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觅渡,觅渡,渡何处 觅渡觅渡渡何处赏析

小学作文 zuowen 3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觅渡,觅渡,渡何处

《〈觅渡,觅渡,渡何处?〉阅读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新校(277500)刘锡伟0632-6071019

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之下,阅读教学无疑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语文读本》的编辑出版为更好地实施阅读教学提供了很好地素材。阅读教学应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其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现以《觅渡,觅渡,渡何处?》(《语文读本》第二册)为例,略谈阅读教学的实施。

学习目标:筛选文章信息,认识人物形象;好的作品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学习文章层次分明的写法。

一、切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英雄人物数不胜数。让我们将目光聚焦在这样一幕:1935年6月18日,福建长汀罗汉岭下站满了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军队,他们的枪口都对准着一个文弱书生模样的人,但这位书生手挟香烟,顾盼自若,他选了一块草坪盘膝而坐,对那帮刽子手微笑点头说:“此地甚好,就在这里,你开枪吧!”

刽手们杀害的就是中国现代革命思想家——瞿秋白。

今天,随梁衡《觅渡,觅渡,渡何处?》认识人物瞿秋白。

二、作者简介:梁衡(1946——)山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在基层当记者。现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全国记协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秋白就是从这里出发,到上海办学,……主持教育工作。他生命短促,行色匆匆。”(文中语句)

但是,历史并没有把他忘记,1986年常州建立了瞿秋白纪念馆。作者梁衡去了三次。“我在这间旧祠堂里,一年年地来去,一次次地徘徊”,第一次就想写“秋白先生何止是帅!好好地读他吧,他是洪章巨著,他是峻岭高峰,能读懂他,一生将受益无穷。”用梁衡的话说:“他短短的一生就像一幅永远读不完的名画。”

[探究]欣赏“名画”,解读秋白

(一)、根据文章第三、四、五自然段,概括出作者解读的角度。

对生、对死、对名的态度。

(二)、联系课文第六自然段,把握第三、四、五自然段,分析写法,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人生感悟,具体解读人物——为什么人们不会把他忘记?

1、对生:

第三自然段

(1)文中写了丁玲、郑振铎、鲁迅等,也谈到了梁实秋,分别起什么作用?

衬托、对比中体现瞿秋白选择的伟大。

(2)为什么人们没有把瞿秋白忘掉?

他富有才华(衬托),更重要的是他选择了以天下为己任(博大的心胸)。

引导:投笔从戎(班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杨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林则徐)

资料:(1)、本来,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但是,假使他的生命溶化在大众的里面,假使他天天在为这世界干些什么,那么,他总是在生长。虽然衰老病死仍旧是逃避不了,然而他的事业——大众的事业是不死的,他会领略到“永久的青年”。(瞿秋白《儿时》)(2)、瞿秋白《赤潮曲》

赤潮澎湃,晓霞飞涌,

惊醒了五千余年的沉梦。

远东古国,四万万同胞,

同声歌颂神圣的劳动。

猛攻,猛攻,

捶碎这帝国主义万恶丛!

奋勇,奋勇,

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劳工!

无论黑白黄,无复奴隶种,

从今后,福音遍天下,

文明只待共产大同。

看,光华万丈涌!

【注释】1、赤潮——红色浪潮,指苏维埃革命。2、晓霞——“晓霞”喻示着革命事业生机勃勃。3、福音——本意为“福音书”,在这里意为等到革命成功,将给全世界人民带来幸福。

(3)、1931年5月瞿秋白因上海党中央某机关被破坏而避难到茅盾先生家中,与茅盾谈起了创作问题。之后,他与妻子杨之华扮作乡村新来到上海的人租了南市紫霞路68号——一个爱好文学而又同情革命的谢詹如的两间楼房,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自此直到1932年冬天,他完成了大量翻译作品和许多重要的论文和杂文。他并且与鲁迅先生建立了亲密的战斗的友谊。鲁迅为了表明他特别看重他们的友谊,将清代何瓦琴语书写成立轴赠给秋白:“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期世当以同怀视之。”

(4)、鲁迅编辑的最后一部书——《海上述林》

从1935年10月开始编辑工作。一个月之后,30余万字的《海上述林》上卷编就。《海上述林》这部书,鲁迅是以“诸夏怀霜社”的名义,送交开明书店出版的。表达了华夏人民怀念瞿秋白的深刻含义。为人民的人,人民不会把他忘记。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回响在耳畔。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就意味着要流血牺牲,不幸的事情真的发生了,那就是1935年,在这生与死的抉择中,瞿秋白何去何从?

2、对死

第四自然段

(1)文中写了向忠发、顾顺章等,也谈到了文天祥、鲁迅、朱自清等,作用分别是什么?

美丑对比中体现体现瞿秋白在死的考验面前的崇高,烘托中可见伟大人格的可贵。

(2)为什么历史没有忘了瞿秋白?

维护的是做人的尊严。

引导: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为人进出的门紧缩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囚歌》)

资料:(1)、《多余的话》:

何况我是在绝灭的前夜,这是我最后“谈天”的机会呢?

我去休息了,永久去休息了,你们更应当祝贺我。

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瞿秋白《多余的话》

(2)、早期共产党人夏明翰吟出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千古绝唱,以“我是中国人”而自豪的共产党员、民族英雄吉鸿昌面对刽子手:“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可谓壮怀激烈,气冲云霄。而“此地甚好”,似雨洒江南,雪落塞北,留下的是一曲凄美的绝唱。

(3)正如瞿秋白在长汀狱中所作《卜算子•咏梅》所言:花落知春残,一任风和雨;待到明年春再来,应有香如故。

他的一生完全可以画一个圆满的句号,可他还写下了《多余的话》。

3、对名

第五自然段

(1)秋白的一生完全可以画上一个“完整的句号”,但他又写了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为虚名,君子坦荡荡。

资料:1、我只很确切地知道一个终点,就是:坟。然而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无须谁指引。问题是在从此到那的路。那当然不只一条,我可正不知哪一条好,虽然至今有时也还在寻求。鲁迅《写在〈坟〉后面》:

2、《觅之渡》

人生之河流,

我欲泅渡何处?何方?

