日而进行不懈的斗争。
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励着朱自清,他情绪昂奋,热血沸扬,虽然眼下半壁江山胡尘蔽天,可他并不悲观,他从这些年轻学生身上看到了民族的希望。他怀着激动心情,写了一首《维我中华》:
青年人,慎莫忘,天行有常,人谋不臧,百余年间蹙国万里,舆图变色切中肠。
青年人,莫悲伤!卧薪尝胆,努力图自强。……献尔好身手,举矢射天狼,还我河山,将头颅一掷何妨?神州睡狮,震天一吼熟能量?
维我中华,泱泱大邦!
原田月无月无,山高水长,鸡鸣(月无)(月无)风雨晦,莫彷徨,三军夺帅吾侪不可夺志,精诚所至,金石难挡。
有志者,事竟成,国以永康。
1936年春,北平大中学生联合歌咏团于太和殿广场举办露天音乐会,他们把这首激励救亡的诗谱了曲子,由600人组成的合唱团,向广大市民演唱。
随着学生抗日热情的高涨,反动派也加紧了破坏活动,把黑手伸进了校园,竭力挑动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矛盾,妄图制造分裂。清华大学也出现了裂痕:一派倾向政府,人不很多,常在一个叫做“同方部”的会议室里开会;一派倾向进步,人数较多,常在大礼堂活动。师生之间距离也在扩大,有的教师完全站在反动派这一边,有一部分教师则由于对学运不理解,因此和学生有隔膜,最后终于发生了教授“总辞职”事件,这是朱自清当时有关的《日记》片断:
2月7日
学生意见分为两方,各以显著布告攻击对方。学生全体大会时双方有冲突,右派退向同方部,左派人数占大多数。
举行教务会议,讨论增设非常时期课程办法。
2月19日
下午举行教授会议,通过上学期大考必须补考。学生于路旁广贴标语,且群拥至科学馆门口,高呼口号;时余等正在三楼举行会议。教务长出外宣告补考决议后,彼等拥进走廊,欲入室中,教授会旋即决定总辞职。但学生不允散会退席,吁请不再辞职,及停止补考,强调师生间合作团结之必要。继而仅要求撤回辞呈,但皆遭拒绝。相持约一小时,学生退去,余等始自由。后由会中推举七人负责发表宣言,写辞职书,及对外发表消息等事。
《日记》是心灵的镜子。在前一片断中,还是比较客观地记述两派的斗争,态度不偏不倚;可到后来,作为中国文学系主任的朱自清,似乎完全站在教授会立场,而与学生有点隔阂了。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朱自清和学生持敌对的态度,他对学生始终是爱护和同情的。
29日是星期六,学生们刚起床不久,突然八辆满载军警的卡车闯进校门,停在宿舍前面,车上跳下手持步枪的士兵,以检查为名,冲进校舍。他们扣住三名学生要把他们带走,学生蜂涌而至,和他们展开了斗争,夺回自己同学,砸坏他们的汽车。下午,又来一批警察和宪兵,要搜查宿舍,逮捕黑名单上有名的人。学生们闻讯迅疾赶来,把他们驱入校门口的警卫室中,不让他们进入校园。
晚上,天空云层密布,又刮起了风,阴沉沉,冷飕飕的,整个清华园沉浸在一片黑暗中。夜已深了,朱自清还未就寝,正和陈竹隐谈话。忽然听见外面有急促而轻轻的叩门声,朱自清连忙去开门,只见在黑暗中站着两个惊恐瑟缩的女学生,她们是来避难的。原来,今夜二十九军士兵又闯进了学校搜查宿舍,骚扰了一个多小时,捕走了学生21人。朱自清夫妇热情地将两个女学生让进家中,为她们张罗了住宿,共同度过不安的夜晚。
开春以来,风风雨雨,遇到的尽是不开心的事。只有一件使他稍感惬意,那就是3月间,散文《你我》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这部散文是郑振铎要他编的,因此他于去年开始搜集近十年所写的文章,计29
来归近五十载内外少闲言子成列女有家烧膝枝孙你原无憾
卧病历百余天膏肓伏二竖祷无灵医罔效伤心梁梅我独何堪
三弟向他详细叙述母亲生病情形和平日疼爱子孙之情况。朱自清虽然悲哀,但当他看到父亲身体尚好,孩子们亦健康活泼时,心中又十分欣慰。在家住了一些时候,回到北平时暑假已经将尽了。
新学年开始了,朱自清开“中国文学批评史”,这是一门新课,不易对付,遂集中精力准备,哪里也没去。清华大学有个“清华文学会”,成员多是文学系进步学生,“文学会”的前身系清华“左联”小组领导下的“国防文艺社”,为了贯彻统一战线政策,乃将它扩大为“清华文学会”,由赵俪、陈国良等人负责,在二院平房找了一间空房充当会所。10月19日下午,大雪纷飞,狂风怒号,文学会一些干部正在商量事情,突然一个人闯进会所,一边用手扑打身上的积雪,一边气喘吁吁地说:“鲁迅先生逝世了!”
众人大吃一惊,一看原来是朱自清。他刚从城里回来,从那里听到不幸消息,特地赶来报信的。
“清华文学会”准备举行追悼会,朱自清写了封介绍信,让他们到鲁迅先生家向朱夫人借来照片和文稿。10月24日,“清华文学会”在同方部举行鲁迅先生追悼大会,朱自清和闻一多都出席,并作了讲演,对鲁迅的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11月16日,朱自清特地进城到鲁迅家访问朱夫人,谈了很久,朱夫人告诉他许多关于鲁迅的事情。
第二天,他和冯友兰等一起到绥远劳军,对前线抗敌官兵表示敬意。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8月间,日本唆使伪蒙军进攻绥远东部,傅作义部队在绥远人民支援下迎击顽敌,大获全胜;11月,日军与伪蒙军配合,再次向绥东进攻,绥远军民再度合作,予以痛歼,并收复百灵庙和大庙。捷报频传,举国欢腾,掀起了援绥抗日的热潮,朱自清等人就是代表北平各界往绥远慰劳的。在绥远三天,20日下午,自绥远动身赴平地泉,然后回北平。
没有多久,时局又有戏剧性的变化。10月间,东北军张学良、杨虎城携手合作,决定联共抗日,蒋介石觉察到他们的行动,立即调动军队准备弹压,并亲往西安“训话”,压迫张、杨继续“剿共”。12月4日,蒋介石再度往西安,继续迫张、杨反共,张学良向蒋“哭谏”,要他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误国政策,又遭蒋之斥责。11月9日,为“一二·九”运动周年纪念日,西安万余青年学生举行爱国请愿游行,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蒋介石电令张、杨镇压,张学良不仅不执行,反而向爱国学生保证,在一星期内用事实答复他们的要求。
12日凌晨,在这个中国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日子里,张学良毅然发动“兵谏”,派兵到临潼华清池拘禁了蒋介石及其重要将领十余人,提出了停止内战、实行民主、坚持抗日的八项主张,并致电中共中央,邀请中共派代表至西安共商救国大计。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消息传到北平,人们对真相不很明了,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朱自清心中也很惶惑不安,这是他12月13日的《日记》:
得知张学良在西安扣蒋消息,惟详细情形仍不知,此真一大不幸。
这是他15日的《日记》:下午开教授会,决议通电中央请明令讨伐张学良。当场推举起草委员七人,由余召集。
同”。①
深受儒家正统思想影响的朱自清,这时认识是十分混乱的。对蒋介石政权的实质看不清,对张、杨举动的意义更不甚理解。但是,当第二天纪念周会上,听到有人演讲“西安事变”,强调必须拥护政府打击恶化势力时,他顿时感到“十分震惊”。②
西安事变终在中国共产党正确方针指引下,得到和平解决,国民党被迫坐到会议桌旁和共产党谈判,蒋介石被释放了,内战也停止了,国内暂时出现一点新的气象。清华大学照常上课了,朱自清除了教学,仍专心致意地写他的《诗言志辨》。但民族危机感仍像一块磨盘压在他的心头,使他寝食不安。
光阴如驶,韶华易逝。转眼间1936年又在腥风血雨中消逝了,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步入不惑之年,回首往事,不胜感慨:
盛年今已尽蹉跎,游骑无归可奈何?
