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红楼梦解析
《红楼梦选读》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一、导入
二、比较阅读
(一)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
这次贾政打宝玉显得极不寻常:一是打得格外狠毒,打得宝玉已经不能动弹了还要打,甚至想用绳子勒死宝玉;二是打的时候,不听人劝,直到王夫人来了说“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这样的话才住手。贾政这样毒打宝玉,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开始,贾政问宝玉“你那些还不足,还不自在”,原本无气,及至宝玉“惶悚”之态,“应对不似往日”,这才“生了三分气”,但并无打的意思。接着,宝玉结交名伶事发,贾政“气的目瞪口歪”,但也只是命宝玉“不许动!回来有话问你”,大概也没有打的意思。待到听了贾环的诬告,得悉宝玉有“淫辱母婢”之行为,“气的面如金纸”,终于大发雷霆,大喝一声:“快拿宝玉来!”一场毒打开始了。
在贾府,世家子弟放荡成习。贾政对于稍有“越轨”迹象的宝玉,为什么连事情的真相如何也不过问,便是一顿毒打?看看贾政是怎样说的:“你们问问他于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明日酿到弑君杀父,你们才不劝不成!”“弑君杀父”,一语道破天机。原来责政对宝玉的叛逆思想早有察觉,他担心宝玉终有一天会成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才下了毒打的决心的。
(二)《抄检大观园》的写法特点
1.《抄检大观园》不像《宝玉挨打》那样使矛盾突然爆发,而是“引而不发”。
“抄检大观园”的大波澜是由一个小小的绣春囊引起的。绣春囊到了邢夫人手里后成了她打击王夫人、王熙凤的一张王牌。因为王夫人和王熙凤掌管着贾府的权力,出了绣春囊的丑事,自然是管家太太奶奶的罪过。王夫人拿着绣春囊到凤姐这里来的时候,“气色更变”“泪如雨下”,是因为这里包藏着她和邢夫人的矛盾斗争,这也是王夫人完全采纳邢夫人心腹王善保家的建议、决定抄检大观园的原因。
2.《抄检大观园》采取“分镜头”的艺术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把一处处被抄的情景逐次突现出来,在对比中形成波澜起伏的动人情节。
王熙凤怀着复杂的目的,带领王善保家的、周瑞家的等一群打手,深更半夜在大观园中抄检了七个地方。整个抄检过程,形成了两组对立的双方:一个是抄检与被抄检的对立双方,另一个是在抄检的一方中又有对立的双方。由于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再加上被抄检的七个地方的人物性格各不相同,因此整个抄检过程就形成了复杂纷坛、生动感人的情节。
对抄检这一重大事件,作者抓住了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人物的行动来推动情节的发展。这样写使“抄检”这个很可能是雷同的事件,出现了变化莫测、惊心动魄的不同场面,按检的七个地方形成了一个个既有联系又独具特色的“分镜头”,强烈地突出了七处抄检的特色,使整个情节波澜起伏,千姿万态,花絮纷繁,引人入胜。
(三)“宝玉挨打”和“抄检大观园”是《红楼梦》描写的两大事件。从构思和表现手法方面比较异同
–
1.相同之处:①以人物的性格特点为出发点,通过人物的活动推动情节的发展;而人物性格的特点又在情节发展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②都写出了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等几个过程,每一个过程又是精心构思、巧妙安排而成的。
2.不同之处:①“宝玉挨打”采取的是使矛盾急剧激化、迅速暴发的手法;“抄检大观园”采用引而不发的方法。②“宝玉挨打”把各种矛盾集中在一个“舞台”上,情节紧凑;“抄检大观园”运用“分镜头”的手段,在强烈的对比中,使每一个镜头都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三、美文赏析
香菱跟黛玉学做诗,第一首写得不好,第二首还是不能令人满意;她不肯罢休,日夜苦吟,梦里也在做诗,第三首终于得到了众人的好评。
品读香菱写的第三首诗。
吟月
精华欲掩料应难,
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
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
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
何缘不使永团圆?
赏析:香菱在学诗实践中,经过几次挫折,找到了门径,第三首面目就大不一样。首句起得很有势头,恰似一轮皓月,破云而出;精华难掩,将自己才华终难埋没、学诗必能成功的自信心含蓄地传出。因知道寄情于景,第二句就像是自我身世的写照:顾影自怜,吐露了自己精神上的寂寞。颔联用修辞手法,抒发内心幽怨。颈联拓展境界,情景并出。至此,为末联作好了层层铺垫。结句的感唱,本是作诗人自己的,偏推给处境同样寂寞的嫦娥,诗意曲折,又紧扣咏月诗题;“团圆”两字,将月与人合咏,自然双关,余韵悠长。所以,众人看了都说:“这首诗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
四、拓展训练
《诉肺腑》
①“诉肺腑”是宝玉和黛王恋爱转入成熟的标志。你怎样评价宝黛的爱情。
②阅读《语文读本》所选的《红楼梦》章节,思考:为什么说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恋爱注定是一个悲剧。
《宝玉挨打》
“宝玉挨打”是《红楼梦》中最精彩的段落,也是情节发展的一个高潮。其写法,充分体现出戏剧艺术的特点、比如,全部的矛盾冲突都集中在贾政会客的大厅,人物先后出场。戏剧冲突的高潮是贾母登场……可以《宝玉挨打》为题,把小说改写成剧本。写成后也可以组织排练。
《香菱学诗》
从关系上来说,香菱学诗应由宝钗指点,但宝钗却一直反对。一向多愁善感、羸弱多病、孤傲尖刻的林黛玉则耐心地指导,这是值得深思的。请就此写一探春的悲剧意义是什么?
【篇二】红楼梦解析
红楼梦人物性格分析
贾宝玉
贾宝玉是《红楼梦》主要中心人物。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他出身不凡,又聪明灵秀,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却促使他背叛了他的家庭。他的叛逆性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小说充分描写造成他的性格的生活环境和他的具体境遇的各方面特点,深刻揭示了他性格成长的主客观原因。一方面,以男子为中心的贵族社会是那样虚伪、丑恶和腐朽无能,使他因自己生为男子而感到终身遗憾;另一方面,少女们的纯洁美好又使他觉得只有和她们在一起才称心惬意。他也曾被送到家塾去读四书、五经,但家塾的内容和风气是那样的腐朽败坏,那些循着这个教育路线培养的老爷少爷们是那样的庸陋可憎,他对于封建教育的一套,在感情上就格格不入。他很少接触做官的父亲,畏之如虎,敬而远之。家长从小把他交给一群奶娘丫鬟。那些围绕着他,各以一颗纯真的心对待他的丫鬟,才是他的启蒙老师。丫鬟们的深挚纯洁、自由不羁的品格感染着他,她们由于社会地位所遭到的种种不幸也启发着他。在贾宝玉的直感生活里,她们和那些以世俗男性为主的居于中心统治地位的势力,在每一点上都形成鲜明的对照:聪明和愚蠢,纯真和腐朽,洁净和污浊,天真和虚伪,善良和邪恶,美好和丑陋。贾宝玉在这样的环境里,逐渐形成自己思想感情的爱憎倾向。
贾宝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
自由活动。在他心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他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与此相连,他憎恶自己出身的家庭,爱慕和亲近那些与他品性相近、气味相投的出身寒素和地位微贱的人物。这实质上就是对于自己出身的贵族阶级的否定。同时,他极力抗拒封建主义为他安排的传统的生活道路。对于封建礼教,除晨昏定省之外,他尽力逃避参加士大夫的交游和应酬;对封建士子的最高理想功名利禄、封妻荫子,十分厌恶,全然否定。他只企求过随心所欲、听其自然,亦即在大观园女儿国中斗草簪花、低吟悄唱、自由自在的生活。“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趁着你们都在眼前,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去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托生为人,这就是我死的得时了。”贾宝玉受时代的局限,找不到现实生活的出路,他要摆脱贵族社会桎梏,而又不能不依附贵族阶级。这就使他的思想性格具有悲剧性的严重矛盾。他的理想无疑是对封建主义生活的否定,却又十分朦胧,带有浓厚的伤感主义和虚无主义。