岁月的长河

波涛泛起了

沉浮的故事

泅渡了千年、万年

一枝寻梦的竹篙

觅寻着

永久的期望

沉没的

都将沉默

浮起的

必然肤浅

我是一块石

被挟裹着

向前、向前……

但我却上溯

河之源头

逃离了

你的方向

逃逸了

我的踪影

思念

插上了翅膀

却翔不过

心的河流

水样的温柔里

铰不断的

是牵挂

是留恋

还是……

停留

我站在岸的这边

你在我的彼岸

觅渡、觅渡

渡之何处?

渡之所在?

一羽漂浮

魂牵着

对你永恒的约定

超越了梦想

时间的阻隔

已没有距离

觅之渡

就在

你心的河弯

我心的港湾

匆匆莫匆匆

匆匆太匆匆

我将你

挽留

4、概括总结:为什么人们没有把他忘记?

哲人者,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

名画解读总结:大写的“人”。

三立: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秋白不朽!

附板书:

书生生心忧天下

柔弱死坚强从容

完美名坦荡真实

五、思考:文章为什么以以《觅渡,觅渡,渡何处?》为题?

1、祠堂前,原有一条小河,叫觅渡河。

2、很好地概述了瞿秋白探索的一生。

3、同时,是对瞿秋白精神世界的一次探索。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瞿秋白用在《多余的话》的“父亲一生磨难多,争议多,先生的一支笔概括了父亲的一生,提炼了他生命的精华。让没有读过党史的人,也能清晰地感到父亲的思想脉络,和他对党对国家的赤子之心。”“静夜沉思,咀嚼先生美文,我常心存感激,感谢先生将个人的思考变成了亿万人对父亲的追思”。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时间终究会还历史以真实。

六、历史反思:有才——惋惜、悲剧(将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

瞿秋白的死无疑是悲剧,悲剧的原因何在?

“秋白死在国民党的枪下,却是为‘左’倾路线所杀。”(文中语句)

资料:1969年11月12日,河南开封,刘少奇弥留之际,喃喃自语: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所谓的“叛徒、内奸、工贼”即使在最为严酷的时候,他想到的并不是个人安危,而是党和人民的利益,他说,要打倒就把我一人打倒,广大党员干部没有错,他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荣辱换取国家的太平,对党忠诚,对人民信赖,对真理的追求,至死不渝。)

希望历史悲剧不再重演,祝愿国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一帆风顺,国泰民安,国富民强。

七、作业设计:

有一句很催人奋进的鼓动语:我们一直在努力!但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努力,还在于寻找,寻找生命中必需的东西。比如寻找自信、寻找勇气、寻找希望;比如寻找智慧、寻找知识、寻找生命的底蕴、寻找真理……生命,由于寻找而变得坎坷和丰富;生命,由于寻找而变得美丽。

请以“寻找”为话题,写一tzlxw@eyou.com

【篇二】觅渡,觅渡,渡何处

夏感(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学目标:

1、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文章的思路

3、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的思路,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观刈麦》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八日望湖楼醉书》

读诗句,说夏日感受。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走近梁衡

梁衡(1946-),山西霍县人,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得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他历任《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等职,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有散文三感情基调:赞美;语调:轻快、活泼;语速:平和

4、自由朗读,思考问题

⑴作者写的是的夏景。A、都市B、乡野

⑵文章突出了夏的什么特点?你从第几段中看出?

⑶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夏天的景致的?

⑷作者对夏天怀有怎样的情感?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⑸本文采用了怎样的结构方式?

师生小结:

本文抓住夏天、、、的特点,描绘夏天色的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的之情,深情了辛勤劳作的农民。

第二课时

一、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学生展示上节课预习成果。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文中写了哪些夏景?以什么为重点?为什么把它作为重点?

2、第1、5段在文中各起什么作用?

3、试从写法(如:如欲扬先抑、对比、虚实结合、多种感官的运用)的角度对文章中2、3、5段作一些点评。

4、从课文中找出精彩的比喻句和拟人句,仿照示例,写几句赏析的文字。

例一:“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赏析:这个句子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麦浪上行驶的汽车比作一艘艘的舰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们速度的急速、气势的雄壮。

例二:“轻飞曼舞的蝴蝶不见了”

赏析:“曼舞”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蝴蝶以人的动作,生动写出了蝴蝶舞姿的优美。

三、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师生小结:写景抒情文章的写法

海边仲夏夜

峻青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因为它是活动的,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片片霍霍〔霍霍:这里是闪动的样子。〕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而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

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鲜红。绯,红色。〕,绯红又变为浅红。最后,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突然显得高而远了的天空,则呈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启明星:早晨出现于天空东方的金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广漠〕广大空旷。的天幕上只有它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夜色加浓,苍空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而城市各处的真的灯火也次第〔次第:一个挨一个。〕亮了起来,尤其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苍穹〔苍穹:天空。〕里的星斗互相辉映,煞〔煞(shà):这里是“很”的意思。〕是好看。

在这幽美的夜色中,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沿着海边,慢慢地向前走去。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刷刷声。晚来的海风,清新而又凉爽。我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兴奋和愉快。

夜风轻飘飘地吹拂着,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香味,柔软的沙滩上还残留着白天太阳炙晒的余温。那些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地来到了这软绵绵的沙滩上,他们浴着凉爽的海风,望着那缀满了星星的夜空,尽情地说笑,尽情地休憩。愉快的笑声,不时地从这儿那儿飞扬开来,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地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