转眼行看四十至,无闻还畏后生多。
前尘项背遥难望,当世权衡苦太苛。
剩欲向人贾余勇,漫将顽石自磋磨。
悲叹青春之流逝,感喟世事之艰辛,他虽对自己感到不满,但也不甘消沉,仍要自策自励,勇敢地向前走去。
【篇二】矛盾,子夜
古代诗歌鉴赏(二)(人教版高三必修)
诗歌的形象,包括意象和人物形象。
一、了解意象
一般来说,诗的基础是意象,意象构成意境,意境表情达意。因此对诗歌意境的鉴赏应遵循意象(诗的基础)→意境(诗的画面)→诗情(诗的内涵)的思维流程进行。
1、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客观的自然景物(物象)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了诗人的情感色彩,赋予它灵性,便成了浸透着主观意愿的“意象”。
2、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或写景则借景抒情,或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的“情”,咏物所言的“志”,即为主观的“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即作者的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
3、意象色彩的冷暖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一般暖色预示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丰发;冷色代表着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客观物象原本是没有情感倾向的,诗人让客观事物“皆着我之色”后便蕴涵了丰富情感。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藤、树、鸦、桥、道、风、马,除鸦有特定意象外,其他看不出情感倾向,但分别用枯、老、昏、小、古、西、瘦等一系列带有倾向色彩的词修饰后,藤是干枯的毫无生气,树是衰朽残败,鸦是傍晚暮鸦,桥是狭小少人经过,道是荒凉古道。曲子通过描写富有特征而又互有联系的景物,物象变为有倾向的意象,整个融入萧条荒寂之中,意境顿生,以概括而巧妙的艺术构思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
二、常见意象举例
1、树木类
松柏在文人笔下,松是坚贞、孤直和高洁的象征,古人常通过咏松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
如: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正直谦虚,坚贞高洁——隐士君子
如:“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张九龄),赞美竹的气节与虚心。“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苏轼《于潜僧旅筠轩》)可见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了。“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隐士、诗人喜欢在绿竹葱茏的环境中谈经论道。
柳“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表达对分别的眷恋。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起情。”“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杨柳依依的岸边,离别之情油然而起。
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
柳絮、杨花,暮春时节,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给人一种飘忽不定、漂泊不归的感觉,最易引起离别者的愁绪。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问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选“杨花”“子规”点明时令,其飘零之感、流离之恨,跃然纸上。苏轼《水龙吟》:“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离人泪。”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梧桐——遇秋先陨——悲秋之情——孤独失意者。(凄凉悲伤)
如:李后主《乌夜啼》:“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只为引起下文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愁丝。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芭蕉凄苦之音(孤独与忧愁)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甚为怨悱。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2、花草类
芳草:惜时,伤春,离情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陆游《落花》:“满地残红点绿苔。”如:“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写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梅花
梅——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君子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菊花
菊——临秋而开,凌冰傲霜——不畏权贵,坚守晚节——志士。
如郑思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颜色淡雅——淡薄名利,不求闻达——隐士。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浮萍、浮云
浮萍:漂泊不定。“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浮云:漂泊不定,喻游子。如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莲——纯洁、脱俗、高洁。“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3、动物类
大雁
①雁阵雄壮
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尤为强烈。
②春秋迁徙
春秋迁徙——思乡之情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故乡渺何处?归思方悠悠。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赵嘏《寒塘》)
③鸿雁传书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天末怀李白》作为送书信的使者。
猿——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杜鹃(子规、布谷)——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哀怨、思归)
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诗人在逆境中对人生抱着乐观、豁达的态度,所以在萧萧暮雨中传来的杜鹃的啼鸣,让人感到其境颇为清远,其情颇为恬适。
鹧鸪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蝉——栖高饮露——志行高洁——高洁之士。
古人误以为蝉是靠餐风饮露为生的,故把蝉视为高洁的象征,并咏之颂之,或借此来寄托理想抱负,或以之暗喻自己坎坷不幸的身世。唐人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以“无人信高洁”喻自己的品性高洁却不为时人所理解。“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唐虞世南《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在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表达痛别离之情。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乌鸦因形象不美,叫声难听,常用以描荒凉、衰败之景,表凄清之情。如“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枯藤老树昏鸦”
黄鹂(黄莺)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难”
前两句以其写春天之美,给人以明快之感,有力地烘托了诗人的欢乐之情。第3句以其声音之好,反衬物是人非的寂寞之情。第4句,以其声音之美来写音乐。
燕子:爱情的象征,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也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兴亡之感)。
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人抓住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大胆想象,让燕子成为四百年历史的见证人,在今昔对比中,表现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通过“似曾相识”的燕子,写出了时光的流逝,表达了词人对年华易逝、好景不常的人生感叹。
李好古的”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谒金门•怀故居》),姜夔的”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点绛唇》)。
4、自然景观类
月(残月、明月、新月、孤月、冰镜、蟾兔、玉盘)
它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例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此外“月”还有以下意象
(1)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2)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
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希冀和渴盼。
(3)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流水流水不返。古人常以流水喻时光的流逝,慨叹时光易逝,生命苦短。
如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流水又剪切不断、延绵不绝。以此喻感情的绵远、悠长、无尽。《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再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
斜阳(落日)给人以凄凉、沮丧、失落之感。游子思妇善用夕阳抒他们的情思。如范仲淹的“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秦观的“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等。
在特定的环境中,给人以苍茫沉郁之感。故古人也常以夕阳意象塑造气象浑然、辽阔、苍茫的意境。如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边塞诗)
夕阳与时序流转有关,故诗人常借夕阳发思古之幽情。(怀古诗)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以“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为现实背景,感喟“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的物是人非。