贾宝玉对个性自由的追求集中表现在爱情婚姻方面。封建的婚姻要听从父母之命,取决于家庭的利益。可是贾宝玉一心追求真挚的思想情谊,毫不顾忌家族的利益。他爱林黛玉,因为林黛玉的身世处境和内心品格突出集中地包蕴了生活环境里所有女孩子一切使他感动、使他亲爱的客观与主观的特征。他和林黛玉的相爱,是以含有深刻社会内
容的思想感情为基础的。反之,这种爱情与封建主义的矛盾,又成为他步步克服自身的劣点和弱点,日益发展他进步的思想性格的主要的支持力量和推动力量。这个以叛逆思想为内核的爱情,遭到封建势力的日益严酷的压迫。按曹雪芹原来的安排,林黛玉将泪尽而逝,贾宝玉将在她去世之后与薛宝钗结婚。薛宝钗的性格和婚后的生活使他彻底绝望,他终于弃家出走,回到渺茫的虚无之中。
贾宝玉的叛逆性格并不是一开始就定型了的,作品着力描写了他性格发展成长的历史。他生活在罪恶腐败的贵族环境里,不可避免地沾染着一些贵族公子的恶劣习气和腐朽观念,这些坏的东西和他性格中好的倾向并存着。但随着生活中他所见闻的重大事件给予的刺激和教育,随着他在卷入现实矛盾时精神上所受的挫折和打击,他的思想品格里一些腐朽恶劣的东西就慢慢减少了,清除了,他的叛逆思想性格渐渐坚定了,成熟了。他对待身边的女孩子们的态度,同情和亲爱始终是主导的方面,但在最初也带有一些腐朽、邪恶的成分。秦可卿之死、秦钟之死,林黛玉身世的飘零、身为贵妃的姐姐内心的悲苦,使他开始认识到在男女关系方面尊重与玩弄、纯洁与腐朽、美好真挚与罪恶虚伪的区别,从此他对两性关系逐渐表现出严肃态度,对自己所在的社会表现了深一层的反感。他曾以为天下女孩子的眼泪都要送给他。他爱林黛玉,但遇着温柔丰韵的薛宝钗和飘逸洒脱的史湘云,却又不能不眩目动情。为着他感情的游移不明,林黛玉以血泪和生命对他不断地施加影响,使他从苦痛的体验中逐步摆脱社会势力和贵族恶
习对他的纠缠和吸引,使他的性格趋于纯化,头脑趋于清醒,思想感情趋于稳固与坚定。
此外,丫鬟的品格和遭遇也影响着他,使他领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他对女孩子们一般是温存和顺的,但在初期有时也暴露出一些暴戾作风,撵茜雪,踢袭人,训晴雯等的事所遭到的父亲的毒打,经历了这一系列事件之后,他不但永远抛弃了打骂丫鬟的行为,也使他的叛逆思想大为加强,认识更加深刻。从此他对被压迫、被糟践的女孩子的同情体贴之心,更为深切周到、无微不至;而且在对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命运认识加深的基础上,进而对她C遣煌乃枷胄愿懙氖抵视辛死斫猓佣谔壬嫌?了分明的取舍,如对于林黛玉和薛宝钗、史湘云,对于晴雯和袭人、麝月,心里有了亲疏的区分。以这种思想认识为基础,才有“诉肺腑”的情节,他对林黛玉的爱情从此成熟巩固,生死不渝。
封建势力的另一次镇压是王夫人发动的抄检大观园:逼死晴雯、司棋,撵走芳官、四儿,大观园最终转入冷落凄凉之境。这主要是,封建势力要摧毁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关系,扫荡一切违背礼教、妨碍贾宝玉走上封建正路的因素。可是贾宝玉目击晴雯等的悲剧和大观园的劫难之后,抛掉对封建势力的唬想,他用血S嵝闯傻摹盾?蓉女儿诔》,无异于一篇叛逆到底的宣言书。
贾宝玉否定封建主义社会秩序,但思想上并没有达到否定君权和族权亦即封建主义统治权的高度。一方面他步步发展自己的叛逆思想,完全倾向着被压迫者并且支持他们;他坚持着与林黛玉的爱情,迫切要求婚姻自主;其实这一切,都是凭藉封建势力给予他的特权而产生的,他还不可能否定封建主义的统治。他所深恶痛绝的,正是他所仰赖的;他所反对的,正是他所依靠的。他无法与封建主义统治彻底决裂,又不可能放弃自己的民主主义思想要求。因而他的出路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最后只能到虚无缥缈的超现实世界中去
林黛玉
林黛玉:字“颦颦”,名号“潇湘妃子”。林妹妹富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更具有绝世的姿容;富有西施“捧心而蹙”、袅娜风流的外形之美,这些都突出了她的悲剧性格之美。林黛玉的娇美姿容是迷人的。然而,使她动人心魄、更具艺术魅力的则是她无与伦比的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世界。林黛玉首先是个内慧外秀的女性,不像薛宝钗那样世故,那样城府甚深,八面玲珑,取悦于人;她对人坦率纯真,见之以诚。
红楼梦里各个女儿都精华灵秀独具其魅,却只有黛玉美的让人由衷地心疼和爱怜。“两弯似蹙非蹙柳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
【篇三】红楼梦解析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及解析
新课标高一语文必修2《红楼梦》教学素材
红楼梦判词解析
1. 正册判词之钗黛
画: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
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解析:
林黛玉与薛宝钗,一个是寄人篱下的孤女,一个是皇家大商人的千金;一个天真率直,一个城府极深;一个孤立无援,一个有多方支持;一个作判逆者知己,一个为卫道而说教。脂砚斋曾有过“钗黛合一”说,确切的解说如何,可以研究;但无疑不是否定林薛二人的差别或对立。作者将她俩在一首诗中并提,除了因为她们在小说中的地位相当外,至少还可以通过贾宝玉对她们的不同的态度的比较,以显示钗黛的命运遭遇虽则不同,其结果却都是一场悲剧。
2. 正册判词之元春
画: 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
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
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
逢大梦归。
解析:
贾府在四大家族中居于首位,是因为它财富最多,权势最大,而这又因为它有确保这种显贵地位的大靠山—贾元春。世代勋臣的贾府,因为她而又成了皇亲国戚。所以,小说的前半部就围绕着元春“才选凤藻宫”、“加封贤德妃”和“省亲”等情节,竭力铺写贾府“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但是,“豪华虽足羡,离别却难堪。博得虚名在,谁人识苦甘?”试看元春回家省亲在私室与亲人相聚的一幕,在“荣华”的背后,便可见骨肉生离的惨状。元春说一句,哭一句,把皇宫大内说成是“终无意趣”的“不得见人的去处”,完全象从一个幽闭囚禁她的地方出来一样。曹雪芹有力的笔触,揭出了封建阶级所钦羡的荣华,对贾元春这样的贵族女子来说,也还是深渊,她不得不为些付出丧失自由的代价。 但是,这一切还不是后来情节发展的铺垫。省亲之后,元春回宫似乎是生离,其实已是死别;她丧失的不只是自由,还有她的生命。因而,写元春显贵所带来的贾府盛况,也是为了预示后来她的死是庇护着贾府大树的摧倒,为贾府事败、抄没后的凄惨景况作了反衬。脂批点出元妃之死也与贾家之败、黛玉之死一样,“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不过,在现存的后四十回续书中,这种成为“大过节,大关键”的转折作用,并没有加以表现。相反的,续书倒通过元春之死称功颂德一番,说什么因为“圣眷隆重身体发福”才“多痰”致疾,仿佛她的死也足以显示皇恩浩荡似的。
《红楼梦》人物中,短命的都有令人信服的原因,唯独元春青春早卒的原因不明不白。这本身就足以引人深思。作者究竟怎样写的,从“虎兔相逢”四个字是无法推断的。《恨无常》中有些话也很蹊跷,如说元春“荡悠悠,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倘元春后来死于宫中,对筑于“帝城西”的贾府并不算远,“路远山高”、“相寻告”云云,都是很难解通的。这现在也只能成为悬案。不过,有一点,曲子中写得比较明确,即写元春以托梦的形式向爹娘哭诉说“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这岂不是明明白白地要亲人以她自己的含恨而死作为前车之鉴,赶快从官场脱身,避开即将临头的灾祸吗?由此可知,元春之死,不仅标志着四大家族所代表的那一派在政治上的失势,敲响了贾家败亡的丧钟,而且她自己也完全是封建统治阶级宫闱内部互相倾轧的牺牲品。这样,
声称“毫不干涉时世”的曹雪芹,就大胆地揭开了政治帏幕的一角,让人们从一个封建家庭的盛衰遭遇,看到了它背后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各派势力之间不择手段地争权夺利的肮脏勾当。贾探春所说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你”的话深长含义,也不妨从这方面去理解。
3. 正册判词之迎春
画:一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
判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
柳质,一载赴黄梁。
解析:
贾府的二小姐迎春和同为庶出却精