我漫步沙滩,徘徊在我的乡亲朋友们中间。

我看到,在那边,在一只底儿朝上反扣在沙滩上的木船旁边,是一群刚从田里收割麦子归来的人们,他们在谈论着今年的收成。今春,雨水足,麦苗长得旺,收成比去年好。眼下,又下了一场透雨,秋后的丰收局面,也大体可以确定下来了。人们为这大好年景所鼓舞着,谈话中也充满了愉快欢乐的笑声。

月亮上来了。

是一轮灿烂的满月。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沙滩上,也突然明亮了起来,一片片坐着、卧着、走着的人影,看得清清楚楚了。啊!海滩上,居然有这么多的人在乘凉。说话声、欢笑声、唱歌声、嬉闹声,响遍了整个的海滩。

月亮升得很高了。它是那么皎洁〔皎洁:(月亮)明亮洁白。〕,那么明亮。

夜已经深了。

沙滩上的人,有的躺在那软绵绵的沙滩上睡着了,有的还在谈笑。凉爽的风轻轻地吹拂着,皎洁的月光照耀着。让这些英雄的人们,在这自由的天幕下,干净的沙滩上,海阔天空地尽情谈笑吧,酣畅地休憩吧。

注:节选自散文集《秋色赋•海滨仲夏夜》(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有改动。仲夏,指夏季中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五月。

四、练习

1、在横线上给下列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⑴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⑵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⑶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2、品味下边描写春之色、秋之色的语句,仿照这个句式,结合课文或发挥想象,写一写“夏之色”和“冬之色”。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

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课后反思:

素心兰

【篇三】觅渡,觅渡,渡何处

《夏》教案(教师中心稿)

苏州市文昌实验中学王宏兴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文章的思路。

3.感受语言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目的要求1、2

教学难点:目的要求3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从小学到初中,我们学过不少吟咏四季的古诗。古诗配美景,真美!演示多媒体画面(春、秋、冬)。在每一幅画面后,让学生背属于那个季节的诗句。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少了哪个季节。

生:没有夏季。

师:很好。让我们先背诵一下有关夏的诗吧!(生齐背)。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当代作家梁衡的散文《夏》。板书课题、作者。

(二)作者简介:

梁衡,(1946——),山西霍县人。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景美人勤}赞美

紧张热烈急促}赞美

(五)精读课文:

1.齐读第一段:

①这一句话中哪些词语概括了夏的特点?

②它起什么作用?

2.指名一生读第二段。学生概括段意。哪些画面突出了夏的特点?

3.男生读文章第三段:

①找出采用对比手法的句子。

②哪个句子呼应第二段。

4.女生读文章第四段:

①农民的辛勤体现在哪里?

②请用一句话概括第四段。

5.全体学生齐读第五段:

①找出采用对比手法的句子。

②请同学说说寓于此段中的感情。

6.作者为什么赞美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六)学生总结全文。(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

(七)文章的写作特点:

1.文中哪些内容体现了对比手法,起什么作用?

2.文中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试举例分析。

(八)师生归纳文章主题:

本文抓住夏天热烈、紧张、急促,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的特点,描绘夏天金黄色的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情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

(九)布置作业:

你心中的夏是怎样的?

①学生口述心中的夏。

②写成习作《我心中的夏》。

③课本136页练习一、二

《夏》教案

苏州市浒墅关中学于桂言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对比、比较的写法。

3.感受语言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目的要求1、2

教学难点:目的要求3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由古诗《山亭夏日》[唐]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导入。

2.这首诗描绘了情调清和的夏日图画,表现诗人悠闲自在的闲适情趣。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夏》一文,表达的却是一种紧张、急促的旋律,表现作者对这种充满激情的火热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在作者的眼中,夏天有何特点?

2.文中突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哪些段落是写夏天的热烈的?

(第2、3段)

①第二节中哪一个词语紧扣住了第一节中的“热烈”一词?

“沸腾”一词。

②通过写春天与夏天景物(比较),突出夏天的特点:“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夏天到了。”

③在作者看来,夏天的色彩为什么是金黄的?

“……——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春天的色彩与夏天的色彩相比较(对比)

④怎样理解“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这句话?

(2)哪些语段写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

⑤侧面描写:“……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⑥两方面来写夏:白天到夜里/整个夏天里

(3)作者为什么不歌颂春花秋月,而要赞美这充满紧张、急促旋律的夏天呢?

——采用对比手法,作者写夏天的原因,在于歌颂劳动,赞美辛勤劳动的农民。

(四)总结文章主题。

本文抓住夏天热烈、紧张、急促,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的特点,描绘夏天金黄色的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情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

(五)品味语言:

1.文中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同学在课文中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2.课本136页练习一、二

教学后记:

教学《夏》这两个教案,试图从两种不同的风格去传授知识给学生,目的归一:让学生从把握夏的特点出发,牢牢把握住作者寓于文中的感情。用这种感情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真切地去体味这份感情。

两个教案,都从重难点出发,在教学中,都结合了学生的特点实施教学。既有课内知识的解剖,又向课外作了延伸。

在撰写教案时,参阅了不少成功教案的部分内容,这里一并致以谢忱!