细雨烟雾:愁绪,郁闷
风、烟、霜多传达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等情思。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陆游《蝶恋花》:“一夜清霜,染尽湖边树。”
5、人造物象类
舟、湖、长亭、灞陵(桥)、镜、灯(烛、蜡、炬)等。多传达离情别绪、思乡怀远、孤寂落魄和愁苦之情。
杜甫《夔州歌》:“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心若风。”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马致远《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白居易《照镜》:“皎皎青铜镜,斑斑白丝鬓。”杜牧《赠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玉门关:征夫离愁,边塞情思
6、行为类
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吹笛、吹箫、吹笙。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冯延巳《抛球乐》:“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
三、理解意境
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意境: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词中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而意象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
【例】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意象:小楼、深巷静谧幽邃,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
春雨、杏花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的局面即将到来
意境:寂寞的诗人躺在深巷小楼里,春天的脚步随着雨声来到深巷,进入小楼,给诗人带来一个不眠之夜,诗人设想明天早晨该能听到深巷传来的卖花声了,这两句构成的意境,其中有春天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喟。
【例】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意象:一片月色,家家户户捣衣声——浓郁的秋意,深切的思念。
秋风、玉关——寒衣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
意境:境界阔大。秋风乍起,明月高悬,长安城笼在浓浓的月色之中。家家户户传出捣衣之声,那急促而凄凉的声音散布出浓郁的秋意,这寒衣是送给戍守边关的亲人,声声寒砧都传递着对于边关的思念。
四、如何分析诗歌的意境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意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适当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简洁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例:西楼(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步骤一)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步骤二)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步骤三)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3.答案模式:“本诗通过描写……等景物,营造了……氛围(描绘出一幅……的图画),表达了……的感情。”
特别提示:题目中如要求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一定注意结合原诗中的意象进行具体阐释。
常用术语:空灵澄澈,恬淡闲适,安谧幽美,清新素雅,鲜明优美,绚丽明媚,生动活泼,雄伟辽阔,华美壮丽,雄奇峭峻,冷清凄怆,凄清孤寂,萧瑟凄冷
五、鉴赏人物形象
1、形象类型
(1)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2)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2、塑造方法
(1)细节刻画法(2)烘托渲染法(3)对比衬托法(4)比兴牵引法(5)抒情寄托法
3、答题步骤
(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遭遇、性格)。
(2)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表达技巧)。
(3)形象表现出的意义(情感)。
例: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答:(步骤1)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抗金英雄形象。(步骤2)诗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曾经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自己的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老苍州”,但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步骤3)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因理想与现实格格不入的痛苦与愤闷以及强烈的爱国热情。
4、课堂小结
a、分析思路
(1)读懂诗歌:明主旨(五读)
(2)依据: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
(3)鉴赏的角度: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
b、鉴赏方法
(1)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
(2)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
(3)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4)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
5、知识积累:
a、常见形象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b、常用术语: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
【篇三】矛盾,子夜
浅析矛盾《子夜》的结构艺术
浅析《子夜》的结构艺术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子夜结构上的艺术成就。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茅盾对小说结构形式的大致追求,从开始的“三部曲”结构形式到《子夜》的宏伟布局、缜密营造的结构,到而后的开放性结构。还简介了《子夜》的主旨,表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军阀的三大压迫下导致最后破产的必然命运。然后,细致分析了子夜的结构艺术即:(1)宏伟严谨的鸟瞰式结构艺术;(2)纷繁复杂的蛛网式的结构艺术;(3)虚实结合的叙事式结构艺术。最后,扼要地指出子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影响和重要意义。
【关键词】 茅盾 子夜 结构 艺术
一、引言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自觉的小说艺术大师,茅盾对小说的结构极为注意。其第一部小说《蚀》采用“三部曲”结构形式:三部分别以单线、双线并行、三线平行的发展线索;以后的《虹》以时空的转移为发展线索,然而这些结构形式都比较简单。在创作《子夜》时,作者开始追求小说结构的宏伟布局和缜密营造,而《子夜》的成就正标志着作家艺术实践趋向成熟。在《子夜》之后,作家对结构艺术的创作始终保持着热情,部分短篇小说就采用了一种开放性结构,即作者并不交代出事件的最后结果,留下更多的空白让读者进行艺术的再创造。
《子夜》出版于1933年,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①,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优秀作品。主要描写了都市生活,表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在封建主义压迫下及在国民党新军阀内战的破坏下,奋斗、挣扎直至最终破产的必然命运。
《子夜》的成就不仅反映了现实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典型人物的塑造,还在于结构艺术上的独创新颖和别具一格。
二、宏伟严谨的鸟瞰式结构艺术矛盾,子夜
《子夜》结构宏大,线索繁多;既有惊涛骇浪,又有涟漪微波;既见园林整肃,又见亭台参差;疏能扬鞭跃马,密难见缝插针;节奏有张有驰,有动有静,有扬有抑。布局严谨细密而又疏朗恢宏,色调浓淡有致,冷暖得体。
《子夜》作为19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历史画卷,它的结构是恢宏而严谨的,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个完整的世界,要把深广复杂的社会内容和100多个人物都集中在两个月的时间、34万字的篇幅里加以表现,这在结构布局上对作家实在是一个极为严峻的考验。茅盾以他娴熟精湛的结构艺术,完满地经受住了这场考验,充分显示了作家精于在广阔的时代、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中结构故事情节,概括复杂斗争生活的艺术才能。
全文共十九章,有序幕(即第一章),有开端(即第二、三章),有发展(即第四到第十六章),其中又分为两个发展阶段:一是承接开端之后的发展阶段(即第四到第八章);一是渐进于高潮之前的发展阶段(即第五到第十六章),有高潮(即第十七到第十八章),有结局(即第十九章),全书就在高潮中嘎然而止。前三章交代人物、提示线索,此后十六章,一环紧扣一环,头绪繁多而有条不紊,各有描写重点而又有共同服从于全书的中心。第四章写双桥镇农民起义,虽然这条线索没有得到继续发展。对全书说来使人有游离的感觉,但它反映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的面貌,显示了吴荪甫与农村封建经济的密切关系和他对农民起义的势不两立的态度,仍然是全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子夜》是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上,错综复杂的阶级矛盾上来展开它的主题的。为了深刻地说明“中国并没有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中国在帝国主义压迫下,是更加殖民地化了”这一中心思想,作者挥他如椽的大笔,“大规模的描写中国社会现实”(《子夜.后记》),形象地描绘了旧中国都市生活和斗争的各个方
面,这里有:民族资产阶级内部的互相倾轧,民族资产阶级同工人阶级的尖锐矛盾;而且把笔触伸到农村,表现了农民对封建地主的殊死斗争。
为作品的主题所规定,作者把民族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买办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它反映的主要矛盾。贯穿全文的主线是吴荪甫和赵伯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但作者或实写或虚写,在曲折中显示革命力量的蓬勃发展,结尾处侧面带出工农红军的日夜壮大,以此对吴荪甫失败的命运,指出了中国的真正出路之所在。