明能干的探春相反,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所以有“二木头”的浑名。她不但做诗猜谜不如姊妹们,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道让,任人欺侮,对周围发生的矛盾纠纷,采取一概不闻不问的态度。她的攒珠累丝金凤首饰被人拿去赌钱,她不追究;别人设法要替她追回,她说“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事”;事情闹起来了,她不管,却拿一本《太上感应篇》自己去看。抄检大观园,司棋被逐。迎春虽然感到“数年之情难舍”,掉了眼泪,但司棋求她去说情,她却“连一句话也没有”。如此怯懦之人,最后终不免悲惨的结局,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实在是有其必然性的。
看起来,迎春象是被“中山狼,无情兽”吃掉的,其实,吞噬她的是整个封建宗法制度。她从小死了娘,她父亲贾赦和邢夫人对她毫不怜惜,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将她嫁给孙家,实际上等于拿她抵债。当初,虽有人劝阻这门亲事,但“大老爷执意不听”,谁也没有办法,因为儿女的婚事决定于父母。后来,迎春回贾府哭诉她在孙家所受到的虐待,尽管大家十分伤感,也无可奈何,因为嫁出去的女儿已属夫家的人了,所以只好忍心把她再送回狼窝里去。
在大观园女儿国中,迎春是成为封建包办婚姻的牺牲品的一个典型代表。作者通过她的不幸结局,揭露和控诉了这种婚姻制度的罪恶,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客观事实。可是,有些人偏偏要把这个反对封建婚姻制度的功劳记在程伟元、高鄂续书的帐上,认为续书也有比曹雪原著价值更高的地方,即所谓“有更深一层的反封建意义—暴露封建社会婚姻不自由”,因而“在读者中发生更巨大的反封建的作用”。甚至还认为,“婚姻不自由。在《红楼梦》中,它牵动全书的线索”。这无非是说,续书把宝黛悲剧烈军属成因婚姻不自由而产生的悲剧是提高了原著的思想性。我们的看法恰恰相反。所谓“更深一层的反封建意义”,如上所述,原著本来就有的。《红楼梦》虽暴露封建婚姻罪恶,但决不是一部以反对婚姻不自由为主题或主线的书。把这一点作为“牵动全线索”,自然就改变了这部书政治性很强的小说的广泛揭露封建社会种种黑暗的主题,改变了小说表现四大家族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中趋向没落的主线,把基本矛盾局限在一个家庭的小范围之内,把读者的视线引到男女恋爱婚姻问题上去,真的就是儿女之情了。这实在是续书作者对原著精神的歪曲。
4. 正册判词之探春
画: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
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
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
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解析:
贾府的三小姐探春,浑名“玫瑰花”,她在思想上性格上与同是庶出的姊妹“二木头”迎春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她精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连凤姐和王夫人都畏她几分,让她几分。在她的意识中,区分主仆尊卑的封建等级观念特别深固。她之所以对生母赵姨娘如此轻蔑厌恶,冷酷无情,重要的原因,是一个处于婢妾地位的人,竟敢逾越这个界线,冒犯她作为主子的尊严。抄检大观园,在探春看来,“引出这等丑态”比什么都严重。她“命丫头秉烛开门而待”,只许别人搜自己的箱柜,不许动一下她丫头的东西,并且说到做到,
绝对无回旋的
余地。这也是为了在婢仆前竭力维护作主子的威信与尊严。“心内没有成算的”王善保家的,不懂这一点,动手动脚,所以当场挨了一巴掌。探春对贾府面临大厦将倾的危局颇有感触,她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回这个封建大家庭的颓势。但这只能是心劳日拙,无济于事。
对于探春这样的人,作者是有阶级偏爱和阶级同情的。但是,作者没有违反历史和人物的客观真实性,仍然十分深刻地描绘了这个形象,如实地写出了她“生于末世运偏消”的必然结局。原稿中写探春后来远嫁的情节,与续书所写不同。“三春去后诸芳尽”。迎春出嫁,八十回前已写到;元春之死、探春之嫁,从她们的曲文和有关脂批看,也都在贾府事败之前,可能八十回后很快就会写到。这样,八十回后必然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情节发展相当紧张急遽,决不会像续作者写“四美钓游鱼”那样松散、无聊。
5. 正册判词之惜春
画: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
独坐。
判词: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
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解析:
贾惜春“勘破三春”,披缁为尼,这并不表明她在大观园的姊妹中,见识最高,最能悟彻人生的真谛。恰恰相反,作者在小说中,非常深刻地对惜春作了解剖,让我们看到她所以选择这条生活道路的主客观原因。客观上,她在贾氏四姊妹中年龄最小,当她逐渐懂事的时候,周围所接触到的多是贾府已衰败的景象。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为自己的未来担忧,现实的一切既对她失去了吸引力,她便产生了弃世的念头。主观上,则是由环境塑造成的她那种毫不关心他人的孤僻冷漠性格,这是典型的利己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人家
【篇四】红楼梦解析
红楼梦分析(全)
《红楼梦》阅读指导讲义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情节梳理填空】
1、石头记 女娲炼石补天,遗下一块顽石未用,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此石自经锻炼,已通灵性,因未被选中补天常悲伤自怨。一日,听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谈及红尘中荣华富贵,心切慕之,便恳求送他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走一遭。二仙师见其可爱,便将它幻化缩小成一块'可佩可拿'的'通灵宝玉',送至太虚幻境警幻仙姑处,后由神瑛侍者'携入红尘'走了一遭。不知过了几世几劫,空空道人经过这里,见石上刻着它那番经历,便从头到尾抄下,改《石头记》为《情僧录》,又由东鲁孔梅溪改名为《风月宝鉴》,最后因曹雪芹在悼红轩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分出章回,则题名曰《金陵十二钗》。
2、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黛玉前身是西方灵河岸上的绛珠仙草,宝玉的前身是神瑛侍者。神瑛侍者曾灌溉绛珠草,使其久延岁月,脱掉草胎木质,修成女体。后来神瑛侍者携带一块无才补天的顽石下凡造历,绛珠仙草为报答灌溉之恩,随之而去。决定用一生的眼泪偿还甘露之恩。故有'木石前盟'之说。
3、贾雨村与甄士隐
姑苏阊(chāng) 门外有个葫芦庙,乡宦甄士隐(谐音真事隐)居住庙旁,可怜寄居庙内的穷儒贾雨村(谐音假语存),与他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某日,贾雨村造访甄士隐,无意中遇见甄家丫鬟娇杏,以为娇杏对其有意。中秋时节,甄士隐于家中宴请贾雨村,得知贾雨村的抱负后,赠银送衣以作贾雨村上京赴考之盘缠,第二天,贾雨村不辞而别便上路赴考。 元宵之夜,甄家仆人霍启在看花灯时,不慎丢失了甄士隐唯一的女儿甄英莲(谐音真应怜)。三月十五日,葫芦庙失火祸及甄家。甄士隐带妻子投奔如州岳丈封肃,遭白眼,其岳父又是个卑鄙贪财的人,又把他仅剩的一点银子也半哄半赚地弄到自己手里。甄士隐真正走投无路了。一日,甄土隐听到了一疯跛道人的《好了歌》,顿悟人生,并为这首歌做了注解,遂与道人一起飘然而去。而他的女儿后来被人称为'呆霸王'的薛蟠强夺去,改名叫香菱。红楼梦解析
贾雨村因甄士隐赠银之后,不料他十分得意,会了进士,先入外班,升了姑苏知府。到任时看到甄家大丫头娇杏在门前买线,晚间便传封肃前去问话。
【经典情节复述】
木石前盟
小说中的贾宝玉为石(前世是神瑛侍者),他的'通灵宝玉'是当年女娲补天之时弃在青埂峰下的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林黛玉是木(前世是绛珠仙草),'木石前盟'表示宝黛两人的前世姻缘:神瑛侍者以甘露浇灌绛珠仙草,使其久延岁月。在神瑛侍者下世之时,绛珠仙草为酬报灌溉之恩,也要同去走一遭,用一生眼泪还他。
【阅读研讨探究】
思考题1:在《红楼梦》第一回中,有一个癞头和尚看见甄士隐抱着女儿英莲,曾含了四句词道:“惯养娇生笑你痴,凌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此诗后两句在文中所指何事?
答:指的是在元宵佳节时霍启抱着英莲出去赏灯,将英莲丢失,在甄士隐夫妇为女儿走失悲痛欲绝之时,祸不单行,葫芦庙的和尚炸烘不小心引起大火,祸及甄家,将甄家烧成一片瓦砾,所以说在元宵之后,甄家便家破人亡,烟消火灭了。
2、在《红楼梦》第一回中,贾雨村住在甄士隐家,甄家的丫环娇杏曾无意回头看了两次,在此曹雪芹为后文埋下了什么伏笔?