【篇四】觅渡,觅渡,渡何处

觅渡,觅渡,渡何处?文章解读

觅渡,觅渡,渡何处?文章解读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中文系 04师范(2)班

[文章读后的初感]:

梁衡的散文《觅渡,觅渡,渡何处》“蕴涵哲理”,用“水到渠成”的方法,一句

也不多余,一句也不生硬,让人心服口服。读的时候有种人世的苍凉从文字中缓缓地弥漫出来,渐渐压得内心沉如铅石,于是心内盛满了悲伤,好似不能触及,一触就是泪。然而看至篇末,这泪仍无法滴落,就此在体内结为石。此时,不觉得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一篇文章让我认识了两个人,一位是《觅渡,觅渡,渡何处》中生命虽然短暂却笔笔精彩的瞿秋白,一位是写《觅渡,觅渡,渡何处》的梁衡——从想写到写完的六年来,他必然时时为此疼痛。

《觅渡,觅渡,渡何处》之所以写得这么感人,一是因为它经过三次参观、六年酝酿,才得以打磨成功;二是因为梁衡有非凡的笔工。

1、《觅渡,觅渡,渡何处》大至全文的立意,小至个别的字句,作者是用心琢磨过的,大有以“工”求完美的雄心。文中有“哲人者,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的简练总结,可看出梁衡在散文工巧上的精到。

2、这篇散文符合规范,而少随意和恣肆,主要体现在独特的视角和情理的交融上。梁衡写瞿秋白,是以瞿家旧祠堂前的觅渡河为视角——“他一生都在觅渡。可是到最后也没有傍到一个好的码头,这实在是一个悲剧。”觅渡,觅渡,渡何处

3、在情理的交融上,梁衡也工于经营,在《觅渡,觅渡,渡何处?》,他把历史迷离的真相、人物真实的内心(理)和作者感伤的叹息(情)交织在一起,充分探寻瞿秋白纵横交错的复杂内心,从而达到了同类散文少有的感人深度。

《觅渡,觅渡,渡何处》,像剥笋壳一样,让我一层一层地深入了解瞿秋白这位哲人思想上的最高境界,并被他的人格魅力所震撼。他的苍白一如书生,他的懦雅更如书生,我忘不了他的眼神,如今想来,那眼神里是有着因对生命清明的了悟而产生的忧伤与通透。

“一般人是把人生投入革命,而他是把革命投入人生” 秋白站在一个更高的角

度上去闹革命,去探索人生境界,把这充满热情的血液充分流淌在革命的大血管里,去冲锋陷阵,去用玉石之区填补革命中不小心捅出来的大窟窿,去鼓动人们的精神从麻痹中苏醒过来。积极地探索,使其生命发挥到最高的价值。“光明的火焰从地心里钻出来的时候难免要经过好几次的尝试,试探自己的道路,锻炼自己的力量。”正如革命也是在不断进去探索中前进的,而在革命没有找到一个正确的具有领导全国人民朝着光明和进步中前进的道路时,秋白这样的人变扮演了引导革命道路的重要角色,他毅然舍弃了自己那分令人羡慕的才华,情急用菜刀去杀人,他振臂一呼,投向黑暗,没有任何犹豫,在剖析自己的人生时,那看似多余的话却更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我们用十倍,二十倍的时间来纪念他,更是为了纪念他的人格,一个活生生,纯洁的为国为探索的灵魂。

[文章的解析] :

(一)、文章为什么以以《觅渡,觅渡,渡何处?》为题?

1、祠堂前,原有一条小河,叫觅渡河。

2、很好地概述了瞿秋白探索的一生。

3、同时,是对瞿秋白精神世界的一次探索。

(二)、文章第三、四、五自然段,概括出作者解读的角度。

对生、对死、对名的态度。

1、对生: 第三自然段

(1)文中写了丁玲、郑振铎、鲁迅等,也谈到了梁实秋,分别起什么作用? 衬 托、对比中体现瞿秋白选择的伟大。

(2)为什么人们没有把瞿秋白忘掉?

他富有才华(衬托),更重要的是他选择了以天下为己任(博大的心胸)。

2、对死 : 第四自然段

(1)文中写了向忠发、顾顺章等,也谈到了文天祥、鲁迅、朱自清等,作用分别是什么?

美丑对比中体现体现瞿秋白在死的考验面前的崇高,烘托中可见伟大人格的可贵。

(2)为什么历史没有忘了瞿秋白?

维护的是做人的尊严。

3、对名 第五自然段

(1)秋白的一生完全可以画上一个“完整的句号”,但他又写了一篇《多余的话》,但人们还是长久地怀念他,研究他,为什么?

哲人者,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

三立: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秋白不朽!

(2)怎样解读《多余的话》?

“《多余的话》,拿着一把锋利的手术刀严格地剖析自己的灵魂,剖析着从绅士家庭走出的自己是怎样在新与旧的斗争中受的煎熬,在文学爱好与政治责任的抉择中受的煎熬。以致在一度时期这篇解剖书成了定他为叛徒的罪证……”(文中语句)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为虚名,君子坦荡荡。

(三)、瞿秋白的一生历程

纯粹的文人

出发 臣服叛变

革命家 完美的句号

觅渡,觅渡,渡何处

舍生取义

打破完美

一文人为政——–政事失败——-返观人生

人? 生命? 价值?/

(四)、梁衡在文中用了三个如果,表达了两层意思:

第一个如果,“如果秋白是一个如李逵式的人物”,是想说他怎样看待“生”,看待生命的价值。他不是普通人,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他有文才、画才、医才、翻译之才,他身体里的含金量要比常人高得多。但是他不顾影自怜,不怀才自惜,一旦民族大众需要就将自己的珠玉之身扑上去,好像用一块纯玉、一块黄金代替

一块石头、一车土去堵决口。这是一种最伟大的无私,最高尚的自我牺牲精神,比只是一般的献出生命更可贵,更可敬,更耐人思索。

第二个如果,“如果秋白的骨头像他的身体一样的柔弱”,是想说他怎样对待“死”,说他对死的态度。秋白是一个理性的人,是一个深明生死大义的人。他是个英雄,但决不是平常意义上的,传统形象的草莽英雄、刀枪英雄、虎胆英雄、狂飙英雄。勇敢、坚强等这些英雄冠词、已无法概括他。他是一个冷静的勇敢者,只要他认准的主义、道理,他就静静地去实现。为了主义,他把死看得很淡。轻轻地,就像掀开杯盖吹开茶面上的浮沫。