茅盾说过,“大凡写—–热闹场面,既要写得错综,又要条理分明,既要有全场的鸟瞰图,又要有个别角落及人物的‘特写’。”②《子夜》正是这样,作者使用概括的手法,借给吴老太爷办丧事,使主要人物露了面,这一批军、政、工、商界的吊客,带来了各个方面的消息,交流着都市生活的种种主题。小说中三条主要线索的头绪由此提了出来。第一条是赵伯韬组织秘密“公债多头公司”以及吴荪甫、孙吉人、王和甫等组织企业界银行。这是小说的主线,即民族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间的矛盾斗争。第二条是以帐房莫干丞报告工人怠工情况,点出了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与丝厂工人们的矛盾斗争线索。第三条线索是由费小胡子的电报引出的双桥镇农民暴动。以上也同时是吴荪甫斗争的三条导火线,关系着他事业成败和最终的结局。除此之外,吴荪甫与朱吟秋的暗斗,吴少奶奶和雷参谋的私情,林佩珊和范文博的恋爱也在开头三章交待出来。作者还而且介绍了这些人物之间的互相关系,实际上勾勒了一副“全场的鸟瞰图”,从而充分
地显示出作者在把握小说艺术结构上的宏伟的特点。在小说中,作者的注意重心一直集中在吴荪甫身上。围绕着吴荪甫这个中心人物提出了公债投机活动,厂里工人的反抗,组织益中信托公司等。此后章节就沿着工厂、农村、公债市场三条主要线索把各种矛盾,都紧紧围绕着吴荪甫的活动交错地开展下去。这些章节各有描写侧重点。可以说是一个个“个别角色及人物的‘特写’”,而又服从于全书中心,一环扣一环,在这个方面,又充分地显示了作者对小说艺术结构的谨严特点。《子夜》的结构分明有学习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的影子③,但也闪耀着中国古代文章章法的光辉,有着自己的创造,因此显得宏伟而缜密,错综复杂又脉络分明,终于使现代长篇在包罗万象的生活内容反映中,读者感到这些生活编织安排的自然美、艺术美。
《子夜》就其内在的联系来说,无疑是吴荪甫的性格悲剧史,是民族工业家的事业衰败史和一部“子夜”的社会风俗史。作品在宏伟的布局中汇聚着时代的风云,政治舞台上的纠葛,军阀之间的厮杀战乱,工农革命的风淘,工业竞争,金融市场的火并。在缜密的营造中,这纷纭的景象都在矛盾、对立中运动着,呈现出多样而又统一的趋势,揭示着时代的本质。作品中吴荪甫在民族纺织工业中是实力相当雄厚的,他妄图摆脱帝国主义,在中国土地上建造起自己的资本主义王国。赵伯韬就“要故意同他开玩笑,等他爬到半路,就扯住他的腿!”赵伯韬一方面对吴荪甫实行经济封锁,一方面又在公债市场上同吴荪甫斗法。吴荪甫用尽心机要侵吞同业朱吟秋的大批干茧,以解原料的燃眉之急,这对他很重要。可赵伯韬偏生把朱吟秋的资产全盘
【篇四】矛盾,子夜
试论茅盾子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试论茅盾《子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永州市零陵区石山脚乡中学 黄孝香
【摘 要】 茅盾被公认为中国社会剖析派小说的坛主。他以敏锐的洞察力、深刻的思辨力创作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革命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也是其最优秀的社会分析小说《子夜》。这部小说不仅标志茅盾创作的一个高峰,也标志茅盾长篇小说的成熟。《子夜》不仅思想内容深刻,而且艺术成就突出。小说以丰富的思想内涵对旧中国的社会现实作了深刻的剖析,结构上头绪繁多,却又舒卷自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关键词】 茅盾 《子夜》 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评价
茅盾(1896-1981),本名沈德鸿,字雁冰,出生于浙江省南部地区的鱼米之乡桐乡县乌镇。他十岁丧父,由其母抚养长大。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无力继续升学,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改革老牌的《小说月报》,成为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接着,他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活动,筹建中国共产党。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自武汉流亡上海、日本,开始写作《幻灭》、《动摇》、《追求》和《虹》等小说。抗战时期,辗转于香港、新疆、延安、重庆、桂林等地,发表了《腐蚀》和《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等小说。建国之后,他历任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长、作协主席,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他在60多年的文学生涯中,创作了大量杰出的文学作品,描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艰苦历程,丰富了中国的文学宝库,提高了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水平,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在大革命失败以后,茅盾开始由新文学的理论建设转向文学创作实践,尤其专注于中、长篇小说的创作。他的社会科学的“思辨型”文化人格,在这一创作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日趋成熟,并且以一种特殊的思想深度、全貌式的文化图景,开创了五四以来文学创作“社会剖析派”的新范式。
一、《子夜》的思想内容
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从1931年10月写起,至1932年12月完稿,1933年1月由开明书店出版。“子夜”,原指夜半子时,也就是深夜11时至凌晨1时。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这个时刻一过,黎明就要来到。作者以此作书名,形象地概括了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特点,寓意是极为深刻的。
前面说过,《子夜》创作于30年代。这一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呢?毛泽东同志曾经作过深刻的分析。他在说明由于帝国主义的争夺中国,帝国主义和整个中国的矛盾,帝国主义者相互间的矛盾,同时在中国境内发展起来,造成中国各派反动统治者之间的混战之后,接着说:“伴随各派反动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军阀混战而来的,是赋税的加重,这样就会促令广大的负担赋税者和反动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发展。伴随着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工业的矛盾而来的,是中国民族工业得不到帝国主义的让步的事实,这就发展了中国资产阶级和中国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中国资本家从拼命压榨工人找出路,中国工人则给以抵抗。伴随着帝国主义的商品侵略,中国商业资本的剥蚀,和政府的赋税加重等项情况,便使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更加深刻化,即地租和高利贷的剥削更加重了,农民则更加仇恨地主。因为外货的压迫,广大工农群众购买力的枯竭和政府赋税的加重,使得国货商人和独立生产者日益走上破产的道路。……如果我们认识了以上这些矛盾,就知道中国是处在怎样一种惶惶不可终日的局面之下,处在怎样一种混乱状态之下。就知道反帝反军阀反地主的革命高潮,是怎样不可避免,而且是很快会要到来。”(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98页)
茅盾对于三十年代初期的中国社会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和研究。在他的朋友中有做实际工作的革命者,有自由主义者,同乡故旧中有企业家、公务员、商人、银行家,并且常和他们来往。他很熟悉上海工商业的情况,有一段时间把“看人家在交易所里发狂地做空头,看人家奔走拉股子,想办什么厂”当做是“日常课程”(注:《我的回顾》,见《茅盾自选集》上海天马书店1933年4月初版)。当时学术界正在展开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茅盾将亲自看到的社会现象同论
战中一些理论对照,这就增加了他写作《子夜》的兴趣。过去的一些经历,以及这一时期参加左翼文艺运动,接近革命者所得来的具体感受和间接经验,不但丰富了他的创作素材,同时也使他有可能对客观现实作出较为全面而深入的分析。
茅盾在《子夜》中反映了中国社会现实生活的三个方面:
①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压迫下,在世界经济恐慌的影响下,在农村破产的环境下,为要自保,使用更加残酷的手段加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 ②民族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引起了工人阶级的经济的、政治的斗争。
③当时的军阀混战、南北大战,农村经济破产以及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暴动又加深了民族工业的恐慌。
从整个作品的完成来看,茅盾集中笔力描写了前两点,而第三点写得稍薄弱一些,不过这个缺陷在后来的短篇《农村三部曲》中得到了弥补。
《子夜》以30年代初的上海为背景,惊心动魄地描写了一个刚强有为的民族工业巨子吴荪甫,如何在帝国主义和军阀政治双重压迫之下,在工农革命的夹击中,一败涂地的悲剧命运,从而深刻地反映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里是不可能发展资本主义的,全景式地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面貌。
吴荪甫确实应该是英雄传奇时代理所当然的主角,可惜却生不逢时。在和背后有帝国主义撑腰的买办资产阶级的搏斗中,吴荪甫时常感到自己政治、经济上的软弱无力。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其性格中强与弱两个方面不断地进行搏斗,而发展趋势是前者不断让位于后者,直至最后精神上陷于崩溃。吴荪甫是倔强而又充满自信的,但是在层层进逼的困境中也时常会呈现出软弱和颓唐的一面,在小说的第七章和第十七章都有类似的细节描写。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实、对手的强大、企业管理人才的缺乏、亲人之间的貌合神离、合作伙伴的自私自利,使吴荪甫不得不在孤独中奋战,而最终陷于破产。
在这部作品中,茅盾选择了一个有着深厚封建背景的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做小说的主人公,通过其不可逆转的失败命运,揭示出在被外国政治和经济严重牵制着的半殖民地中国,要想发展独立的民族工业是根本不可能的,从而突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中国并没有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而是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
更加殖民地化了。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可以说吴荪甫的悲剧是一个社会和时代的悲剧,而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这就是在吴荪甫身上所包含的深刻的社会内容,也正是《子夜》的主旨所在。
《子夜》的思想内容如此深刻,那它的艺术特色如何呢?