答:贾雨村看见娇杏回头看了他两次,贾雨村以为她对自己有意,在贾雨村升为知府后,便娶娇杏为妾,不久贾雨村正室死去,娇杏便被扶正,并为贾雨村生下了一个儿子,从此便成为人上人,所以后文有
'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的说法。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情节梳理填空】
贾雨村发迹后先娶娇杏为二房,不久扶正。虽才干优长,未免有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不到两年,便被上司参革职。于是遍游天下,到了扬州,被林如海聘作林黛玉的家庭教师。谁知黛玉因母亲贾敏一疾而终,哀痛过伤,连日不曾上学。一日,贾雨村闲居无聊,饭后到村肆沽饮三杯,遇上故人冷子兴,和贾雨村谈论贾府貌似鼎盛,实则已有败落之象。特别说到了衔玉出生的贾宝玉。谈论宝玉聪明淘气,常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奇异说法 。贾雨村驳斥冷子兴关于宝玉将来为色鬼的结论,并由此引出了'邪正二气及大仁大恶之人'的讨论。谈论中贾雨村得知黛玉原来就是贾府中史太君三女儿之女。这层关系,正是贾雨村日后进身的门路。 本回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
大致可列表图示如下,试填写出空缺处的人物:
【第一代(水字辈) 第二代(人字) 第三代(文字) 第四代(玉字) 第五代(草字辈) 】
(注1: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已不在世的人物有:贾演、贾代化、贾敷和贾源、贾代善。括号中的人物是上一个人物的配偶。)红楼梦解析
(宁国公)贾演 "" 贾代化 "" 贾 敷
子: "" 贾 珍 "" 贾蓉
(尤氏) (妻: )
女:
(荣国公)贾源 "" 贾代善 "" 贾赦 "" 子: "" 巧姐
( 贾母 ) (妻: (王熙凤、平儿)
贾迎春(丫鬟:)
"" 贾 珠 "" 贾 兰
(妻:王夫人 ) (妻:
女:贾元春(丫鬟:抱琴)
子:贾宝玉
(妾:赵姨娘) 女:(丫鬟:
子:贾 环
贾 敏 "" 女: (丫鬟:)
(夫:
"" 薛 宝 钗(丫鬟:
薛 蟠(妻:
(妾: )
史湘云(丫鬟:)
【经典情节复述】
1、 宝玉得名
贾政夫人王氏,生下第三胎,(1分)那孩子一落胎,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2分)上面还有许多字迹,(1分)就取名为宝玉。(1分)
2、 宝玉抓周
宝玉周岁时,贾政想试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所有的宝物摆了一地,让他抓取。(2分)谁知他其他一概不要,伸手只要些胭脂水粉。(1分)贾政便大怒,说他将来必是酒色之徒。(1分)
【阅读研讨探究】
思考题1:(2009年高考)概括说说《红楼梦》“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主要内容。(6分)
参考答案:①介绍贾府的历史与人物
②点出贾府存在的危机
③介绍主要人物贾宝玉的特点。
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情节梳理填空】 因从同僚口中得知朝中准奏起复旧官,冷子兴建议贾雨村央求林如海,转向都中去央烦贾政。正巧贾母因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派人来接黛玉到贾府照顾,于是林如海向贾政写了一封荐书,并托贾雨村送黛玉进京。在京都,贾政帮助贾雨村谋了应天府的职位。黛玉来到贾府,见到了贾母、宝玉及众人。 本回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和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经典情节复述】
1、宝黛初会
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念及黛玉年幼无人照顾便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宝黛初见,便都有似曾相识的心灵感应,两人一见如故,心灵相通。黛玉见了宝玉只在心中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宝玉问黛玉读书、姓名、表字等情况,因着她'眉间若蹙',便送她'颦颦'二字。宝玉又问黛玉是否有玉,闻知神仙似的妹妹无玉,他便摔玉于地,吓得众人一拥去抢,直到贾母哄骗他黛玉原来有玉,只是被其母带走,宝玉方作罢。这令黛玉感到十分不安。红楼梦解析
(似曾相识→起表字为'颦' →宝玉摔玉→贾母哄骗→不生别论)
【阅读研讨探究】
思考题1:请简述《红楼梦》“贾雨村夤缘复旧职”的过程。(5分)
参考答案:①贾雨村因贪酷而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教黛玉读书。②京城起复参革人员,贾雨村托东家向荣国府求助。③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去身边。④林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⑤贾雨村与荣国府联宗,并得林如海内兄贾政帮忙,补授应天府。
思考题2:写宝黛初见时的似曾相识感,在全书中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作者这样写,一方面是来自第一回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故事,给两人的关系蒙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初会时的心灵感应,表现两人感情上为默契,为后来两人爱情的发展张本。
思考题3:以下是红楼梦中人物出场的描写,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第三回)
1、本段中,作者刻画人物时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这三个人分别是谁?
肖像描写;迎春,探春,惜春。
2、从前两个人物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窥视她们具有怎样的特点?
迎春:温柔敦厚,沉默懦弱,心地纯洁善良,少言寡语
探春:才华横溢,精明强干,天资聪慧。
思考题4:分析王熙凤初见林黛玉时的表现。
参考答案:未见黛玉,高呼来迟;见面赞其标致,如贾母嫡亲孙女;为黛玉年幼失母拭泪;贾母责备,忙转悲为喜;边安顿黛玉,边向丫鬟仆妇下令;王夫人找缎子给黛玉做衣服,她说早已想到,备好。 (一夸、二哭、三忙、四问……入木三分的描绘了她察言观色、机变逢迎的本领,也是得宠的原因)
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情节梳理填空】 贾雨村补授应天府,刚刚到任,就受理英莲被拐一案。原来是本地的一个小乡宦冯渊买了一个被拐卖的丫头英莲,还未领回家,那拐子又把丫头英莲卖给金陵一霸薛蟠。薛蟠与冯渊争买英莲,冯渊被打死。雨村欲拿薛蟠, 当日葫芦庙小沙弥、如今雨村的门子阻其发签。随后门子拿出一张本省的'护官符'给贾雨村,并向他讲述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密切关系。说薛家乃'护官符'上之'雪'(薛)。贾雨村惧怕四大家族的势力,听门子之计,徇情枉法,不思甄士隐赠银之恩,乱断了此案。薛蟠夺走英莲后,随母亲薛姨妈、妹妹宝钗入京,在荣府东北角上梨香院住下。
【阅读研讨探究】
思考题1:“护官符”体现了四大家族怎样的特点?使用了怎样的语言技巧?
参考答案:体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富贵、豪奢、权倾四野、地位显赫、相互勾结的特点。反映了中国古代权势者们肆意侵吞民脂民膏、相互勾结、狼狈为奸的黑暗现实。使用了夸张、比喻、谐音、双关等语言技巧。
思考题2:根据贾雨村在英莲一案中的表现,简要分析他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通过英莲一案的审理过程可以看出贾雨村的虚伪、圆滑、世故、徇私枉法的性格特点。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情节梳理填空】
薛宝钗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深得贾府上下喜爱。这令黛玉感到了一丝不平,且因此与宝玉经常闹别扭。 宁国府梅花盛开,贾珍妻尤氏请贾母等赏玩。贾宝玉睡午觉,住在贾珍儿媳秦可卿的卧室。宝玉梦中来到太虚幻境,翻看了记载金陵优秀女子命运的'金陵十二钗'图册后,又看了'红楼梦'原稿,聆听了'红楼梦'曲。警幻仙姑见宝玉还未醒悟,把他带到其妹可卿处。宝玉依警幻仙姑之言,与可卿柔情缱绻。一次,两人携手游玩时忽遇迷津,宝玉受到惊吓,失声喊叫:'可卿救我!'方从梦中醒来。秦可卿此时正在房外,听宝玉在梦中唤她的小名,十分纳闷。
【阅读研讨探究】
思考题1:贾宝玉在太虚幻境所见《十二钗判词》,是对金陵十二钗命运、遭遇和品德的最好预示和写照,请根据下列判词,说说她是谁,并根据判词简要说说她的命运、遭遇和品德。
①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薛宝钗和林黛玉。'停机德' 是赞叹宝钗贤淑之德符合封建道德标准。'咏絮才'指女子咏诗的才华,这里喻指黛玉应怜惜。'玉带林中挂',倒过来是指'林黛玉',是黛玉才情被忽视,对封建制度叛逆,命运凄惨悲壮的写照。 '金簪雪里埋',是指薛宝钗如图里的金簪一般,被埋在雪里,也是不得其所,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
②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元春。'二十年来辨是非'写元春在宫中生活了二十多年,对人世间的荣辱甘苦有了新的认识,觉得
自己实到了'那不得见人的去处','终无意趣'。 '榴花开处照宫闱'写元春从女史到凤藻宫尚书,直至贤德贵妃,荣耀一时。 '三春争及初春景'的三春是指元春的三个妹妹迎春,探春,惜春;'初春'寓指元春,这句意思是说迎春,探春,惜春比不上元春的荣华富贵。'虎兕相逢大梦归' 虎和兕(犀牛)都是凶猛的动物,有可能暗示元春死于两派政治势力的恶斗之中。又作'虎兔相逢大梦归','虎兔相逢'指虎年和兔年之交,元春死的十二月既是虎年的末尾,又是兔年的开始,所以说'虎兔相逢',兔被虎吃掉了,是元春入宫作妃的必然结局。
③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指的是她的志向高远,精明能干,清醒精敏,不被富贵蒙昏了头。'生于末世运偏消'写她生于封建社会衰亡的末世,又是庶出的不幸,'才','志'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惜。'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暗示探春将远嫁他乡,如断了线的风筝般一去不返,出嫁时乘船而去。句中的'清明'点出她将在清明时分远嫁他乡,如在综观画里的女子一样在船上对着江边'掩面泣涕',挥别父母家人,往后只能在睡梦中与家人团聚。
④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史湘云。'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写湘云生于封建侯门富贵之家,但这又能怎么样?湘云在'襁褓之间'父母便去世了。虽然富贵而无人关心,从小没得过温暖。 '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第三句'展眼吊斜辉'说的是转眼之间,只有湘云一人独自面对落日感伤了。'湘江水逝楚云飞'点出了'湘云'二字。湘江流逝,楚云飞散,喻史家衰败以及湘云夫妇生活的短暂,以及家破的预兆,用的是楚怀王梦见巫山神女与之欢会的典故。