第三个如果,如果他不写《多余的话》,是说他怎样看待“名”,他是一个诚实的人。就像他对生活可以轻抛,对死淡然一笑,对名也看得很透,对到手的名也像对生命一样,轻轻地一推,就把它推到一边了。他是大彻大悟、彻底超脱的人。人格修炼到此,应该说无论是佛,是道,是儒还是一般的革命人生,他都超然其上了。

秋白用他的惊人之举回答了以上的三个问题,这已经够我们思索不尽了,但还有更深一层,或曰更感人的一层,他是用悲剧的方式来回答这些问题的。这算是第四个“如果”,没有点出的“如果”。悲在什么地方呢?一是他的才没有发挥出来,二是党内自己人的斗。后人悲其生乱世而才不得用,又悲其处困境而志不得逞。可惜他的才华,又为他生前生后在党内长期蒙冤而不平,这是两个“悲结”,是秋白这个人物所以能引起广泛共鸣的主要原因之一。鲁迅说:“中国人先在自己把好人杀完,秋即是其一。中俄文都好,像他那样的,我看中国现在少有。” 怀才不遇是历史上屡见不鲜的事实,也几乎是文学永恒的主题。这是社会矛盾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人们对这个主题的关注,正是企望社会的进步和人的价值的实现。所以屈原、贾谊、司马迁总是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人。瞿秋白也已经加入这个行列。但秋白与他们还有不同。他不是如封建时代那种简单地为明主不知、君主见弃。第一,他赶上了乱世,只要有一个稍微平静的环境和稍充足的时间,他的文学之才、艺术之才、治学之才就可以附在一块土壤上,扎下根,长成参天大树。如司马相如,如李白、王维、白居易。但家贫世乱,他没有这样的条件。

第二,更主要的是,面对民众遭涂炭、陷水火,他顾不得去发挥自己的这些才。本来乱世而成名的文人也是很多的。如《觅渡》中写到的与秋白同时的梁实秋、陈望道。但秋白主动放弃了这个展才之机。为民族大众的政治,一个文学艺术的巨才未能长得更高,并过早地夭折。这就让人更有一份遗憾,一丝悲伤。

留在我印象中的,还有一句话:“秋白不朽。”这句话被摆在文末,只四个字,独立成段。想来也没有比这更合适的结尾了。读完全文,看过了瞿秋白的一生,谁还能无动于衷?每个人都会默默地将这个名字刻入心中,每个人都会记住这个文弱又刚强的知识分子、中共领袖。

【篇五】觅渡,觅渡,渡何处

《觅渡_觅渡_渡何处?》教学设计(蔚志升)

《觅渡,觅渡,渡何处?》教学设计

一、切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英雄人物数不胜数。让我们将目光聚焦在这样一幕:1935年6月18日,福建长汀罗汉岭下站满了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军队,他们的枪口都对准着一个文弱书生模样的人,但这位书生手挟香烟,顾盼自若,他选了一块草坪盘膝而坐,对那帮刽子手微笑点头说:“此地甚好,就在这里,你开枪吧!”

刽手们杀害的就是中国现代革命思想家——瞿秋白。

今天,随梁衡《觅渡,觅渡,渡何处?》认识人物瞿秋白。

二、作者简介:梁衡(1946——)山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在基层当记者。现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全国记协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曲》(3卷)、《数理化通俗演义》(2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三、瞿秋白简历

1899出生于江苏武进(现常州)。 1917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

1919参加“五四”运动。与郑振铎等创办《新社会》。1920任《晨报》特派记者,赴苏联。 十月革命后中国人第一次在苏联向国内发出各种现地报道。 1922在莫斯科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3从苏联回国。担任《新青年》、《前锋》、《向导》等刊的编辑。参与筹备上海大学,任社会学系主任。 1924出席中国国民党一大。 1927主持召开中共“八七”紧急会议,结束了陈独秀路线。 1928赴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六大,当选为执行委员,主席团委员等。 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1931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被王明等人解除中央领导职务。 此后,在上海参加左翼文化运动。与鲁迅交往甚密。 1934在江西根据地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执行委员、教育部长。1935二月在向香港转移途中,在福建长汀水口乡被国民党军队逮捕。 六月十八日在福建长汀中山公园被枪杀。

作者的事迹概括:“秋白就是从这里出发,到上海办学,主持教育工作。他生命短促,行色匆匆。”(文中语句) 但是,历史并没有把他忘记,1986年常州建立了瞿秋白纪念馆。作者梁衡去了三次。“我在这间旧祠堂里,一年年地来去,一次次地徘徊”,第一次就想写篇文章,“但是6个年头过去了,还是没有写出”。为什么?“瞿秋白实在是一个谜,他太博大深邃,让你看不清摸不透,无从写起但又放不下笔”。

瞿秋白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展示图片)。

“他是一个书生啊,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你看他的照片,一副多么秀气但又有几分苍白的面容。”

一位作家在拜谒瞿秋白故居时,身后一群十七八岁的学生走了进来,“哇!瞿秋白好帅啊!”男孩女孩都叫了起来。作家不由地感慨:“秋白先生何止是帅!好好地读他吧,他是洪章巨著,他是峻岭高峰,能读懂他,一生将受益无穷。”用梁衡的话说:“他短短的一生就像一幅永远读不完的名画。”

[探究]欣赏“名画”,解读秋白

(一)、根据文章第三、四、五自然段,概括出作者解读的角度。

对生、对死、对名的态度。

(二)、联系课文第六自然段,把握第三、四、五自然段,分析写法,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人生感悟,具体解读人物——为什么人们不会把他忘记?

1、对生:

第三自然段

(1)文中写了丁玲、郑振铎、鲁迅等,也谈到了梁实秋,分别起什么作用?