二、《子夜》的艺术特色
小说《子夜》反映的是1931年左右革命深入发展、星火燎原的中国社会的面貌,作者对现实的洞察分析可谓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在艺术特色上也有很深的造诣。这篇小说的艺术特色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景式、多层次地勾勒出了30年代初中国的社会现实生活。
茅盾的小说,素以全景式地展现宏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见长。《子夜》的舞台设置于三十年代初期的大上海。作家并没有截取某条小巷或某个街角,而是从居高俯视的视角,整体展示这座现代都市的方方面面:资本家的豪奢客厅、夜总会的光怪陆离、工厂里错综复杂的斗争、证券市场上声嘶力竭的火拼,以及诗人、教授们的高谈阔论、太太小姐们的伤心爱情。在《子夜》这篇小说中,作者描写的人物众多(大约出现了100个人物),涉及到思想、政治、经济等领域。在宏伟的建构中囊括了时代风云、政治纠葛、军阀间的战乱、工农革命的风潮、工业巨头的竞争、金融市场的你死我活等,从许多社会生活的侧面汇成了文化史和社会风俗史,显示出了社会本质的某些方面。小说场面众多,从名流云集的富豪客厅(吴公馆),到股票交易所,从生产车间(裕华丝厂)到交际场所,从少奶奶豪华的卧室,到平民的窝棚,从都市到乡村,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广阔而又真切的30年代初上海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活图画,塑造了包括金融买办资本家、民族工业资本家、封建余孽、军官、政客、医生、教授、经纪人在内的整个都市上流社会的各色人物。
2、结构恢宏而严谨。
《子夜》的故事线索纷繁,人物矛盾尖锐复杂,场面纵横广阔,但主次分明,交错推进,构成了一个浑然一体的有机整体。小说叙述的事情时间跨度虽然仅仅
两个月,但囊括了所有复杂的生活内容。情节错综复杂,波澜起伏,而又有条不紊。
小说的开头提出了三条线索,但又以一条枢纽性的主线贯穿始终,这就是以吴荪甫发展“事业”的活动为轴心,以同他发生直接矛盾的几个方面为描写重点,形成了主线发展和几条支线起伏的网状整体结构。吴荪甫的活动,关联着交易所公债市场上的斗争;以裕华丝厂为中心的上海纺织工人的罢工斗争,以双桥镇为代表的农民反抗封建恶霸地主的斗争,从而将三十年代初期从农村到城市的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斗争和谐地组织到了一起,生动地展现了极为广阔的生活图景。因此,小说相应地形成了上述几条贯穿全篇始终的线索。而在每一条主要线索之中,又穿插一些小线索。譬如,写裕华丝厂的工人罢工斗争,作者不仅写了工人群众的悲惨生活,也写了资本家的反动面目,资本家走狗的虚伪阴险,黄色工会内部的互相倾轧,以及地下党领导人物的路线分歧等等。
《子夜》的中心人物是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了突出其形象的丰富性,茅盾自觉地把吴荪甫放置于多方面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来加以了刻画。吴荪甫主要处在以下这些关系的包围之中:和买办官僚资本家赵伯韬的关系;和工人(朱桂英、小三子、陈月娥、何秀妹、周二姐、姚金凤等)的关系;和中小资本家(朱吟秋、周仲伟等)的关系。
围绕着上述三方面主要的关系,又展开了更为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与作为没落地主阶级的象征的吴老太爷的关系;与亲属的关系(如吴少奶奶林佩瑶、四小姐慧芳、七少爷阿萱等);与精干的亲自提拔的下属屠维岳的关系;与其他的管理人员如钱葆生、吴为成、马景山、曾家驹等的关系;与双桥镇农民的的关系等,所有这些不同的社会关系如同一面面镜子,从各个侧面照出了吴荪甫多方面复杂的性格和他在几重挤压的环境下为求生存而形成的性格的多重性,使得形象具有了多侧面的立体感。
作者严格遵循主要人物的性格发展逻辑和主题思想表达的需要,采用多种艺术手段,从纷繁的线索中突出主线,从众多的人物中突出主要人物。
小说的环境描写同样也体现了茅盾作品“史诗”般宏伟构思的特点。作者以“ 鸟瞰+局部 ”的方式,在三十年代初中国大都市上海这样的广阔社会背景上,
【篇五】矛盾,子夜
茅盾《子夜》结构评价
.《子夜》显示了一种开朗视野,宏大严谨的结构,线索繁多,人物关系复杂,反映各种矛盾,始终围绕一个交点,一条主线,一个中心人物,以吴逊甫为代表的民族资本家的命运。,矛盾,子夜
《骆驼祥子》
1. 结构严整,主线分明,情节的开展前呼后应。
2. 善于运用多种表达手法,细腻地描述人物的心理活动。
语言朴实自然,生动明快,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生活气息。
关于《子夜》的评析
摘要: 茅盾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小说家,是左翼文学的奠基人。他的《子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成功的革命性现实主义小说,它的发表不仅标志着茅盾小说创作的成熟,还标志着30年代小说创作的成熟。该小说独特的艺术结构也是前古人的,对后来小说创作结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子夜》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茅盾的理性创作风格也随着形成,与独特的立体式网络结构相结合,开辟了用理性分析来扩展形象思维深广度的创作道路,形成了典型的“社会剖析派”小说。
关键词:《子夜》 艺术结构 网络性
茅盾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小说家,是左翼文学的奠基人。他于1930年创作的《子夜》是中国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中产生的一部杰出的革命现实主义长篇巨作,也是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艺的重大收获,是茅盾的代表作。它的诞生标志着茅盾的创作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成熟阶段。
《子夜》把个人、群体和民族的危难联系在一起,把艺术审美和历史理性的思索并置一处,通过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形成网络式的结构艺术,从而奠定了中国社会分析型小说的基础,被瞿秋白称赞为“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新文学的长篇小说成就,主要体现于茅盾这一最重要的代表作——《子夜》。