⑤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妙玉。说她'洁',是因她嫌世俗社会纷纷扰扰不清净遁入空门,这是一层含义;她又有'洁癖',刘姥姥在她那里喝过一次茶,她竟要把刘姥姥用过的一只名贵的成窑杯子扔掉。她有金玉一般高贵的气质和才华,想一尘不染,但命运最终却将把她安排到最不洁净的地方去了,最终可能是流落风尘了。续书所写的是她被强人用迷魂香闷倒凌辱劫持而去。
⑥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迎春。'子系中山狼'中'子系'二字合成'孙'的繁体字,指的是迎春的丈夫孙绍祖。'中山狼'用的是《中山狼传》的典故,喻凶狠残暴而又忘恩负义的人。这里是比喻迎春丈夫孙绍祖的险恶狠毒和迎春的苦难。 '得志便猖狂'写得意后便为非作歹,横行霸道。孙绍祖在家境困难时曾经拜倒在贾门府下,乞求帮助。后来,孙绍祖在京袭了官职,又'在兵部候缺题升',一跃成为'暴发户'。贾家衰败后,孙绍祖向它逼债,贾舎把自己的亲生女儿迎春许配给他,名为结亲实为抵债,任意践踏迎春。最终'一载赴黄粱'即而一年之后迎春就被丈夫孙绍祖凌辱致死。
⑦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装。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惜春。'勘破三春景不长'中'三春景不长'是双关语。字面上指暮春(即春末),实际上指惜春的三个姐姐(即元春,迎春,探春)这'三春'的遭际悲苦。'缁衣顿改昔年妆',缁衣指的是尼姑穿的黑色服装。这两句是说惜春从她三个姐姐的遭遇中,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好景不长,决心摆脱世俗,遁入空门。'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具体指出贾府小姐惜春最后出家为尼,再也不是公府千金而是过着'缁衣乞食'的生活。
⑧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王熙凤。'凡鸟偏从末世来'指的是凤姐这么一个能干的女强人生于末世的不幸,'凡鸟'是繁体里的'凤'字,也就暗指王熙凤。从凤字拆出来得'凡鸟'二字比喻庸才,点出'凤',自然是种讥讽。画里的雌凤所靠着的冰山,指的就是将融化的贾府所象征的靠山。'一从二令三人木'指的是丈夫贾琏对凤姐的态度变化。新婚后先'从',对她百依百顺,样样都听她的;'二令'解为'冷',指的是丈夫对她的渐渐冷淡与开始对她发号施令;'三人木'以'拆字法'是指她最后被休弃的命运。'哭向金陵事更哀'就是她被休弃后哭着回娘家的悲哀的写照。在当时封建的社会中,被休弃是非常悲惨的。
⑨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贾府后来是'一败涂地'、'子孙流散'的,所以说'势败'、'家亡'。那时,任你出身显贵也无济于事,骨肉亲人也翻脸不认。'偶因济刘氏'是指王熙凤偶然间发了善心'拔
【篇五】红楼梦解析
红楼梦赏析
红楼梦赏析.txt心若无尘,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我曾经喜欢过你,现在我依然爱你希望月亮照得到的地方都可以留下你的笑容那些飘满雪的冬天,那个不带伞的少年,那句被门挡住的誓言,那串被雪覆盖的再见《红楼梦》,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章回体古典长篇小说,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合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之一,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红楼梦》,又称《石头记》 ,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是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巅峰之作。《红楼梦》后四十回多人为由高鹗续成。书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全面地描写封建社会末世的人性世态,种种不调和的矛盾。红楼梦解析
红楼梦赏析鉴赏:《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婚姻悲剧为主线,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表现了封建的婚姻、道德、文化、教育的腐朽、堕落,塑造了一系列贵族、平民以及奴隶出身的女子的悲剧形象,展示了极其广阔的封建社会的典型生活环境,曲折地反映了那个社会必然崩溃、没落的历史趋势。作品还歌颂了贵族的叛逆者和违背封建礼教的爱情,体现出追求个性自由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并深刻而全面地揭示了贾、林、薛之间爱情婚姻悲剧的社会根源。但由于历史的局限,作者在写出封建大家族没落的同时,也流露出惋惜和感伤的情绪,蒙有一层宿命论和虚无主义的色彩。
贾宝玉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他聪明灵秀,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却促使他背叛了家庭。其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生活。在他心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与此相连,他憎恶自己出身的家庭,爱慕和亲近那些与他品性、情趣相投而出身、地位寒微的人物。贾宝玉对个性自由的追求,集中表现在爱情婚姻方面。封建的婚姻要听从父母之命,取决于家族的利益。可是贾宝玉一心追求真挚的思想情谊,毫不顾及家族的利益。他和林黛玉相爱,是以含有深刻社会内容和深厚的思想感情为基础的。这种爱情与封建主义的矛盾,又推动他步步克服自身的劣点和弱点,日益发展他进步的、叛逆的思想性格。但他的思想并未达到否定君权、族权亦即封建主义统治权的高度。他所深恶痛绝的,正是他所仰赖的。他无法与封建主义统治彻底决裂,又不可能放弃自己的民主主义思想要求。因而他的出路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最后只能到虚无缥缈的超现实世界中去。
林黛玉是一个比贾宝玉更多一些悲剧色彩的艺术典型。她出身在一个已经衰微的封建家庭。封建礼教和世俗功利对她的影响有限得很,她保持着纯真的天性,敢爱敢恨,我行我素,很少顾及后果得失。因父母相继去世,她不得不寄居在声势显赫的荣国府里。环境的势利与恶劣,使她自矜自重,警惕戒备;用直率与锋芒保卫自我的纯洁,免受轻贱和玷辱。在这个冷漠的环境中,宝玉是她唯一的精神寄托,她执著而强烈地向宝玉要求彼此知心、忠于自我的严肃专一的爱情。但两人的恋爱注定是一个悲剧。因为它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恋爱的叛逆思想内核又与整个封建主义相冲突,触及封建家庭的根本利益,毫无调和余地。终于,林黛玉怀抱纯洁的爱和对环境的怨愤永远地离开了尘世,实现了她的誓言:“质本洁来还洁去”。
薛宝钗出身在一个豪富的皇商家庭,性格本质与林黛玉截然不同。她们都同样博览诗书,才思敏捷,但林黛玉一心追求美好丰富的精神生活,而薛宝钗却牢牢把握着现实的利益,孜孜以求的是富贵荣华。薛家母子3人在贾家长期住下的用意是要实现薛宝钗与贾宝玉的金玉良
姻。薛宝钗虽然得不到贾宝玉的爱情,但却握有实现婚姻的优势。她以自己的人品和才干,逐渐在封建家长的心目中造成了“宝二奶奶”非她莫属的牢固地位;再加上薛家拥有贾家所急缺的财富,她所追求的婚姻势在必成。然而“金玉良姻”只是徒具形式的婚姻,这种婚姻的成功意味着薛宝钗悲剧的开始。 《红楼梦》在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的叙述和描写就像生活本身那样丰富、深厚、逼真、自然。
《红楼梦》早期流传的抄本带有“脂砚斋”等人批语,题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这种“脂评本”仅80回,现存版本完整的很少。另有《乾隆帝抄本百二十回红楼梦稿》,则为120回,前80回主要据“脂评本”抄集校改。乾隆帝五十六年(1791)由程伟元、高鹗活字排印《红楼梦》,题《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120回。乾隆帝五十六年排印本称程甲本,第二年程伟元和高鹗对程甲本修订后的排印本称程乙本,合称程高本。
小说在当时已广为流传,封建朝廷屡禁不绝。其杰出的现实主义创作成就,给后人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历来以《红楼梦 》题材创作的诗词 、戏曲 、小说 、电影不胜枚举。对《红楼梦》的评论和研究也日见繁盛,人称红学。知名的学派有评点派、索隐派、新红学派。
>>>更多红楼梦赏析文章
《红楼梦》评价(艺术成就): 《红楼梦》在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的叙述和描写就像生活本身那样丰富、深厚、逼真、自然,在艺术表现上普遍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作者安排了鲜明对照的两个世界:一是以女性为中心的大观园,这是被统治者的世界;一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这是统治者的世界。作者还常常拿一个人对两件事的不同态度对比,拿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态度对比,在对比中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隐秘,表达作者的爱憎倾向。其次,善于处理虚实关系,它实写而不浅露,虚写而不晦暗,创造出一个含蓄深沉的艺术境界。再,作者善于运用春秋笔法,也就是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比如将王夫人对林黛玉的憎恶写得十分含蓄。
《红楼梦》是中国小说史上不可超越的顶峰。
《中国大百科全书》评价说,红楼梦的价值怎么估计都不为过。《大英百科》评价说,《红楼梦》的价值等于一整个的欧洲。《红楼梦》是一部大书。有评论家这样说,几千年中国文学史,假如我们只有一部《红楼梦》,它的光辉也足以照亮古今中外。《红楼梦》是言情小说,它言男女之情,以言情而至伟大,必须有一个条件:起于言情,终于言情,但不止于言情。通常的言情之作常常易于流于浅薄,而伟大的言情则有一个不言情的底子,这样才能衬出情的深度。《红楼梦》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在结构的伟大上。在如此精妙的布局和秩序下,这等空间、这群人物中,看似庞杂的故事在作者的笔下事无巨细,分明清晰的娓娓道来。
一、毛泽东对《红楼梦》的评价与看法: 1、《红楼梦》我至少读了五遍""我是把它当历史读的。开头当故事读,后来当历史读。什么人都不注意《红楼梦》的第四回,那是个总纲,还有《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好了歌》和注。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讲护官符,提到四大家族:“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薛),珍珠如土金如铁。”《红楼梦》写四大家族,阶级斗争激烈,几十条人命。统治者二十几人(有人算了说是三十三人),其他都是奴隶,
三百多个,鸳鸯、司棋、尤二姐、尤三姐等等。讲历史不拿阶级斗争观点讲,就讲不通。
2、中国有三部名小说,《三国》、《水浒》和《红楼梦》,谁不看完这三部小说,不算中国人!