衬托、对比中体现瞿秋白选择的伟大。

(2)为什么人们没有把瞿秋白忘掉?

他富有才华(衬托),更重要的是他选择了以天下为己任(博大的心胸)。

引导:投笔从戎(班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杨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林则徐)

资料:(1)、本来,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但是,假使他的生命溶化在大众的里面,假使他天天在为这世界干些什么,那么,他总是在生长。虽然衰老病死仍旧是逃避不了,然而他的事业——大众的事业是不死的,他会领略到“永久的青年”。(瞿秋白《儿时》)

(2)、瞿秋白《赤 潮 曲》

赤潮澎湃,晓霞飞涌, 惊醒了五千余年的沉梦。

远东古国,四万万同胞, 同声歌颂神圣的劳动。

猛攻,猛攻, 捶碎这帝国主义万恶丛!

奋勇,奋勇,

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劳工! 无论黑白黄,无复奴隶种,

从今后,福音遍天下, 文明只待共产大同。 看,光华万丈涌!

【注释】1、赤潮——红色浪潮,指苏维埃革命。2、晓霞——“晓霞”喻示着革命事业生机勃勃。3、福音——本意为“福音书”,在这里意为等到革命成功,将给全世界人民带来幸福。

(3)、1931年5 月瞿秋白因上海党中央某机关被破坏而避难到茅盾先生家中,与茅盾谈起了创作问题。之后,他与妻子杨之华扮作乡村新来到上海的人租了南市紫霞路68号——一个爱好文学而又同情革命的谢詹如的两间楼房,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自此直到1932年冬天,他完成了大量翻译作品和许多重要的论文和杂文。他并且与鲁迅先生建立了亲密的战斗的友谊。鲁迅为了表明他特别看重他们的友谊,将清代何瓦琴语书写成立轴赠给秋白:“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期世当以同怀视之。”

(4)、鲁迅编辑的最后一部书——《海上述林》

从1935年10月开始编辑工作。一个月之后,30余万字的《海上述林》上卷编就。《海上述林》这部书,鲁迅是以“诸夏怀霜社”的名义,送交开明书店出版的。表达了华夏人民怀念瞿秋白的深刻含义。为人民的人,人民不会把他忘记。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回响在耳畔。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就意味着要流血牺牲,不幸的事情真的发生了,那就是1935年,在这生与死的抉择中,瞿秋白何去何从?

2、对死

第四自然段

(1)文中写了向忠发、顾顺章等,也谈到了文天祥、鲁迅、朱自清等,作用分别是什么?

美丑对比中体现体现瞿秋白在死的考验面前的崇高,烘托中可见伟大人格的可贵。

(2)为什么历史没有忘了瞿秋白?

维护的是做人的尊严。

引导: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为人进出的门紧缩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囚歌》)

资料:(1)、《多余的话》:

何况我是在绝灭的前夜,这是我最后“谈天”的机会呢?

我去休息了,永久去休息了,你们更应当祝贺我。

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瞿秋白《多余的话》

(2)、早期共产党人夏明翰吟出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千古绝唱,以“我是中国人”而自豪的共产党员、民族英雄吉鸿昌面对刽子手:“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可谓壮怀激烈,气冲云霄。而“此地甚好”,似雨洒江南,雪落塞北,留下的是一曲凄美的绝唱。

(3)正如瞿秋白在长汀狱中所作《卜算子?咏梅》所言:

觅渡,觅渡,渡何处

寂寞此人间,且喜此生无主。

眼底云烟过尽时,正我逍遥处。

花落知春残,一任风和雨。

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如故!他的一生完全可以画一个圆满的句号,可他还写下了《多余的话》。

3、对名

第五自然段

(1)秋白的一生完全可以画上一个“完整的句号”,但他又写了一篇《多余的话》,但人们还是长久地怀念他,研究他,为什么?

(2)怎样解读《多余的话》?

“《多余的话》,拿着一把锋利的手术刀严格地剖析自己的灵魂,剖析着从绅士家庭走出的自己是怎样在新与旧的斗争中受的煎熬,在文学爱好与政治责任的抉择中受的煎熬。以致在一度时期这篇解剖书成了定他为叛徒的罪证”(文中语句)

鲁迅的《野草》——心灵的探寻。《呐喊》《彷徨》展示的是心灵的印痕。

探索比到达更可贵。

引导: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为虚名,君子坦荡荡。

资料:1、我只很确切地知道一个终点,就是:坟。然而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无须谁指引。问题是在从此到那的路。那当然不只一条,我可正不知哪一条好,虽然至今有时也还在寻求。鲁迅《写在〈坟〉后面》:

2、《觅之渡》

人生之河流, 我欲泅渡何处?何方?

波涛泛起了 沉浮的故事

泅渡了千年、万年 一枝寻梦的竹篙

觅寻着 永久的期望

沉没的 都将沉默

浮起的 必然肤浅

我是一块石 被挟裹着

向前、向前 但我却上溯

河之源头 逃离了 你的方向

逃逸了 我的踪影

思念 插上了翅膀

却翔不过 心的河流

水样的温柔里 铰不断的

是牵挂 是留恋

还是 停留

我站在岸的这边 你在我的彼岸

觅渡、觅渡 渡之何处?