《子夜》是以1930年春夏之交为时代背景的。在当时的现实社会中,国民党内部争权的斗争,爆发为规模巨大、非常激烈的内战。殃及百姓,也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内忧兼有外患,欧洲出现的经济恐慌,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以便转嫁其经济危机,这对当时中国的民族工业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甚至对某些行业带来了致命的打击。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普遍加强了对工人的剥削。引起了工人的猛烈的罢工浪潮,此时在共产党领导下,全国的武装起义渐入高潮。[注1]
而《子夜》正是在以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其网络性的艺术结构表现出这中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在其结构的支撑下,彻底深刻的分析出中国社会的内在性的本质矛盾,让其复杂的矛盾有条理清晰的展现出来,实现作者的创作目的,表现出小说的艺术魅力所在,开创理性主义色彩的先河。
所以《子夜》的结构艺术对于整篇小说的成功是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也可以说它的结构艺术是整部小说成功之一的表现。
《子夜》的艺术结构是宏伟而谨严的。全书共十九章,一、二两章交待人物,揭示线索;此后十七章,一环扣紧一环,头绪繁多而又有条不紊,各有描写重点而又共同服从于全书的中心。第四章写双桥镇农民起义,虽然这条线索没有得到继续发展,对全书说来使人略有游离的感觉,但它反映了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的面貌,显示了吴荪甫与农村封建经济的密切关系和他对农民起义的势不两立的态度,仍然是全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串全书的主线是吴荪甫和赵伯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但与此同时,又或实写,或虚写,处处显示革命力量的蓬勃发展。最后结尾处侧面带出工农红军的日益壮大,以此来对照吴荪甫失败的命运,指出了中国的真正出路所在。
《子夜》在结构技巧上,竭力避免平淡,形成起独特的网络状结构:围绕吴荪甫这个焦点,由三大矛盾(即民族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矛盾;民主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三大主要活动场所(欲华丝厂、吴公馆、交易所)形成了一个立体网状的结构,主次线索、明暗线索交互展开,又互相叫交织,条理清晰,连锁发展,螺旋式把小说发展推向顶峰。
隐藏在《子夜》结构艺术技巧中的突出特点表现在:她把众多的人物,复杂的矛盾,纷繁的线索,瞬息万变的斗争,广阔的生活场面,集中在一个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加以表现,透过人物的性格和命运的发展,鲜明有力地显示了整个时代的发展趋向和壮阔波澜,显示出高超的结构艺术才能,从一个侧面显示出茅盾“写大时代”、写“全般社会”的艺术追求。网络性的突出。
首先,它以波澜壮阔的总体结构展现了三十年代初中国的都市生活。在这部书中,作者共写了九十多个人物,涉及到思想、政治、经济等许多领域。它通过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联系和矛盾,构成了一系列的情节、一系列的具体事件,前后勾联,结构缜密,波澜迭起而不迷乱,主次穿插而浑为一体。小说以上海这个典型的大都市作为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以吴荪甫为中心安排了“吴公馆”、“交易所”、“裕华丝厂”三个主要活动场所,这样就便于各种错综矛盾冲突的展开。吴公馆是各种人物活动的舞台,差不多所有的矛盾冲突都牵动着吴公馆的兴衰史;交易所瞬息万变,更有利于展开各种矛盾冲突,不论是民族工业资本家与买办金融资本家的矛盾斗争,或者是军阀混战和投机市场的微妙关系,或者是农村阶级斗争和金融市场的曲折关系等,都得到集中的表现;裕华丝厂主要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矛盾斗争的主要场所,而且也可以把都市和农村的矛盾联系起来。这种典型环境的安排,使各种矛盾冲突可以在不同的场所得到最集中的表现,显得结构紧凑,宏大缜密。这种“大关节”与“小关节”互相配合,紧密衔接,协调一致的艺术效果,正是茅盾作为中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的深厚的生活基础和卓越的艺术才能的体现。
其次,纷繁复杂、纵横交错的故事线索,主次分明、交错推进,有条不紊地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小说的开端提出了三条线索,但又以一条枢纽性的主线贯穿始终,这就是以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和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之间的的矛盾和斗争,以吴荪甫发展“事业”的活动为轴心发展,是贯串《子夜》全书的主线。环绕这条主线,《子夜》反映了一九三零年左右革命深入发展、星火燎原的中国社会的面貌。以同他发生直接矛盾的几个方面为描写重点,形成了主线发展和几条支线起伏的网状整体结构。几条支线则是以工人罢工,农民革命为主,配合主线合理发展,展现其各种矛盾所在。吴荪甫的活动,关联着交易所公债买卖的狂潮起落,上海丝织业盛衰,裕华丝厂的工人罢工,双桥镇的农民革命。他的家庭和他的社交活动又涉及到形形色色的人物。因此,小说相应地形成了上述几条贯穿全篇始终的线索。而在每一条主要线索之中,又穿插一些小线索。譬如,写裕华丝厂的工人罢工斗争,作者不仅写了工人群众的悲惨生活,也写了资本家的反动面目,资本家走狗的虚伪阴险,黄色工会内部的互相倾轧,以及地下党领导人物的路线分歧等等。由于作者事先在构思上“用过一番心”(“并非凭一时的冲动写的”),对每个人物的性格发展以及连带关系都作过周密的通盘的考虑,因此,这部长篇巨著尽管情节复杂,事件浩繁,但线索明晰,蘩而不乱;环环相扣,有条不紊。显示出作者驾驭与组织材料的非凡能力和很强的理性色彩。