3、不读五遍《红楼梦》,没必要发表评论。
4、大观园里贾宝玉的命根是系在颈上的一块石头,国民党的命根是它的军队,怎么好说不“保障”,或者虽有“保障”而不“确实”呢?
5、《红楼梦》不仅要当做小说看,而且要当做历史看。他写的是很细致的、很精细的社会历史。他的书中写了几百人,有三四百人,其中只有三十三人是统治阶级,约占十分之一,其余都是被压迫的。牺牲的、死的很多,如鸳鸯、尤二姐、尤三姐、司棋、金钏、晴雯、秦可卿和她的一个丫环。秦可卿实际是自杀的,书上看不出来。贾宝玉对这些人都是同情的。你们看过《金瓶梅》没有?这部书写了宋朝的真正社会历史,暴露了封建统治,揭露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矛盾,也有一部分写得很细致。《金瓶梅》是《红楼梦》的祖宗,没有《金瓶梅》就写不出《红楼梦》。但是,《金瓶梅》的作者不尊重女性,《红楼梦》、《聊斋志异》是尊重女性的。
二、鲁迅对《红楼梦》的评价与看法: 1、《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在我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证成多所爱者当大苦恼,因为世上,不幸人多。惟憎人者,幸灾乐祸,于一生中,得小欢喜少有罣碍。然而憎人却不过是爱人者的败亡的逃路,与宝王之终于出家,同一小器。
2、“全书所写,虽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迹,而人物事故,则摆脱旧套,与在先之人情小说甚不同。""盖叙述皆存真,闻见悉所亲历,正因写实,转成新鲜。""”(《中国小说史略》)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婚姻悲剧为主线,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表现了封建的婚姻、道德、文化、教育的腐朽、堕落,塑造了一系列贵族、平民以及奴隶出身的女子的悲剧形象,展示了极其广阔的封建社会的典型生活环境,曲折地反映了那个社会必然崩溃、没落的历史趋势。作品还歌颂了贵族的叛逆者和违背封建礼教的爱情,体现出追求个性自由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并深刻而全面地揭示了贾、林、薛之间爱情婚姻悲剧的社会根源。但由于历史的局限,作者在写出封建大家族没落的同时,也流露出惋惜和感伤的情绪,蒙有一层宿命论和虚无主义的色彩。
贾宝玉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他聪明灵秀,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却促使他背叛了家庭。其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生活。在他心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与此相连,他憎恶自己出身的家庭,爱慕和亲近那些与他品性、情趣相投而出身、地位寒微的人物。贾宝玉对个性自由的追求,集中表现在
爱情婚姻方面。封建的婚姻要听从父母之命,取决于家族的利益。可是贾宝玉一心追求真挚的思想情谊,毫不顾及家族的利益。他和林黛玉相爱,是以含有深刻社会内容和深厚的思想感情为基础的。这种爱情与封建主义的矛盾,又推动他步步克服自身的劣点和弱点,日益发展他进步的、叛逆的思想性格。但他的思想并未达到否定君权、族权亦即封建主义统治权的高度。他所深恶痛绝的,正是他所仰赖的。他无法与封建主义统治彻底决裂,又不可能放弃自己的民主主义思想要求。因而他的出路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最后只能到虚无缥缈的超现实世界中去。
林黛玉是一个比贾宝玉更多一些悲剧色彩的艺术典型。她出身在一个已经衰微的封建家庭。封建礼教和世俗功利对她的影响有限得很,她保持着纯真的天性,敢爱敢恨,我行我素,很少顾及后果得失。因父母相继去世,她不得不寄居在声势显赫的荣国府里。环境的势利与恶劣,使她自矜自重,警惕戒备;用直率与锋芒保卫自我的纯洁,免受轻贱和玷辱。在这个冷漠的环境中,宝玉是她唯一的精神寄托,她执著而强烈地向宝玉要求彼此知心、忠于自我的严肃专一的爱情。但两人的恋爱注定是一个悲剧。因为它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恋爱的叛逆思想内核又与整个封建主义相冲突,触及封建家庭的根本利益,毫无调和余地。终于,林黛玉怀抱纯洁的爱和对环境的怨愤永远地离开了尘世,实现了她的誓言:“质本洁来还洁去”。
薛宝钗出身在一个豪富的皇商家庭,性格本质与林黛玉截然不同。她们都同样博览诗书,才思敏捷,但林黛玉一心追求美好丰富的精神生活,而薛宝钗却牢牢把握着现实的利益,孜孜以求的是富贵荣华。薛家母子3人在贾家长期住下的用意是要实现薛宝钗与贾宝玉的金玉良姻。薛宝钗虽然得不到贾宝玉的爱情,但却握有实现婚姻的优势。她以自己的人品和才干,逐渐在封建家长的心目中造成了“宝二奶奶”非她莫属的牢固地位;再加上薛家拥有贾家所急缺的财富,她所追求的婚姻势在必成。然而“金玉良姻”只是徒具形式的婚姻,这种婚姻的成功意味着薛宝钗悲剧的开始。 《红楼梦》在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的叙述和描写就像生活本身那样丰富、深厚、逼真、自然。
《红楼梦》早期流传的抄本带有“脂砚斋”等人批语,题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这种“脂评本”仅80回,现存版本完整的很少。另有《乾隆帝抄本百二十回红楼梦稿》,则为120回,前80回主要据“脂评本”抄集校改。乾隆帝五十六年(1791)由程伟元、高鹗活字排印《红楼梦》,题《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120回。乾隆帝五十六年排印本称程甲本,第二年程伟元和高鹗对程甲本修订后的排印本称程乙本,合称程高本。
小说在当时已广为流传,封建朝廷屡禁不绝。其杰出的现实主义创作成就,给后人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历来以《红楼梦 》题材创作的诗词 、戏曲 、小说 、电影不胜枚举。对《红楼梦》的评论和研究也日见繁盛,人称红学。知名的学派有评点派、索隐派、新红学派。
【篇六】红楼梦解析
红楼梦经典赏析
■ 13级经典文学《红楼梦》赏析
红楼一梦,难解其中味
但凡爱好文学的人,都会爱上《红楼梦》这本巨著!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部诗化了的小说杰作,它那行云流水般的诗词散文中,处处沁透着诗情的芬芳,作品中的大量诗词曲赋,犹如镶嵌在碧海青天里的珍珠和明星,闪耀出奇异的光芒,在中国小说史乃至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有口皆碑,无人不晓。如果不能很好地读解书中的诗词曲赋,你就不能真的读懂《红楼梦》。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集建筑、美术、服饰、音乐、诗歌、饮食、陶艺、园林、心理学、管理学为一体。其中规模宏大、人物众多、情节复杂,是我国古典文学的典范。
“护官符”上的四大家族
贾: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史: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王: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找金陵王。
薛: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线索人物——
甄士隐(真事隐):历经梦幻,将故事的真相隐去。
甄士隐是《红楼梦》中一人物,姓甄,名费,谐音“废”,字士隐。“甄士隐”取意为“真事隐”。书中有“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一句。正如贾雨村是“假语村言”一样。甄士隐是和贾雨村相对照而写的,作者在开卷第一段里就明白表示他撰拟这两个名字的寓意。写甄士隐是为了写一个经历了骨肉分离、家遭火灾、下半世坎坷而终于醒悟出世的人物形象。他可能是作者自身的影子,同时也是提系着全书主题的一个线索人物。
贾雨村(假语存):用假言村语,敷演出一段故事来。
《红楼梦》提纲挈领式的人物,以“假语村言”提醒读者,统率全文。 贾雨村,名化,字时飞,别号雨村。原系湖州人氏,生于仕宦人家。但到他时,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下他一人。他想进京求取功名,无奈囊内空空,只得暂寄姑苏城里葫芦庙中安身,每日卖文作字为生。后因甄士隐相助,他才有钱上路,考中进士,做了知府。不久因贪酷徇私被革职,到林如海家做家塾教师。在贾政的极力帮助下,他又官复原职。贾雨村是封建官僚的典型代表。后因婪索属员等罪,审明定罪。遇皇上大赦时被释放,递籍为民。
人物作用:串联整个故事,衔接前后情节。对四大家族,尤其是贾府的叙述,主要是通过两人的对话及来往引出来的。贾雨村因为做过林黛玉的老师,又与贾家同宗,故为后文林黛玉进京做铺垫,不仅引出主要人物林黛玉的身份家世,还引出黛玉和宝玉相识的经过,从相识到相爱,摆脱不了封建势力家族的束缚,作者是通过他们两个人,先从外部介绍四大家族、荣宁二府,是铺垫的作用,同时也暗示了故事悲惨的结局,给全书定下了一个基调,也埋下了伏笔。 还有一种解读:说是“真石隐”“假玉存”,用来折射小说中的关键人物贾宝玉,说他不是一块名副其实的真宝玉,而是一块假宝玉,暗示小说最终的悲剧结尾。
好了歌 跛足道人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甄士隐给《好了歌》的解注: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鬃又成霜?昨日黄土垅头送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好了歌:《红楼梦》中经典诗词,小说中为跛足道人所做,表现了作者现实主义和宗教思想。文中还有与之相和的《好了歌注》,承接并引申了《好了歌》的思想。诗歌内容隐射小说情节,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愤懑和失望。
《红楼梦》中人物——
男495人,女489人,其中有姓名的732人,无姓名的243人,总计975人。