岁月的长河

【篇六】觅渡,觅渡,渡何处

《觅渡,觅渡,渡何处》教案

《觅渡,觅渡,渡何处?》教案

课题:觅渡觅渡渡何处

课型:新授

课时:2课时

教法: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梁衡的生平、作品等情况;

2、熟读课文,感受瞿秋白伟大的人格魅力;

3、学习本文叙议结合,对比衬托的写作特点。

4、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

重点:作者对瞿秋白的评价

难点:重要语句的含义

教学过程:觅渡,觅渡,渡何处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瞿秋白在福建长汀监狱写的《多余的话》的题记—-“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英勇就义,年仅36岁。

瞿秋白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人们为什么永远纪念他?今天,我们来学习梁衡的《觅渡,觅渡,渡何处》(板书)

二、作者简介

梁衡(1946——)山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在基层当记者。现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有散文三篇《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曲》(3卷)、《数理化通俗演义》(2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三、瞿秋白简介

瞿秋白(1899-1935) 江苏常州人。1916年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1919年在北京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10月,以北京《晨报》记者身分赴苏俄采访,是最早有系统地向中国人民报道苏俄情况的新闻界先驱。1922年入党。1927年8月,在汉口主持召开中共“八七”紧急会议,主持中央工作。1928年参加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1930年8月回国。在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遭王明等人打击,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从1931年夏至1933年秋,在上海和鲁迅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1934年2月来到苏区,任中央政府人民教育委员。1935年2月24日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队逮捕。6月18日在长汀县罗汉岭英勇就义。 四、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深邃suì 自诩xǔ 濒于bīn 解剖pōu 罗裳luó cháng 飨xiǎng

五、课文品鉴、探究

1、本文的层次如何划分?

2、作者对瞿秋白的总体评价是什么?这样评价的根据是什么?

3、作者以“觅渡”为切入口来品读瞿秋白这幅名画,这样切入有何好处?

4、本文既没有客观叙述人物的生平业绩,也没有一般意义上主观抒情和直接议论,说说作 者是如何展开文章的?

5、如何理解“哲人者,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和“瞿秋白是一个内心既纵横交错,又坦荡如一张白纸的人”这两句话?

第2课时

一、学生自主看书,小组合作讨论。

二、教师明确:1、本文的层次如何划分?

第一部分(1-2)、介绍写作瞿秋白的缘起和瞿秋白的人生悲剧。

第二部分(3-5)、从瞿秋白对生、死、名的态度,探索并由衷赞颂其伟大的人格。 第三部分(6)、高度赞扬瞿秋白“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的不朽精神。

2、作者对瞿秋白的总体评价是什么?这样评价的根据又是什么?

对生:心忧天下

秋白不朽 对死:视死如归

对名:坦荡真实

3、作者以“觅渡”为切入口来品读瞿秋白这幅名画,这样切入有何好处?

①“觅渡”恰好交待了瞿秋白的生活环境和成长背景。因为瞿家旧祠堂前原来就有一条觅渡河,这是瞿秋白曾生活过的地方。

②“觅渡”正好是瞿秋白一生探索却无果的象征。因为瞿秋白是以职业革命家自许的,一生都在觅渡,但从这个渡口出发并没有让他走出一条路,没有傍到一个好的码头。

4、本文既没有客观叙述人物的生平业绩,也没有一般意义上主观抒情和直接议论,说说作 者是如何展开文章的?

本文不是以时间为顺序客观叙述人物的生平业绩,而是以人物的才华和视死如归、淡泊名利、“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的人格为脉络,并辅之以作者深沉的议论和感伤的抒情来展开文章的。

全文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水乳交融。

5、如何理解“哲人者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

“舍其事”的“事”是指瞿秋白所热爱的文学事业和身为共产党领导人的名誉;“成其心”的“心”是指他自己所希望的人生和生活,以及对党的事业的忠诚之心。

6、如何理解“瞿秋白是一个内心既纵横交错,又坦荡如一张白纸的人”?

“内心纵横交错”是指他是一个有优点也有缺点的真实的人,而非被简单化的革命家或者文人。

“坦荡如一张白纸”是说他人格磊落,勇敢地把自己复杂内心呈现在世人面前,而不顾自 己已经获得的荣耀。多余的话并不多余,正是他内心真实想法和情感的呈现。

教后小记:

【篇七】觅渡,觅渡,渡何处

《觅渡,觅渡,渡何处?》导学案含答案

觅渡,觅渡,渡何处?

【文本导读】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英雄人物数不胜数。让我们将目光聚焦在这样一幕:1935年6月18日,福建长汀罗汉岭下站满了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军队,他们的枪口都对准着一个文弱书生模样的人,但这位书生手挟香烟,顾盼自若,他选了一块草坪盘膝而坐,对那帮刽子手微笑着点头说:“此地甚好,就在这里,你开枪吧!”

刽手们杀害的就是中国现代革命思想家——瞿秋白。今天,随梁衡《觅渡,觅渡,渡何处》来认识人物瞿秋白。

【作者卡片】

梁衡(1946~)山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在基层当记者。现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全国记协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曲》(3卷)、《数理化通俗演义》(2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基础荟萃】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觅渡( ) .

④熠熠闪光( ) ..

⑦飨( ) . ②瞿秋白( ) .⑤装帧( ) .⑧自刎( ) . ③祠堂( ) .⑥功彪史册( ) .

老鼠 向 逮横..⑨逮 ⑩横 捕 横财 逮..

题 .解

押解.解数 . 解

2.为下列各组字组词

瞿 ① 翟

熠 ④ 栩 邃 ②隧 燧

祠 ③ 祀 濒 ⑥ 频 逵 ⑤ 达

⑦韪

纬 帧 ⑧侦 桢

3.近义词辨析

①徘徊·彷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觅渡,觅渡,渡何处

②悉心·细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度过·渡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要点突破】

1.文章为什么以《觅渡,觅渡,渡何处》为题?