在主次线索的网状交织发展的支配下,矛盾的这一成功的结构艺术创作还体现在小说的另外两条线索,即该小说的明线与暗线。小说的明线是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发展民族工业的雄心和悲剧的结局,以统领整部小说的发展,高低起伏,波澜壮阔;小说的暗线则是当时社会下的三大矛盾,暗地里隐藏的是民族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斗争,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还有,没落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斗争,三种矛盾引发的三种斗争相互交织又有主次。在明、暗线的交织发展中,使小说的内在主题得到升华,而小说的历史价值也体现其中。因为关于这一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由于帝国主义的争夺中国,帝国主义和整个中国的矛盾,帝国主义者相互间的矛盾,同时在中国境内发展起来,造成中国各派反动统治者之间的混战之后,接着说:“伴随各派反动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军阀混战而来的,是赋税的加重,这样就会促令广大的负担赋税者和反动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发展。伴随着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工业的矛盾而来的,是中国民族工业得不到帝国主义的让步的事实,这就发展了中国资产阶级和中国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中国资本家从拚命压榨工人找出路,中国工人则给以抵抗。伴随着帝国主义的商品侵略,中国商业资本的剥蚀,和政府
的赋税加重等项情况,便使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更加深刻化,即地租和高利贷的剥削更加重了,农民则更加仇恨地主。因为外货的压迫,广大工农群众购买力的枯竭和政府赋税的加重,使得国货商人和独立生产者日益走上破产的道路[注2]。各种矛盾正是在这种结构下才体现出相互依赖的联连性,而并不是相互独立存在的,这也符合了矛盾创作的理性风格。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小说的环境描写同样也体现了茅盾作品“史诗”般宏伟构思的特点。作者以“鸟瞰+局部”的方式,在三十年代初中国大都市上海这样的广阔社会背景上,去剖析生活的横断面,在生活的横断面里对主要人物的性格命运进行真实的刻画。譬如,吴荪甫刚出场时,作者描写了他到戴生昌轮船码头是颐指气使的情景,活脱脱地烘托了吴荪甫的处处受人尊敬。到了后半部,处境危难的吴荪甫回到家中,作者特地描写了吴家此时“公馆不象个公馆”的环境,很好地表现了吴荪甫此时的精神状态。这些构思特点也是在网络性结构中展现的,也在一定的条件下反映其网络性艺术结构的高超之处。
《子夜》的网络性艺术结构对整部小说的艺术表现是直接相关联的,它对于小说最有成就的理性色彩的显现是至关重要的。茅盾在小说中的理性分析在于那三个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和人物形象的分析,而这些矛盾和人物命运的发展又是粘和一起的,是无法分开的,只有通过这网络式的艺术结构才能充分展现出来,而至于造成孤立,而不真实性;在主次线索,明暗线索的交织发展下,才不失其理性面,让小说情节更波澜起伏。小说反映的社会矛盾在其支配下,也有主有次,相互联系,这是很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的。可见网络性是《子夜》成功不可忽视的艺术特色之一。
在五四新文学革命之前,中国的古典小说是没出现过此类错综复杂的网络性艺术结构的小说,中
国经历的是2000多年单一的封建社会体制,社会矛盾也只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斗争,在小说结构方面往往比较单一,即使有复杂的结构也不过是简单的交织罢了,没有如此宏大的复杂而又清晰的结构艺术出现过,而到了五四文化运动的开始时期,各作家虽在小说现代化发展突破上有很大进步,但在结构上仍然比较简单化,反映的也只是某一方面的矛盾,如20年代刚刚兴起的“为人生”的问题小说[注3]。《子夜》的艺术结构却在中国古典小说方面有很大的突破,开辟了宏大的网络性艺术结构,把当时的中国现实状况在此结构中反映得淋漓尽致。
宏大的网络性艺术结构,也叫全景式的结构。就要求作品全方位地反映社会生活,要最大程度地覆盖历史的每个角落。比如,要从农村,到城市,从商界到学界等,等等。要把社会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都纳入到作品中来。那么,这种全景式叙述,不是为了仅仅记录一些社会现象,而是要探求社会历史的本质和规律。要经由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深入到本质之中。所以,这种宏大结构,在本质上,就是要求作品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茅盾《子夜》的这种宏大的网络性艺术结构的叙述,在当时文坛上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它的成功对后来文学史的发展也有着深远影响,影响着吴祖缃、沙汀、艾芜等人的创作。到了五十年代以后,50年代末期出现了长篇小说创作高峰。出现一些效仿性艺术结构的文章。如《霸王别姬》。而后来出现的茅盾文学奖,其获得者有很多是这样的艺术性结构的作品。
总之,《子夜》的结构集中地体现了茅盾的创作思想及其在文学上的艺术追求,最主要的特点是:作者严格遵循主要人物的性格发展逻辑和主题思想表达的需要,采用多种艺术手段,从纷繁的线索中突出主线,从众多的人物中突出主要人物,在大的背景上剖析生活的横断面,主次分明,明暗交织,波澜起伏,错综有致,形成一个独特的立体性网络结构。写出了“大时代”,写出了“全般社会”,具有“史诗”般的艺术魅力。对中国文学发展有着其深远的影响。
【篇六】矛盾,子夜
茅盾《子夜》经典文段摘录
林佩珊正坐在钢琴前演奏,那音调是异常悲凉。电灯的黄光落到她那个穿了深蓝色绸旗袍的颀长身体上,也显得阴惨沉闷。吴荪甫皱着眉头,正想说话,忽然听到少奶奶叹一口气。他回过脸去,眉头皱得更紧些,却看见少奶奶眼圈上有点红,并且滴下了两粒眼泪。同时却听得杜新箨悠悠地说:
“人生如朝露!这支曲就表现了这种情调。在这阴雨的天气,在这迷梦一样的灯光下,最宜于弹这一曲!”
吴荪甫的脸色全变了。恶兆化成了犀利的钢爪,在他心上直抓。他狂怒到几乎要开口大骂,科室当差高升走上来又说了一句叫人心跳的话:矛盾,子夜
“老爷,厂里来了电话!”
吴荪甫转身就往里边跑。厂里来的电话!不知是吉是凶?当他拿起电话的时候,不知不觉手也有点抖了。但是一分钟后,他的脸上突然一亮,他用清朗的声音大声说:
“办得很好!——既然你再代请,桂长林就给他半个月的加薪罢!明天九点钟我到厂视察。”
厂里的工潮已经解决,吴荪甫胜利了;他没有内顾之忧了!
吴荪甫放下电话听筒,微笑着。此时暴雨已过, 一片金黄色的太阳光斜射在书房的西窗上。从窗子里向外看,院子里的树叶都绿的可爱,很有韵律似的滴着水矛盾,子夜
珠。吴荪甫轻松地走出书房,绕过一带走廊,在雨后冲得很干净的园子里的柏油路上走着,他觉得现在的空气是从来没有的清新。当他走近了大客厅前面的时候,听得汽车的喇叭声呜呜地狂叫,一辆汽车直开到大客厅石阶前,车子还没停好,杜竹斋已经从车厢里跳出来了,他从来没有这样性急,这样紧张!
“竹斋,怎样了?”
吴荪甫赶快上前问,心头忐忑得很。但不等杜竹斋回答,就知道是胜利;从疲劳中透露出来的得意,很明白地摆在杜竹斋的山羊脸上。一同跑上大客厅石阶的时候,杜竹斋轻声说:
“午后这一盘,空头们全来补进,涨风极厉害,几乎涨停板。我们先前如果多收二三百万,今天也是照样的脱手!可惜我们开头太把细了!现在,结算起来——”
“也罢,这是开市大吉!将来我们再干!”