统计:(一)宁荣两府本支:男16人,女11人,宁荣两府眷属女31人。(二)贾府本族:男34人,女8人。(三)贾府姻娅:男52人,女43人。(四)两府仆人:丫环73人,仆妇125人,男仆67人,小厮27人。(五)皇室人物:男9人,女6人。宫太监27人,宫女7人。(六)封爵人物:男37人,眷属14人。(七)官吏:有姓名及职名冠姓的男26人,只有职称的38人,胥吏男3人。(八)社会人物:各阶层男102人,女71人。医生男14人,门客男10人。优伶男6人,女17人。僧道男17人,尼婆49人。连宗男4人,女4人。(九)外国人:女2人。(十)警幻天上:女19人,男6人。合计:975人。其中有姓名称谓的732人,无姓名称谓的243人。
金陵十二钗: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秦可卿、李纨、妙玉、贾巧姐
主要人物赏析——
【贾宝玉】
贾宝玉,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主要的人物,别号怡红公子、绛洞花主、富贵闲人。作为荣国府嫡派子孙,他出身不凡,又聪明灵秀,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由神瑛侍者脱胎而成,对绛珠仙草有灌溉之恩,因此有还泪一说,出生时口含一块玉,是贾府的宝贝,
他曾说“女儿都是水做的骨肉”,从小在女儿堆里长大,喜欢亲近女孩儿,与林黛玉的爱情是世间少有的纯纯之爱。他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生活。在他心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
【林黛玉】贾宝玉姑妈的女儿
林黛玉,别名“颦儿”,是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女主角,金陵十二钗之首,四大家族贾家第四代贾敏(母亲是贾母最小的女儿贾敏,在林黛玉六岁时死去)与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父亲林如海是前科的探花)之女,宝玉的姑表妹,贾母的亲外孙女。幼年丧母,体弱多病,红颜薄命身世可怜。黛玉聪慧无比,琴棋诗画样样俱佳,尤其诗作更是大观园群芳之冠。
【薛宝钗】贾宝玉姨妈的女儿
薛宝钗,金陵十二钗之一,薛姨妈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之富。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她热衷于“仕途经济” ,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薛姨妈早就放风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方可配”,在贾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办下,贾宝玉被迫娶薛宝钗为妻。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不久即出家当和尚去了。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林黛玉和薛宝钗,一个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一个是皇家大商人的女儿;一个天真率直,一个城府极深;一个孤立无援,一个有多方支持;一个是叛逆者,一个是卫道者。有的人看见这首诗中同时写了林、薛二人,以为找到了“钗黛合一”的证据,这是错误的。矛盾着的双方既然互为依存,为什么不可以在一首诗中并提林薛这两个在思想倾向上彼此对立的人物,通过贾宝玉对她们的不同的态度的比较,以显示抑扬褒贬呢?
【主要人物关系图】
贾敷
宁国府—贾代化——— 贾珍—贾蓉/秦可卿
贾敬/尤氏
惜春
贾府
贾琏/王熙凤
贾赦/邢夫人 迎春
荣国府—贾代善/史太君 贾珠/李纨
(贾母) 贾政/王夫人 元春
宝玉
/赵姨娘 探春
贾环
贾敏/林如海—林黛玉
经典描写——尽显富贵、奢华
【薛宝钗吃的奢侈“冷香丸”】
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开的白芙蓉花蕊十二两,冬天开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天晒干,和在一处,一齐研好;又要雨水这天的落雨12钱,还要白露这天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天的霜十二钱,小雪这天的雪十二钱。把这四样水调匀了,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磁坛里,埋在花根底下,若发病时,拿出来吃一丸,用一钱二分黄柏煎汤送下。
【刘姥姥吃的奢侈茄子】
凤姐向刘姥姥讲解说:“把才摘下来的茄子把皮去了,只要净肉,切成碎丁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桃仁、杏仁、腰果、榛仁、松仁、榄仁、花生仁、莲子、板栗)俱切成丁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中封严、吃时用烧的鸡爪一拌就可以了。”
【奢华服饰】
曹雪芹的家族史江南织造世家,所以见到的绫罗绸缎都是进贡品,档次非常高,这对于他写红楼服饰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从服饰的选料、制作、颜色、款式上加入了服饰理念的元素,与人物的性格、命运、人物的特色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外表美、心灵美、智慧美柔和在一起,造就了红楼梦中人物。
贾宝玉的服饰:
第一次出场: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剑袖,束这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项上金蛎璎珞,又有一根五花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第二次出场: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身半露松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雀金裘——由孔雀的翎毛织成的,贾母送给宝玉出门见客的衣服,俄罗斯进贡品,被宝玉不慎烧坏,匠人无人能补。现今只有南京故宫博物院有一件(,历史上确有此衣文物出土)珍藏品日光灯—照就会毁坏。雀金裘,中国古代织造工艺辉煌的代表。
王熙凤的服饰:
第一次出场: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袄,外罩五彩刻丝
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满,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必戴的饰品:头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凤凰似的金钗),脖子上挂着赤金的璎珞圈,裙边镶着豆绿的宫绦,挂着一个双衡比目玫瑰佩。
【奢华大观园】
大观园是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中为贾妃省亲修的别墅,元春看了后作诗形容:“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赐大观名。” 在曹雪芹的古典小说《红楼梦》中, 大观园是贾府为贵妃省亲而修建的行宫别墅,它不仅是红楼人物活动的艺术舞台,也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总结当时江南园林和帝王苑囿创作出来的世外桃源,大观园的园林设计对后世的园林建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怡红院: 大观园中最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院落,是别号绛洞花主、富贵闲人,绰号无事忙的贾宝玉的住所,是西方灵河岸上赤瑕宫神瑛侍者在凡间投胎的“花柳繁华之地,富贵温柔之乡” 。地名隐意:遗红怨。
匾额:贾政初带宝玉游园时,宝玉题为“红香绿玉”,后贾元春将其改为“怡红快绿”,称“怡红院”。 潇湘馆:散寄之居曰“馆”,可以通别居者。今书房亦称“馆”,客舍为“假馆”。从其名称上就能看出这是一处带有江南情调的客舍,是林黛玉客居荣国府的住所。地名隐意:消香馆。匾额:有凤来仪。 蘅芜苑:“苑”,帝王之院囿。而大观园这座以“苑”命名的院落,则是以各种香草仙藤而著称,是薛宝钗的住所。地名隐意:恨无缘。 稻香村:李纨(贾宝玉亲哥哥贾珠的妻子)青春守寡的住所,是一处山野田园风光的院落。 秋爽斋:“斋”,书房也。斋较堂,惟气藏而收敛,盖藏修秘处之地,故式不宜敞显,是贾探春在大观园的住所。
暖香坞(蓼风轩):“坞”是位于地势凹陷处的建筑,“轩”指位于地势高敞处的建筑,一般认为是贾惜春的住处。
缀锦楼(紫菱洲):重屋曰“楼”,紫菱洲为缀锦楼所处的位置,为贾迎春在园中住处。 栊翠庵:妙玉在园中的修行处,是一所园林中点景的尼姑庵。匾额:苦海慈航。 省亲别墅:此地是贾元春省亲时,接受朝觐和驻跸的场所,是人间的太虚幻境的幻象。 芦雪广(音眼):大观园中一处具有田园风光的建筑群,临水而建,是一处水边的农舍,推窗就可垂钓。 滴翠亭:潇湘馆附近的一处水中之亭,四面俱是游廊回桥。 藕香榭:由水榭、水亭子、曲廊和曲折竹桥组成的观景建筑群,四面荷花盛开。 嘉萌堂、凸碧山庄、凹晶溪馆:为一组赏月祭月的建筑,其中嘉萌堂位于山角之下,是“祭月”的场所。凸碧山庄位于山脊之上,用于登高赏月,凹晶溪馆则是凸碧山庄的退居,是临水赏月之所。 红香圃三间小敞厅、牡丹亭、榆萌堂、蔷薇院、芭蕉坞:均为西部景观建筑,其中红香圃三间小敞厅是芍药栏红香圃中三间小敞厅,榆萌堂是西部花园景区中的一处厅堂,比较凉
【篇七】红楼梦解析
红楼梦主要人物分析
《红楼梦》主要人物性格特征探索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一部最优秀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是作者曹雪芹“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长期艰辛劳动才给子孙后世留传下来的一件宝贵的艺术珍品。
《红楼梦》在它带给社会巨大的影响之后,也引起了人们对其品评、研究的兴趣。下面是一个从《红楼梦》欣赏者的角度来对其中的主要人物进行一些评说。