点拨 ①祠堂前,原有一条小河,叫觅渡河。②很好地概述了瞿秋白探索的一生。③同时,是对瞿秋白精神世界的一次探索。正如“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瞿秋白用在《多余的话》的篇首。

无怪乎秋白的女儿独伊读过《觅渡》之后,在致梁衡的信中说:“父亲一生磨难多,争议多,先生的一支笔概括了父亲的一生,提炼了他生命的精华。让没有读过党史的人,也能清晰地感到父亲的思想脉络,和他对党对国家的赤子之心。”“静夜沉思,咀嚼先生美文,我常心存感激,感谢先生将个人的思考变成了亿万人对父亲的追思”。可见,标题恰如其分地概括了瞿秋白的一生。觅渡,觅渡,渡何处

2.作者梁衡先后三次去过纪念馆,他对瞿秋白的初步印象如何?请找出相关语句。

点拨 他是一个谜,太博太深邃,像名画

“瞿秋白实在是一个谜,他太博太深邃,让你看不清摸不透,无从写起但又放不下笔。”“他短短的一生就像一幅永远读不完的名画。”

3.文中写了向忠发、顾顺章等,也谈到了文天祥、鲁迅、朱自清等,作用分别是什么?

点拨 美丑对比中体现了瞿秋白在死的考验面前的崇高,烘托中可见伟大人格的可贵。

4.为什么人们没有把瞿秋白忘掉?

点拨 他富有才华;更重要的是他选择了以天下为己任。

本来,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但是,假使他的生命溶化在大众的里面,假使他天天在为这世界干些什么,那么,他总是在生长。虽然衰老病死仍旧是逃避不了,然而他的事业——大众的事业是不死的,他会领略到“永久的青年”。他的死维护的是做人的尊严。正如瞿秋白在长汀狱中所作的《卜算子·咏梅》所言:

寂寞此人间,且喜此生无主。

眼底云烟过尽时,正我逍遥处。

花落知春残,一任风和雨。

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如故!

他的一生完全可以画一个圆满的句号,可他还写下了《多余的话》。

5.如果时光倒流到1919年,瞿秋白20岁,马上要从俄文专修馆毕业了,在他面前有着怎样的人生选择?不同道路的前景如何?根据原文句子回答。

点拨 他可以选择做一个纯粹的文人,可以成为一个教授、学者、作家、翻译家、画家、金石家、书法家名利、地位会滚滚而来;但他选择做一个革命者,情急之下用自己的珠玉之身去救国救民,担负起天下兴亡的责任,前途是坎坷未知。

6.在叛变革命与忠于自己的信仰之间,他选择了舍生取义。英雄和烈士们就义的场景我们已经看过太多,说说那是怎样的一种场景。而瞿秋白是怎么做的?

点拨 大多数革命者高唱国际歌,高呼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伟大,崇高,神圣,完美。瞿秋白除了英勇就义之外还写了一篇《多余的话》,剖析自己的灵魂,献出自己的尸体。

7.回顾瞿秋白的一生,他从常州出发,觅渡到北京,他放弃自己的才华,选择了以天下为己任,成为一个革命家;在艰难的革命道路上,面对生的希望,他选择了舍生取义;原本他可以死得轰轰烈烈,但他又写了一篇《多余的话》,非要说自己是一个多重色彩的人。“他偏偏在临死前又抢着写了一篇《多余的话》,这在一般人看来真是多余。”你觉得多余吗?为什么?

点拨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有多种理解。

(1)在《多余的话》里,他最可贵的,首先是那纯属于革命家的殉道者的意志和求索的勇气,古人说,大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在他这里,何谓功名呢?是毁誉参半,还是永无定论?显然很难说清。但是,作为革命家,他的一生既是用于求索,也就可能用于失败。而他的失败的人生之所以仍然值得后人尊敬,就是因为,一个人生命中的精神底蕴连及他的人格品质,会比之功名更深刻更有力地给历史留下印记。这正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其最终的意义不是军事上、政治上的,而是文化上的。

(2)人生说到底,其最后的目的,是一个人的自我完善,很多人和瞿秋白其实是十分相像的。作为先驱者,他们的灵魂完整,至死都未改变自己孤高的学者品质和理想主义的革命家形象。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永远都不会是一张端严无趣的脸,不会是一个单向度的人,他们对于人类社会的最大创造首先是创造了他们个人的丰富的自身,其次才是我们。

(3)具有独立人格、把正义看得比生命更重的知识分子在中国历代都可以找到许多人。如魏晋时代的嵇康,不苟同于司马昭集团,一篇《与山巨源绝交书》写得酣畅淋漓,最后招致杀身之祸,“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曲《广陵散》成为其千古悼音;明代的方孝孺,宁死不愿为篡位的明成祖写诏书,最后被诛十族,自己也惨遭腰斩;还有被明王朝视为异端的李贽,力排世人对孔教之迷信,倡言“童心说”,称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一生屡遭迫害而始终顽强不屈,最后在76岁高龄被朝廷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罪名逮捕入狱,自刎身死;还有清代的顾炎武,“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抗清失败后,以死来抗命清朝廷征召他赴博学鸿词和参修国史;近代,则有作为古文化煞尾者的王国维,因不忍心看到祖国被蹂躏于列强的铁蹄下,身投昆明湖自尽。更有中国最硬脊梁的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以笔为匕首,一生坚韧地与专制和反动作斗争。在他们身上都显示了中国知识分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思想境界。

瞿秋白看淡虚名,真诚地袒露自我,一般人都希望别人看见自己的优点,隐恶扬善。他追求真实,不愿做一个在别人眼里的完美,而愿意做一个多重色彩的人。他的身上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对真实自我的追求和独立人格的探索。所以他的《多余的话》并不多余。

【课堂小结】

一、中心主旨

本文写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但既没有客观叙述人物的生平业绩,也没有一般意义上的主观抒情和直接议论,作者按照瞿秋白对名、对生、对死的态度,从内心直接剖析瞿秋白的思想境界,揭示他的光明磊落和坦荡如砥。

二、结构图解

书生 生 心忧天下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觅渡,觅渡,渡何处 觅渡觅渡渡何处赏析