吴荪甫微笑着说,太阳斜射在他的脸上,反映出鲜艳的红光,从早晨以来时隐时现的阴沉气色现在完全没有了。
——摘自茅盾《子夜》 他已经突破了重围,在两条战线上都得到了胜利。
【篇七】矛盾,子夜
茅盾子夜读后感800字
茅盾子夜读后感(一)
《子夜》这部小说是茅盾为了驳斥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三种观点,他运用科学的理论对社会现象进行理解与分析,驳斥了托派认为中国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应由资产阶级来担任的观点。
《子夜》是从吴老太爷进上海就开始写了,是以主人公吴荪甫,这样一个刚毅、顽强、果断,有魄力,有手腕的人才,但是却遇上了帝国主义、军阀政治和工农革命运动的多重浪潮的围击中。再加上,他的家里内部有许多的矛盾,他和他的妻子一直都是貌合神离,并且他也知道自己的妻子其实是有情人的,但是他却没有反对妻子与情人的往来,他的弟弟又是一个在大城市这种灯红酒绿下,慢慢堕落的人物,他的妹妹被大上海这个生活吓得拿起了《太上感应篇》。吴荪甫这样一个在家庭与社会冲击下得人才,他的性格中因为这些家庭因素,便产生了软弱、空虚惶惑、悲观失望,因为他的家庭里没有人支持的的工作,他也不信任除自己家庭以外的人,更准确的说,他连自己的家人也没有真正的信任过,这些就造成了他在自己的事业上得不到任何人的支持。最后导致他精神上的崩溃。最后他的工厂也失败了。
《子夜》这部现代长篇小说是当时社会上成功的一部小说。矛盾利用了许多人物来反衬主人公吴荪甫,并且也利用了很多的矛盾,使这部小说更加的精彩,如:借雷鸣的出场引出吴荪甫家庭的内部矛盾,借徐曼丽的出场阴齿吴荪甫与赵伯韬的矛盾等。在空间是也十分广大,如:城市与乡村,商场与战场等。这些情节的安排与描写,都无不反映了茅盾在对人物心理性格描写方面的能力。
《子夜》这部小说,是一部宏大且复杂,严谨且松弛有度、主次分明。茅盾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揭示了封建地主阶级最终是会退出历史的舞台了,并且也揭示了民族资产阶级在这个时代的悲哀。茅盾运用杰出的写实能力,科学的反驳了社会上当初错误的观点。给在迷茫中的中国人民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也给无产阶级文化运动指明了正确的道路。
茅盾子夜读后感(二)
茅盾先生的《子夜》写出了30年代初期中国民族工业资本家们生存的困境。外有连连的战事,内有帝国主义所豢养的买办金融资本家们的打压。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像吴荪甫一类想以工业振兴中华的宏伟梦想只得是幻像,像肥皂泡泡一样,飞得再高,也终究逃不过破碎的命运。
吴荪甫是民族工业资本家,也是《子夜》的主人公。他机智果断,抱负远大,在上海那个灯红酒绿拜金的大城市中占有一席之地。他精明强干,为自己的梦想雄心勃勃地拼搏。他一口气吞并了八个小厂,想成为工业界领袖;他与大兴煤矿公司总经理王和甫等人创建了益中信托公司;也曾在公债市场上狠赚一笔。但他生不逢时,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能让他施展自己的才略。双桥镇的农民暴动摧毁了他在家乡经营的产业;他苦心经营的丝厂工潮迭起;处心积虑组建起来的益中公司又因为产品滞销而成为箍在身上的“湿布衫”;在公债市场上又饱受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的打压。但当他想放弃时,他仍对自己说:“不!我还是要干下去的!中国民族工业就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项了!丝业关系中国民族的前提犹大!——只要国家像个国家,政府像个政府,中国工业一定有希望的!”这是《子夜》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尽管吴荪甫最后终因为在公债市场与赵伯韬的角逐失败而破产,他的这
一句话,还是给我留下了无数的感动与钦佩。
但在欣赏吴荪甫的同时也得承认他的短处。
他企图从工人身上挽回因外货倾销和军阀混战所造成的企业不振,想吸尽工人的血汗弥补他在投机市场上所受到的损失。这些都是他对工人的剥削和压榨。他自尊心太强,太死要面子,他无法抗拒历史的必然法则为他安排下的失败命运。他只能用伪装的镇静来掩饰内心的惶惧和不安,从来不让人家看见他也有苦闷沮丧的时候,即使是他的妻子林佩瑶。他心中承载了太多,以至于当他破产时,他想到了自杀。直至小说结尾,他身边所剩之人已寥寥无几了。他的自私,贪念,利欲使他“身边的人”渐渐离开了他。他的悲剧结局也许是从开始就已注定,也许吴老太爷的死就是他命运的伏笔。
此外,《子夜》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有环境的描写。例如它用“天空张着一望无际的灰色的幕,只有西边的天空像是破了一个洞,露出小小的一块紫云。(Inspirational quotes yuedu.mipang.com)太阳仓皇的面孔在这紫云后面向下没落。”这种平淡的环境描写,以及其他一些恶劣的环境描写暗示人物的命运或喜或悲。茅盾先生还在很多地方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情绪的变化,来鲜明显示人物性格。“他绝不为写景而写景,写景即为写人。有时是因情取景,有时是借景写情,情景交融,文无虚笔。”
读完全书,不仅感慨与矛盾先生深厚的文学底蕴,也了解了主人公们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身不由己。个人欲望,梦想都得顺应社会的潮流,逆水行舟,是不可能成功的!
茅盾子夜读后感(三)
《子夜》标志着茅盾的创作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成熟阶段,是我国现代文学一部杰出的革命现实主义的长篇。它从一九三一年十月写起,至一九三二年十二月完稿。在动笔以前,还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准备和构思的过程。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和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之间的的矛盾和斗争,是贯串《子夜》全书的主线。环绕这条主线,《子夜》反映了一九三零年左右革命深入发展、星火燎原的中国社会的面貌。
《子夜》从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来突出吴荪甫的性格特征。作为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人物,吴荪甫的性格是一个鲜明的矛盾的统一体。他一方面有“站在民族工业立场的义愤”,但另一方面,压倒他的一切的却是“个人利害的筹虑”。他是“办实业”的,他以发展民族工业为己任,他向来反对拥有大资本的杜竹斋一类人专做地皮、金子、公债的买卖;但是他也不能不钻在疯狂的公债投机活动里。他希望实现他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想,盼望国民党反蒋派与地方军阀的联盟“北方扩大会议”的军事行动赶快成功,然而当北方的军事进展不利于他的公债活动的时候,他又“惟恐北方的军事势力发展得太快了”。他精明强悍,但又不能不表现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先天的软弱性。他有时果决专断,有时狐疑惶惑,有时满怀信心,有时又垂头丧气;表面上好象是遇事成竹在胸,而实质上则是举措乖张。这一切,都是如此矛盾而又很自然地统一在吴荪甫的性格里。
《子夜》不仅从吴荪甫同赵伯韬在益中信托公司和公债投机市场上的矛盾和斗争来描写他的性格和命运,它还写出了吴荪甫同农村封建经济之间的密切联系和他对农民武装起义的势不两立的态度,而在对待工人运动的态度上,更显露了他拚命压榨工人、仇视革命的反动
面貌。
【篇八】矛盾,子夜
茅盾的《蚀》与《子夜》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矛盾,子夜 矛盾子夜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