贾宝玉
一、贾宝玉对封建制度的叛逆性
贾宝玉行为“偏僻而乖张”,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鄙视功名利禄,厌闻“仕途经济”的学问,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他痛恨“八股”,辱骂读书做官的人是“国贼禄蠹”,还把封建统治者奉若神明的儒家道学批评的一文不值。基于此种想法,他对读书上进、为官做宦的世俗男子,有着强烈的憎恶和轻蔑。史湘云劝他:“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宝玉听了十分逆耳,忙说:“姑娘请别的妹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由此可见贾宝玉性格的叛逆乖张。”
二、尊重女性、热爱女性、崇拜女性、同情女性。
贾宝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动。书中他对“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大胆地提出了挑战,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他说过“原来天生人为万物之灵,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为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 他对许多少女都很有爱但他的爱并非只是男女之爱,而是更广泛意义上的对周围不幸者的爱。他的这种爱包括了亲近、爱恋、体贴、尊重、同情等种种情怀。因此,他在行动上才表现出了对女儿不同一般的温柔体贴。
三、贾宝玉具有初步民主主义思想
贾宝玉有与封建主义格格不入的性格,在宝玉周岁时抓取“脂粉钗环”的举动,,十来岁时是“异常淘气”,居然还说出了:“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的“混话”来。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色彩鲜明、线条清晰的民主主义精神的完整轮廓和雏形。贾宝玉的民主主义思想,最明显的表现在他的对封建社会女性的“爱”上,即对于有些寒素和微贱人物的爱慕和亲近,尤其是他对于女孩子的特殊的亲爱和尊重。但是他的思想还是有一点狭隘的,他不敢与封建制度彻底的决裂;他从来不敢和封建家长正面发生冲突,对抗比较消极;还有
当他苦于找不到思想出路时,就产生了想死,想“化烟化灰”的虚无空幻的思想,所以说他的这种民主主义思想还是有它的局限性。
总的来说,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思想者先驱者,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是曹雪芹对宗法礼教的背叛和对女性主义张扬的代言人。贾宝玉受时代的局限,找不到现实生活的出路,他想要摆脱贵族社会桎梏,却又不能不依附贵族阶级。这就使他的思想性格具有悲剧性的严重矛盾。他的理想无疑是对封建主义生活的否定,却又十分朦胧,带有浓厚的伤感主义和虚无主义。
林黛玉
一、 多才多艺
《红楼梦》中十二金钗个个有才,但无可厚非的是林黛玉的才是才华横溢的。她的诗词写得特别好,填词也是更是顺手拈来。例如,林黛玉的.三大绝唱:《葬花辞》、《秋窗风雨夕》、《桃花行》,如她在诗社诗《咏白海棠,》、《咏菊》、《柳絮》,题帕三绝 ,琴曲四章,这说的是她的才。这是葬花词中的一些句子: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树,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英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她的艺呢,也是相当精湛的,而且从文中可知,她是《红楼梦》中唯一一个会弹琴,了解音律的人。书中第87回黛玉说道:感深秋抚琴悲往事 坐禅寂走火入邪魔。宝玉道:"我不信, 从没有听见你会抚琴…….怎么你有本事藏着?"然后黛玉讲了洋洋洒洒一大段。因此我说她是个才女应该不为过吧。
二、多愁善感
林黛玉除了多才,更重要的她也多愁善感,她的多愁善感发自内心,与生俱来。这也和她的读的书太多有关吧!自古有才人多有那么的一些忧郁,也许是太专注了,也许太入神了。但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并非如此简单。她住在荣国府,虽有贾母的疼爱,但对于一个敏感的人来说,寄人篱下应该不会好到哪里去,那种感觉也许是任何的爱也无法填充的。再有她的多愁善感还源于她对贾宝玉的爱,来自于她母亲的死,及父亲远在他乡。从书中可得知她常常为别人不注意的小事而悲伤流泪。正如小说中所描写的“黛玉葬花”一幕,就突出了这一点。花开花谢本来就是自然景象,但她却由此而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聚散无常。再如黛玉去怡红院访宝玉,因晴雯不开门,吃了闭门羹,而闷闷不乐。又眼看着宝玉送
宝钗出来,更生误会,不由触动了寄人篱下的凄凉心境,于是在沁芳桥畔含泪葬花,"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借落花悲叹自己的命运。
三、尖酸
尖酸也是黛玉的性格特征之一,开始看时,我在想这么有才,有这么多愁的人,应该能理解他人,洞悉百物,怎么会尖酸呢?可把整个文章读完,她确有其事。如比如宝玉从张道士那里得了个麒麟,宝钗一看便说史湘云有这么一个,探春赞宝钗心细,黛玉讽刺地说她对别人佩戴的东西最是留意。再比如宝玉挨打那回,宝钗回家受了薛蟠的窝囊气,哭红了眼被黛玉瞧见,便说哭出两缸眼泪来也医不好棒疮。还有她对宝玉说的你有玉人家就有金锁来配,人家有冷香你可有暖香么。可见她确实有些尖酸,这可能是她一个人来到贾府,寄人篱下,自我保护的意识太强了。或是她太在意别人多的看法和希望得到她人对她的关注了。
四、善良
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不管怎样的人,她的内心深处总有那么一个地方是善良的。更何况她是那么一个让人心疼的人呢!书中有写到:但怡红院的小丫头去潇湘馆送茶叶时,刚好碰上老太太那边送钱来,黛玉数也不数便抓了两把给小丫头;蘅芜苑的婆子夜里送来燕窝,他体贴到天气寒冷,又知老婆子们夜里会赌两局,便笑着说道:难为你,误了你发财,冒雨送来。并让丫头给他几百钱,让老婆子打酒吃、避雨气。事虽小,却让我们看到了她的善良。
五、爱情专一
《红楼梦》中最让人纠结、郁闷、痛惜的应该就是黛玉和宝玉的爱情故事了吧!在这我看是到了一个弱女子对自己爱情的坚守,矢志不渝的忠贞。正由于爱情,所以她会多愁善感,她会偶尔的尖酸,她会时不时的小心眼。在二十九回里作者就曾经给我们作过交待:“原来那宝玉……从幼时和黛玉耳鬓厮磨,心情相对,如今稍知些事,又看了些邪书僻传,凡远亲近友之家所见的那些闺英闱秀,皆未有稍及黛玉者。所以早存一段心事,只不好说出来,故每每反喜或怒,变尽法子暗中试探。”直至最后,黛玉也是念着宝玉而香消玉殒。最后她念着宝玉的名字,想说些什么,烧掉的手帕写些什么,我们更不得而知也。留给读者的是她依旧爱着宝玉。不管是前世的缘,还是今生的命,最终都已不在重要了。 王熙凤
一、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的人,为人刁钻狡黠,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由于对上善于阿谀奉承,因此博得贾母欢心,从而独揽了贾府大权,成为贾府的实际统治者。王熙凤最显著的性格特点:“五辣俱全”,即香辣、麻辣、泼辣、酸辣、毒辣。
二、王熙凤的泼辣是出了名的。书中王熙凤的第一次出场是先闻其声,后见其人的:“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给黛玉的第一印象就是放诞无礼,因为当时个个“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她的打扮亦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蛎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横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三、作品中王熙凤那出众的口才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她一开口就与众不同:“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谅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这里既有对林黛玉的恭维,又有对贾府众姐妹的关照,同时也不忘讨好“老祖宗”,这一席话可谓有“一石三鸟”之妙。真应了周瑞家的那句话———“十个会说的男人也说不过他呢。”在“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一回,王熙凤超常的语言才能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表现得淋漓尽致。王熙凤一见到刘姥姥便责怪她,怪她不经常来走动。意思是说,我们是亲戚,亲戚之间本来应该多走动的,而你不经常来就是你的不对了。点明了她和刘姥姥的亲戚关系,也拉近了她和刘姥姥之间的距离。王熙凤对刘姥姥的来意心知肚明刘姥,在姥诉说家道艰难走不起亲戚的时候,也不失时机地向对方告艰难:“不过借赖着祖父虚名,作个穷官罢了……不过是个旧日的空架子。”又说:“"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呢!"何况你我。”王熙凤尽量贬低自己,一方面可以使自身利益不受损失,而另一方面又不至于得罪对方。在短短几句话里王熙凤既表现出在年逾半百的穷亲戚面前的谦逊,又维护了自己的利益,这充分表现出她异乎常人的语言才能!
《红楼梦》出世以后,它所具有的思想艺术力量,立刻惊动了当时的社会。人们读它,谈它,对它“爱玩鼓掌”“读而艳之”;又为了品评书中人物而“遂相龃龌,几挥老拳”;还有的青年读者,为书中的爱情故事感动得“呜咽失声,中夜常为隐泣。”因此在当时有“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一说。这就是我们对其中三个主要人物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